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的“秦”誕生,在資本市場和用戶口碑上贏得了足夠的關注,這讓號稱在新能源領域領先的上汽感到“危險”。
3月23日,上汽集團披露了未來新能源戰略:在59款新能源汽車的基礎上,繼續開發面向大眾消費者的產品;多種新能源技術將幫助上汽集團快速降低平均油耗。最重要的是,上汽集團希望通過“渠道突破”,改變新能源產品“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59個產品組件
上汽集團目前擁有多少輛新能源汽車?拋出這個問題,熟悉上汽的人感覺“不會有超過10款車型”。然而,在日前舉行的“上汽新能源體驗營”中,上汽新能源與技術管理部總經理給出的答案是59款車型。
干頻告訴筆者,上汽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將繼續堅持產品多元化戰略。目前,上汽新能源汽車擁有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榮威E50純電動汽車等乘用車產品,商用車主要包括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通和上海深沃。在59種產品中,有12種乘用車和47種商用車。
近60輛新能源汽車讓上汽變得昂貴。從2009年到2013年的五年時間里,上汽集團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上投入了56.07億元,這種投資在未來還會繼續。
相應地,上汽集團在“十二五”期間開發新能源汽車的總體目標是“通過實施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戰略,迅速降低公司的平均油耗,并在2015年和2020年達到全國平均油耗限制目標”。
這意味著,到2015年,上汽乘用車的平均油耗將降至6.9升/100公里,而節能乘用車的油耗將僅低于5.9升/100公里。
根據干頻,上汽新能源汽車的主力車型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綜合油耗為2.3L/100km。結合榮威E50純電動汽車,上汽乘用車的平均油耗將大幅降低。
渠道突破
上汽的新能源產品很多,但事實上,在終端市場上,它們總是“叫好不叫座”。例如,榮威E50純電動汽車在近10萬元的國家和地方補貼以及免費上海牌照的巨大誘惑下,自上市以來僅售出800輛。
對此,干頻分析主要在兩個方面制約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一是新能源汽車成本高,這是由于早期開發投入大量資金,未來使用更換電池成本高;
其次,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分布不合理,安裝困難,不能保證消費者用車的便利性。
因此,上汽集團將在商業模式上取得突破,通過分時租賃模式推廣集團旗下的新能源汽車。
據悉,與汽車租賃、公交租賃合作的新能源汽車租賃業務已經上線,以小時或天數計算的分時業務也正在試點中。
干頻認為,分時模式是現階段非常適合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模式,可以降低消費者接觸新能源汽車的門檻。因為這是一輛租賃車輛,消費者不必考慮未來的維護成本。通過分時租賃模式,制造商達到了推廣產品的效果,而消費者實際使用了新能源汽車,他們從中受益。
另一方面,除了在上海積極布局12家新能源汽車4S店外,上汽新能源汽車將立即“觸網”——在3月28日正式上線的上汽O2O汽車電商平臺“車享網”,對接新能源汽車銷售。
此外,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徐偉翰向筆者透露,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充電樁建設已逐步展開,預計2014年建成的充電樁數量將達到5位數。據說,高展在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約為70%,其中上汽產品占比近80%。經銷商在充電樁建設方面的突破,將直接拉動榮威E50等產品的銷量。
貪婪的眼睛
在國內汽車行業的新能源汽車領域,上汽顯然不是一家“急躁”的企業。在比亞迪、奇瑞甚至眾泰爭相推出電動汽車的同時,上汽仍在穩步布局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規劃,構建核心零部件的供應鏈,甚至是看似枯燥乏味的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
然而,競爭對手早就盯上了。比亞迪“秦”和上汽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去年的廣州車展上亮相,從一開始就注定是一對“冤家”。與上汽550 2000輛的銷量目標相比,比亞迪的胃口顯然大于一個級別。
榮威550插電式
比亞迪(002594.SZ)3月24日披露了《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預計新能源汽車將在2014年實現快速增長。董事長王傳福表示,秦雙模電動車上市后,集團月訂單超過2000輛,反響熱烈。然而,目前的產能仍然未能趕上,稍后將提高到每月2000輛。預計今年秦系將售出1.5萬輛,而e6和K9將總共售出5000輛。與此同時,新車“唐”將于今年第四季度上市。
更重要的是,在敲開上海地方政府的大門后,比亞迪獲得了與上汽產品相同的補貼。
相比之下,上汽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價格分別為24.88萬元和25.98萬元,而比亞迪秦的價格分別是18.98萬元和20.98萬元。在獲得6.3萬元的同等補貼后,秦的最低價格將不到13萬元。如果將免費許可證計算在內,秦的吸引力無疑將進一步增強。
上汽集團預測,到2015年,上汽新能源汽車的國內市場份額將力爭達到20%左右。然而,目前看來,在比亞迪等競爭對手的眼中,要實現這一目標并不容易。比亞迪的“秦”誕生,在資本市場和用戶口碑上贏得了足夠的關注,這讓號稱在新能源領域領先的上汽感到“危險”。
3月23日,上汽集團披露了未來新能源戰略:在59款新能源汽車的基礎上,繼續開發面向大眾消費者的產品;
多種新能源技術將幫助上汽集團快速降低平均油耗。最重要的是,上汽集團希望通過“渠道突破”,改變新能源產品“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59個產品組件
上汽集團目前擁有多少輛新能源汽車?拋出這個問題,熟悉上汽的人感覺“不會有超過10款車型”。然而,在日前舉行的“上汽新能源體驗營”中,上汽新能源與技術管理部總經理給出的答案是59款車型。
干頻告訴筆者,上汽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將繼續堅持產品多元化戰略。目前,上汽新能源汽車擁有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榮威E50純電動汽車等乘用車產品,商用車主要包括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通和上海深沃。在59種產品中,有12種乘用車和47種商用車。
近60輛新能源汽車讓上汽變得昂貴。從2009年到2013年的五年時間里,上汽集團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上投入了56.07億元,這種投資在未來還會繼續。
相應地,上汽集團在“十二五”期間開發新能源汽車的總體目標是“通過實施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戰略,迅速降低公司的平均油耗,并在2015年和2020年達到全國平均油耗限制目標”。
這意味著,到2015年,上汽乘用車的平均油耗將降至6.9升/100公里,而節能乘用車的油耗將僅低于5.9升/100公里。
根據干頻,上汽新能源汽車的主力車型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綜合油耗為2.3L/100km。結合榮威E50純電動汽車,上汽乘用車的平均油耗將大幅降低。
渠道突破
上汽的新能源產品很多,但事實上,在終端市場上,它們總是“叫好不叫座”。例如,榮威E50純電動汽車在近10萬元的國家和地方補貼以及免費上海牌照的巨大誘惑下,自上市以來僅售出800輛。
對此,干頻分析主要在兩個方面制約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一是新能源汽車成本高,這是由于早期開發投入大量資金,未來使用更換電池成本高;
其次,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分布不合理,安裝困難,不能保證消費者用車的便利性。
因此,上汽集團將在商業模式上取得突破,通過分時租賃模式推廣集團旗下的新能源汽車。
據悉,與汽車租賃、公交租賃合作的新能源汽車租賃業務已經上線,以小時或天數計算的分時業務也正在試點中。
干頻認為,分時模式是現階段非常適合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模式,可以降低消費者接觸新能源汽車的門檻。因為這是一輛租賃車輛,消費者不必考慮未來的維護成本。通過分時租賃模式,制造商達到了推廣產品的效果,而消費者實際使用了新能源汽車,他們從中受益。
另一方面,除了在上海積極布局12家新能源汽車4S店外,上汽新能源汽車將立即“觸網”——在3月28日正式上線的上汽O2O汽車電商平臺“車享網”,對接新能源汽車銷售。
此外,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徐偉翰向筆者透露,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充電樁建設已逐步展開,預計2014年建成的充電樁數量將達到5位數。據說,高展在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約為70%,其中上汽產品占比近80%。經銷商在充電樁建設方面的突破,將直接拉動榮威E50等產品的銷量。
貪婪的眼睛
在國內汽車行業的新能源汽車領域,上汽顯然不是一家“急躁”的企業。在比亞迪、奇瑞甚至眾泰爭相推出電動汽車的同時,上汽仍在穩步布局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規劃,構建核心零部件的供應鏈,甚至是看似枯燥乏味的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
然而,競爭對手早就盯上了。比亞迪“秦”和上汽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去年的廣州車展上亮相,從一開始就注定是一對“冤家”。與上汽550 2000輛的銷量目標相比,比亞迪的胃口顯然大于一個級別。
榮威550插電式
比亞迪(002594.SZ)3月24日披露了《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預計新能源汽車將在2014年實現快速增長。董事長王傳福表示,秦雙模電動車上市后,集團月訂單超過2000輛,反響熱烈。然而,目前的產能仍然未能趕上,稍后將提高到每月2000輛。預計今年秦系將售出1.5萬輛,而e6和K9將總共售出5000輛。與此同時,新車“唐”將于今年第四季度上市。
更重要的是,在敲開上海地方政府的大門后,比亞迪獲得了與上汽產品相同的補貼。
相比之下,上汽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價格分別為24.88萬元和25.98萬元,而比亞迪秦的價格分別是18.98萬元和20.98萬元。在獲得6.3萬元的同等補貼后,秦的最低價格將不到13萬元。如果將免費許可證計算在內,秦的吸引力無疑將進一步增強。
上汽集團預測,到2015年,上汽新能源汽車的國內市場份額將力爭達到20%左右。然而,目前看來,在比亞迪等競爭對手的眼中,要實現這一目標并不容易。
風靡太平洋彼岸的特斯拉,漂洋過海來到中國亦熱度不減,持續發酵半年多的特斯拉概念,也讓新能源汽車走進公眾視野。
1900/1/1 0:00:00據悉,奔馳將為其MFA前驅平臺的車型搭載采用三缸發動機和電動馬達組成的混動系統。
1900/1/1 0:00:00饒達,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數十年如一日,一直潛心于對中國汽車市場的研究預測。每月初,對于乘用車企和汽車作者來說,等待乘聯會的數據和對上月市場分析及下月市場預測是件大事。
1900/1/1 0:00:00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兩大車企豐田和本田計劃于2015年開辟新的“戰場”將其開發的燃料電池車正式推向市場,每款產品計劃年銷量為1000輛。
1900/1/1 0:00:00“早知道是現在這個狀況,當初我們就應該多買幾輛。”張小專想了一下,又補充了一句:“至少買300輛。
1900/1/1 0:00:00“互聯網思維”可能是今年各行業領導者統一對下屬強調的一個概念。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