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十二五環保規劃出新指標 多元污染控制提上日程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十二五”期間,污染物約束性指標有望增加“新成員”。

據權威人士透露,在“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中,新增了兩項“總量控制”指標,即氨氮和氮氧化物,是水污染物和大氣污染物中的“大戶”。

具體減排控制指標制定如下:氨氮排放總量控制目標比2010年下降10%,重點行業和重點地區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比2010年降低10%。

在污染物控制方面,我們已逐步從單一污染物控制轉向多種污染物控制。這將大大提高高耗能企業的環保門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環境質量。環境保護部的一位官員告訴筆者。

筆者了解到,與氨氮相比,氮氧化物的控制情況將更加復雜和困難。由于中國城市群的空氣污染,正在從煤煙型向煤煙型和機動車尾氣污染的復合污染轉變。

為實現氮氧化物減排目標,多位大氣污染防治專家建議,“十二五”期間,在電力行業開展強制脫硝試點,在機動車大氣污染問題突出的重點城市開展機動車總量控制試點。

多污染物控制提上日程

環境保護部綜合司司長趙華林曾公開表示,“十一五”期間,污染物減排取得階段性成果,我國部分地區環境有所改善,但環境總體惡化趨勢仍在繼續。

根據目前的情況,“十一五”期間二氧化硫(SO2)和化學需氧量(COD)的減排目標應該很容易實現,但環境問題仍然突出。氨氮和氧化物的高排放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COD和二氧化硫的減排效果。當地環境保護系統的一名官員向作者承認了這一點。

事實上,影響“環境質量”的是一系列污染物,僅通過抑制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很難取得效果。

以水污染控制為例,通過控制COD總量,COD逐年下降,但水中氨氮超標現象日益突出。近年來,環境質量公報顯示,地表水中氨氮已逐漸成為最重要的污染項目,甚至超過化學需氧量成為影響地表水環境質量的首要指標。

這種情況在空氣污染控制中也存在。衛星監測發現,2006年后,中國上空的二氧化硫開始急劇下降,降幅約為20%,但空氣中氮氧化物的濃度卻在增加。因此,酸雨和霧霾并沒有減少,但在一些地區變得更加嚴重。

以江蘇為例,一些地區的酸雨頻率仍然很高。由于氮氧化物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酸雨的類型已經從硫酸變為硝酸。2010年上半年,酸雨的發生率達到了過去四年來的最高值。

在這種情況下,非常有必要將氨氮和氮氧化物納入全面控制。同時,這表明國家應該努力改善環境質量,否則2020年的小康環境目標就無法實現。上述環境保護部官員告訴筆者。

氨氮納入總量控制將對化工原料和化工產品制造、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石油加工、焦化和核燃料加工、農副食品加工、紡織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等8個行業產生重大影響,飲料制造和食品制造。

根據2010年初發布的《中國第一次全國污染源調查公報》(以下簡稱《公報》),氨氮總量……

上述8個行業的排放量占工業廢水排放口氨氮排放量的85.9%。這也意味著,一些氨氮排放不達標或難以達標的中小企業將被迫關閉、停產或轉產。

電力行業或強制脫硝

與氨氮的減排目標不同,氮氧化物的減排目標受到“重點行業和重點地區”的限制。

從某種意義上說,氮氧化物污染不是一個國家問題,而是一個地區問題。畢竟,除東部地區外,中國中西部許多地區的氮氧化物污染問題并不突出。環境規劃研究院總工程師王金南曾公開表示。

筆者了解到,所謂的重點地區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地區,而所謂的重點產業,根據《公報》,表明氮氧化物排放相對較高的行業主要集中在五個行業:電力和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非金屬礦產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石油加工和煉焦工業以及核燃料加工工業。其中,電力行業是支柱。

因此,工業領域的氮氧化物處理主要是電力行業的缺貨。”前述學者分析了作者的觀點,“但目前,氮氧化物在電力排放中的限制標準相對較低,需要提高。"

2004年實施的《火力發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03)根據時間段和燃料特性分別規定了燃煤鍋爐和燃油鍋爐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但這一原則是根據低氮燃燒技術可以達到的排放水平制定的。

按照這個標準,削減10%的目標肯定難以實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電力行業工人告訴了作者。

對此,國家環境保護研究所副所長朱法華曾在媒體上表示,氮氧化物可以借鑒電力行業強制脫硫的經驗,試點強制脫硝。

他建議,除新疆、西藏等偏遠地區外,所有新建100MW以上燃煤機組(包括熱電機組)的氮氧化物排放標準應嚴格為200mg/m3,即要求在低氮燃燒的基礎上同時安裝煙氣脫硝裝置。

強制性缺貨的配套政策也是不可或缺的。“由于電價補貼政策,電力行業的脫硫效果很好,即安裝脫硫設施后,上網電價將在現行上網電價的基礎上每千瓦時上漲0.015元。”重慶一家環保工程公司的工作人員說,“強制脫硝還應該有補貼支持,否則企業就不能去脫硝設施了。”

在去年年底舉行的一次行業論壇上,國家發改委環境保護司副巡視員趙鵬高也透露,國家發改委正在制定脫硝的經濟政策和電價政策。

提高機動車排放標準

除工業排放源中的發電廠外,國內來源的機動車也是氮氧化物的重點排放源。

《公報》稱,大氣中30%的氮氧化物來自機動車尾氣。數據顯示,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進入前40名,約50%的氮氧化物污染來自機動車尾氣排放;深圳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占全市排放量的56.4%。

本報作者獲悉,正在起草的“十二五”規劃也為這個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也就是說,國家將在“十二五”期間實施“車油協同”的控制方法,即通過提高排放標準,減少尾氣排放;

通過提高燃料質量,可以降低尾氣中氮氧化物的濃度。

就排放標準而言,將提高機動車的市場準入門檻。也就是說,禁止生產、銷售和注冊不符合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的車輛。同時,嚴格執行老舊機動車強制淘汰制度,繼續推進“以舊換新”,加快推進“黃標車”。到2015年,北京、天津、河北、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黃標車”將全部淘汰。

同時,計劃草案還顯示了一組控制時間表。也就是說,自2011年以來,國家四期機動車排放標準在全國范圍內嚴格執行。2013年,全國重型柴油車嚴格執行國家五期機動車排放標準。“十二五”期間,一些重點地區和城市提前實施了國家五期排放標準。

除了車輛排放標準外,機動車的燃油質量也將受到嚴格控制。根據規劃草案,從2011年開始,全國供應國三標準車用燃料,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重點地區供應國四標準車用燃油。2015年前,全國供應國四標準車用燃料,重點地區供應國五標準車用燃油。

考慮到機動車的快速增長,國家環境規劃院總工程師王金南曾表示,應在機動車空氣污染問題突出的重點城市開展機動車總量控制試點。

王金南的觀點得到了著名大氣污染控制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郝繼明的認可。郝繼明認為,試點城市應該是10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這些城市的機動車數量增長迅速,交通環境壓力巨大。(編輯/李嬌)“十二五”期間,污染物約束性指標有望增加“新成員”。

據權威人士透露,在“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中,新增了兩項“總量控制”指標,即氨氮和氮氧化物,是水污染物和大氣污染物中的“大戶”。

具體減排控制指標制定如下:氨氮排放總量控制目標比2010年下降10%,重點行業和重點地區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比2010年降低10%。

在污染物控制方面,我們已逐步從單一污染物控制轉向多種污染物控制。這將大大提高高耗能企業的環保門檻,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環境質量。環境保護部的一位官員告訴筆者。

筆者了解到,與氨氮相比,氮氧化物的控制情況將更加復雜和困難。由于中國城市群的空氣污染,正在從煤煙型向煤煙型和機動車尾氣污染的復合污染轉變。

為實現氮氧化物減排目標,多位大氣污染防治專家建議,“十二五”期間,在電力行業開展強制脫硝試點,在機動車大氣污染問題突出的重點城市開展機動車總量控制試點。

多污染物控制提上日程

環境保護部綜合司司長趙華林曾公開表示,“十一五”期間,污染物減排取得階段性成果,我國部分地區環境有所改善,但環境總體惡化趨勢仍在繼續。

根據目前的情況,“十一五”期間二氧化硫(SO2)和化學需氧量(COD)的減排目標應該很容易實現,但環境問題仍然突出。氨氮和氧化物的高排放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COD和二氧化硫的減排效果。當地環境官員……

提交人承認了tal保護制度。

事實上,影響“環境質量”的是一系列污染物,僅通過抑制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很難取得效果。

以水污染控制為例,通過控制COD總量,COD逐年下降,但水中氨氮超標現象日益突出。近年來,環境質量公報顯示,地表水中氨氮已逐漸成為最重要的污染項目,甚至超過化學需氧量成為影響地表水環境質量的首要指標。

這種情況在空氣污染控制中也存在。衛星監測發現,2006年后,中國上空的二氧化硫開始急劇下降,降幅約為20%,但空氣中氮氧化物的濃度卻在增加。因此,酸雨和霧霾并沒有減少,但在一些地區變得更加嚴重。

以江蘇為例,一些地區的酸雨頻率仍然很高。由于氮氧化物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酸雨的類型已經從硫酸變為硝酸。2010年上半年,酸雨的發生率達到了過去四年來的最高值。

在這種情況下,非常有必要將氨氮和氮氧化物納入全面控制。同時,這表明國家應該努力改善環境質量,否則2020年的小康環境目標就無法實現。上述環境保護部官員告訴筆者。

氨氮納入總量控制將對化工原料和化工產品制造、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石油加工、焦化和核燃料加工、農副食品加工、紡織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等8個行業產生重大影響,飲料制造和食品制造。

根據2010年初公布的《中國第一次全國污染源調查公報》(以下簡稱《公報》),上述八個行業的氨氮排放總量占工業廢水排放口氨氮排放量的85.9%。這也意味著,一些氨氮排放不達標或難以達標的中小企業將被迫關閉、停產或轉產。

電力行業或強制脫硝

與氨氮的減排目標不同,氮氧化物的減排目標受到“重點行業和重點地區”的限制。

從某種意義上說,氮氧化物污染不是一個國家問題,而是一個地區問題。畢竟,除東部地區外,中國中西部許多地區的氮氧化物污染問題并不突出。環境規劃研究院總工程師王金南曾公開表示。

筆者了解到,所謂的重點地區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地區,而所謂的重點產業,根據《公報》,表明氮氧化物排放相對較高的行業主要集中在五個行業:電力和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非金屬礦產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石油加工和煉焦工業以及核燃料加工工業。其中,電力行業是支柱。

因此,工業領域的氮氧化物處理主要是電力行業的缺貨。”前述學者分析了作者的觀點,“但目前,氮氧化物在電力排放中的限制標準相對較低,需要提高。"

2004年實施的《火力發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03)根據時間段和燃料特性分別規定了燃煤鍋爐和燃油鍋爐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但這一原則是根據低氮燃燒技術可以達到的排放水平制定的。

按照這個標準,削減10%的目標肯定難以實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電力行業工人告訴了作者。

對此,國家統計局副局長朱法華……

環保研究所曾在媒體上表示,氮氧化物可以借鑒電力行業強制脫硫的經驗,并試點強制脫硝。

他建議,除新疆、西藏等偏遠地區外,所有新建100MW以上燃煤機組(包括熱電機組)的氮氧化物排放標準應嚴格為200mg/m3,即要求在低氮燃燒的基礎上同時安裝煙氣脫硝裝置。

強制性缺貨的配套政策也是不可或缺的。“由于電價補貼政策,電力行業的脫硫效果很好,即安裝脫硫設施后,上網電價將在現行上網電價的基礎上每千瓦時上漲0.015元。”重慶一家環保工程公司的工作人員說,“強制脫硝還應該有補貼支持,否則企業就不能去脫硝設施了。”

在去年年底舉行的一次行業論壇上,國家發改委環境保護司副巡視員趙鵬高也透露,國家發改委正在制定脫硝的經濟政策和電價政策。

提高機動車排放標準

除工業排放源中的發電廠外,國內來源的機動車也是氮氧化物的重點排放源。

《公報》稱,大氣中30%的氮氧化物來自機動車尾氣。數據顯示,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進入前40名,約50%的氮氧化物污染來自機動車尾氣排放;深圳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占全市排放量的56.4%。

本報作者獲悉,正在起草的“十二五”規劃也為這個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也就是說,國家將在“十二五”期間實施“車油協同”的控制方法,即通過提高排放標準,減少尾氣排放;通過提高燃料質量,可以降低尾氣中氮氧化物的濃度。

就排放標準而言,將提高機動車的市場準入門檻。也就是說,禁止生產、銷售和注冊不符合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的車輛。同時,嚴格執行老舊機動車強制淘汰制度,繼續推進“以舊換新”,加快推進“黃標車”。到2015年,北京、天津、河北、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黃標車”將全部淘汰。

同時,計劃草案還顯示了一組控制時間表。也就是說,自2011年以來,國家四期機動車排放標準在全國范圍內嚴格執行。2013年,全國重型柴油車嚴格執行國家五期機動車排放標準。“十二五”期間,一些重點地區和城市提前實施了國家五期排放標準。

除了車輛排放標準外,機動車的燃油質量也將受到嚴格控制。根據規劃草案,從2011年開始,全國供應國三標準車用燃料,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重點地區供應國四標準車用燃油。2015年前,全國供應國四標準車用燃料,重點地區供應國五標準車用燃油。

考慮到機動車的快速增長,國家環境規劃院總工程師王金南曾表示,應在機動車空氣污染問題突出的重點城市開展機動車總量控制試點。

王金南的觀點得到了著名大氣污染控制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郝繼明的認可。郝繼明認為,試點城市應該是10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這些城市的機動車數量增長迅速,交通環境壓力巨大。(編輯/李嬌)

標簽:北京發現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新能源公交車海口試運行 看好旅游島建設

看好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多家新能源公交車公司在海口試車。據了解,目前在海口試車的新能源公交車公司達到7家之多。今年年初,海口被列為全國新能源汽車示范20個城市之一。

1900/1/1 0:00:00
呼和浩特市2011年投運100輛新能源公交車

隨著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工作的開展,呼和浩特市公交公司將購入100輛新能源客車,預計明年初投入運營。據介紹,新能源公交客車以氣電混合動力公交車為主。

1900/1/1 0:00:00
三菱汽車公司已生產出5000輛i-MiEV電動汽車

三菱汽車公司MMC宣布,截至2010年11月23日已在其水島工廠生產出5000輛iMiEV新一代電動汽車,

1900/1/1 0:00:00
BP Capital主席:中國新能源汽車應主推天然氣汽車

華爾街郵報11月29日訊:英國石油公司旗下能源對沖基金BPCapital主席TBoonePickens建議,中國新能源汽車應主推天然氣汽車。目前中國政府尚未有相關的計劃。

1900/1/1 0:00:00
日產聆風搶占新能源車制高點

繼豐田普瑞斯之后,東風日產宣布全球戰略車型LEAF中文名:聆風將會在明年進入中國市場。LEAF的英文意思是葉子,中文定名為聆風。聆風具有強烈的東方韻味,同時也說明它行駛起來會非常的安靜。

1900/1/1 0:00:00
概念熱炒政策頻出 新能源汽車還有多遠

電動汽車是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這一點得到了國內外學者和業內人士的認同,但是究竟采取哪一種類型和技術路線卻沒有得到統一,在日本是以高效混合動力汽車和插電式純電動汽車的研究為主,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