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一年一度的成都車展拉開帷幕。然而,這個曾經的“微型汽車天堂”現在已經成為奢侈品牌的天堂。越來越多的豪車在成都建立了最大的4S店和體驗中心,而微型車的市場份額也逐漸被擠出,就像全國一樣。
每次去日本和歐洲,我都會被滿大街的微型車所震撼。尤其是在日本,路上幾乎看不到大型汽車,他們的迷你車也沒有歐洲的漂亮,主要是可愛和可愛。日本的許多微型車與國產微型飛機相似,排量在0.6升或以下,主要是掀背車。
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產微型車已經徹底淪陷。不僅跨國車企沒有涉足這一領域,就連以微型車起家的自主品牌車企也紛紛向高端轉型,迫不及待地想抹去做微型車的歷史。微型車在中國已經成為低質量、低價格的代名詞。
近年來,微型車在國內的銷量每況愈下,已經達到了微不足道的水平。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A00級轎車市場銷量再次下滑,降幅超過30%,銷量從12.98萬輛降至8.86萬輛,僅占汽車市場的2.8%,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市場份額持續萎縮。
原因一方面是國內消費者對微型車不感興趣,另一方面是汽車公司不愿意開發和推出微型車產品。盡管這兩個原因有點類似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但它們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然而,當全社會都在談論節能環保汽車時,真正具有節能環保效果的微型車已經徹底淪陷在中國市場——曾經讓國人大放異彩、流行多年的奇瑞QQ,如今已經成為“垂死的美人”;長安奔奔在上市時決心年銷20萬輛,但每月僅售出4000輛;盡管比亞迪F0的價格一再下跌,但它還是逃脫不了銷量暴跌的命運。。。
這是一個非常諷刺的現象。小排量汽車的邊緣化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大城市尤為明顯。在這些一線城市,汽車牌照已經成為一種非常稀缺的資源,因此很難扭轉“登峰造極”的消費趨勢,自主品牌在這些城市的生存也越來越困難。
盡管排擠微型車和小型車不是政策的初衷,但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這與日本政府鼓勵購買微型汽車形成了鮮明對比。早在1955年,日本政府就發布了“國民汽車”的概念,極大地激發了汽車公司開發小型汽車的熱情。甚至可以說,在日本成為真正的國民汽車的關鍵在于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然而,日本政府對微型車的支持和引導,使日本民眾的消費觀念更加成熟,在購買微型車時并不自卑。
從目前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微型車的發展有幾個制約因素:一是政府沒有出臺微型車補貼和減稅政策,極大地限制了企業發展投資的積極性和強度;第二,由于微型車價格低廉,利潤相對較低,企業不愿投資;第三,由于沒有更成熟的新型迷你車可供選擇,消費者不愿購買低質低價的產品;
第四,國內消費者不僅將汽車視為一種交通工具,還將汽車視是社會地位和成功的象征。
如果這四個因素不改變,微型車就沒有前景,國內汽車市場也不能稱之為成熟市場。據統計,2012年至今,國內微型車市場上除了重新設計的梅賽德斯-奔馳smart、北汽E系列和眾泰Z100外,沒有其他全新和重新設計的車型,這與其他市場的“三天新車”形成了巨大對比。為了改變迷你車的命運,眾泰Z100不僅配備了ABS+EBD、EPS、智能駕駛電腦和倒車雷達,還承諾提供“4年或15萬公里”的長期保修。
3萬元的汽車已經達到了現在的水平,但消費者仍然不買。消費者羞于購買微型車,企業也羞于生產微型車。這才是中國汽車市場真正的悲哀。無論中國市場一年能賣2200萬輛,還是3000萬輛甚至4000萬輛,只要微型車市場沒有啟動,中國汽車市場就不能稱之為成熟市場。很難想象,隨著中國交通和環境的惡化,如果國內汽車消費觀念仍然“長期化”,那么問題將不僅是鋪張浪費和攀比的不良社會風氣,而且是對節能環保社會觀念的公然挑釁,站在可持續發展的對立面。
中國汽車社會正在經歷的痛苦,需要每一個汽車企業和消費者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態度去改變。8月29日,一年一度的成都車展拉開帷幕。然而,這個曾經的“微型汽車天堂”現在已經成為奢侈品牌的天堂。越來越多的豪車在成都建立了最大的4S店和體驗中心,而微型車的市場份額也逐漸被擠出,就像全國一樣。
每次去日本和歐洲,我都會被滿大街的微型車所震撼。尤其是在日本,路上幾乎看不到大型汽車,他們的迷你車也沒有歐洲的漂亮,主要是可愛和可愛。日本的許多微型車與國產微型飛機相似,排量在0.6升或以下,主要是掀背車。
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產微型車已經徹底淪陷。不僅跨國車企沒有涉足這一領域,就連以微型車起家的自主品牌車企也紛紛向高端轉型,迫不及待地想抹去做微型車的歷史。微型車在中國已經成為低質量、低價格的代名詞。
近年來,微型車在國內的銷量每況愈下,已經達到了微不足道的水平。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A00級轎車市場銷量再次下滑,降幅超過30%,銷量從12.98萬輛降至8.86萬輛,僅占汽車市場的2.8%,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市場份額持續萎縮。
原因一方面是國內消費者對微型車不感興趣,另一方面是汽車公司不愿意開發和推出微型車產品。盡管這兩個原因有點類似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但它們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然而,當全社會都在談論節能環保汽車時,真正具有節能環保效果的微型車已經徹底淪陷在中國市場——曾經讓國人大放異彩、流行多年的奇瑞QQ,如今已經成為“垂死的美人”;長安奔奔在上市時決心年銷20萬輛,但每月僅售出4000輛;
盡管比亞迪F0的價格一再下跌,但它還是逃脫不了銷量暴跌的命運。。。
這是一個非常諷刺的現象。小排量汽車的邊緣化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大城市尤為明顯。在這些一線城市,汽車牌照已經成為一種非常稀缺的資源,因此很難扭轉“登峰造極”的消費趨勢,自主品牌在這些城市的生存也越來越困難。
盡管排擠微型車和小型車不是政策的初衷,但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這與日本政府鼓勵購買微型汽車形成了鮮明對比。早在1955年,日本政府就發布了“國民汽車”的概念,極大地激發了汽車公司開發小型汽車的熱情。甚至可以說,在日本成為真正的國民汽車的關鍵在于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然而,日本政府對微型車的支持和引導,使日本民眾的消費觀念更加成熟,在購買微型車時并不自卑。
從目前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微型車的發展有幾個制約因素:一是政府沒有出臺微型車補貼和減稅政策,極大地限制了企業發展投資的積極性和強度;第二,由于微型車價格低廉,利潤相對較低,企業不愿投資;第三,由于沒有更成熟的新型迷你車可供選擇,消費者不愿購買低質低價的產品;第四,國內消費者不僅將汽車視為一種交通工具,還將汽車視是社會地位和成功的象征。
如果這四個因素不改變,微型車就沒有前景,國內汽車市場也不能稱之為成熟市場。據統計,2012年至今,國內微型車市場上除了重新設計的梅賽德斯-奔馳smart、北汽E系列和眾泰Z100外,沒有其他全新和重新設計的車型,這與其他市場的“三天新車”形成了巨大對比。為了改變迷你車的命運,眾泰Z100不僅配備了ABS+EBD、EPS、智能駕駛電腦和倒車雷達,還承諾提供“4年或15萬公里”的長期保修。
3萬元的汽車已經達到了現在的水平,但消費者仍然不買。消費者羞于購買微型車,企業也羞于生產微型車。這才是中國汽車市場真正的悲哀。無論中國市場一年能賣2200萬輛,還是3000萬輛甚至4000萬輛,只要微型車市場沒有啟動,中國汽車市場就不能稱之為成熟市場。很難想象,隨著中國交通和環境的惡化,如果國內汽車消費觀念仍然“長期化”,那么問題將不僅是鋪張浪費和攀比的不良社會風氣,而且是對節能環保社會觀念的公然挑釁,站在可持續發展的對立面。
中國汽車社會正在經歷的痛苦,需要每一個汽車企業和消費者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態度去改變。
2014年8月29日,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司長馮飛,工信部產業政策司產業協調處處長胡群,部交通管理局研究員應朝陽,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志新,
1900/1/1 0:00:00美國許多電力公司面對用電需求陷入增長困境的挑戰時,都將眼光投向了電動汽車發展前景下的電力消費趨勢。
1900/1/1 0:00:00內山田竹志,豐田混合動力研發的帶頭人。日前,在常熟,我采訪了這位工程師出身的豐田汽車新任會長。
1900/1/1 0:00:00醞釀近2個月后,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優惠車型目錄正式落地。
1900/1/1 0:00:00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已進入快速增長期。
1900/1/1 0:00:00綜合外電報道,零部件供應商偉世通日前推出新款無線充電系統,將裝配通用旗下凱迪拉克品牌2015款ATS、CTS轎車及凱雷德SUV車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