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工信部官網根據《乘用車企業平均油耗核算辦法》(以下簡稱《核算辦法》)的要求,公布了2013年中國乘用車企業的平均油耗。2013年,中國海關111家乘用車企業共生產/進口1821.85萬輛乘用車(不包括新能源乘用車和出口乘用車,下同)。乘用車行業的平均整備質量為1355公斤,行業實際平均油耗為7.33升/100公里。
85家國內乘用車制造商共生產了1714.99萬輛乘用車,平均整備質量為1327公斤,平均油耗為7.23升/100公里。26家進口乘用車經銷商進口乘用車106.86萬輛,平均整備質量1792公斤,實際平均油耗9.06升/100公里。2013年,共有40家汽車公司未能達到平均油耗標準。
其中,中國一汽集團公司、榮成華泰汽車有限公司、沈陽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廣州汽車集團乘用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重慶利凡汽車有限公司等27家中國乘用車公司的平均油耗未達標。
克萊斯勒中國、通用汽車中國、日產中國、本田中國、雷諾(北京)等13家進口乘用車公司的平均油耗不達標。
此前,工信部于5月7日發布《關于加強乘用車企業平均油耗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并公開征求意見。為了確保2015年中國生產的乘用車平均油耗降至6.9升/100公里的目標。在《通知》中,工業和信息化部明確了一系列處罰措施。將對油耗不達標的企業進行公示;
對上一年度平均油耗不達標的乘用車企業,暫停對綜合工況油耗不達標新產品應用《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對平均油耗不達標、未履行達標承諾的乘用車企業,將在通關審核、進口檢驗和生產一致性驗證等方面加強監管。
此外,燃料消耗水平還將與企業產能擴張項目的審批掛鉤。應提交新建乘用車生產企業和現有汽車生產企業跨等級生產乘用車和擴大乘用車產能的平均燃料消耗計劃,不符合標準的應調整該計劃。對于上一年度平均燃料消耗量不達標的企業,其擴建計劃暫不辦理審批。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提出,同一汽車生產集團公司下有多家獨立的乘用車企業,可以作為會計主體統一計算乘用車企業的平均油耗。這可能意味著,大型汽車集團和自主品牌不同品牌下的合資企業有望分享節能車型帶來的平均油耗紅利。
工信部在公開征求意見的同時,還曝光了乘用車企業2013年的平均油耗情況。當時有7家車企沒有提交2013年企業平均油耗執行情況的年度報告。此次,工信部再次發布車企油耗情況,覆蓋所有車企。
大多數企業似乎已經接受了達到國家目標值的強制性要求。長安新能源總工程師陳平表示:“應該執行國家目標值。要實現企業目標值,我們需要在發動機節能技術和車身重量減輕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要實現國家目標,我們必須發展新能源汽車。”
根據《會計方法》,當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的實際值與國家目標值進行比較時,純電動乘用車的燃料消耗量實際值,綜合工況下連續行駛里程在50公里及以上的燃料電池乘用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按零計算,按5倍計入核算基數之和;綜合工況下實際油耗低于2.8升/100公里(含)的車輛(不含純電動和燃料電池乘用車)按三次計入核算基數之和。
由此可見,新能源汽車在企業平均油耗值的計算中占有非常高的權重。對于擁有SUV等大排量產品的企業來說,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顯然對企業的整體標準非常有利,即使是少量的新能源汽車也能發揮很大作用。以北汽福田汽車有限公司為例。2013年,乘用車產量為18454輛,平均油耗為10.35升/100米。如果當年生產1819輛新能源汽車,平均油耗可達6.9升/100公里。
從車企發布的戰略和車型來看,新能源汽車的開發一直被視為一種油耗清除技巧。例如,上汽集團在“十二五”期間開發新能源汽車的總體目標是“通過實施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戰略,迅速降低公司的平均油耗,并在2015年和2020年達到全國平均油耗限制目標”;
在“藍色之路戰略”中,一汽集團明確表示“第三階段應符合國家油耗規定”,甚至一舉推出了四款新能源汽車。
附屬的:
關于2013年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的公告
關于加強乘用車企業平均油耗管理的通知
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方法9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根據《乘用車企業平均油耗核算辦法》(以下簡稱《核算辦法》)的要求,公布了2013年中國乘用車企業的平均油耗。2013年,中國海關111家乘用車企業共生產/進口1821.85萬輛乘用車(不包括新能源乘用車和出口乘用車,下同)。乘用車行業的平均整備質量為1355公斤,行業實際平均油耗為7.33升/100公里。
85家國內乘用車制造商共生產了1714.99萬輛乘用車,平均整備質量為1327公斤,平均油耗為7.23升/100公里。26家進口乘用車經銷商進口乘用車106.86萬輛,平均整備質量1792公斤,實際平均油耗9.06升/100公里。2013年,共有40家汽車公司未能達到平均油耗標準。
其中,中國一汽集團公司、榮成華泰汽車有限公司、沈陽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廣州汽車集團乘用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重慶利凡汽車有限公司等27家中國乘用車公司的平均油耗未達標。
克萊斯勒中國、通用汽車中國、日產中國、本田中國、雷諾(北京)等13家進口乘用車公司的平均油耗不達標。
此前,工信部于5月7日發布《關于加強乘用車企業平均油耗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并公開征求意見。為了確保2015年中國生產的乘用車平均油耗降至6.9升/100公里的目標。在《通知》中,工業和信息化部明確了一系列處罰措施。將對油耗不達標的企業進行公示;
對上一年度平均油耗不達標的乘用車企業,暫停對綜合工況油耗不達標新產品應用《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對平均油耗不達標、未履行達標承諾的乘用車企業,將在通關審核、進口檢驗和生產一致性驗證等方面加強監管。
此外,燃料消耗水平還將與企業產能擴張項目的審批掛鉤。應提交新建乘用車生產企業和現有汽車生產企業跨等級生產乘用車和擴大乘用車產能的平均燃料消耗計劃,不符合標準的應調整該計劃。對于上一年度平均燃料消耗量不達標的企業,其擴建計劃暫不辦理審批。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提出,同一汽車生產集團公司下有多家獨立的乘用車企業,可以作為會計主體統一計算乘用車企業的平均油耗。這可能意味著,大型汽車集團和自主品牌不同品牌下的合資企業有望分享節能車型帶來的平均油耗紅利。
工信部在公開征求意見的同時,還曝光了乘用車企業2013年的平均油耗情況。當時有7家車企沒有提交2013年企業平均油耗執行情況的年度報告。此次,工信部再次發布車企油耗情況,覆蓋所有車企。
大多數企業似乎已經接受了達到國家目標值的強制性要求。長安新能源總工程師陳平表示:“應該執行國家目標值。要實現企業目標值,我們需要在發動機節能技術和車身重量減輕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要實現國家目標,我們必須發展新能源汽車。”
根據《會計方法》,當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的實際值與國家目標值進行比較時,純電動乘用車的燃料消耗量實際值,綜合工況下連續行駛里程在50公里及以上的燃料電池乘用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按零計算,按5倍計入核算基數之和;綜合工況下實際油耗低于2.8升/100公里(含)的車輛(不含純電動和燃料電池乘用車)按三次計入核算基數之和。
由此可見,新能源汽車在企業平均油耗值的計算中占有非常高的權重。對于擁有SUV等大排量產品的企業來說,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顯然對企業的整體標準非常有利,即使是少量的新能源汽車也能發揮很大作用。以北汽福田汽車有限公司為例。2013年,乘用車產量為18454輛,平均油耗為10.35升/100米。如果當年生產1819輛新能源汽車,平均油耗可達6.9升/100公里。
從車企發布的戰略和車型來看,新能源汽車的開發一直被視為一種油耗清除技巧。例如,上汽集團在“十二五”期間開發新能源汽車的總體目標是“通過實施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戰略,迅速降低公司的平均油耗,并在2015年和2020年達到全國平均油耗限制目標”;在“藍色之路戰略”中,一汽集團明確表示“第三階段應符合國家油耗規定”,甚至一舉推出了四款新能源汽車。
附屬的:
關于2013年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的公告
關于加強乘用車企業平均油耗管理的通知
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的核算方法
為實現我國交通能源動力系統轉型,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成大勢所趨。
1900/1/1 0:00:00特斯拉作為市場上最受關注的純電動車,曾積極爭取中國的相關扶持政策,但出人意料地被排除在8月29日國家出臺的第一批免征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外。因為價格較高,特斯拉很看重購置稅減免優惠。
1900/1/1 0:00:00“放開上牌限制后,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力度有滿意的地方,也有不滿意的地方,滿意的地方就是整體工作推進的速度還是不錯的,不滿意的地方是距離老百姓的訴求和政府的要求還有差距。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作者杜俊儀近日,山東省廳發布關于全面整治違規四輪車的一紙通知,將爭議已久的低速電動車再次推向了風口浪尖。
1900/1/1 0:00:009月21日,寶馬純電動車i3和插電混動車i8跑車在中國上市。動人的故事和宏大的場面,電動技術和碳纖維車身等,都讓眾多媒體大開眼界,紛紛點贊。
1900/1/1 0:00:00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紹興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的通知紹政辦發2014100號各區、縣市人民政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