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眾巨頭跑馬圈地 閃電布局汽車智能化產業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特斯拉的巨大成功不僅點燃了火熱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汽車電子帶來的智能化也不容小覷。汽車電子市場的盛宴已經開始,智能化正與新能源一起引領和推動汽車產業的新革命。

最近,蘋果公司發布了其首個車載系統CarPlay

在瑞士舉行的日內瓦國際車展上。另一家互聯網巨頭谷歌也宣布,將與通用汽車等四大汽車制造商結盟,力爭在2014年底前推出安卓汽車,同時致力于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就在兩大互聯網巨頭在汽車智能領域的爭奪戰悄然拉開帷幕之際,中國許多上市公司,如零部件制造商、汽車制造商和汽車零部件公司,也在汽車電子產業鏈上競速。

清華大學汽車技術學院博士生謝伯元指出,中國汽車智能化的發展軌道很可能沿著“汽車娛樂-汽車安全-輔助駕駛-人車交互-智能交通-車聯網-自動駕駛”的道路發展,各大技術主線將在相互促進和重疊中螺旋前進,最終實現無人駕駛作為智能汽車發展的終極夢想。

眾神參與汽車行業,走向競爭與合作。

iPhone連接到具有CarPlay功能的汽車后,駕駛員可以通過汽車內置的電子屏幕訪問iPhone上的各種功能。例如,Siri可以用來輕松讀取手機中的聯系方式、打電話和聽語音信息,司機也可以讓Siri讀取信息內容或回復語音信息。

CarPlay系統將首先由法拉利、梅賽德斯-奔馳和沃爾沃等知名汽車制造商體驗。這將是繼蘋果去年推出“車載iOS”功能后,車載操作系統領域的又一關鍵環節。“智能穿戴和iTV還沒有看到行動,行業已經開始希望CarPlay的推出能讓褪色的蘋果重新獲得榮耀。汽車電子戰略的推進可能表明,蘋果認為汽車智能市場的開放速度比其他消費電子產品更快。一些機構分析師告訴作者《中國證券報》。

谷歌也是汽車智能領域的熱門角色。在美國消費電子展之前,谷歌曾表示將與奧迪、通用、現代、本田和英偉達5家公司組成安卓開放汽車聯盟。這些汽車制造商的參與可以繼續改善整個安卓生態系統。梅賽德斯-奔馳公司已經開始招募系統開發人員,將安卓系統與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集成。屆時,駕駛員將實現打電話、發短信、路線導航和媒體播放的全功能集成。但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這些。谷歌領導的無人駕駛技術促使歐洲、美國和日本的主要汽車制造商停止潛水,但已經浮出水面開始研究。據通用汽車公司介紹,2020年,自動駕駛系統將成為汽車的標配。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和IT技術的快速發展,汽車行業迎來了新的變革機遇。除了動力系統的新能源,汽車駕駛的智能化也正在開啟一場投資盛宴,兩種趨勢共同前進,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巨大動力。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波新的汽車智能化浪潮的先驅也可以追溯到純電動汽車的典范特斯拉。其豐富的IT基因和智能化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宣告了這一波汽車智能化浪潮的開啟。

特斯拉純電動汽車不僅沒有發動機、變速箱和物理鑰匙,還擁有大平面屏幕和手機遙控功能。一些特斯拉體驗者向《中國證券報》描述稱,特斯拉Model S實際上就像一款行走的電子產品。當你坐在駕駛座上時,科技感極強的17英寸雙屏電容式觸摸屏立刻吸引你的眼球,而車內的溫控、照明、音樂、GPS、地圖、互聯網接入甚至手剎都濃縮成數字顯示屏上的小觸摸按鈕。車主將可以通過觸摸的方式通過拖拽、點擊和旋轉來控制音樂、通話、導航、空調、車身高度等操作,幾乎所有的駕駛功能都可以通過這個屏幕完成。此外,它具有內置的無線網絡支持和在線無線系統,這使它成為一個超級移動終端。“這和ipa很相似嗎……

”那個人問自己。

手機從功能機向智能手機的轉變,帶動了千億元市場的蓬勃發展,汽車或手機以光速發展出移動終端的接力棒,成為大眾廣泛接受的終極智能終端。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分析稱,電子和IT基因正在成為汽車行業的“親信”。未來,工業化和信息化將高度融合,這將是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

這一趨勢越來越得到業界的認可。根據作者《中國證券報》在業內了解到的消息,早在2006年特斯拉還沒有進入公眾視線時,通用汽車就推出了“電子控制與軟件企業戰略”,許多汽車巨頭已經開始布局汽車智能化;

今年,中國長安汽車(報價、咨詢)等汽車制造商也紛紛提出智能化戰略,并開始通過在汽車電子和智能化領域的大力投資向城市發起進攻。

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汽車智能化的發展將不再在很大程度上由汽車主機制造商主導,IT、通信、互聯網、電子等許多企業將主動參與。法國馬賽KEDGE商學院副教授認為,汽車行業作為工業化量產的典型代表,以標準化量產為商業邏輯,以企業間競爭為導向,以多寡頭壟斷為典型競爭形式。產業鏈圍繞產品從上游分布到下游,定義細節。但隨著互聯網時代個性化、柔性化生產的到來,汽車企業的運營思維將趨于合作,產業鏈的邊界將變得模糊,生態圈中更多的其他企業將開始參與互動,共同創造價值。

閃電布局行業巨頭正在爭奪這塊土地。

“蘋果等巨頭涉足汽車智能產業,必將使整個汽車智能化。”謝伯元對作者《中國證券報》分析稱,汽車的高價值移動終端將成為許多行業領導者的戰場。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汽車智能是一場饕餮盛宴。僅在美國消費電子展的可見創業專場上,就有200多家創業公司和風投齊聚一堂,努力在更多領域實現人與車的互動。

不少A股上市公司也在主動出擊,成為這場盛宴的“座上賓”。作者《中國證券報》梳理發現,2014年以來,包括計算機零部件企業、通信設備制造企業、整車制造企業和汽車零部件企業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在汽車智能化方面加快布局步伐,試圖分享即將到來的汽車智能化盛宴。

以計算機部件制造商超聲波電子為例。2月底,公司子公司汕頭市超聲波印制板公司(CCTC)成功與高端汽車多媒體平臺領先品牌Harman/Becke聯手,獲準為Harman-Becker提供從普通板到HDI板的全產品線,成為其全球汽車印刷電路板供應商之一。CCTC曾是國內移動通信手機印制板的獨家配套企業,后來先后征服了博世、馬瑞麗和海拉。最近,它再次贏得了國際重量級汽車電子客戶Harman Baker,這進一步鞏固了公司作為世界級汽車面板供應商在產業鏈中的重要地位,并為公司的另一個重要產品電容式觸摸屏拓展國際汽車電子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日,超聲波電子表示,CCTC已批量供應Harman Baker,預計年訂單將高達3000萬美元。

最近,Luxshare也開始在汽車連接器和智能移動終端領域發力。公司于3月4日宣布,自2013年以來,全資子公司有限公司在汽車連接器的開發方面逐步取得成果,先后獲得了近10家全球排名前50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商的供應商資質。目前有近50個項目正在開發中,其中5個項目已獲得供應。預計從2014年開始,早期開發的產品的貢獻將逐步體現出來。隨著早期研發產品逐步投入量產,昆山立訊汽車連接器業務將呈現持續穩定增長。據該公司介紹,在電子產品中,汽車連接器的作用甚至比一些核心平臺更大,連接器技術的發展直接決定了超薄和超輕電子產品。一般汽車使用的連接器有近100種,單個車型使用的連接器多達數百種。……

該公司對龐大的汽車連接器市場非常樂觀。

汽車零部件企業在汽車電子領域的布局相對較早。以均勝電子為例。最初,該公司是一家汽車內外裝飾和功能鍵的制造商,但近年來,通過收購德國普瑞,該公司已成為汽車車身電子控制系統的領先供應商。其主要產品涵蓋空調控制器、中控臺、電子控制單元和儀表、傳感器系統和創新的自動化生產線,主要客戶包括奧迪和寶馬等多家汽車巨頭。該公司高管告訴《中國證券報》,未來,該公司還將在汽車電子和智能汽車零部件方面進行以下布局:除了在新能源動力控制系統開發方面保持領先地位外,它還將保持駕駛控制系統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并進入駕駛安全系統的電子產品市場。

此前專注于銷售市場的汽車制造商在汽車智能化布局方面也大幅跟進。據中國科學院合肥材料科學研究所網站消息,廣汽集團先進制造研究所和汽車工程研究院近日簽署了“新能源汽車項目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合同,以促進自動駕駛技術與新能源技術的融合,從而使汽車運行更加智能。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汽車電子主要包括四個單元:汽車動力控制系統、汽車電子系統、智能控制系統和汽車電子網絡系統。汽車電子產品分別占緊湊型轎車和豪華轎車總成本的15%和28%,而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已達到47%。盡管汽車市場已進入穩步發展階段,但與普通零部件相比,汽車制造商越來越多地使用電子系統和半導體集成電路,汽車電子業務已成為各大汽車制造商差異化競爭的關鍵領域。

謝伯元分析,汽車電子和智能控制是共同支撐汽車智能化的兩個最重要條件,二者支撐的智能化發展將帶動巨大的市場空間。例如,2003年,中國的機動車數量約為9600萬輛,私家車數量不到600萬輛。但截至2013年底,中國機動車保有量已超過2.5億輛,其中私家車保有量為8507萬輛。目前,中國的機動車數量仍然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進一步增長的空間仍然是無限的。而這個巨大的市場空間也將成為汽車電子的應用市場。

更快、更近、更智能或領先于新能源

謝伯元指出,總體來看,汽車智能化的增長軌跡很可能沿著“車娛車安輔助駕駛人車交互智能交通車聯網自動駕駛”的路徑發展。當然,智能汽車的發展過程不是線性的,各大主線會相互促進,但相對可以肯定的是,無人駕駛將成為汽車領域的最終目標。

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將越來越成為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關注汽車本身,也越來越關注車外的人和環境,從而推動智能交通的發展。“汽車智能的最終目標是無人駕駛,或者說是自動駕駛。”謝伯元分析說,無人駕駛技術是由許多智能個體技術整合而成的系統技術。當汽車智能化發展到一定階段,許多單項技術都產生了相應的結果來支持無人駕駛技術的性能后,自動駕駛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實現了。“無人駕駛并不是簡單地把車開到路上那么簡單。汽車一旦上路,不僅會面臨車身本身的問題,還會面臨整個道路和交通的問題,其間需要協調各種外部因素。因此,它必然需要許多其他智能技術的支持。”

盡管無人駕駛技術似乎很流行……

此外,汽車智能化發展的步伐可能比預期的要快。有券商研究人員指出,事實上,電動汽車市場的開放,除了來自充電樁、電池技術等的諸多阻力外,也是傳統汽車巨頭基于利益或隱性或顯性封鎖博弈的重要方面;然而,在汽車的智能駕駛方面,目前還沒有向前的阻力,并且一直在有節奏地前進。

謝伯元表示,智能化和新能源雖然是兩條獨立的主線,但實際上是相互促進、相互支持的。新能源汽車主要由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系統控制,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智能應用,以實現更好的控制;智能化的發展也將帶動汽車電子的進步,從而推動新能源動力的進步。

“智能化的概念并不新鮮。國際汽車行業已經提出了智能化發展戰略。但就國內自主汽車品牌而言,最初的任務是造車,主要關注汽車的基本性能;經過一定的發展階段,中國車企的目標已經從‘造車“制造好車”;目前,汽車智能化的階段即將到來。謝伯元說:“這是汽車產業升級的唯一途徑。沒有捷徑,也沒有彎路。"

汽車行業人士普遍認為,在當前背景下,中國加快發展智能布局汽車具有深遠意義。一些汽車制造商對作者《中國證券報》分析稱,中國在汽車電子領域與國外的差距不是很大,而且成本相對較低。借助智能,與國際巨頭并行,實現彎道超車是最有希望的。相對而言,也許新能源對中國汽車工業來說更慢、更遠,智能化的實現也會更快、更近。特斯拉的巨大成功不僅點燃了火熱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汽車電子帶來的智能化也不容小覷。汽車電子市場的盛宴已經開始,智能化正與新能源一起引領和推動汽車產業的新革命。

最近,蘋果公司發布了其首個車載系統CarPlay

在瑞士舉行的日內瓦國際車展上。另一家互聯網巨頭谷歌也宣布,將與通用汽車等四大汽車制造商結盟,力爭在2014年底前推出安卓汽車,同時致力于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就在兩大互聯網巨頭在汽車智能領域的爭奪戰悄然拉開帷幕之際,中國許多上市公司,如零部件制造商、汽車制造商和汽車零部件公司,也在汽車電子產業鏈上競速。

清華大學汽車技術學院博士生謝伯元指出,中國汽車智能化的發展軌道很可能沿著“汽車娛樂-汽車安全-輔助駕駛-人車交互-智能交通-車聯網-自動駕駛”的道路發展,各大技術主線將在相互促進和重疊中螺旋前進,最終實現無人駕駛作為智能汽車發展的終極夢想。

眾神參與汽車行業,走向競爭與合作。

iPhone連接到具有CarPlay功能的汽車后,駕駛員可以通過汽車內置的電子屏幕訪問iPhone上的各種功能。例如,Siri可以用來輕松讀取手機中的聯系方式、打電話和聽語音信息,司機也可以讓Siri讀取信息內容或回復語音信息。

CarPlay系統將首先由法拉利、梅賽德斯-奔馳和沃爾沃等知名汽車制造商體驗。這將是繼蘋果去年推出“車載iOS”功能后,車載操作系統領域的又一關鍵環節。“智能穿戴和iTV還沒有看到行動,行業已經開始希望CarPlay的推出能讓褪色的蘋果重新獲得榮耀。汽車電子戰略的推進可能表明,蘋果認為汽車智能市場的開放速度比其他消費電子產品更快。一些機構分析師告訴作者《中國證券報》。

谷歌也是汽車智能領域的熱門角色。在美國消費電子展之前,谷歌曾表示將與奧迪、通用、現代、本田和英偉達5家公司組成安卓開放汽車聯盟。這些汽車制造商的參與可以繼續改善整個安卓生態系統。梅賽德斯-奔馳公司已經開始招募系統開發人員,將安卓系統與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集成。屆時,駕駛員將實現打電話、發短信、路線導航和媒體播放的全功能集成。但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這些。谷歌領導的無人駕駛技術促使歐洲、美國和日本的主要汽車制造商停止潛水,但已經浮出水面開始研究。據通用汽車公司介紹,2020年,自動駕駛系統將成為汽車的標配。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和IT技術的快速發展,汽車行業迎來了新的變革機遇。除了動力系統的新能源,汽車駕駛的智能化也正在開啟一場投資盛宴,兩種趨勢共同前進,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巨大動力。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波新的汽車智能化浪潮的先驅也可以追溯到純電動汽車的典范特斯拉。其豐富的IT基因和智能化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宣告了這一波汽車智能化浪潮的開啟。

特斯拉純電動汽車不僅沒有發動機、變速箱和物理鑰匙,還擁有大平面屏幕和手機遙控功能。一些特斯拉體驗者向《中國證券報》描述稱,特斯拉Model S實際上就像一款行走的電子產品。當你坐在駕駛座上時,科技感極強的17英寸雙屏電容式觸摸屏立刻吸引你的眼球,而車內的溫控、照明、音樂、GPS、地圖、互聯網接入甚至手剎都濃縮成數字顯示屏上的小觸摸按鈕。車主將可以通過觸摸的方式通過拖拽、點擊和旋轉來控制音樂、通話、導航、空調、車身高度等操作,幾乎所有的駕駛功能都可以通過這個屏幕完成。此外,它具有內置的無線網絡支持和在線無線系統,這使它成為一個超級移動終端。“這和ipa很相似嗎……

”那個人問自己。

手機從功能機向智能手機的轉變,帶動了千億元市場的蓬勃發展,汽車或手機以光速發展出移動終端的接力棒,成為大眾廣泛接受的終極智能終端。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分析稱,電子和IT基因正在成為汽車行業的“親信”。未來,工業化和信息化將高度融合,這將是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

這一趨勢越來越得到業界的認可。根據作者《中國證券報》在業內了解到的消息,早在2006年特斯拉還沒有進入公眾視線時,通用汽車就推出了“電子控制與軟件企業戰略”,許多汽車巨頭已經開始布局汽車智能化;

今年,中國長安汽車(報價、咨詢)等汽車制造商也紛紛提出智能化戰略,并開始通過在汽車電子和智能化領域的大力投資向城市發起進攻。

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汽車智能化的發展將不再在很大程度上由汽車主機制造商主導,IT、通信、互聯網、電子等許多企業將主動參與。法國馬賽KEDGE商學院副教授認為,汽車行業作為工業化量產的典型代表,以標準化量產為商業邏輯,以企業間競爭為導向,以多寡頭壟斷為典型競爭形式。產業鏈圍繞產品從上游分布到下游,定義細節。但隨著互聯網時代個性化、柔性化生產的到來,汽車企業的運營思維將趨于合作,產業鏈的邊界將變得模糊,生態圈中更多的其他企業將開始參與互動,共同創造價值。

閃電布局行業巨頭正在爭奪這塊土地。

“蘋果等巨頭涉足汽車智能產業,必將使整個汽車智能化。”謝伯元對作者《中國證券報》分析稱,汽車的高價值移動終端將成為許多行業領導者的戰場。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汽車智能是一場饕餮盛宴。僅在美國消費電子展的可見創業專場上,就有200多家創業公司和風投齊聚一堂,努力在更多領域實現人與車的互動。

不少A股上市公司也在主動出擊,成為這場盛宴的“座上賓”。作者《中國證券報》梳理發現,2014年以來,包括計算機零部件企業、通信設備制造企業、整車制造企業和汽車零部件企業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在汽車智能化方面加快布局步伐,試圖分享即將到來的汽車智能化盛宴。

以計算機部件制造商超聲波電子為例。2月底,公司子公司汕頭市超聲波印制板公司(CCTC)成功與高端汽車多媒體平臺領先品牌Harman/Becke聯手,獲準為Harman-Becker提供從普通板到HDI板的全產品線,成為其全球汽車印刷電路板供應商之一。CCTC曾是國內移動通信手機印制板的獨家配套企業,后來先后征服了博世、馬瑞麗和海拉。最近,它再次贏得了國際重量級汽車電子客戶Harman Baker,這進一步鞏固了公司作為世界級汽車面板供應商在產業鏈中的重要地位,并為公司的另一個重要產品電容式觸摸屏拓展國際汽車電子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日,超聲波電子表示,CCTC已批量供應Harman Baker,預計年訂單將高達3000萬美元。

最近,Luxshare也開始在汽車連接器和智能移動終端領域發力。公司于3月4日宣布,自2013年以來,全資子公司有限公司在汽車連接器的開發方面逐步取得成果,先后獲得了近10家全球排名前50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商的供應商資質。目前有近50個項目正在開發中,其中5個項目已獲得供應。預計從2014年開始,早期開發的產品的貢獻將逐步體現出來。隨著早期研發產品逐步投入量產,昆山立訊汽車連接器業務將呈現持續穩定增長。據該公司介紹,在電子產品中,汽車連接器的作用甚至比一些核心平臺更大,連接器技術的發展直接決定了超薄和超輕電子產品。一般汽車使用的連接器有近100種,單個車型使用的連接器多達數百種。……

該公司對龐大的汽車連接器市場非常樂觀。

汽車零部件企業在汽車電子領域的布局相對較早。以均勝電子為例。最初,該公司是一家汽車內外裝飾和功能鍵的制造商,但近年來,通過收購德國普瑞,該公司已成為汽車車身電子控制系統的領先供應商。其主要產品涵蓋空調控制器、中控臺、電子控制單元和儀表、傳感器系統和創新的自動化生產線,主要客戶包括奧迪和寶馬等多家汽車巨頭。該公司高管告訴《中國證券報》,未來,該公司還將在汽車電子和智能汽車零部件方面進行以下布局:除了在新能源動力控制系統開發方面保持領先地位外,它還將保持駕駛控制系統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并進入駕駛安全系統的電子產品市場。

此前專注于銷售市場的汽車制造商在汽車智能化布局方面也大幅跟進。據中國科學院合肥材料科學研究所網站消息,廣汽集團先進制造研究所和汽車工程研究院近日簽署了“新能源汽車項目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合同,以促進自動駕駛技術與新能源技術的融合,從而使汽車運行更加智能。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汽車電子主要包括四個單元:汽車動力控制系統、汽車電子系統、智能控制系統和汽車電子網絡系統。汽車電子產品分別占緊湊型轎車和豪華轎車總成本的15%和28%,而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已達到47%。盡管汽車市場已進入穩步發展階段,但與普通零部件相比,汽車制造商越來越多地使用電子系統和半導體集成電路,汽車電子業務已成為各大汽車制造商差異化競爭的關鍵領域。

謝伯元分析,汽車電子和智能控制是共同支撐汽車智能化的兩個最重要條件,二者支撐的智能化發展將帶動巨大的市場空間。例如,2003年,中國的機動車數量約為9600萬輛,私家車數量不到600萬輛。但截至2013年底,中國機動車保有量已超過2.5億輛,其中私家車保有量為8507萬輛。目前,中國的機動車數量仍然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進一步增長的空間仍然是無限的。而這個巨大的市場空間也將成為汽車電子的應用市場。

更快、更近、更智能或領先于新能源

謝伯元指出,總體來看,汽車智能化的增長軌跡很可能沿著“車娛車安輔助駕駛人車交互智能交通車聯網自動駕駛”的路徑發展。當然,智能汽車的發展過程不是線性的,各大主線會相互促進,但相對可以肯定的是,無人駕駛將成為汽車領域的最終目標。

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將越來越成為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關注汽車本身,也越來越關注車外的人和環境,從而推動智能交通的發展。“汽車智能的最終目標是無人駕駛,或者說是自動駕駛。”謝伯元分析說,無人駕駛技術是由許多智能個體技術整合而成的系統技術。當汽車智能化發展到一定階段,許多單項技術都產生了相應的結果來支持無人駕駛技術的性能后,自動駕駛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實現了。“無人駕駛并不是簡單地把車開到路上那么簡單。汽車一旦上路,不僅會面臨車身本身的問題,還會面臨整個道路和交通的問題,其間需要協調各種外部因素。因此,它必然需要許多其他智能技術的支持。”

盡管無人駕駛技術似乎很流行……

此外,汽車智能化發展的步伐可能比預期的要快。有券商研究人員指出,事實上,電動汽車市場的開放,除了來自充電樁、電池技術等的諸多阻力外,也是傳統汽車巨頭基于利益或隱性或顯性封鎖博弈的重要方面;然而,在汽車的智能駕駛方面,目前還沒有向前的阻力,并且一直在有節奏地前進。

謝伯元表示,智能化和新能源雖然是兩條獨立的主線,但實際上是相互促進、相互支持的。新能源汽車主要由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系統控制,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智能應用,以實現更好的控制;智能化的發展也將帶動汽車電子的進步,從而推動新能源動力的進步。

“智能化的概念并不新鮮。國際汽車行業已經提出了智能化發展戰略。但就國內自主汽車品牌而言,最初的任務是造車,主要關注汽車的基本性能;經過一定的發展階段,中國車企的目標已經從‘造車“制造好車”;目前,汽車智能化的階段即將到來。謝伯元說:“這是汽車產業升級的唯一途徑。沒有捷徑,也沒有彎路。"

汽車行業人士普遍認為,在當前背景下,中國加快發展智能布局汽車具有深遠意義。一些汽車制造商對作者《中國證券報》分析稱,中國在汽車電子領域與國外的差距不是很大,而且成本相對較低。借助智能,與國際巨頭并行,實現彎道超車是最有希望的。相對而言,也許新能源對中國汽車工業來說更慢、更遠,智能化的實現也會更快、更近。

標簽:特斯拉奧迪奔馳本田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徐和誼:新能源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關鍵點

在去年實現整體銷量突破216萬輛后,北汽集團全面進入汽車行業第一梯隊。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認為,中國汽車工業60年發展史中,前后30年分別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

1900/1/1 0:00:00
任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亟待多方破局

今年是東風日產成立的第11個年頭,回顧前10年,東風日產副總經理任勇自豪地說“東風日產在這段時間內年銷量增長了14倍,做到了千億產值,發展速度連續多年保持3倍于行業的平均水平。

1900/1/1 0:00:00
中通客車:新能源客車目前仍以混合動力為主

中通客車2月27日在深交所互動易表示,公司預計新能源客車未來的發展方向是純電動客車,但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前,目前仍以混合動力客車為主。

1900/1/1 0:00:00
北京首輛搖號電動汽車家門口充電

3月6日,大興區育龍家園8號樓前,一群身穿綠色工裝的技術人員從大早上就開始忙乎,很快在路邊豎起一個簡易電話亭模樣的鋼架。看到玻璃罩上國家電網的字樣,路過的居民好奇地湊過來。

1900/1/1 0:00:00
北京近四成試駕者棄購電動車 因小區無充電樁

首批中簽新能源汽車配置指標的張和平女士有些郁悶:剛看了一次車,就發現自己的買車計劃有點懸,小區根本沒有安充電樁的條件。在上周新能源汽車搖號中簽的1428位本市市民中,這樣的挫折可能并非個案。

1900/1/1 0:00:00
舍棄V8 寶馬i8為何使用1.5T發動機?

近年來,渦輪增壓流行成為近年來的一個趨勢。像寶馬i8插電混合動力使用了15T渦輪增壓發動機,而沒有使用V8或者V6的自然吸氣發動機。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