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蘇州金龍抓住新能源客車爆發的機遇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里,國內所有的客車制造商都經歷了一場寒風冷雨的洗禮。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持續蔓延至各行各業的“內憂外難”打擊下,鐵路和航空壓力下公路客運市場需求進一步萎縮,海外動蕩和全球經濟形勢快速變化導致出口風險增加,蘇州金龍逆勢增長,實現銷售額破百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0%。

借用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的一句話,這對蘇州金龍來說是一小步,但對行業來說卻是一大步。從那時起,中國客車行業已有兩家公司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同時,保持多年的“一機三龍”市場結構也將在無形中發生微妙變化,這將對蘇州金龍自身和未來的行業發展產生影響。

仔細分析,蘇州金龍能夠在行業低迷的2014年交出如此耀眼的答卷。這一成功既有有利的天氣,也有有利的地理條件;

站在數百億的山峰之巔,你會看到一座更加雄偉壯麗的險峰。你怎么能利用這種情況,爬上“一旦爬到山頂,人們就會看到,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變成了侏儒”?

抓住新能源公交車爆發的時機

“去年的銷售額可以突破100億,主要依靠兩大板塊的支持。一是新能源公交車迎來爆發式增長,二是海外市場取得歷史性突破。”蘇州金龍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謝飛明分析原因。

的確,在國家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的背景下,優惠政策不斷,極大地刺激和促進了新能源公交車市場。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4年1-12月,國內新能源公交車銷量達到2.02萬輛,同比增長超過50%,與低迷的傳統公交車市場形成鮮明對比。

在此基礎上,蘇州金龍在2014年共銷售2115輛新能源公交車,同比增長110%,總銷售額達到20億元,促成了銷售額突破100億。海格的新能源客車業務發展迅速,特別是去年10月后:一次向南京市場交付210輛純電動客車,向常州公路集團交付83輛純電動公交車,向蘇州東方客運有限公司交付60輛純電動巴士,向蘇州東山精密公司批量交付45輛純電動公共汽車,28輛純電動公交車在佛山亮相。。。

然而,蘇州金龍在新能源客車市場的成功似乎來得很突然,但這絕不是僅僅利用了新能源客車行業的整體快速增長和政府強有力補貼的出臺。

杜牧在《赤壁》中的那句話說得很好,“東風不方便周郎,銅雀春鎖二橋”。如果蘇州金龍只是等待政策的利好,恐怕它在去年的新能源公交車領域永遠不會取得這樣的成績。畢竟,在中國大中型客車行業,海格既不是第一個推出純電動客車的品牌,也不是純電動客車數量最多的品牌。如果沒有多年的心血奠定的良好聲譽,沒有與商業伙伴在長期良好合作中建立的信任基礎,沒有在新能源公交車領域的深厚技術儲備,沒有領導層對行業發展形勢的長期準確預測,即使新能源客車行業突然爆發的機會擺在我們面前,我們也無法抓住它。

這種前瞻性思維的重要性可以說是蘇州金龍自上而下的共識。“例如,去年蘇州新能源公交車補貼政策于11月15日正式出臺,臨近今年年底出現了大量訂單。如果前期沒有充分的準備,那么就有訂單不敢接,因為即使接了也無法按時交付。”謝飛明在接受作者采訪時表示。

僅僅有領導的遠見是不夠的,產能的調整和準備是確保生產的基礎。蘇州金龍工藝部部長陳榮進,在這方面擁有最大發言權:“早在去年上半年,我公司高層管理和技術部門就通過對國家政策趨勢的分析,預測了下半年新能源公交車需求集中爆發的可能性。6月和7月,產能進行了調整,各部門進行了多次討論,思考配置調配所需的人力、財力和生產資料,并對廠房進行改造,提出工藝生產計劃。通過這些緊張的準備,10月后,我們達到了從收到訂單到交付僅35天的生產速度,能夠滿足訂單需求。"

純電動公交車的技術儲備開始得更早,因為這絕不是一年左右的臨時抱佛腳。事實上,早在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的推廣中,蘇州金龍就已經瞄準了純電動公交車領域。據陳榮進介紹,2013年,蘇州金龍對新能源公交車的控制策略進行了72次技術改進,而技術改進為176次……

去年的邏輯改善;2014年,第三代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問世,儲能系統性能得到提升,成本大幅降低。同時,蘇州金龍還對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上的電池充放電速率、充電循環次數、使用壽命、電池絕緣和電池性能進行了充分驗證。

在公交用戶非常重視的安全方面,蘇州金龍早已布局。通過與供應商的聯合開發,獨家使用納米隔熱和防火材料,可以確保電池起火后30分鐘內不會危及車內乘客,留下寶貴的逃生時間;研發的高壓絕緣柜有效避免了泄漏事故的發生;電池冷卻系統保證了電池的散熱性能;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海格的兩輛純電動公交車通過了涉水測試,這為雨天客戶應用新能源公交車提供了信心。

機會總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技術儲備就像是一個人肚子里的人才。它在平時沒有明顯的用處,但在關鍵時刻卻能取得奇效。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去年12月,蘇州金龍向南京用戶交付了210輛純電動公交車,引起了特別關注。這可能是中國私人汽車租賃企業首次一次性購買如此大量的純電動團體旅游巴士。客戶事后解釋選擇蘇州金龍的原因時表示,除了與蘇州金龍有著長期的信任關系外,產品特性能否滿足南京通勤租車市場的要求也非常重要。“長三角地區雨水充足,黑格純電動公交車已經通過了國家涉水測試,讓我們使用吧。”

良好的聲譽、長期的信任、準確的市場預測、先進的產能布局、豐富的技術儲備,再加上各種因素,蘇州金龍在2014年下半年純電動客車銷量爆發式增長后迎來了大量訂單,取得了新能源客車之戰的巨大勝利。

海外市場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自古以來,軍事戰略家必須選擇有利的地點作戰。蘇州金龍公司墻上寫著“立足國內,走向世界”的八個大字,揭示了蘇州金龍公司的愿景和抱負。2014年,在國內客車市場整體需求疲軟、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蘇州金龍以不同的方式在海外市場發力,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績,可謂墻內有花,墻外有香。

除了在新能源公交車領域的成功,蘇州金龍突破百億大關的另一個動力來自海外業務的快速增長。2014年,蘇州金龍在海外銷售了6000多輛汽車,包括大中型公交車、皮卡和輕型乘客。出口26億元,同比增長55%;

年內,共有66個銷售國家和100多個出口國家。去年,海外市場占該公司銷售收入的26%。

2014年全年,國內客車行業出口市場整體表現良好。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公交車出口呈現增長趨勢。1-11月,出口各類客車7.72萬輛,同比增長34.73%。然而,增長背后也隱藏著一些變量和危機。例如,去年盧布貶值導致中國車企出口遭遇寒冬,全球經濟形勢和地區動蕩也導致南非、智利和約旦等中國客車出口市場銷量大幅下降。

那么,黑格巴士是如何在動蕩的海外市場中突飛猛進的呢?蘇州金龍海外銷售公司總經理馬仁濤透露了這個秘密:滿足客戶需求,提高服務質量。他說:“依靠服務人員的長期跟蹤服務來打動客戶,依靠產品來不斷改進和滿足客戶的需求,已經持續了多年。今年海外市場表現更好的原因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公司對海外業務持續投資的結果。”

事實上,從產品的角度來看,這些年來,蘇州金龍的海外模式沒有太大變化,但其出口

2014年突然大幅增長,主要是因為公司管理層更加重視海外市場,將更多資源用于出口業務,并加快了海外市場的推廣。謝飛明向作者解釋道:“例如,公司在海外訂單的生產方面,無論是在產品質量還是準時交貨方面,都做出了更好的保證。”

其次,海外前線人員的努力有目共睹。最直觀的一點是員工派駐海外時間的延長和員工人數的增加。這些辛勤工作的員工足跡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4年,他們為公司在20多個國家開辟了新市場。

馬仁濤說:“全球每年對公交車的需求接近40萬輛,而中國市場占比超過10萬輛。因此,在全球范圍內,1000多輛的需求已經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在這種思維的指導下,我們抓住了每一個微妙的市場。從西非到中東再到南美,我們的銷售人員不斷訪問和開發重要客戶。"

蘇州金龍從2012年開始接觸非洲市場。到目前為止,每人參觀的平均時間已經超過半年,在許多市場,銷售和服務人員的停留時間甚至超過半年。正是從公司高層到一線銷售人員“不分大小把握市場”的精神,為蘇州金龍在海外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銷售人員努力的背后,是對不同地區客戶需求的更有針對性的滿足。“我們針對不同的市場需求設計和制造有針對性的產品。例如,專用車輛必須具有良好的質量,沙漠地區的車輛應該具有防沙、耐高溫等性能。”馬仁濤說。

另一方面,與斯堪尼亞的合作也對提升海外市場的品牌吸引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自2006年以來,海格與斯堪尼亞的合作已經走過了近十年的歷程,已成為相互學習和推廣的戰略合作伙伴。經過多年的磨合,雙方的情況越來越好。2014年,斯堪尼亞-海格共運送了400輛豪華巴士,銷售額達到4.5億元,是“歷史上最好的一年”。除了4.5億元的銷售額對海外市場業績增長的直接貢獻外,斯堪尼亞作為戰略合作伙伴的地位對海格在海外市場的品牌溢價也有很大幫助。

企業的成功既不是偶然的,也不是運氣。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蘇州金龍在海外市場的巨大突破和快速擴張,有賴于多年來一步一步的踏實努力,這是公司不懈開拓各個市場、充分滿足客戶需求、不斷改進產品和服務的結晶。

騰飛百億后如何再攀高峰

經營企業就像跑馬拉松。何時……

你落后了,你只需要跟上行業的步伐,就不應該落后。當你領先時,你應該抬起頭去看遠方的路,調整自己的步伐,保持優勢,擴大差距。

蘇州金龍在邁上百億新臺階后,下一步將何去何從?這是領導層必須考慮的問題。

“100億元的目標是我們在2011年提出的。經過努力,終于在2014年實現了。對于一個靠自我滾動發展起來的企業來說,這是一個令人驚嘆的標志,也是一個難忘的里程碑。“謝飛明告訴筆者,管理層對此已經有了答案。”破百億之后,我們必須保護100億,沖150億和200億。"

在他看來,這需要三方面的努力,一是深耕本土市場,二是不斷深化海外業務,三是不斷培養企業人才。

盡管新能源客車和海外出口業務在2014年貢獻了蘇州金龍47%的銷售額,但蘇州金龍的主要銷售收入仍來自國內傳統客車市場。這是蘇州金龍多年來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源。只有當樹根很深時,樹木才能茁壯成長,并取得豐碩的成果。

謝飛明認為,公路客車去年基本見底,今年市場需求不會大幅減少。未來的中國客車市場將是經濟型的世界。在細分市場中,剛性需求強的校車和個性化程度高的房車是新的增長點,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日新月異。蘇州金龍必須緊跟工業技術的發展。“這將是未來中國客車行業的新常態。我們要做的是站在新的水平上,保持新常態。

基于這一認識,蘇州金龍將繼續完善研發模式和生產模式,使汽車向輕量化、低碳、智能化發展,使工藝通用化、模塊化、標準化,使管理信息化、制度化、精簡化,使汽車與上下游產業鏈相結合,朝著“從國內卓越到國際卓越”的目標穩步邁進。

謝飛明強調,公交車市場仍有一個新的藍海,即對產品價格不太敏感,但追求私人定制和周到服務的社會群體客戶市場。這就要求蘇州金龍在未來不僅要提供高質量的產品,還要專注于汽車后市場的服務,并為客戶提供一套從產品到售后的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這是蘇州金龍即將推出的“無憂解決方案”的核心理念。

國內市場需要不斷努力,海外市場的深化無疑是新戰略的重要一步,也是跨國汽車公司成長的必由之路。用謝飛明的話來說,目前蘇州金龍的海外發展模式仍然是相對初級的農民播種模式,未來還需要深化為本地耕種模式。

在這方面,與百年企業斯堪尼亞的合作為蘇州金龍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機會。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里,國內所有的客車制造商都經歷了一場寒風冷雨的洗禮。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持續蔓延至各行各業的“內憂外難”打擊下,鐵路和航空壓力下公路客運市場需求進一步萎縮,海外動蕩和全球經濟形勢快速變化導致出口風險增加,蘇州金龍逆勢增長,實現銷售額破百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0%。

借用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的一句話,這對蘇州金龍來說是一小步,但對行業來說卻是一大步。從那時起,中國客車行業已有兩家公司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同時,保持多年的“一機三龍”市場結構也將在無形中發生微妙變化,這將對蘇州金龍自身和未來的行業發展產生影響。

仔細分析,蘇州金龍能夠在行業低迷的2014年交出如此耀眼的答卷。這一成功既有有利的天氣,也有有利的氣候……

地理條件;

站在數百億的山峰之巔,你會看到一座更加雄偉壯麗的險峰。你怎么能利用這種情況,爬上“一旦爬到山頂,人們就會看到,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變成了侏儒”?

抓住新能源公交車爆發的時機

“去年的銷售額可以突破100億,主要依靠兩大板塊的支持。一是新能源公交車迎來爆發式增長,二是海外市場取得歷史性突破。”蘇州金龍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謝飛明分析原因。

的確,在國家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的背景下,優惠政策不斷,極大地刺激和促進了新能源公交車市場。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4年1-12月,國內新能源公交車銷量達到2.02萬輛,同比增長超過50%,與低迷的傳統公交車市場形成鮮明對比。

在此基礎上,蘇州金龍在2014年共銷售2115輛新能源公交車,同比增長110%,總銷售額達到20億元,促成了銷售額突破100億。海格的新能源客車業務發展迅速,特別是去年10月后:一次向南京市場交付210輛純電動客車,向常州公路集團交付83輛純電動公交車,向蘇州東方客運有限公司交付60輛純電動巴士,向蘇州東山精密公司批量交付45輛純電動公共汽車,28輛純電動公交車在佛山亮相。。。

然而,蘇州金龍在新能源客車市場的成功似乎來得很突然,但這絕不是僅僅利用了新能源客車行業的整體快速增長和政府強有力補貼的出臺。

杜牧在《赤壁》中的那句話說得很好,“東風不方便周郎,銅雀春鎖二橋”。如果蘇州金龍只是等待政策的利好,恐怕它在去年的新能源公交車領域永遠不會取得這樣的成績。畢竟,在中國大中型客車行業,海格既不是第一個推出純電動客車的品牌,也不是純電動客車數量最多的品牌。如果沒有多年的心血奠定的良好聲譽,沒有與商業伙伴在長期良好合作中建立的信任基礎,沒有在新能源公交車領域的深厚技術儲備,沒有領導層對行業發展形勢的長期準確預測,即使新能源客車行業突然爆發的機會擺在我們面前,我們也無法抓住它。

這種前瞻性思維的重要性可以說是蘇州金龍自上而下的共識。“例如,去年蘇州新能源公交車補貼政策于11月15日正式出臺,臨近今年年底出現了大量訂單。如果前期沒有充分的準備,那么就有訂單不敢接,因為即使接了也無法按時交付。”謝飛明在接受作者采訪時表示。

僅僅有領導的遠見是不夠的,產能的調整和準備是確保生產的基礎。蘇州金龍工藝部部長陳榮進,在這方面擁有最大發言權:“早在去年上半年,我公司高層管理和技術部門就通過對國家政策趨勢的分析,預測了下半年新能源公交車需求集中爆發的可能性。6月和7月,產能進行了調整,各部門進行了多次討論,思考配置調配所需的人力、財力和生產資料,并對廠房進行改造,提出工藝生產計劃。通過這些緊張的準備,10月后,我們達到了從收到訂單到交付僅35天的生產速度,能夠滿足訂單需求。"

純電動公交車的技術儲備開始得更早,因為這絕不是一年左右的臨時抱佛腳。事實上,早在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的推廣中,蘇州金龍就已經瞄準了純電動公交車領域。據陳榮進介紹,2013年,蘇州金龍對新能源公交車的控制策略進行了72次技術改進,而技術改進為176次……

去年的邏輯改善;2014年,第三代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問世,儲能系統性能得到提升,成本大幅降低。同時,蘇州金龍還對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上的電池充放電速率、充電循環次數、使用壽命、電池絕緣和電池性能進行了充分驗證。

在公交用戶非常重視的安全方面,蘇州金龍早已布局。通過與供應商的聯合開發,獨家使用納米隔熱和防火材料,可以確保電池起火后30分鐘內不會危及車內乘客,留下寶貴的逃生時間;研發的高壓絕緣柜有效避免了泄漏事故的發生;電池冷卻系統保證了電池的散熱性能;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海格的兩輛純電動公交車通過了涉水測試,這為雨天客戶應用新能源公交車提供了信心。

機會總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技術儲備就像是一個人肚子里的人才。它在平時沒有明顯的用處,但在關鍵時刻卻能取得奇效。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去年12月,蘇州金龍向南京用戶交付了210輛純電動公交車,引起了特別關注。這可能是中國私人汽車租賃企業首次一次性購買如此大量的純電動團體旅游巴士。客戶事后解釋選擇蘇州金龍的原因時表示,除了與蘇州金龍有著長期的信任關系外,產品特性能否滿足南京通勤租車市場的要求也非常重要。“長三角地區雨水充足,黑格純電動公交車已經通過了國家涉水測試,讓我們使用吧。”

良好的聲譽、長期的信任、準確的市場預測、先進的產能布局、豐富的技術儲備,再加上各種因素,蘇州金龍在2014年下半年純電動客車銷量爆發式增長后迎來了大量訂單,取得了新能源客車之戰的巨大勝利。

海外市場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自古以來,軍事戰略家必須選擇有利的地點作戰。蘇州金龍公司墻上寫著“立足國內,走向世界”的八個大字,揭示了蘇州金龍公司的愿景和抱負。2014年,在國內客車市場整體需求疲軟、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蘇州金龍以不同的方式在海外市場發力,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績,可謂墻內有花,墻外有香。

除了在新能源公交車領域的成功,蘇州金龍突破百億大關的另一個動力來自海外業務的快速增長。2014年,蘇州金龍在海外銷售了6000多輛汽車,包括大中型公交車、皮卡和輕型乘客。出口26億元,同比增長55%;

年內,共有66個銷售國家和100多個出口國家。去年,海外市場占該公司銷售收入的26%。

2014年全年,國內客車行業出口市場整體表現良好。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公交車出口呈現增長趨勢。1-11月,出口各類客車7.72萬輛,同比增長34.73%。然而,增長背后也隱藏著一些變量和危機。例如,去年盧布貶值導致中國車企出口遭遇寒冬,全球經濟形勢和地區動蕩也導致南非、智利和約旦等中國客車出口市場銷量大幅下降。

那么,黑格巴士是如何在動蕩的海外市場中突飛猛進的呢?蘇州金龍海外銷售公司總經理馬仁濤透露了這個秘密:滿足客戶需求,提高服務質量。他說:“依靠服務人員的長期跟蹤服務來打動客戶,依靠產品來不斷改進和滿足客戶的需求,已經持續了多年。今年海外市場表現更好的原因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公司對海外業務持續投資的結果。”

事實上,從產品的角度來看,這些年來,蘇州金龍的海外模式沒有太大變化,但其出口

2014年突然大幅增長,主要是因為公司管理層更加重視海外市場,將更多資源用于出口業務,并加快了海外市場的推廣。謝飛明向作者解釋道:“例如,公司在海外訂單的生產方面,無論是在產品質量還是準時交貨方面,都做出了更好的保證。”

其次,海外前線人員的努力有目共睹。最直觀的一點是員工派駐海外時間的延長和員工人數的增加。這些辛勤工作的員工足跡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4年,他們為公司在20多個國家開辟了新市場。

馬仁濤說:“全球每年對公交車的需求接近40萬輛,而中國市場占比超過10萬輛。因此,在全球范圍內,1000多輛的需求已經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在這種思維的指導下,我們抓住了每一個微妙的市場。從西非到中東再到南美,我們的銷售人員不斷訪問和開發重要客戶。"

蘇州金龍從2012年開始接觸非洲市場。到目前為止,每人參觀的平均時間已經超過半年,在許多市場,銷售和服務人員的停留時間甚至超過半年。正是從公司高層到一線銷售人員“不分大小把握市場”的精神,為蘇州金龍在海外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銷售人員努力的背后,是對不同地區客戶需求的更有針對性的滿足。“我們針對不同的市場需求設計和制造有針對性的產品。例如,專用車輛必須具有良好的質量,沙漠地區的車輛應該具有防沙、耐高溫等性能。”馬仁濤說。

另一方面,與斯堪尼亞的合作也對提升海外市場的品牌吸引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自2006年以來,海格與斯堪尼亞的合作已經走過了近十年的歷程,已成為相互學習和推廣的戰略合作伙伴。經過多年的磨合,雙方的情況越來越好。2014年,斯堪尼亞-海格共運送了400輛豪華巴士,銷售額達到4.5億元,是“歷史上最好的一年”。除了4.5億元的銷售額對海外市場業績增長的直接貢獻外,斯堪尼亞作為戰略合作伙伴的地位對海格在海外市場的品牌溢價也有很大幫助。

企業的成功既不是偶然的,也不是運氣。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蘇州金龍在海外市場的巨大突破和快速擴張,有賴于多年來一步一步的踏實努力,這是公司不懈開拓各個市場、充分滿足客戶需求、不斷改進產品和服務的結晶。

騰飛百億后如何再攀高峰

經營企業就像跑馬拉松。何時……

你落后了,你只需要跟上行業的步伐,就不應該落后。當你領先時,你應該抬起頭去看遠方的路,調整自己的步伐,保持優勢,擴大差距。

蘇州金龍在邁上百億新臺階后,下一步將何去何從?這是領導層必須考慮的問題。

“100億元的目標是我們在2011年提出的。經過努力,終于在2014年實現了。對于一個靠自我滾動發展起來的企業來說,這是一個令人驚嘆的標志,也是一個難忘的里程碑。“謝飛明告訴筆者,管理層對此已經有了答案。”破百億之后,我們必須保護100億,沖150億和200億。"

在他看來,這需要三方面的努力,一是深耕本土市場,二是不斷深化海外業務,三是不斷培養企業人才。

盡管新能源客車和海外出口業務在2014年貢獻了蘇州金龍47%的銷售額,但蘇州金龍的主要銷售收入仍來自國內傳統客車市場。這是蘇州金龍多年來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源。只有當樹根很深時,樹木才能茁壯成長,并取得豐碩的成果。

謝飛明認為,公路客車去年基本見底,今年市場需求不會大幅減少。未來的中國客車市場將是經濟型的世界。在細分市場中,剛性需求強的校車和個性化程度高的房車是新的增長點,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日新月異。蘇州金龍必須緊跟工業技術的發展。“這將是未來中國客車行業的新常態。我們要做的是站在新的水平上,保持新常態。

基于這一認識,蘇州金龍將繼續完善研發模式和生產模式,使汽車向輕量化、低碳、智能化發展,使工藝通用化、模塊化、標準化,使管理信息化、制度化、精簡化,使汽車與上下游產業鏈相結合,朝著“從國內卓越到國際卓越”的目標穩步邁進。

謝飛明強調,公交車市場仍有一個新的藍海,即對產品價格不太敏感,但追求私人定制和周到服務的社會群體客戶市場。這就要求蘇州金龍在未來不僅要提供高質量的產品,還要專注于汽車后市場的服務,并為客戶提供一套從產品到售后的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這是蘇州金龍即將推出的“無憂解決方案”的核心理念。

國內市場需要不斷努力,海外市場的深化無疑是新戰略的重要一步,也是跨國汽車公司成長的必由之路。用謝飛明的話來說,目前蘇州金龍的海外發展模式仍然是相對初級的農民播種模式,未來還需要深化為本地耕種模式。

在這方面,與百年企業斯堪尼亞的合作為蘇州金龍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機會。謝飛明表示,“與斯堪尼亞的合作也提高了我們的管理能力和品牌力。我們提前把握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無憂解決方案的能力大大提高。我們派遣優秀員工到瑞典學習,回國后將智慧管理應用到工作中,形成良性循環。”

然而,天氣不如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也不如人。無論目標多么遠大,規劃多么周密,技術多么先進,如果一個企業沒有足夠的人才,它的成功和發展將只是空中樓閣。

“100億是人賺的,”蘇州金龍人力資源部副主任張立堅說。“如果沒有一大批愿意為蘇州金龍付出的優秀員工,一切都是空談。”

眾所周知,在世界500強所在的長三角地區,工作環境相對困難的公交行業人才流失率非常高。尤其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追求個人發展的年輕一代進入蘇州金龍后,培養和留住人才成為公司發展的重中之重……

設備。

為了解決公交行業一線技術工人招聘難的問題,蘇州金龍從去年開始籌備海格職業學校。目前,它已經進行了幾輪人才培訓。預計將于今年5月和6月正式上市,并對生產線上的主要工種進行系統的專業培訓和培訓。該項目也得到了蘇州工業園區政府的鼓勵和支持,希望在海格巴士的平臺上建設一個汽車行業的人才培養基地。

針對管理人才的進步需求,蘇州金龍建立了一系列培訓計劃,并開啟了自下而上的學習渠道。從一線“組長培養計劃”到培養后備干部的“雄鷹計劃”,再到中層管理人員的“HMBA”和高級領導干部的“EMBA”,都有一套完整的人才培養機制。可以說,蘇州金龍去年海外市場的大幅增長與該公司近年來吸收了許多語言與貿易專業的大學生,并在經過系統培訓后將他們投入海外業務密切相關。

從2014年開始,蘇州金龍在不斷培養人才的同時,開啟了一場持續數年的“人才保衛戰”。在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和福利機制的基礎上,我們將確保每一位員工都有一條向上的職業道路,讓有能力的人得到相應的發揮平臺。公司還為員工提供各種培訓和講座,如學習精益生產知識的“精益道場”、關心員工工作和生活方方面面的“海格公開課”等。

從宏觀市場戰略到細化的人才培養機制,可以看出,蘇州金龍已經制定了深思熟慮的頂層設計,這將是其未來發展的持續內生動力和方向指引。新年伊始,站在100億元的新起點上,蘇州金龍再次騰飛,明確落在了邁向新目標的征程上。謝飛明表示,“與斯堪尼亞的合作也提高了我們的管理能力和品牌力。我們提前把握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無憂解決方案的能力大大提高。我們派遣優秀員工到瑞典學習,回國后將智慧管理應用到工作中,形成良性循環。”

然而,天氣不如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也不如人。無論目標多么遠大,規劃多么周密,技術多么先進,如果一個企業沒有足夠的人才,它的成功和發展將只是空中樓閣。

“100億是人賺的,”蘇州金龍人力資源部副主任張立堅說。“如果沒有一大批愿意為蘇州金龍付出的優秀員工,一切都是空談。”

眾所周知,在世界500強所在的長三角地區,工作環境相對困難的公交行業人才流失率非常高。特別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后追求個人發展的年輕一代進入蘇州金龍后,培養和留住人才成為公司發展的重中之重。

為了解決公交行業一線技術工人招聘難的問題,蘇州金龍從去年開始籌備海格職業學校。目前,它已經進行了幾輪人才培訓。預計將于今年5月和6月正式上市,并對生產線上的主要工種進行系統的專業培訓和培訓。該項目也得到了蘇州工業園區政府的鼓勵和支持,希望在海格巴士的平臺上建設一個汽車行業的人才培養基地。

針對管理人才的進步需求,蘇州金龍建立了一系列培訓計劃,并開啟了自下而上的學習渠道。從一線“組長培養計劃”到培養后備干部的“雄鷹計劃”,再到中層管理人員的“HMBA”和高級領導干部的“EMBA”,都有一套完整的人才培養機制。可以說,蘇州金龍去年海外市場的大幅增長與公司吸納了許多語言與傳統專業的大學生密切相關……

近年來,經過系統的培訓,將他們投入海外業務。

從2014年開始,蘇州金龍在不斷培養人才的同時,開啟了一場持續數年的“人才保衛戰”。在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和福利機制的基礎上,我們將確保每一位員工都有一條向上的職業道路,讓有能力的人得到相應的發揮平臺。公司還為員工提供各種培訓和講座,如學習精益生產知識的“精益道場”、關心員工工作和生活方方面面的“海格公開課”等。

從宏觀市場戰略到細化的人才培養機制,可以看出,蘇州金龍已經制定了深思熟慮的頂層設計,這將是其未來發展的持續內生動力和方向指引。新年伊始,站在100億元的新起點上,蘇州金龍再次騰飛,明確落在了邁向新目標的征程上。

標簽:金龍斯堪尼亞東風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董揚:低速電動車目前只宜試點不宜大上

在電動汽車發展的浪潮中,爭議最大的莫過于低速電動車了。由于不贊成無序發展,更不贊成把這一涉及面很廣的綜合問題簡單化、化,筆者受到很多人的質疑,也曾被一位老學長、老領導罵得狗血淋頭。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車底特律車展“搶頭條”

就在北美車展舉行的這幾天,國際油價已經降到每桶50美元以下,但這好像并沒有影響到各巨頭推出新能源車的熱情。

1900/1/1 0:00:00
像手機一樣 電動汽車也應回家充電

剛剛過去的2014年,汽車行業最大變化是電動汽車的崛起。因為性能高、節能、環保,電動車代表著一股全新趨勢。但對于電動車的具體使用,消費者仍心存疑問。

1900/1/1 0:00:00
補貼減少 新能源汽車怎么辦?

2015年元旦前夕,工信部發布《關于公開征求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意見的通知》:20162020年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補助標準將適當“退坡”。

1900/1/1 0:00:00
福建出臺新能源公交車補助辦法 最高補50萬元

福建省交通運輸廳日前出臺辦法鼓勵新能源公交車發展,2014年、2015年購置的新能源公交車每輛可獲15萬元至50萬元的省級補助。

1900/1/1 0:00:00
TUV萊茵深圳電動車電池實驗室正式啟動

全球領先的獨立第三方檢驗、檢測及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UV集團以下簡稱:TUV萊茵今日宣布其位于深圳的全新電動車電池實驗室正式啟動。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