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Citymobil項目開啟驗證實驗,“第3類自動駕駛汽車”搶占最后一公里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IT逐漸形成了IT公司谷歌與汽車制造商競爭的格局。但放眼全球,一股堪稱“第三種自動駕駛汽車”的力量也希望涉足這一領域。

這是一個名為“Citymobil”的項目,部分資金來自歐盟。該項目的第一階段于2006年啟動,目前的“Citymobil 2”于2012年啟動,將持續到2016年。

這個項目的組織體系非常特殊。它不是由谷歌和汽車制造商等特定企業主導,而是由包括歐洲企業、地方政府和大學在內的45個團體共同推動。

該項目已在瑞士洛桑和法國拉羅什等五個城市完成驗證實驗,四個月內在拉羅什共運送了15000名乘客。實驗正在索菲亞·安蒂波利斯進行,該地位于法國南部,被稱為歐洲硅谷。

實驗車輛是由法國Easymile公司制造的“EZ10”。這家公司曾參與F1賽車,由近年來主要從事超小型汽車的法國利吉爾集團與法國Robosoft公司合作創立,該公司以法國國家信息與自動化研究所為基礎,開發機器人已有30多年。

EZ10是一款箱式純電動汽車(EV),看起來像一輛公交車,長度為3928㎜×1986年的寬度㎜×2750的高度㎜. 額定船員為12人。配備容量為15kWh的鋰離子電池。您可以在充滿電的情況下駕駛一天,晚上使用家用電源充電。自動駕駛傳感器布置在前后保險杠、車窗內側和車頂上。

△ 裝有傳感器的保險杠

實驗于工作日8:00至18:30在索菲亞-安蒂波利斯進行,上午、中午和晚上有兩輛車,乘客較多,其他時間有一輛車。實驗車輛在一條有五個車站、長度為1公里的路線上來回行駛。筆者在始發站等了一會兒,EZ10緩緩駛來。雖然車上有操作員,但他們不負責駕駛。EZ10準確變道,停車后自動打開車門。

只有六個座位,一個顯示屏,打開和關閉車門的按鈕,沒有方向盤和踏板。盡管最高速度可以達到40公里/小時,但實驗控制在15公里/小時。起初,作者認為它太慢了,但評論員的解釋令人信服:“這輛車是為了方便最后一英里而開發的。”

△ 實驗車輛的內部

△ 顯示屏

△ 車門開關按鈕

實驗車的加速、減速和轉向都很平穩,只要抓住扶手就可以站穩。路面上的輪胎軌跡整齊筆直,仿佛在證明駕駛精度確實達到了5厘米。途中停車場展示的車門的打開和關閉以及輪椅坡道都很順利。只要乘客在停車時按下按鈕,斜坡就會從地板下突出。通用的設計比現有的公交車更周到。

到達終點站并下車后,EZ10自動向相反方向行駛。EZ10采用了無駕駛員座椅的功能,消除了前后方向的差異。這在進出車庫時應該非常方便,而且是一個合理的結構。

在可靠性方面,“自2016年1月開始驗證實驗以來,盡管存在一些小故障,但沒有發生任何事故”(評論員)。從實際的乘坐體驗來看,可靠性也很好。

歐洲大多數國家都不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沒有駕駛員的情況下在道路上行駛,因此有必要在汽車上設置操作員,而要實現全自動駕駛,有幾個困難需要克服。然而,從車輛設計和實驗內容可以看出,EZ10比se更接近公交車……

-駕駛谷歌和汽車制造商的汽車。只要指定了路線,并根據情況準備了專用車道,自動駕駛應該更容易實施。

2015年,當Citymobil 2項目結束時,荷蘭的WEpods和瑞士的Bestmile等初創企業啟動了自己的自動駕駛項目。盡管驗證實驗仍在進行中,但他們都計劃在不久的將來讓普通人乘坐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如果實現,Z10將成為世界上第一款可以搭載普通人上路的自動駕駛汽車。不僅如此,EZ10還將進軍亞洲。

Easymile的工作人員表示,新加坡于2015年12月開始測試EZ10,并計劃在2016年升級為驗證實驗。日本的幾家公司也在與該公司就引進事宜進行談判,細節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公布。也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在日本乘坐“三級自動駕駛汽車”了。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IT逐漸形成了IT公司谷歌與汽車制造商競爭的格局。但放眼全球,一股堪稱“第三種自動駕駛汽車”的力量也希望涉足這一領域。

這是一個名為“Citymobil”的項目,部分資金來自歐盟。該項目的第一階段于2006年啟動,目前的“Citymobil 2”于2012年啟動,將持續到2016年。

這個項目的組織體系非常特殊。它不是由谷歌和汽車制造商等特定企業主導,而是由包括歐洲企業、地方政府和大學在內的45個團體共同推動。

該項目已在瑞士洛桑和法國拉羅什等五個城市完成驗證實驗,四個月內在拉羅什共運送了15000名乘客。實驗正在索菲亞·安蒂波利斯進行,該地位于法國南部,被稱為歐洲硅谷。

實驗車輛是由法國Easymile公司制造的“EZ10”。這家公司曾參與F1賽車,由近年來主要從事超小型汽車的法國利吉爾集團與法國Robosoft公司合作創立,該公司以法國國家信息與自動化研究所為基礎,開發機器人已有30多年。

EZ10是一款箱式純電動汽車(EV),看起來像一輛公交車,長度為3928㎜×1986年的寬度㎜×2750的高度㎜. 額定船員為12人。配備容量為15kWh的鋰離子電池。您可以在充滿電的情況下駕駛一天,晚上使用家用電源充電。自動駕駛傳感器布置在前后保險杠、車窗內側和車頂上。

△ 裝有傳感器的保險杠

實驗于工作日8:00至18:30在索菲亞-安蒂波利斯進行,上午、中午和晚上有兩輛車,乘客較多,其他時間有一輛車。實驗車輛在一條有五個車站、長度為1公里的路線上來回行駛。筆者在始發站等了一會兒,EZ10緩緩駛來。雖然車上有操作員,但他們不負責駕駛。EZ10準確變道,停車后自動打開車門。

只有六個座位,一個顯示屏,打開和關閉車門的按鈕,沒有方向盤和踏板。盡管最高速度可以達到40公里/小時,但實驗控制在15公里/小時。起初,作者認為它太慢了,但評論員的解釋令人信服:“這輛車是為了方便最后一英里而開發的。”

△ 實驗車輛的內部

△ 顯示屏

△ 車門開關按鈕

實驗車的加速、減速和轉向都很平穩,只要抓住扶手就可以站穩。路面上的輪胎軌跡整齊筆直,仿佛在證明駕駛精度確實達到了5厘米。途中停車場展示的車門的打開和關閉以及輪椅坡道都是煙霧……

。只要乘客在停車時按下按鈕,斜坡就會從地板下突出。通用的設計比現有的公交車更周到。

到達終點站并下車后,EZ10自動向相反方向行駛。EZ10采用了無駕駛員座椅的功能,消除了前后方向的差異。這在進出車庫時應該非常方便,而且是一個合理的結構。

在可靠性方面,“自2016年1月開始驗證實驗以來,盡管存在一些小故障,但沒有發生任何事故”(評論員)。從實際的乘坐體驗來看,可靠性也很好。

歐洲大多數國家都不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沒有駕駛員的情況下在道路上行駛,因此有必要在汽車上設置操作員,而要實現全自動駕駛,有幾個困難需要克服。然而,從車輛設計和實驗內容可以看出,EZ10比谷歌和汽車制造商的自動駕駛汽車更接近公交車。只要指定了路線,并根據情況準備了專用車道,自動駕駛應該更容易實施。

2015年,當Citymobil 2項目結束時,荷蘭的WEpods和瑞士的Bestmile等初創企業啟動了自己的自動駕駛項目。盡管驗證實驗仍在進行中,但他們都計劃在不久的將來讓普通人乘坐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如果實現,Z10將成為世界上第一款可以搭載普通人上路的自動駕駛汽車。不僅如此,EZ10還將進軍亞洲。

Easymile的工作人員表示,新加坡于2015年12月開始測試EZ10,并計劃在2016年升級為驗證實驗。日本的幾家公司也在與該公司就引進事宜進行談判,細節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公布。也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在日本乘坐“三級自動駕駛汽車”了。

標簽: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互聯網 JEE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3月30日,由巨一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JEE主辦的2016混合動力變速器及裝測技術發展論壇在合肥隆重開幕。

1900/1/1 0:00:00
谷歌自動駕駛商業化規劃首次曝光:最長可能需要30年

SouthbySouthwest簡稱SXSW是每年三月中旬在德克薩斯州的奧斯汀舉辦的盛會,是一個電影、音樂和互動媒體的節日。從1987年開始,今年是第30屆了。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車產業狂歡后 動力電池去哪兒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火爆程度有目共睹,有據可依。有數據統計,從2009年到2015年,我國累計生產新能源車497萬輛,其中2015年生產37萬輛。

1900/1/1 0:00:00
日本科研黨研究邊開車邊充電,雖然車速只有10km/h

日本豐橋技術科學大學成功進行了電動汽車EV的無線傳輸電力室外行駛實驗,從埋入了電力傳輸金屬板的“電氣化道路”上演示了為以10kmh行駛的單座EV充電。

1900/1/1 0:00:00
知豆:不僅僅是輛車

“Ihaveadream”,曾經,馬丁路德金的夢想改變了美國社會。“我有一個夢想”,現在,知豆總設計師巴齊如是說,“設計一輛電動車,還世界碧水藍天”。

1900/1/1 0:00:00
上汽大眾計劃投資約150億元 開發斯柯達新能源等車型

3月30日,上汽集團、大眾汽車集團及斯柯達汽車在捷克布拉格簽署諒解備忘錄。正在捷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與捷克總統澤曼一起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