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東風的合作不會停止。與過去二十年一樣,我們將繼續合作。”神龍汽車副總經理馬克西姆·皮卡特在接受騰訊汽車專訪時表示,東風入股PSA的可能性增加了希望。
神龍汽車副總經理馬克西姆·皮卡特
上個月,東風集團計劃收購法國PSA部分股份的消息曝光后,知情人士透露,東風的計劃不僅限于投資,而是旨在進入PSA集團董事會,通過技術等方面的合作推動自身全球化。據了解,東風集團和法國政府已成為PSA集團股權的意向買家,雙方可能分別斥資約15億歐元收購20%-30%的股權。
盡管東風入股PSA存在爭議,但由于這關系到美國通用汽車、法國政府和中國長安的利益,東風在國際化過程中似乎仍需突破現狀。對于東風而言,其目的并不局限于資產投資。他們將要求在標致雪鐵龍的董事會中占有一席之地,作為一種全面的合作關系,東風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獲得尖端技術。只有在有利于東風走向世界汽車公司之林的情況下,東風才會對這筆交易感興趣。一位熟悉東風PSA談判的人士透露。
今年7月,在神龍汽車公司第三工廠開業儀式和新愛麗舍宮下線儀式上,PSA集團總裁瓦蘭和PSA監事會主席蒂埃里·佩戈特雙雙亮相,并與湖北、武漢兩地領導人以及東風集團領導進行了會談。據悉,東風在PSA的持股是此次會談的主要內容。
PSA被困在歐洲,希望被中國推翻。
數據顯示,2012年,PSA的債務為50億歐元。盡管其在中國的業務持續增長,但第三季度的業績仍出現明顯下滑。根據PSA披露的財報,今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7%至121.07億歐元,其中汽車業務營業收入同比減少5.8%至80.3億歐元。今年前三季度,PSA全球銷量為207萬臺,同比下降7.8%。分析人士指出,從PSA公布的財務數據可以看出,PSA目前仍深陷虧損泥潭,而中國市場作為其盈利點,未來勢必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PSA集團是僅次于德國大眾汽車的歐洲第二大汽車制造商,躋身世界500強企業前100名,業務覆蓋全球150個國家。公開數據顯示,PSA集團自2008年以來一直虧損,2008年和2009年分別虧損3.43億歐元和11.61億歐元。盡管它在2010年至2011年實現了短期盈利,但到2012年,其業績再次下滑,虧損幾乎達到了十年來的最高水平:50.1億歐元。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志勇認為,PSA的虧損離不開專注市場的錯誤。盡管被稱為跨國公司,但PSA集團的主要汽車市場幾乎只集中在歐洲。據統計,PSA集團60%的銷售額來自歐洲。因此,當經濟危機襲擊歐洲時,PSA受到了沉重打擊,這不僅導致業績大幅下滑,還導致其現金流出現危機。
從歷史軌跡可以看出,PSA雖然是最早進入中國的三家跨國汽車公司之一,但在最初的戰略層面上并沒有將中國市場提升到關鍵水平。1992年,PSA與東風共同成立神龍汽車公司。然而,由于整體戰略的限制、產品和市場的失敗預測以及中法合作的麻煩,PSA在中國的合資公司幾乎一直處于管理不善的狀態。緩慢的行動和戰略上的蔑視讓其他進入中國的車企迎頭趕上并超越了它們。直到2011年,神龍的銷量只有40萬輛,而同期進入中國市場的豐田等品牌的銷量早已突破百萬輛。在這一點上,PSA幾乎到達了中國市場的邊緣。
然而,由于t的快速發展和巨大的潛力……
在中國市場,承受著虧損壓力的瓦蘭不愿坐視蛋糕被別人瓜分。在歐洲經濟危機的趨勢下,但中國市場一天比一天好,2010年,神龍公司發布了“5A計劃”,目標是在2015年實現5%的市場份額,年產銷量超過75萬輛甚至80萬輛,營業利潤率超過5%,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顯然,一直被法國人忽視的中國市場給PSA在破產危機中帶來了希望,也促使其降低姿態,以更加寬容和開放的態度尋求與中國合作伙伴的合作。
“現在是神龍公司中法股東合作史上最好的時期。雙方合作更加緊密,合作更加默契,溝通更加順暢,這是企業發展史上的最高水平。”神龍公司領導這樣描述中法目前的合作。
作為PSA的子公司,神龍是PSA 2015年在歐洲以外市場實現銷售額超過50%的關鍵。神龍汽車總經理邱賢東表示。
對戰略的高度重視表明PSA對中國市場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具體措施也出臺了。在產品層面,邱賢東透露,未來三年將有11款車型上市,從而進一步形成品牌效益。即使是PSA最新的混合動力技術也將投入中國市場,用于3008和508輛汽車。
“某些技術的國產化和國產化目標將與我們的合資公司共同實現。”Maxime Picat告訴騰訊汽車,“尤其是混合動力技術,作為PSA集團的整體戰略,它將以更開放的態度為中國合作伙伴,不僅是品牌,還有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做出貢獻。”
東風大學急需PSA技術“輸血”
中法合作的最佳時期不僅是PSA希望盈利的關鍵,也是東風發展自己乘用車的有利時機。據報道,如果東風成功進入PSA集團董事會,它將從技術方面的合作中受益。標致雪鐵龍的增資計劃將與神龍汽車/東風標致雪鐵倫的擴張計劃并行。標致雪鐵龍計劃向中國市場引入更多新車和技術,如新的C系列車型和STT技術,以進入更多細分市場。
在東風的大自主計劃中,也特別提到“東風公司要在開放合作中推動自主發展,在自主發展中堅持開放合作”。
這句話不是空話。2012年,東風分別與德國格特拉克公司和德國史密斯公司在變速箱和拖車領域開展戰略合作,并通過收購瑞典T公司建立了公司首個海外研發基地。可以說,東風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掌控關鍵技術和關鍵資源。
在這種情況下,東風大學入股PSA,加入董事會并獲得技術支持,無疑是雪中送炭。根據東風自主D300計劃,到2016年,東風自主品牌包括商用車和乘用車的銷量將達到300萬輛,其中東風品牌商用車100萬輛,東風品牌乘用車100萬輛和其他自主品牌100萬輛。這一目標需要通過“深化開放合作,提高合資合作水平,以合資合作為重要手段,廣泛聚集和借用資源,加快提升公司的自主創新能力、核心競爭力和國際發展水平”來推動。
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劉衛東曾在接受騰訊采訪時透露,未來神龍汽車的合資自主品牌將并入東風風神,并沿用東風風神現有的渠道和制度。東風風神副總經理劉玉春也告訴騰訊,從2015年開始,一款自主品牌車型將在神龍五大平臺上線,掛東風雙飛燕商標,并在風神渠道銷售。
可以說,東風自主乘用車風神品牌的產品對PSA技術平臺有很大的支持,PSA技術平臺將成為東風乘用車的合作伙伴……
風神未來產品的競爭力,這也是其為D300計劃貢獻100萬輛汽車的關鍵。
劉衛東坦言,東風達自主的進步可以追溯到其根源,“這與借助東風日產和神龍汽車等合資企業的技術積累,在采購、制造和營銷方面的協同創新密切相關,同時將獨立業務與合資業務聯系起來。”
可以理解的是,在東風集團的自主大發展中,無論是戰略層面的發展思路,還是品牌和產品的技術支持,幾乎都強調與合資企業,尤其是神龍的合作。這一需求也意味著,東風集團入股PSA并進入董事會,對自主發展將是一個非常有幫助的舉措。
張志勇認為,歐洲第二大汽車企業PSA集團正在虧損,但它的瘦駱駝比馬大。對于急需提升自主品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東風汽車來說,入股標致雪鐵龍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2013年,東風集團的經營目標是實現汽車銷量332萬輛,同比增長7.8%,加快自主發展將成為東風2013年計劃的重中之重。在這樣一個目標的推動下,投資PSA可能會更有幫助。“我們與東風的合作不會停止。與過去二十年一樣,我們將繼續合作。”神龍汽車副總經理馬克西姆·皮卡特在接受騰訊汽車專訪時表示,東風入股PSA的可能性增加了希望。
神龍汽車副總經理馬克西姆·皮卡特
上個月,東風集團計劃收購法國PSA部分股份的消息曝光后,知情人士透露,東風的計劃不僅限于投資,而是旨在進入PSA集團董事會,通過技術等方面的合作推動自身全球化。據了解,東風集團和法國政府已成為PSA集團股權的意向買家,雙方可能分別斥資約15億歐元收購20%-30%的股權。
盡管東風入股PSA存在爭議,但由于這關系到美國通用汽車、法國政府和中國長安的利益,東風在國際化過程中似乎仍需突破現狀。對于東風而言,其目的并不局限于資產投資。他們將要求在標致雪鐵龍的董事會中占有一席之地,作為一種全面的合作關系,東風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獲得尖端技術。只有在有利于東風走向世界汽車公司之林的情況下,東風才會對這筆交易感興趣。一位熟悉東風PSA談判的人士透露。
今年7月,在神龍汽車公司第三工廠開業儀式和新愛麗舍宮下線儀式上,PSA集團總裁瓦蘭和PSA監事會主席蒂埃里·佩戈特雙雙亮相,并與湖北、武漢兩地領導人以及東風集團領導進行了會談。據悉,東風在PSA的持股是此次會談的主要內容。
PSA被困在歐洲,希望被中國推翻。
數據顯示,2012年,PSA的債務為50億歐元。盡管其在中國的業務持續增長,但第三季度的業績仍出現明顯下滑。根據PSA披露的財報,今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7%至121.07億歐元,其中汽車業務營業收入同比減少5.8%至80.3億歐元。今年前三季度,PSA全球銷量為207萬臺,同比下降7.8%。分析人士指出,從PSA公布的財務數據可以看出,PSA目前仍深陷虧損泥潭,而中國市場作為其盈利點,未來勢必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PSA集團是僅次于德國大眾汽車的歐洲第二大汽車制造商,躋身世界500強企業前100名,業務覆蓋全球150個國家。公開數據顯示,PSA集團自2008年以來一直虧損,2008年和2009年分別虧損3.43億歐元和11.61億歐元。盡管它在2010年至2011年實現了短期利潤,但到2012年……
其業績再次下滑,虧損額幾乎達到十年來的最高水平:50.1億歐元。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志勇認為,PSA的虧損離不開專注市場的錯誤。盡管被稱為跨國公司,但PSA集團的主要汽車市場幾乎只集中在歐洲。據統計,PSA集團60%的銷售額來自歐洲。因此,當經濟危機襲擊歐洲時,PSA受到了沉重打擊,這不僅導致業績大幅下滑,還導致其現金流出現危機。
從歷史軌跡可以看出,PSA雖然是最早進入中國的三家跨國汽車公司之一,但在最初的戰略層面上并沒有將中國市場提升到關鍵水平。1992年,PSA與東風共同成立神龍汽車公司。然而,由于整體戰略的限制、產品和市場的失敗預測以及中法合作的麻煩,PSA在中國的合資公司幾乎一直處于管理不善的狀態。緩慢的行動和戰略上的蔑視讓其他進入中國的車企迎頭趕上并超越了它們。直到2011年,神龍的銷量只有40萬輛,而同期進入中國市場的豐田等品牌的銷量早已突破百萬輛。在這一點上,PSA幾乎到達了中國市場的邊緣。
然而,由于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巨大潛力,承受著虧損壓力的瓦蘭不愿坐視蛋糕被別人瓜分。在歐洲經濟危機的趨勢下,但中國市場一天比一天好,2010年,神龍公司發布了“5A計劃”,目標是在2015年實現5%的市場份額,年產銷量超過75萬輛甚至80萬輛,營業利潤率超過5%,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顯然,一直被法國人忽視的中國市場給PSA在破產危機中帶來了希望,也促使其降低姿態,以更加寬容和開放的態度尋求與中國合作伙伴的合作。
“現在是神龍公司中法股東合作史上最好的時期。雙方合作更加緊密,合作更加默契,溝通更加順暢,這是企業發展史上的最高水平。”神龍公司領導這樣描述中法目前的合作。
作為PSA的子公司,神龍是PSA 2015年在歐洲以外市場實現銷售額超過50%的關鍵。神龍汽車總經理邱賢東表示。
對戰略的高度重視表明PSA對中國市場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具體措施也出臺了。在產品層面,邱賢東透露,未來三年將有11款車型上市,從而進一步形成品牌效益。即使是PSA最新的混合動力技術也將投入中國市場,用于3008和508輛汽車。
“某些技術的國產化和國產化目標將與我們的合資公司共同實現。”Maxime Picat告訴騰訊汽車,“尤其是混合動力技術,作為PSA集團的整體戰略,它將以更開放的態度為中國合作伙伴,不僅是品牌,還有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做出貢獻。”
東風大學急需PSA技術“輸血”
中法合作的最佳時期不僅是PSA希望盈利的關鍵,也是東風發展自己乘用車的有利時機。據報道,如果東風成功進入PSA集團董事會,它將從技術方面的合作中受益。標致雪鐵龍的增資計劃將與神龍汽車/東風標致雪鐵倫的擴張計劃并行。標致雪鐵龍計劃向中國市場引入更多新車和技術,如新的C系列車型和STT技術,以進入更多細分市場。
在東風的大自主計劃中,也特別提到“東風公司要在開放合作中推動自主發展,在自主發展中堅持開放合作”。
這句話不是空話。2012年,東風分別與德國格特拉克公司和德國史密斯公司在變速箱和拖車領域開展戰略合作,并通過收購瑞典T公司建立了公司首個海外研發基地。可以說,東風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控制關鍵技術和關鍵研發……
資源。
在這種情況下,東風大學入股PSA,加入董事會并獲得技術支持,無疑是雪中送炭。根據東風自主D300計劃,到2016年,東風自主品牌包括商用車和乘用車的銷量將達到300萬輛,其中東風品牌商用車100萬輛,東風品牌乘用車100萬輛和其他自主品牌100萬輛。這一目標需要通過“深化開放合作,提高合資合作水平,以合資合作為重要手段,廣泛聚集和借用資源,加快提升公司的自主創新能力、核心競爭力和國際發展水平”來推動。
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劉衛東曾在接受騰訊采訪時透露,未來神龍汽車的合資自主品牌將并入東風風神,并沿用東風風神現有的渠道和制度。東風風神副總經理劉玉春也告訴騰訊,從2015年開始,一款自主品牌車型將在神龍五大平臺上線,掛東風雙飛燕商標,并在風神渠道銷售。
可以說,東風自主乘用車風神品牌的產品對PSA技術平臺有很大的支持,這將是風神未來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其為D300計劃貢獻100萬輛汽車的關鍵。
劉衛東坦言,東風達自主的進步可以追溯到其根源,“這與借助東風日產和神龍汽車等合資企業的技術積累,在采購、制造和營銷方面的協同創新密切相關,同時將獨立業務與合資業務聯系起來。”
可以理解的是,在東風集團的自主大發展中,無論是戰略層面的發展思路,還是品牌和產品的技術支持,幾乎都強調與合資企業,尤其是神龍的合作。這一需求也意味著,東風集團入股PSA并進入董事會,對自主發展將是一個非常有幫助的舉措。
張志勇認為,歐洲第二大汽車企業PSA集團正在虧損,但它的瘦駱駝比馬大。對于急需提升自主品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東風汽車來說,入股標致雪鐵龍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2013年,東風集團的經營目標是實現汽車銷量332萬輛,同比增長7.8%,加快自主發展將成為東風2013年計劃的重中之重。在這樣一個目標的推動下,投資PSA可能會更有幫助。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將固定電源轉換成無線接收機的發射功率技術,這使為在高速公路上經過的電動車建立安全且高效的”無線充電站”的目標更近一步。
1900/1/1 0:00:00年輕化正在成為一汽豐田新的營銷方向,在一汽豐田新近導入的車型上,均可以看到年輕化營銷的身影。
1900/1/1 0:00:00近日,寶馬中國銷售副總裁王洪接受作者采訪時證實,該公司正在醞釀變革現有的銷售大區架構,但她同時表示,目前仍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具體調整方向今年內不會出爐。
1900/1/1 0:00:00繼在華工業布局全面獲批之后,沃爾沃汽車近日啟動全新渠道發展戰略,開建新標準零售體驗店。
1900/1/1 0:00:00用汽車CEO丹艾克森DanAkerson最快可能明年卸任,目前公司尚未正式宣布尋找繼任候選人。
1900/1/1 0:00:00全球電動汽車仍處在一個總過渡年代。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