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全國人大代表、安徽江淮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左亞南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中國汽車產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有適度增長,發展空間很大。現階段,汽車行業適度調整不是一件壞事,但有利于長期發展。只有汽車消費市場和環境承載力相互適應,社會才能協調進步。目前,中國1000人擁有的汽車不到70輛。從長遠來看,中國的汽車數量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適度增長,需求將逐步釋放。左亞南對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充滿信心。
汽車行業的適度調整并不是一件壞事。
隨著汽車消費刺激政策的退出和部分城市限購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中國汽車產業的支撐色彩正在逐漸淡化。一些專家認為,2011年中國乘用車市場的增長速度將放緩,而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中國汽車行業回歸理性、走向正確道路的機會。
左亞南認為,盡管近兩年中國汽車行業發展強勁,在公共交通建設、交通規劃管理、用車理念等方面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但整個行業的發展也應該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
汽車市場“忽冷忽熱”。如果天氣太熱,麻煩很可能隨之而來。“熱”的時候,產品質量可能難以保證,“冷”的時候浪費和清空資源不是一件好事。
要找出問題,一方面調整發展速度,另一方面逐步完善汽車消費市場,使環境承載力不斷增強,從而實現協調進步。
“這次兩會,我最關心的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作為兩會代表,左亞南表示,“我最關心的是兩會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他表示,今年他提出了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的建議。
左亞南表示,國家重視新能源,這是國情所為,企業也要順應潮流。江淮汽車采用“三步走兩步走”的技術策略開發新能源汽車。第一步是首先生產產品。到2010年底,小批量將投放市場,這有三個優勢。首先,它可以幫助提高產品技術和制造技術。其次,它可以提供如何支持新能源汽車商業運營系統的想法,如電網、發電站和電力樁的建設,包括收費和運營管理。第三,探索新的商業運營模式。第二步是在電機和電子控制方面取得突破,形成自主研發能力。做好核心零部件的產業開發工作,力爭三年內核心零部件研發成熟。第三步是實現工業化。在保證零部件質量一致的前提下,加快速度,加大力度,降低成本,使產品成熟,并有能力大量進入市場。
據了解,江淮汽車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方面起步較早。2001年,江汽集團公司旗下的安凱客車開始開發新能源客車。2003年,先后開發出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純電動等多種新能源公交車,成為中國第一家采用滿載技術生產新能源公交車的企業,也是第一家發布電動公交車的企業。
在乘用車領域,2005年,江淮汽車啟動了瑞風BSG微混動項目,該項目于2008年在北京車展上公開展出,并于同年啟動了混合動力的研究。2008年底,完成了汽油/CNG雙燃料發動機的研制。2009年,江淮汽車與合肥工業大學聯合成立了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專門從事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研發。產學研優勢互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資源和組織保障……
目前,江淮汽車已經形成了一支百人以上的新能源汽車研發團隊,形成了良性發展的技術人才體系。正是由于江淮汽車在傳統產品和新能源應用方面的良好積累,合肥于2010年6月1日與上海、長春、深圳、杭州一起成為全國五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城市之一。日前閉幕的合肥市人大將“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列為一號議案,提出在“十二五”期間,合肥將支持江汽集團整合全球資源,建立相對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
今年1月24日,首批60輛江淮通悅純電動汽車在合肥舉行交付儀式,這是合肥計劃投入的首批585輛純電動汽車。由此,江淮純電動汽車正式批量進入私家車市場。據了解,一次性投放585輛純電動汽車,是迄今為止中國純電動汽車產量最大的一批,這也標志著江淮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取得了實質性突破,走在了行業前列。
左亞南介紹,江淮新能源汽車準確把握了技術發展趨勢和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初步搭建了純電動、增程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平臺。汽車電控、電驅動、電池系統三大核心技術的研發成果已在通越純電動汽車上得到應用和推廣,顯示出良好的商業化水平。一旦行業在電池技術、電池成本和能量密度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江淮汽車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
“十二五”規劃在國際市場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有分析認為,在人民幣升值和中國制造業水平提高的背景下,出口將成為未來汽車行業減少產能的主要方向。數據顯示,2010年,在輕卡核心業務和乘用車戰略業務“雙引擎”的推動下,江淮汽車實現出口總量21569輛,同比增長78.43%,增速高于行業約14個百分點。在今年1月江淮汽車的產銷數據中,出口達到5018輛,同比增長320%。江淮汽車去年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三個月的銷售,成為推動江淮汽車銷量快速增長的強大引擎。
早在2005年,江淮汽車就開始闡述國際化戰略,引進世界一流的專家和研發生產設備,從意識層面向硬件設施靠攏,向世界一流的汽車企業靠攏。目前,產品已出口到亞洲、非洲、南美、歐洲等100多個國家,擁有10多家大型4S店、9家海外KD工廠和海外合資企業。江淮汽車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更是可圈可點。輕型卡車連續十年保持中國品牌出口量第一,在輕型卡車行業率先獲得國家“免出口檢驗”金牌通行證;
乘用車出口增長迅速,在中國同類產品出口市場排名第一,市場魅力指數排名第一。
今年以來,該公司出口的最大貢獻是乘用車產品,尤其是巴西桑巴項目的簽署,加速了江淮汽車的國際化。“左亞南說。巴西市場是江淮汽車的全球戰略市場之一。2010年8月,江淮汽車與巴西SHC公司簽署了《獨家經銷協議》,引起了業界的高度關注。SHC是巴西最大的汽車經銷商,擁有25年的汽車銷售經驗和60多家高標準4S店。是雪鐵龍在世界上最大的經銷商ld是福特在巴西最大的經銷商,也是世界第六大經銷商。根據協議,雙方約定,2010年至2020年,江淮汽車將向巴西出口62萬輛汽車和其他乘用車產品。
當筆者問及巴西經銷商為什么選擇江淮汽車時,左亞南表示,“他們也是經過長時間的調查、產品測試和對比分析才選擇江淮汽車的。”左亞南向筆者講述了一個案例。為了驗證江淮汽車產品的質量,巴西經銷商自費為江淮汽車進行了累計80多萬公里的測試,其中一輛測試里程超過10萬公里。然后,他們對汽車進行了拆解和測試,并將其與巴西市場上國際品牌的房地產產品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在對比的10項指標中,江淮汽車有8項領先。對江淮汽車產品質量的肯定和對江淮品牌的信心是上海汽車選擇江淮汽車的原因。"
自主品牌的長遠發展需要堅持質量優先
對于自主品牌在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左亞南認為,中國在快速發展時期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良好的機遇。“關鍵是要有耐心并做到這一點。”他認為,目前的競爭是心態的競爭。如果你很著急,如果你一下子大規模生產,你可能會遇到問題。從長遠來看,我們應該堅持質量優先,以質量打造品牌。
左延安表示,“十一五”期間,江淮汽車堅定不移地堅持質量和效率之路,樹立“質量是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的核心價值觀,形成了“江淮質量榮辱觀”和質量管理“三級”理論,從質量意識、體系標準、方法工具三個方面塑造了獨特的江淮質量文化。
在發展過程中,江淮汽車率先提出了“三無”的口號,即不生產低質量的汽車,不參與價格戰,不盲目攀比規模。江淮汽車有這樣一句話:“不注重質量的員工不是合格的員工,不重視質量的干部不是合格的干部”。質量意識在江淮汽車的領導層、管理層和全體員工中得到了深化,并逐漸滲透到企業的每一個角落。
第二個層次是系統和標準層次。左亞南說:“我們通過完善各項管理和技術標準,實現流程的標準化管理;
我們將繼續推動制度達標,優化質量管理流程,形成干部按流程工作、工人按標準工作的習慣。據了解,江淮汽車先后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三標準一體化認證,并于2006年和2007年分別通過了TS16949體系認證和總裝備部質量保證能力評審,從而進一步增強其系統能力。
第三個層次是質量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層次。江淮汽車多年來一直采用TQM、SPC、六西格瑪管理等管理方法,以及全員參與、團隊改進和團隊學習實驗室進行質量改進活動,質量管理的專業性不斷提高。
無論是整車還是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制造,江淮汽車始終將“質量”放在首位,樹立了高品質的自主品牌形象。去年10月,江淮汽車從58家參賽企業中脫穎而出,成功獲得質量領域最高獎項國家質量獎,成為中國首家獲得這一榮譽的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十二五’期間,我們將堅持品質江淮汽車的價值取向,堅定不移走質量效益之路,質量和規模優先,以質量打造品牌,在汽車行業率先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的跨越。”左亞南說。
(編輯/李皎)2月27日,全國人大代表、安徽江淮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左亞南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中國汽車產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有適度增長,發展空間很大。現階段,汽車行業適度調整不是一件壞事,但有利于長期發展。只有汽車消費市場和環境承載力相互適應,社會才能協調進步。目前,中國1000人擁有的汽車不到70輛。從長遠來看,中國的汽車數量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適度增長,需求將逐步釋放。左亞南對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充滿信心。
汽車行業的適度調整并不是一件壞事。
隨著汽車消費刺激政策的退出和部分城市限購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中國汽車產業的支撐色彩正在逐漸淡化。一些專家認為,2011年中國乘用車市場的增長速度將放緩,而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中國汽車行業回歸理性、走向正確道路的機會。
左亞南認為,盡管近兩年中國汽車行業發展強勁,在公共交通建設、交通規劃管理、用車理念等方面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但整個行業的發展也應該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
汽車市場“忽冷忽熱”。如果天氣太熱,麻煩很可能隨之而來。“熱”的時候,產品質量可能難以保證,“冷”的時候浪費和清空資源不是一件好事。
要找出問題,一方面調整發展速度,另一方面逐步完善汽車消費市場,使環境承載力不斷增強,從而實現協調進步。
“這次兩會,我最關心的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作為兩會代表,左亞南表示,“我最關心的是兩會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他表示,今年他提出了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的建議。
左亞南表示,國家重視新能源,這是國情所為,企業也要順應潮流。江淮汽車采用“三步走兩步走”的技術策略開發新能源汽車。第一步是首先生產產品。到2010年底,小批量將投放市場,這有三個優勢。首先,它可以幫助提高產品技術和制造技術。其次,它可以提供關于……的想法……
w支持新能源汽車的商業運營系統,如電網、發電站和電力樁的建設,包括收費和運營管理。第三,探索新的商業運營模式。第二步是在電機和電子控制方面取得突破,形成自主研發能力。做好核心零部件的產業開發工作,力爭三年內核心零部件研發成熟。第三步是實現工業化。在保證零部件質量一致的前提下,加快速度,加大力度,降低成本,使產品成熟,并有能力大量進入市場。
據了解,江淮汽車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方面起步較早。2001年,江汽集團公司旗下的安凱客車開始開發新能源客車。2003年,先后開發出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純電動等多種新能源公交車,成為中國第一家采用滿載技術生產新能源公交車的企業,也是第一家發布電動公交車的企業。
在乘用車領域,2005年,江淮汽車啟動了瑞風BSG微混動項目,該項目于2008年在北京車展上公開展出,并于同年啟動了混合動力的研究。2008年底,完成了汽油/CNG雙燃料發動機的研制。2009年,江淮汽車與合肥工業大學聯合成立了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專門從事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研發。產學研優勢互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了資源和組織保障。目前,江淮汽車已經形成了一支百人以上的新能源汽車研發團隊,形成了良性發展的技術人才體系。正是由于江淮汽車在傳統產品和新能源應用方面的良好積累,合肥于2010年6月1日與上海、長春、深圳、杭州一起成為全國五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城市之一。日前閉幕的合肥市人大將“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列為一號議案,提出在“十二五”期間,合肥將支持江汽集團整合全球資源,建立相對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
今年1月24日,首批60輛江淮通悅純電動汽車在合肥舉行交付儀式,這是合肥計劃投入的首批585輛純電動汽車。由此,江淮純電動汽車正式批量進入私家車市場。據了解,一次性投放585輛純電動汽車,是迄今為止中國純電動汽車產量最大的一批,這也標志著江淮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取得了實質性突破,走在了行業前列。
左亞南介紹,江淮新能源汽車準確把握了技術發展趨勢和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初步搭建了純電動、增程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平臺。汽車電控、電驅動、電池系統三大核心技術的研發成果已在通越純電動汽車上得到應用和推廣,顯示出良好的商業化水平。一旦行業在電池技術、電池成本和能量密度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江淮汽車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
“十二五”規劃在國際市場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有分析認為,在人民幣升值和中國制造業水平提高的背景下,出口將成為未來汽車行業減少產能的主要方向。數據顯示,2010年,在輕卡核心業務和乘用車戰略業務“雙引擎”的推動下,江淮汽車實現出口總量21569輛,同比增長78.43%,增速高于行業約14個百分點。在今年1月江淮汽車的產銷數據中,出口達到5018輛,同比增長320%。江淮汽車去年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三個月的銷售,成為推動江淮汽車銷量快速增長的強大引擎。
早在2005年,江淮汽車就開始闡述其國際化戰略,引入了world-c……
ss專家和研發生產設備,并從意識層面向硬件設施更接近世界一流的汽車企業。目前,產品已出口到亞洲、非洲、南美、歐洲等100多個國家,擁有10多家大型4S店、9家海外KD工廠和海外合資企業。江淮汽車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更是可圈可點。輕型卡車連續十年保持中國品牌出口量第一,在輕型卡車行業率先獲得國家“免出口檢驗”金牌通行證;乘用車出口增長迅速,在中國同類產品出口市場排名第一,市場魅力指數排名第一。
今年以來,該公司出口的最大貢獻是乘用車產品,尤其是巴西桑巴項目的簽署,加速了江淮汽車的國際化。“左亞南說。巴西市場是江淮汽車的全球戰略市場之一。2010年8月,江淮汽車與巴西SHC公司簽署了《獨家經銷協議》,引起了業界的高度關注。SHC是巴西最大的汽車經銷商,擁有25年的汽車銷售經驗和60多家高標準4S店。是雪鐵龍在世界上最大的經銷商ld是福特在巴西最大的經銷商,也是世界第六大經銷商。根據協議,雙方約定,2010年至2020年,江淮汽車將向巴西出口62萬輛汽車和其他乘用車產品。
當筆者問及巴西經銷商為什么選擇江淮汽車時,左亞南表示,“他們也是經過長時間的調查、產品測試和對比分析才選擇江淮汽車的。”左亞南向筆者講述了一個案例。為了驗證江淮汽車產品的質量,巴西經銷商自費為江淮汽車進行了累計80多萬公里的測試,其中一輛測試里程超過10萬公里。然后,他們對汽車進行了拆解和測試,并將其與巴西市場上國際品牌的房地產產品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在對比的10項指標中,江淮汽車有8項領先。對江淮汽車產品質量的肯定和對江淮品牌的信心是上海汽車選擇江淮汽車的原因。"
自主品牌的長遠發展需要堅持質量優先
對于自主品牌在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左亞南認為,中國在快速發展時期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良好的機遇。“關鍵是要有耐心并做到這一點。”他認為,目前的競爭是心態的競爭。如果你很著急,如果你一下子大規模生產,你可能會遇到問題。從長遠來看,我們應該堅持質量優先,以質量打造品牌。
左延安表示,“十一五”期間,江淮汽車堅定不移地堅持質量和效率之路,樹立“質量是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的核心價值觀,形成了“江淮質量榮辱觀”和質量管理“三級”理論,從質量意識、體系標準、方法工具三個方面塑造了獨特的江淮質量文化。
在發展過程中,江淮汽車率先提出了“三無”的口號,即不生產低質量的汽車,不參與價格戰,不盲目攀比規模。江淮汽車有這樣一句話:“不注重質量的員工不是合格的員工,不重視質量的干部不是合格的干部”。質量意識在江淮汽車的領導層、管理層和全體員工中得到了深化,并逐漸滲透到企業的每一個角落。
第二個層次是系統和標準層次。左亞南說:“我們通過完善各項管理和技術標準,實現流程的標準化管理;
我們將繼續推動制度達標,優化質量管理流程,形成干部按流程工作、工人按標準工作的習慣。據了解,江淮汽車先后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三標準一體化認證,并于2006年和2007年分別通過了TS16949體系認證和總裝備部質量保證能力評審,從而進一步增強其系統能力。
第三個層次是質量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層次。江淮汽車多年來一直采用TQM、SPC、六西格瑪管理等管理方法,以及全員參與、團隊改進和團隊學習實驗室進行質量改進活動,質量管理的專業性不斷提高。
無論是整車還是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制造,江淮汽車始終將“質量”放在首位,樹立了高品質的自主品牌形象。去年10月,江淮汽車從58家參賽企業中脫穎而出,成功獲得質量領域最高獎項國家質量獎,成為中國首家獲得這一榮譽的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十二五’期間,我們將堅持品質江淮汽車的價值取向,堅定不移走質量效益之路,質量和規模優先,以質量打造品牌,在汽車行業率先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的跨越。”左亞南說。
(編輯/李嬌)
過去的電動汽車在電池和充電模式上存在困難,阻礙了規模化推廣速度。第一,我國電動汽車零部件產業化能力低、規模小、成本高。
1900/1/1 0:00:002011年2月9日,德國大陸集團推出新款evSAT加速傳感器,面向電動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安全應用。該產品可在碰撞發生后切斷電動車電池以防發生重大事故。
1900/1/1 0:00:002010年,
1900/1/1 0:00:00”現在全世界都在想方設法搶占新能源汽車研發這塊陣地,而海南則更加具備這方面的優勢。
1900/1/1 0:00:00電動車充足電,一次能跑多遠充電對行駛線路的影響有多大電動出租車仿佛是為廣大私家車主們進行了一次預演,大伙都想知道情況如何,之后再來考慮是否要購入一輛。
1900/1/1 0:00:00新能源的發展進程一直與政策支持力度緊密相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