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上到處尋找公共充電樁(站)之前,秋風對充電難的問題有了一個看似完美的解決方案——他決定在社區的停車位安裝充電樁。為此,他在自己居住的小區租了兩個有使用權的車位,使用年限為20年。如果沒有私人充電樁,新能源汽車將非常不方便。但沒想到的是,圍繞充電樁的建設,與物業的協調只持續了半年。
事實上,住宅物業和汽車企業都是首次被曝光安裝充電樁,許多責任的落實仍不明確。例如,當充電樁插座運行時,它可能會穿過一些水管。目前尚不清楚中間應該采取什么樣的保護措施,無論是由汽車公司、物業還是電網決定。物業內還有停車場、強電、弱電、工程等多個部門。即使物業同意,以下事項仍需多方協商,秋風仍然頭疼不已。
從2月到6月,秋風一直在與該住宅物業進行協調。在與國網北京電力公司指定的充電樁建設單位、華商三友、第一電網、四季青供電站和江淮4S店向物業說明后,住宅物業最終同意安裝充電樁。經過這一波協調,秋風自嘲,那些購買了新能源汽車并能夠安裝充電樁的人是“真正的勇士”。
同樣被困在充電問題“最后一公里”的朱林榮(化名),因為小區無法安裝充電樁,最終放棄了購買比亞迪E6的想法。朱林榮前后三次與物業溝通,均被拒絕。朱林榮表示,他不明白為什么該物業要參與購買新能源汽車。從他的購車經歷來看,該物業顯然已成為新能源車主購車的最后絆腳石。
春天有多遠?
2014年5月26日,北京市《自用電動汽車充電樁管理細則》規定,住宅物業和業委會應當對充電設施建設給予支持和配合。在北京的《自用電動汽車充電樁管理細則》中,新能源汽車的購買者需要向經銷商提供在停車位安裝電動汽車充電設備的申請,該申請需要獲得物業印章的批準。
在朱林榮看來,這種蓋章的同意書已經變成了財產的權力。
7月15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物業管理區域安裝新能源乘用車自用充電設施的通知》,要求北京市物業服務企業積極支持和配合安裝新能源乘用車自用充電設施,不得借機收取費用。盡管文件提前半個月發布,但財產大多數住宅物業以“不知道政策”為由拒絕了許多新能源汽車購買者的自建充電樁申請。
盡管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私人消費仍處于混亂階段,但世界各國政府和世界各地的汽車公司堅信,中國在多年前贏得全球最大新車消費市場的稱號后,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只是時間問題。有兩個最直接的原因。中國政府為電動汽車提供了世界上最有力的補貼政策,中國數億電動自行車消費者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足以催生許多世界級的電動汽車企業。
在不久的將來,電動汽車的各種優勢仍在為這個嘈雜的新領域而叫囂。從中德車企協商統一收費標準和接口,到部頒相關規定……
f旨在消除地方保護的工業和信息化,從國務院常務會議到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的新政策,再到上月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電動汽車電價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所有的優惠政策都指向一個目標,不僅要讓私人消費者負擔得起電動汽車,還要確保其使用方便。
私家車購買者是將電動汽車從幕后推向前臺的最關鍵力量,但他們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熱情卻被現實中的許多障礙所澆滅。
“事實上,我們真的很想買新能源汽車。如果你真的完成了這輛車,我們會買幾十萬輛。現在的關鍵是這輛車不好,價格仍然那么貴,態度仍然那么僵硬。作為消費者,我們為什么要花錢找罪感?”劉志剛的妻子小方(化名)告訴經濟觀察報。小方告訴《經濟觀察報》作者,“我們只想買自己喜歡的新能源汽車。北京為什么要單獨設立一個地方目錄?”
7月初的一天,上午,在北京一所中學任教的王立新(化名)帶著一封指標確認書,來到位于北京西直門的北京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外事窗口,注銷了已經動搖的新能源指標號。然而,他決定在本月再次參加抽獎,這讓現場工作人員感到困惑。“我只想拿著這個號碼,在合適的時候買一輛電動汽車。”
根據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辦公室發布的數據,今年第四期的申請者中,新能源汽車的數量比上一期增加了近20%,其中一些人像王立新一樣,在上一批中簽后放棄了購車,重新參加了搖號。事實上,作為中國唯一一個需要在新能源汽車上搖號的城市,北京已經出現了大量的棄號者。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6月,在5611項新能源指標中,僅有384輛新能源汽車個體上牌。今年,北京對電動汽車進行了單獨配置和搖號。截至目前,已進行了三次新能源乘用車指標配置示范應用,共9382項指標,其中單位指標4530項,單項指標4852項。彩票上的卡片數量不到彩票數量的十分之一。
在少量卡片的背后,揭示了北京有大量被遺棄的數字,王立新就是其中之一。
與6個月前他在北京搖第一批新能源汽車牌照時的心情類似,他并不為這個被迫選擇放棄的指標感到難過。今年2月26日,當他得知自己獲得了北京市首批新能源號牌時,并沒有表現出興奮和激動。當新能源號的申請在2月8日截止時,當他看到1428人的申請人數統計數據時,他知道自己是100%的中等。
筆者在采訪中發現,這些新能源汽車的購買者集中在30-35歲年齡段,正處于職業生涯的穩定期,具有良好的專業背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使用汽車時是“剛需”。他們有良好的知識儲備,樂于接受新事物,也有環保、時尚、科技的價值追求。然而,在購買新能源的道路上,新車選擇少、充電難、政策環境不穩定,這些“小白鼠”不得不棄數而去,成為臨時的看客。
被政策“玩弄”
何時購買新能源汽車,王立新無法做出決定,因為影響他的決定的因素太多了。從車型的選擇到激勵政策是否到位,王立新和其他大多數選擇觀望的消費者一樣,希望等到時機成熟。
今年5月下旬的一天,王立新在網站上看到一則新聞,稱工信部決定在短時間內下發專項文件,所有現有的地方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將立即廢止。業內專家一致認為,此舉旨在打破新能源推廣中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主義……
y車輛。無獨有偶,北京市有關部門也宣布,第二批新能源目錄將于6月發布。
這件事讓王立新感到,政策的信號是非常不一樣的。一方面,中央政府希望清理地方目錄,另一方面,像北京這樣的城市表示希望公布新一批目錄。王立新當時認為,如果工信部下發中央文件,取消地方目錄,就意味著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也可以購買,這樣他就可以把比亞迪秦納入購買范圍。然而,中央和地方政策的不一致,讓王立新決定等待。
果不其然,6月27日,北京市政府公布了《北京市電動汽車推廣應用行動計劃(2014-2017年)》。在該計劃中,北京沿用了2013年底頒布的《北京市新能源乘用車示范應用管理辦法》,仍將新能源汽車定位為純電動汽車,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則被排除在外。這顯然與中央政府所指的新能源汽車相反,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和純電動汽車。
對于想要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王立新來說,這樣的消息無疑是晴天霹靂。
關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何時被納入北京目錄,北京新能源汽車促進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可能性不大。“為了霧霾治理,政府擔心一些人會利用政策,拿國家補貼,享受車牌號,開油車污染空氣。雖然這有利于擴大消費者的選擇,但也增加了推廣純電動汽車的難度。”
王立新和其他想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車主認為,北京在推廣新能源汽車方面沒有誠意。除了等待,王立新不知道還有什么選擇。“純電需要充電,插電式混合動力在沒電時可以繼續使用汽油。這符合大多數‘里程焦慮’消費者的需求。我不知道北京為什么不讓它進來。”
同樣被政策“玩弄”的還有張凱峰,他已經買了一輛電動汽車。
“政府不能站出來說購置稅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今年7月,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的政策很快出臺,這對像我們這樣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第一批消費者來說是一種傷害。政府未來會采取什么行動?我們如何回應政府的呼吁?”談到免征購置稅的政策,今年6月剛買了北汽E150的張凱峰憤憤不平地向《經濟觀察報》作者“吐口水”。
“我在2月份搖的數字在8月份到期了,我無法趕上9月1日開始的購置稅減免政策。最后,我決定放棄這個號碼。“先生。住在大觀營的李先生在向作者解釋放棄這個號碼的原因時說了這番話。目前,由于政策細節的不確定性,絕大多數中等人群選擇在6個月的目標期內與數字一起觀望。許多汽車公司在接受筆者采訪時也表示,他們已經關注政策很長時間了,但他們真的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辦。
“政府一開始承諾的1000個充電樁,我一個都沒看到。”張凱峰向《經濟觀察報》的作者抱怨道。在張凱峰看來,早在今年年初,北京市發改委就向公眾“承諾”建設這1000個充電樁。“政府應該避免今天一項政策,明天一項政策。”北京華鄉江淮4S店銷售員范一達告訴經濟觀察報的作者。
一些已經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認為,除了各種可能隨時改變主意的激勵政策外,制造商搖擺不定的定價策略也讓后來的消費者“三思而后行”。
今年5月,在北京從事證券行業的關彤以13.5萬元的價格購買了北汽E150EV電動汽車,作為家里的第二輛車。但他沒想到的是,只有一個月……
隨后,北汽新能源公司推出了E150EV,低于5.1萬元的市場價格,最終以8.48萬元的價格售出,這是一項名為“蔚來先鋒”的公益推廣行動。
就在購買機會前一個月,我作為“大頭”多花了近5萬元,這讓包括關通在內的前期購買北汽E150EV電動汽車的老客戶表示“傷不起”。在更多有錢購買的消費者看來,其他車企完全有可能效仿北汽,也許什么時候會推出“優惠促銷活動”。畢竟,新能源汽車的整體價格似乎“高得離譜”。
“也就是說,他們現在賣20萬,但你認為賣15萬是可以的。當他們賣出15萬時,你認為10萬或8萬可以(接受)。根本原因是你對這個品牌沒有認可。當北汽賣出13萬元時,所有人都認為他能賣出8萬元。現在他賣8萬,沒人買。”仍在觀望錢的秋風告訴經濟觀察報作者,企業應該先做好產品,然后把價格控制在合理區間,不要把新能源汽車業務當成投機。
等不及充電樁了。
新能源汽車是以電為動力的,充電是保證其便捷運行的關鍵。收費分為公共收費和私人收費。公共充電是指公共充電站向新能源車主開放,而私人充電是指私人自行安裝充電樁。
在國有企業從事科研工作的秋風還沒有找到可以用于私人充電的公共充電樁。秋風曾根據北京智能充換網管理平臺提供的充電信息,搜索過海淀五棵松附近的充電站。然而,信息中顯示的太空橋和四季青的充電站并不對公眾開放,無論是公交車還是垃圾車。
在今年6月16日公布的《北京市電動汽車推廣應用行動計劃(2014-2017年)》通知中,政府規定,2014年將重點研究制定首都機場、南苑機場、北京火車站等大型交通樞紐充電設施配置規范,北京南站和北京西站,以及公共停車場和高速公路服務區,并完成1000個快速充電樁的建設,初步建成五環內半徑5公里的快速充電樁。
從事房地產行業的李先生也曾前往官方文件中提到的馬蓮道南街道查看充電樁建設情況,但在現場沒有看到宣傳中提到的充電樁。秋風一臉嚴肅地告訴《經濟觀察報》作者,完工是一個概念,能否使用是另一個概念。堅持公共充電樁以快充為主、自用充電樁以慢充為主、布局適度超前的政策原則。在大多數新能源消費者看來,這已經成為一句空話。
目前,大多數購買了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只能集中精力在4S店的公共充電樁充電。今年6月28日,一位名叫“憂心藍夜雨”的車主購買了江淮iEV4電動汽車。由于他居住的小區無法解決充電樁問題,他打算辦理公域充電卡,到公共充電站充電。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他目瞪口呆。
7月30日上午,“藍夜雨”在通州周邊搜索卡片的位置。在街上到處尋找公共充電樁(站)之前,秋風對充電難的問題有了一個看似完美的解決方案——他決定在社區的停車位安裝充電樁。為此,他在自己居住的小區租了兩個有使用權的車位,使用年限為20年。如果沒有私人充電樁,新能源汽車將非常不方便。但沒想到的是,圍繞充電樁的建設,與物業的協調只持續了半年。
事實上,住宅物業和汽車企業都是首次被曝光安裝充電樁,許多責任的落實仍不明確。例如,whe……
充電樁插座運行時,可能會穿過一些水管。目前尚不清楚中間應該采取什么樣的保護措施,無論是由汽車公司、物業還是電網決定。物業內還有停車場、強電、弱電、工程等多個部門。即使物業同意,以下事項仍需多方協商,秋風仍然頭疼不已。
從2月到6月,秋風一直在與該住宅物業進行協調。在與國網北京電力公司指定的充電樁建設單位、華商三友、第一電網、四季青供電站和江淮4S店向物業說明后,住宅物業最終同意安裝充電樁。經過這一波協調,秋風自嘲,那些購買了新能源汽車并能夠安裝充電樁的人是“真正的勇士”。
同樣被困在充電問題“最后一公里”的朱林榮(化名),因為小區無法安裝充電樁,最終放棄了購買比亞迪E6的想法。朱林榮前后三次與物業溝通,均被拒絕。朱林榮表示,他不明白為什么該物業要參與購買新能源汽車。從他的購車經歷來看,該物業顯然已成為新能源車主購車的最后絆腳石。
春天有多遠?
2014年5月26日,北京市《自用電動汽車充電樁管理細則》規定,住宅物業和業委會應當對充電設施建設給予支持和配合。在北京的《自用電動汽車充電樁管理細則》中,新能源汽車的購買者需要向經銷商提供在停車位安裝電動汽車充電設備的申請,該申請需要獲得物業印章的批準。
在朱林榮看來,這種蓋章的同意書已經變成了財產的權力。
7月15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物業管理區域安裝新能源乘用車自用充電設施的通知》,要求北京市物業服務企業積極支持和配合安裝新能源乘用車自用充電設施,不得借機收取費用。盡管文件提前半個月發布,但財產大多數住宅物業以“不知道政策”為由拒絕了許多新能源汽車購買者的自建充電樁申請。
盡管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私人消費仍處于混亂階段,但世界各國政府和世界各地的汽車公司堅信,中國在多年前贏得全球最大新車消費市場的稱號后,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只是時間問題。有兩個最直接的原因。中國政府為電動汽車提供了世界上最有力的補貼政策,中國數億電動自行車消費者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足以催生許多世界級的電動汽車企業。
在不久的將來,電動汽車的各種優勢仍在為這個嘈雜的新領域而叫囂。從中德車企協商統一收費標準和接口,到工信部出臺旨在消除地方保護的相關規定,從國務院常務會議到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的新政策,根據上月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電動汽車電價政策相關問題的通知,所有優惠政策都指向一個目標,不僅要讓私人消費者負擔得起電動汽車,還要確保電動汽車的便捷使用。
私家車購買者是將電動汽車從幕后推向前臺的最關鍵力量,但他們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熱情卻被現實中的許多障礙所澆滅。
“事實上,我們真的很想買新能源汽車。如果你……
真正完成這輛車,我們將購買數十萬輛汽車。現在的關鍵是車不好,價格還是那么貴,態度還是那么僵硬。作為消費者,我們為什么要花錢來尋找罪惡感?”劉志剛的妻子小方(化名)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小方告訴經濟觀察報作者,“我們只想買我們喜歡的新能源汽車。為什么北京要設立一個單獨的地方目錄?"
7月初的一天,上午,在北京一所中學任教的王立新(化名)帶著一封指標確認書,來到位于北京西直門的北京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外事窗口,注銷了已經動搖的新能源指標號。然而,他決定在本月再次參加抽獎,這讓現場工作人員感到困惑。“我只想拿著這個號碼,在合適的時候買一輛電動汽車。”
根據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辦公室發布的數據,今年第四期的申請者中,新能源汽車的數量比上一期增加了近20%,其中一些人像王立新一樣,在上一批中簽后放棄了購車,重新參加了搖號。事實上,作為中國唯一一個需要在新能源汽車上搖號的城市,北京已經出現了大量的棄號者。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6月,在5611項新能源指標中,僅有384輛新能源汽車個體上牌。今年,北京對電動汽車進行了單獨配置和搖號。截至目前,已進行了三次新能源乘用車指標配置示范應用,共9382項指標,其中單位指標4530項,單項指標4852項。彩票上的卡片數量不到彩票數量的十分之一。
在少量卡片的背后,揭示了北京有大量被遺棄的數字,王立新就是其中之一。
與6個月前他在北京搖第一批新能源汽車牌照時的心情類似,他并不為這個被迫選擇放棄的指標感到難過。今年2月26日,當他得知自己獲得了北京市首批新能源號牌時,并沒有表現出興奮和激動。當新能源號的申請在2月8日截止時,當他看到1428人的申請人數統計數據時,他知道自己是100%的中等。
筆者在采訪中發現,這些新能源汽車的購買者集中在30-35歲年齡段,正處于職業生涯的穩定期,具有良好的專業背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使用汽車時是“剛需”。他們有良好的知識儲備,樂于接受新事物,也有環保、時尚、科技的價值追求。然而,在購買新能源的道路上,新車選擇少、充電難、政策環境不穩定,這些“小白鼠”不得不棄數而去,成為臨時的看客。
被政策“玩弄”
何時購買新能源汽車,王立新無法做出決定,因為影響他的決定的因素太多了。從車型的選擇到激勵政策是否到位,王立新和其他大多數選擇觀望的消費者一樣,希望等到時機成熟。
今年5月下旬的一天,王立新在網站上看到一則新聞,稱工信部決定在短時間內下發專項文件,所有現有的地方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將立即廢止。業內專家一致認為,此舉旨在打破新能源汽車推廣中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主義。無獨有偶,北京市有關部門也宣布,第二批新能源目錄將于6月發布。
這件事讓王立新感到,政策的信號是非常不一樣的。一方面,中央政府希望清理地方目錄,另一方面,像北京這樣的城市表示希望公布新一批目錄。王立新當時認為,如果工信部下發中央文件,取消地方目錄,就意味著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也可以購買,這樣他就可以把比亞迪秦納入購買范圍。然而,中央和地方政策的不一致,讓王立新決定等待。
果不其然,在J……
e 27日,北京市政府公布了《北京市電動汽車推廣應用行動計劃(2014-2017年)》。在該計劃中,北京沿用了2013年底頒布的《北京市新能源乘用車示范應用管理辦法》,仍將新能源汽車定位為純電動汽車,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則被排除在外。這顯然與中央政府所指的新能源汽車相反,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和純電動汽車。
對于想要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王立新來說,這樣的消息無疑是晴天霹靂。
關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何時被納入北京目錄,北京新能源汽車促進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可能性不大。“為了霧霾治理,政府擔心一些人會利用政策,拿國家補貼,享受車牌號,開油車污染空氣。雖然這有利于擴大消費者的選擇,但也增加了推廣純電動汽車的難度。”
王立新和其他想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車主認為,北京在推廣新能源汽車方面沒有誠意。除了等待,王立新不知道還有什么選擇。“純電需要充電,插電式混合動力在沒電時可以繼續使用汽油。這符合大多數‘里程焦慮’消費者的需求。我不知道北京為什么不讓它進來。”
同樣被政策“玩弄”的還有張凱峰,他已經買了一輛電動汽車。
“政府不能站出來說購置稅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今年7月,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的政策很快出臺,這對像我們這樣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第一批消費者來說是一種傷害。政府未來會采取什么行動?我們如何回應政府的呼吁?”談到免征購置稅的政策,今年6月剛買了北汽E150的張凱峰憤憤不平地向《經濟觀察報》作者“吐口水”。
“我在2月份搖的數字在8月份到期了,我無法趕上9月1日開始的購置稅減免政策。最后,我決定放棄這個號碼。“先生。住在大觀營的李先生在向作者解釋放棄這個號碼的原因時說了這番話。目前,由于政策細節的不確定性,絕大多數中等人群選擇在6個月的目標期內與數字一起觀望。許多汽車公司在接受筆者采訪時也表示,他們已經關注政策很長時間了,但他們真的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辦。
“政府一開始承諾的1000個充電樁,我一個都沒看到。”張凱峰向《經濟觀察報》的作者抱怨道。在張凱峰看來,早在今年年初,北京市發改委就向公眾“承諾”建設這1000個充電樁。“政府應該避免今天一項政策,明天一項政策。”北京華鄉江淮4S店銷售員范一達告訴經濟觀察報的作者。
一些已經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認為,除了各種可能隨時改變主意的激勵政策外,制造商搖擺不定的定價策略也讓后來的消費者“三思而后行”。
今年5月,在北京從事證券行業的關彤以13.5萬元的價格購買了北汽E150EV電動汽車,作為家里的第二輛車。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僅僅一個月后,北汽新能源公司就在一場代號為“蔚來先鋒”的公益推廣行動中,推出了低于5.1萬元市場價格、最終售價8.48萬元的E150EV。
就在購買機會前一個月,我作為“大頭”多花了近5萬元,這讓包括關通在內的前期購買北汽E150EV電動汽車的老客戶表示“傷不起”。在更多有錢購買的消費者看來,其他車企完全有可能效仿北汽,也許什么時候會推出“優惠促銷活動”。畢竟,新能源汽車的整體價格似乎“高得離譜”。
“也就是說,他們現在賣20萬,但你瘦了……
賣出15萬是可以的。當他們賣出15萬時,你認為10萬或8萬可以(接受)。根本原因是你對這個品牌沒有認可。當北汽賣出13萬元時,所有人都認為他能賣出8萬元。現在他賣8萬,沒人買。”仍在觀望錢的秋風告訴經濟觀察報作者,企業應該先做好產品,然后把價格控制在合理區間,不要把新能源汽車業務當成投機。
等不及充電樁了。
新能源汽車是以電為動力的,充電是保證其便捷運行的關鍵。收費分為公共收費和私人收費。公共充電是指公共充電站向新能源車主開放,而私人充電是指私人自行安裝充電樁。
在國有企業從事科研工作的秋風還沒有找到可以用于私人充電的公共充電樁。秋風曾根據北京智能充換網管理平臺提供的充電信息,搜索過海淀五棵松附近的充電站。然而,信息中顯示的太空橋和四季青的充電站并不對公眾開放,無論是公交車還是垃圾車。
在今年6月16日公布的《北京市電動汽車推廣應用行動計劃(2014-2017年)》通知中,政府規定,2014年將重點研究制定首都機場、南苑機場、北京火車站等大型交通樞紐充電設施配置規范,北京南站和北京西站,以及公共停車場和高速公路服務區,并完成1000個快速充電樁的建設,初步建成五環內半徑5公里的快速充電樁。
從事房地產行業的李先生也曾前往官方文件中提到的馬蓮道南街道查看充電樁建設情況,但在現場沒有看到宣傳中提到的充電樁。秋風一臉嚴肅地告訴《經濟觀察報》作者,完工是一個概念,能否使用是另一個概念。堅持公共充電樁以快充為主、自用充電樁以慢充為主、布局適度超前的政策原則。在大多數新能源消費者看來,這已經成為一句空話。
目前,大多數購買了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只能集中精力在4S店的公共充電樁充電。今年6月28日,一位名叫“憂心藍夜雨”的車主購買了江淮iEV4電動汽車。由于他居住的小區無法解決充電樁問題,他打算辦理公域充電卡,到公共充電站充電。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他目瞪口呆。
7月30日上午,“藍夜雨”在通州周邊搜索卡片的位置。到達團結湖15號供電局時,業務員很驚訝,問他:“你怎么還能做這項業務?”供電站的業務員對“擔心藍夜雨”說,這里沒有這項業務,請去其他供電站咨詢。“藍夜雨”事后撥打了國家電網官方客服電話95598,但驚訝地發現,國家電網客服甚至不知道如何處理這項業務。
2013年12月底,劉志剛夫婦在參加了媒體組織的北汽新能源汽車試駕后,決定先租一輛電動車。然而,在租了一輛北汽E150電動汽車后,我發現汽車的質量有問題。春節期間,劉志剛駕駛著這輛外觀相當“轟”的電動車在北京四環路上行駛。車速突然從80英里/小時下降到40英里/小時,然后他就站不起來了。
劉志剛被嚇死了。高速行駛時,車速急劇下降,如果后面的車輛來不及剎車,后果不堪設想。劉志剛后來尋找汽車租賃公司的理論。租車公司解釋說,這可能是由電路過載保護引起的。但這種解釋讓劉志剛非常不贊成。租用E150的糟糕感覺讓劉志剛決定不考慮購買北汽新能源汽車,盡管劉志剛對E150的外觀感到滿意。
“如果北京……
ts開發新能源汽車,不能讓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感到不方便。”秋風告訴《經濟觀察報》的作者。在秋風看來,在過去的六個月里,北京的新能源政策不得不改變數字,制定一個小目錄,而不是開發混合動力車。新能源的指標只有半年的有效期,這讓人覺得這只是在限制新能源的發展。因此,消費者沒有購買新能源的動機吉爾吉斯斯坦。
“關鍵是通過競爭來降低價格。”中國光大銀行小額信貸業務部市場部的馬波對此進行了分析。目前,阻止他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是新能源汽車性價比不高。與汽油車相比,新能源并沒有太大的購買優勢。基于這一分析,他認為北京現行的停車位控車政策存在不合理因素。如果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前提是有停車位,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價格是停車位加汽車的價格,因此沒有購買的動機。
上汽榮威北京一家4S店的銷售顧問陳晨表示:“開發新能源汽車不是車企的簡單行為,也是政府的行為。現在的關鍵是改善基礎設施,讓早期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者更方便充電。”,銷售人員很驚訝,問他:“你怎么還能做這項業務?”供電站的銷售人員對“憂心忡忡的藍夜雨”說,這里沒有這項業務,請去其他供電站咨詢。“藍夜雨”事后撥打了國家電網官方客服電話95598,但驚訝地發現,國家電網客服甚至不知道如何處理這項業務。
2013年12月底,劉志剛夫婦在參加了媒體組織的北汽新能源汽車試駕后,決定先租一輛電動車。然而,在租了一輛北汽E150電動汽車后,我發現汽車的質量有問題。春節期間,劉志剛駕駛著這輛外觀相當“轟”的電動車在北京四環路上行駛。車速突然從80英里/小時下降到40英里/小時,然后他就站不起來了。
劉志剛被嚇死了。高速行駛時,車速急劇下降,如果后面的車輛來不及剎車,后果不堪設想。劉志剛后來尋找汽車租賃公司的理論。租車公司解釋說,這可能是由電路過載保護引起的。但這種解釋讓劉志剛非常不贊成。租用E150的糟糕感覺讓劉志剛決定不考慮購買北汽新能源汽車,盡管劉志剛對E150的外觀感到滿意。
“如果北京想發展新能源汽車,就不能讓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感到不方便。”秋風告訴《經濟觀察報》的作者。在秋風看來,在過去的六個月里,北京的新能源政策不得不改變數量,制定一個小目錄,而不是開發混合動力車。新能源的指標有效期只有半年,這讓人覺得這只是在限制新能源的發展。因此,消費者沒有購買新能源的動機。
“關鍵是通過競爭來降低價格。”中國光大銀行小額信貸業務部市場部的馬波對此進行了分析。目前,阻止他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是新能源汽車性價比不高。與汽油車相比,新能源并沒有太大的購買優勢。基于這一分析,他認為北京現行的停車位控車政策存在不合理因素。如果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前提是有停車位,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價格是停車位加汽車的價格,因此沒有購買的動機。
上汽榮威北京一家4S店的銷售顧問陳晨表示:“開發新能源汽車不是車企的簡單行為,也是政府的行為。現在的關鍵是改善基礎設施,讓早期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者更方便充電。”
近日,市民在街頭發現,出租車家族新成員純電動出租車越來越多,南京市首批投放的400輛純電動出租車已經全部上路。這一新成員在市場運營情況如何?8月13日,作者隨車進行了體驗。
1900/1/1 0:00:00進入7月,新能源汽車規模化趨勢愈加明顯。中汽協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超過去年全年,駛入了市場化爆發的快車道。
1900/1/1 0:00:00被機構重倉的銀河磁體300127sz在14日晚間披露了其2014年中報。
1900/1/1 0:00:006月份,日本插電式汽車市場在經歷了近兩個月的低迷期后終于強勢回暖,三菱歐藍德PHEV售出1300輛,日產聆風純電動汽車售出1205輛,在取得了今年迄今為止最好的銷售佳績之后,
1900/1/1 0:00:00綜合外電報道,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日前通過法案,正式批準特斯拉在當地通過直銷模式銷售汽車,這也是特斯拉直銷模式在美國本土獲得的最新進展。
1900/1/1 0:00:00河北省廊坊市一家公司研發成功電動汽車快速充電技術,可讓使用磷酸鋰電池的電動汽車10分鐘快速充電行駛70多公里,一小時完全充電可行駛350公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