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汽車產業政策去留存疑 準入放開仍在激辯中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新任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司長念勇在2014中國國際汽車工業發展論壇上透露,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正在研究使該法律涵蓋汽車行業的全生命周期。未來,汽車行業的宏觀管理將走向法制軌道,因此存在了十年的汽車行業發展政策是否仍然存在,無疑是汽車行業值得探討的話題。

9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新任司長年勇在2014中國國際汽車產業發展論壇上透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在研究使該法律涵蓋汽車產業生命周期的全過程。

“這意味著,未來的法律將成為政府引導汽車行業有序發展的重要手段,而之前的一些非法律政策將被放棄,許多政策將退出汽車行業的管理機制。”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司司長徐長明,相信如果這一變化成真,國內汽車行業將面臨巨大的變化。

事實上,在本次論壇正式開始之前,汽車行業的創新與改革就已經在前一天的閉門峰會上受到了汽車行業代表的熱議。其中,汽車產業政策是否應該修訂、投資準入政策是否應該放開、自主品牌如何發展等業內關注的話題,成為當天閉門峰會討論的焦點。

人們對產業政策持懷疑態度。

根據年永的說法,如果未來汽車行業的宏觀管理將走向法制軌道,那么存在了十年的汽車行業發展政策(以下簡稱產業政策)是否仍然存在,無疑是汽車行業值得探討的話題。

在這次閉門峰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執行副總裁鄭新立毫不避諱地認為,是時候修改產業政策了。

在他看來,產業政策有三個不足:第一,制定時沒有想到中國的私家車能夠迅速發展,也沒有為汽車進入家庭創造良好的環境。因此,當交通擁堵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時,政策被動地由市場主導;第二,政策對汽車行業自主創新的鼓勵力度不夠;

第三,該政策沒有利用中國龐大的汽車市場來培養自主品牌汽車。

“現在要根據新形勢新任務修改政策。”鄭新利認為,政策修改的內容應該包括突出自主創新,鼓勵新能源汽車和汽車出口,特別是調動國有企業發展自主品牌汽車的積極性。“國有企業自主品牌汽車發展不好,這是過去產業政策的最大錯誤。”

作為汽車產業政策的制定者和實施者之一,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原司長陳斌仍然認為,在2004年發布的眾多產業政策中,只有汽車產業政策得到了實施。重要的原因是該政策是根據法律法規認證的,《目錄》對其具有約束力。

“過去,產業政策是對產業投資項目準入和市場準入的目錄管理。未來,應該用行政法規來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陳斌在閉門峰會上說,十多年前,他就提出要用行政法規和標準來管理,但它沒有得到支持。現在,政府對行業管理的改革為汽車行業的管理提供了改變的機會。

事實上,自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中國全面深化改革以來,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一直在討論之中。念勇透露,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核心是兩句話:一是全面深化改革;

首先,我們應該對汽車進行宏觀管理,走法制管理的道路。

“這意味著汽車產業政策確實存在消失的可能性。”年勇表示,政策是否會繼續存在的問題正在討論中。如果它仍然存在,它應該在支持自主品牌方面取得一些成就,否則它將失去存在的意義。

放開訪問需要多少步驟?

除了產業政策應該保留還是取消的問題外,關于汽車行業投資管理準入是否應該放開的討論也在閉門峰會上升溫。

事實上,在國家出臺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后,有業內人士提出,是否可以放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準入,以促進行業的快速發展。前政策制定者之一陳斌支持這一提議,但他一直在努力實現傳統汽車行業的全面自由化。

“放手的目的是什么?汽車行業的競爭是否不足?我們是否需要進一步開放競爭?如果沒有,我們是不是為了放手而放手?我一直在想,但我想不明白。我認為有些事情可以逐漸采取。至少在中國,我個人建議可以把新能源汽車放在首位。”

對此,陳斌的理由是,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在汽車行業并不擅長,而其他行業沒有汽車資質,無法運營電動汽車。因此,他多次向上級報告,他可以考慮在汽車行業之外進行適當的自由化,但前提是條件允許。

對于傳統汽車領域,陳斌贊成循序漸進的建議,首先放開商用車領域,然后放開乘用車。“現在中國商用車的發展水平完全可以滿足市場需求,所以我們不需要擔心那么多。商用車發布到一定程度并實施一段時間后,就可以在乘用車上發布。但是,為了避免國內汽車公司的搶購,我不同意同一家外國公司不放過m超過兩種類似產品。如果你想做另一個,你可以退出原來的一個,然后再做一個。這個想法可以討論。"

目前,對于是否應該修改合資政策,業內有不同的看法。鄭新利認為,是否應該改變合資政策并不是關鍵問題。現在的關鍵變化是從產業政策入手,調動國有企業開發自主品牌汽車的積極性,鼓勵企業自主研發。

對此,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在接受《21世紀商業導報》采訪時表示,合資公司不能長期延長,工廠將無限期建設,否則自主品牌的市場空間將被合資公司吞并。

“對中國來說,市場是最重要的資源,我們應該好好利用它。以前,我們認為沒有市場可開發,但現在情況并非如此。市場沒有獲得核心技術,發動機仍然無法自行生產,通用技術整體水平不高,競爭力不強。所以現在我們不需要引進外資,因為我們不缺資金,缺的是技術,所以我們應該適當開放市場,確保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能夠同臺競爭。"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份額已連續11個月下降。趙航認為,如果市場份額繼續下降,整個行業都會出現問題。他建議,相關部門應該出臺政策,阻止目前的合資企業續約,以確保市場的競爭力,但同時可以允許合資汽車公司保留一兩個工廠。

“有必要在國家政策中給自主品牌留下一定的市場空間,以支持一兩家自主車企的發展壯大。”趙航表示,要給自主品牌特殊的渠道。年勇,新上任的行業協調員……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司在2014中國國際汽車工業發展論壇上透露,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正在研究使該法律涵蓋汽車行業的全生命周期。未來,汽車行業的宏觀管理將走向法制軌道,因此存在了十年的汽車行業發展政策是否仍然存在,無疑是汽車行業值得探討的話題。

9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新任司長年勇在2014中國國際汽車產業發展論壇上透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在研究使該法律涵蓋汽車產業生命周期的全過程。

“這意味著,未來的法律將成為政府引導汽車行業有序發展的重要手段,而之前的一些非法律政策將被放棄,許多政策將退出汽車行業的管理機制。”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司司長徐長明,相信如果這一變化成真,國內汽車行業將面臨巨大的變化。

事實上,在本次論壇正式開始之前,汽車行業的創新與改革就已經在前一天的閉門峰會上受到了汽車行業代表的熱議。其中,汽車產業政策是否應該修訂、投資準入政策是否應該放開、自主品牌如何發展等業內關注的話題,成為當天閉門峰會討論的焦點。

人們對產業政策持懷疑態度。

根據年永的說法,如果未來汽車行業的宏觀管理將走向法制軌道,那么存在了十年的汽車行業發展政策(以下簡稱產業政策)是否仍然存在,無疑是汽車行業值得探討的話題。

在這次閉門峰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執行副總裁鄭新立毫不避諱地認為,是時候修改產業政策了。

在他看來,產業政策有三個不足:第一,制定時沒有想到中國的私家車能夠迅速發展,也沒有為汽車進入家庭創造良好的環境。因此,當交通擁堵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時,政策被動地由市場主導;第二,政策對汽車行業自主創新的鼓勵力度不夠;

第三,該政策沒有利用中國龐大的汽車市場來培養自主品牌汽車。

“現在要根據新形勢新任務修改政策。”鄭新利認為,政策修改的內容應該包括突出自主創新,鼓勵新能源汽車和汽車出口,特別是調動國有企業發展自主品牌汽車的積極性。“國有企業自主品牌汽車發展不好,這是過去產業政策的最大錯誤。”

作為汽車產業政策的制定者和實施者之一,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原司長陳斌仍然認為,在2004年發布的眾多產業政策中,只有汽車產業政策得到了實施。重要的原因是該政策是根據法律法規認證的,《目錄》對其具有約束力。

“過去,產業政策是對產業投資項目準入和市場準入的目錄管理。未來,應該用行政法規來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陳斌在閉門峰會上說,十多年前,他就提出要用行政法規和標準來管理,但它沒有得到支持。現在,政府對行業管理的改革為汽車行業的管理提供了改變的機會。

事實上,自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中國全面深化改革以來,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一直在討論之中。念勇透露,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核心是兩句話:一是全面深化改革;

首先,我們應該對汽車進行宏觀管理,走法制管理的道路。

“這意味著汽車產業政策確實存在消失的可能性。”年勇表示,政策是否會繼續存在的問題正在討論中。如果它仍然存在,它應該在支持自主品牌方面取得一些成就,否則它將失去存在的意義。

放開訪問需要多少步驟?

除了產業政策應該保留還是取消的問題外,關于汽車行業投資管理準入是否應該放開的討論也在閉門峰會上升溫。

事實上,在國家出臺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后,有業內人士提出,是否可以放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準入,以促進行業的快速發展。前政策制定者之一陳斌支持這一提議,但他一直在努力實現傳統汽車行業的全面自由化。

“放手的目的是什么?汽車行業的競爭是否不足?我們是否需要進一步開放競爭?如果沒有,我們是不是為了放手而放手?我一直在想,但我想不明白。我認為有些事情可以逐漸采取。至少在中國,我個人建議可以把新能源汽車放在首位。”

對此,陳斌的理由是,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在汽車行業并不擅長,而其他行業沒有汽車資質,無法運營電動汽車。因此,他多次向上級報告,他可以考慮在汽車行業之外進行適當的自由化,但前提是條件允許。

對于傳統汽車領域,陳斌贊成循序漸進的建議,首先放開商用車領域,然后放開乘用車。“現在中國商用車的發展水平完全可以滿足市場需求,所以我們不需要擔心那么多。商用車發布到一定程度并實施一段時間后,就可以在乘用車上發布。但是,為了避免國內汽車公司的搶購,我不同意同一家外國公司不放過m超過兩種類似產品。如果你想做另一個,你可以退出原來的一個,然后再做一個。這個想法可以討論。"

目前,對于是否應該修改合資政策,業內有不同的看法。鄭新利認為,是否應該改變合資政策并不是關鍵問題。現在的關鍵變化是從產業政策入手,調動國有企業開發自主品牌汽車的積極性,鼓勵企業自主研發。

對此,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在接受《21世紀商業導報》采訪時表示,合資公司不能長期延長,工廠將無限期建設,否則自主品牌的市場空間將被合資公司吞并。

“對中國來說,市場是最重要的資源,我們應該好好利用它。以前,我們認為沒有市場可開發,但現在情況并非如此。市場沒有獲得核心技術,發動機仍然無法自行生產,通用技術整體水平不高,競爭力不強。所以現在我們不需要引進外資,因為我們不缺資金,缺的是技術,所以我們應該適當開放市場,確保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能夠同臺競爭。"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份額已連續11個月下降。趙航認為,如果市場份額繼續下降,整個行業都會出現問題。他建議,相關部門應該出臺政策,阻止目前的合資企業續約,以確保市場的競爭力,但同時可以允許合資汽車公司保留一兩個工廠。

“有必要在國家政策中給自主品牌留下一定的市場空間,以支持一兩家自主車企的發展壯大。”趙航表示,要給自主品牌特殊的渠道。

標簽:世紀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電動車"十三五"規劃定調 常規混動遭摒棄

9月6日,在2014年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透露,科技部近期已經啟動了“十三五電動汽車科技規劃”的制定工作,

1900/1/1 0:00:00
江淮iEV4上海售價7.48萬元 iEV5電動車11月中旬上市

9月9日,江淮和悅iEV4純電動汽車在上海舉行市場啟動會。iEV4于今年8月15日通過上海地標檢測,可獲得中央和上海市兩級財政補貼共875萬元,以及免費上海牌照。補貼后售價為748萬元。

1900/1/1 0:00:00
知豆電動車交付南京首位車主 售價4.28萬元起

9月6日,知豆電動車在南京正式上市銷售,購買知豆用戶僅需最低428萬就可享受知豆的靈動、輕巧、時尚、便捷。

1900/1/1 0:00:00
北京電動汽車個人上牌超千輛 充電服務費正在研究

9月1日是國家取消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的第一天。北京購買私家純電動車的熱情隨之高漲,截至9月8日,純電動汽車個人上牌數量突破1000輛。

1900/1/1 0:00:00
特斯拉向日本客戶交付第一輛S型電動車

特斯拉汽車公司9月8日舉行儀式,向日本客戶交付第一輛S型電動車。特斯拉CEO兼航天公司SpaceXCEOElonMusk出席儀式,并且親手把車鑰匙交給客戶。

1900/1/1 0:00:00
美國8月電動汽車銷量達1萬輛 同比增141%

美國市場研究機構Baumamp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