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st&Jost Sullivan Consulting Co.,Ltd.,一家全球企業成長咨詢公司;Sullivan)預測,未來七年電動汽車市場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將大幅增長,2020年市場收入將從3.8億增至76億。汽車公司對電動汽車越來越有信心,并不斷推出新車型和增加產量。面對動力電池需求旺盛的趨勢,以日本松下、韓國LG化學和中國比亞迪為代表的電池公司開始加強攻勢。與此同時,以特斯拉、寶馬、奔馳為代表的汽車制造商也紛紛在電池領域跨界,一場席卷全球的電池大戰已經拉開帷幕。
誰能成為全球動力電池之戰的王者?(本頁)
2014年全球十大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制造商(第2頁)
2015年1-3月全球電動乘用車十大電池(第3頁)
全球最大的鋰電池供應商LG化學是如何生產的?(第4頁)
特斯拉-寶馬等電動汽車公司加強電池供應(第5頁)
日本
1.松下
目標產能:35GWh
2014年電池產量:2726MWh
合作伙伴:特斯拉、大眾、豐田、鈴木等
2009年,松下與特斯拉汽車公司合作開發生產電動汽車動力鋰電池系統。松下提供了18650塊鋰電池,并投資3000萬美元持有特斯拉約2%的股份。
特斯拉的目標是生產數千輛電動汽車,這意味著要建立一個比目前大得多的新電池工廠。2014年2月26日,特斯拉披露了“超級工廠”超級電池工廠籌建的一些細節。預計到2020年的產能將超過2013年全球鋰電池總產量,預計每年可生產50 GWh電池組。這些電池組將用于Model S豪華轎車和價格較低的三代民用市場汽車。據估計,到2020年,這家工廠每年可以為50萬輛汽車供應電池。特斯拉將為此選擇電池制造商和電池原材料(如鋰、鋰、鎳、鈷和電解質)供應商。
松下和特斯拉已經合作了很長時間,他們進一步合作建設“Gigafactory”似乎是合理的。2014年5月,松下簽署了一份意向書,參與特斯拉超級工廠的建設,并在美國組裝汽車電池,但松下沒有透露計劃投資多少。特斯拉計劃在未來將目前用于電動汽車的電池每千瓦時的成本降低30%以上。為了克服這個大問題,除了大規模生產的規模效益外,還離不開電池組本身的進步。松下將采用以鎳為陽極的鋰離子二次電池大容量技術,大幅提高電池性能。
2.審美
目標容量:2.2GWh
2014年電池產量:1620MWh
合作伙伴:日產、雷諾等
AESC的全名是汽車能源供應。日產和NEC于2009年7月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主要從事鋰電池單元、模塊和鋰電池組的生產。該公司成立后的第一家工廠也于當年成立,生產錳酸鋰電池,產品供應給日產的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當時的目的是取代鎳氫電池在電動汽車中的應用。該公司于2010年開始大規模生產鋰離子動力電池。到目前為止,它已經支持了90000輛電動汽車,主要是LEAF車型。
此后,AESC在各地設立了三家新工廠,分別位于英國桑德蘭、美國士麥那和弗林斯
法國此外,在葡萄牙建立了一家新工廠。目前,上述工廠的產能可滿足4.5萬輛純電動汽車和6000輛混合動力汽車的鋰電池需求。
AESC的市場份額處于持續下降的狀態,這與Leaf的銷售有關。日產汽車剛剛與LG化學簽署了電池外包合同,未來AESC的市場份額將繼續下降。
AESC的第二代鋰電池主要使用錳酸鋰作為正極材料,其能量密度為157Wh/kg。第三代和第四代研發目標將大大改進陰極材料,包括絕緣板和電解質,并添加一些三元材料以提高能量密度。第三代電池的能量密度必須達到每公斤180瓦時以上的要求。第四代電池的能量密度為每公斤200瓦時以上,2017年價格將控制在200美元以內。
韓國
1.LG化學
2014年電池產量:8.86MWh
合作伙伴:通用汽車、三菱、現代、沃爾沃、伊頓、大眾、奧迪、戴姆勒、福特、雷諾、上汽、觀致、長安、長城、一汽和東風柳汽。
2015年2月,戴姆勒為主要零部件制造商召開了一次“供應商日”會議,討論公司的核心戰略。鋰離子電池制造商只邀請了LG化學。主流汽車制造商對LG化學的鋰離子電池的評價非常高。通用汽車公司證實,將于2015年推出的新型插電式混合動力雪佛蘭Volanda將配備LG化學的電池。LG化學已經證實,它可以在2016年之前投產第二代電動汽車電池,續航里程為200英里(約321.87公里),最有可能安裝在通用汽車的車型上。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銷售正在迅速增長。2014年7月,LG化學與中國南京市政府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并于10月在南京開設了一家電池工廠,該工廠將于2015年底投產,產量可滿足超過10萬輛電動汽車的需求。據預測,電動汽車電池工廠投產后,預計到2020年銷售額將達到1萬億韓元(約合61億元人民幣)。這是繼韓國五倉工廠和美國荷蘭工廠之后,LG化學全球第三個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也是LG化學全球最重要的汽車動力電池制造基地。
近日,LG化學宣布已與長城汽車簽署協議,向后者供應超過20萬塊電池。從2017年起,這些電池將與長城大規模生產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相匹配。除了長城,該公司還在同一時期與中國另一家主流汽車制造商簽署了一份大合同。
除了長城汽車的合作是最新的發展,LG化學還與中國的五家獨立汽車公司進行了合作。此前,LG化學透露:“四家車企的訂單數量已超過10萬輛。”此舉將直接為LG化學帶來數十億元的營業收入。
因此,LG化學構建了從韓國忠清北道五倉到美國荷蘭,再到中國南京的電動汽車電池全球立體生產體系。美國和中國工廠生產的電池將滿足當地市場需求,五倉工廠將滿足韓國和歐洲市場的需求。
2.三星SDI
2014年電池產量:314MWh
合作汽車公司:寶馬、大眾、塔塔汽車、克萊斯勒、保時捷、福特、馬恒達、奧迪等。
寶馬i3和寶馬i8配備了三星SDI提供的電池。隨著寶馬i3生產規模的擴大,三星SDI于2013年底在韓國蔚山工廠增加了兩條電池生產線。寶馬正在積極從事電動汽車和PHEV業務,預計未來會推出更多車型,產量有望擴大,因此兩家公司加強了合作體系。寶馬已經注冊了i1到i9所有車型的商標名稱,這表明……
該品牌車型未來將實現全覆蓋,并將繼續使用寶馬與三星合作的電動系統,預計該系統將包括i7等高端豪華汽車。此外,隨著雙方合作的深入和未來技術的成熟,寶馬I品牌將使用基于三星電池的電池組。目前,寶馬已經推出了3系、5系、7系和X6混合動力車型,預計未來也將采用這套電動總成。
2014年8月,三星SDI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位于中國Xi的。預計2015年10月完工,2016年投產。此次簽約被認為是三星SDI進入中國的橋頭堡。建成后,電池生產基地的年產量將達到4萬臺以上,也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
2015年2月,該公司與加拿大大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麥格納國際達成協議,收購其汽車電池業務。麥格納在奧地利的電池子公司麥格納斯太爾將被收購。除了電池外,三星SDI還將在歐洲生產汽車電池組,從而加強其有前景的電池業務。
在2015年北美國際車展上,作為唯一一家參展的韓國汽車零部件公司,三星SDI首次將汽車電池搬上車展舞臺,并展示了大容量電池(120AH),可支持電動汽車行駛300公里,相當于目前日產聆風的兩倍多。
中國
1.簽署
目標產能:34GWh
2014年電池產量:4GWh
2014年,比亞迪的電池產能達到4GWh,到2015年底預計將達到10GWh左右,到2020年預計將達到34GWh。目前,比亞迪的電池容量約為6GWh,預計未來五年將以每年平均6GWh的速度增長。盡管比亞迪在巴西的新電池工廠將大大提高產能,但大部分產能可能仍將留在中國的制造基地。2014年,比亞迪的鐵電池坑基地已經完工。計劃2015年建成后,鐵電池年生產規模為8GWh,可為約2.5億輛公交車或60多萬輛混合動力汽車提供電池。加上現有的電池產能,比亞迪鐵電池的整體產能將達到10GWh。
比亞迪一直堅持磷酸鐵鋰電池的路線,電池單體的能量密度已經達到130Wh/kg以上,基本接近150Wh/kg的理論極限。該公司正在積極開發一種由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磷酸鐵錳鋰制成的新型動力鋰電池。
2.A123系統
目標產能:1.5GWh
6月2日,A123系統公司發表聲明稱,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將電池容量翻一番,達到1.5GWh。為此,密歇根州的兩家工廠將投資2億美元擴大生產。密歇根州Livonia和Romulus工廠的單細胞產量將從330萬個增加到430萬個。如果加上杭州和常州工廠在中國的產能,未來三年的產能將從750兆瓦時增加到1.5兆瓦時。
A123的母公司中國萬向集團將為產能擴張籌集資金。目前,生產線正在滿負荷運轉。低壓鋰電池業務促使該公司尋找提高效率和擴大產能的方法。這筆錢將用于購買更高效的電池組裝設備,新產品將在中國生產。
上述公司的實力不容低估。韓國公司異軍突起,不斷擴大車企之間的合作版圖,日本公司與最暢銷的電動汽車公司聯手,以比亞迪為首的中國電池公司仍需奮力一搏才能獨占鰲頭。[第頁]
2014年全球十大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制造商
2014年,全球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產能爆發,產量達到7000兆瓦時,同比增長約54%。在全球十大電池制造商中,中國比亞迪、北京普愛德、中航鋰電和天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取得了迅速的進步……
食人魔。
在這份排行榜中,松下仍然是無可爭議的領導者,鋰離子電池的市場份額占到了38%。得益于3.5萬輛特斯拉Model S的銷量,松下在該行業占據主導地位。除了為特斯拉供應電池外,松下還收到了大眾等其他汽車制造商的電池訂單,這也為其市場份額做出了貢獻。
在前三名中,日產和NEC的合資電池公司AESC以近23%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產能為1620兆瓦時。與2012年36%的市場份額峰值相比,AESC面臨著更激烈的競爭。隨著日產從LG化學購買電池的數量逐漸增加,AESC的市場份額將繼續下降。Frost&Jost Sullivan Consulting Co.,Ltd.,一家全球企業成長咨詢公司;
Sullivan)預測,未來七年電動汽車市場對鋰離子電池的需求將大幅增長,2020年市場收入將從3.8億增至76億。汽車公司對電動汽車越來越有信心,并不斷推出新車型和增加產量。面對動力電池需求旺盛的趨勢,以日本松下、韓國LG化學和中國比亞迪為代表的電池公司開始加強攻勢。與此同時,以特斯拉、寶馬、奔馳為代表的汽車制造商也紛紛在電池領域跨界,一場席卷全球的電池大戰已經拉開帷幕。
誰能成為全球動力電池之戰的王者?(本頁)
2014年全球十大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制造商(第2頁)
2015年1-3月全球電動乘用車十大電池(第3頁)
全球最大的鋰電池供應商LG化學是如何生產的?(第4頁)
特斯拉-寶馬等電動汽車公司加強電池供應(第5頁)
日本
1.松下
目標產能:35GWh
2014年電池產量:2726MWh
合作伙伴:特斯拉、大眾、豐田、鈴木等
2009年,松下與特斯拉汽車公司合作開發生產電動汽車動力鋰電池系統。松下提供了18650塊鋰電池,并投資3000萬美元持有特斯拉約2%的股份。
特斯拉的目標是生產數千輛電動汽車,這意味著要建立一個比目前大得多的新電池工廠。2014年2月26日,特斯拉披露了“超級工廠”超級電池工廠籌建的一些細節。預計到2020年的產能將超過2013年全球鋰電池總產量,預計每年可生產50 GWh電池組。這些電池組將用于Model S豪華轎車和價格較低的三代民用市場汽車。據估計,到2020年,這家工廠每年可以為50萬輛汽車供應電池。特斯拉將為此選擇電池制造商和電池原材料(如鋰、鋰、鎳、鈷和電解質)供應商。
松下和特斯拉已經合作了很長時間,他們進一步合作建設“Gigafactory”似乎是合理的。2014年5月,松下簽署了一份意向書,參與特斯拉超級工廠的建設,并在美國組裝汽車電池,但松下沒有透露計劃投資多少。特斯拉計劃在未來將目前用于電動汽車的電池每千瓦時的成本降低30%以上。為了克服這個大問題,除了大規模生產的規模效益外,還離不開電池組本身的進步。松下將采用以鎳為陽極的鋰離子二次電池大容量技術,大幅提高電池性能。
2.審美
目標容量:2.2GWh
2014年電池產量:1620MWh
合作伙伴:日產、雷諾等
AESC的全名是汽車能源供應。日產和NEC于2009年7月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主要從事鋰電池單元、模塊和鋰電池組的生產。該公司成立后的第一家工廠也于當年成立,生產錳酸鋰電池,產品供應給日產的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當時的目的是取代鎳氫電池在電動汽車中的應用。該公司于2010年開始大規模生產鋰離子動力電池。到目前為止,它已經支持了90000輛電動汽車,主要是LEAF車型。
此后,AESC在各地設立了三家新工廠,分別位于英國桑德蘭、美國士麥那和弗林斯
法國此外,在葡萄牙建立了一家新工廠。目前,上述工廠的產能可滿足4.5萬輛純電動汽車和6000輛混合動力汽車的鋰電池需求。
AESC的市場份額處于持續下降的狀態,這與Leaf的銷售有關。日產汽車剛剛與LG化學簽署了電池外包合同,未來AESC的市場份額將繼續下降。
AESC的第二代鋰電池主要使用錳酸鋰作為正極材料,其能量密度為157Wh/kg。第三代和第四代研發目標將大大改進陰極材料,包括絕緣板和電解質,并添加一些三元材料以提高能量密度。第三代電池的能量密度必須達到每公斤180瓦時以上的要求。第四代電池的能量密度為每公斤200瓦時以上,2017年價格將控制在200美元以內。
韓國
1.LG化學
2014年電池產量:8.86MWh
合作伙伴:通用汽車、三菱、現代、沃爾沃、伊頓、大眾、奧迪、戴姆勒、福特、雷諾、上汽、觀致、長安、長城、一汽和東風柳汽。
2015年2月,戴姆勒為主要零部件制造商召開了一次“供應商日”會議,討論公司的核心戰略。鋰離子電池制造商只邀請了LG化學。主流汽車制造商對LG化學的鋰離子電池的評價非常高。通用汽車公司證實,將于2015年推出的新型插電式混合動力雪佛蘭Volanda將配備LG化學的電池。LG化學已經證實,它可以在2016年之前投產第二代電動汽車電池,續航里程為200英里(約321.87公里),最有可能安裝在通用汽車的車型上。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銷售正在迅速增長。2014年7月,LG化學與中國南京市政府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并于10月在南京開設了一家電池工廠,該工廠將于2015年底投產,產量可滿足超過10萬輛電動汽車的需求。據預測,電動汽車電池工廠投產后,預計到2020年銷售額將達到1萬億韓元(約合61億元人民幣)。這是繼韓國五倉工廠和美國荷蘭工廠之后,LG化學全球第三個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也是LG化學全球最重要的汽車動力電池制造基地。
近日,LG化學宣布已與長城汽車簽署協議,向后者供應超過20萬塊電池。從2017年起,這些電池將與長城大規模生產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相匹配。除了長城,該公司還在同一時期與中國另一家主流汽車制造商簽署了一份大合同。
除了長城汽車的合作是最新的發展,LG化學還與中國的五家獨立汽車公司進行了合作。此前,LG化學透露:“四家車企的訂單數量已超過10萬輛。”此舉將直接為LG化學帶來數十億元的營業收入。
因此,LG化學構建了從韓國忠清北道五倉到美國荷蘭,再到中國南京的電動汽車電池全球立體生產體系。美國和中國工廠生產的電池將滿足當地市場需求,五倉工廠將滿足韓國和歐洲市場的需求。
2.三星SDI
2014年電池產量:314MWh
合作汽車公司:寶馬、大眾、塔塔汽車、克萊斯勒、保時捷、福特、馬恒達、奧迪等。
寶馬i3和寶馬i8配備了三星SDI提供的電池。隨著寶馬i3生產規模的擴大,三星SDI于2013年底在韓國蔚山工廠增加了兩條電池生產線。寶馬正在積極從事電動汽車和PHEV業務,預計未來會推出更多車型,產量有望擴大,因此兩家公司加強了合作體系。寶馬已經注冊了i1到i9所有車型的商標名稱,這表明……
該品牌車型未來將實現全覆蓋,并將繼續使用寶馬與三星合作的電動系統,預計該系統將包括i7等高端豪華汽車。此外,隨著雙方合作的深入和未來技術的成熟,寶馬I品牌將使用基于三星電池的電池組。目前,寶馬已經推出了3系、5系、7系和X6混合動力車型,預計未來也將采用這套電動總成。
2014年8月,三星SDI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位于中國Xi的。預計2015年10月完工,2016年投產。此次簽約被認為是三星SDI進入中國的橋頭堡。建成后,電池生產基地的年產量將達到4萬臺以上,也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
2015年2月,該公司與加拿大大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麥格納國際達成協議,收購其汽車電池業務。麥格納在奧地利的電池子公司麥格納斯太爾將被收購。除了電池外,三星SDI還將在歐洲生產汽車電池組,從而加強其有前景的電池業務。
在2015年北美國際車展上,作為唯一一家參展的韓國汽車零部件公司,三星SDI首次將汽車電池搬上車展舞臺,并展示了大容量電池(120AH),可支持電動汽車行駛300公里,相當于目前日產聆風的兩倍多。
中國
1.簽署
目標產能:34GWh
2014年電池產量:4GWh
2014年,比亞迪的電池產能達到4GWh,到2015年底預計將達到10GWh左右,到2020年預計將達到34GWh。目前,比亞迪的電池容量約為6GWh,預計未來五年將以每年平均6GWh的速度增長。盡管比亞迪在巴西的新電池工廠將大大提高產能,但大部分產能可能仍將留在中國的制造基地。2014年,比亞迪的鐵電池坑基地已經完工。計劃2015年建成后,鐵電池年生產規模為8GWh,可為約2.5億輛公交車或60多萬輛混合動力汽車提供電池。加上現有的電池產能,比亞迪鐵電池的整體產能將達到10GWh。
比亞迪一直堅持磷酸鐵鋰電池的路線,電池單體的能量密度已經達到130Wh/kg以上,基本接近150Wh/kg的理論極限。該公司正在積極開發一種由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磷酸鐵錳鋰制成的新型動力鋰電池。
2.A123系統
目標產能:1.5GWh
6月2日,A123系統公司發表聲明稱,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將電池容量翻一番,達到1.5GWh。為此,密歇根州的兩家工廠將投資2億美元擴大生產。密歇根州Livonia和Romulus工廠的單細胞產量將從330萬個增加到430萬個。如果加上杭州和常州工廠在中國的產能,未來三年的產能將從750兆瓦時增加到1.5兆瓦時。
A123的母公司中國萬向集團將為產能擴張籌集資金。目前,生產線正在滿負荷運轉。低壓鋰電池業務促使該公司尋找提高效率和擴大產能的方法。這筆錢將用于購買更高效的電池組裝設備,新產品將在中國生產。
上述公司的實力不容低估。韓國公司異軍突起,不斷擴大車企之間的合作版圖,日本公司與最暢銷的電動汽車公司聯手,以比亞迪為首的中國電池公司仍需奮力一搏才能獨占鰲頭。[第頁]
2014年全球十大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制造商
2014年,全球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產能爆發,產量達到7000兆瓦時,同比增長約54%。在全球十大電池制造商中,中國比亞迪、北京普愛德、中航鋰電和天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取得了迅速的進步……
食人魔。
在這份排行榜中,松下仍然是無可爭議的領導者,鋰離子電池的市場份額占到了38%。得益于3.5萬輛特斯拉Model S的銷量,松下在該行業占據主導地位。除了為特斯拉供應電池外,松下還收到了大眾等其他汽車制造商的電池訂單,這也為其市場份額做出了貢獻。
在前三名中,日產和NEC的合資電池公司AESC以近23%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產能為1620兆瓦時。與2012年36%的市場份額峰值相比,AESC面臨著更激烈的競爭。隨著日產從LG化學購買電池的數量逐漸增加,AESC的市場份額將繼續下降。盡管LG化學排名第三,但2014年的日子非常艱難,僅增長了9%,產能為886兆瓦時,市場份額為12%。LG化學的希望來自于2016年推出的新一代雪佛蘭Volanda和新一代電池。
盡管松下的電池容量增長率高達60%,但比亞迪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追趕。2014年,電動公交車和秦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翻了一番,使比亞迪的電池容量增加了290%,市場份額從2013年的3%上升到6%。然而,比亞迪仍然對此不滿意,因為其461兆瓦時的產能仍與松下的2726兆瓦時相比。作為重要的市場參與者,比亞迪的市場地位和份額勢必會越來越強,尤其是騰勢電動車的電池需求不容忽視。
比亞迪背后是日本鋰能,這是三菱和GS湯前的合資電池公司,去年的產能為451兆瓦時,增長了54%。
作為寶馬的電池供應商,三星以314兆瓦時的產能和4%的市場份額位居第六。隨著寶馬I系列電動汽車的銷量越來越好,三星的產能也將激增。
作為北汽集團的電池供應商,有限公司已經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國家發展成為電池市場的一個小參與者。去年,它以121兆瓦時的產能排名第七,市場份額為2%。
康迪的電池供應商空氣鋰業只是中國一系列電池制造商的冰山一角。空氣鋰從地位低微的天空能源(有限公司逐漸成長為中航鋰電池(洛陽)股份有限公司(CALB),目前其市場份額已達到1%,以102 MWh的生產能力排名第九。
奇瑞的供應商天能和眾泰的供應商萬向分列第10位和第11位。
4
從電池化學材料的趨勢來看,鋰離子電池仍然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但2014年的市場份額僅為88%,低于2013年的92%。這是因為中國所有的電池制造商,如比亞迪或北京普愛德,都使用了磷酸亞鐵鋰材料,市場份額從2013年的4%增加到了8%。
分析師預測,2015年,全球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的產能可能超過10 GWh。特斯拉和松下的Gigafactory超級電池工廠指日可待,未來幾年電動汽車的電池市場可能會永無止境,非常有趣。[第頁]
2015年1-3月全球電動乘用車十大電池
2015年第一季度,面對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崛起,主要電動乘用車電池制造商也加大了馬力。根據不同品牌的受歡迎程度,松下仍然保持著主導地位,而比亞迪的市場份額從6%上升到9%,躋身前三。
排名
電池制造商
2015年第一季度
兆瓦時
2014年
兆瓦時
15年市場份額
%
14年市場份額
%
一
松下
八百八十八
二千七百二十六
41
38
二
美國航空航天局
三百六十一
一千六百二十
十七
23
三
比亞迪
一百九十六
四百六十一
九
六
四
日本鋰能源
一百三十五
……
四百五十一
六
六
五
LG化學
一百一十四
八百八十六
五
十二
六
三星電機
一百零五
三百一十四
五
四
七
普遍的
62
不適用
三
不適用
八
北京普愛德新能源
47
一百二十一
二
二
九
天能
38
七十七
二
一
十
SB LiMotive公司
37
不適用
二
不適用
總計
二千一百八十五
七千一百六十七
自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Model S的產量達到11160輛以來,松下的利潤隨著特斯拉的成功繼續保持其電池制造領導者的地位。與此同時,大眾汽車的需求也在增加,導致松下第一季度的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38%增加到41%。因此,2015年可能是松下又一個大豐收的一年。
排在第二位的是AESC,這是NEC和日產的一家電池合資企業。盡管排名靠前,但其市場份額處于持續下降的狀態(2012年第一季度為36%,2013年第一季度28%,2014年第一季度23%),今年第一季度已降至17%。這與Leaf的銷售有關。此外,日產剛剛與LG化學簽署了電池外包合同,未來AESC的市場份額將繼續下降。
得益于秦的熱銷,比亞迪最終沖進前三,電池市場份額從去年第一季度的6%上升到9%,超過了LG化學,現在可以與AESC競爭。隨著比亞迪唐的上市,預計比亞迪將贏得更多的電池市場份額,甚至可能升至第二位。
日本鋰能是GS湯前和三菱的電池合資企業。歐藍德PHEV在歐洲和日本銷售良好,排名第四。然而,日本鋰能公司只能依靠歐藍德PHEV的12kWh電池來提高收入。
LG化學的市場版圖已經失去了很長一段時間,現在已經下降了兩位。2016年,搭載下一代電池技術的新款雪佛蘭Volt即將上市,屆時LG化學可能會收復失地。
三星SDI與寶馬建立了合作關系。隨著寶馬i3電動汽車的銷量越來越好,三星SDI也在經歷增長期,今年第一季度排名第六,市場份額為5%,同比增長1%。
萬向在一系列小型電池制造商中排名第七,市場份額為3%,這得益于眾泰E20的銷量增長;緊隨其后的是北汽電池供應商北京普愛德新能源電池(BPP);奇瑞電池供應商天能排名第九;
由于菲亞特500e在美國的受歡迎程度,三星和博世的合資電池公司SB LiMotive排名第十。[第頁]
全球最大的鋰電池供應商LG化學是如何生產的?
當今世界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中有三大巨頭:松下、AESC和LG化學。松下為特斯拉供貨,AESC是NEC和日產的合資企業。在全球前20大汽車品牌中,LG化學已經與其中13個品牌合作,而且無論產能如何,就合作制造商數量而言,LG化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鋰電池供應商。那么,LG化學成功的秘訣是什么呢?依托化學和材料科學專業,不斷降低成本是取得長期成功的關鍵。
LG化學動力電池事業部首席執行官Prabhakar Patil最近在接受外媒獨家采訪時指出,松下和AESC都是消費電子公司。“LG化學是唯一一家以化學品和材料為基礎的電池公司。經過幾十年的深入研究、建立成分和開發化學品的經驗,每個電池單元都更加穩定,電池技術也在利用核心專業知識逐步發展。電池的關鍵因素是材料,競爭力不僅僅是規模和材料成本的問題教育,還有材料特性的改善。LG化學同時考慮到了這一點,從而形成了規模經濟。"
2010年,LG化學取得了技術進步,促成了第一輛雪佛蘭Volt的上市。當時,LG化學設計的目標是40英里(64公里)的純電池壽命,即每英里200千瓦時,即8千瓦時。但實際安裝的第一代電池容量為16kWh,10年使用壽命減少了30%,容量窗口只有70%。如果將這兩個因素加在一起,容量將為50%,因此16kWh已成為額定容量。
LG化學在韓國擁有400多名電池材料科學工程師。LG化學希望通過更好的材料工程來提高電池容量和壽命,以及有效的容量窗口,同時不降低電池性能。Patil預測,LG化學將在2017年取得另一項重大技術突破,這比他最初預期的要快。“到2017年或2018年,電池壽命為200英里(約321公里)的電動汽車將成為主流商業產品。”盡管通用汽車尚未確認即將推出的2017款雪佛蘭BOLT純電動汽車是否會使用LG化學的電池,但業內普遍認為會是這樣。
5
雪佛蘭博爾特純電動汽車
因此,這是一種基于材料的電池技術,可以在不損失質量和可靠性的情況下大量生產。“我們有5000多萬個電池和30多萬輛電動汽車在路上。質量和可靠性已經達到了醫療水平。同時,沒有發生任何事故,這對汽車制造商來說非常重要。”
Patil說:“我很驚訝電池技術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極大的改進。”他列舉了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電池之間的功率和能量比差異。“混合動力汽車電池需要非常高的功率,但由于它們經常循環,所以能量不大;
電動汽車的電池必須有足夠的能量來驅動汽車行駛70到200英里以上。“LG化學同時做這兩種電池。Patil強調,功率和能量之比的差異可能是有成功率的終極產品和有能量的終極產品的100倍。LG化學所做的是針對特定應用進行定制或優化,這也是作為一家材料公司的優勢之一。
下一代電池技術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超越目前的鋰電池?Patil說,時間不會太長,原因很簡單,這是一種基本的化學反應,而鋰是第三輕的元素和最輕的金屬。唯一比它輕的是氫,但作為一種氣體,它很難控制。如果把它放進管子里,它就會丟失。如果它被液化,它將失去其能源優勢。因此,鋰是最適合蔡老的電池。它可以以某種形式長期存在,并可能在未來發展成為鋰金屬電池。就體積和能源效率而言,鋰是最有效的。
LG化學將大部分精力集中在降低成本上。“如果你從電池的成本結構來看,制造業占比不大,大約60%的成本涉及材料。電池制造商的材料成本主要是采購材料,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規模和材料性能特征的影響。我認為可以做更多的工作來降低凈材料成本,并通過更好的設計、定制調整、屬性調整等,德國擁有同樣出色的性能電池。”帕蒂爾解釋道。
目前,大多數電動汽車的電池成本約為400美元/千瓦時,而特斯拉的電池成本為240美元/千瓦小時。一些評論家認為,電池組的成本目標是125美元/千瓦時,這可以與內燃機的成本平價相匹配。Patil不知道什么時候會達到這個水平。第一代沃蘭達有288節電池,第二代沃蘭達有192節電池。LG化學正在推進大容量電池戰略,并通過增加電池的額外容量來減少電池數量。
LG化學為13個品牌供應電池,包括德國的大眾、奧迪和戴姆勒,美國的通用和福特,法國的雷諾和韓國的現代。但目前,AESC和松下生產的電池出貨量高于LG化學。AESC日產聆風的銷量即將達到20萬輛,出貨量是LG化學的兩倍多。同時,松下每輛特斯拉Model s的電池組容量大約是Leaf的三倍。
另一方面,與大多數依賴供應商制造電池的汽車公司不同,特斯拉和日產都是依靠自己。“事實上,日產是最早開發和制造鋰離子電池的公司之一。他們有很大的內在優勢。在20世紀90年代,日產有一個混合動力電池組,限制了內部開發的鋰離子電池組的生產和使用。然而,我認為這一切都歸結為成本。許多高管表示,即使我們內部有能力,如果有人能為了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我們將購買它。特斯拉不同。這是一家更垂直整合的公司,但它也會試圖通過內部和外部力量來實現成本效益。”帕蒂爾說。
早在2011年4月,LG化學就宣布在韓國奧中開設了世界上容量最高的電池工廠,并于最近在美國密歇根州增設了一家工廠,為雪佛蘭Volanda和小批量雪佛蘭Spark EV供應電池。盡管LG化學排名第三,但2014年的日子非常艱難,僅增長了9%,生產能力為886MWh,市場份額為12%。LG化學的希望來自于2016年推出的新一代雪佛蘭Volanda和新一代電池。
盡管松下的電池容量增長率高達60%,但比亞迪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追趕。2014年,電動公交車和秦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翻了一番,使比亞迪的電池容量增加了290%,市場份額從2013年的3%上升到6%。然而,比亞迪仍然對此不滿意,因為其461兆瓦時的產能仍與松下的2726兆瓦時相比。作為重要的市場參與者,比亞迪的市場地位和份額勢必會越來越強,尤其是騰勢電動車的電池需求不容忽視。
比亞迪背后是日本鋰能,這是三菱和GS湯前的合資電池公司,去年的產能為451兆瓦時,增長了54%。
……
作為寶馬的電池供應商,三星以314兆瓦時的產能和4%的市場份額位居第六。隨著寶馬I系列電動汽車的銷量越來越好,三星的產能也將激增。
作為北汽集團的電池供應商,有限公司已經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國家發展成為電池市場的一個小參與者。去年,它以121兆瓦時的產能排名第七,市場份額為2%。
康迪的電池供應商空氣鋰業只是中國一系列電池制造商的冰山一角。空氣鋰從地位低微的天空能源(有限公司逐漸成長為中航鋰電池(洛陽)股份有限公司(CALB),目前其市場份額已達到1%,以102 MWh的生產能力排名第九。
奇瑞的供應商天能和眾泰的供應商萬向分列第10位和第11位。
4
從電池化學材料的趨勢來看,鋰離子電池仍然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但2014年的市場份額僅為88%,低于2013年的92%。這是因為中國所有的電池制造商,如比亞迪或北京普愛德,都使用了磷酸亞鐵鋰材料,市場份額從2013年的4%增加到了8%。
分析師預測,2015年,全球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的產能可能超過10 GWh。特斯拉和松下的Gigafactory超級電池工廠指日可待,未來幾年電動汽車的電池市場可能會永無止境,非常有趣。[第頁]
2015年1-3月全球電動乘用車十大電池
2015年第一季度,面對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崛起,主要電動乘用車電池制造商也加大了馬力。根據不同品牌的受歡迎程度,松下仍然保持著主導地位,而比亞迪的市場份額從6%上升到9%,躋身前三。
排名
電池制造商
2015年第一季度
兆瓦時
2014年
兆瓦時
15年市場份額
%
14年市場份額
%
一
松下
八百八十八
二千七百二十六
41
38
二
美國航空航天局
三百六十一
一千六百二十
十七
23
三
比亞迪
一百九十六
四百六十一
九
六
四
日本鋰能源
一百三十五
四百五十一
六
六
五
LG化學
一百一十四
八百八十六
五
十二
六
三星電機
一百零五
三百一十四
五
四
七
普遍的
62
不適用
三
不適用
八
北京普愛德新能源
47
一百二十一
二
二
九
天能
38
七十七
二
一
十
SB LiMotive公司
37
不適用
二
不適用
總計
二千一百八十五
七千一百六十七
自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Model S的產量達到11160輛以來,松下的利潤隨著特斯拉的成功繼續保持其電池制造領導者的地位。與此同時,大眾汽車的需求也在增加,導致松下第一季度的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38%增加到41%。因此,2015年可能是松下又一個大豐收的一年。
排在第二位的是AESC,這是NEC和日產的一家電池合資企業。盡管排名靠前,但其市場份額處于持續下降的狀態(2012年第一季度為36%,2013年第一季度28%,2014年第一季度23%),今年第一季度已降至17%。這與Leaf的銷售有關。此外,日產剛剛與LG化學簽署了電池外包合同,未來AESC的市場份額將繼續下降。
得益于秦的熱銷,比亞迪終于……
躋身前三,其電池市場份額從去年第一季度的6%增加到9%,超過了LG化學,現在可以與AESC競爭。隨著比亞迪唐的上市,預計比亞迪將贏得更多的電池市場份額,甚至可能升至第二位。
日本鋰能是GS湯前和三菱的電池合資企業。歐藍德PHEV在歐洲和日本銷售良好,排名第四。然而,日本鋰能公司只能依靠歐藍德PHEV的12kWh電池來提高收入。
LG化學的市場版圖已經失去了很長一段時間,現在已經下降了兩位。2016年,搭載下一代電池技術的新款雪佛蘭Volt即將上市,屆時LG化學可能會收復失地。
三星SDI與寶馬建立了合作關系。隨著寶馬i3電動汽車的銷量越來越好,三星SDI也在經歷增長期,今年第一季度排名第六,市場份額為5%,同比增長1%。
萬向在一系列小型電池制造商中排名第七,市場份額為3%,這得益于眾泰E20的銷量增長;緊隨其后的是北汽電池供應商北京普愛德新能源電池(BPP);奇瑞電池供應商天能排名第九;
由于菲亞特500e在美國的受歡迎程度,三星和博世的合資電池公司SB LiMotive排名第十。[第頁]
全球最大的鋰電池供應商LG化學是如何生產的?
當今世界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中有三大巨頭:松下、AESC和LG化學。松下為特斯拉供貨,AESC是NEC和日產的合資企業。在全球前20大汽車品牌中,LG化學已經與其中13個品牌合作,而且無論產能如何,就合作制造商數量而言,LG化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鋰電池供應商。那么,LG化學成功的秘訣是什么呢?依托化學和材料科學專業,不斷降低成本是取得長期成功的關鍵。
LG化學動力電池事業部首席執行官Prabhakar Patil最近在接受外媒獨家采訪時指出,松下和AESC都是消費電子公司。“LG化學是唯一一家以化學品和材料為基礎的電池公司。經過幾十年的深入研究、建立成分和開發化學品的經驗,每個電池單元都更加穩定,電池技術也在利用核心專業知識逐步發展。電池的關鍵因素是材料,競爭力不僅僅是規模和材料成本的問題教育,還有材料特性的改善。LG化學同時考慮到了這一點,從而形成了規模經濟。"
2010年,LG化學取得了技術進步,促成了第一輛雪佛蘭Volt的上市。當時,LG化學設計的目標是40英里(64公里)的純電池壽命,即每英里200千瓦時,即8千瓦時。但實際安裝的第一代電池容量為16kWh,10年使用壽命減少了30%,容量窗口只有70%。如果將這兩個因素加在一起,容量將為50%,因此16kWh已成為額定容量。
LG化學在韓國擁有400多名電池材料科學工程師。LG化學希望通過更好的材料工程來提高電池容量和壽命,以及有效的容量窗口,同時不降低電池性能。Patil預測,LG化學將在2017年取得另一項重大技術突破,這比他最初預期的要快。“到2017年或2018年,電池壽命為200英里(約321公里)的電動汽車將成為主流商業產品。”盡管通用汽車尚未確認即將推出的2017款雪佛蘭BOLT純電動汽車是否會使用LG化學的電池,但業內普遍認為會是這樣。
5
雪佛蘭博爾特純電動汽車
因此,這是一種基于材料的電池技術,可以在不損失質量和可靠性的情況下大量生產。“我們有5000多萬個電池和30多萬輛電動汽車在路上。質量和可靠性已經達到了醫療水平。同時,沒有發生任何事故,這對汽車制造商來說非常重要。”
Patil說:“我很驚訝電池技術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極大的改進。”他列舉了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電池之間的功率和能量比差異。“混合動力汽車電池需要非常高的功率,但由于它們經常循環,所以能量不大;
電動汽車的電池必須有足夠的能量來驅動汽車行駛70到200英里以上。“LG化學同時做這兩種電池。Patil強調,功率和能量之比的差異可能是有成功率的終極產品和有能量的終極產品的100倍。LG化學所做的是針對特定應用進行定制或優化,這也是作為一家材料公司的優勢之一。
下一代電池技術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超越目前的鋰電池?Patil說,時間不會太長,原因很簡單,這是一種基本的化學反應,而鋰是第三輕的元素和最輕的金屬。唯一比它輕的是氫,但作為一種氣體,它很難控制。如果把它放進管子里,它就會丟失。如果它被液化,它將失去其能源優勢。因此,鋰是最適合蔡老的電池。它可以以某種形式長期存在,并可能在未來發展成為鋰金屬電池。就體積和能源效率而言,鋰是最有效的。
LG化學將大部分精力集中在降低成本上。“如果你從電池的成本結構來看,制造業占比不大,大約60%的成本涉及材料。電池制造商的材料成本主要是采購材料,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規模和材料性能特征的影響。我認為可以做更多的工作來降低凈材料成本,并通過更好的設計、定制調整、屬性調整等,德國擁有同樣出色的性能電池。”帕蒂爾解釋道。
目前,大多數電動汽車的電池成本約為400美元/千瓦時,而特斯拉的電池成本為240美元/千瓦小時。一些評論家認為,電池組的成本目標是125美元/千瓦時,這可以與內燃機的成本平價相匹配。Patil不知道什么時候會達到這個水平。第一代沃蘭達有288節電池,第二代沃蘭達有192節電池。LG化學正在推進大容量電池戰略,并通過增加電池的額外容量來減少電池數量。
LG化學為13個品牌供應電池,包括德國的大眾、奧迪和戴姆勒,美國的通用和福特,法國的雷諾和韓國的現代。但目前,AESC和松下生產的電池出貨量高于LG化學。AESC日產聆風的銷量即將達到20萬輛,出貨量是LG化學的兩倍多。同時,松下每輛特斯拉Model s的電池組容量大約是Leaf的三倍。
另一方面,與大多數依賴供應商制造電池的汽車公司不同,特斯拉和日產都是依靠自己。“事實上,日產是最早開發和制造鋰離子電池的公司之一。他們有很大的內在優勢。在20世紀90年代,日產有一個混合動力電池組,限制了內部開發的鋰離子電池組的生產和使用。然而,我認為這一切都歸結為成本。許多高管表示,即使我們內部有能力,如果有人能為了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我們將購買它。特斯拉不同。這是一家更垂直整合的公司,但它也會試圖通過內部和外部力量來實現成本效益。”帕蒂爾說。
早在2011年4月,LG化學就宣布在韓國奧中開設了世界上容量最高的電池工廠,并于最近在美國密歇根州增設了一家工廠,為雪佛蘭Volanda和小批量雪佛蘭Spark EV供應電池。8
SPARK EV搭載LG化學電池
2011年,LG化學提議在2015年占領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四分之一。還有待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LG化學已經進入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商的頂級梯隊。[第頁]
特斯拉-寶馬等電動汽車公司加強了電池供應。
不僅特斯拉、戴姆勒、寶馬、通用等跨國車企已經開始整合電池供應商,或并購或合資或結盟,電池領域的跨行業合作浪潮正在掀起。最終目標是瓦解高電池成本給電動汽車市場帶來的巨大挑戰,爭取技術突破,開發更便宜的電動汽車,占領市場制高點。
特斯拉的下一次顛覆是新一代電池。
世界正急切地等待著……
為特斯拉的民用汽車Model 3的到來而歡呼。眾所周知,特斯拉和松下聯合投資的千兆工廠電池超級工廠可能會成為特斯拉在電動汽車行業的下一次“大地震”,松下的下一代電池技術將令人震驚。
松下汽車和基礎設施業務發展部門負責人Bob Rauh最近表示, “只有在電池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特斯拉才能最大限度地節省成本,并優化供應鏈的每個環節的資金。馬斯克希望最大限度地減少電池包裝設備的進口鋼和鋁的投入,生產效率也將得到提高。除了包裝和生產方面的變化,松下正在研究f新型圓柱形電池,以優化特斯拉所需的能量密度和成本水平。目前,Model S裝載的鋰離子電池已使用鎳基負極材料,其化學成分比鈷便宜,并且正在開發由正負電極材料組成的新一代電池,該電池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能量密度,延長電池壽命。因此,新一代電池是專門為特斯拉定制的優化產品,不僅可以提高能量密度,還可以降低成本。“這是松下高管首次向媒體透露千兆工廠電池超級工廠的細節。
馬斯克的電池夢想是雄心勃勃的。他聲稱,到2020年,Gigafactory生產的汽車電池將在未來用于50萬輛汽車,這意味著松下每年將為特斯拉提供數十億的電池。屆時,這個數量級將使特斯拉能夠在不依賴18650的情況下建立自己的新電池經濟。同時,Gigafactory的巨大規模將使更多的人能夠駕駛最具成本效益的電動汽車。
在可預見的未來,特斯拉最大的突破可能是在電池方面,Model 3將使這成為現實。隨后,民用電動汽車將再次顛覆電動汽車行業。
戴姆勒將鋰離子電池產量增加1億歐元
戴姆勒集團還表示,將推出更多新能源汽車,以更好地開拓這一新興市場。今年4月,戴姆勒與德國贏創集團重組了共同持有的電動汽車業務。戴姆勒從贏創手中收購了立德科技50.1%的股權和Accumotive 10%的股權后,成為這兩家電池公司的唯一所有者。
ACCURMOTION位于德國斯圖加特,成立于2009年,目前擁有250多名員工,主要負責鋰離子電池技術、混合動力技術和電動汽車的研發。自成立以來,ACCUmotive已生產了超過50000套鋰離子電池,供應給smart fortwo Electric Drive、梅賽德斯-奔馳S 300 BlueTEC Hybrid、梅賽德斯-梅賽德斯S 400 Hybrid,梅賽德斯-奔馳E 400 Hybrid和梅賽德斯-奔馳C 300 BlueTEC Hybrid。
9
12月12日,戴姆勒宣布將向ACCURMOTION增資近1億歐元,并增加鋰離子電池的產量,以供應其純電動和混合動力車型,這也意味著梅賽德斯-奔馳未來將向市場推出更多電動汽車產品。該集團預計,“電動汽車電池的需求將很高,并將穩步增長”,ACCURMOTION主要負責為梅賽德斯-奔馳的s、E和C插電式車型提供鋰離子電池。
戴姆勒集團的新注資不僅將使ACCURMOTION在未來幾年內逐步增加鋰離子電池的產能,還將建造新的建筑和其他硬件設施,預計將于2015年年中完工。戴姆勒還計劃在2015年底前逐步淘汰立德的鋰電池生產業務,其大部分員工將被轉移到ACCURMOTION。
從2016年起,ACCUmotive將為智能福特和福特兩款新車生產全新的鋰離子電池。2014年在巴黎車展上首次亮相的新的第三代smartfortwo和第二代smartforfour將在未來推出純電動汽車版本的電動驅動。
寶馬與三星SDI聯手加強電池供應。
隨著寶馬I品牌的兩款電動汽車i3和i8分別于2013年11月和2014年6月交付,強勁的銷售趨勢和話題性讓德國萊比錫工廠不堪重負,碳供應……
生產所需的iber和鋰電池的需求量甚至更大。今年5月,寶馬決定投資擴建工廠以應對產能,并于8月宣布與三星SDI簽署合作備忘錄,以提高鋰電池的產能。
事實上,在2011年寶馬發布I品牌之前,它已經與三星SDI的合資公司SB LiMotive合作,為i3和i8提供鋰電池組。然而,SB LiMotive已于2012年11月解散。從那時起,寶馬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所需的電池組件由三星SDI直接生產。合作備忘錄的簽署表明,雙方將在鋰電池領域進一步密切合作。
據了解,寶馬與三星SDI簽署的合作備忘錄耗資數十億歐元,寶馬甚至宣布將在2016年前逐步增加對鋰電池組的需求,預計將比目前增長20%-30%,以支持不斷增長的I品牌電動汽車。
寶馬i3電動汽車的銷量已超過1.2萬輛,遠超預期。未來,寶馬與三星SDI的合作還將涉及X5 eDrive等混合動力汽車所需的鋰電池組,并繼續專注于電動技術的發展。
此外,A123一直是寶馬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池供應商。12月初,寶馬動力總成副總裁Walter Riedl參觀了萬向集團總部。萬向A123杭州電池廠目前正在按照A123的統一規范進行改進,構建與A123同步的高品質電池制造體系。Walter Riedl在視察后對電池工廠的現有產能和增長勢頭印象深刻。雙方一致認為,萬向和寶馬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深化合作的機會和平臺。據悉,萬向集團總裁魯冠球將選擇性訪問寶馬總部,以進一步加快合作進程。
通用汽車專注于下一代電池技術。
在電動汽車領域起步較早的通用汽車(GM)今年的銷售勢頭似乎無法跟上日產聆風(Nissan Leaf)。因此,通用汽車將目光投向了下一代電池和電動汽車技術。今年4月,該公司宣布將投資4.49億美元升級工廠。
這項投資旨在升級底特律哈姆特拉姆克裝配廠和布朗斯頓電池裝配廠,也是這兩家工廠成立以來最大的投資升級計劃。在4.49億美元的總投資中,3.48億美元用于Hamtramck裝配廠,用于升級車身生產設備并引入新設備,以滿足下一代Volanda和其他兩種新產品的量產計劃。剩下的6500萬美元投資于Brownstown電池組裝廠,這是美國第一家大規模生產動力電池的工廠,以使其能夠順利開始生產下一代電動汽車和整個電氣系統所需的電池組。因此,這一升級計劃將有助于Volanda在電動汽車市場站穩腳跟。
今年7月,通用汽車和電池合作伙伴LG開始開發更先進的電池技術。據估計,新電池的實際應用將使巡航續航里程在2016年之前達到目前水平的兩倍。以通用汽車旗下的純電動汽車雪佛蘭Spark EV為例。目前的里程數只有132公里。未來,更換LG提供的新電池后,里程預計將擴大到322公里,進展也不小。
在獲得高效新電池技術后,通用汽車還打算推出一款新型實用純電動汽車來搶占市場,直接與特斯拉Model III競爭,并取代目前的主力車Volanda成為節能的先鋒代表。這款全新的電動汽車預計將于2016年問世,預計售價約為3.7萬美元。8
SPARK EV搭載LG化學電池
2011年,LG化學提議在2015年占領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四分之一。還有待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LG化學已經進入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商的頂級梯隊。[第頁]
電氣……
特斯拉-寶馬等汽車公司加強了電池供應。
不僅特斯拉、戴姆勒、寶馬、通用等跨國車企已經開始整合電池供應商,或并購或合資或結盟,電池領域的跨行業合作浪潮正在掀起。最終目標是瓦解高電池成本給電動汽車市場帶來的巨大挑戰,爭取技術突破,開發更便宜的電動汽車,占領市場制高點。
特斯拉的下一次顛覆是新一代電池。
全世界都在熱切地等待特斯拉的民用汽車Model 3的到來。眾所周知,特斯拉和松下聯合投資的千兆工廠電池超級工廠可能會成為特斯拉在電動汽車行業的下一次“大地震”,松下的下一代電池技術將令人震驚。
松下汽車和基礎設施業務發展部門負責人Bob Rauh最近表示, “只有在電池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特斯拉才能最大限度地節省成本,并優化供應鏈的每個環節的資金。馬斯克希望最大限度地減少電池包裝設備的進口鋼和鋁的投入,生產效率也將得到提高。除了包裝和生產方面的變化,松下正在研究f新型圓柱形電池,以優化特斯拉所需的能量密度和成本水平。目前,Model S裝載的鋰離子電池已使用鎳基負極材料,其化學成分比鈷便宜,并且正在開發由正負電極材料組成的新一代電池,該電池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能量密度,延長電池壽命。因此,新一代電池是專門為特斯拉定制的優化產品,不僅可以提高能量密度,還可以降低成本。“這是松下高管首次向媒體透露千兆工廠電池超級工廠的細節。
馬斯克的電池夢想是雄心勃勃的。他聲稱,到2020年,Gigafactory生產的汽車電池將在未來用于50萬輛汽車,這意味著松下每年將為特斯拉提供數十億的電池。屆時,這個數量級將使特斯拉能夠在不依賴18650的情況下建立自己的新電池經濟。同時,Gigafactory的巨大規模將使更多的人能夠駕駛最具成本效益的電動汽車。
在可預見的未來,特斯拉最大的突破可能是在電池方面,Model 3將使這成為現實。隨后,民用電動汽車將再次顛覆電動汽車行業。
戴姆勒將鋰離子電池產量增加1億歐元
戴姆勒集團還表示,將推出更多新能源汽車,以更好地開拓這一新興市場。今年4月,戴姆勒與德國贏創集團重組了共同持有的電動汽車業務。戴姆勒從贏創手中收購了立德科技50.1%的股權和Accumotive 10%的股權后,成為這兩家電池公司的唯一所有者。
ACCURMOTION位于德國斯圖加特,成立于2009年,目前擁有250多名員工,主要負責鋰離子電池技術、混合動力技術和電動汽車的研發。自成立以來,ACCUmotive已生產了超過50000套鋰離子電池,供應給smart fortwo Electric Drive、梅賽德斯-奔馳S 300 BlueTEC Hybrid、梅賽德斯-梅賽德斯S 400 Hybrid,梅賽德斯-奔馳E 400 Hybrid和梅賽德斯-奔馳C 300 BlueTEC Hybrid。
9
12月12日,戴姆勒宣布將向ACCURMOTION增資近1億歐元,并增加鋰離子電池的產量,以供應其純電動和混合動力車型,這也意味著梅賽德斯-奔馳未來將向市場推出更多電動汽車產品。該集團預計,“電動汽車電池的需求將很高,并將穩步增長”,ACCURMOTION主要負責為梅賽德斯-奔馳的s、E和C插電式車型提供鋰離子電池。
戴姆勒集團的新注資不僅將使ACCURMOTION在未來幾年內逐步增加鋰離子電池的產能,還將建造新的建筑和其他硬件設施,預計將于2015年年中完工。戴姆勒還計劃在2015年底前逐步淘汰立德的鋰電池生產業務,并……
其部分員工將被調到ACCURMOTION。
從2016年起,ACCUmotive將為智能福特和福特兩款新車生產全新的鋰離子電池。2014年在巴黎車展上首次亮相的新的第三代smartfortwo和第二代smartforfour將在未來推出純電動汽車版本的電動驅動。
寶馬與三星SDI聯手加強電池供應。
隨著寶馬I品牌的兩款電動汽車i3和i8分別于2013年11月和2014年6月交付,強勁的銷售趨勢和話題性讓德國萊比錫工廠不堪重負,生產所需的碳纖維和鋰電池的供應更加供不應求。今年5月,寶馬決定投資擴建工廠以應對產能,并于8月宣布與三星SDI簽署合作備忘錄,以提高鋰電池的產能。
事實上,在2011年寶馬發布I品牌之前,它已經與三星SDI的合資公司SB LiMotive合作,為i3和i8提供鋰電池組。然而,SB LiMotive已于2012年11月解散。從那時起,寶馬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所需的電池組件由三星SDI直接生產。合作備忘錄的簽署表明,雙方將在鋰電池領域進一步密切合作。
據了解,寶馬與三星SDI簽署的合作備忘錄耗資數十億歐元,寶馬甚至宣布將在2016年前逐步增加對鋰電池組的需求,預計將比目前增長20%-30%,以支持不斷增長的I品牌電動汽車。
寶馬i3電動汽車的銷量已超過1.2萬輛,遠超預期。未來,寶馬與三星SDI的合作還將涉及X5 eDrive等混合動力汽車所需的鋰電池組,并繼續專注于電動技術的發展。
此外,A123一直是寶馬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池供應商。12月初,寶馬動力總成副總裁Walter Riedl參觀了萬向集團總部。萬向A123杭州電池廠目前正在按照A123的統一規范進行改進,構建與A123同步的高品質電池制造體系。Walter Riedl在視察后對電池工廠的現有產能和增長勢頭印象深刻。雙方一致認為,萬向和寶馬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深化合作的機會和平臺。據悉,萬向集團總裁魯冠球將選擇性訪問寶馬總部,以進一步加快合作進程。
通用汽車專注于下一代電池技術。
在電動汽車領域起步較早的通用汽車(GM)今年的銷售勢頭似乎無法跟上日產聆風(Nissan Leaf)。因此,通用汽車將目光投向了下一代電池和電動汽車技術。今年4月,該公司宣布將投資4.49億美元升級工廠。
這項投資旨在升級底特律哈姆特拉姆克裝配廠和布朗斯頓電池裝配廠,也是這兩家工廠成立以來最大的投資升級計劃。在4.49億美元的總投資中,3.48億美元用于Hamtramck裝配廠,用于升級車身生產設備并引入新設備,以滿足下一代Volanda和其他兩種新產品的量產計劃。剩下的6500萬美元投資于Brownstown電池組裝廠,這是美國第一家大規模生產動力電池的工廠,以使其能夠順利開始生產下一代電動汽車和整個電氣系統所需的電池組。因此,這一升級計劃將有助于Volanda在電動汽車市場站穩腳跟。
今年7月,通用汽車和電池合作伙伴LG開始開發更先進的電池技術。據估計,新電池的實際應用將使巡航續航里程在2016年之前達到目前水平的兩倍。以通用汽車旗下的純電動汽車雪佛蘭Spark EV為例。目前的里程數只有132公里。未來,更換LG提供的新電池后,里程預計將擴大到322公里,進展也不小。
在獲得高效新電池技術后,通用汽車還打算推出一款實用的純電動汽車……
汽車搶占市場,直接與特斯拉Model III競爭,并取代目前的主力車Volanda成為節能的先鋒代表。這款全新的電動汽車預計將于2016年問世,預計售價約為3.7萬美元。
“低碳環保,綠色出行”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社會發展的共識,電動汽車等新能源交通工具已經加快走進人們的生活,日益成為城市交通系統中的重要部分。
1900/1/1 0:00:00本月初,北京開始實施“純電動小客車不受尾號限行”的新政策。
1900/1/1 0:00:00永源汽車首款純電動三門版SUV將近期上市,這款產品將命名為“永源E風景線”,也是中國國內首款純電動三門版SUV車型。
1900/1/1 0:00:00百度研究院副院長、深度學習實驗室IDL主任,無人駕駛技術牽頭人余凱證實,已向百度提出離職,余凱的未來方向將是創業。
1900/1/1 0:00:00近日作者獲悉,廣州市工信委、廣州市財政局聯合印發《廣州市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旨在規范和加強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專項資金管理,提供資金使用效益。
1900/1/1 0:00:00莆田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莆田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的通知莆政綜201552號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直有關單位:經市政府研究同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