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宏觀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中國的汽車行業也不例外。
2012年7月初,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問了江蘇常州、鎮江、南京等地,并就遼寧、江蘇、浙江、安徽、廣東五省經濟形勢舉行座談會。
會議指出,當前穩投資是擴大內需、穩增長的關鍵,要乘勢而上,更加注重“轉方式、調結構”。
在當前中國經濟結構中,以汽車業為代表的制造業、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一直是主要投資,其投資的基本穩定將對穩定增長起到積極作用。根據中國汽車工業的特點,一直存在集中度低、產能格局差的問題。
與此同時,汽車市場的消費需求在過去兩年也明顯放緩,尤其是在2012年。
在“穩投資”的背景下,汽車行業是否可能出現新一輪產能擴張,“結構調整”的政策取向是否會加速淘汰落后產能,成為行業熱點。為此,本報汽車研究院和格勢汽車網進行了聯合調查。本次調查時間為2012年8月6日至8月13日。
調查結果表明,在國家調整過程中,中國汽車產業結構調整正在加快。
加強項目審批
在“穩投資”的背景下,汽車產業項目的審批速度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這項聯合調查的結果顯示,大多數汽車行業人士對政府是否應該加快這一問題持負面意見。約63%的參與者認為,汽車行業已經存在產能過剩的風險,政府不應加快汽車項目的審批。近年來,中國政府發布的一些政策也透露出中央政府控制和優化汽車產能的意圖。例如,汽車制造商在異地建廠時必須有自主品牌項目和新能源項目,這被視為發展自主性和實現產業升級的一種手段。
政府出臺這些政策是不可避免的。據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到2015年,國內30家主要汽車公司2015年的產能規劃已經達到4000萬輛。然而,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起草的“十二五”規劃中,預計2015年中國汽車產銷將達到3000萬輛(內銷2500萬輛,出口500萬輛)。這意味著,如果企業在此期間不進行調整,閑置產能將達到1000萬輛,從投資角度來看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與中國汽車行業長期存在的問題一致,其產能過剩可能是一種逃避序列:落后產能過剩,但高質量產能過剩。根據瑞銀發布的一份報告,自2008年以來,國內20家主流乘用車公司的產能利用率一直在持續上升,直到2011年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其中,有10家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在100%以上(一般認為產能利用率超過90%),上海大眾和上海通用分別高達179.4%和161.5%,接近極限。
但不排除合資企業的擴張也可能導致未來產能過剩。中國的汽車消費需求已經開始放緩,很難判斷未來是否會再現高增長。目前,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給能源、環境和社會帶來了巨大壓力,三個城市兩年內的限購措施就是最好的證據。中國汽車市場的容量有多大還不得而知,但基本可以得出結論,中國不太可能像美國、西歐和日本那樣達到每千人600輛或更多。由于資源有限,汽車市場下滑的可能性不小。這也是中央政府必須考慮的問題……
進展
此外,19%的人認為政府應該加快汽車行業項目的審批,理由是汽車行業投資對穩定增長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疲軟,剩下的可以被賦予汽車行業的重任。有業內人士認為,從目前的結果來看,政府已經在加快汽車產業項目的審批,這從今年上半年汽車公司在不同地方設立工廠的情況可以看出。18%的人在回答政府是否會加快汽車產業項目的審批時選擇“視具體項目而定”。
新能源成為投資重點
就目前情況而言,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項目是最有可能實現穩定投資的目標。
約41%的參與者優先考慮此類項目。部分人和其他人獲得了第二高的選票,約占30%。這一結果與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政策直接相關。
2011年12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公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從鼓勵類中刪除了汽車制造項目,增加了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項目。
2012年7月,《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出臺,提出了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目標。從這些政策釋放出的信號可以看出,政府發展新能源的決心相當堅定。面對目前產銷規模較小的現狀,加快新能源汽車相關項目的審批是合理的。
不過,業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盡管新能源汽車是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應該是穩健投資的重點,但就目前的現實情況來看,電動汽車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各方面條件都非常不成熟。盲目推出項目只會浪費資源,對汽車行業的長遠發展造成危害。
與新能源汽車項目相比,傳統汽車的擴建和新建項目在行業眼中并不是“穩投資”的重點照顧對象。
這類項目的投票比例較低。其中,自主品牌的擴張項目得到了相對認可,為13%,這與國家鼓勵自主汽車產業發展的意圖是一致的。其次,合資制造商的擴建項目也獲得了12%的認可。合資制造商的市場競爭力強于自主品牌,許多合資制造商目前面臨產能緊張的問題。加快這些項目的審批,可以在中期內解決市場供求矛盾。然而,合資企業的建設項目只獲得了4%的批準。
這與政府提高行業集中度的意圖以及新項目的運營風險有關。
從結果來看,奇瑞路虎、東風雷諾和沃爾沃等一些新的合資項目受阻,這也說明了這個問題。
關于中國汽車投資再擴張的調查
在關于穩定投資是否可能進一步加強合資公司領先地位的調查中,約62%的人選擇了肯定的答案,只有28%的人持相反觀點,約10%的人認為難以判斷。
目前,合資企業在中國汽車市場的領先地位十分明顯。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外資品牌汽車的市場份額已超過70%,達到72.8%,外資份額增加、自主品牌份額下降的趨勢并未放緩。穩健投資,雖然被理解為促進在建項目的優化重組,但管理在建項目風險暴露。但在實踐中,如何解釋和量化“穩定性”是非常復雜的。在汽車行業合資企業利益鏈已經形成的背景下,不排除一些合資企業會……
偉大的聲音將在審批中展現他們的神奇力量,以加快審批速度。這是一個信號,表明自主品牌必須提高警惕。
(編輯/李燕郊)當宏觀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中國的汽車行業也不例外。
2012年7月初,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問了江蘇常州、鎮江、南京等地,并就遼寧、江蘇、浙江、安徽、廣東五省經濟形勢舉行座談會。
會議指出,當前穩投資是擴大內需、穩增長的關鍵,要乘勢而上,更加注重“轉方式、調結構”。
在當前中國經濟結構中,以汽車業為代表的制造業、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一直是主要投資,其投資的基本穩定將對穩定增長起到積極作用。根據中國汽車工業的特點,一直存在集中度低、產能格局差的問題。
與此同時,汽車市場的消費需求在過去兩年也明顯放緩,尤其是在2012年。
在“穩投資”的背景下,汽車行業是否可能出現新一輪產能擴張,“結構調整”的政策取向是否會加速淘汰落后產能,成為行業熱點。為此,本報汽車研究院和格勢汽車網進行了聯合調查。本次調查時間為2012年8月6日至8月13日。
調查結果表明,在國家調整過程中,中國汽車產業結構調整正在加快。
加強項目審批
在“穩投資”的背景下,汽車產業項目的審批速度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這項聯合調查的結果顯示,大多數汽車行業人士對政府是否應該加快這一問題持負面意見。約63%的參與者認為,汽車行業已經存在產能過剩的風險,政府不應加快汽車項目的審批。近年來,中國政府發布的一些政策也透露出中央政府控制和優化汽車產能的意圖。例如,汽車制造商在異地建廠時必須有自主品牌項目和新能源項目,這被視為發展自主性和實現產業升級的一種手段。
政府出臺這些政策是不可避免的。據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到2015年,國內30家主要汽車公司2015年的產能規劃已經達到4000萬輛。然而,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起草的“十二五”規劃中,預計2015年中國汽車產銷將達到3000萬輛(內銷2500萬輛,出口500萬輛)。這意味著,如果企業在此期間不進行調整,閑置產能將達到1000萬輛,從投資角度來看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與中國汽車行業長期存在的問題一致,其產能過剩可能是一種逃避序列:落后產能過剩,但高質量產能過剩。根據瑞銀發布的一份報告,自2008年以來,國內20家主流乘用車公司的產能利用率一直在持續上升,直到2011年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其中,有10家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在100%以上(一般認為產能利用率超過90%),上海大眾和上海通用分別高達179.4%和161.5%,接近極限。
但不排除合資企業的擴張也可能導致未來產能過剩。中國的汽車消費需求已經開始放緩,很難判斷未來是否會再現高增長。目前,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給能源、環境和社會帶來了巨大壓力,三個城市兩年內的限購措施就是最好的證據。中國汽車市場的容量有多大還不得而知,但基本上可以得出結論,中國不太可能達到每千人600輛或更多,比如……
美國、西歐和日本。由于資源有限,汽車市場下滑的可能性不小。這也是中央政府必須提前考慮的問題。
此外,19%的人認為政府應該加快汽車行業項目的審批,理由是汽車行業投資對穩定增長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疲軟,剩下的可以被賦予汽車行業的重任。有業內人士認為,從目前的結果來看,政府已經在加快汽車產業項目的審批,這從今年上半年汽車公司在不同地方設立工廠的情況可以看出。18%的人在回答政府是否會加快汽車產業項目的審批時選擇“視具體項目而定”。
新能源成為投資重點
就目前情況而言,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項目是最有可能實現穩定投資的目標。
約41%的參與者優先考慮此類項目。部分人和其他人獲得了第二高的選票,約占30%。這一結果與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政策直接相關。
2011年12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公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從鼓勵類中刪除了汽車制造項目,增加了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項目。
2012年7月,《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出臺,提出了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目標。從這些政策釋放出的信號可以看出,政府發展新能源的決心相當堅定。面對目前產銷規模較小的現狀,加快新能源汽車相關項目的審批是合理的。
不過,業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盡管新能源汽車是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應該是穩健投資的重點,但就目前的現實情況來看,電動汽車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各方面條件都非常不成熟。盲目推出項目只會浪費資源,對汽車行業的長遠發展造成危害。
與新能源汽車項目相比,傳統汽車的擴建和新建項目在行業眼中并不是“穩投資”的重點照顧對象。
這類項目的投票比例較低。其中,自主品牌的擴張項目得到了相對認可,為13%,這與國家鼓勵自主汽車產業發展的意圖是一致的。其次,合資制造商的擴建項目也獲得了12%的認可。合資制造商的市場競爭力強于自主品牌,許多合資制造商目前面臨產能緊張的問題。加快這些項目的審批,可以在中期內解決市場供求矛盾。然而,合資企業的建設項目只獲得了4%的批準。
這與政府提高行業集中度的意圖以及新項目的運營風險有關。
從結果來看,奇瑞路虎、東風雷諾和沃爾沃等一些新的合資項目受阻,這也說明了這個問題。
關于中國汽車投資再擴張的調查
在關于穩定投資是否可能進一步加強合資公司領先地位的調查中,約62%的人選擇了肯定的答案,只有28%的人持相反觀點,約10%的人認為難以判斷。
目前,合資企業在中國汽車市場的領先地位十分明顯。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外資品牌汽車的市場份額已超過70%,達到72.8%,外資份額增加、自主品牌份額下降的趨勢并未放緩。穩健投資,雖然被理解為促進在建項目的優化重組,但管理在建項目風險暴露。但在實踐中,如何解釋……
而量化“穩定性”是非常復雜的。在汽車行業合資企業利益鏈已經形成的背景下,不排除一些極具話語權的合資企業會在審批中大顯身手,加快審批速度。這是一個信號,表明自主品牌必須提高警惕。
(編輯/李燕郊)
2013款寶馬7系將在今年九月開幕的巴黎車展正式發布,而全新的7系混合動力版車型ActiveHybrid7,也在近期公布了它的海外起步售價為84895美元約合人民幣54萬元。
1900/1/1 0:00:00近日,天津市首座充換電站海泰綜合充換電站正式投入使用。天津首批40輛純電動公交開始以換電續航的形式上路運營。目前,天津市已有超百輛純電動汽車在公交、郵政、電力等商用領域進行示范運行。
1900/1/1 0:00:00根據PluginCar網站報道,美國麥肯錫咨詢公司McKinseyamp
1900/1/1 0:00:00德意志銀行近日發布了《中國綠色行動電動汽車前景》的研究報告,該報告建議中國大幅增加購車補貼,推動電動汽車快速發展,報告預估到2020年中國累計生產電動汽車360萬輛,
1900/1/1 0:00:008月14日,應國家主席胡錦濤之邀,首次來華訪問的哥斯達黎加共和國總統勞拉欽奇利亞米蘭達一行參訪蘇州金龍海格客車,她表示,隨著哥斯達黎加經濟的發展,相信會有更多的中國客車進入哥國。
1900/1/1 0:00:00在薩博并購過程中,股東之一的通用汽車考慮更多的是,如何保證自己在中國的競爭優勢。最終由于知識產權限制,青年汽車的并購失敗。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