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趙福全離開吉利時,業界開始討論吉利研發體系的優缺點、成敗。反響并沒有消失,吉利高層人物之一劉金良職位變動的消息傳出。這一次,有必要把重點放在吉利的新能源汽車戰略上。
據鳳凰汽車5月20日報道,吉利于5月16日表示,為滿足集團戰略發展和管理需求,加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擴張力度,宣布任命劉金良為集團負責新能源汽車營銷的副總裁。負責品牌、市場和產品戰略規劃的副總裁孫曉東也是集團銷售公司的總經理。
劉金良早在1995年就加入了吉利集團,是名副其實的吉利員工。從2005年開始,劉金良一直負責吉利的銷售工作,八年過去了。在過去的八年里,吉利汽車發展迅速,整體市場環境是影響因素之一,但劉金良的個人貢獻也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最近一兩年,吉利的銷量雖然沒有出現大的倒退,但整體表現只能說差強人意。因此,吉利確實有必要在其銷售理念中注入新鮮血液。孫曉東有合資經驗,善于營銷,無疑是一個很好的人選。讓集團副總裁劉金良負責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足見吉利對新能源汽車板塊的高度重視。
近年來,吉利汽車基本通過上海車展和北京車展向外界展示了其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成就。然而,由于走過場和吉利低調的宣傳,行業對其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并不太熟悉。但與此同時,比亞迪的電動汽車業務正在蓬勃發展,不僅在國內一些省市與當地企業聯合建廠,還將K9和E6推向海外。例如,本月初,比亞迪正式宣布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蘭開斯特建立電動客車廠和配套電池廠。幾天前,純電動E6出租車在香港投入運營,E6 Premier也在香港上市銷售。這些,吉利的觸感應該非常好。
作為未來最有前景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如果在戰略布局初期被對手拉開距離,對李書福來說應該是無法接受的。因此,任命劉金良專注于推進新能源汽車業務,符合吉利的戰略需求。
從吉利今年的兩項舉措來看,新能源汽車戰略確實已經提上日程。
2月,吉利汽車旗下的上海華普國潤與康迪汽車工業簽署了框架協議,雙方同意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在內地從事電動汽車的投資、研發、生產、營銷和銷售。根據框架協議條款,上海華普國潤和康迪汽車分別擁有合資公司50%的股權。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億元,由合同雙方各出資50%。李書福的計劃是,未來小型電動汽車的業務將由這家合資公司完成。
4月19日,在上海車展前夕,吉利帝豪EC7純電動汽車在吉利汽車大會上首次亮相。吉利宣布,這款車預計將于2014年第一季度逐步上市。第一年,該公司預計將銷售3000輛汽車。到2016年,希望年銷量達到3萬輛,這是非常雄心勃勃的。此外,吉利還計劃通過海外合作伙伴將這款電動汽車銷往海外。這一次,吉利沒有像以前的車展那樣談論想法,也沒有談論市場。現在銷售目標已經確定(能否實現暫時不討論),這表明吉利的新能源汽車業務從研發、生產到銷售都已經放開,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戰略已經形成。鑒于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戰略地位,李書福讓劉金良親自上陣,一方面他很重視,另一方面他可以……
看他的謹慎。因為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基本上是針對企業和政府部門這樣的大客戶,所以需要像劉金良這樣的銷售主管顧全大局。
然而,在開發新能源汽車方面,劉金良從來都不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在2010年的北京車展上,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在所有汽車中的比例不會超過5%。有鑒于此,吉利開發了怠速啟動和停止等輕混技術。然而,比亞迪現在在電動汽車領域,劉金良有必要調整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思路。
李書福表示,吉利將投入20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目前已投入10億元。這一數字表明,吉利的新能源戰略相對保守,因為開發一款傳統燃油車有時需要花費約10億元人民幣。對此,比亞迪和上汽在閱讀后預計會感到不屑,因為后者在該領域的投資已經達到60億,更不用說將此視為比亞迪的巨額投資了。
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我在吉利的展臺上只看到了兩款新能源汽車,一款是純電動,另一款是燃料電池。眾所周知,吉利在2012年的北京車展上展示了“GPEC”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早些時候,吉利還推出了基于熊貓的純電動汽車EK-1和EK-2,這至少表明吉利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直在探索,但也必須承認,EK-1、EK-2和EC7純電動汽車都是在原有傳統燃油汽車的基礎上反向發展的。吉利的電動汽車研發能力和系統競爭力是否已經挑戰了比亞迪和上汽等一直在開發電動汽車的競爭對手,人們不禁產生了懷疑。
已經離職的趙福全表示,“為新能源汽車表演比工業化更容易,工業化后人們更難買單。”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劉金良是如何解決前同事提出的問題的。
第一電氣網(www.d1ev.com)聲明:以上消息轉載自合作媒體,轉載此消息是為了傳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此消息代表第一電氣網的立場或同意其觀點、立場或描述。當趙福全離開吉利時,業界開始討論吉利研發體系的優缺點、成敗。反響并沒有消失,吉利高層人物之一劉金良職位變動的消息傳出。這一次,有必要把重點放在吉利的新能源汽車戰略上。
據鳳凰汽車5月20日報道,吉利于5月16日表示,為滿足集團戰略發展和管理需求,加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擴張力度,宣布任命劉金良為集團負責新能源汽車營銷的副總裁。負責品牌、市場和產品戰略規劃的副總裁孫曉東也是集團銷售公司的總經理。
劉金良早在1995年就加入了吉利集團,是名副其實的吉利員工。從2005年開始,劉金良一直負責吉利的銷售工作,八年過去了。在過去的八年里,吉利汽車發展迅速,整體市場環境是影響因素之一,但劉金良的個人貢獻也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最近一兩年,吉利的銷量雖然沒有出現大的倒退,但整體表現只能說差強人意。因此,吉利確實有必要在其銷售理念中注入新鮮血液。孫曉東有合資經驗,善于營銷,無疑是一個很好的人選。讓集團副總裁劉金良負責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足見吉利對新能源汽車板塊的高度重視。
近年來,吉利汽車基本通過上海車展和北京車展向外界展示了其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成就。然而,由于走過場和吉利低調的宣傳,行業對其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并不太熟悉。然而,與此同時,比亞迪的電動汽車業務正在蓬勃發展,不僅通過與國內一些省市的當地企業聯合建廠,還通過營銷K9和E6車型……
例如,本月初,比亞迪正式宣布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蘭開斯特建立電動客車廠和配套電池廠。幾天前,純電動E6出租車在香港投入運營,E6 Premier也在香港上市銷售。這些,吉利的觸感應該非常好。
作為未來最有前景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如果在戰略布局初期被對手拉開距離,對李書福來說應該是無法接受的。因此,任命劉金良專注于推進新能源汽車業務,符合吉利的戰略需求。
從吉利今年的兩項舉措來看,新能源汽車戰略確實已經提上日程。
2月,吉利汽車旗下的上海華普國潤與康迪汽車工業簽署了框架協議,雙方同意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在內地從事電動汽車的投資、研發、生產、營銷和銷售。根據框架協議條款,上海華普國潤和康迪汽車分別擁有合資公司50%的股權。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億元,由合同雙方各出資50%。李書福的計劃是,未來小型電動汽車的業務將由這家合資公司完成。
4月19日,在上海車展前夕,吉利帝豪EC7純電動汽車在吉利汽車大會上首次亮相。吉利宣布,這款車預計將于2014年第一季度逐步上市。第一年,該公司預計將銷售3000輛汽車。到2016年,希望年銷量達到3萬輛,這是非常雄心勃勃的。此外,吉利還計劃通過海外合作伙伴將這款電動汽車銷往海外。這一次,吉利沒有像以前的車展那樣談論想法,也沒有談論市場。現在銷售目標已經確定(能否實現暫時不討論),這表明吉利的新能源汽車業務從研發、生產到銷售都已經放開,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戰略已經形成。鑒于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戰略地位,李書福讓劉金良親自上陣,一方面他很重視,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他的謹慎。因為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基本上是針對企業和政府部門這樣的大客戶,所以需要像劉金良這樣的銷售主管顧全大局。
然而,在開發新能源汽車方面,劉金良從來都不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在2010年的北京車展上,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在所有汽車中的比例不會超過5%。有鑒于此,吉利開發了怠速啟動和停止等輕混技術。然而,比亞迪現在在電動汽車領域,劉金良有必要調整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思路。
李書福表示,吉利將投入20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目前已投入10億元。這一數字表明,吉利的新能源戰略相對保守,因為開發一款傳統燃油車有時需要花費約10億元人民幣。對此,比亞迪和上汽在閱讀后預計會感到不屑,因為后者在該領域的投資已經達到60億,更不用說將此視為比亞迪的巨額投資了。
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我在吉利的展臺上只看到了兩款新能源汽車,一款是純電動,另一款是燃料電池。眾所周知,吉利在2012年的北京車展上展示了“GPEC”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早些時候,吉利還推出了基于熊貓的純電動汽車EK-1和EK-2,這至少表明吉利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直在探索,但也必須承認,EK-1、EK-2和EC7純電動汽車都是在原有傳統燃油汽車的基礎上反向發展的。吉利的電動汽車研發能力和系統競爭力是否已經挑戰了比亞迪和上汽等一直在開發電動汽車的競爭對手,人們不禁產生了懷疑。
已經離職的趙福全表示,“為新能源汽車表演比工業化更容易,工業化后人們更難買單。”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劉金良是如何解決前同事提出的問題的。
第一電網(www.d1ev.com)……
注意到上述新聞轉載自合作媒體,轉載此新聞是為了傳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此新聞代表第一電網的立場或同意其觀點、立場或描述。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可持續能源中心CaliforniaCenterforSustainableEnergy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約有57的被調查者稱,
1900/1/1 0:00:00市場調查機構IHSAutomotive日前公布數據顯示,受到全球電動汽車以及插電混動車銷量穩步上升,全球公共及私人領域的相關投資不斷增加等利好因素的影響,
1900/1/1 0:00:00南寧市交通運輸局5月19日稱,今年新購300輛空調公共汽車將在7到8月陸續抵達南寧,其中150輛油電混合動力公共汽車和100輛CNG(壓縮天然氣)公共汽車已確定了投放方案。
1900/1/1 0:00:00北汽集團高層近日在接受作者采訪時透露,北汽今年將以純電動車示范運營項目為主,積極推進新能源車在私人領域的示范運行。
1900/1/1 0:00:00按照銷量計算,奧迪是全球僅次于寶馬的第二大豪華車制造商。《第一財經周刊》最近采訪了奧迪首席執行官施泰德(RupertStadler),就汽車行業的一些新興技術及手段進行了探討。
1900/1/1 0:00:00作者日前走訪中關村參展企業時發現,一條掌握核心技術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在中關村悄然成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