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中國未必是海外新能源車企救星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2013年至今不到半年,新能源汽車公司紛紛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作為對新能源汽車最為重視的兩個國家:中國和美國,這里的每一個舉動以及相關新能源汽車公司的行動都成為了大家探索新能源方向的重要信號。作為一個擁有成熟汽車體系的大國,美國不僅有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制造商,還有科達汽車、菲斯克汽車和特斯拉汽車等三家新興新能源汽車公司,都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一直以來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并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然而,最近出現了一個非常明顯的有趣現象。美國許多“著名”的新能源汽車公司正在逐漸尋求在中國的活力或商機。首先,上個月主要生產電動跑車的菲斯克被許多汽車制造商拋棄,并申請破產。其次,當中國人民正在享受五一假期時,美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科達汽車宣布已申請破產。與此相對應的是,特斯拉汽車今年將逐步將戰場拉入中國,以抓住中國及其低迷的新能源市場的商機。

簡單地說,上述信息的邏輯在于:如果美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遇到生存危機,他們的第一個想法是來中國找金融家,如果找不到,就申請破產。如果美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能夠生產汽車,那就來中國發展,尋求賺錢的途徑。

那么,中國對許多海外新能源汽車制造商來說意味著什么呢?為什么這么多車企認為中國將成為新能源的救世主?還是救世主未能拯救就意味著毀滅?這些企業目前的狀況是否有改善的可能?你能自救嗎?竊聽作者分析。

首先,中國能否成為眾多海外新能源汽車公司的“救星”?

中國政府對海外新能源汽車有吸引力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層面的巨額投資和規劃。對于相關部門在中國當前經濟體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海外車企在其中有一個被神化的概念。在更深層次上,政府的相關規定意味著這個行業在一定程度上有著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

這可能與中國國家體系中相應的奧運會有關。這么多金牌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政府的夢想似乎可以實現。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提出了2015年50萬輛、2020年500萬輛的計劃,這自然是海外新能源汽車低迷狀態的救命稻草。在中國尋找商機也成為許多新能源汽車公司發展的重中之重。

當然,近年來,由于中國重視一些汽車行業的海外并購,中國汽車行業的并購變得非常樂觀,因此許多海外朋友經常問,“某汽車相關制造商陷入財務困境,有中國買家感興趣嗎?”事實上,在許多地方,汽車行業無法全面發展,但最終由一些汽車公司形成的對抗,以及海外汽車公司的發展方式是一樣的。因此,未來中國金融車主購買海外車企的能力非常有限,這一點未來許多海外新能源車企將更加明確。

與此同時,中國目前的新能源市場并沒有海外車企想象的那么繁榮。更重要的是,目前的新能源基礎設施遠未達到2015年和2020年的計劃,因此中國汽車市場未來很難拯救海外新能源制造商。

第二,為什么新能源汽車公司會破產?

目前新能源汽車面臨的最大困境是什么?從幾家破產汽車公司的情況可以看出,它們應該是“資金短缺”。事實上,無論是菲斯克還是科達,甚至是更多從傳統車企轉型為新能源汽車的車企,都不得不對龐大的研發資金和孤獨的市場三思而后行。這筆投資資金何時收回?急躁的政府給出了幾個答案。美國政府曾提議提供一百萬……

中國政府提出了一項500萬美元的計劃。

面對市場壓力,美國政府放棄了之前的百萬美元計劃,以避免未來在輿論中被動。隨后,菲斯克汽車政府資助的資金被凍結并宣布破產,面對市場預期不足導致的融資困難,科達汽車進入了不可避免的“破產之路”。

此時,我們最關心的是一個問題。目前,許多傳統汽車也在開發新能源汽車。上海車展剛剛過去,許多汽車制造商在這里展出的新能源汽車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們投入了多少巨大的研發費用。為什么沒有傳統車企因為發展新能源汽車技術而破產,而新興的新能源車企卻紛紛倒下?根本原因是傳統汽車公司有自己的盈利能力。在投入一定比例研發的同時,他們并沒有因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盈利能力差而失業。這是新興新能源汽車公司面臨的最大困難。失去一天意味著陷入危機,這意味著飯碗逐漸被打破。

新能源汽車目前的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應用的可能性,但目前無論是政府補貼、公共交通運營、電池交換、在線充電、免費充電樁和電力,都沒有有效的商業運營模式,也沒有明確有效的商業運營路徑可以繼續。在這個探索期,即使未來前景廣闊,怎么可能站不住腳,資金鏈斷裂,車企也會被淘汰。

第三,新能源車企自身的沉淀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事情說起來很可笑。北美三家新興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均采用“代工”模式。此外,這些公司只整合了一些關鍵部件,然后與傳統汽車公司聯合加工車輛,最終通過OEM銷售。

特斯拉與英國蓮花汽車、菲斯克以及現在的科達進行了合作。科達與天津力神和哈飛合作開發純電動汽車。第一輛車是以哈飛賽豹為基礎,配備了天津力神邁爾斯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提供的鋰離子電池,由哈飛汽車制造,以品牌名稱銷往美國。

這樣做有什么好處?走捷徑進入汽車領域,你不需要積累多年的汽車。缺點是什么?如果新能源汽車脫離了汽車的基本需求,就意味著它們被擋在了汽車行業之外。如果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乘以這個零,結果最終會是零。去年,科達公司推出的車型因安全氣囊故障而被召回。截至目前,僅售出100多輛汽車,這是最典型的例子。

此時,對于許多企業,尤其是新興的新能源車企來說,他們的問題不僅僅是電機、電池等問題,還有詳細的技術和標準。如果沒有這些存款和積累,他們想要在未來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本文作者是北美中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的執行理事。2013年至今不到半年,新能源汽車公司紛紛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作為對新能源汽車最為重視的兩個國家:中國和美國,這里的每一個舉動以及相關新能源汽車公司的行動都成為了大家探索新能源方向的重要信號。作為一個擁有成熟汽車體系的大國,美國不僅有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制造商,還有科達汽車、菲斯克汽車和特斯拉汽車等三家新興新能源汽車公司,都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一直以來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并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然而,最近出現了一個非常明顯的有趣現象。美國許多“著名”的新能源汽車公司正在逐漸尋求在中國的活力或商機。首先,上個月主要生產電動跑車的菲斯克被許多汽車制造商拋棄,并申請破產。其次,當中國人民正在享受五一假期時,美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科達汽車宣布已申請破產。與此相對應的是,特斯拉汽車今年將逐步將戰場拉入中國,以抓住中國及其低迷的新能源市場的商機。

簡單地說,上述信息的邏輯在于:如果美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遇到生存危機,他們的第一個想法是來中國找金融家,如果找不到,就申請破產。如果美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能夠生產汽車,那就來中國發展,尋求賺錢的途徑。

那么,中國對許多海外新能源汽車制造商來說意味著什么呢?為什么這么多車企認為中國將成為新能源的救世主?還是救世主未能拯救就意味著毀滅?這些企業目前的狀況是否有改善的可能?你能自救嗎?竊聽作者分析。

首先,中國能否成為眾多海外新能源汽車公司的“救星”?

中國政府對海外新能源汽車有吸引力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層面的巨額投資和規劃。對于相關部門在中國當前經濟體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海外車企在其中有一個被神化的概念。在更深層次上,政府的相關規定意味著這個行業在一定程度上有著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

這可能與中國國家體系中相應的奧運會有關。這么多金牌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政府的夢想似乎可以實現。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提出了2015年50萬輛、2020年500萬輛的計劃,這自然是海外新能源汽車低迷狀態的救命稻草。在中國尋找商機也成為許多新……發展的首要任務……

能源汽車公司。

當然,近年來,由于中國重視一些汽車行業的海外并購,中國汽車行業的并購變得非常樂觀,因此許多海外朋友經常問,“某汽車相關制造商陷入財務困境,有中國買家感興趣嗎?”事實上,在許多地方,汽車行業無法全面發展,但最終由一些汽車公司形成的對抗,以及海外汽車公司的發展方式是一樣的。因此,未來中國金融車主購買海外車企的能力非常有限,這一點未來許多海外新能源車企將更加明確。

與此同時,中國目前的新能源市場并沒有海外車企想象的那么繁榮。更重要的是,目前的新能源基礎設施遠未達到2015年和2020年的計劃,因此中國汽車市場未來很難拯救海外新能源制造商。

第二,為什么新能源汽車公司會破產?

目前新能源汽車面臨的最大困境是什么?從幾家破產汽車公司的情況可以看出,它們應該是“資金短缺”。事實上,無論是菲斯克還是科達,甚至是更多從傳統車企轉型為新能源汽車的車企,都不得不對龐大的研發資金和孤獨的市場三思而后行。這筆投資資金何時收回?急躁的政府給出了幾個答案。美國政府曾提出一個百萬計劃,中國政府提出了一個五百萬計劃。

面對市場壓力,美國政府放棄了之前的百萬美元計劃,以避免未來在輿論中被動。隨后,菲斯克汽車政府資助的資金被凍結并宣布破產,面對市場預期不足導致的融資困難,科達汽車進入了不可避免的“破產之路”。

此時,我們最關心的是一個問題。目前,許多傳統汽車也在開發新能源汽車。上海車展剛剛過去,許多汽車制造商在這里展出的新能源汽車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們投入了多少巨大的研發費用。為什么沒有傳統車企因為發展新能源汽車技術而破產,而新興的新能源車企卻紛紛倒下?根本原因是傳統汽車公司有自己的盈利能力。在投入一定比例研發的同時,他們并沒有因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盈利能力差而失業。這是新興新能源汽車公司面臨的最大困難。失去一天意味著陷入危機,這意味著飯碗逐漸被打破。

新能源汽車目前的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應用的可能性,但目前無論是政府補貼、公共交通運營、電池交換、在線充電、免費充電樁和電力,都沒有有效的商業運營模式,也沒有明確有效的商業運營路徑可以繼續。在這個探索期,即使未來前景廣闊,怎么可能站不住腳,資金鏈斷裂,車企也會被淘汰。

第三,新能源車企自身的沉淀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事情說起來很可笑。北美三家新興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均采用“代工”模式。此外,這些公司只整合了一些關鍵部件,然后與傳統汽車公司聯合加工車輛,最終通過OEM銷售。

特斯拉與英國蓮花汽車、菲斯克以及現在的科達進行了合作。科達與天津力神和哈飛合作開發純電動汽車。第一輛車是以哈飛賽豹為基礎,配備了天津力神邁爾斯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提供的鋰離子電池,由哈飛汽車制造,以品牌名稱銷往美國。

這樣做有什么好處?走捷徑進入汽車領域,你不需要積累多年的汽車。缺點是什么?如果新能源汽車脫離了汽車的基本需求,就意味著它們被擋在了汽車行業之外。如果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乘以這個零,結果最終會是零。去年,科達公司推出的車型因安全氣囊故障而被召回。截至目前,僅售出100多輛汽車,這是最典型的例子。

此時,對于許多企業,尤其是新興的新能源車企來說,他們的問題不僅僅是電機、電池等問題,還有詳細的技術和標準。如果沒有這些存款和積累,他們想要在未來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本文作者是北美中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的執行理事。

標簽:特斯拉福特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特斯拉面臨嚴峻挑戰:能否打入主流車市

第一電動網(編譯李媛媛)美國電動汽車企業特斯拉最近好事不斷,不僅歷史上首次實現盈利,其股價連續大漲也帶動了業界對電動汽車未來的信心。

1900/1/1 0:00:00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展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展參展邀請函2013年11月59日上

1900/1/1 0:00:00
美能源部攜手現代/奔馳 推進氫動力汽車

美國能源部在13日對外表示,韓國汽車制造商現代汽車、德國汽車制造商奔馳、日本車企日產汽車和豐田汽車已經與該部門達成了協議,將準備推出首輪氫動力汽車。

1900/1/1 0:00:00
普銳斯去年稱霸混動車市 本田Insight望塵莫及

2012年豐田普銳斯在全球售出399萬輛,是當年最暢銷車之一,而其競爭對手本田Insight混合動力車銷量僅為22萬輛,不及前者的117。

1900/1/1 0:00:00
特斯拉電動車一季度盈利1120萬美元 股價大漲24%

美國電動車制造商特斯拉公司5月8日公布,2013年第一季度扭虧盈利1120萬美元,去年同期虧損8990萬美元。

1900/1/1 0:00:00
法拉利主席:我們不會去制造電動汽車

近日,法拉利公司主席蒙特澤莫羅明確表示,在其任職期間,法拉利將不會打破傳統的汽油發動機而去制造電動汽車。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