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已經實施一年多了,但現實離目標還很遠,產業發展面臨著極其尷尬的局面。純電動汽車買不到,充電站很難繼續建設,配套設施進展緩慢。我不知道這種情況會持續多久。也許,珠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更大希望在于國家或省級財政補貼。
珠海是非國家“十城千車”項目的試點城市,因此無法獲得汽車補貼。另一方面,珠海沒有廣州、深圳那么富裕,珠海首創的新能源產業規劃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每年只有2000萬元。目前,2000萬元的專項資金全部補貼給公交集團,用于購買純電動公交車和L N G公交車。事實上,除了補貼,巴士集團在購買新能源汽車上已經花費了近3500萬元。由于珠海公交集團不允許盈利,這數千萬元最終將由市財政支付。
到今年年底,珠海市計劃投產700輛新能源汽車。根據相關部門的回應,這一目標是可以實現的,但其中680輛是L N G公交車,只有20輛是純電動汽車。與傳統公交車相比,L N G只貴了8萬元左右,對資金來說壓力不大,而純電動汽車貴了100多萬,對只有2000萬元的專項資金來說壓力極大。如果這2000萬元用于補貼明年購買純電動汽車,那么只能補貼40輛以下的汽車。
規劃解讀
2011年3月17日,《珠海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珠海規劃》)正式印發實施,至今已有一年多時間。《珠海規劃》指出,到2015年,珠海將力爭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100億元以上。
根據《珠海規劃》的目標,到2015年,將形成1萬輛新能源公交車、5億安培時磷酸亞鐵鋰動力電池和10萬套動力總成及電控系統的年產能,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將超過100億元。到2020年,將擁有5萬輛新能源公交車、10萬輛乘用車、10億安培時新一代鋰離子動力電池和20萬套動力總成及電控系統的年產能,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800億元以上。
到2012年,將有不少于700輛新能源公交車投入運營(其中純電動公交車200輛)。到2015年,所有公交車將被新能源公交車取代,其中包括不少于500輛純電動公交車。適時啟動燃油出租車替代計劃,逐步采用純電動汽車和C N G汽車。到2015年,將新增不少于300輛純電動出租車。
在配套設施方面,到2012年,將有不少于12個L N G充氣站。到2012年,力爭達到8個公交充電站,其中快充站3個,慢充站5個;有3個公共快速充電站;有600個充電樁。到2015年,力爭達到25個公交充電站,其中快充站8個,慢充站5個;有12個公共快速充電站;
有7300個充電樁。成立1-2家電動汽車電池租賃服務公司,為使用新能源汽車的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提供快速的電池更換和維護服務。
實施現狀
筆者從珠海市發展和改革局了解到,珠海目前有20輛純電動公交車和458輛液化天然氣(LNG)汽車,今年將采購400輛LNG汽車。今年將在珠海吉大建設一個公交充電站,分別在珠海金頂和上沖建設兩個LN G充電站,在平沙和三灶再建設兩個。
根據珠海規劃的預期目標,到2012年,今年內可投入運營的新能源公交車不少于700輛,但“200輛純電動汽車”的目標肯定無法實現。其他設定的目標大多無法按計劃完成。
得益于國家和省級政府專項資金的補貼,珠海新能源企業的發展前景表面上看起來相對較好。以有限公司為例,有限公司開發的“空心環”鋰離子電池已通過國家電池檢測中心測試,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項目一期投資達9億元。關于珠海新能源企業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的問題,很遺憾筆者未能得到銀通公司的采訪回復。
實際困難
“在計劃發布之前,我們樂觀地估計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當時,我們預測到2012年,動力電池組件的具體成本將降至2元/瓦時以下,但今天,價格仍與兩年前一樣在8元左右。”宋泰春,珠海市發展和改革局產業協調處副處長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此外,《珠海規劃》已經實施一年多了,它面臨著許多困難。首先是缺乏資金。根據珠海市2011年9月28日發布的《珠海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自2011年起,每年從珠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基金中安排2000萬元市級財政資金,暫定5年。
根據補貼規定,珠海純電動汽車每輛補貼70萬元,其中22萬元來自省財政補貼,其余由市專項資金補貼;
L N G公交車補貼5萬元,由市專項資金補貼。年內,珠海將再增加400輛L N G公交車,僅補貼一項就將在一年內占用所有專項資金,即2000萬元,這意味著今年不會有專項資金用于其他新能源產業的建設。
資金的困難不僅在于專項資金的短缺,還在于公交集團的資金壓力。一輛純電動公交車的價格約為150萬元,扣除70萬元的補貼。80萬元的支出仍比普通燃油公交車多出50萬元,普通燃油公交車的價格約為32萬元。目前,珠海已經購買了20輛純電動公交車,并為此額外花費了1000萬元。L N G公交車的價格約為40萬元,扣除5萬元的補貼后,公交集團還需要為此多花約3萬元。根據年底858輛公交車的總數計算,支出約為2500萬元(注:長度未達到10米的公交車不受補貼,在斗門等偏遠農村地區,由于交通原因,少數L N G公交車達不到10米)。
基礎設施建設也存在許多困難。以充電站建設為例,吉大充電站的建設是在吉大電網專門建設變電站時才完成的,因為電網的早期鋪設和規劃沒有考慮到大型充電站的設計問題,城市電網的負荷根本負擔不起充電站的運行。特別是充電站建成后,充電新能源汽車的數量不斷增加,充電周期集中在某個時間,充電站將完全癱瘓,無法承受巨大的用電負荷。因此,充電站和充電樁的建設將是一個巨大的困難,或者涉及電網的綜合改造。
未來前景
要發展當地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僅靠市財政資金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爭取國家補貼。根據2009年國家“十城千車”項目,共有25個城市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重點城市,并對新能源汽車購置給予補貼,其中純電動公交車補貼60萬元。該項目將于今年年底結束,廣東省只有廣州和深圳在補貼名單上。
根據市發展和改革局的相關計劃,珠江和長江三市將捆綁在一起,申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點地區,并像“十城千車”項目的25個城市一樣享受國家補貼。該申請也已提交給省級相關部門。據相關人士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建議珠三角多個城市整合為一體,共同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并獲得國家專項資金補貼。這個結果無疑是最好的。
另一個好消息是,據市發展改革局消息,未來兩個月,廣東省將很快出臺新能源汽車發展相關規劃,這將對推動珠三角城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編輯/楊曉紅)
第一電氣網(www.d1ev.com)聲明:以上消息轉載自合作媒體,轉載此消息是為了傳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此消息代表第一電氣網的立場或同意其觀點、立場或描述。珠海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已經實施一年多了,但現實離目標還很遠,產業發展面臨著極其尷尬的局面。純電動汽車買不到,充電站很難繼續建設,配套設施進展緩慢。我不知道這種情況會持續多久。也許,珠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更大希望在于國家或省級財政補貼。
珠海是非國家“十城千車”項目的試點城市,因此無法獲得汽車補貼。……
另一方面,珠海沒有廣州和深圳那么富裕,珠海啟動的新能源產業規劃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每年只有2000萬元。目前,2000萬元的專項資金全部補貼給公交集團,用于購買純電動公交車和L N G公交車。事實上,除了補貼,巴士集團在購買新能源汽車上已經花費了近3500萬元。由于珠海公交集團不允許盈利,這數千萬元最終將由市財政支付。
到今年年底,珠海市計劃投產700輛新能源汽車。根據相關部門的回應,這一目標是可以實現的,但其中680輛是L N G公交車,只有20輛是純電動汽車。與傳統公交車相比,L N G只貴了8萬元左右,對資金來說壓力不大,而純電動汽車貴了100多萬,對只有2000萬元的專項資金來說壓力極大。如果這2000萬元用于補貼明年購買純電動汽車,那么只能補貼40輛以下的汽車。
規劃解讀
2011年3月17日,《珠海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珠海規劃》)正式印發實施,至今已有一年多時間。《珠海規劃》指出,到2015年,珠海將力爭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100億元以上。
根據《珠海規劃》的目標,到2015年,將形成1萬輛新能源公交車、5億安培時磷酸亞鐵鋰動力電池和10萬套動力總成及電控系統的年產能,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將超過100億元。到2020年,將擁有5萬輛新能源公交車、10萬輛乘用車、10億安培時新一代鋰離子動力電池和20萬套動力總成及電控系統的年產能,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800億元以上。
到2012年,將有不少于700輛新能源公交車投入運營(其中純電動公交車200輛)。到2015年,所有公交車將被新能源公交車取代,其中包括不少于500輛純電動公交車。適時啟動燃油出租車替代計劃,逐步采用純電動汽車和C N G汽車。到2015年,將新增不少于300輛純電動出租車。
在配套設施方面,到2012年,將有不少于12個L N G充氣站。到2012年,力爭達到8個公交充電站,其中快充站3個,慢充站5個;有3個公共快速充電站;有600個充電樁。到2015年,力爭達到25個公交充電站,其中快充站8個,慢充站5個;有12個公共快速充電站;
有7300個充電樁。成立1-2家電動汽車電池租賃服務公司,為使用新能源汽車的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提供快速的電池更換和維護服務。
實施現狀
筆者從珠海市發展和改革局了解到,珠海目前有20輛純電動公交車和458輛液化天然氣(LNG)汽車,今年將采購400輛LNG汽車。今年將在珠海吉大建設一個公交充電站,分別在珠海金頂和上沖建設兩個LN G充電站,在平沙和三灶再建設兩個。
根據珠海規劃的預期目標,到2012年,今年內可投入運營的新能源公交車不少于700輛,但“200輛純電動汽車”的目標肯定無法實現。其他設定的目標大多無法按計劃完成。
得益于國家和省級政府專項資金的補貼,珠海新能源企業的發展前景表面上看起來相對較好。以有限公司為例,有限公司開發的“空心環”鋰離子電池已通過國家電池檢測中心測試,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項目一期投資達9億元。關于珠海新能源企業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的問題,很遺憾筆者未能得到銀通公司的采訪回復。
實際困難
“在計劃發布之前,我們樂觀地估計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當時,我們預測到2012年,動力電池組件的具體成本將降至2元/瓦時以下,但今天,價格仍與兩年前一樣在8元左右。”宋泰春,珠海市發展和改革局產業協調處副處長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此外,《珠海規劃》已經實施一年多了,它面臨著許多困難。首先是缺乏資金。根據珠海市2011年9月28日發布的《珠海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自2011年起,每年從珠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基金中安排2000萬元市級財政資金,暫定5年。
根據補貼規定,珠海純電動汽車每輛補貼70萬元,其中22萬元來自省財政補貼,其余由市專項資金補貼;
L N G公交車補貼5萬元,由市專項資金補貼。年內,珠海將再增加400輛L N G公交車,僅補貼一項就將在一年內占用所有專項資金,即2000萬元,這意味著今年不會有專項資金用于其他新能源產業的建設。
資金的困難不僅在于專項資金的短缺,還在于公交集團的資金壓力。一輛純電動公交車的價格約為150萬元,扣除70萬元的補貼。80萬元的支出仍比普通燃油公交車多出50萬元,普通燃油公交車的價格約為32萬元。目前,珠海已經購買了20輛純電動公交車,并為此額外花費了1000萬元。L N G公交車的價格約為40萬元,扣除5萬元的補貼后,公交集團還需要為此多花約3萬元。根據年底858輛公交車的總數計算,支出約為2500萬元(注:長度未達到10米的公交車不受補貼,在斗門等偏遠農村地區,由于交通原因,少數L N G公交車達不到10米)。
基礎設施建設也存在許多困難。以充電站建設為例,吉大充電站的建設是在吉大電網專門建設變電站時才完成的,因為電網的早期鋪設和規劃沒有考慮到大型充電站的設計問題,城市電網的負荷根本負擔不起充電站的運行。特別是充電站建成后,充電新能源汽車的數量不斷增加,充電周期集中在某個時間,充電站將完全癱瘓,無法承受巨大的用電負荷。因此,充電站和充電樁的建設將是一個巨大的困難,或者涉及電網的綜合改造。
未來前景
要發展當地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僅靠市財政資金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爭取國家補貼。根據2009年國家“十城千車”項目,共有25個城市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重點城市,并對新能源汽車購置給予補貼,其中純電動公交車補貼60萬元。該項目將于今年年底結束,廣東省只有廣州和深圳在補貼名單上。
根據市發展和改革局的相關計劃,珠江和長江三市將捆綁在一起,申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點地區,并像“十城千車”項目的25個城市一樣享受國家補貼。該申請也已提交給省級相關部門。據相關人士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建議珠三角多個城市整合為一體,共同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并獲得國家專項資金補貼。這個結果無疑是最好的。
另一個好消息是,據市發展改革局消息,未來兩個月,廣東省將很快出臺新能源汽車發展相關規劃,這將對推動珠三角城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編輯/楊曉紅)
第一電氣網(www.d1ev.com)聲明:以上消息轉載自合作媒體,轉載此消息是為了傳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此消息代表第一電氣網的立場或同意其觀點、立場或描述。
標簽:
湖北省襄陽市統計局局長楊國林17日在該市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稱,今年上半年,該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產值74億元,同比增長2364。
1900/1/1 0:00:007月6日,美國GTA公司在位于密西西比霍恩湖的工廠內,推出了它的第一輛電動車MyCar。
1900/1/1 0:00:00據美國汽車網站autoguide報道,大眾公司今日公布了其2013年的車型陣容,除了產量有限的高爾夫R和路坦Routan面包車外,其他所有車型都將進行升級。
1900/1/1 0:00:00細心的人會發現,近幾年,北京交通大學的電氣樓外,立起了兩個一米左右高的樁子,這便是用于電動車的充電樁,校園里不時有世界知名品牌的轎車寶馬、普雷斯、豐田等的電動車在運行。
1900/1/1 0:00:007月9日出臺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提出了我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產銷目標:到2015年,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
1900/1/1 0:00:00照理說,國務院明確扶持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產業,這是一項大快人心的好事情。節能減排嘛,至少能讓咱老百姓在有生之年,快點開上新能源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