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汽車準備了5億美元,車和家準備了1億美元。”11月2日下午6點,辭去汽車之家總裁職務,投身智能電動汽車制造領域的李想在微博上透露了融資進展。蔚來汽車和車和家是其自2014年以來參與的兩個新的智能電動汽車項目。
除了東風,一切都準備好了。上述兩家非汽車公司并不是唯一等待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公司。“目前,數十家非汽車企業正在申請電動汽車生產資質,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在組織相關專家進行評審工作。”11月5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技術部部長苗圩,據透露,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將有一批符合條件的企業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
這是國家發改委就《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和生產準入管理規定》公開征求意見后,國家部委首次披露放開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門檻的進展(以下簡稱“訪問政策”)。顯然,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大量鯰魚涌入的時刻即將到來。
逐步放開
非汽車生產企業能否生產電動汽車?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從無到有的十多年里,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過去的一年里,這個答案變得松散起來。從申請注冊,新能源汽車企業必須具備整車生產資質,到醞釀降低新能源汽車準入門檻,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再到允許非汽車生產企業注冊,新能量汽車企業的生產準入政策發生了重大變化。
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正式就準入政策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表明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發布已經從道聽途說變成了紙上談兵。
“一直滿足的電動汽車基本準入條件是具備汽車生產資質。但現在,沒有生產資質的企業符合國家汽車產業政策,符合相關汽車生產準入條件,將逐步成為汽車生產企業。”11月5日,鄭立新,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承認,新能源汽車的準入門檻正在經歷一個突破的過程。
據多位業內人士透露,在2012年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到2015年,我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將達到50萬輛的目標,目前完成率僅為三分之一。在目前的缺口下,非汽車制造商等新鮮血液的進入有望攪動池水。
在準入政策草案發布后的第八個月,工信部披露了非汽車生產企業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最新進展。經組織相關專家評審,首批符合條件的企業將獲得電動汽車生產資質。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4年底,包括整車及相關產業鏈在內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共有68家上市公司;
從2010年到2014年的五年時間里,上述參與新能源項目的公司在二級市場融資近400億元。顯然,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放開也意味著大量鯰魚將涌入,新能源車市場的企業數量和融資規模將急劇擴大。
速度
在新能源汽車“龍門”外等待的非汽車公司包括許多互聯網公司和新興創業項目。
2014年12月9日,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宣布正式進軍電動汽車領域。“SEE已經潛行一年,計劃復制樂視生態垂直整合的成功模式,重新定義汽車。通過完全自主研發,打造最好的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今年10月27日,樂視大會進一步宣布,樂視首款超級跑車在美國研發中心完成實驗,第一輪原型試制結束。
除了蔚來汽車、車和家等新興創業項目瞄準新能源汽車領域外,小米、阿里巴巴[微博]、華為等互聯網和高科技公司也與傳統汽車制造商合作,切入汽車市場。與此同時,像石峰這樣有造車和研發基礎,但缺乏生產資質的低速電動車公司也虎視眈眈。因為當新能源汽車生產的準入門檻放開時,意味著它們也有機會擺脫只生產低速電動車的命運。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曾經說過:“民間資本進入新能源汽車生產領域,大門是敞開的,但必須有一定的要求和條件,即這家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方面并非空白,而是做了長期的準備和研究,擁有良好的技術基礎和開發團隊。這是為了防止一窩蜂進入造成重復投資和資源浪費。“這意味著,即使非汽車生產企業理論上可以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但仍需要滿足許多條件。
在今年3月發布的《準入政策》草案中,據澄清,電動汽車的投資者“需要具備3年以上純電動乘用車研發基礎,擁有專業的研發團隊和整車前沿研發能力,掌握車輛控制系統、動力電池系統、車輛集成和車輛輕量化等核心技術,并進行相應的測試驗證能力”和許多其他嚴格的要求。
熱血藍圖
顯然,要完成上述條件并不容易,但在成功獲得資質并從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銷售后,新企業振興全鏈條仍需要巨額資金。
李想算了一筆賬。無論是從零開始建造工廠,還是大規模翻新鑄造廠,都需要一大筆錢。“特斯拉(微博)斥資數千萬美元收購了豐田在加州的現成工廠,但后期在各種設備上的投資是工廠的幾十倍。”李想坦率地說。
在李想看來,如果正在開發一款年銷量超過10萬輛的電動汽車,并建立售前和售后服務體系,并滿足三年的研發、測試、試制、生產、建設或改造高品質生產線,這筆投資至少需要2-3億美元。
根據蔚來汽車和車和家的規劃,從白手起家建立團隊和生產線到銷售第一輛量產車大約需要四年時間,一年時間,車和家總投資約為2億美元,而蔚來汽車需要10億美元。
讓蔚來汽車興奮的是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的市場空間。截至今年10月底,中國共生產了32.4萬輛新能源汽車。其中,僅2013年一年生產的1.7萬輛汽車就相當于前四年的總產量……
近段,令技術狂人王傳福感到自豪的事情是,比亞迪002594
1900/1/1 0:00:00新能源汽車作為技術革命和生活方式變革的一分子,正在蓄力前行。工信部最新公告顯示,根據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統計,10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生產507萬輛,同比增長8倍。
1900/1/1 0:00:00昨天一篇名為《從游俠汽車的散伙飯我們能品味到什么》的傳聞引爆微信朋友圈,好久沒有消息的游俠汽車一夜之間陷入散伙質疑,第一電動網特從游俠打探虛實,結果是游俠非但沒有散伙,反而確定了新的投資方,
1900/1/1 0:00:001、首款電動車明年國產萬向實現造車夢萬向集團內部人士向作者透露:“明年菲斯科將國產一款純電動B級車,國產后的B級電動車售價將在20萬元左右。”困擾萬向的資質問題也越來越明朗。
1900/1/1 0:00:00作為新能源汽車必不可少的配套設施,充電站、充電樁等充電設施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1900/1/1 0:00:00110月新能源汽車數據解析:年底效應提前,全年將破30萬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獨有的年底效應今年提前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