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日產、通用、特斯拉、三菱、戴姆勒、寶馬、大眾和福特完全接受插電式汽車技術,并有權迅速做出反應,跟上時代,避免落后于競爭對手,但本田和豐田仍然堅決拒絕接受或相信電動化技術將成為其未來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最近事情發生了180度大轉彎,本田新任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八鄉隆弘正式提出,電動化技術將成為本田未來的核心產品,從而打造“新本田”。
本田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八鄉隆弘
上周,八鄉隆弘在一次媒體會議上表示:“就任總裁后,我將根據兩個主題打造一輛全新的本田。他們是“完善全球六極體系”和“繼續創造并向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獨特且具有挑戰性的產品和技術”“。具體到未來能源,我們將進一步開發以電動化技術為核心的未來移動工具。”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備受喜愛的燃料電池汽車項目的結束。八坂隆宏表示:“新一代燃料電池汽車Clarity將于2016年3月31日前在日本上市。”
具體而言,八鄉隆弘對電動汽車提出了多元化的應對措施:首先,停止銷售較少的雅閣插電式混合動力版的研發和生產,停止思域天然氣和混合動力版本的生產和銷售,轉而在2017年前推出更先進的插電式混動和純電動汽車。專注于電動汽車的研究,以滿足多樣化需求和環保客戶的需求,本田將從2016年推出的新一代燃料電池汽車開始,進入新的汽車時代,隨后將推出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和全新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本田燃料電池汽車概念車FCEV
這些決定背后的主要原因是銷售量低。隨著油價的下跌,客戶幾乎看不到價格更高的混合動力汽車和天然氣汽車的好處。今年前五個月,雅閣插電式混合動力版在美國的銷量僅為55輛。此外,僅13英里的純電池壽命也讓人們感到幾乎沒有任何好處。
豐田押注燃料電池
與本田同為一個國家的豐田是能夠與時俱進的企業之一。為了實現汽車產品的可持續發展,豐田圍繞“節油”和“除油”采取“全方位”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氫燃料電池技術,將其作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
豐田氫燃料電池汽車“Mirai”
在“除油”領域,在豐田看來,只排水的燃料電池汽車才是真正能夠實現人類可持續出行的技術。在促進替代燃料候選之一的氫能的利用方面,豐田利用混合動力技術開發了燃料電池汽車,巡航里程和低溫啟動性等技術問題逐漸得到克服,降低成本的工作仍在繼續。
燃料電池汽車的時代真的會到來嗎?盡管在這一點上眾說紛紜,但豐田決心試水的原因仍然是該公司在混合動力汽車領域的成功。燃料電池汽車也應該像普銳斯一樣以長遠眼光發展。與純電動汽車相比,豐田將燃料電池汽車視為扭轉汽車行業乃至日本能源供應的重要途徑,其創造就業機會的能力遠遠超過前者。燃料電池汽車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的“原材料成本”,而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中使用的礦物等原材料大多依賴進口。同時,電池可以通過使用特殊的生產設備自動生產,創造的就業機會更少。解釋了豐田大力發展燃料電池技術的原因。豐田高管認為,“與燃料電池汽車相比,日本純電動汽車的附加值將大幅下降,更容易守住日本年產量3的底線……
擁有數以百萬計的車輛并保住工作。"
普銳斯是第一款真正暢銷的混合動力汽車,豐田希望由氫燃料電池驅動的Mirai有一天會重蹈覆轍。2015年初,Mirai在日本上市,訂單超過了產能。即使是潛在的車主在下訂單后也可能要等三年才能交付汽車。盡管工廠的產能甚至無法應付國內車主,但為了搶占市場,豐田仍按原計劃于秋季在美國推出了Mirai。
日產堅持純電動。
在豐田和本田努力開發燃料電池汽車的同時,擁有全球電動汽車數量最多的日產并不打算在日本車企追隨氫燃料電池汽車潮流。現在的首要目標仍然是純電動汽車,全心全意地提升電動汽車的銷售規模。
日產已成為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最高的汽車公司。自2010年Leaf純電動汽車發布以來,其在全球的銷量已超過17萬輛。Leaf是日產目前唯一的純電動乘用車。日產計劃將新一代Leaf電動汽車推向主流汽車市場。新車將改進電池部分,并采用更耐用的新電池,使續航里程增加一倍以上。鑒于政府的支持,日產更看好電動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前景,并計劃占據20%的市場份額。該公司通過啟辰品牌促進了電動汽車在中國的本地化生產,并促進了銷量增長。
日產認為,目前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成本過高,加氫站建設不理想,導致增加的燃料電池汽車難以推廣,并將燃料電池汽車作為其長期發展車型之一。日產汽車于2013年1月與美國福特和德國戴姆勒集團簽署合同,共同開發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
日產汽車總裁戈恩
日產汽車公司總裁卡洛斯·戈恩近日在接受英國《衛報》采訪時表示,隨著銷量的增長,電動汽車的價格將逐漸低于傳統汽車,未來幾年巡航里程將達到三到四倍。因此,日產的立場非常明確。2015年,它將只專注于電動汽車的研發和生產,未來將使用氫燃料電池汽車來推廣新的動力技術。
曾經熱情擁抱混合動力技術的本田,開始下定決心轉向擁抱純電動技術。豐田仍然癡迷于燃料電池,日產則堅定地推動純電動汽車的發展。日本前三大公司各自的路線都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未來是否有人能引領潮流,能否與歐美汽車巨頭競爭,取決于市場驗證。盡管日產、通用、特斯拉、三菱、戴姆勒、寶馬、大眾和福特完全接受插電式汽車技術,并有權迅速做出反應,跟上時代,避免落后于競爭對手,但本田和豐田仍然堅決拒絕接受或相信電動化技術將成為其未來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最近事情發生了180度大轉彎,本田新任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八鄉隆弘正式提出,電動化技術將成為本田未來的核心產品,從而打造“新本田”。
本田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八鄉隆弘
上周,八鄉隆弘在一次媒體會議上表示:“就任總裁后,我將根據兩個主題打造一輛全新的本田。他們是“完善全球六極體系”和“繼續創造并向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獨特且具有挑戰性的產品和技術”“。具體到未來能源,我們將進一步開發以電動化技術為核心的未來移動工具。”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備受喜愛的燃料電池汽車項目的結束。八坂隆宏表示:“新一代燃料電池汽車Clarity將于2016年3月31日前在日本上市。”
具體而言,八鄉隆弘針對電動汽車提出了多元化的對策……
s: 首先,停止銷售不多的雅閣插電式混合動力版的研發和生產,停止思域天然氣和混合動力版本的生產和銷售,轉而在2017年前推出更先進的插電式混動和純電動汽車。專注于電動汽車的研究,以滿足多樣化需求和環保客戶的需求,本田將從2016年推出的新一代燃料電池汽車開始,進入新的汽車時代,隨后將推出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和全新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本田燃料電池汽車概念車FCEV
這些決定背后的主要原因是銷售量低。隨著油價的下跌,客戶幾乎看不到價格更高的混合動力汽車和天然氣汽車的好處。今年前五個月,雅閣插電式混合動力版在美國的銷量僅為55輛。此外,僅13英里的純電池壽命也讓人們感到幾乎沒有任何好處。
豐田押注燃料電池
與本田同為一個國家的豐田是能夠與時俱進的企業之一。為了實現汽車產品的可持續發展,豐田圍繞“節油”和“除油”采取“全方位”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氫燃料電池技術,將其作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
豐田氫燃料電池汽車“Mirai”
在“除油”領域,在豐田看來,只排水的燃料電池汽車才是真正能夠實現人類可持續出行的技術。在促進替代燃料候選之一的氫能的利用方面,豐田利用混合動力技術開發了燃料電池汽車,巡航里程和低溫啟動性等技術問題逐漸得到克服,降低成本的工作仍在繼續。
燃料電池汽車的時代真的會到來嗎?盡管在這一點上眾說紛紜,但豐田決心試水的原因仍然是該公司在混合動力汽車領域的成功。燃料電池汽車也應該像普銳斯一樣以長遠眼光發展。與純電動汽車相比,豐田將燃料電池汽車視為扭轉汽車行業乃至日本能源供應的重要途徑,其創造就業機會的能力遠遠超過前者。燃料電池汽車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的“原材料成本”,而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中使用的礦物等原材料大多依賴進口。同時,電池可以通過使用特殊的生產設備自動生產,創造的就業機會更少。解釋了豐田大力發展燃料電池技術的原因。豐田高管認為,“與燃料電池汽車相比,日本純電動汽車的附加值將大幅下降,更容易守住日本年產量300萬輛的底線,保住工作。”
普銳斯是第一款真正暢銷的混合動力汽車,豐田希望由氫燃料電池驅動的Mirai有一天會重蹈覆轍。2015年初,Mirai在日本上市,訂單超過了產能。即使是潛在的車主在下訂單后也可能要等三年才能交付汽車。盡管工廠的產能甚至無法應付國內車主,但為了搶占市場,豐田仍按原計劃于秋季在美國推出了Mirai。
日產堅持純電動。
在豐田和本田努力開發燃料電池汽車的同時,擁有全球電動汽車數量最多的日產并不打算在日本車企追隨氫燃料電池汽車潮流。現在的首要目標仍然是純電動汽車,全心全意地提升電動汽車的銷售規模。
日產已成為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最高的汽車公司。自2010年Leaf純電動汽車發布以來,其在全球的銷量已超過17萬輛。Leaf是日產目前唯一的純電動乘用車。日產計劃將新一代Leaf電動汽車推向主流汽車市場。新車將改進電池部分,并采用更耐用的新電池,使續航里程增加一倍以上。鑒于……
在政府的支持下,日產對電動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前景更加樂觀,并計劃占據20%的市場份額。該公司通過啟辰品牌促進了電動汽車在中國的本地化生產,并促進了銷量增長。
日產認為,目前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成本過高,加氫站建設不理想,導致增加的燃料電池汽車難以推廣,并將燃料電池汽車作為其長期發展車型之一。日產汽車于2013年1月與美國福特和德國戴姆勒集團簽署合同,共同開發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
日產汽車總裁戈恩
日產汽車公司總裁卡洛斯·戈恩近日在接受英國《衛報》采訪時表示,隨著銷量的增長,電動汽車的價格將逐漸低于傳統汽車,未來幾年巡航里程將達到三到四倍。因此,日產的立場非常明確。2015年,它將只專注于電動汽車的研發和生產,未來將使用氫燃料電池汽車來推廣新的動力技術。
曾經熱情擁抱混合動力技術的本田,開始下定決心轉向擁抱純電動技術。豐田仍然癡迷于燃料電池,日產則堅定地推動純電動汽車的發展。日本前三大公司各自的路線都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未來是否有人能引領潮流,能否與歐美汽車巨頭競爭,取決于市場驗證。
“電動汽車是不是指標越高、越先進越好,車速越高越好?實際上,指標夠用是最經濟、最科學的。我認為,以最小的代價充分滿足人民需求的技術就是先進技術。
1900/1/1 0:00:00編者:本文來自特斯拉的員工。我們未必贊同作者所有關于特斯拉的評述,不過我們仍決定發表此文,因為第一電動網關注電動汽車行業,也關注其間的人。
1900/1/1 0:00:007月10日,由第一電動舉辦的“2015中國微型電動汽車大會”在山東泰安隆重舉行,會議現場永源汽車董事長王剛以及負責銷售工作的楊曦總經理接受了第一電動采訪。
1900/1/1 0:00:007月15日,特斯拉中國區總經理朱曉彤現身北京僑福芳草地特斯拉展廳,與媒體進行深入交流。
1900/1/1 0:00:00編者按:眾所周知,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電商等行業的蓬勃,城市物流的需求愈發旺盛。在如今社會講究低碳、環保的大背景下,零排放的純電動物流車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1900/1/1 0:00:00電池續航力的提升決定著電動汽車的命運,科研人員在追求化學與材料的新發現,車企與電池供應商在合力降低成本增加能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