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特斯拉汽車公司憑借2013年第一季度輝煌的銷量和業績,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新能源汽車熱潮。但業內人士認為,特斯拉在動力電池技術上并未取得實質性突破,對國內新能源汽車相關公司尚未產生直接影響。
據《中國證券報》5月14日報道,國內新能源電池技術尚未達到重大突破的臨界點,預計三年內行業很難出現革命性的技術突破。目前新能源汽車產品購買補貼政策處于“空窗期”,私人購買領域尚難突破。但業內人士認為,在出租車、公交車等公共交通領域,電動汽車有望探索經濟商業模式,促進銷量增長。
電池技術仍難突破
針對特斯拉漂亮的數據,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檢測中心主任王子東表示,特斯拉的產品針對的是富裕消費者,而不是大眾消費者,其性能并不具有普適性。而且特斯拉的電池技術也沒有重大突破,對國產電池的發展不構成重大威脅,也不推動。同時他表示,國內電池技術的發展并沒有到重大技術突破的臨界點。
專注于多孔鋰聚合物研究的威海東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慶升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特斯拉使用松下現有的鋰電池可能不會在創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沒有強大的新型電池技術,電池性能的提升有賴于電池管理系統的突破。但由于特斯拉采用大量小型18650鋰電池組成動力電池,這種方式并不是業界推崇的發展方向。因為電池多,一致性等問題多,對電池管理系統要求很高,后期維護監控工作量很大。
歐瑞投資的投資總監葛原則認為,中美股市的聯動效應使得國內新能源汽車板塊上漲,但實際上北美市場與中國市場有很大不同。特斯拉以其高端的定位、全新的設計和理念贏得了一個非常細分的小眾市場的認可,而不是依靠其經濟實用性。但在中國,電動車需要依靠性價比在低端市場取勝。同時,由于國內的新能源車幾乎都是改裝的,這些車的性能和可靠性是燃油車無法相比的。
目前鋰電池的研發和銷售仍處于瓶頸期。據鋰電池行業資深從業者透露,包括鋰電池材料公司的出貨量和訂單在內的大量鋰電池表現不佳。對此,葛源表示,這既有行業本身的技術和工藝問題,也有下游新能源汽車銷售不暢的問題。他認為,在過去的三年里,革命性的電池技術不會有突破。
王慶升表示,電池技術的突破主要在材料和電池系統。目前材料發展很快,電池系統存在很大問題。目前,國內90%的鋰電池生產企業都在從事液態磷酸鐵鋰電池的研發和生產,但這種體制下生產的電池存在安全性低、能量密度低等問題。
不過,SAIC [-3.21%資金研報]新能源汽車事業部總工程師凌天俊認為,特斯拉的輝煌業績對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仍然起到鼓舞作用。
補貼傳言“不靠譜”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補貼即將出臺的傳聞,間接推動了相關公司股價的“起舞”。但最新的信息顯示,補貼政策可能并沒有市場預期的那么樂觀。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美國和歐盟委員會已經達成共識,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在今年上半年出臺。補貼將分為16個檔次,最低補貼標準也大于之前每千瓦時3000元的標準。不過,5月9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陽表示,上半年出臺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傳言“不靠譜”。
對于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延續,業內普遍認同。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制造處處長李偉力表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至少要持續到2015年。
凌天俊對中國證券報作者表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肯定會繼續,但具體怎么補貼、什么時候補貼還不清楚。目前的補貼政策不可持續,不穩定,影響了汽車企業的銷售和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受限于基礎設施不完善,公司暫時沒有推廣出租車的計劃。
但李偉力認為,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問題不在于市場,而在于產品。他表示,即使國家對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企業也沒有適合市場銷售的產品,這也是2012年之前補貼低于預期的原因。他認為,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要堅持研發,不能只靠補貼。
業內人士認為,企業過度依賴補貼導致自身行為短視,使得我國混合動力汽車發展不容樂觀。長安汽車(微博)[-2.71%資金研報]新能源負責人表示,公司對混合動力汽車的研究由來已久,但這期間由于國家扶持方向的變化,企業普遍關注短期補貼,中斷了這方面的研究。現在國家也開始重視了,但是技術已經和國際車企拉開了距離。
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展經驗和教訓同樣適用于純電動汽車。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純電動汽車的銷售環境還不成熟,但車企的研發不能中斷。
公交領域有望率先突破。
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并非沒有出路。業內人士認為,純電動汽車有望在公共交通領域率先出現經濟型商業模式。
葛源表示,純電動汽車由于其特殊的運行方式,在公共交通領域的發展應該是非常有前景的。而在私購領域,由于性價比低,使用不方便,預計短期內不會有突破。目前已有出租車公司利用純電動出租車盈利。預計今年或明年,出租車、公交車等公共交通領域可能會出現更多的經濟模式。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人士也表示,大中型客車是目前最容易推廣新能源和混合動力技術的,中國占全球40%以上的產量。因為車價高,增加的技術裝備占成本比重小,每輛車的油耗平均比私人乘用車高10倍,容易收回成本;增加的重量占整車重量的比例很小,對能耗影響不大。預計年底會看到效果。美國特斯拉汽車公司憑借2013年第一季度輝煌的銷量和業績,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新能源汽車熱潮。但業內人士認為,特斯拉在動力電池技術上并未取得實質性突破,對國內新能源汽車相關公司尚未產生直接影響。
據《中國證券報》5月14日報道,國內新能源電池技術尚未達到重大突破的臨界點,預計三年內行業很難出現革命性的技術突破。目前新能源汽車產品購買補貼政策處于“空窗期”,私人購買領域尚難突破。但業內人士認為,在出租車、公交車等公共交通領域,電動汽車有望探索經濟商業模式,促進銷量增長。
電池技術仍難突破
針對特斯拉漂亮的數據,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檢測中心主任王子東表示,特斯拉的產品針對的是富裕消費者,而不是大眾消費者,其性能并不具有普適性。而且特斯拉的電池技術也沒有重大突破,對國產電池的發展不構成重大威脅,也不推動。同時他表示,國內電池技術的發展并沒有到重大技術突破的臨界點。
專注于多孔鋰聚合物研究的威海東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慶升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特斯拉使用松下現有的鋰電池可能不會在創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沒有強大的新型電池技術,電池性能的提升有賴于電池管理系統的突破。但由于特斯拉采用大量小型18650鋰電池組成動力電池,這種方式并不是業界推崇的發展方向。因為電池多,一致性等問題多,對電池管理系統要求很高,后期維護監控工作量很大。
歐瑞投資的投資總監葛原則認為,中美股市的聯動效應使得國內新能源汽車板塊上漲,但實際上北美市場與中國市場有很大不同。特斯拉以其高端的定位、全新的設計和理念贏得了一個非常細分的小眾市場的認可,而不是依靠其經濟實用性。但在中國,電動車需要依靠性價比在低端市場取勝。同時,由于國內的新能源車幾乎都是改裝的,這些車的性能和可靠性是燃油車無法相比的。
目前鋰電池的研發和銷售仍處于瓶頸期。據鋰電池行業資深從業者透露,包括鋰電池材料公司的出貨量和訂單在內的大量鋰電池表現不佳。對此,葛源表示,這既有行業本身的技術和工藝問題,也有下游新能源汽車銷售不暢的問題。他認為,在過去的三年里,革命性的電池技術不會有突破。
王慶升表示,電池技術的突破主要在材料和電池系統。目前材料發展很快,電池系統存在很大問題。目前,國內90%的鋰電池生產企業都在從事液態磷酸鐵鋰電池的研發和生產,但這種體制下生產的電池存在安全性低、能量密度低等問題。
不過,SAIC [-3.21%資金研報]新能源汽車事業部總工程師凌天俊認為,特斯拉的輝煌業績對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仍然起到鼓舞作用。
補貼傳言“不靠譜”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補貼即將出臺的傳聞,間接推動了相關公司股價的“起舞”。然而,最新的信息表明……bsidy政策可能沒有市場預期的樂觀。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財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已達成共識,上半年將出臺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補貼將分為16個檔次,最低補貼標準也大于之前每千瓦時3000元的標準。不過,5月9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陽表示,上半年出臺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傳言“不靠譜”。
對于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延續,業內普遍認同。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制造處處長李偉力表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至少要持續到2015年。
凌天俊對中國證券報作者表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肯定會繼續,但具體怎么補貼、什么時候補貼還不清楚。目前的補貼政策不可持續,不穩定,影響了汽車企業的銷售和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受限于基礎設施不完善,公司暫時沒有推廣出租車的計劃。
但李偉力認為,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問題不在于市場,而在于產品。他表示,即使國家對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企業也沒有適合市場銷售的產品,這也是2012年之前補貼低于預期的原因。他認為,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要堅持研發,不能只靠補貼。
業內人士認為,企業過度依賴補貼導致自身行為短視,使得我國混合動力汽車發展不容樂觀。長安汽車(微博)[-2.71%資金研報]新能源負責人表示,公司對混合動力汽車的研究由來已久,但這期間由于國家扶持方向的變化,企業普遍關注短期補貼,中斷了這方面的研究。現在國家也開始重視了,但是技術已經和國際車企拉開了距離。
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展經驗和教訓同樣適用于純電動汽車。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純電動汽車的銷售環境還不成熟,但車企的研發不能中斷。
公交領域有望率先突破。
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并非沒有出路。業內人士認為,純電動汽車有望在公共交通領域率先出現經濟型商業模式。
葛源表示,純電動汽車由于其特殊的運行方式,在公共交通領域的發展應該是非常有前景的。而在私購領域,由于性價比低,使用不方便,預計短期內不會有突破。目前已有出租車公司利用純電動出租車盈利。預計今年或明年,出租車、公交車等公共交通領域可能會出現更多的經濟模式。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人士也表示,大中型客車是目前最容易推廣新能源和混合動力技術的,中國占全球40%以上的產量。因為車價高,增加的技術裝備占成本比重小,每輛車的油耗平均比私人乘用車高10倍,容易收回成本;增加的重量占整車重量的比例很小,對能耗影響不大。預計年底會看到效果。
歐洲媒體INAUTONEW5月12日消息,寶馬公司認為,歐盟頒布的2020年碳排放標準過于苛刻,難以實現。
1900/1/1 0:00:00中國多數汽車企業的研發工作開始從仿照或逆向工程走向正向產品開發,這個過程之中,研發流程建設是最基礎的一個能力建設環節。在企業的所有運營流程之中,研發流程也是最為復雜、最難以管理的流程。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編譯李媛媛繼公布歐藍德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電池故障原因后,三菱公司將這款車的月產量提升至4000輛。
1900/1/1 0:00:00合肥供電公司新能源汽車服務中心主任鄭勇近日表示,合肥2013年計劃聯手央企建成260個充電樁和5個大型充電站,主要服務于電動出租車、電動公交車,規劃獲批招標結束后即可開工建設。
1900/1/1 0:00:00特斯拉掀起的新能源汽車概念對鋰的需求究竟能有多大這個問題在國泰君安看來比較樂觀。國泰君安分別假設了三種情況,測算鋰電池消費增量空間。
1900/1/1 0:00:005月17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2013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的主題為信息通信技術與改善道路安全。來自國內外的政府、機構、企業代表,對車聯網的應用與未來展開了探討。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