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際應用和技術特點來看,漢能不需要開發全新的電動汽車。它只需要與電動汽車公司合作,將薄膜發電技術應用于技術成熟的電動汽車,就可以實現全太陽能汽車的計劃。據知情人士透露,漢能薄膜發電的初步應用產品可能是一款較小的跑車。
繼雷軍、賈躍亭、郭臺銘等門外漢“追風”進軍汽車行業后,內地首富漢能集團董事長李河君也踏入了汽車行業。根據漢能集團2月2日的公告,漢能正在開發一款全太陽能汽車,預計將于今年10月推出原型車。
漢能集團董事長李河君
然而,正是薄膜發電讓李河君站上了首富的寶座。從光伏發電到太陽能民品的全鏈條思路,與五年前大陸首富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思路相似。不同的是,李河君更多的是一個想法,但王傳福多年來一直在推動這個想法。
當李河君的財富和發財傳奇被廣泛猜測時,漢能卻被推到了風口浪尖。與此同時,一些分析師和分析師表示,市場上仍然很難看到漢能的太陽能電池板,并對其實際產能表示懷疑。
對此,1月29日,漢能集團和廣汽本田聯合宣布,中國汽車行業最大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已在廣州增城工廠屋頂建成,并實現并網發電。
與汽車工廠合作是漢能光伏發電的長期計劃。漢能控股集團副總裁王俊娟2月6日表示,漢能光伏發電與汽車工廠的結合是一個長期的發展方向,并將很快與一汽-大眾佛山南海工廠和廣東南車合作建設光伏發電項目。
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對汽車行業的影響形成了兩個概念:一是開發、生產和制造新能源汽車產品以供市場化;
二是為傳統汽車的生產提供光伏發電。這兩個方向的最終目標都是減少能源消耗、減少排放和保護環境。
新能源的新玩法:用太陽能制造20%的汽車。
過去,行業內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車企的概念僅限于是否有成熟的新能源汽車產品,而忽視了汽車產業鏈中的新能源。
事實上,由于汽車行業是一個高耗能行業,工廠生產的電力消耗量驚人。在每年的7月和8月用電高峰,工廠有時必須很好地用電。“一個中型汽車工廠每年消耗數億千瓦時的電力。如果轉化為火力發電的排放,汽車工廠的電力消耗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巨大的。”
2013年,漢能收購了美國MiaSole公司。該公司銅銦鎵硒化物(CIGS)組件的光伏發電轉化率已達到15.7%,經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認證的最高轉化率已達20.5%。今年1月,漢能集團收購了美國Alta Devices,旨在整合全球薄膜發電技術。
另一方面,汽車工廠巨大的能耗和大面積為光伏發電提供了條件。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4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372.29萬輛和2349.19萬輛,是全球最大的產銷市場,也是汽車工廠數量最多的地區。
新能源技術的發展不僅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開始改變傳統車廠的生產能源供應。漢能設想的第一步是向工廠供應太陽能。漢能與廣本達成協議,在廣本增城工廠共建一座17MW分布式屋頂發電廠,總占地面積約24萬平方米,年均發電量1900萬千瓦時,相當于替代約6200噸標準煤。
雙方合作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利用漢能投資運營的廣本工廠屋頂。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種以市場為導向的新型節能機制,其本質是一種節能投資方式,以降低能源成本的方式支付節能項目的全部成本。“這種節能投資方式可以讓客戶利用未來的節能效益來升級工廠和設備,以降低當前的運營成本。”王俊娟說。
本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于軍,他說:“廣本的目標是節能減排。與漢能合作建設的光伏發電項目可以滿足廣本增城工廠20%的生產用電需求。按照每戶平均每天5千瓦時的用電量計算,相當于1萬戶家庭的年用電量。”
漢能計劃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廣到更多的汽車工廠。據王俊娟2月6日披露,漢能已與一汽大眾、廣東南車達成協議,在其工廠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和光伏幕墻項目。
比亞迪擁有汽車、電子、光伏等行業,前首富王傳福也在嘗試利用太陽能發電,做儲能電站等項目。去年,比亞迪還在上海工廠建設了一個13.5萬平方米的車間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共安裝4.3萬塊光伏板,年發電量約900萬千瓦時。
李河君今年制造了太陽能汽車?
新能源汽車越來越熱,在世界各地掀起了幾股浪潮。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7.48萬輛,比上年增長3.2倍。漢能此前已進入新能源汽車配套領域,目的是搶占薄膜發電及應用產品領域。
據漢能內部人士透露,漢能已與特斯拉合作,為其在中國的超級充電站提供太陽能電池板。然而,有些人……
e光伏行業曾質疑,由于充電站可以鋪設光伏板的面積有限,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很難實現大量的光伏供電。
此外,漢能的薄膜發電產品已直接應用于汽車,并與阿斯頓·馬丁合作,為賽車提供薄膜發電裝置。該裝置產生的動力不是為車輛提供動力,而是驅動車輛內的空氣循環。
在許多公開場合,李河君表示,他已經確定了光伏應用應側重民用的方向。提高薄膜發電的生產能力非常困難,而且投入成本太高。“使用太陽能汽車的成本僅為燃料汽車成本的六到八分之一。在這種市場情況下,沒有必要考慮產品成本。”
漢能集團2月2日明確表示,將生產全太陽能汽車等移動能源產品。李河君已經發布了全太陽能汽車的計劃,預計今年10月將推出3-5款全太陽能汽車。
許多人質疑制造汽車的門檻很高。“門外漢”漢能集團是否有足夠的技術儲備?李河君表示,他已與三家國外和兩家國內頂級汽車設計機構合作開發太陽能全動力汽車。據接近漢能的人士透露,漢能還成立了自己的研發團隊,該團隊將設在上海。
事實上,根據漢能薄膜發電技術的特點,漢能開發的太陽能全動力汽車是指將薄膜發電裝置覆蓋在電動汽車外部,利用太陽能發電并儲存在電池中,為汽車提供動力。
漢能表示,薄膜發電技術具有靈活性、靈活性、重量輕、光線好、差、顏色可調、形狀可塑等優點,適合應用于新能源汽車。根據漢能提供的官方信息,將6平方米高效砷化鎵柔性薄膜電池集成到車身中,可以在平均每天4小時的照明下,驅動一輛1噸重的汽車正常行駛80至100公里。漢能集團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46GW。
按照李河君的思路,未來最大的挑戰可能是電動汽車和充電樁的建設和運營。然而,一位新能源汽車公司的內部人士表示:“無論是技術還是實際應用,太陽能汽車都有很多障礙,所以太陽能汽車的時代不會很快到來。”從實際應用和技術特點來看,漢能不需要開發全新的電動汽車。它只需要與電動汽車公司合作,將薄膜發電技術應用于技術成熟的電動汽車,就可以實現全太陽能汽車的計劃。據知情人士透露,漢能薄膜發電的初步應用產品可能是一款較小的跑車。
繼雷軍、賈躍亭、郭臺銘等門外漢“追風”進軍汽車行業后,內地首富漢能集團董事長李河君也踏入了汽車行業。根據漢能集團2月2日的公告,漢能正在開發一款全太陽能汽車,預計將于今年10月推出原型車。
漢能集團董事長李河君
然而,正是薄膜發電讓李河君站上了首富的寶座。從光伏發電到太陽能民品的全鏈條思路,與五年前大陸首富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思路相似。不同的是,李河君更多的是一個想法,但王傳福多年來一直在推動這個想法。
當李河君的財富和發財傳奇被廣泛猜測時,漢能卻被推到了風口浪尖。與此同時,一些分析師和分析師表示,市場上仍然很難看到漢能的太陽能電池板,并對其實際產能表示懷疑。
對此,1月29日,漢能集團和廣汽本田聯合宣布,中國汽車行業最大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已在屋頂上建成……
f廣州增城工廠,實現了并網發電。
與汽車工廠合作是漢能光伏發電的長期計劃。漢能控股集團副總裁王俊娟2月6日表示,漢能光伏發電與汽車工廠的結合是一個長期的發展方向,并將很快與一汽-大眾佛山南海工廠和廣東南車合作建設光伏發電項目。
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對汽車行業的影響形成了兩個概念:一是開發、生產和制造新能源汽車產品以供市場化;
二是為傳統汽車的生產提供光伏發電。這兩個方向的最終目標都是減少能源消耗、減少排放和保護環境。
新能源的新玩法:用太陽能制造20%的汽車。
過去,行業內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車企的概念僅限于是否有成熟的新能源汽車產品,而忽視了汽車產業鏈中的新能源。
事實上,由于汽車行業是一個高耗能行業,工廠生產的電力消耗量驚人。在每年的7月和8月用電高峰,工廠有時必須很好地用電。“一個中型汽車工廠每年消耗數億千瓦時的電力。如果轉化為火力發電的排放,汽車工廠的電力消耗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巨大的。”
2013年,漢能收購了美國MiaSole公司。該公司銅銦鎵硒化物(CIGS)組件的光伏發電轉化率已達到15.7%,經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認證的最高轉化率已達20.5%。今年1月,漢能集團收購了美國Alta Devices,旨在整合全球薄膜發電技術。
另一方面,汽車工廠巨大的能耗和大面積為光伏發電提供了條件。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4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372.29萬輛和2349.19萬輛,是全球最大的產銷市場,也是汽車工廠數量最多的地區。
新能源技術的發展不僅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開始改變傳統車廠的生產能源供應。漢能設想的第一步是向工廠供應太陽能。漢能與廣本達成協議,在廣本增城工廠共建一座17MW分布式屋頂發電廠,總占地面積約24萬平方米,年均發電量1900萬千瓦時,相當于替代約6200噸標準煤。
雙方合作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利用漢能投資運營的廣本工廠屋頂。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種以市場為導向的新型節能機制,其本質是一種節能投資方式,以降低能源成本的方式支付節能項目的全部成本。“這種節能投資方式可以讓客戶利用未來的節能效益來升級工廠和設備,以降低當前的運營成本。”王俊娟說。
本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于軍,他說:“廣本的目標是節能減排。與漢能合作建設的光伏發電項目可以滿足廣本增城工廠20%的生產用電需求。按照每戶平均每天5千瓦時的用電量計算,相當于1萬戶家庭的年用電量。”
漢能計劃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廣到更多的汽車工廠。據王俊娟2月6日披露,漢能已與一汽大眾、廣東南車達成協議,在其工廠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和光伏幕墻項目。
比亞迪擁有汽車、電子、光伏等行業,前首富王傳福也在嘗試利用太陽能發電,做儲能電站等項目。去年,比亞迪還在上海工廠建設了一個13.5萬平方米的車間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共安裝4.3萬塊光伏板,年發電量約900萬千瓦時。
李河君今年制造了太陽能汽車?
新能源汽車越來越熱,在世界各地掀起了幾股浪潮。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7.48萬輛,比上年增長3.2倍。漢能此前已進入新能源汽車配套領域,目的是搶占薄膜發電及應用產品領域。
據漢能內部人士透露,漢能已與特斯拉合作,為其在中國的超級充電站提供太陽能電池板。然而,有些人……
e光伏行業曾質疑,由于充電站可以鋪設光伏板的面積有限,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很難實現大量的光伏供電。
此外,漢能的薄膜發電產品已直接應用于汽車,并與阿斯頓·馬丁合作,為賽車提供薄膜發電裝置。該裝置產生的動力不是為車輛提供動力,而是驅動車輛內的空氣循環。
在許多公開場合,李河君表示,他已經確定了光伏應用應側重民用的方向。提高薄膜發電的生產能力非常困難,而且投入成本太高。“使用太陽能汽車的成本僅為燃料汽車成本的六到八分之一。在這種市場情況下,沒有必要考慮產品成本。”
漢能集團2月2日明確表示,將生產全太陽能汽車等移動能源產品。李河君已經發布了全太陽能汽車的計劃,預計今年10月將推出3-5款全太陽能汽車。
許多人質疑制造汽車的門檻很高。“門外漢”漢能集團是否有足夠的技術儲備?李河君表示,他已與三家國外和兩家國內頂級汽車設計機構合作開發太陽能全動力汽車。據接近漢能的人士透露,漢能還成立了自己的研發團隊,該團隊將設在上海。
事實上,根據漢能薄膜發電技術的特點,漢能開發的太陽能全動力汽車是指將薄膜發電裝置覆蓋在電動汽車外部,利用太陽能發電并儲存在電池中,為汽車提供動力。
漢能表示,薄膜發電技術具有靈活性、靈活性、重量輕、光線好、差、顏色可調、形狀可塑等優點,適合應用于新能源汽車。根據漢能提供的官方信息,將6平方米高效砷化鎵柔性薄膜電池集成到車身中,可以在平均每天4小時的照明下,驅動一輛1噸重的汽車正常行駛80至100公里。漢能集團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46GW。
按照李河君的思路,未來最大的挑戰可能是電動汽車和充電樁的建設和運營。然而,一位新能源汽車公司的內部人士表示:“無論是技術還是實際應用,太陽能汽車都有很多障礙,所以太陽能汽車的時代不會很快到來。”
15年伊始,14臺搭載松正4代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的氣電公交車,于本月6日投放美麗的海濱城市廈門,后期42臺春節后陸續投放,
1900/1/1 0:00:00北汽宣布,計劃與MBtech成立合資公司,以開發新車型產品,總投資額為2500萬美元。
1900/1/1 0:00:00日前,NHTSA對外宣布將推遲電動車發聲警告系統規范的發布。
1900/1/1 0:00:00空中汽車計劃從地面上空建立起一個網格狀的系統,用多樣的“駛出閘道”作為“車站”,
1900/1/1 0:00:00德國戴姆勒公司日前表示,谷歌等IT技術公司雖然有潛力對汽車行業攪局,但卻不太可能成為真正的大規模汽車制造商。
1900/1/1 0:00:00日前,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對外宣布將推遲電動車發生警告系統規范的發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