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下注“風口”期:智能汽車標準爭奪戰開啟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沒有人知道下一個路口會發生什么,但機會總是屬于先行者。9月9日,凱翼汽車總經理鄭兆瑞表示:“什么是智能網聯汽車?沒有人知道標準答案。但因為沒有標準,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標準。”

鄭兆瑞表示,凱翼汽車的計劃是成為智能汽車標準制定的領導者。一周前,該公司的智能汽車研究所剛剛成立。

Kaiyi, Volvo, concept, Weilai, remote

凱翼汽車

現在在智能汽車領域有很多明星。既有蘋果、谷歌、阿里等互聯網公司,也有上汽、沃爾沃等傳統車企。與此同時,樂視、蔚來汽車、凱翼、博泰等后起之秀都在布局中。

可以預見,新領域的突破不僅完全取決于投資額,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誰創造了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模式,誰就有可能成功。鄭兆瑞認為,這對凱翼來說也是一個機遇。

“凱翼設定的目標是,第一步是與行業同步;第二步是在本地取得領先,例如在語言識別和智能功能推送方面;第三步是實現全面超越,成為智能汽車標準制定的領導者。”鄭兆瑞說。

與傳統車企需要品牌積累不同,互聯網汽車行業更接近線上消費模式,誰資歷老、投入大,誰就能成為“老板”。除了傳統的汽車行業,互聯網汽車的理念是,只要創新的車型和產品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即使是一家小企業也可能一夜爆紅。

事實上,盡管參與制造智能汽車的企業越來越多,但商業模式導致了相同的目標,每個人都在考慮如何實現創新。

在產品方面,目前業界的共識是,智能汽車首先是電動汽車;其次,智能汽車成功的關鍵是要有一個創新的模式,包括從制造汽車到使用汽車的各個層面。例如,傳統汽車的利潤來源在于造車和賣車,賺取中間差價,而未來智能汽車實現后,很可能在使用環節中盈利,造車和賣車甚至可能賺不到錢。

以手機為例,消費者通常以更低的價格購買產品,但他們在服務中被“鎖定”,因此制造商可以使用終端獲得更多利潤。鄭兆瑞認為,當80%左右的車輛都是自動駕駛時,汽車制造商也可以參與分時租賃的運營。

分時租賃模式意味著在車輛實現自動駕駛后,消費者無需擁有汽車。此時,汽車已經成為一種隨叫隨到的工具,其成本遠低于擁有汽車的成本。只有那些想要彰顯個性和奢華的高端車主才會選擇擁有一輛汽車。

因此,智能汽車制造商認為,未來的汽車將不再是一種簡單的交通工具。當車主坐在車里時,家里的電飯煲只需輕輕一點或一句話就會自動工作;

不需要去4S店,汽車會對自己進行“體檢”,然后生成“測試報告”。

這些只是目前關于智能汽車的一些想法。至于他們未來會有多聰明,沒有人能清楚地描述他們,這也為每個人競爭“標準制定者”提供了機會。

正如新能源汽車的成功需要高油價、成熟的產品、社會配套、政策支持等諸多條件,智能汽車也是如此。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消費者對智能汽車的認知仍然不足,用戶需求仍然得不到支持。

“智能汽車的發展也需要時間。”不過,鄭兆瑞堅信,正如消費者對SUV產品的認可推動了SUV銷量的大幅增長一樣,智能汽車也將迎來這樣一個熱潮期。

智能汽車發展的最終目標是無人駕駛汽車,這也需要一個過程。“無人駕駛的實現至少需要15年時間。”沃爾沃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全球研發總裁彼得默滕斯判斷。對此,鄭兆瑞也認為,無人駕駛的實現需要很長時間,但可以循序漸進。

最早可以實現的功能是智能設備、娛樂、安全、導航、健康檢查、遠程控制等。第二步是實現汽車與可穿戴設備的互聯,如手表與汽車、眼鏡、鑰匙與汽車;第三步可以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

在此之前,車企要做的就是改變消費者以往的消費習慣,培養未來的消費者。此外,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企業還必須考慮如何生存并堅持到那一天。

“汽車在車內的功能肯定比手機更強。”博泰首席執行官應一倫告訴筆者,博泰正在做的是將車內的按鈕消失,換成屏幕,最終讓車主拋棄手機。“這段時間不會太長,預計在五年內。”應義倫說。

博泰剛剛推出了一款智能IPDA汽車大腦,以取代消費者在車內使用手機的習慣。同時,產品還安裝在之后和之前,以便通過銷售支持下一步的開發。

在這方面,凱翼的戰略是一代又一代地升級產品。在剛剛舉行的成都車展上,凱翼首次推出了c3和c3r兩款“帶旋鈕換擋的智能擋”車型,其首款智能互聯產品將于2015年底上市。沒有人知道下一個路口會發生什么,但機會總是屬于先行者。9月9日,凱翼汽車總經理鄭兆瑞表示:“什么是智能網聯汽車?沒有人知道標準答案。但因為沒有標準,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標準。”

鄭兆瑞表示,凱翼汽車的計劃是成為智能汽車標準制定的領導者。一周前,該公司的智能汽車研究所剛剛成立。

Kaiyi, Volvo, concept, Weilai, remote

凱翼汽車

現在在智能汽車領域有很多明星。既有蘋果、谷歌、阿里等互聯網公司,也有上汽、沃爾沃等傳統車企。與此同時,樂視、蔚來汽車、凱翼、博泰等后起之秀都在布局中。

可以預見,新領域的突破不僅完全取決于投資額,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誰創造了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模式,誰就有可能成功。鄭兆瑞認為,這對凱翼來說也是一個機遇。

“凱翼設定的目標是,第一步是與行業同步;第二步是在本地取得領先,比如在語言識別和智能功能推送方面;

第三步是實現全面超越,成為智能汽車標準制定的領導者。”鄭兆瑞說。

與傳統車企需要品牌積累不同,互聯網汽車行業更接近線上消費模式,誰資歷老、投入大,誰就能成為“老板”。除了傳統的汽車行業,互聯網汽車的理念是,只要創新的車型和產品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即使是一家小企業也可能一夜爆紅。

事實上,盡管參與制造智能汽車的企業越來越多,但商業模式導致了相同的目標,每個人都在考慮如何實現創新。

在產品方面,目前業界的共識是,智能汽車首先是電動汽車;其次,智能汽車成功的關鍵是要有一個創新的模式,包括從制造汽車到使用汽車的各個層面。例如,傳統汽車的利潤來源在于造車和賣車,賺取中間差價,而未來智能汽車實現后,很可能在使用環節中盈利,造車和賣車甚至可能賺不到錢。

以手機為例,消費者通常以更低的價格購買產品,但他們在服務中被“鎖定”,因此制造商可以使用終端獲得更多利潤。鄭兆瑞認為,當80%左右的車輛都是自動駕駛時,汽車制造商也可以參與分時租賃的運營。

分時租賃模式意味著在車輛實現自動駕駛后,消費者無需擁有汽車。此時,汽車已經成為一種隨叫隨到的工具,其成本遠低于擁有汽車的成本。只有那些想要彰顯個性和奢華的高端車主才會選擇擁有一輛汽車。

因此,智能汽車制造商認為,未來的汽車將不再是一種簡單的交通工具。當車主坐在車里時,家里的電飯煲只需輕輕一點或一句話就會自動工作;不需要去4S店,汽車會對自己進行“體檢”,然后生成“測試報告”。

這些只是目前關于智能汽車的一些想法。至于他們未來會有多聰明,沒有人能清楚地描述他們,這也為每個人競爭“標準制定者”提供了機會。

正如新能源汽車的成功需要高油價、成熟的產品、社會配套、政策支持等諸多條件,智能汽車也是如此。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消費者對智能汽車的認知仍然不足,用戶需求仍然得不到支持。

“智能汽車的發展也需要時間。”不過,鄭兆瑞堅信,正如消費者對SUV產品的認可推動了SUV銷量的大幅增長一樣,智能汽車也將迎來這樣一個熱潮期。

智能汽車發展的最終目標是無人駕駛汽車,這也需要一個過程。“無人駕駛的實現至少需要15年時間。”沃爾沃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全球研發總裁彼得默滕斯判斷。對此,鄭兆瑞也認為,無人駕駛的實現需要很長時間,但可以循序漸進。

最早可以實現的功能是智能設備、娛樂、安全、導航、健康檢查、遠程控制等。第二步是實現汽車與可穿戴設備的互聯,如手表與汽車、眼鏡、鑰匙與汽車;

第三步可以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

在此之前,車企要做的就是改變消費者以往的消費習慣,培養未來的消費者。此外,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企業還必須考慮如何生存并堅持到那一天。

“汽車在車內的功能肯定比手機更強。”博泰首席執行官應一倫告訴筆者,博泰正在做的是將車內的按鈕消失,換成屏幕,最終讓車主拋棄手機。“這段時間不會太長,預計在五年內。”應義倫說。

博泰剛剛推出了一款智能IPDA汽車大腦,以取代消費者在車內使用手機的習慣。同時,產品還安裝在之后和之前,以便通過銷售支持下一步的開發。

在這方面,凱翼的戰略是一代又一代地升級產品。在剛剛舉行的成都車展上,凱翼首次推出了c3和c3r兩款“帶旋鈕換擋的智能擋”車型,其首款智能互聯產品將于2015年底上市。

標簽:凱翼沃爾沃理念蔚來遠程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南京嘉遠微型電動車2017年產能達20萬輛

15日下午,以“感恩、共贏、新征程”為主題的2015年嘉遠“靈族”電動汽車全國營銷戰略發布會暨首次全國招商會在南京國際會議大酒店召開。

1900/1/1 0:00:00
產量爆表 中國電動物流車推廣應用展11月將在重慶舉辦

據相關統計,純電動物流車上半年的產量累計達到2536輛,共有26個車企在上半年有產量,共計53個車型。

1900/1/1 0:00:00
新能源SUV車型要火 上汽計劃明年10月推插電式SUV

SUV風潮將從傳統車領域刮到新能源車陣地。

1900/1/1 0:00:00
碳纖維小型電動車亮相福建泉州 續航超300公里

可愛的外表,小巧的車身,不久前的“98”廈洽會上,一輛“萌萌噠”的小汽車,吸引了眾人眼球。“這是什么車?用什么材質做的?哪里有賣呢?”往來的參觀者將它團團圍住,儼然成為展館內的“明星”。

1900/1/1 0:00:00
EV晨報 | 北京將建自用充電樁報裝平臺;上汽明年推插電SUV;大眾5年推20款新能源車

1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逐步完善北京將建自用充電樁報裝平臺為加強對居民區建設充電樁的支持,北京市目前正在建立并完善自用充電樁報裝平臺。

1900/1/1 0:00:00
動力電池短缺到底因為啥?投產周期長/車企付賬慢/質量待提高

“現在最頭痛的就是電池短缺,我們已經和電池供應商協商,爭取明年能夠擺脫電池供應不足的掣肘,預計逸動EV的銷量將有一個大的增長。”長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勇表示。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