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組織專家對各地申報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方案進行了評審,確認28個城市或地區為首批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第一電氣網總結了2015年28個城市和地區的推廣計劃和籌備情況,供您參考。
第1號至第4號四個直轄市
北京1號
促銷目標:3.5萬輛。
領域:公共領域有5000輛車;10000輛出租車、10000輛出租汽車和10000輛私人購買汽車。
組織準備:1。建立了新能源汽車聯席會議制度,并成立了技術專家組。2.各區縣設立推廣應用協調機構。
產業基地:北京發展新能源汽車已形成“一園兩基地”布局,包括昌平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產業基地、房山高端現代制造產業基地和北京新能源汽車科技產業園。這三個基地分別代表了北汽福田、長安汽車和北京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研發和制造實力基地。
基礎設施:北京共有65個電動汽車充換電站,包括1048個充電樁、216個分散樁和1264個充電樁,提供了31.9萬次充換電服務,充電容量11602400千瓦時,服務里程1873.29萬公里,實現了4000多噸二氧化碳終端的減排。
未來,北京將建設5座大中型充換電站、3.57萬個充電樁和1-2座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2013-2017年,出租車車隊中有5000輛電動汽車、5000輛天然氣汽車和5000輛混合動力汽車。同時,推動新能源汽車在公務用車領域的應用。2017年,新能源汽車在公務用車中的推廣規模達到5000輛。2017年,新能源汽車(不含公務用車)規模達到19.5萬輛。
配套政策:《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北京市純電動汽車示范推廣市級補貼暫行辦法》、,《北京市私人購買純電動乘用車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和《北京市新能源乘用車示范運營管理辦法》(送審稿)。
金融投資:1。市財政局按照中央財政補貼1:1的比例給予地方購車補貼資金。2.市發展改革委對公共服務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場所的私人基礎設施建設,按項目總投資的30%給予補貼。
天津2號
推廣目標:1.2萬輛。
場地:11500輛公共車輛;私人500輛車
組織籌備:成立天津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領導小組。
產業基地:包括比亞迪、一汽夏利、長城等8家汽車制造商,以及新能源公交車產業化基地。旗下擁有比克電池、力神電池、天津松正等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企業。
配套政策:1。《關于加快天津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的實施意見》;2.《天津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應急處置預案》;3.天津市純電動客車運營示范項目計劃;
4.《天津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及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
財政投資:7.14億元
基礎設施:天津市現有充換電站7座,充電樁471個。到2015年,天津將建設41個換電站、5個車載充電站、1個集中電池充電站、6個電池配電站、1680個交流充電樁和74個加油站,形成符合城市和地區需求的合理、方便、快速的充電加油服務網絡,以方便消費者使用新能源汽車。
上海第三
推廣目標:10000輛汽車,其中乘用車7600輛。
年度計劃:2013年近450輛;2014年近2500輛;2015年近7000輛
場地:公共:3200輛;私人:6800輛
組織籌備: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廣領導小組,由主管上海市副市長任組長,市財政局、市科委、市經信委、市發展改革委領導組成,市建交委員會、市交通局負責統籌指導和對接四部委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負責制定推進計劃、組織協調、節點審查和最終驗收。設立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制定總體應用規劃、技術方案識別和應用單位指導。
產業基礎:上海擁有申沃、上汽榮威等新能源汽車企業,并建立了較為完整的配套零部件產業鏈。在整車產業的帶動下,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產業鏈不斷完善,如生產動力電池的上海航天電源、上海捷信、上海恒東等。生產汽車驅動電機的上海電驅、華宇電機、上海大軍等;生產電力系統和電子控制的上海雷博、上燃動力、中科申江等。
支持政策:《上海市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汽車和汽車電子”專項實施方案》(2012-2015);《上海市鼓勵私人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試點實施暫行辦法》;關于促進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
財政投資:9億元
基礎設施:已建成12個充換電站、1460個充電樁、142個充電架和3個加氫站(包括2個移動加氫站),并建立了初步的充電監測網絡。
重慶4號
推廣目標:10000輛汽車,全部在公共領域。
組織籌備:建立重慶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聯席會議制度,成立重慶市新能量汽車技術支持專家組。
配套政策:《重慶市“十二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重慶主城區電動汽車充電站布局規劃(2011-2015年)》、《“十二五”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規劃》、,《重慶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13-2015年)》。
財政投資:9億元
基礎設施:已建成交流充電樁200個,綜合充電站3個,快速充電站9個;將建設5個綜合充電站、11個快速直流充電站和275個慢速充電樁。
[第頁]
5號-9號五省一市圈
河北省第五城市群[石家莊(含辛集)、唐山、邯鄲、保定(含定州)、邢臺、廊坊、衡水、滄州、承德、張家口]
促銷目標:13000輛。
現場:近9000輛公共車輛;近4000輛私家車
組織籌備:根據河北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總體目標,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財政廳。
配套政策:《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
關于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政策措施;河北省新能源汽車能源供應設施示范項目方案;新能源汽車能源供應設施示范項目實施方案
財政投入:市財政補助15.8億元。
基礎設施:將建設83座大型標準模塊化充換電站和5455個充電樁。
浙江省第六城市群(杭州、金華、紹興、湖州)
推廣目標:10100輛
組織籌備:成立河北省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領導小組。
配套政策:制定浙江省新能源汽車高新技術產業園發展規劃。
基礎設施:共有78個充電站、1026個充電樁、142個充電架和3個加氫站;將建設45座充換電站和3200個充電樁。
福建省第7城市群(福州、廈門、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龍巖、寧德、平潭)
推廣目標:10000輛。
場地:6950輛公共車輛;私人3050輛車
組織籌備:省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聯合小組;由相關領域專家組成的專家組
配套政策:《新建城市公共交通車輛省級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福建省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方案》;《2013年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行動計劃》
8號江西城市群(南昌、九江、福州、宜春、萍鄉、上饒、贛州)
推廣目標:5300輛。
場地:5100輛公共車輛;200輛私家車
組織籌備:成立江西城市群新能源汽車推廣領導小組和新能源汽車宣傳應用專家組。
扶持政策:《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汽車產業穩定發展的意見》等。
財政投入:地方補助3.29億元。
基礎設施:有5個充電站和860個充電樁;將建設4個充換電站、30個電池配電站和880個純電動汽車充電樁。
廣東省第九城市群(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門、肇慶)
推廣目標:10000輛。
場地:6000輛公共車輛;4000輛私家車
組織準備:省發展改革委將牽頭成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專項工作組。
產業基礎:擁有比亞迪、五洲龍、廣汽集團等整車企業。
配套政策:《珠江三角洲地區推進公交電氣化實施方案》;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廣東省電動汽車發展行動計劃;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新能源汽車開發項目管理辦法;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財政投資:15億元
基礎設施:將建設194個充電站和9018個充電樁。
[第頁]
10號至19號十個省會城市
合肥10號
推廣目標:5720輛
領域:公共:1220輛;私人:4500輛車(所有乘用車)
組織準備:1。成立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2.增加一個專家組、產學研戰略聯盟和一個促進所有權的工作組。
產業基地:合肥擁有江淮汽車、安凱汽車、國軒高新三家新能源龍頭企業。目前,合肥已有653輛電動公交車投入運營,約4585輛純電動私家車和1000輛電動出租車穿梭于合肥街頭。預計到2017年,合肥將有2700輛“綠色”公交車,使“綠色”公共交通工具的比例達到40%。
配套政策:《合肥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管理辦法(暫行)》;《合肥市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暫行規定》;
《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能源汽車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安徽省汽車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
金融投資:1。購車補貼3.1億元;2、基礎設施補貼850萬元;3.電池回收補貼380萬元。
基礎設施:有8個充電站、2000個充電樁和10個維護服務站;將建設6個充電樁、5000個交流充電樁、一個電池回收點和一個電池再生站。
11號太原:
促銷目標:5000輛。
領域:公共:3900輛,私人:1100輛。
組織準備:1。成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領導小組;2.成立由、產學研等各領域專家組成的專家組。
基礎設施:太原有7個充電站和300個充電樁;未來計劃建設3座大型充換電站、11座中型充換電站和1750個充電樁。
鄭州12號
促銷目標:5500輛。
域名:public 4900,private 600
組織準備:1。成立“鄭州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工作領導小組”;2.成立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專家咨詢小組。
扶持政策:《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暫行)》的通知;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鄭州市汽車工業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鄭州市關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鄭州市新能源汽車發展行動計劃(2013-2015)》
財政投入:購車補貼:省級補貼2億元;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單位和個人承擔7.7億元;市財政出資26.4億元;基礎設施補貼:4.9億元
基礎設施:將建設4座大型充換電站、3座小型充換電站和2800個充電樁。
武漢13號
促銷目標:10500輛。
場地:4300輛公共車輛;6200輛私家車
組織籌備:成立武漢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
配套政策:《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我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應用示范和產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
基礎設施:新能源公務車、環衛車、物流車、通勤車按照1:1的比例在單位內部停車場配備充電樁;新能源私家車充電設施按照1:1.2的比例建設。
海口14號
促銷目標:5000輛。
場地:3000輛公共車輛;私人2000輛車
組織籌備:成立海口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
配套政策:車輛補貼政策。按照國家50%的補貼標準給予推廣單位補貼,省市財政承擔30%;基礎設施補貼政策。對充換電站等配套基礎設施,按主要設備投資的40%給予建設單位補貼;支持工業化的政策。對本市新能源汽車研發項目和研發中心給予30%的支持。
財政投資:省市投資3.509億元;
企業投資7.391億元。
基礎設施:將建設3個充電站、3個發電站和4100個充電樁。近日,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組織專家對各地申報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方案進行了評審,確認28個城市或地區為首批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第一電氣網總結了2015年28個城市和地區的推廣計劃和籌備情況,供您參考。
第1號至第4號四個直轄市
北京1號
促銷目標:3.5萬輛。
領域:公共領域有5000輛車;10000輛出租車、10000輛出租汽車和10000輛私人購買汽車。
組織準備:1。建立了新能源汽車聯席會議制度,并成立了技術專家組。2.各區縣設立推廣應用協調機構。
產業基地:北京發展新能源汽車已形成“一園兩基地”布局,包括昌平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產業基地、房山高端現代制造產業基地和北京新能源汽車科技產業園。這三個基地分別代表了北汽福田、長安汽車和北京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研發和制造實力基地。
基礎設施:北京共有65個電動汽車充換電站,包括1048個充電樁、216個分散樁和1264個充電樁,提供了31.9萬次充換電服務,充電容量11602400千瓦時,服務里程1873.29萬公里,實現了4000多噸二氧化碳終端的減排。
未來,北京將建設5座大中型充換電站、3.57萬個充電樁和1-2座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2013-2017年,出租車車隊中有5000輛電動汽車、5000輛天然氣汽車和5000輛混合動力汽車。同時,推動新能源汽車在公務用車領域的應用。2017年,新能源汽車在公務用車中的推廣規模達到5000輛。2017年,新能源汽車(不含公務用車)規模達到19.5萬輛。
配套政策:《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北京市純電動汽車示范推廣市級補貼暫行辦法》、,《北京市私人購買純電動乘用車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和《北京市新能源乘用車示范運營管理辦法》(送審稿)。
金融投資:1。市財政局按照中央財政補貼1:1的比例給予地方購車補貼資金。2.市發展改革委對公共服務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場所的私人基礎設施建設,按項目總投資的30%給予補貼。
天津2號
推廣目標:1.2萬輛。
場地:11500輛公共車輛;私人500輛車
組織籌備:成立天津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領導小組。
產業基地:包括比亞迪、一汽夏利、長城等8家汽車制造商,以及新能源公交車產業化基地。旗下擁有比克電池、力神電池、天津松正等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企業。
配套政策:1。《關于加快天津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的實施意見》;2.《天津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應急處置預案》;3.天津市純電動客車運營示范項目計劃;
4.《天津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及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
財政投資:7.14億元
基礎設施:天津市現有充換電站7座,充電樁471個。到2015年,天津將建設41個換電站、5個車載充電站、1個集中電池充電站、6個電池配電站、1680個交流充電樁和74個加油站,形成符合城市和地區需求的合理、方便、快速的充電加油服務網絡,以方便消費者使用新能源汽車。
上海第三
推廣目標:10000輛汽車,其中乘用車7600輛。
年度計劃:2013年近450輛;2014年近2500輛;2015年近7000輛
場地:公共:3200輛;私人:6800輛
組織籌備: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廣領導小組,由主管上海市副市長任組長,市財政局、市科委、市經信委、市發展改革委領導組成,市建交委員會、市交通局負責統籌指導和對接四部委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負責制定推進計劃、組織協調、節點審查和最終驗收。設立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制定總體應用規劃、技術方案識別和應用單位指導。
產業基礎:上海擁有申沃、上汽榮威等新能源汽車企業,并建立了較為完整的配套零部件產業鏈。在整車產業的帶動下,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產業鏈不斷完善,如生產動力電池的上海航天電源、上海捷信、上海恒東等。生產汽車驅動電機的上海電驅、華宇電機、上海大軍等;生產電力系統和電子控制的上海雷博、上燃動力、中科申江等。
支持政策:《上海市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汽車和汽車電子”專項實施方案》(2012-2015);《上海市鼓勵私人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試點實施暫行辦法》;關于促進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
財政投資:9億元
基礎設施:已建成12個充換電站、1460個充電樁、142個充電架和3個加氫站(包括2個移動加氫站),并建立了初步的充電監測網絡。
重慶4號
推廣目標:10000輛汽車,全部在公共領域。
組織籌備:建立重慶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聯席會議制度,成立重慶市新能量汽車技術支持專家組。
配套政策:《重慶市“十二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重慶主城區電動汽車充電站布局規劃(2011-2015年)》、《“十二五”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規劃》、,《重慶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13-2015年)》。
財政投資:9億元
基礎設施:已建成交流充電樁200個,綜合充電站3個,快速充電站9個;將建設5個綜合充電站、11個快速直流充電站和275個慢速充電樁。
[第頁]
5號-9號五省一市圈
河北省第五城市群[石家莊(含辛集)、唐山、邯鄲、保定(含定州)、邢臺、廊坊、衡水、滄州、承德、張家口]
促銷目標:13000輛。
現場:近9000輛公共車輛;近4000輛私家車
組織籌備:根據河北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總體目標,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財政廳。
配套政策:《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
關于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政策措施;河北省新能源汽車能源供應設施示范項目方案;新能源汽車能源供應設施示范項目實施方案
財政投入:市財政補助15.8億元。
基礎設施:將建設83座大型標準模塊化充換電站和5455個充電樁。
浙江省第六城市群(杭州、金華、紹興、湖州)
推廣目標:10100輛
組織籌備:成立河北省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領導小組。
配套政策:制定浙江省新能源汽車高新技術產業園發展規劃。
基礎設施:共有78個充電站、1026個充電樁、142個充電架和3個加氫站;將建設45座充換電站和3200個充電樁。
福建省第7城市群(福州、廈門、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龍巖、寧德、平潭)
推廣目標:10000輛。
場地:6950輛公共車輛;私人3050輛車
組織籌備:省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聯合小組;由相關領域專家組成的專家組
配套政策:《新建城市公共交通車輛省級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福建省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方案》;《2013年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行動計劃》
8號江西城市群(南昌、九江、福州、宜春、萍鄉、上饒、贛州)
推廣目標:5300輛。
場地:5100輛公共車輛;200輛私家車
組織籌備:成立江西城市群新能源汽車推廣領導小組和新能源汽車宣傳應用專家組。
扶持政策:《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汽車產業穩定發展的意見》等。
財政投入:地方補助3.29億元。
基礎設施:有5個充電站和860個充電樁;將建設4個充換電站、30個電池配電站和880個純電動汽車充電樁。
廣東省第九城市群(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門、肇慶)
推廣目標:10000輛。
場地:6000輛公共車輛;4000輛私家車
組織準備:省發展改革委將牽頭成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專項工作組。
產業基礎:擁有比亞迪、五洲龍、廣汽集團等整車企業。
配套政策:《珠江三角洲地區推進公交電氣化實施方案》;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廣東省電動汽車發展行動計劃;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新能源汽車開發項目管理辦法;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財政投資:15億元
基礎設施:將建設194個充電站和9018個充電樁。
[第頁]
10號至19號十個省會城市
合肥10號
推廣目標:5720輛
領域:公共:1220輛;私人:4500輛車(所有乘用車)
組織準備:1。成立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2.增加一個專家組、產學研戰略聯盟和一個促進所有權的工作組。
產業基地:合肥擁有江淮汽車、安凱汽車、國軒高新三家新能源龍頭企業。目前,合肥已有653輛電動公交車投入運營,約4585輛純電動私家車和1000輛電動出租車穿梭于合肥街頭。預計到2017年,合肥將有2700輛“綠色”公交車,使“綠色”公共交通工具的比例達到40%。
配套政策:《合肥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管理辦法(暫行)》;《合肥市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暫行規定》;
《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能源汽車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安徽省汽車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
金融投資:1。購車補貼3.1億元;2、基礎設施補貼850萬元;3.電池回收補貼380萬元。
基礎設施:有8個充電站、2000個充電樁和10個維護服務站;將建設6個充電樁、5000個交流充電樁、一個電池回收點和一個電池再生站。
11號太原:
促銷目標:5000輛。
領域:公共:3900輛,私人:1100輛。
組織準備:1。成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領導小組;2.成立由、產學研等各領域專家組成的專家組。
基礎設施:太原有7個充電站和300個充電樁;未來計劃建設3座大型充換電站、11座中型充換電站和1750個充電樁。
鄭州12號
促銷目標:5500輛。
域名:public 4900,private 600
組織準備:1。成立“鄭州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工作領導小組”;2.成立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專家咨詢小組。
扶持政策:《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暫行)》的通知;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鄭州市汽車工業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鄭州市關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鄭州市新能源汽車發展行動計劃(2013-2015)》
財政投入:購車補貼:省級補貼2億元;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單位和個人承擔7.7億元;市財政出資26.4億元;基礎設施補貼:4.9億元
基礎設施:將建設4座大型充換電站、3座小型充換電站和2800個充電樁。
武漢13號
促銷目標:10500輛。
場地:4300輛公共車輛;6200輛私家車
組織籌備:成立武漢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
配套政策:《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我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應用示范和產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
基礎設施:新能源公務車、環衛車、物流車、通勤車按照1:1的比例在單位內部停車場配備充電樁;新能源私家車充電設施按照1:1.2的比例建設。
海口14號
促銷目標:5000輛。
場地:3000輛公共車輛;私人2000輛車
組織籌備:成立海口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
配套政策:車輛補貼政策。按照國家50%的補貼標準給予推廣單位補貼,省市財政承擔30%;基礎設施補貼政策。對充換電站等配套基礎設施,按主要設備投資的40%給予建設單位補貼;支持工業化的政策。對本市新能源汽車研發項目和研發中心給予30%的支持。
財政投資:省市投資3.509億元;
企業投資7.391億元。
基礎設施:將建設3個充電站、3個發電站和4100個充電樁。成都15號
促銷目標:5000輛。
領域:公共:5000輛
組織籌備:成立成都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組。
配套政策:《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支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成都市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布局規劃(2011-2013年)》、,《成都市新能源汽車管理辦法(試行)》、《關于加強新能源汽車廢電池環境管理的通知》。
基礎設施:將建設16個充電站(每個充電站平均配備30多個直流充電樁)和3000個交流充電樁。
Xi的16號
推廣目標:11000輛。
現場:5700輛公共車輛和5300輛私人車輛。
組織準備:成立Xi的市新能源汽車推廣領導小組和Xi的市新能源車輛推廣專家咨詢委員會。
支持政策:《國務院關于實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的陜西省實施意見》(陜政發〔2013〕21號)、《Xi的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工業發展規劃》、《關于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通知》。
財政投入:地方補貼8.236億元,車輛購置費434.85萬元,配套設施建設費31852萬元,示范實施推廣費2000萬元。
基礎設施:有5個充電站、60個充電樁和5個售后服務點;將建設4座充電塔、32個地面充電站、480個充電樁和16個服務網點。
蘭州17號
促銷目標:5000輛。
場地:3750輛公共車輛;私人1250輛車
組織籌備:成立蘭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領導小組。
配套政策:《蘭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細則》、《蘭州市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實施方案》、《甘肅省新能源汽車車船稅目錄》、《山西省新能源公務用車補貼》、《陜西省新能源公交車補貼》、蘭州市新能量出租車補貼。
財政投入:14.3億元,地方財政投入4.7億元,企業投入7億元,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6億元。
基礎設施:將建設21個充電站、258個直流充電器和6650個交流充電樁。
昆明18號
產業基地:擁有有限公司等整車企業。
配套政策:《昆明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實施方案》
財政投入:市財政補助1.312億元。
廣州19號
推廣目標:10000輛。
場地:6000輛公共車輛;4000輛私家車
組織籌備:成立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
扶持政策:《廣州市發展新能源汽車行動計劃》;《廣州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扶持資金管理辦法》;《廣州市節能和新能源微型客車購置補貼試行辦法》;關于實施新能源汽車交通管理辦法的通知
財政投資:20.26億元
基礎設施:有52個充電站;將有105個充電站和2970個充電樁。
[第頁]
第20-28號九個重點城市或地區
深圳20號
促銷目標:3.5萬輛。
場地:19000輛公共車輛;16000輛私家車
組織籌備:成立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
配套政策:《深圳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計劃(2013-2015年)》。
財政投入:深圳財政按照中央財政補貼標準,按1:1的比例對購車進行補貼。
基礎設施:有81個充電站和3000個充電樁;
將有168個公交充電站、50個出租車充電站、526個快速充電樁和39000個慢速充電樁。
金城21號
產業基地:皇城祥富集團投資30多億元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該基地每年可生產5000輛純電動公交車等新能源汽車。
配套政策:《山西省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山西省晉城市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2013-2015年全國新能源汽車在晉城市推廣應用實施目標及任務分解草案》
新鄉22號
促銷目標:5000輛。
場地:3000輛公共車輛;私人2000輛車
組織籌備:成立新鄉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成立新鄉市新能源汽車專家工作組。
扶持政策:《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暫行)》的通知;新鄉市關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
財政投入:購車補貼:省級補貼1100萬元;基礎設施補貼:24728萬元。
基礎設施:建設大型充換電站11座,移動充換電站80座,公交充換電站40座,充電樁2510個。
襄陽23號
促銷目標:5000輛。
場地:1190輛公共車輛;私人3810輛車
組織籌備:成立襄陽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
扶持政策:《關于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意見》;關于加快推進我市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和產業發展的通知。
財政投入:車輛補貼43915萬元;基礎設施建設補貼4億元。
基礎設施:大型充換電站2座,充電樁30個;
24號大連
促銷目標:5000輛。
場地:公共:3600輛;私人:1400輛
組織籌備:成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項目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下設協調小組、專家組和督導組。
產業基地:大連擁有一汽集團、鵬迪電動車公司、奇瑞汽車大連分公司、大連曙光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東風日產大連工廠等汽車制造商的節能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配套政策:啟動編制《大連市2013-2015年充電設施布局規劃》。
財政投資:地方財政投入3萬元。
新能源汽車及基礎設施:200輛純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布局規劃已確定,正在招標。未來將建設5座充換電站、3400個充電樁和440個直流充電樁。
到2014年底,計劃完成1077輛公交車的更新。其中,純電動公交車10輛,混合動力公交車30輛,清潔能源汽車944輛,10米柴油IV豪華客車32輛,無軌電車61輛。到2016年底,計劃全市清潔能源公交車保有量達到1500輛,占公交車總量的20%以上。
寧波25號
促銷目標:5000輛。
領域:公共:2900輛;
私人:2100輛車。
組織準備:1。成立以市長為組長的寧波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領導小組。2.成立寧波市新能源汽車專家組。
產業基地:擁有浙江吉利汽車、浙江利通新能源汽車等整車企業,寧波杭州灣新區生產基地。
財政投資:18245萬元
基礎設施:將建設10個充電樞紐、2300個充電樁和15個新能源汽車維修服務網點。
青島26號
促銷目標:5200輛。
領域:5200輛公共車輛
組織準備:建立市級聯席會議制度。
配套政策:《青島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加快青島市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促進產業發展的工作意見》,《關于印發〈青島市城市客車(電動客車)客運運營成本再評價辦法〉的通知》和《關于印發的通知》;《青島市城市公交(電動汽車)運營企業政策性損失補貼核定辦法》>:《關于核準城市公交(電動車)運營企業的政策性損失補助的通知》
財政投入:地方財政投入10.87億元,青島供電公司等社會力量投入36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和電池采購。
基礎設施:現有基礎設施運營:3座充電(換)電站,2座在建;基礎設施規劃:充換電站17座,交流充電樁2800個,直流充電樁650個。
蕪湖27號
推廣目標:5110輛
場地:公共:3460輛;私人:1650輛
組織籌備:成立全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領導小組。
產業基地:形成以奇瑞汽車為龍頭的蕪湖節能環保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特色產業基地,具有鮮明的“蕪湖模式”。蕪湖擁有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節能環保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汽車節能環保工程實驗室。
配套政策:1。整車購置補貼、基礎設施補貼、租賃公司補貼、充電電費補貼、電池回收補貼等。;2.市政府明確,新建辦公樓、商場等公共建設項目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不低于規劃總停車位的20%,新建住宅小區的充電樁不少于規劃總停車位數的10%。
財政投入:3.2億元用于車輛補貼、電力補貼、電池回收、基礎設施等。
基礎設施:有1個充電站、1個售后服務站和461個充電樁;將建設6000個充電樁、10個充電站、2-3個售后服務站和1個電池回收站。
28號長株潭地區
促銷目標:6100輛。
字段:public 4650;私人1450輛車
組織籌備:依托省經信委成立專職新能源汽車推廣協調辦公室。
產業基礎:擁有湖南南車時代電動汽車、比亞迪等整車企業。
配套政策:《關于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若干意見》;湖南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貼管理暫行辦法;《關于長株潭500輛汽車運營維護財政補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的意見》;長沙市公共交通車輛補貼管理辦法(試行)
基礎設施:已建成3個充電點、71個充電器和236個交流充電樁;
將有15個充電站和3600個充電樁。成都15號
促銷目標:5000輛。
領域:公共:5000輛
組織籌備:成立成都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組。
配套政策:《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支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成都市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布局規劃(2011-2013年)》、,《成都市新能源汽車管理辦法(試行)》、《關于加強新能源汽車廢電池環境管理的通知》。
基礎設施:將建設16個充電站(每個充電站平均配備30多個直流充電樁)和3000個交流充電樁。
Xi的16號
推廣目標:11000輛。
現場:5700輛公共車輛和5300輛私人車輛。
組織準備:成立Xi的市新能源汽車推廣領導小組和Xi的市新能源車輛推廣專家咨詢委員會。
支持政策:《國務院關于實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的陜西省實施意見》(陜政發〔2013〕21號)、《Xi的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工業發展規劃》、《關于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通知》。
財政投入:地方補貼8.236億元,車輛購置費434.85萬元,配套設施建設費31852萬元,示范實施推廣費2000萬元。
基礎設施:有5個充電站、60個充電樁和5個售后服務點;將建設4座充電塔、32個地面充電站、480個充電樁和16個服務網點。
蘭州17號
促銷目標:5000輛。
場地:3750輛公共車輛;私人1250輛車
組織籌備:成立蘭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領導小組。
配套政策:《蘭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細則》、《蘭州市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實施方案》、《甘肅省新能源汽車車船稅目錄》、《山西省新能源公務用車補貼》、《陜西省新能源公交車補貼》、蘭州市新能量出租車補貼。
財政投入:14.3億元,地方財政投入4.7億元,企業投入7億元,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6億元。
基礎設施:將建設21個充電站、258個直流充電器和6650個交流充電樁。
昆明18號
產業基地:擁有有限公司等整車企業。
配套政策:《昆明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實施方案》
財政投入:市財政補助1.312億元。
廣州19號
推廣目標:10000輛。
場地:6000輛公共車輛;4000輛私家車
組織籌備:成立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
扶持政策:《廣州市發展新能源汽車行動計劃》;《廣州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扶持資金管理辦法》;《廣州市節能和新能源微型客車購置補貼試行辦法》;關于實施新能源汽車交通管理辦法的通知
財政投資:20.26億元
基礎設施:有52個充電站;將有105個充電站和2970個充電樁。
[第頁]
第20-28號九個重點城市或地區
深圳20號
促銷目標:3.5萬輛。
場地:19000輛公共車輛;16000輛私家車
組織籌備:成立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
配套政策:《深圳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計劃(2013-2015年)》。
財政投入:深圳財政按照中央財政補貼標準,按1:1的比例對購車進行補貼。
基礎設施:有81個充電站和3000個充電樁;
將有168個公交充電站、50個出租車充電站、526個快速充電樁和39000個慢速充電樁。
金城21號
產業基地:皇城祥富集團投資30多億元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該基地每年可生產5000輛純電動公交車等新能源汽車。
配套政策:《山西省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山西省晉城市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2013-2015年全國新能源汽車在晉城市推廣應用實施目標及任務分解草案》
新鄉22號
促銷目標:5000輛。
場地:3000輛公共車輛;私人2000輛車
組織籌備:成立新鄉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成立新鄉市新能源汽車專家工作組。
扶持政策:《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暫行)》的通知;新鄉市關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
財政投入:購車補貼:省級補貼1100萬元;基礎設施補貼:24728萬元。
基礎設施:建設大型充換電站11座,移動充換電站80座,公交充換電站40座,充電樁2510個。
襄陽23號
促銷目標:5000輛。
場地:1190輛公共車輛;私人3810輛車
組織籌備:成立襄陽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
扶持政策:《關于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意見》;關于加快推進我市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和產業發展的通知。
財政投入:車輛補貼43915萬元;基礎設施建設補貼4億元。
基礎設施:大型充換電站2座,充電樁30個;
24號大連
促銷目標:5000輛。
場地:公共:3600輛;私人:1400輛
組織籌備:成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項目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下設協調小組、專家組和督導組。
產業基地:大連擁有一汽集團、鵬迪電動車公司、奇瑞汽車大連分公司、大連曙光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東風日產大連工廠等汽車制造商的節能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配套政策:啟動編制《大連市2013-2015年充電設施布局規劃》。
財政投資:地方財政投入3萬元。
新能源汽車及基礎設施:200輛純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布局規劃已確定,正在招標。未來將建設5座充換電站、3400個充電樁和440個直流充電樁。
到2014年底,計劃完成1077輛公交車的更新。其中,純電動公交車10輛,混合動力公交車30輛,清潔能源汽車944輛,10米柴油IV豪華客車32輛,無軌電車61輛。到2016年底,計劃全市清潔能源公交車保有量達到1500輛,占公交車總量的20%以上。
寧波25號
促銷目標:5000輛。
領域:公共:2900輛;
私人:2100輛車。
組織準備:1。成立以市長為組長的寧波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領導小組。2.成立寧波市新能源汽車專家組。
產業基地:擁有浙江吉利汽車、浙江利通新能源汽車等整車企業,寧波杭州灣新區生產基地。
財政投資:18245萬元
基礎設施:將建設10個充電樞紐、2300個充電樁和15個新能源汽車維修服務網點。
青島26號
促銷目標:5200輛。
領域:5200輛公共車輛
組織準備:建立市級聯席會議制度。
配套政策:《青島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加快青島市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促進產業發展的工作意見》,《關于印發〈青島市城市客車(電動客車)客運運營成本再評價辦法〉的通知》和《關于印發的通知》;《青島市城市公交(電動汽車)運營企業政策性損失補貼核定辦法》>:《關于核準城市公交(電動車)運營企業的政策性損失補助的通知》
財政投入:地方財政投入10.87億元,青島供電公司等社會力量投入36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和電池采購。
基礎設施:現有基礎設施運營:3座充電(換)電站,2座在建;基礎設施規劃:充換電站17座,交流充電樁2800個,直流充電樁650個。
蕪湖27號
推廣目標:5110輛
場地:公共:3460輛;私人:1650輛
組織籌備:成立全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領導小組。
產業基地:形成以奇瑞汽車為龍頭的蕪湖節能環保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特色產業基地,具有鮮明的“蕪湖模式”。蕪湖擁有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節能環保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汽車節能環保工程實驗室。
配套政策:1。整車購置補貼、基礎設施補貼、租賃公司補貼、充電電費補貼、電池回收補貼等。;2.市政府明確,新建辦公樓、商場等公共建設項目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不低于規劃總停車位的20%,新建住宅小區的充電樁不少于規劃總停車位數的10%。
財政投入:3.2億元用于車輛補貼、電力補貼、電池回收、基礎設施等。
基礎設施:有1個充電站、1個售后服務站和461個充電樁;將建設6000個充電樁、10個充電站、2-3個售后服務站和1個電池回收站。
28號長株潭地區
促銷目標:6100輛。
字段:public 4650;私人1450輛車
組織籌備:依托省經信委成立專職新能源汽車推廣協調辦公室。
產業基礎:擁有湖南南車時代電動汽車、比亞迪等整車企業。
配套政策:《關于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若干意見》;湖南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貼管理暫行辦法;《關于長株潭500輛汽車運營維護財政補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的意見》;長沙市公共交通車輛補貼管理辦法(試行)
基礎設施:已建成3個充電點、71個充電器和236個交流充電樁;將有15個充電站和3600個充電樁。
前段日子特斯拉起火的事兒在網上炒的沸沸揚揚,所以在廣州車展期間留意了一下目前的電動車電池,發現現在電動車的動力電池以鋰離子電池為主,連之前很火的燃料電池技術已經逐漸不再出現。
1900/1/1 0:00:0011月26日,在鄭州舉行的宇通”睿控”技術發布會上,宇通新能源技術部副部長朱光海接受第一電動作者采訪時透露:”預計到2015年宇通混合動力和新能源客車銷量將達到2030的比重,
1900/1/1 0:00:00自2008、2009年扭虧為盈以來,不曾想,5年過去,車險業再次陷入虧損境地。作者獲悉,截至10月底,車險綜合成本率達1002。
1900/1/1 0:00:00日本電機制造商DAIHEN公司27日宣布,已成功開發出適用于多種電動汽車EV的無線充電裝置。至今開發的裝置一般只能為連接其上的汽車充電。
1900/1/1 0:00:00目前,國內二手車市場現有規模以及增長潛力都非常大。
1900/1/1 0:00:00財政部網站昨天披露,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確定第一批28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或區域名單。包括北京、天津、太原等。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