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涌入,作為傳統行業代表的汽車行業也迎來了創新,車內智能系統、自動駕駛、插電式混合動力、微信汽車銷售等新技術、新理念的出現為中國汽車行業帶來了新的方向,但也引發了人們的猜測:中國汽車工業的下一站將是什么?
其中一種猜測是,汽車是智能的,或者IT顛覆了汽車。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對傳統制造業產生了巨大影響,汽車行業也不例外。
不久前,日立首次推出了自動駕駛所需的新技術,并已開始向世界汽車制造商銷售相關汽車零部件。
在此之前,沃爾沃汽車還向人們展示了2015款X C 60、V 60、S60R設計和配備Sensus系統的V 40系列車型。Sensus是沃爾沃最新開發的一套智能車載交互系統。包括互聯、服務、娛樂、導航(Navi)和控制等34項車內互聯功能,可為用戶帶來安全、便捷、智能、高效的車內互聯體驗。沃爾沃希望在不久的將來,Sensus將被用作打開未來互聯世界的窗口,并借助云技術和自動駕駛等科技優勢,構建一個獨特的智能生態系統。
業內人士表示,日立和沃爾沃之所以要加強在汽車智能化方面的攻勢,是因為汽車已經逐漸發展成為高科技集合體,并迅速實現了IT。
3月3日,蘋果官方宣布將與法拉利、梅賽德斯-奔馳和沃爾沃合作,推出C ar Play車載系統;3月11日,騰訊發布“路寶盒子”,實現汽車與騰訊云服務的互聯互通;在4月的北京車展期間,百度正式推出了車聯網產品Carnet;
6月26日,谷歌在舊金山的I/O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Android車載智能系統A ndroidA uto。。。
IT行業咄咄逼人的“入侵”背后隱藏著顛覆最大移動終端汽車行業的野心。易車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斌表示, “我們已經看到所有互聯網巨頭紛紛進入軍用汽車生產行業,carplay已經成功推出,谷歌也推出了無人駕駛汽車。盡管目前的車型不夠漂亮,但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汽車技術研發仍處于起步階段,但互聯網未來的變化對汽車行業的不信任將是非常深刻的,這不僅會改變消費者的汽車習慣,甚至會顛覆汽車行業。".
汽車行業更愿意將此視為一種產業整合。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曾表示:“互聯網無法改變汽車的生活。互聯網只能讓汽車變得更智能,讓出行更方便、更順暢。”
也有很多業內人士認為,汽車和IT不會被顛覆,兩者將呈現融合的趨勢。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就是其中之一。在最近的2014全球汽車論壇上,倪光南表示,迅速崛起的IT企業與傳統汽車企業之間的關系應該是相互融合、相輔相成的。
猜測二:在4S店和電商之間,誰將占據銷售的主流?
互聯網給汽車行業帶來的變化不僅僅是技術,還有銷售模式。
隨著“雙11”的臨近和年終任務的影響,沃爾沃、特斯拉等各大汽車品牌近期開始了各種預熱活動。
對于沃爾沃來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接觸電子商務了。今年5月,沃爾沃與中國領先的O2O汽車服務平臺Easy Car達成戰略合作,實現了汽車與移動互聯網的首次跨界聯盟。
事實上,汽車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正顯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尼爾森最近的數據顯示,92%的用戶在買車時希望通過互聯網了解汽車。在中國,86%的人愿意考慮通過互聯網購買汽車。
在這樣的形勢下,汽車電商能否實現汽車銷售渠道的轉型?傳統的4S店模式能否繼續占據過去的主流?雖然沒有人給出直接的判斷,但大多數人更看好汽車電子商務的未來。
新華鑫汽車營銷解決方案副總經理戴文濤認為,汽車電子商務一定是未來的趨勢。中國汽車經銷商協會副秘書長羅磊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認為,“未來汽車電子商務的發展將逐步擴大,隨著汽車產品本身的變化,如純電動汽車市場化的突破,有可能進一步刺激汽車電子商務發展,為汽車電子商務描繪更廣闊的前景。”
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汽車電商的全銷售周期模式未來可能會實現,但汽車畢竟不是一種快速消費的產品,不可能在交易完成后一勞永逸。在那之后,還有售后等許多環節需要4S店提供服務。因此,汽車電子商務無法完全取代4S店現有的模式,傳統銷售模式的地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動搖。
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白慶元前段時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很難說電子商務能夠完全取代4S店,也很難取代汽車行業現有的營銷結構。”另一家4S店負責人也表示,“網上購車仍有很多困難。例如,目前提車、上牌、保險等中售后環節無法在網上完成,消費者對購車等大單的網上消費仍有疑慮,實體店在他們看來更安全。”
對此,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教授于秀敏認為,盡管目前主流的汽車銷售模式存在t……等問題……
這種模式投資大、成本高、效率低,肯定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即使汽車電子商務協會在未來發展到很大程度,它也肯定不會取代汽車4S店的銷售模式,或者將以共存的模式存在。
猜測3:新能源汽車動力:純電動或混合動力
談到汽車行業的未來,新能源汽車自然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隨著國家政策落地,汽車制造商也在新能源汽車上展開了競爭。
在10月17日至21日舉行的“2014節能與新能源車展”上,沃爾沃汽車宣布將于明年正式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S60L,并計劃在成都量產。
據了解,沃爾沃S60L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分為純電動、混合動力和高性能三種駕駛模式,集三車功能于一體,一車多用。在純電動模式下,沃爾沃S60L的單次巡航里程超過50公里,可以滿足中國75%消費者的通勤需求,尾氣排放為零。在混合動力模式下,一箱汽油充一次電,最大續航里程高達1000公里,可以完全消除消費者對電力短缺和續航里程的焦慮,每百公里油耗為2.1升,碳排放低至每公里50克。如果采用高性能模式,即汽油發動機和電機同時開啟,汽車的最大功率可以達到245+70馬力,最大扭矩可以達到350+200牛米。
然而,在中國,盡管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發展了多年,但選擇純電動還是混合動力仍然是一個有待解決的難題。事實上,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尤其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之間的爭論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自2012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11-2020年)》發布以來,雙方一直處于競爭狀態。
從環保角度來看,“純電驅動”汽車以零排放為目標,順應了汽車動力電動化的發展趨勢,代表了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因此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和重中之重”。然而,技術限制限制了純電動汽車的推廣。據了解,目前大多數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在150公里左右,只能滿足城市車輛的需求。如果你想在春天去郊區旅行或長途旅行,你只能再買一輛其他動力的車。
在業界看來,與純電動汽車相比,插電式混合動力對基礎設施的依賴程度較低,將更適合當前的消費環境。
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傅強在接受筆者采訪時明確表示,沃爾沃短期內不會推出純電動汽車。他認為,在配套不完善的情況下推廣純電動汽車是不現實的,而混合動力汽車無疑是目前更接地氣的選擇。
中國汽車協會秘書長董揚也支持這一觀點。“就純電動和混合動力的比較而言,我們應該更加關注混合動力,并以同樣的實力推廣。混合動力的節油效果更大。可以說,展望20年的未來,純電動是否能普及還不知道,但混合動力的普及已經是可見一斑。 "
業內專家指出,無論是純電動還是混合動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都應該立足實際,著眼未來。純電動和混合動力“兩條腿走路”,還是更理性的選擇。
傅強還表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主推并不意味著沃爾沃告別純電動技術路線,而是選擇了一條更加務實的發展道路。沃爾沃擁有純電動汽車的技術。未來,只要基礎設施成熟,符合市場需求,企業就可以根據市場變化隨時調整產品策略,推出純電動汽車。隨著互聯網的涌入,汽車行業作為傳統行業的代表,也迎來了創新,新技術、新思想的出現……
隨著車內智能系統、自動駕駛、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微信汽車銷售為中國汽車行業帶來了新的方向,但也引發了人們的猜測:中國汽車行業的下一站是什么?
其中一種猜測是,汽車是智能的,或者IT顛覆了汽車。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對傳統制造業產生了巨大影響,汽車行業也不例外。
不久前,日立首次推出了自動駕駛所需的新技術,并已開始向世界汽車制造商銷售相關汽車零部件。
在此之前,沃爾沃汽車還向人們展示了2015款X C 60、V 60、S60R設計和配備Sensus系統的V 40系列車型。Sensus是沃爾沃最新開發的一套智能車載交互系統。包括互聯、服務、娛樂、導航(Navi)和控制等34項車內互聯功能,可為用戶帶來安全、便捷、智能、高效的車內互聯體驗。沃爾沃希望在不久的將來,Sensus將被用作打開未來互聯世界的窗口,并借助云技術和自動駕駛等科技優勢,構建一個獨特的智能生態系統。
業內人士表示,日立和沃爾沃之所以要加強在汽車智能化方面的攻勢,是因為汽車已經逐漸發展成為高科技集合體,并迅速實現了IT。
3月3日,蘋果官方宣布將與法拉利、梅賽德斯-奔馳和沃爾沃合作,推出C ar Play車載系統;3月11日,騰訊發布“路寶盒子”,實現汽車與騰訊云服務的互聯互通;在4月的北京車展期間,百度正式推出了車聯網產品Carnet;
6月26日,谷歌在舊金山的I/O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Android車載智能系統A ndroidA uto。。。
IT行業咄咄逼人的“入侵”背后隱藏著顛覆最大移動終端汽車行業的野心。易車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斌表示, “我們已經看到所有互聯網巨頭紛紛進入軍用汽車生產行業,carplay已經成功推出,谷歌也推出了無人駕駛汽車。盡管目前的車型不夠漂亮,但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汽車技術研發仍處于起步階段,但互聯網未來的變化對汽車行業的不信任將是非常深刻的,這不僅會改變消費者的汽車習慣,甚至會顛覆汽車行業。".
汽車行業更愿意將此視為一種產業整合。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曾表示:“互聯網無法改變汽車的生活。互聯網只能讓汽車變得更智能,讓出行更方便、更順暢。”
也有很多業內人士認為,汽車和IT不會被顛覆,兩者將呈現融合的趨勢。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就是其中之一。在最近的2014全球汽車論壇上,倪光南表示,迅速崛起的IT企業與傳統汽車企業之間的關系應該是相互融合、相輔相成的。
猜測二:在4S店和電商之間,誰將占據銷售的主流?
互聯網給汽車行業帶來的變化不僅僅是技術,還有銷售模式。
隨著“雙11”的臨近和年終任務的影響,沃爾沃、特斯拉等各大汽車品牌近期開始了各種預熱活動。
對于沃爾沃來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接觸電子商務了。今年5月,沃爾沃與中國領先的O2O汽車服務平臺Easy Car達成戰略合作,實現了汽車與移動互聯網的首次跨界聯盟。
事實上,汽車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正顯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尼爾森最近的數據顯示,92%的用戶在買車時希望通過互聯網了解汽車。在中國,86%的人愿意考慮通過互聯網購買汽車。
在這樣的形勢下,汽車電商能否實現汽車銷售渠道的轉型?傳統的4S店模式能否繼續占據過去的主流?雖然沒有人給出直接的判斷,但大多數人更看好汽車電子商務的未來。
新華鑫汽車營銷解決方案副總經理戴文濤認為,汽車電子商務一定是未來的趨勢。中國汽車經銷商協會副秘書長羅磊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認為,“未來汽車電子商務的發展將逐步擴大,隨著汽車產品本身的變化,如純電動汽車市場化的突破,有可能進一步刺激汽車電子商務發展,為汽車電子商務描繪更廣闊的前景。”
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汽車電商的全銷售周期模式未來可能會實現,但汽車畢竟不是一種快速消費的產品,不可能在交易完成后一勞永逸。在那之后,還有售后等許多環節需要4S店提供服務。因此,汽車電子商務無法完全取代4S店現有的模式,傳統銷售模式的地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動搖。
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白慶元前段時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很難說電子商務能夠完全取代4S店,也很難取代汽車行業現有的營銷結構。”另一家4S店負責人也表示,“網上購車仍有很多困難。例如,目前提車、上牌、保險等中售后環節無法在網上完成,消費者對購車等大單的網上消費仍有疑慮,實體店在他們看來更安全。”
對此,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教授于秀敏認為,盡管目前主流的汽車銷售模式存在t……等問題……
這種模式投資大、成本高、效率低,肯定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即使汽車電子商務協會在未來發展到很大程度,它也肯定不會取代汽車4S店的銷售模式,或者將以共存的模式存在。
猜測3:新能源汽車動力:純電動或混合動力
談到汽車行業的未來,新能源汽車自然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隨著國家政策落地,汽車制造商也在新能源汽車上展開了競爭。
在10月17日至21日舉行的“2014節能與新能源車展”上,沃爾沃汽車宣布將于明年正式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S60L,并計劃在成都量產。
據了解,沃爾沃S60L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分為純電動、混合動力和高性能三種駕駛模式,集三車功能于一體,一車多用。在純電動模式下,沃爾沃S60L的單次巡航里程超過50公里,可以滿足中國75%消費者的通勤需求,尾氣排放為零。在混合動力模式下,一箱汽油充一次電,最大續航里程高達1000公里,可以完全消除消費者對電力短缺和續航里程的焦慮,每百公里油耗為2.1升,碳排放低至每公里50克。如果采用高性能模式,即汽油發動機和電機同時開啟,汽車的最大功率可以達到245+70馬力,最大扭矩可以達到350+200牛米。
然而,在中國,盡管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發展了多年,但選擇純電動還是混合動力仍然是一個有待解決的難題。事實上,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尤其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之間的爭論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自2012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11-2020年)》發布以來,雙方一直處于競爭狀態。
從環保角度來看,“純電驅動”汽車以零排放為目標,順應了汽車動力電動化的發展趨勢,代表了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因此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和重中之重”。然而,技術限制限制了純電動汽車的推廣。據了解,目前大多數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在150公里左右,只能滿足城市車輛的需求。如果你想在春天去郊區旅行或長途旅行,你只能再買一輛其他動力的車。
在業界看來,與純電動汽車相比,插電式混合動力對基礎設施的依賴程度較低,將更適合當前的消費環境。
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傅強在接受筆者采訪時明確表示,沃爾沃短期內不會推出純電動汽車。他認為,在配套不完善的情況下推廣純電動汽車是不現實的,而混合動力汽車無疑是目前更接地氣的選擇。
中國汽車協會秘書長董揚也支持這一觀點。“就純電動和混合動力的比較而言,我們應該更加關注混合動力,并以同樣的實力推廣。混合動力的節油效果更大。可以說,展望20年的未來,純電動是否能普及還不知道,但混合動力的普及已經是可見一斑。 "
業內專家指出,無論是純電動還是混合動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都應該立足實際,著眼未來。純電動和混合動力“兩條腿走路”,還是更理性的選擇。
傅強還表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主推并不意味著沃爾沃告別純電動技術路線,而是選擇了一條更加務實的發展道路。沃爾沃擁有純電動汽車的技術。未來,只要基礎設施成熟,符合市場需求,企業就可以根據市場變化隨時調整產品策略,推出純電動汽車。
工信部及能源局制定的新能源充電站設施建設規劃已獲得高層批示,月底將上報國務院新能源汽車概念股蘊藏機遇。
1900/1/1 0:00:00從混合動力電池提供商到混合動力汽車總成系統服務商,科力遠正朝新能源汽車領域快速縱深拓展。
1900/1/1 0:00:0010月29日晚間,比亞迪002594SZ公告了三季報,該公司19月份實現營業收入40409億元,同比小幅增長44;凈利潤389億元,同比減少1638。
1900/1/1 0:00:00隨著武漢本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落地,東風啟辰e30、比亞迪秦等較受關注的乘用車車型銷售終于開始“破冰”。
1900/1/1 0:00:00“2014年至2015年,在京津冀地區公共交通服務領域共推廣20222輛新能源汽車。”近日,七部門印發的《京津冀公交等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方案》提出上述目標。
1900/1/1 0:00:00目前已經進入大連的6個整車生產企業,令大連的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規模迅速壯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