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中航鋰電打造“千億級”全球鋰電池金牌供應商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中航工業鋰電池(洛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工業鋰電”)成立于2009年9月,是中航工業旗下專業研發生產鋰離子動力電池及電池管理系統的高新技術新能源公司。2015年,在國家政策支持下,依托中航工業強大的資本和品牌優勢,中航鋰電積極融入當地發展經濟圈,積極靈活地與常州市金壇區、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地方政府開展項目投融資合作,招募社會精英組建高科技研發團隊,不斷創新完善企業管理體系,始終堅定創業信念,悄然度過了近年來國內新能源行業的寒冬期,正在進入企業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

2015年8月18日,中航工業與江蘇省政府在南京舉行《共同促進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同日,中航鋰電池與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政府簽署合作意向協議,共同投資“中航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根據協議,雙方同意盡快啟動“中航工業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并共同投資125億元,在常州金壇華羅庚科技產業園建設中國最大的綠色電力產業園——“中航工業綠色電力科技園”。同年9月,中航工業鋰電池(洛陽)產業園三期工程奠基儀式在洛陽舉行。

中航工業董事長林作明,在對中航鋰電的調查中指出:“中航鋰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雖然中航工業是一家老牌國有企業,但我們也可以發展新產業,做得好!希望中航鋰電以建設‘千億級’新能源企業為最終目標,走軍民深度融合發展之路,加快各項建設計劃盡快取得更大的成績!

"

Dongfeng, Jinlong, concept, Dafa, modern

在寒冷的冬天里,創業的困難、勤奮、對信仰的堅持和創新

中航鋰電成立之初,正處于國內鋰離子動力電池行業的混亂時期。行業標準不統一、市場規則缺乏、產品技術落后、用戶對鋰電池產品認識不足等因素嚴重阻礙了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規模的發展。筆者了解到,當時市場上只有三四十種規格的同類型電池產品。再加上技術和資本雄厚的日本和韓國傳統品牌對中國市場的擠壓,每年都有大量鋰電池品牌倒閉或被收購。

在嚴酷的市場寒冬中,由于基礎薄弱、起步不高,中航鋰電在企業管理的技術研發、制造、營銷、人才隊伍建設等多個方面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不適應,這些問題在年輕的中航鋰電面前猶如險峰。在市場環境持續低迷、公司經營虧損的背景下,由于巨大的創業壓力,許多人選擇了回避。公司技術和營銷部門的關鍵成員不斷離職,公司高層也紛紛離職。甚至競爭對手的“挖角”廣告也貼在了公司門口。有一段時間,來自企業內外的質疑和不滿比比皆是。在人心的浮動下,最初激情澎湃的創業激情,在干燥殘酷的現實中是看不見的。

在中航鋰電總經理王崇玲看來,當時企業深陷行業蕭條、士氣低落的創業困境。面對逆境,企業的發展需要安于現狀,信念不變。王崇玲堅信,鋰離子動力電池將很快迎來一個燦爛的春天。一方面,王崇齡積極爭取中航工業各級領導和上級單位的支持和信任,穩定干部職工的生產經營情緒,堅定迎難而上、攜手共度寒冬的信心;

另一方面,他親自帶隊走訪了國內外新能源領域的先進企業和專家學者,了解鋰離子動力電池行業的發展現狀,為企業管理和戰略控制建言獻策。王崇靈告訴筆者,在與先進企業和專家學者的交流中,他意識到新能源產業的大發展是全球的必然趨勢,國家對能源結構調整的需求迫在眉睫。王崇玲一直認為,中國鋰離子電池行業將走出低迷,中航鋰電必將度過寒冬,迎來企業發展的春天。

事實正如王崇齡所料。自2014年第四季度以來,國家陸續出臺新一輪扶持政策,給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帶來了沉重的利好。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配套部件,也進入了行業井噴式發展的新階段。據統計,2014年,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為3.7GWh,與2013年(約0.8GWh)相比增長了近3.6倍。2015年上半年,國內動力電池產量達到2.72GWh,比去年上半年的0.94GWh高出近2倍。2015年,中航鋰電的銷售收入預計將超過10億元,企業將全面扭虧為盈,盈利約5000萬元。

技術第一,精益管理助力企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自2009年以來,中航鋰電經歷了漫長的產業寒冬,但企業本身在產值和規模上都保持了相對較快的發展。

面對鋰離子動力電池行業新技術、新市場、設備更新快的特點,中航鋰電總經理王崇玲明確認識到,只有在產品研發中充分占據技術制高點,工藝研究和生產線建設可以為公司下一步的快速發展奠定基礎。在整個公司,特別是在技術研發部門和生產一線,強調并明確了學習查新、借鑒智慧和合作研發的新理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技術理念、生產經驗和制造技術,深入學習并應用于科學研究和生產;

它需要在研發和利用先進成熟經驗方面進行廣泛合作,避免走彎路,與國內外技術專家建立聯系,邀請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和教學指導,并與廈門大學等一批高校開展密切的技術研發合作。中航工業鋰電池公司技術研究院負責隔膜開發的懷永健博士告訴筆者:“學習查新和合作研發最直接的影響是為企業節省產品研發的資金投入和時間成本。”例如,他說,在開發某種金屬包層電池的過程中,每個人對不銹鋼外殼和鋁合金外殼的使用都有分歧,他們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并一度爭論不休。在與廈門大學趙金寶教授核實后,趙教授用他對行業前沿的預測給出了非常肯定的回答:“當然是鋁合金外殼。”客戶的需求確實證明了借智合作研發的“力量”。現在鋁合金外殼已經成為國內外主流電池企業的“標配”,避開了公司的彎路。

王崇玲認為,走學習查新和技術合作研發的道路,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航鋰電的觀念,培養了自學意識,加強學習,涌現出了潘芳芳、懷永健等一大批才華橫溢、充滿激情的年輕技術人員,迅速成長為中航鋰電的核心技術人員,有的甚至經常在國內外重要論壇上授課。

面對近年來艱難創業的中航鋰電,王崇玲深知,一套科學、完善、符合公司發展實際的管理方法,是公司在發展的高速路上穩健高效前行的重要保障。因此,他結合企業發展的需要和多年的管理經驗,探索了“一個中心,七個項目”的管理框架。該框架從公司成立之初就開始實施,現在已作為中航鋰電的企業文化融入到日常運營和每位員工的行為中。

“一個中心”意味著開放市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中航鋰電總經理助理、營銷公司總經理楊曉偉表示,中航鋰電將把市場開發定位在公司發展的核心,并根據自身技術特點將銷售市場分為國內市場、國際市場和軍品市場,產品類型和市場需求。我們采用“品牌營銷、合作研發、精益制造、聯盟采購、合資擴張”的商業模式,按照“堅持品牌營銷,聚焦重點客戶”的理念,根據用戶需求開發產品,憑借穩定可靠的產品質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務,贏得了國內外用戶的廣泛贊譽。

經過五年的精心培育,中航鋰電的大客戶群已基本形成。在國內市場,中航鋰電與東風汽車、蘇州金龍、中通客車、北汽、重慶瑞馳等十多家汽車行業優勢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形成了穩定的批量訂單,大客戶銷售收入占比超過80%。金龍、東風、中通等知名品牌的多款車型均以公司產品為標準;

在國際市場上,中航鋰電在美國、英國、韓國、德國等十多個國家精心培育了重點客戶。通過與客戶和代理商的良好合作,其目前在德國家用儲能領域的市場份額已達到40%左右,并成功進入國際物流領導者UPS的供應商體系,與多家國際主流車企達成合作意向。

圍繞“降本增效”,中航鋰電實施“七項工程”,優化內部管理流程,不斷豐富和完善管理體系。中航鋰電管理創新部部長黃曉寧介紹,“七項工程”作為公司提高企業管理和運營效率的重要抓手,共有七個子項目,包括KPI績效考核體系、精細化投入產出項目管理、全面預算管理、,精品工程、集成系統文件系統建設、信息化建設和學習型組織建設。無論是普通員工、研發團隊、生產銷售部門還是管理部門,都必須將“七個項目”的實施作為促進改進的重要標準,并圍繞“七個工程”和相關子項目計劃,不斷降低成本損失,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將實現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中心任務。2015年,為了更好地量化管理改進的結果,中航鋰業及時推出了“利益共享”的指導思想,并設立獎金,鼓勵員工在工作的各個方面為公司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實施積分工資制,量化員工工作績效,這些措施使員工能夠更好地分享公司的發展成果,同時激發全體干部職工的奉獻熱情和創新意識。

今年年初,中航工業鋰電池被中航工業選定為唯一一家在非航空業務中開展AOS試點的民品單位。經過數月的動員、流程規劃和論證、改進的路線設計等,AOS的實施已初具規模,并逐漸轉化為成果。王崇玲表示,中航鋰電對集團AOS的需求是根據市場情況決定的。“目前,中航鋰電正處于企業跨越式發展的機遇期,我們希望通過AOS打造一家流程順暢高效的現代管理企業。AOS不僅是我們重要的智力支撐,也是我們進行流程再造、大幅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平臺。”

當時,我們正在借力賽帆,打造“千億級”全球鋰電池金牌供應商。

中航鋰電始終將自己定位為國內外領先的高新技術新能源企業,全力打造“技術領先、質量可靠、客戶滿意”的全球鋰電池金牌供應商。在國家大力支持新能源產業并在動力電池領域出臺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前提下,中航鋰電準備乘著這股期待已久的東風揚帆起航,決心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藍海中破浪前行。

“十三五”時期將成為新能源廣泛取代傳統能源的重要分水嶺,屆時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市場更是難以限制。中航鋰電早就敏銳地意識到這片藍海蘊藏著巨大的財富。為了滿足更廣泛的經濟紅利,企業必須在技術上取得突破,在質量上樹立產品品牌,實現產能的飛躍,并尋求商業模式的創新。中航鋰電常務副總經理王棟梁表示,公司初步制定了“總部研發、多點制造、全球運營”的戰略布局。在研發布局上,要建立海外研發團隊,與美國研究機構合作開發電池新技術,參與歐洲電動汽車應用技術的研發,在日本電池制造企業因地制宜、層次明確地研究工藝技術研發;

在產能布局方面,本著貼近市場的原則,將中國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實施集團融入地方發展經濟圈的發展戰略,并尋求與地方政府進行投融資合作,建立區域產業園區。目前,中航鋰電已與常州市金壇區政府合作,規劃建設國內最大的電池產業園——“中航綠電科技園”。該工業園區總投資125億元,建筑面積1000畝。該工業園區將分三期建設,第一期20億千瓦時,第二期40億瓦時,第三期60億瓦時。總建設能力120億瓦時,將于2020年前建成投產。洛陽工業園區另一個已開工建設的三期建設項目,建成后產能將達到25億千瓦時。“如果項目審批、建設和調試成功,2020年常州和洛陽工業園區的總產能將達到145億千瓦時,銷售收入將達到150億至200億元,確保中航鋰電在國內動力電池行業始終占據領先地位。”王棟梁說。

良好的前景并沒有讓中航鋰業的決策者迷失方向。“奄奄一息”的創業經歷,讓中航鋰業清醒地認識到,競爭激烈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市場正在迅速變化。中航鋰電憑借其卓越的前瞻性和對市場趨勢和未來發展的分析能力,將對標國際先進創新的商業模式作為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的兩大抓手。

自成立以來,中航鋰電瞄準了三星、LG、日本松下等國際先進鋰電池企業,緊跟國際前沿行業的最新技術,在對標過程中發現差距、找到動力、找到市場,通過對標激發斗志,拓寬管理思路,為企業適應新常態、進行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提供了參考經驗。根據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情況,中航鋰電創造性地提出了“基于互聯網的全生命周期租賃”的商業模式,并計劃在條件成熟時在中國成立合資租賃公司,通過租賃和銷售降低客戶的使用成本,避免用戶對電池容量衰減的潛在擔憂,并在電池出廠后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提供全面的服務和監控。更重要的是,當電池達到一定的使用壽命,無法滿足汽車需求時,中航鋰電將對電池進行回收利用,再次實現梯級利用,繼續發揮電池的“余熱”。中航工業鋰電池(洛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工業鋰電”)成立于2009年9月,是中航工業旗下專業研發生產鋰離子動力電池及電池管理系統的高新技術新能源公司。2015年,在國家政策支持下,依托中航工業強大的資本和品牌優勢,中航鋰電積極融入當地發展經濟圈,積極靈活地與常州市金壇區、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地方政府開展項目投融資合作,招募社會精英組建高科技研發團隊,不斷創新完善企業管理體系,始終堅定創業信念,悄然度過了近年來國內新能源行業的寒冬期,正在進入企業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

2015年8月18日,中航工業與江蘇省政府在南京舉行《共同促進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

同日,中航鋰電池與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政府簽署合作意向協議,共同投資“中航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根據協議,雙方同意盡快啟動“中航工業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并共同投資125億元,在常州金壇華羅庚科技產業園建設中國最大的綠色電力產業園——“中航工業綠色電力科技園”。同年9月,中航工業鋰電池(洛陽)產業園三期工程奠基儀式在洛陽舉行。

中航工業董事長林作明,在對中航鋰電的調查中指出:“中航鋰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雖然中航工業是一家老牌國有企業,但我們也可以發展新產業,做得好!希望中航鋰電以建設‘千億級’新能源企業為最終目標,走軍民深度融合發展之路,加快各項建設計劃盡快取得更大的成績!

"

Dongfeng, Jinlong, concept, Dafa, modern

在寒冷的冬天里,創業的困難、勤奮、對信仰的堅持和創新

中航鋰電成立之初,正處于國內鋰離子動力電池行業的混亂時期。行業標準不統一、市場規則缺乏、產品技術落后、用戶對鋰電池產品認識不足等因素嚴重阻礙了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規模的發展。筆者了解到,當時市場上只有三四十種規格的同類型電池產品。再加上技術和資本雄厚的日本和韓國傳統品牌對中國市場的擠壓,每年都有大量鋰電池品牌倒閉或被收購。

在嚴酷的市場寒冬中,由于基礎薄弱、起步不高,中航鋰電在企業管理的技術研發、制造、營銷、人才隊伍建設等多個方面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不適應,這些問題在年輕的中航鋰電面前猶如險峰。在市場環境持續低迷、公司經營虧損的背景下,由于巨大的創業壓力,許多人選擇了回避。公司技術和營銷部門的關鍵成員不斷離職,公司高層也紛紛離職。甚至競爭對手的“挖角”廣告也貼在了公司門口。有一段時間,來自企業內外的質疑和不滿比比皆是。在人心的浮動下,最初激情澎湃的創業激情,在干燥殘酷的現實中是看不見的。

在中航鋰電總經理王崇玲看來,當時企業深陷行業蕭條、士氣低落的創業困境。面對逆境,企業的發展需要安于現狀,信念不變。王崇玲堅信,鋰離子動力電池將很快迎來一個燦爛的春天。一方面,王崇齡積極爭取中航工業各級領導和上級單位的支持和信任,穩定干部職工的生產經營情緒,堅定迎難而上、攜手共度寒冬的信心;

另一方面,他親自帶隊走訪了國內外新能源領域的先進企業和專家學者,了解鋰離子動力電池行業的發展現狀,為企業管理和戰略控制建言獻策。王崇靈告訴筆者,在與先進企業和專家學者的交流中,他意識到新能源產業的大發展是全球的必然趨勢,國家對能源結構調整的需求迫在眉睫。王崇玲一直認為,中國鋰離子電池行業將走出低迷,中航鋰電必將度過寒冬,迎來企業發展的春天。

事實正如王崇齡所料。自2014年第四季度以來,國家陸續出臺新一輪扶持政策,給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帶來了沉重的利好。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配套部件,也進入了行業井噴式發展的新階段。據統計,2014年,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為3.7GWh,與2013年(約0.8GWh)相比增長了近3.6倍。2015年上半年,國內動力電池產量達到2.72GWh,比去年上半年的0.94GWh高出近2倍。2015年,中航鋰電的銷售收入預計將超過10億元,企業將全面扭虧為盈,盈利約5000萬元。

技術第一,精益管理助力企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自2009年以來,中航鋰電經歷了漫長的產業寒冬,但企業本身在產值和規模上都保持了相對較快的發展。

面對鋰離子動力電池行業新技術、新市場、設備更新快的特點,中航鋰電總經理王崇玲明確認識到,只有在產品研發中充分占據技術制高點,工藝研究和生產線建設可以為公司下一步的快速發展奠定基礎。在整個公司,特別是在技術研發部門和生產一線,強調并明確了學習查新、借鑒智慧和合作研發的新理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技術理念、生產經驗和制造技術,深入學習并應用于科學研究和生產;

它需要在研發和利用先進成熟經驗方面進行廣泛合作,避免走彎路,與國內外技術專家建立聯系,邀請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和教學指導,并與廈門大學等一批高校開展密切的技術研發合作。中航工業鋰電池公司技術研究院負責隔膜開發的懷永健博士告訴筆者:“學習查新和合作研發最直接的影響是為企業節省產品研發的資金投入和時間成本。”例如,他說,在開發某種金屬包層電池的過程中,每個人對不銹鋼外殼和鋁合金外殼的使用都有分歧,他們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并一度爭論不休。在與廈門大學趙金寶教授核實后,趙教授用他對行業前沿的預測給出了非常肯定的回答:“當然是鋁合金外殼。”客戶的需求確實證明了借智合作研發的“力量”。現在鋁合金外殼已經成為國內外主流電池企業的“標配”,避開了公司的彎路。

王崇玲認為,走學習查新和技術合作研發的道路,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航鋰電的觀念,培養了自學意識,加強學習,涌現出了潘芳芳、懷永健等一大批才華橫溢、充滿激情的年輕技術人員,迅速成長為中航鋰電的核心技術人員,有的甚至經常在國內外重要論壇上授課。

面對近年來艱難創業的中航鋰電,王崇玲深知,一套科學、完善、符合公司發展實際的管理方法,是公司在發展的高速路上穩健高效前行的重要保障。因此,他結合企業發展的需要和多年的管理經驗,探索了“一個中心,七個項目”的管理框架。該框架從公司成立之初就開始實施,現在已作為中航鋰電的企業文化融入到日常運營和每位員工的行為中。

“一個中心”意味著開放市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中航鋰電總經理助理、營銷公司總經理楊曉偉表示,中航鋰電將把市場開發定位在公司發展的核心,并根據自身技術特點將銷售市場分為國內市場、國際市場和軍品市場,產品類型和市場需求。我們采用“品牌營銷、合作研發、精益制造、聯盟采購、合資擴張”的商業模式,按照“堅持品牌營銷,聚焦重點客戶”的理念,根據用戶需求開發產品,憑借穩定可靠的產品質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務,贏得了國內外用戶的廣泛贊譽。

經過五年的精心培育,中航鋰電的大客戶群已基本形成。在國內市場,中航鋰電與東風汽車、蘇州金龍、中通客車、北汽、重慶瑞馳等十多家汽車行業優勢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形成了穩定的批量訂單,大客戶銷售收入占比超過80%。金龍、東風、中通等知名品牌的多款車型均以公司產品為標準;

在國際市場上,中航鋰電在美國、英國、韓國、德國等十多個國家精心培育了重點客戶。通過與客戶和代理商的良好合作,其目前在德國家用儲能領域的市場份額已達到40%左右,并成功進入國際物流領導者UPS的供應商體系,與多家國際主流車企達成合作意向。

圍繞“降本增效”,中航鋰電實施“七項工程”,優化內部管理流程,不斷豐富和完善管理體系。中航鋰電管理創新部部長黃曉寧介紹,“七項工程”作為公司提高企業管理和運營效率的重要抓手,共有七個子項目,包括KPI績效考核體系、精細化投入產出項目管理、全面預算管理、,精品工程、集成系統文件系統建設、信息化建設和學習型組織建設。無論是普通員工、研發團隊、生產銷售部門還是管理部門,都必須將“七個項目”的實施作為促進改進的重要標準,并圍繞“七個工程”和相關子項目計劃,不斷降低成本損失,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將實現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中心任務。2015年,為了更好地量化管理改進的結果,中航鋰業及時推出了“利益共享”的指導思想,并設立獎金,鼓勵員工在工作的各個方面為公司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實施積分工資制,量化員工工作績效,這些措施使員工能夠更好地分享公司的發展成果,同時激發全體干部職工的奉獻熱情和創新意識。

今年年初,中航工業鋰電池被中航工業選定為唯一一家在非航空業務中開展AOS試點的民品單位。經過數月的動員、流程規劃和論證、改進的路線設計等,AOS的實施已初具規模,并逐漸轉化為成果。王崇玲表示,中航鋰電對集團AOS的需求是根據市場情況決定的。“目前,中航鋰電正處于企業跨越式發展的機遇期,我們希望通過AOS打造一家流程順暢高效的現代管理企業。AOS不僅是我們重要的智力支撐,也是我們進行流程再造、大幅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平臺。”

當時,我們正在借力賽帆,打造“千億級”全球鋰電池金牌供應商。

中航鋰電始終將自己定位為國內外領先的高新技術新能源企業,全力打造“技術領先、質量可靠、客戶滿意”的全球鋰電池金牌供應商。在國家大力支持新能源產業并在動力電池領域出臺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前提下,中航鋰電準備乘著這股期待已久的東風揚帆起航,決心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藍海中破浪前行。

“十三五”時期將成為新能源廣泛取代傳統能源的重要分水嶺,屆時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市場更是難以限制。中航鋰電早就敏銳地意識到這片藍海蘊藏著巨大的財富。為了滿足更廣泛的經濟紅利,企業必須在技術上取得突破,在質量上樹立產品品牌,實現產能的飛躍,并尋求商業模式的創新。中航鋰電常務副總經理王棟梁表示,公司初步制定了“總部研發、多點制造、全球運營”的戰略布局。在研發布局上,要建立海外研發團隊,與美國研究機構合作開發電池新技術,參與歐洲電動汽車應用技術的研發,在日本電池制造企業因地制宜、層次明確地研究工藝技術研發;

在產能布局方面,本著貼近市場的原則,將中國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實施集團融入地方發展經濟圈的發展戰略,并尋求與地方政府進行投融資合作,建立區域產業園區。目前,中航鋰電已與常州市金壇區政府合作,規劃建設國內最大的電池產業園——“中航綠電科技園”。該工業園區總投資125億元,建筑面積1000畝。該工業園區將分三期建設,第一期20億千瓦時,第二期40億瓦時,第三期60億瓦時。總建設能力120億瓦時,將于2020年前建成投產。洛陽工業園區另一個已開工建設的三期建設項目,建成后產能將達到25億千瓦時。“如果項目審批、建設和調試成功,2020年常州和洛陽工業園區的總產能將達到145億千瓦時,銷售收入將達到150億至200億元,確保中航鋰電在國內動力電池行業始終占據領先地位。”王棟梁說。

良好的前景并沒有讓中航鋰業的決策者迷失方向。“奄奄一息”的創業經歷,讓中航鋰業清醒地認識到,競爭激烈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市場正在迅速變化。中航鋰電憑借其卓越的前瞻性和對市場趨勢和未來發展的分析能力,將對標國際先進創新的商業模式作為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的兩大抓手。

自成立以來,中航鋰電瞄準了三星、LG、日本松下等國際先進鋰電池企業,緊跟國際前沿行業的最新技術,在對標過程中發現差距、找到動力、找到市場,通過對標激發斗志,拓寬管理思路,為企業適應新常態、進行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提供了參考經驗。根據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情況,中航鋰電創造性地提出了“基于互聯網的全生命周期租賃”的商業模式,并計劃在條件成熟時在中國成立合資租賃公司,通過租賃和銷售降低客戶的使用成本,避免用戶對電池容量衰減的潛在擔憂,并在電池出廠后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提供全面的服務和監控。更重要的是,當電池達到一定的使用壽命,無法滿足汽車需求時,中航鋰電將對電池進行回收利用,再次實現梯級利用,繼續發揮電池的“余熱”。指紋識別技術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目前,它被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等行業及相關領域,其實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然而,指紋的再現性所引起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相比之下,一種名為手指靜脈的生物識別技術的出現似乎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項手指靜脈生物識別技術由延南國創科技(有限公司開發,是一種利用血液流經手指皮膚下淺層血管時形成的血管分布模式作為生物特征進行身份認證的方法。與指紋靜態生物圖像不同,指靜脈是由血流組成的動態圖像,是一種活體識別技術。這項技術主要依靠紅外光照射手指來獲得血管線,這是血液流動形成的活密碼。離開人體后,這一特征就會消失,很難被偷走。同時,每個人的手指靜脈圖像都是不同的、獨特的。

總的來說,指靜脈生物識別技術是一種指紋,但它是一種活體識別技術,具有獨特性和不可復制性,比傳統指紋識別技術更安全可靠。

目前,研南科技已經……

基于指靜脈生物識別核心技術的研發,開發出可應用于銀行、金融、政府安全、教育、社會保障、特種行業、軍事、高端物業、個人信息安全等領域的產品、行業解決方案和服務。同時,開發了移動支付、手機靜脈識別芯片和傳感器方面的產品,開發了指靜脈生物識別“云”認證系統和指靜脈網絡采集與存儲。

在具體應用和推廣方面,指靜脈生物識別技術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體現。例如,2015年,內蒙古的高考考生使用手指靜脈生物識別技術進行身份驗證,南京銀行和民生銀行也使用手指靜脈ATM,江西和新疆的社會保障認證,河北農村信用社的手指靜脈貸款風控系統。

為了讓在場的媒體朋友近距離感受這項技術的優勢,研南科技還展示了目前正在與汽車制造商合作的首款手指靜脈啟動車。這款車采用了傳統的鑰匙和手指靜脈雙模啟動模式。注冊用戶信息后,可以使用遙控鑰匙進入汽車,插入鑰匙,轉到通電檔,伸出手指啟動汽車。使用手指靜脈作為用戶啟動汽車的權限,并與相應的軟件相結合,可以實時檢測汽車用戶和在用汽車的時間、地理位置等詳細信息。

燕南科技將把這項指靜脈識別技術擴展到各個領域,造福消費者,并將其與目前備受關注的可穿戴智能硬件、物聯網和互聯網汽車相結合,實現對個人健康數據、數字個人信息和個人車輛信息的安全便捷管理,為大數據的統計分析和個性化應用提供更充分的技術支持。

未來,燕南科技想通過這項指靜脈生物識別技術實現用戶“忘記密碼、丟失鑰匙、放下錢包”的夢想,但如何在為用戶帶來便利的同時,與當前各個領域和行業進行更細致的合作,如何保證存儲在云端的用戶手指靜脈生物特征信息的安全,仍然是一個值得大家關注的問題。指紋識別技術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目前,它被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等行業及相關領域,其實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然而,指紋的再現性所引起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相比之下,一種名為手指靜脈的生物識別技術的出現似乎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項手指靜脈生物識別技術由延南國創科技(有限公司開發,是一種利用血液流經手指皮膚下淺層血管時形成的血管分布模式作為生物特征進行身份認證的方法。與指紋靜態生物圖像不同,指靜脈是由血流組成的動態圖像,是一種活體識別技術。這項技術主要依靠紅外光照射手指來獲得血管線,這是血液流動形成的活密碼。離開人體后,這一特征就會消失,很難被偷走。同時,每個人的手指靜脈圖像都是不同的、獨特的。

總的來說,指靜脈生物識別技術是一種指紋,但它是一種活體識別技術,具有獨特性和不可復制性,比傳統指紋識別技術更安全可靠。

目前,研南科技已基于指靜脈生物識別核心技術的研發,開發出可應用于銀行、金融、政府安全、教育、社會保障、特種行業、軍事、高端物業、個人信息安全等領域的產品、行業解決方案和服務。同時,開發了移動支付、手機靜脈識別芯片和傳感器方面的產品,開發了指靜脈生物識別“云”認證系統和指靜脈網絡采集與存儲。

在具體應用和推廣方面,指靜脈生物識別技術已經……

en在某種程度上有所反映。例如,2015年,內蒙古的高考考生使用手指靜脈生物識別技術進行身份驗證,南京銀行和民生銀行也使用手指靜脈ATM,江西和新疆的社會保障認證,河北農村信用社的手指靜脈貸款風控系統。

為了讓在場的媒體朋友近距離感受這項技術的優勢,研南科技還展示了目前正在與汽車制造商合作的首款手指靜脈啟動車。這款車采用了傳統的鑰匙和手指靜脈雙模啟動模式。注冊用戶信息后,可以使用遙控鑰匙進入汽車,插入鑰匙,轉到通電檔,伸出手指啟動汽車。使用手指靜脈作為用戶啟動汽車的權限,并與相應的軟件相結合,可以實時檢測汽車用戶和在用汽車的時間、地理位置等詳細信息。

燕南科技將把這項指靜脈識別技術擴展到各個領域,造福消費者,并將其與目前備受關注的可穿戴智能硬件、物聯網和互聯網汽車相結合,實現對個人健康數據、數字個人信息和個人車輛信息的安全便捷管理,為大數據的統計分析和個性化應用提供更充分的技術支持。

未來,燕南科技想通過這項指靜脈生物識別技術實現用戶“忘記密碼、丟失鑰匙、放下錢包”的夢想,但如何在為用戶帶來便利的同時,與當前各個領域和行業進行更細致的合作,如何保證存儲在云端的用戶手指靜脈生物特征信息的安全,仍然是一個值得大家關注的問題。

標簽:東風金龍理念大發現代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EV晨報 | 商務部:新能源車市形勢喜人;大眾研發扁平電池;Rapide S電動概念車即將亮相......

1、商務部:前11月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比產量增速快12月17日上午,商務部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介紹了11月份我國商務運行情況。

1900/1/1 0:00:00
鉛酸蓄電池岌岌可危 高端市場遭鋰電池“攻占”

因為鉛市的下游消費主要以鉛酸蓄電池為主,所以該產業的興衰,勢必決定了整個行業未來的命運。而就目前來看,似乎利空要遠多于利好,鉛市前景越發暗淡。

1900/1/1 0:00:00
阿爾特高調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 明年2月登陸新三板

中國唯一具備“交鑰匙”能力的獨立汽車設計公司阿爾特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將于明年2月在新三板掛牌,融資金額為2億元。在申請新三板的同時,登陸主板的準備也已經全面展開。

1900/1/1 0:00:00
香港電動巴士爆燃 公共交通領域三元電池不宜冒進

12月13日下午5時許,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研發,并交由內地制造的首輛“香港品牌”電動巴士突然著火,火勢猛烈,全車瞬間陷于火海冒出濃烈黑煙并伴有爆炸聲響。

1900/1/1 0:00:00
低速電動車市場混亂 從3個角度規避風險

12月8日,江蘇如皋一輛四輪電動汽車行駛至路邊自燃,造成一名8歲兒童死亡的慘劇。事實上,這已經不是首次報道電動汽車自燃事件了。

1900/1/1 0:00:00
董事長和CEO分道揚鑣,博泰造車或已失敗

今年上海國際車展上,轟轟烈烈發布概念車的博泰集團,正在面臨分家的命運。其中,應宜倫為代表的原有博泰團隊,將回歸車聯網方案商這個老本行;而CEO沈暉將帶領造車團隊,繼續整車制造。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