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搬家之前,車云在下地鐵后曾無數次環顧四周,希望前方有一輛三跳車,只需要四五分鐘的嘟嘟聲就可以下樓;
當我回家時,我爸爸羨慕隔壁的叔叔開著一輛寫著“老年代步車”的車,并想過自己買一輛,但他總是在安全問題上掙扎,最終放棄了。
這兩個場景大概可以反映出中國一些低速電動車的現狀。用互聯網行業的話來說,低速電動車抓住了用戶的“痛點”:便宜又方便。以實惠的價格換取一輛代步車,在小縣城走親訪友沒有問題,使用成本低。同時,不能丟棄的問題是,沒有標準和規則,還有很多隱患需要抓住。因此,業內有很多人想利用市場發大財。
如果有人想在未來書寫中國低速電動車的發展史,那么去年的315絕對是一個不會被遺忘的時間節點。正是因為315的曝光,更多的人發現了符合自己心目中定位的產品的存在,而且越拼越富。此后,5月5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委書記、副主任陳清泰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財政部在清華大學宣布成立。暫時無人看管的低速電動汽車也包括在這一范圍內。6月16日,中國汽車工程協會會長傅玉謙啟動了“微型短距離電動汽車的有序發展與規范管理”課題的研究,并于上周在電動汽車100強論壇委員會上發布了提案報告。
從過去吸取的教訓尤其有用。
低速電動車在中國是前所未有的,但這不是中國的特色國情。美國、歐洲和日本對低速電動汽車實施了分類管理,并發布了相應的法規和測試要求。其中,美國和日本將低速電動汽車作為汽車的一個子項進行管理,而歐洲則將其歸類為摩托車。
美國-
美國的低速電動汽車最早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末。經過綜合評估,美國交通部安全管理局于1998年制定了第500號聯邦機動車安全標準,并于2005年和2006年進行了兩次修訂。目前,已有46個州允許低速電動汽車在限速56公里/小時的高速公路上行駛。。同時,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制定了相應的低速汽車測試規范,其他法律法規對產品的最大速度、總質量、基本設備、測試條件和方法(有充電測試要求)做出了規定,要求低速電動汽車符合FMVSS系列控制裝置法律法規中的常規標準,主動安全、基本部件等,但被動安全法律法規要求的項目不多,防撞等相關法律法規除外。
歐洲-
在歐洲法律法規中,最大功率小于15千瓦的四輪電動汽車被歸類為四輪電動摩托車,其中最大功率小于4千瓦的屬于L6e,最高速度限制在45公里/小時;
其余屬于L7e,最高速度低于90公里/小時。。
因此,低速電動汽車在歐洲被納入這一類別,并采取與電動汽車相同的激勵政策來實施。根據摩托車的規定,這類車輛沒有碰撞保護等被動安全要求。
日本-
2013年1月底,日本國土交通省制定了《引進超小型車輛臨時認證制度》,根據車輛特點放寬了一些標準要求。例如,具有摩托車財產且寬度小于1300mm的照明設備可以使用摩托車標準,如果最大速度控制在30 km/h以內,則不能應用碰撞安全相關標準,以便在道路上行駛。此外,司機必須持有駕駛執照,不允許上高速公路,并且必須有喇叭。
近年來,國外開始越來越重視此類車輛的安全性。2010年,美國IIHS組織了一次低速電動汽車的碰撞測試。研究發現,低速車輛與常規車輛無限制混合存在很大的安全風險,并認為低速電動車輛應在有限的區域內以有限的速度行駛。去年,歐洲NCAP對雷諾Twizy和其他車輛進行了碰撞測試。由于缺乏被動安全保護措施,安全評價很低。建議將這部分要求添加到法規中。
可以看出,盡管國外有相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標準,但大多數最常被提及的安全問題都采取了豁免或限制等措施來提高安全性能。
我們應該從過去中學到什么?
低速電動車曝光后,支持和反對的兩種聲音并沒有被打破。支持者認為低速電動車是市場化產品,反對者則認為目前生產企業資質良莠不齊,安全和環境污染的負面影響將大大超過其效益。
中國正處于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時期。低速電動車的出現至少表明了人們對電動出行的接受程度,即只要能滿足需求,充電方便,成本可接受。這些也是電動汽車在實施時面臨的幾個主要問題。
在研究中,研究團隊發現,盡管有一些低速電動車企業魚與熊掌,但其中一些企業具有一定的研發能力,低速電動車基本上使用國產零部件。如果能很好地引導它們,它們就不會成為國產動力電池和驅動電機等關鍵部件發展的動力。低速電動汽車的用戶與傳統汽車的用戶重疊程度較低,這與傳統汽車不是替代關系,因此其影響和阻力將比電動汽車小得多。
因此,研究團隊提出了兩種不同的管理方法:
首先,它被定義為一種低速小型純電動汽車。是指在投資和準入方面對乘用車的管理,在駕駛證和牌照方面對低速貨車的管理。
低速小型純電動汽車仍然屬于汽車的范疇。該標準體系可以從安全角度出發,以目前純電動乘用車的標準體系為基礎,主要需要在動力性能和續航里程方面進行調整,降低門檻,限制膠體鉛酸電池的使用,加強回收監管,并對鋰電池采取補貼等引導措施。
在投資準入方面,可以相對放寬要求,提出限制性條件。例如,要求企業只能生產自己企業自主研發的純電動產品,不能生產任何與內燃機相關的產品;
要求企業具備一定的規模、必要的生產能力、設計能力、售后能力,特別是動力電池回收能力。
該方案的優點是與現行車輛分類基本一致,只需制定特殊的技術條件就可以與現行管理相銜接,并且有相應的交通管理法規,簡單易行。然而,由于汽車和汽車之間的差異,有必要在交通監管中提出限制條件。
其次,它被定義為純電動四輪摩托車,借鑒了歐盟的做法。
該標準體系可以根據電動四輪摩托車和純電動汽車的現有標準,結合我國國情,加強電氣安全、碰撞安全和電磁兼容性。在交通管理方面,建議中央制定交通法律法規的總體原則,并將具體實施細節交給地方政府。
目前,國內相關標準已基本涵蓋歐盟對純電動四輪摩托車車輛功能、結構、環保、安全和動力性能的所有監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基礎;行業投資門檻低,有利于企業發展;車牌和駕駛證易于獲取,綜合使用成本低;地方政府可以根據情況釋放或取締銀行,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但是,目前中國還沒有四輪摩托車的定義,需要補充。而且,如果摩托車在一二線城市基本被禁,其發展將受到限制,不利于市場擴張。
當然,它不可能被完全復制。美國、歐洲和日本沒有增加低速電動汽車的安全要求,碰撞保護基本上是豁免的。然而,在國內交通條件如此復雜的情況下,無法采取同樣的措施,因此研究小組建議在制定標準時引入碰撞安全要求。此外,中國不同城市之間存在很大差異,低速電動車屬于區域性交通工具。因此,在國家的統一規定下,由每個城市決定是否允許、禁止或部分允許。
合法之后呢
有標準和規范的低速電動汽車怎么樣?這種由市場本身培育出來的產品會發生什么?
當然有。不用說,在加強了對安全性和動態性能的要求后,現在許多產品可能會被歸類為不合格產品。企業要想獲得準入資格,就必須投入資金進行實地研發。簡而言之,無論是對于企業還是對于用戶的日常使用,成本的增加都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在成本增加之后,低速電動車的價格會上漲嗎?漲價之后,會不會超出消費者的接受度?
百家號電動汽車委員會副主席高歐陽明在論壇上發布了一項數據。
根據該圖,一輛續航里程100公里、最高時速80公里的低速電動車的成本僅為3.1萬元。里面沒有安全系統,如果加上被動的安全防護措施,費用在3.5萬元左右。目前,低速電動車的價格在3萬元左右,基本最高時速在55公里左右。根據這種計算方法,即使價格會上漲,漲幅也在可接受的范圍內。在搬家之前,車云在下地鐵后曾無數次環顧四周,希望前方有一輛三跳車,只需要四五分鐘的嘟嘟聲就可以下樓;
當我回家時,我爸爸羨慕隔壁的叔叔開著一輛寫著“老年代步車”的車,并想過自己買一輛,但他總是在安全問題上掙扎,最終放棄了。
這兩個場景大概可以反映出中國一些低速電動車的現狀。用互聯網行業的話來說,低速電動車抓住了用戶的“痛點”:便宜又方便。以實惠的價格換取一輛代步車,在小縣城走親訪友沒有問題,使用成本低。同時,不能丟棄的問題是,沒有標準和規則,還有很多隱患需要抓住。因此,業內有很多人想利用市場發大財。
如果有人想在未來書寫中國低速電動車的發展史,那么去年的315絕對是一個不會被遺忘的時間節點。正是因為315的曝光,更多的人發現了符合自己心目中定位的產品的存在,而且越拼越富。此后,5月5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委書記、副主任陳清泰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財政部在清華大學宣布成立。暫時無人看管的低速電動汽車也包括在這一范圍內。6月16日,中國汽車工程協會會長傅玉謙啟動了“微型短距離電動汽車的有序發展與規范管理”課題的研究,并于上周在電動汽車100強論壇委員會上發布了提案報告。
從過去吸取的教訓尤其有用。
低速電動車在中國是前所未有的,但這不是中國的特色國情。美國、歐洲和日本對低速電動汽車實施了分類管理,并發布了相應的法規和測試要求。其中,美國和日本將低速電動汽車作為汽車的一個子項進行管理,而歐洲則將其歸類為摩托車。
美國-
美國的低速電動汽車最早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末。經過綜合評估,美國交通部安全管理局于1998年制定了第500號聯邦機動車安全標準,并于2005年和2006年進行了兩次修訂。目前,已有46個州允許低速電動汽車在限速56公里/小時的高速公路上行駛。。同時,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制定了相應的低速汽車測試規范,其他法律法規對產品的最大速度、總質量、基本設備、測試條件和方法(有充電測試要求)做出了規定,要求低速電動汽車符合FMVSS系列控制裝置法律法規中的常規標準,主動安全、基本部件等,但被動安全法律法規要求的項目不多,防撞等相關法律法規除外。
歐洲-
在歐洲法律法規中,最大功率小于15千瓦的四輪電動汽車被歸類為四輪電動摩托車,其中最大功率小于4千瓦的屬于L6e,最高速度限制在45公里/小時;
其余屬于L7e,最高速度低于90公里/小時。。
因此,低速電動汽車在歐洲被納入這一類別,并采取與電動汽車相同的激勵政策來實施。根據摩托車的規定,這類車輛沒有碰撞保護等被動安全要求。
日本-
2013年1月底,日本國土交通省制定了《引進超小型車輛臨時認證制度》,根據車輛特點放寬了一些標準要求。例如,具有摩托車財產且寬度小于1300mm的照明設備可以使用摩托車標準,如果最大速度控制在30 km/h以內,則不能應用碰撞安全相關標準,以便在道路上行駛。此外,司機必須持有駕駛執照,不允許上高速公路,并且必須有喇叭。
近年來,國外開始越來越重視此類車輛的安全性。2010年,美國IIHS組織了一次低速電動汽車的碰撞測試。研究發現,低速車輛與常規車輛無限制混合存在很大的安全風險,并認為低速電動車輛應在有限的區域內以有限的速度行駛。去年,歐洲NCAP對雷諾Twizy和其他車輛進行了碰撞測試。由于缺乏被動安全保護措施,安全評價很低。建議將這部分要求添加到法規中。
可以看出,盡管國外有相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標準,但大多數最常被提及的安全問題都采取了豁免或限制等措施來提高安全性能。
我們應該從過去中學到什么?
低速電動車曝光后,支持和反對的兩種聲音并沒有被打破。支持者認為低速電動車是市場化產品,反對者則認為目前生產企業資質良莠不齊,安全和環境污染的負面影響將大大超過其效益。
中國正處于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時期。低速電動車的出現至少表明了人們對電動出行的接受程度,即只要能滿足需求,充電方便,成本可接受。這些也是電動汽車在實施時面臨的幾個主要問題。
在研究中,研究團隊發現,盡管有一些低速電動車企業魚與熊掌,但其中一些企業具有一定的研發能力,低速電動車基本上使用國產零部件。如果能很好地引導它們,它們就不會成為國產動力電池和驅動電機等關鍵部件發展的動力。低速電動汽車的用戶與傳統汽車的用戶重疊程度較低,這與傳統汽車不是替代關系,因此其影響和阻力將比電動汽車小得多。
因此,研究團隊提出了兩種不同的管理方法:
首先,它被定義為一種低速小型純電動汽車。是指在投資和準入方面對乘用車的管理,在駕駛證和牌照方面對低速貨車的管理。
低速小型純電動汽車仍然屬于汽車的范疇。該標準體系可以從安全角度出發,以目前純電動乘用車的標準體系為基礎,主要需要在動力性能和續航里程方面進行調整,降低門檻,限制膠體鉛酸電池的使用,加強回收監管,并對鋰電池采取補貼等引導措施。
在投資準入方面,可以相對放寬要求,提出限制性條件。例如,要求企業只能生產自己企業自主研發的純電動產品,不能生產任何與內燃機相關的產品;
要求企業具備一定的規模、必要的生產能力、設計能力、售后能力,特別是動力電池回收能力。
該方案的優點是與現行車輛分類基本一致,只需制定特殊的技術條件就可以與現行管理相銜接,并且有相應的交通管理法規,簡單易行。然而,由于汽車和汽車之間的差異,有必要在交通監管中提出限制條件。
其次,它被定義為純電動四輪摩托車,借鑒了歐盟的做法。
該標準體系可以根據電動四輪摩托車和純電動汽車的現有標準,結合我國國情,加強電氣安全、碰撞安全和電磁兼容性。在交通管理方面,建議中央制定交通法律法規的總體原則,并將具體實施細節交給地方政府。
目前,國內相關標準已基本涵蓋歐盟對純電動四輪摩托車車輛功能、結構、環保、安全和動力性能的所有監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基礎;行業投資門檻低,有利于企業發展;車牌和駕駛證易于獲取,綜合使用成本低;地方政府可以根據情況釋放或取締銀行,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但是,目前中國還沒有四輪摩托車的定義,需要補充。而且,如果摩托車在一二線城市基本被禁,其發展將受到限制,不利于市場擴張。
當然,它不可能被完全復制。美國、歐洲和日本沒有增加低速電動汽車的安全要求,碰撞保護基本上是豁免的。然而,在國內交通條件如此復雜的情況下,無法采取同樣的措施,因此研究小組建議在制定標準時引入碰撞安全要求。此外,中國不同城市之間存在很大差異,低速電動車屬于區域性交通工具。因此,在國家的統一規定下,由每個城市決定是否允許、禁止或部分允許。
合法之后呢
有標準和規范的低速電動汽車怎么樣?這種由市場本身培育出來的產品會發生什么?
當然有。不用說,在加強了對安全性和動態性能的要求后,現在許多產品可能會被歸類為不合格產品。企業要想獲得準入資格,就必須投入資金進行實地研發。簡而言之,無論是對于企業還是對于用戶的日常使用,成本的增加都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在成本增加之后,低速電動車的價格會上漲嗎?漲價之后,會不會超出消費者的接受度?
百家號電動汽車委員會副主席高歐陽明在論壇上發布了一項數據。
根據該圖,一輛續航里程100公里、最高時速80公里的低速電動車的成本僅為3.1萬元。里面沒有安全系統,如果加上被動的安全防護措施,費用在3.5萬元左右。目前,低速電動車的價格在3萬元左右,基本最高時速在55公里左右。根據這種計算方法,即使價格會上漲,漲幅也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充電樁在哪兒?下月就可以上網查詢。
1900/1/1 0:00:00日本東京計劃投資452億日元約合385億美元作為燃料電池車FCV的補貼以及加氫站的建設費用,推廣氫能源在日本的使用。
1900/1/1 0:00:00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近日表示,希望谷歌能夠確認其自動駕駛車路試的安全問題。
1900/1/1 0:00:00樂視殺入汽車領域引發的沖擊波還在繼續。傳統汽車廠商“代表”比亞迪率先發話,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說:“互聯網造車,只是一個概念和炒作。”對此等質疑,近日樂視CEO賈躍亭用甘地的一句名言予以回擊。
1900/1/1 0:00:00在洶涌的互聯網大潮中,眾多產業受到波及,有一些甚至遭遇滅頂之災。但傳統制造業領袖開始有不同的聲音,至少在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眼里,互聯網并非無所不能,也不可能顛覆一切。
1900/1/1 0:00:002014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以更快的速度成長,隨著新車型的增多,電動汽車的需求度再上一個臺階。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