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氣網](特約作者龔長章)2015年已經結束,各大車企在15年的新能源政策利好下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回顧2015年,企業更應該關注新能源汽車在快速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比如深圳五洲龍汽車在充電時起火、新能源汽車冬季續航里程大幅下降、冬季新能源汽車無法使用空調等。如何改進新能源汽車的安全設計,提高用戶的使用水平,都應該引起我們的思考。
中國新能源汽車真正的示范運營可以追溯到2009年實施的“十城千車”工程,從最初的13個試點城市發展到今天的88個試點城市。多年來,新能源汽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著太多的問題。電池安全、車輛續航里程短、充電困難、電池熱管理落后等問題長期困擾著各大車企和終端用戶。
應該說,在2014年國家和地方補貼政策實施之前,車企對新能源的投入和關注明顯不足,這就是為什么政策一實施,大量新能源汽車下線并投入市場運營,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想象,如果從2009年開始,各大車企投入巨資探索新能源汽車技術,不斷改進和解決產品中的各種問題,那么14年下半年政策實施后投放市場的新能源汽車可能會是另一個世界。
了解汽車研發和生產的人都知道,汽車產品的質量控制側重于預防、研發鏈管理和IPQP(產品提前計劃和質量控制計劃)。當車輛投放市場時,根據市場上暴露出的問題來改進產品顯然是不明智的。
2016年初,各大車企都在密切關注地方補貼政策的實施,以快速搶占市場并擴大營業收入,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企業盈利的性質。然而,一個負責任的企業不僅需要關注政策紅利,還需要密切關注內部,在早期組織資源解決各種產品問題,從而達到提高“內部實力”的目的。這就像一個好將軍。在戰爭的早期,他不僅要注意和了解對手的動向,還要抓緊時間鍛煉自己的兵力,以確保能打一場大仗,贏得后期的戰斗。
關于企業應該如何培養自己的“內在力量”,有以下幾點建議:
1.汽車公司應改進整車的安全設計。
三電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如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汽車企業如果想從整車的安全設計入手,就必須重視三電系統。在我看來,三電的整車企業在電子控制方面最有發言權,應該加大對電子控制的投入和研發,從而不斷優化其車輛控制策略,如通電和斷電策略、充放電管理、制動能量回收管理等。車輛安全管理仍應掌握在整車企業自身手中,而不是電池或其他供應商。只有將電控管理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車企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即使政策因素導致需要更換其他類型的電池)。
2.汽車公司應參與動力電池組的設計和生產。
目前,大多數動力電池PACK都是由電池公司自己設計和生產的,因此存在幾個缺點。首先,電池公司的實力在于電池芯,而電池組有點類似于機械組裝,這不是電池公司的優勢,因此電池組的設計質量很難得到保證,電池組的實際供應質量也參差不齊;
其次,電池PACK是由電池企業設計的,這導致在車輛的整體設計中出現了與電池相適應的情況,這顯然不利于整車企業的車輛設計和質量控制;
此外,動力電池PACK的設計需要充分考慮電池的實際使用情況,同時還需要考慮電池的熱管理、密封和固定方法,這顯然不如車企設計電池PACK有益。
如果車企參與或直接接手電池PACK的設計和生產,不僅可以根據整車的特點單獨設計PACK的外形,還可以借助機械設計經驗提高設計質量,同時,考慮電池的熱管理,以協調車身和電池組的適應。此外,從供應角度來看,2015年動力電池一直供不應求,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動力電池PACK容量的限制。裝配是汽車公司的強項,汽車公司的生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電池的供應狀況。
3.提高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
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車輛裝載相同電量的電池,如何提高續航里程是增強企業產品內在實力的重要課題。通過增加電池總負載來增加巡航里程是不明智的,因為這會導致整車成本的增加。隨著政府補貼的逐年減少,整車成本的上漲將持續降低自行車的利潤,這顯然是不可取的。
如何提高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與如何降低傳統汽車的油耗類似。盡管實際措施略有不同,但提高制動能量的回收率、降低車輛或電池的自重、提高驅動電機的轉換效率、利用設計手段避免不正確的駕駛習慣等都是可以研究的方面。如果我們能在這方面取得突破,我相信汽車公司將能夠差異化產品,提高競爭力。
4.車輛熱管理的整體考慮和優化。
2015年夏天,高溫導致電池溫度超過警告值,車輛出現故障無法使用。在冬季,低溫導致電池溫度過低,巡航里程縮短,空調無法使用。所有這些都涉及新能源汽車的熱管理研究(注意,它指的是整車的熱管理,而不僅僅是動力電池)。
如何在夏季安排電池更有利于散熱,如何在冬季保護電池以實現保溫,如何在超低溫下實現電池自熱,車輛空調能否在夏季為電池降溫,空調能否在冬季為電池供暖,以及電機工作產生的熱量能否取代空調為乘客區供暖等,都需要車企的智慧和思考,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如何做好新能源汽車的熱管理,就像如何做好傳統汽車發動機各系統(進排氣系統、冷卻系統、潤滑系統等)的熱管理一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總結: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2016年地方補貼政策的空白期,各大車企都進入了等待期,迷茫、焦慮、焦慮的心態籠罩著各大車企。然而,如果車企能夠抓住這一空白期,加大力度研究和解決15年后新能源汽車爆發時遇到的問題,那么這類車企將在政策實施后抓住機會。
一個負責任的企業想要在新能源路線上取得長足進步,單純依靠政策紅利只能曇花一現。在政策紅利逐漸消退的背景下,通過不斷培養自身“內在力量”,提高整體技術實力和產品競爭力,可以使企業在歷史洪流中立于不敗之地。
一些企業可能也會擔心,如果地方政策長期得不到落實?你沒看到嗎,柯強總理剛剛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進一步支持新能源企業的措施……
移動產業,通過結構優化促進綠色發展?[第一電氣網](特約作者龔長章)2015年已經結束,各大車企在15年的新能源政策利好下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回顧2015年,企業更應該關注新能源汽車在快速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比如深圳五洲龍汽車在充電時起火、新能源汽車冬季續航里程大幅下降、冬季新能源汽車無法使用空調等。如何改進新能源汽車的安全設計,提高用戶的使用水平,都應該引起我們的思考。
中國新能源汽車真正的示范運營可以追溯到2009年實施的“十城千車”工程,從最初的13個試點城市發展到今天的88個試點城市。多年來,新能源汽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著太多的問題。電池安全、車輛續航里程短、充電困難、電池熱管理落后等問題長期困擾著各大車企和終端用戶。
應該說,在2014年國家和地方補貼政策實施之前,車企對新能源的投入和關注明顯不足,這就是為什么政策一實施,大量新能源汽車下線并投入市場運營,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想象,如果從2009年開始,各大車企投入巨資探索新能源汽車技術,不斷改進和解決產品中的各種問題,那么14年下半年政策實施后投放市場的新能源汽車可能會是另一個世界。
了解汽車研發和生產的人都知道,汽車產品的質量控制側重于預防、研發鏈管理和IPQP(產品提前計劃和質量控制計劃)。當車輛投放市場時,根據市場上暴露出的問題來改進產品顯然是不明智的。
2016年初,各大車企都在密切關注地方補貼政策的實施,以快速搶占市場并擴大營業收入,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企業盈利的性質。然而,一個負責任的企業不僅需要關注政策紅利,還需要密切關注內部,在早期組織資源解決各種產品問題,從而達到提高“內部實力”的目的。這就像一個好將軍。在戰爭的早期,他不僅要注意和了解對手的動向,還要抓緊時間鍛煉自己的兵力,以確保能打一場大仗,贏得后期的戰斗。
關于企業應該如何培養自己的“內在力量”,有以下幾點建議:
1.汽車公司應改進整車的安全設計。
三電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如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汽車企業如果想從整車的安全設計入手,就必須重視三電系統。在我看來,三電的整車企業在電子控制方面最有發言權,應該加大對電子控制的投入和研發,從而不斷優化其車輛控制策略,如通電和斷電策略、充放電管理、制動能量回收管理等。車輛安全管理仍應掌握在整車企業自身手中,而不是電池或其他供應商。只有將電控管理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車企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即使政策因素導致需要更換其他類型的電池)。
2.汽車公司應參與動力電池組的設計和生產。
目前,大多數動力電池PACK都是由電池公司自己設計和生產的,因此存在幾個缺點。首先,電池公司的實力在于電池芯,而電池組有點類似于機械組裝,這不是電池公司的優勢,因此電池組的設計質量很難得到保證,電池組的實際供應質量也參差不齊;
其次,電池PACK是由電池企業設計的,這導致在車輛的整體設計中出現了與電池相適應的情況,這顯然不利于整車企業的車輛設計和質量控制;
此外,動力電池PACK的設計需要充分考慮電池的實際使用情況,同時還需要考慮電池的熱管理、密封和固定方法,這顯然不如車企設計電池PACK有益。
如果車企參與或直接接手電池PACK的設計和生產,不僅可以根據整車的特點單獨設計PACK的外形,還可以借助機械設計經驗提高設計質量,同時,考慮電池的熱管理,以協調車身和電池組的適應。此外,從供應角度來看,2015年動力電池一直供不應求,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動力電池PACK容量的限制。裝配是汽車公司的強項,汽車公司的生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電池的供應狀況。
3.提高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
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車輛裝載相同電量的電池,如何提高續航里程是增強企業產品內在實力的重要課題。通過增加電池總負載來增加巡航里程是不明智的,因為這會導致整車成本的增加。隨著政府補貼的逐年減少,整車成本的上漲將持續降低自行車的利潤,這顯然是不可取的。
如何提高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與如何降低傳統汽車的油耗類似。盡管實際措施略有不同,但提高制動能量的回收率、降低車輛或電池的自重、提高驅動電機的轉換效率、利用設計手段避免不正確的駕駛習慣等都是可以研究的方面。如果我們能在這方面取得突破,我相信汽車公司將能夠差異化產品,提高競爭力。
4.車輛熱管理的整體考慮和優化。
2015年夏天,高溫導致電池溫度超過警告值,車輛出現故障無法使用。在冬季,低溫導致電池溫度過低,巡航里程縮短,空調無法使用。所有這些都涉及新能源汽車的熱管理研究(注意,它指的是整車的熱管理,而不僅僅是動力電池)。
如何在夏季安排電池更有利于散熱,如何在冬季保護電池以實現保溫,如何在超低溫下實現電池自熱,車輛空調能否在夏季為電池降溫,空調能否在冬季為電池供暖,以及電機工作產生的熱量能否取代空調為乘客區供暖等,都需要車企的智慧和思考,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如何做好新能源汽車的熱管理,就像如何做好傳統汽車發動機各系統(進排氣系統、冷卻系統、潤滑系統等)的熱管理一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總結: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2016年地方補貼政策的空白期,各大車企都進入了等待期,迷茫、焦慮、焦慮的心態籠罩著各大車企。然而,如果車企能夠抓住這一空白期,加大力度研究和解決15年后新能源汽車爆發時遇到的問題,那么這類車企將在政策實施后抓住機會。
一個負責任的企業想要在新能源路線上取得長足進步,單純依靠政策紅利只能曇花一現。在政策紅利逐漸消退的背景下,通過不斷培養自身“內在力量”,提高整體技術實力和產品競爭力,可以使企業在歷史洪流中立于不敗之地。
一些企業可能也會擔心,如果地方政策長期得不到落實?你沒看到柯強總理剛剛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進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措施,以結構優化促進綠色發展嗎?
標簽:
近日,國家交通運輸部發布了《第54批高級客車含公共汽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的通知,這也是時隔半年后交通部再發新能源客車等級評定。
1900/1/1 0:00:002015年,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38萬輛,累計推廣近50萬輛,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在全國兩會上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代表委員提及。
1900/1/1 0:00:00“鉛蓄電池的消費稅存在不合理的地方。”3月2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在接受作者采訪時表示。
1900/1/1 0:00:00安全用電,快樂充電。3月6日,北汽特來電將在北京亦莊創意生活廣場充電場站開啟電動車主免費充電歡樂趴。“充入特家樁”獲得充電秘籍,“10min電動”挑戰充電速度,感受充電樂趣。
1900/1/1 0:00:002015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見證奇跡的一年,產量379萬輛,銷量331萬輛,這是令人都無法想象的數據,這是汽車工業發展史上從未有過的速度。
1900/1/1 0:00:00本月3日,伴隨著2016年兩會序幕的拉開,來自全國各地的政協委員、人大代表紛紛來京。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