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幾乎瘋狂增長。然而,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這種瘋狂的增長速度將持續下去,甚至更加瘋狂。國產電動汽車的質量很難保證,或者失去了崛起的機會。
數據顯示,2015年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7.23萬輛,同比增長6倍。2015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27.92萬輛,同比增長4倍。
銷量數據顯示,2015年1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24664輛,大幅增長2.4倍。前11個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已達13.87萬輛。
幾倍的增長對一個行業來說確實是一個藍海市場,但如此快速的增長不可避免地會隱藏巨大的隱患。如果處理不當,將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企業和整個社會造成巨大危害。
誰來保證質量?
2015年,我經常聽到一些公司說,不是他們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上不去,而是產能上不去。如果一家汽車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是有競爭力的供應,或者如果新能源汽車不短缺,那么就會出現一個大問題:質量保證。
在傳統汽車市場,一些中國自主品牌的汽車公司出現了過度增長帶來的市場隱患。然而,隨著市場的快速增長,汽車企業往往過于關注銷售端的發展,而忽視了汽車質量的管理。然而,在產品質量的使用中逐漸暴露出的問題會損害這個品牌的形象,最終使這些品牌的銷售額暴跌。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剛剛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問題可能遠比傳統汽車市場蓬勃發展時嚴重。
當然,現在我們不一定說所有企業生產的所有產品都有問題,我們只是說可能存在隱患。
在傳統汽車上市之前,它將經過大量的道路測試。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車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上市。有足夠的時間完成這樣的測試嗎?
此外,巨大市場需求的爆發,也給整個汽車配套產業鏈的供應能力帶來了考驗。如果汽車制造商一再敦促供應商加快供應,那么一次又一次大幅增加供應量的配套企業能否確保供應產品的一致性?
即使是汽車制造商也將面臨類似的問題。當市場敦促他們買車時,汽車制造商還能堅持細致的質量管理程序嗎?
目前,低速電動車的生產標準很低,一些地方有時會看到一些小工廠生產的低速電動車。這種低速電動車的生產不需要太高的技術標準。但是,這種車輛沒有牌照,很難監管,也沒有品牌知名度,而且價格很低,所以消費者在購買這些車輛時可能沒有那么高的要求。
然而,對于實體車企生產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來說,市場要求卻截然不同。此外,由于這些車輛被用作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交通工具,因此產品質量的重要性非常高。
如果新能源汽車在銷售前沒有嚴格控制,消費者可能會遇到產品質量問題。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有很多因素,包括政策刺激,如購置稅減免;
它還包括消費者消費觀念的成熟。然而,這種成熟的消費觀念仍然相對脆弱。一旦遇到任何問題,新成熟的消費理念可能會大打折扣,整個新能源汽車都會受到質疑。
這就是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控制松懈帶來的巨大后果。
電池要去哪里?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之一是如何處理我們使用過的手機以及如何處理它們的電池。
很多人都有很多手機,但手機和手機電池只能放在家里。不過,由于手機電池體積較小,放在家里不會對你的日常生活產生太大影響。
然而,新能源汽車和手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新能源汽車也需要電池,但與手機相比,新能源汽車使用了大量電池,占據了巨大的體積。這就遇到了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未來新能源汽車的舊電池將何去何從?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制造商公開明確表示在銷售產品的同時要回收舊電池,也沒有關于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的相關政策。
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可能達到15萬輛左右。根據新能源汽車發展新政策,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可能達到100萬輛左右。如此龐大數量級使用的電池也非常可觀,因此這些電池報廢后的流向必然成為政府和企業共同面臨的問題。
據媒體援引的一項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動力電池報廢總量約為2-4萬噸,2020年前后,我國純電動乘用車和混合動力乘用車報廢總量將超過15萬噸,達到約17萬噸的規模。
鋰離子電池還含有六氟磷酸鋰等有物質,會對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嚴重污染。鈷、錳、銅等重金屬也會通過積累,通過生物鏈危害人類,危害極大。
媒體援引廣州汽車集團總經理岑慶紅的話說:“如果電池回收不好,電動汽車的系統性污染將比汽油車高數百倍。”。
產能過剩危機
由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各種資本都在爭奪這個市場。不僅傳統車企開始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未來的主要戰略方向,一些全新的資本力量也將目光甚至資金投向了新能源汽車行業。
新能源汽車市場受到各方勢力的高度關注,導致競爭更加激烈,這對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然而,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成立,也將帶來新能源汽車產能的大幅提升。
事實上,即使從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統計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已經供不應求。
例如,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3.64萬輛和3.43萬輛,1-10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分別為18.12萬輛和17.11萬輛。
從這些數據來看,生產和銷售之間沒有太大區別。生產和銷售的比例相對平衡。
但是,如果我們比較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產量數據,就會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2015年10月,中國生產了5.07萬輛新能源汽車,1-10月累計生產20.69萬輛。
顯然,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產出數據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存在較大差距。但是,由于工信部發布的數據是基于機動車出廠合格證的統計,因此工信部的輸出數據應該更準確。
如果是,那么……
顯而易見的問題是,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遠遠超過了市場銷量。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成立新的企業,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能會越來越大,產銷差距會越來越小,產能過剩的問題就會出現。
產能過剩的問題不僅在于產能過剩會對市場產生影響,而且產能過剩還會帶來另一個更嚴重的后果:資源浪費。
失去崛起的機會
中國在傳統汽車產業上與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追趕甚至超越不是短期目標。
然而,新能源汽車產業一定是中國汽車產業崛起的最佳機遇和途徑。盡管中國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存在許多技術劣勢,但與傳統汽車行業相比,中國在新能量汽車行業的機會要大得多。
特別是中國作為潛在需求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具有其他國家無法獲得的天然優勢。
然而,優勢和機會并不等于現實。只有努力奮斗,這些優勢和機遇才能成為現實。
目前,幾乎所有跨國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戰略,并將在未來幾年內投入中國市場。
盡管跨國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進展緩慢,但遵循汽車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傳統管理機制,其產品質量和技術性能將得到更多保障。
如果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忽視了產品質量的基礎,雖然短期內可以在市場上占據領先地位,但從長遠來看,中國可能會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中失去這一來之不易的機會。
2015年,長安汽車(微博)成為中國品牌第一家年銷量超過100萬輛乘用車的企業。事實上,早在之前,中國一些自主品牌就曾對100萬輛汽車發起沖擊,最終功虧一簣。問題是,在市場銷售額增長的過程中,產品質量帶來的負面市場效應阻礙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從現在起,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必須認真落實產品質量這一戰略重點。只有這樣,在當前市場的領先地位才不會被后來的外國品牌超越。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幾乎瘋狂增長。然而,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這種瘋狂的增長速度將持續下去,甚至更加瘋狂。國產電動汽車的質量很難保證,或者失去了崛起的機會。
數據顯示,2015年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7.23萬輛,同比增長6倍。2015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27.92萬輛,同比增長4倍。
銷量數據顯示,2015年1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24664輛,大幅增長2.4倍。前11個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已達13.87萬輛。
幾倍的增長對一個行業來說確實是一個藍海市場,但如此快速的增長不可避免地會隱藏巨大的隱患。如果處理不當,將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企業和整個社會造成巨大危害。
誰來保證質量?
2015年,我經常聽到一些公司說,不是他們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上不去,而是產能上不去。如果一家汽車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是有競爭力的供應,或者如果新能源汽車不短缺,那么就會出現一個大問題:質量保證。
在傳統汽車市場,一些中國自主品牌的汽車公司出現了過度增長帶來的市場隱患。然而,隨著市場的快速增長,汽車企業往往過于關注銷售端的發展,而忽視了汽車質量的管理。然而,在產品質量的使用中逐漸暴露出的問題會損害這個品牌的形象,最終使這些品牌的銷售額暴跌。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剛剛遇到同樣的問題,這個問題可能比傳統汽車市場繁榮時嚴重得多……
當然,現在我們不一定說所有企業生產的所有產品都有問題,我們只是說可能存在隱患。
在傳統汽車上市之前,它將經過大量的道路測試。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車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上市。有足夠的時間完成這樣的測試嗎?
此外,巨大市場需求的爆發,也給整個汽車配套產業鏈的供應能力帶來了考驗。如果汽車制造商一再敦促供應商加快供應,那么一次又一次大幅增加供應量的配套企業能否確保供應產品的一致性?
即使是汽車制造商也將面臨類似的問題。當市場敦促他們買車時,汽車制造商還能堅持細致的質量管理程序嗎?
目前,低速電動車的生產標準很低,一些地方有時會看到一些小工廠生產的低速電動車。這種低速電動車的生產不需要太高的技術標準。但是,這種車輛沒有牌照,很難監管,也沒有品牌知名度,而且價格很低,所以消費者在購買這些車輛時可能沒有那么高的要求。
然而,對于實體車企生產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來說,市場要求卻截然不同。此外,由于這些車輛被用作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交通工具,因此產品質量的重要性非常高。
如果新能源汽車在銷售前沒有嚴格控制,消費者可能會遇到產品質量問題。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有很多因素,包括政策刺激,如購置稅減免;
它還包括消費者消費觀念的成熟。然而,這種成熟的消費觀念仍然相對脆弱。一旦遇到任何問題,新成熟的消費理念可能會大打折扣,整個新能源汽車都會受到質疑。
這就是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控制松懈帶來的巨大后果。
電池要去哪里?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之一是如何處理我們使用過的手機以及如何處理它們的電池。
很多人都有很多手機,但手機和手機電池只能放在家里。不過,由于手機電池體積較小,放在家里不會對你的日常生活產生太大影響。
然而,新能源汽車和手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新能源汽車也需要電池,但與手機相比,新能源汽車使用了大量電池,占據了巨大的體積。這就遇到了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未來新能源汽車的舊電池將何去何從?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制造商公開明確表示在銷售產品的同時要回收舊電池,也沒有關于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的相關政策。
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可能達到15萬輛左右。根據新能源汽車發展新政策,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可能達到100萬輛左右。如此龐大數量級使用的電池也非常可觀,因此這些電池報廢后的流向必然成為政府和企業共同面臨的問題。
據媒體援引的一項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動力電池報廢總量約為2-4萬噸,2020年前后,我國純電動乘用車和混合動力乘用車報廢總量將超過15萬噸,達到約17萬噸的規模。
鋰離子電池還含有六氟磷酸鋰等有物質,會對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嚴重污染。鈷、錳、銅等重金屬也會通過積累,通過生物鏈危害人類,危害極大。
媒體援引廣州汽車集團總經理岑慶紅的話說:“如果電池回收不好,電動汽車的系統性污染將比汽油車高數百倍。”。
產能過剩危機
由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各種資本都在爭奪這個市場。不僅傳統車企開始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未來的主要戰略方向,一些全新的資本力量也將目光甚至資金投向了新能源汽車行業。
新能源汽車市場受到各方勢力的高度關注,導致競爭更加激烈,這對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然而,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成立,也將帶來新能源汽車產能的大幅提升。
事實上,即使從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統計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已經供不應求。
例如,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3.64萬輛和3.43萬輛,1-10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分別為18.12萬輛和17.11萬輛。
從這些數據來看,生產和銷售之間沒有太大區別。生產和銷售的比例相對平衡。
但是,如果我們比較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產量數據,就會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2015年10月,中國生產了5.07萬輛新能源汽車,1-10月累計生產20.69萬輛。
顯然,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產出數據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存在較大差距。但是,由于工信部發布的數據是基于機動車出廠合格證的統計,因此工信部的輸出數據應該更準確。
如果是,那么……
顯而易見的問題是,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遠遠超過了市場銷量。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成立新的企業,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能會越來越大,產銷差距會越來越小,產能過剩的問題就會出現。
產能過剩的問題不僅在于產能過剩會對市場產生影響,而且產能過剩還會帶來另一個更嚴重的后果:資源浪費。
失去崛起的機會
中國在傳統汽車產業上與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追趕甚至超越不是短期目標。
然而,新能源汽車產業一定是中國汽車產業崛起的最佳機遇和途徑。盡管中國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存在許多技術劣勢,但與傳統汽車行業相比,中國在新能量汽車行業的機會要大得多。
特別是中國作為潛在需求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具有其他國家無法獲得的天然優勢。
然而,優勢和機會并不等于現實。只有努力奮斗,這些優勢和機遇才能成為現實。
目前,幾乎所有跨國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戰略,并將在未來幾年內投入中國市場。
盡管跨國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進展緩慢,但遵循汽車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傳統管理機制,其產品質量和技術性能將得到更多保障。
如果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忽視了產品質量的基礎,雖然短期內可以在市場上占據領先地位,但從長遠來看,中國可能會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中失去這一來之不易的機會。
2015年,長安汽車(微博)成為中國品牌第一家年銷量超過100萬輛乘用車的企業。事實上,早在之前,中國一些自主品牌就曾對100萬輛汽車發起沖擊,最終功虧一簣。問題是,在市場銷售額增長的過程中,產品質量帶來的負面市場效應阻礙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從現在起,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必須認真落實產品質量這一戰略重點。只有這樣,在當前市場的領先地位才不會被后來的外國品牌超越。
1月15日,首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廣州交易展覽會于廣州市保利世貿博覽館正式拉開帷幕。北汽新能源全系列產品悉數亮相,成為參展車型最豐富齊全的企業之一。
1900/1/1 0:00:001月15日上午,首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廣州交易展覽會于廣州市保利世貿博覽館開幕。長安借此機會展出旗下3款新能源汽車,分別包括逸動EV、長安睿行EM80、長安之星5EV。
1900/1/1 0:00:001月7日,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辦發布了關于2016年小客車指標總量和配置比例的通告,明確了2016年小客車指標年度配額為15萬個,其中普通指標額度9萬個,示范應用新能源指標額度6萬個。
1900/1/1 0:00:00編者按:EV英雄會“電動先鋒中國行”活動是第六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的附屬活動。
1900/1/1 0:00:00根據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統計,2015年11月份純電動客車產量為21826輛。
1900/1/1 0:00:001月4日下午,廣州有一場造型評審活動,而這次活動的主辦方就是近期逐漸為人們熟知的小鵬汽車。小鵬互聯網汽車團隊2014年中成立,2015年10月展示了搭載他們三電一屏技術的騾車,引發關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