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12月14日發布的11月汽車生產數據顯示,11月新能源汽車生產7.23萬輛,同比增長6倍。2015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27.92萬輛,同比增長4倍。[專題| 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析:當月創7萬輛歷史新高,全年將突破35萬輛]
1.分析與判斷
(1) 在政策的引領下,11月產量再次超出預期,全年產量預測上調至35萬輛。根據工信部12月14日發布的最新數據,2015年11月,新能源汽車共生產7.23萬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6倍。2015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27.92萬輛,同比增長4倍。隨著2015年底的延期和應用評估期以及補貼衰退的臨近,第四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繼10月產量突破5萬輛后,11月產銷再次超出預期,突破7萬輛大關。臨近年底,各領域的政策公告逐漸降溫,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政策持續加碼:發布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收費補貼規則預計將于2016年初發布;與此同時,電力體制改革的配套文件陸續出臺,售電方將逐步實現市場化。我們認為,11月產量的意外增長主要是受年終推廣應用考核到期和國家政策推動的影響,另一組數據也可以證明這一點:《免征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目錄》所列的前六批國產新能源汽車產量為6.87萬輛,占11月產量的95%。
往年的產銷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市場在2013年11月和2014年經歷了產銷下滑,并在12月爆發。然而,今年11月新能源汽車仍保持高增長,行業景氣度一再超出預期。預計12月新能源汽車將繼續超預期,我們將把年度預測上調至35萬輛。
(2) 純電動汽車占比持續上升,商用車高增長背后的下滑隱患凸顯。純電動汽車在乘用車和商用車中的占比同時穩步上升,其中純電動商用車的增速驚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具體來看,11月,純電動乘用車生產3萬輛,同比增長7倍,純電動商用車生產3.09萬輛,增長18倍;1-11月,純電動乘用車生產11.72萬輛,同比增長3.5倍,純電動商用車生產9.01萬輛,增長11倍。11月,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7509輛,同比增長2倍;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產量3893輛,同比增長97%;
1-11月,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5.3萬輛,同比增長3倍,插電型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1.89萬輛,環比增長90%。純電動汽車符合低油耗和環保雙重標準,根據《財政部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純電動汽車在補貼方面受到國家政策的明顯傾斜。同時,《鋰離子電池行業標準與條件》、《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等政策的實施,將從動力電池和充電基礎設施兩個領域緩解消費者在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續航擔憂,幫助純電動汽車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與往年數據相比,今年最突出的特點是純電動商用車的驚人增長,同比增長率高達18倍。我們認為,這是因為在推動新能源公交車達標的壓力下,公共交通和政府部門的采購訂單保持了高增長,而調整公交車油價的補貼政策催化了市場對新能源商用車的需求。但同時也要警惕的是,新能源商用車的爆發式增長,隱藏著企業補貼坡前突然購買的隱患。傳統客車市場需求的下降無法支撐新能源客車的長期高增長供應,產能過剩的擔憂迫在眉睫。根據財政部最新補貼政策,2016-2020年新能源購車補貼將開始較往年適當下降;
但調查顯示,目前新能源公交車市場良莠不齊,存在過度購車、未補坡先浪費資源的現象。與此同時,2014年,公交車市場容量僅為25萬輛,今年,各家公交車公司都擴大了生產。據中國公路學會測算,2015年客車產量已達70萬輛,井噴式的新能源客車市場背后產能過剩的擔憂逐漸顯現。隨著評估的結束,明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和銷量很可能會下降。
(3) 地方政策加快推進,各車企紛紛部署“十三五”新能源規劃。
促銷考核臨近,各地政策加碼推動年底產銷高增長。截至今年9月,在39個推廣應用新能源的城市(集團)中,只有上海、浙江、湖南、合肥、廣東等5個城市實現了推廣目標,其中上海排名第一,達到3.48萬輛,超額完成2.48倍。然而,長春、哈爾濱、沈陽和內蒙古的目標完成率仍不到10%,總目標缺口為15.4萬輛。此外,陜西省提前超額完成了年度黃標車淘汰任務。截至12月8日,全省共淘汰黃標車輛75986輛,完成6.5萬輛淘汰任務的117%。淘汰2005年底前注冊運營的黃標車24032輛,淘汰23191輛中的103.6%。隨著年終考核期的臨近,預計各推廣地區將在最后一個月加快推廣政策的實施,以進一步促進15年底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銷售。
資本涌入搶占市場份額,車企新能源汽車“十三五”規劃發布。在一系列政策因素的催化下,各家車企紛紛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并公布投資擴產信息。自11月以來,寶駿新能源基地預計將于2016年將其第一條新能源汽車E100車身生產線投入軍事生產,吉列知豆將于2016月正式投資30億元在寧波建設一個新的生產基地,生產30萬輛純電動汽車和部分關鍵零部件。隨著中央新能源汽車“十三五”規劃的公布,各家車企也紛紛按照頂層藍圖部署“十三五”。未來五年,只有八家統計車企將推出多達91款新能源汽車,目標總銷量為328萬輛。
2.投資建議
臨近年底,12月新能源汽車數據有望再創新高。未來行業的催化因素有:(1)充電樁標準的出臺;(2) 年終考核期的最后沖刺;
(3) 擴大動力電池生產,解決供應瓶頸。預計未來新能源汽車產量將繼續超預期,并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充分受益。我們繼續推薦兩條主線:關鍵部件、充電樁和充電設備,并推薦滄州明珠、萬象錢超、國軒高新、萬馬股份有限公司、易世通、特瑞德和勝利精密的組合。工信部12月14日發布的11月汽車生產數據顯示,11月新能源汽車生產7.23萬輛,同比增長6倍。2015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27.92萬輛,同比增長4倍。[專題| 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析:當月創7萬輛歷史新高,全年將突破35萬輛]
1.分析與判斷
(1) 在政策的引領下,11月產量再次超出預期,全年產量預測上調至35萬輛。根據工信部12月14日發布的最新數據,2015年11月,新能源汽車共生產7.23萬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6倍。2015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27.92萬輛,同比增長4倍。隨著2015年底的延期和應用評估期以及補貼衰退的臨近,第四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繼10月產量突破5萬輛后,11月產銷再次超出預期,突破7萬輛大關。臨近年底,各領域的政策公告逐漸降溫,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政策持續加碼:發布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收費補貼規則預計將于2016年初發布;與此同時,電力體制改革的配套文件陸續出臺,售電方將逐步實現市場化。我們認為,11月產量的意外增長主要是受年終推廣應用考核到期和國家政策推動的影響,另一組數據也可以證明這一點:《免征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目錄》所列的前六批國產新能源汽車產量為6.87萬輛,占11月產量的95%。
往年的產銷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市場在2013年11月和2014年經歷了產銷下滑,并在12月爆發。然而,今年11月新能源汽車仍保持高增長,行業景氣度一再超出預期。預計12月新能源汽車將繼續超預期,我們將把年度預測上調至35萬輛。
(2) 純電動汽車占比持續上升,商用車高增長背后的下滑隱患凸顯。純電動汽車在乘用車和商用車中的占比同時穩步上升,其中純電動商用車的增速驚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具體來看,11月,純電動乘用車生產3萬輛,同比增長7倍,純電動商用車生產3.09萬輛,增長18倍;1-11月,純電動乘用車生產11.72萬輛,同比增長3.5倍,純電動商用車生產9.01萬輛,增長11倍。11月,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7509輛,同比增長2倍;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產量3893輛,同比增長97%;
1-11月,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5.3萬輛,同比增長3倍,插電型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1.89萬輛,環比增長90%。純電動汽車符合低油耗和環保雙重標準,根據《財政部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純電動汽車在補貼方面受到國家政策的明顯傾斜。同時,《鋰離子電池行業標準與條件》、《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等政策的實施,將從動力電池和充電基礎設施兩個領域緩解消費者在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續航擔憂,幫助純電動汽車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與往年數據相比,今年最突出的特點是純電動商用車的驚人增長,同比增長率高達18倍。我們認為,這是因為在推動新能源公交車達標的壓力下,公共交通和政府部門的采購訂單保持了高增長,而調整公交車油價的補貼政策催化了市場對新能源商用車的需求。但同時也要警惕的是,新能源商用車的爆發式增長,隱藏著企業補貼坡前突然購買的隱患。傳統客車市場需求的下降無法支撐新能源客車的長期高增長供應,產能過剩的擔憂迫在眉睫。根據財政部最新補貼政策,2016-2020年新能源購車補貼將開始較往年適當下降;
但調查顯示,目前新能源公交車市場良莠不齊,存在過度購車、未補坡先浪費資源的現象。與此同時,2014年,公交車市場容量僅為25萬輛,今年,各家公交車公司都擴大了生產。據中國公路學會測算,2015年客車產量已達70萬輛,井噴式的新能源客車市場背后產能過剩的擔憂逐漸顯現。隨著評估的結束,明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和銷量很可能會下降。
(3) 地方政策加快推進,各車企紛紛部署“十三五”新能源規劃。
促銷考核臨近,各地政策加碼推動年底產銷高增長。截至今年9月,在39個推廣應用新能源的城市(集團)中,只有上海、浙江、湖南、合肥、廣東等5個城市實現了推廣目標,其中上海排名第一,達到3.48萬輛,超額完成2.48倍。然而,長春、哈爾濱、沈陽和內蒙古的目標完成率仍不到10%,總目標缺口為15.4萬輛。此外,陜西省提前超額完成了年度黃標車淘汰任務。截至12月8日,全省共淘汰黃標車輛75986輛,完成6.5萬輛淘汰任務的117%。淘汰2005年底前注冊運營的黃標車24032輛,淘汰23191輛中的103.6%。隨著年終考核期的臨近,預計各推廣地區將在最后一個月加快推廣政策的實施,以進一步促進15年底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銷售。
資本涌入搶占市場份額,車企新能源汽車“十三五”規劃發布。在一系列政策因素的催化下,各家車企紛紛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并公布投資擴產信息。自11月以來,寶駿新能源基地預計將于2016年將其第一條新能源汽車E100車身生產線投入軍事生產,吉列知豆將于2016月正式投資30億元在寧波建設一個新的生產基地,生產30萬輛純電動汽車和部分關鍵零部件。隨著中央新能源汽車“十三五”規劃的公布,各家車企也紛紛按照頂層藍圖部署“十三五”。未來五年,只有八家統計車企將推出多達91款新能源汽車,目標總銷量為328萬輛。
2.投資建議
臨近年底,12月新能源汽車數據有望再創新高。未來行業的催化因素有:(1)充電樁標準的出臺;(2) 年終考核期的最后沖刺;(3) 擴大動力電池生產,解決供應瓶頸。預計未來新能源汽車產量將繼續超預期,并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充分受益。我們繼續推薦兩條主線:關鍵部件、充電樁和充電設備,并推薦滄州明珠、萬象錢超、國軒高新、萬馬股份有限公司、易世通、特瑞德和勝利精密的組合。
標簽:寶駿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17日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形勢喜人”。
1900/1/1 0:00:00工信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723萬輛,同比增長6倍,環比增長426,繼續超出市場預期。浙商證券分析師楊云預計,新能源汽車全年生產量有望突破35萬輛大關。
1900/1/1 0:00:001
1900/1/1 0:00:00電腦、手機、電視互聯網化之后,汽車是下一個。當前,汽車由功能機向智能機發展的趨勢已經出現,車機屏作為車內主要智能終端模式的延伸,將成為兵家必爭之第四屏。
1900/1/1 0:00:00北汽新能源是國內專注純電動汽車發展的整車企業之一,不僅在產品上嚴把質量關,更通過服務品質的提升,打造綠色智能出行生態圈,為消費者提供優勢的售后體驗。
1900/1/1 0:00:002015年12月17日,以“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為主題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正在烏鎮舉行。國家主席親臨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全球政商領袖與互聯網領軍人物齊聚一堂展開巔峰對話。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