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財政廳負責籌集資金支持“信息智慧島”示范工程重點項目建設,并負責對重點項目配套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省旅游委員會負責旅游信息化示范項目的組織、協調和實施。
重點園區和風景名勝區的投資開發公司或管委會負責信息產業的發展、旅游業的信息化和產業信息化項目的招商引資、項目合作和服務平臺的建設,負責上報園區產業(企業)發展的數據信息,為示范項目的具體實施方案提供基礎數據支持。
3.政策措施。
(1) 完善配套政策。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11〕4號)和《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中辦發〔2006〕11號)精神,盡快編制完成《海南省信息產業發展規劃》,研究出臺海南省信息行業發展和信息化建設的鼓勵政策,確保信息化。
(2) 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鼓勵信息產業相關企業申報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和集成電路、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絡、物聯網、兩產融合等專項資金。積極探索政府對企業的多方面支持方式和多渠道投融資機制,調動各領域信息投資積極性。對重點能耗和排放工業企業信息技術改造、第三方信息平臺建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關鍵信息技術研發等項目給予資金支持。
(3) 完善人才體系。加快信息技術、健康養生等特色低碳產業人才培養,促進校企合作,構建從基礎教育到在職培訓的人才教育培養體系。從戶籍、住房、子女入學、配偶安置等方面制定完善的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政策,形成吸引人才的良好氛圍。
(七)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項目。
1.主要目標和內容。
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工程重點項目建成后,全省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375兆瓦,年發電量19億千瓦時,可替代化石能源83萬噸標準煤。其中,光伏發電規模增長187.5兆瓦,率先建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效應的綠色工廠、綠色建筑和光伏農業。風力發電裝機規模達到55.5兆瓦(不含國電東方海上風電項目),西部和東北沿海地區風資源得到開發利用,海上風電和多能互補示范項目取得突破。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32兆瓦,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生物柴油、燃料乙醇、車用沼氣等新能源示范項目順利推進。全省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不斷擴大,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大幅提高,能源消費結構清潔化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2.職責分工。
省發展改革委是全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項目的綜合管理部門,負責全面協調和指導總體規劃的實施,并牽頭制定《可再生能源管理辦法》等相關政策……
海南省利用情況;制定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質能綜合利用的產業規劃和政策;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批準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項目重點項目;會同省財政廳等部門對省級財政資金支持的重點示范項目進行評審。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與省發展改革委合作,制定《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利用管理辦法》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項目相關政策;組織協調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項目重點項目的推進和示范項目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應用。
省財政廳負責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有關部門研究制定財政支持政策;配合省發展改革委對財政支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項目重點項目進行監督審查。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研究制定全省建筑領域太陽能光伏技術應用的相關標準。
省國土環境資源廳負責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重點項目的土地審批,以及項目的環境保護管理和監督。
省商務廳負責制定生物柴油生產和推廣的相關政策。
省海洋漁業廳負責海上風電的用海管理和環境保護。
市縣政府和工業園區管委會負責指導和推進市縣和工業園區可再生能源應用示范項目,組織制定重點項目的具體實施方案。
海南電網公司負責同步建設與并網光伏配套的電網設施,建立并網服務體系,確保光伏發電項目并網;
負責全省電網的改造建設,實現風電示范項目的順利整合。
3.政策措施。
(1) 制定全省可再生能源示范項目年度推進計劃。根據全省可再生資源利用規模,統籌制定年度計劃,市縣明確責任分工,分解落實各項目標任務。第一,在編制城市規劃、園區規劃和基礎設施規劃時,應充分考慮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應用,規劃并啟動一批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二是根據全省風能資源分布和特點,規劃一批可實施的大型風電項目和風光互補項目。三是開展全省生物質能資源調查評估,明確全省生物質能資源的數量、類型、分布和現有用途,統一規劃布局生物質能開發項目,促進資源有序開發和重點項目順利投產。
(2) 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省級財政資金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示范項目的支持力度,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省財政支持可再生能源計量、信息系統建設、關鍵技術、設備和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標準和檢測認證體系的建立、新技術的應用和示范,以及在農村地區和島嶼建設可再生能源項目。對生物質能開發利用重點示范項目的原料基地建設、運輸供應體系建設等配套環節給予財政補貼,加大對農村生物質能項目的支持力度。
(3) 完善可再生能源應用機制。電網企業將同步建設和改造支持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電網設施,為可再生能源發電提供方便、及時、高效的電網服務。電網公司應建立標準化的并網審計和服務程序,確保符合規劃和并網技術要求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及時并網運行。優化電力系統調度運行模式,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關于風電優先上網的規定。建立健全支持分布式光伏和生物質發電接入電網和并網運行的體制機制,以及生物質油產品的運行機制,為生物質油產品進入市場提供有利條件。
(4) 積極培育龍頭企業。推動可再生能源設備制造、設計、安裝、運維等服務企業優化整合,支持新能源開發利用企業發展壯大。在龍頭企業的幫助下,全省將建設一批開發利用水平高、技術適用性強、示范效果顯著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擴大資金來源,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建設。
三、 保障措施
(a) 明確目標,落實責任。
綜合考慮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節能潛力、環境容量和產業布局等因素,在國家發布的“十二五”節能指標、能源消耗總量指標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的基礎上,分解實施市縣節能減排示范試點任務,明確重點用能單位和排污單位的目標責任。市縣政府應分解落實各級節能減排目標任務,明確責任、分工……
bor和各部門、企業、基層的相關要求,形成一級抓落實、分級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加強監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對行政不作為、措施不落實、弄虛作假、不按期完成任務的相關責任人嚴格問責,確保節能減排綜合示范試點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2) 加強領導和監督。
進一步強化省氣候變化和節能減排領導小組職能,加強對節能減排綜合示范試點工作總體戰略、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的領導和協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強化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協調實施和推進節能減排示范項目。省發展改革委、省國土環境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等有關部門成立示范項目專項推進小組,分管領導負責,明確由專人負責專項示范項目和示范項目的規劃、申報和推廣。市縣相關部門、產業園區和項目單位要詳細落實年度建設計劃。嚴格控制“兩高”行業新增項目,進一步強化項目節能、環保、用地、安全等指標約束,依法加強節能評估審查、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用地審查,嚴格貸款審批。
(3) 完善政策,增加投資。
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資機制。省政府將進一步加大節能技術改造專項資金投入,產業升級等相關專項資金將向節能減排示范項目傾斜。建立綠色審批通道,在項目用地和行政審批等方面支持企業實施節能減排項目,優先用電、用水、用氣,并在稅收、補貼、價格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優先為符合條件的節能減排示范項目重點項目提供融資服務。將企業節能減排效果納入銀行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和信息披露系統,并與企業信用評級、貸款和證券融資掛鉤。開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鼓勵重點企業購買環境污染責任險。
(四)加強全民宣傳和參與。
將節能減排納入基礎教育體系,加強日常節能減排宣傳教育,通過專題活動、展覽、典型代表團等多種形式,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節能減排,倡導文明、節約、,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習慣。政府機構要把節能減排作為重點工作,落實崗位責任,細化管理措施,踐行節約行動,成為全省節能減排的典范。新聞媒體應積極宣傳節能減排示范項目的進展和成果,宣傳先進的節能減排典型企業和技術,普及節能減排知識和方法,為節能減排示范試點工作創造良好環境。
省財政廳負責籌集資金支持……
負責“信息智慧島”示范工程重點項目建設,負責對重點項目配套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省旅游委員會負責旅游信息化示范項目的組織、協調和實施。
重點園區和風景名勝區的投資開發公司或管委會負責信息產業的發展、旅游業的信息化和產業信息化項目的招商引資、項目合作和服務平臺的建設,負責上報園區產業(企業)發展的數據信息,為示范項目的具體實施方案提供基礎數據支持。
3.政策措施。
(1) 完善配套政策。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發〔2011〕4號)和《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中辦發〔2006〕11號)精神,盡快編制完成《海南省信息產業發展規劃》,研究出臺海南省信息行業發展和信息化建設的鼓勵政策,確保信息化。
(2) 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鼓勵信息產業相關企業申報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和集成電路、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絡、物聯網、兩產融合等專項資金。積極探索政府對企業的多方面支持方式和多渠道投融資機制,調動各領域信息投資積極性。對重點能耗和排放工業企業信息技術改造、第三方信息平臺建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關鍵信息技術研發等項目給予資金支持。
(3) 完善人才體系。加快信息技術、健康養生等特色低碳產業人才培養,促進校企合作,構建從基礎教育到在職培訓的人才教育培養體系。從戶籍、住房、子女入學、配偶安置等方面制定完善的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政策,形成吸引人才的良好氛圍。
(七)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項目。
1.主要目標和內容。
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工程重點項目建成后,全省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375兆瓦,年發電量19億千瓦時,可替代化石能源83萬噸標準煤。其中,光伏發電規模增長187.5兆瓦,率先建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效應的綠色工廠、綠色建筑和光伏農業。風力發電裝機規模達到55.5兆瓦(不含國電東方海上風電項目),西部和東北沿海地區風資源得到開發利用,海上風電和多能互補示范項目取得突破。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32兆瓦,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生物柴油、燃料乙醇、車用沼氣等新能源示范項目順利推進。全省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不斷擴大,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大幅提高,能源消費結構清潔化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2.職責分工。
省發展改革委是全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項目的綜合管理部門,負責總體規劃實施的綜合協調和指導,牽頭制定《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利用管理辦法》等相關政策;
制定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質能綜合利用的產業規劃和政策;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批準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項目重點項目;會同省財政廳等部門對省級財政資金支持的重點示范項目進行評審。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與省發展改革委合作,制定《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利用管理辦法》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項目相關政策;組織協調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項目重點項目的推進和示范項目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應用。
省財政廳負責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有關部門研究制定財政支持政策;配合省發展改革委對財政支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項目重點項目進行監督審查。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研究制定全省建筑領域太陽能光伏技術應用的相關標準。
省國土環境資源廳負責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重點項目的土地審批,以及項目的環境保護管理和監督。
省商務廳負責制定生物柴油生產和推廣的相關政策。
省海洋漁業廳負責海上風電的用海管理和環境保護。
市縣政府和工業園區管委會負責指導和推進市縣和工業園區可再生能源應用示范項目,組織制定重點項目的具體實施方案。
海南電網公司負責同步建設與并網光伏配套的電網設施,建立并網服務體系,確保光伏發電項目并網;
負責全省電網的改造建設,實現風電示范項目的順利整合。
3.政策措施。
(1) 制定全省可再生能源示范項目年度推進計劃。根據全省可再生資源利用規模,統籌制定年度計劃,市縣明確責任分工,分解落實各項目標任務。第一,在編制城市規劃、園區規劃和基礎設施規劃時,應充分考慮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應用,規劃并啟動一批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二是根據全省風能資源分布和特點,規劃一批可實施的大型風電項目和風光互補項目。三是開展全省生物質能資源調查評估,明確全省生物質能資源的數量、類型、分布和現有用途,統一規劃布局生物質能開發項目,促進資源有序開發和重點項目順利投產。
(2) 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省級財政資金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示范項目的支持力度,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省財政支持可再生能源計量、信息系統建設、關鍵技術、設備和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標準和檢測認證體系的建立、新技術的應用和示范,以及在農村地區和島嶼建設可再生能源項目。對生物質能開發利用重點示范項目的原料基地建設、運輸供應體系建設等配套環節給予財政補貼,加大對農村生物質能項目的支持力度。
(3) 完善可再生能源應用機制。電網企業將同步建設和改造支持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電網設施,為可再生能源發電提供方便、及時、高效的電網服務。電網公司應建立標準化的并網審計和服務程序,確保符合規劃和并網技術要求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及時并網運行。優化電力系統調度運行模式,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關于風電優先上網的規定。建立健全支持分布式光伏和生物質發電接入電網和并網運行的體制機制,以及生物質油產品的運行機制,為生物質油產品進入市場提供有利條件。
(4) 積極培育龍頭企業。推動可再生能源設備制造、設計、安裝、運維等服務企業優化整合,支持新能源開發利用企業發展壯大。在龍頭企業的幫助下,全省將建設一批開發利用水平高、技術適用性強、示范效果顯著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擴大資金來源,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建設。
三、 保障措施
(a) 明確目標,落實責任。
綜合考慮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節能潛力、環境容量和產業布局等因素,在國家發布的“十二五”節能指標、能源消耗總量指標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的基礎上,分解實施市縣節能減排示范試點任務,明確重點用能單位和排污單位的目標責任。市縣政府應分解落實各級節能減排目標任務,明確責任、分工……
bor和各部門、企業、基層的相關要求,形成一級抓落實、分級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加強監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對行政不作為、措施不落實、弄虛作假、不按期完成任務的相關責任人嚴格問責,確保節能減排綜合示范試點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2) 加強領導和監督。
進一步強化省氣候變化和節能減排領導小組職能,加強對節能減排綜合示范試點工作總體戰略、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的領導和協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強化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協調實施和推進節能減排示范項目。省發展改革委、省國土環境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等有關部門成立示范項目專項推進小組,分管領導負責,明確由專人負責專項示范項目和示范項目的規劃、申報和推廣。市縣相關部門、產業園區和項目單位要詳細落實年度建設計劃。嚴格控制“兩高”行業新增項目,進一步強化項目節能、環保、用地、安全等指標約束,依法加強節能評估審查、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用地審查,嚴格貸款審批。
(3) 完善政策,增加投資。
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資機制。省政府將進一步加大節能技術改造專項資金投入,產業升級等相關專項資金將向節能減排示范項目傾斜。建立綠色審批通道,在項目用地和行政審批等方面支持企業實施節能減排項目,優先用電、用水、用氣,并在稅收、補貼、價格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優先為符合條件的節能減排示范項目重點項目提供融資服務。將企業節能減排效果納入銀行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和信息披露系統,并與企業信用評級、貸款和證券融資掛鉤。開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鼓勵重點企業購買環境污染責任險。
(四)加強全民宣傳和參與。
將節能減排納入基礎教育體系,加強日常節能減排宣傳教育,通過專題活動、展覽、典型代表團等多種形式,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節能減排,倡導文明、節約、,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習慣。政府機構要把節能減排作為重點工作,落實崗位責任,細化管理措施,踐行節約行動,成為全省節能減排的典范。新聞媒體應積極宣傳節能減排示范項目的進展和成果,宣傳先進的節能減排典型企業和技術,普及節能減排知識和方法,為節能減排示范試點工作創造良好環境。
標簽:
“目前,北京已于2014年2月26日、4月26日進行兩次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配置,共配置新能源小客車指標6664個,其中單位及個人各3332個。
1900/1/1 0:00:00為解決北京市私人電動汽車充電難題,近日,北京市出臺多項鼓勵政策扶持私人電動汽車充電樁的建設。
1900/1/1 0:00:00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12日宣布,該公司將采取“開源模式”,對外開放所有專利,鼓勵其他企業開發先進的電動汽車。
1900/1/1 0:00:00前言本標準根據GBT1
1900/1/1 0:00:0020年前,中國民營企業萬向集團在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創立了子公司,20年后,萬向美國公司正在傳統制造業基礎上加速向清潔能源產業發展。
1900/1/1 0:00:0012日,受廣東省長朱小丹委托,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徐少華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安排省級補助資金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