針對近期我國電動汽車特別是電動公交車存在的一些安全問題,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于3月27日組織業內知名專家和相關企業代表舉行了“電動汽車熱點問題系列研討會一”,重點關注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探討解決方案。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常務副會長高歐陽明主持會議,來自政府、協會、研究機構和企業的40多位嘉賓參加了討論。(落入10萬元市場,新能源電動汽車價格戰拉開序幕)
電動汽車熱點問題系列研討會I
科技部高新技術司交通司副司長李洪剛,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專家組組長王炳剛,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院長盧世剛,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康迪電動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胡曉明、研發部總裁兼副總裁童志明先后發言。主題從電動汽車安全延伸到電池安全和三元電池安全;從單電池安全擴展到電池系統安全;從電池測試檢測手段的完善到標準的完善;
從技術突破到產業進步與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提出五點建議(具體內容另行發送),組織更高級別的研討會,讓政府和行業對電動汽車的安全有更全面的了解。最后,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席陳清泰對研討會進行了總結,他強調應將安全置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首位。
李洪剛:規范管理,確保電動車安全行駛。
李洪剛,科技部高新技術司交通運輸司副司長。
2015年,發生了幾起與電動汽車有關的事故,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針對當前電動汽車面臨的安全問題,科技部高新技術司交通司副司長李洪剛提出了三個解決方案。第一,管理。他強調,電動汽車在汽車工廠生產并交付給用戶時,應科學、有效、規范地進行管理,這將對確保安全發揮重要作用。第二,從技術角度來看,從電池的研發到電池的重組,再到最終的裝載,安全技術都需要系統的研究和保障。第三,許多人可能會對電動汽車火災提出一些尖銳的批評。李洪剛認為,應該對如何確保電動汽車的安全使用進行更多的科普宣傳,包括駕駛員、駕駛員和一些開車的人,他們應該掌握一些電動汽車安全的基本知識。
王炳剛:確保電動汽車的安全取決于技術創新。
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監管專家組組長王炳剛
王炳剛對電池引發火災的原因進行了全面分析。他指出,內部短路是單體電池起火的主要原因,內部短路可分為單體電池本身的原因,如局部溫度上升、雜質/毛刺、枝晶、隔膜缺陷和隔膜變形。外部原因主要包括穿刺、擠壓或外部火災。針對手工針刺三元電池容易起火的現象,他表示,國外沒有要求單體電池做針刺。然而,三元材料在遇到針灸時可能會起火,有必要尋求技術上的突破。“我認為安全仍然取決于技術創新,”王炳剛強調。
如何解決電池燃燒后的滅火問題?王炳剛建議,應提高單體電池的質量水平,加強電池系統的設計,并在電池箱上安裝滅火裝置。電動客車整車設計應提出消防設計要求。此外,政府應提高評估標準。王炳剛強調:“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應該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上。如果不安全,最好放慢速度。”
盧世剛:評估三元鋰離子電池公交車的風險
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院長盧世剛
單個電池起火與特定能量之間的相關性很高。盧世剛指出,當電池的比能量達到150Wh/kg以上時,發生火災的概率很高。在這種情況下,與磷酸鐵鋰電池相比,三元材料的比能更高,更容易發生類似的火災事故。因此,提高電池的比能量是一把雙刃劍。對此,企業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在發展過程中把握一定的規模,做到適可而止。
關于三元材料風險的可能性,盧世剛指出,如果將磷酸亞鐵鋰與三元材料進行比較,在單體電池熱失控的情況下,磷酸亞鐵鋰會冒煙,三元材料會起火。此時,如果系統保護功能失效、絕緣失效、機械控制失效,就會發生安全事件,因此系統可靠性是確保電池安全的重要因素。面對上述問題,盧世剛……
強調了產品質量的重要性。他指出,就產品質量而言,我國確實低于外國。經過評估,三星和LG報告的故障率為0.017ppm,主要用于小型車。我們收集的國內產品數據是晚上10點。
王芳:了解電池安全領域,對癥下藥。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王芳
要解決動力電池的隱患,就必須了解電池的安全區域,對癥下藥。王芳指出,“電池有內向性和外向性,我們必須找出電池發脾氣的地方。”她建議企業通過電池安全測試,充分了解電池的特性,知道它是內向的孩子還是活潑的孩子。如果是活潑的,我們應該考慮在一些使用環節增加一些輔助限制,包括系統集成,使其相對在規則范圍內,從而使其卓越的質量和安全性得以體現,并在整個使用過程中降低因其特別活潑的個性而發生安全事故的風險。她強調,首先,單個模塊的安全性必須達到標準。此外,在了解電池的安全特性后,有必要附加適當的安全設計,并將系統很好地集成在一起,從而產生真正可靠的電池系統。
胡曉明:盡量走乘用車換電的技術路線。
康迪電動汽車集團董事長胡曉明
會上,充電基礎設施的安全問題也受到了與會嘉賓的關注。胡曉明指出,電動汽車的情況與傳統汽車不同。停車時,傳統車輛是靜態的,而電動車輛是動態的,因為它們正在充電。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充電過程中容易產生安全隱患。他說,充電樁的建設應該謹慎,尤其是在大型停車場和地下車庫。針對上述問題,胡曉明建議乘用車應采用代電的技術路線,這樣就不會出現到處建充電樁或在地下車庫大規模建樁等安全問題。
童志明:實現鋰離子電池系統的“不燃燒”
衛宏電力研究院院長童志明
在本次研討會上,童志明介紹了偉宏動力發布的最新“不燃電池”技術。他把鋰離子電池比作一個裝有火柴的油箱。火柴是電能,內外短路會產生高溫。高溫很容易點燃相關的東西。從這個角度來看,鋰離子電池比汽油更危險。目前,鋰離子電池的電解液和汽油一樣容易著火,而微宏動力現在正在做的就是實現電解液的“不燃燒”。此外,高溫隔膜技術也是確保鋰離子電池安全的重要保障。這項技術可以確保電池在300攝氏度的高溫下不會收縮,防止電池內部短路,從而避免熱失控。
此外,來自東風日產、普天新能源、三星、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的嘉賓紛紛發言,就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發表看法并進行討論。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席陳慶泰
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席陳清泰在總結發言中多次強調了電動汽車安全的重要性,并向企業、政府和百人會提出了相關建議。
1.企業應該做什么?
企業在面對電動汽車更好的發展形勢時應保持理性思維,在增加銷量的同時不應放松技術和安全問題,應專注于征服電動汽車技術。目前,電動汽車的許多技術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并沒有完全超越試錯的過程。
2.政府應該怎么做?
政府應該有專門的人員或部門對電動汽車的安全性進行更系統的研究。目前,政府主管部門分為四個部門,即……
在中間有許多邊界。政府的責任不應僅限于補貼,這只是激勵措施之一。在提高標準和加強監督方面,還有很多工作需要研究和實施。
3.100人委員會應該做什么?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的目的不是做政府做的事,也不是做行業協會做的事。它應該做的是跨行業、跨專業,促進各個領域之間的交流。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涉及廣泛的領域,包括電池、汽車公司、電子信息、公共交通、運營、充電樁、電力等。百人委員會需要搭建一個平臺,為各個領域的交流提供機會,以激勵各方。針對近期我國電動汽車特別是電動公交車存在的一些安全問題,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于3月27日組織業內知名專家和相關企業代表舉行了“電動汽車熱點問題系列研討會一”,重點關注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探討解決方案。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常務副會長高歐陽明主持會議,來自政府、協會、研究機構和企業的40多位嘉賓參加了討論。(落入10萬元市場,新能源電動汽車價格戰拉開序幕)
電動汽車熱點問題系列研討會I
科技部高新技術司交通司副司長李洪剛,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專家組組長王炳剛,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院長盧世剛,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康迪電動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胡曉明、研發部總裁兼副總裁童志明先后發言。主題從電動汽車安全延伸到電池安全和三元電池安全;從單電池安全擴展到電池系統安全;從電池測試檢測手段的完善到標準的完善;
從技術突破到產業進步與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提出五點建議(具體內容另行發送),組織更高級別的研討會,讓政府和行業對電動汽車的安全有更全面的了解。最后,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席陳清泰對研討會進行了總結,他強調應將安全置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首位。
李洪剛:規范管理,確保電動車安全行駛。
李洪剛,科技部高新技術司交通運輸司副司長。
2015年,發生了幾起與電動汽車有關的事故,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針對當前電動汽車面臨的安全問題,科技部高新技術司交通司副司長李洪剛提出了三個解決方案。第一,管理。他強調,電動汽車在汽車工廠生產并交付給用戶時,應科學、有效、規范地進行管理,這將對確保安全發揮重要作用。第二,從技術角度來看,從電池的研發到電池的重組,再到最終的裝載,安全技術都需要系統的研究和保障。第三,許多人可能會對電動汽車火災提出一些尖銳的批評。李洪剛認為,應該對如何確保電動汽車的安全使用進行更多的科普宣傳,包括駕駛員、駕駛員和一些開車的人,他們應該掌握一些電動汽車安全的基本知識。
王炳剛:確保電動汽車的安全取決于技術創新。
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監管專家組組長王炳剛
王炳剛對電池引發火災的原因進行了全面分析。他指出,內部短路是單體電池起火的主要原因,內部短路可分為單體電池本身的原因,如局部溫度上升、雜質/毛刺、枝晶、隔膜缺陷和隔膜變形。外部原因主要包括穿刺、擠壓或外部火災。針對手工針刺三元電池容易起火的現象,他表示,國外沒有要求單體電池做針刺。然而,三元材料在遇到針灸時可能會起火,有必要尋求技術上的突破。“我認為安全仍然取決于技術創新,”王炳剛強調。
如何解決電池燃燒后的滅火問題?王炳剛建議,應提高單體電池的質量水平,加強電池系統的設計,并在電池箱上安裝滅火裝置。電動客車整車設計應提出消防設計要求。此外,政府應提高評估標準。王炳剛強調:“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應該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上。如果不安全,最好放慢速度。”
盧世剛:評估三元鋰離子電池公交車的風險
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院長盧世剛
單個電池起火與特定能量之間的相關性很高。盧世剛指出,當電池的比能量達到150Wh/kg以上時,發生火災的概率很高。在這種情況下,與磷酸鐵鋰電池相比,三元材料的比能更高,更容易發生類似的火災事故。因此,提高電池的比能量是一把雙刃劍。對此,企業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在發展過程中把握一定的規模,做到適可而止。
關于三元材料風險的可能性,盧世剛指出,如果將磷酸亞鐵鋰與三元材料進行比較,在單體電池熱失控的情況下,磷酸亞鐵鋰會冒煙,三元材料會起火。此時,如果系統保護功能失效、絕緣失效、機械控制失效,就會發生安全事件,因此系統可靠性是確保電池安全的重要因素。面對上述問題,盧世剛……
強調了產品質量的重要性。他指出,就產品質量而言,我國確實低于外國。經過評估,三星和LG報告的故障率為0.017ppm,主要用于小型車。我們收集的國內產品數據是晚上10點。
王芳:了解電池安全領域,對癥下藥。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王芳
要解決動力電池的隱患,就必須了解電池的安全區域,對癥下藥。王芳指出,“電池有內向性和外向性,我們必須找出電池發脾氣的地方。”她建議企業通過電池安全測試,充分了解電池的特性,知道它是內向的孩子還是活潑的孩子。如果是活潑的,我們應該考慮在一些使用環節增加一些輔助限制,包括系統集成,使其相對在規則范圍內,從而使其卓越的質量和安全性得以體現,并在整個使用過程中降低因其特別活潑的個性而發生安全事故的風險。她強調,首先,單個模塊的安全性必須達到標準。此外,在了解電池的安全特性后,有必要附加適當的安全設計,并將系統很好地集成在一起,從而產生真正可靠的電池系統。
胡曉明:盡量走乘用車換電的技術路線。
康迪電動汽車集團董事長胡曉明
會上,充電基礎設施的安全問題也受到了與會嘉賓的關注。胡曉明指出,電動汽車的情況與傳統汽車不同。停車時,傳統車輛是靜態的,而電動車輛是動態的,因為它們正在充電。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充電過程中容易產生安全隱患。他說,充電樁的建設應該謹慎,尤其是在大型停車場和地下車庫。針對上述問題,胡曉明建議乘用車應采用代電的技術路線,這樣就不會出現到處建充電樁或在地下車庫大規模建樁等安全問題。
童志明:實現鋰離子電池系統的“不燃燒”
衛宏電力研究院院長童志明
在本次研討會上,童志明介紹了偉宏動力發布的最新“不燃電池”技術。他把鋰離子電池比作一個裝有火柴的油箱。火柴是電能,內外短路會產生高溫。高溫很容易點燃相關的東西。從這個角度來看,鋰離子電池比汽油更危險。目前,鋰離子電池的電解液和汽油一樣容易著火,而微宏動力現在正在做的就是實現電解液的“不燃燒”。此外,高溫隔膜技術也是確保鋰離子電池安全的重要保障。這項技術可以確保電池在300攝氏度的高溫下不會收縮,防止電池內部短路,從而避免熱失控。
此外,來自東風日產、普天新能源、三星、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的嘉賓紛紛發言,就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發表看法并進行討論。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席陳慶泰
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席陳清泰在總結發言中多次強調了電動汽車安全的重要性,并向企業、政府和百人會提出了相關建議。
1.企業應該做什么?
企業在面對電動汽車更好的發展形勢時應保持理性思維,在增加銷量的同時不應放松技術和安全問題,應專注于征服電動汽車技術。目前,電動汽車的許多技術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并沒有完全超越試錯的過程。
2.政府應該怎么做?
政府應該有專門的人員或部門對電動汽車的安全性進行更系統的研究。目前,政府主管部門分為四個部門,即……
在中間有許多邊界。政府的責任不應僅限于補貼,這只是激勵措施之一。在提高標準和加強監督方面,還有很多工作需要研究和實施。
3.100人委員會應該做什么?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的目的不是做政府做的事,也不是做行業協會做的事。它應該做的是跨行業、跨專業,促進各個領域之間的交流。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涉及廣泛的領域,包括電池、汽車公司、電子信息、公共交通、運營、充電樁、電力等。百人委員會需要搭建一個平臺,為各個領域的交流提供機會,以激勵各方。
1、苗圩:新能源汽車補的錢一定要扣回來3月21日消息,工信部部長苗圩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談到新能源汽車補的問題,苗圩表示,四部委關于新能源汽車“補”全面核查工作還沒有最終結束,
1900/1/1 0:00:001、電動汽車起火難題怎么破?微宏發布不燃燒電池技術3月19日,微宏在北京j舉行不燃燒電池技術發布會。
1900/1/1 0:00:001、深圳打造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運營示范區3月27日,作者從新區經濟服務局獲悉,《坪山新區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行動方案》正式出臺。
1900/1/1 0:00:003月21日,住房城鄉建設部、部發布關于廢止《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的決定。
1900/1/1 0:00:00據第一電動研究院數據統計,從2016年2月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布看,新能源乘用車占比高達80,新能源商用車占比僅20;
1900/1/1 0:00:00交通運輸部最近發布了《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的征求意見稿。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