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核心技術方面沒有實質性突破。
新能源汽車已經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國內所有汽車公司都聲稱可以生產新能源汽車,許多電池和電機公司也聲稱可以生產電動汽車的新能源電池和電機。
據了解,無論是中國的整車企業還是電池和電機企業,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仍然沒有本質突破。然而,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要想趕超日本、歐洲和美國汽車企業,掌握核心技術是關鍵。
據了解,成飛集成、德賽和贛鋒鋰業是目前國內主要的鋰電池制造商,但這三家制造商尚未掌握核心鋰電池的解決方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獨立品牌電動汽車開發商告訴筆者:“目前,國內汽車制造商表示可以生產新能源汽車,并繼續推出新能源汽車項目,但事實上,許多企業通過購買一些核心零部件進行組裝,然后享受國家補貼政策,真正掌握新能源核心技術的企業并不多。”
■ 不能為了利益而走“捷徑”。
一汽豐田西部地區首席銷售官韓云飛,告訴作者:“在工信部制定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節能是指普通混合動力汽車和其他低油耗汽車,新能源汽車是指純電動、燃料電池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支持這“三縱”的是“三縱“,即動力系統、電機系統和電池,這些都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必須突破的關鍵點。僅僅購買一些核心零部件進行組裝,就等于回到了機械燃油汽車時代與歐美日汽車企業的差距。”
他還表示,對于中國汽車企業來說,新能源汽車技術問題并非不可逾越,歐美日的技術也并非不可逾越。但這些任務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自行完成,更不可能為了利益走“捷徑”。
■ 必須掌握純電動汽車的電池技術。
純電動汽車的普及、應用和產業化是“十二五”期間新能源汽車的重要任務之一。然而,就目前純電動汽車的發展現狀而言,前景似乎并不樂觀。
豐田第三代普銳斯的總工程師Akihiko Otsuka(引用圖片參數),告訴作者:“電池技術仍然是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基礎技術。目前,電池的功率和能量、安全性、壽命、價格、一致性、如何快速充電、電池冷卻和電池管理系統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克服。可以肯定的是,電池技術是電動汽車必須掌握和突破的瓶頸ic汽車希望在“十二五”期間實現普及和工業化。
對于電動汽車的普及,東風日產副總經理任勇分析稱,首先,大眾消費者面臨的最大障礙是價格問題。由于前期研發成本和生產成本的雙重影響,電動汽車的銷售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其次,電池壽命和電池續航里程在量產之前仍然是一座大山。目前,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純電動汽車一次的續航里程只有150公里,難以滿足長途駕駛的需求。再次,純電動汽車缺乏商業基礎設施,包括充電站網絡、車輛維修服務網絡等配套設施,也是短時間內難以普及的關鍵因素。
盡管面臨諸多束縛,但電動汽車普及的大趨勢依然勢不可擋。
對于電動汽車的推廣和引進,汽車老板們表示樂觀。
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橋本太昭表示,如果電動汽車投資一段時間,銷量達到一定數量以滿足市場需求,價格必然會下降,這將不可避免地吸引更多消費者愛上電動汽車。
任勇還表示:“電動汽車的初始成本仍然相對較高,但隨著中國消費者環保意識的進一步提高,在政策的支持下,對電動汽車的需求將會增加。如果電動汽車的應用規模逐漸增加,電動汽車的價格可以與汽油車持平,這只是一個問題在成本降低之前的時間。東風日產計劃在2011年推出純電動汽車,以實現更環保的零排放目標。”作者范鴛鴦劉鵬。
“十二五”期間,汽車產業的戰略地位更加突出,近期火熱的新能源汽車被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規劃》明確要求,新能源汽車產業要重點突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的普及應用和產業化。同時,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相關前沿技術研發,大力推動節能低排放節能汽車的發展。
分析
小型化電氣化
“十二五”規劃指出:小型化和汽車電動化是中國汽車未來發展的兩大方向。2015年,中國電動汽車計劃達到100萬輛,動力電池容量將達到約100億瓦時。
為此,中國計劃推動電動汽車產業鏈的發展,動力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將成為未來發展的核心。
問
新能源汽車,如何快速行駛?
除了傳統的自主品牌汽車,以純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也成為“十二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將大力支持以傳統燃料為主體的節能環保汽車、以純電動汽車為主體的新能源汽車,支持混合燃料和氫燃料汽車的研發。
如何開發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類似,從核心零部件開始。一是在2015年之前,大力支持節能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發展。在電機、電池等核心零部件領域,力爭形成動力電池、電機等三到五個關鍵零部件,產業集中度達到60%以上。二是實現普通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力爭中重型混合動力乘用車100萬輛以上。吳瓊
討論
用5年時間實現電動汽車產業化
萬鋼(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副主席、科技部部長)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范圍內形成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熱潮。在新能源汽車的各種技術路線中,以混合動力、純電動和燃料電池汽車為代表的電動汽車通常被視為未來汽車能源和動力系統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
未來五年將是電動汽車從科研向工業化轉型的關鍵時刻,也是中國抓住機遇打造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五年……
試著做大做強。未來五到十年,中國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將成為傳統汽車節能技術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
中央企業的聯盟不會對電動汽車市場形成新的壟斷。萬鋼強調,自去年中央財政對公共交通系統新能源汽車補貼10億元以來,已帶動民間資本投資85億元用于大規模生產電機和電池,預計明年將形成15萬輛電動汽車的配套能力。
(編輯:李燕郊)■ 在核心技術方面沒有實質性突破。
新能源汽車已經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國內所有汽車公司都聲稱可以生產新能源汽車,許多電池和電機公司也聲稱可以生產電動汽車的新能源電池和電機。
據了解,無論是中國的整車企業還是電池和電機企業,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仍然沒有本質突破。然而,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要想趕超日本、歐洲和美國汽車企業,掌握核心技術是關鍵。
據了解,成飛集成、德賽和贛鋒鋰業是目前國內主要的鋰電池制造商,但這三家制造商尚未掌握核心鋰電池的解決方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獨立品牌電動汽車開發商告訴筆者:“目前,國內汽車制造商表示可以生產新能源汽車,并繼續推出新能源汽車項目,但事實上,許多企業通過購買一些核心零部件進行組裝,然后享受國家補貼政策,真正掌握新能源核心技術的企業并不多。”
■ 不能為了利益而走“捷徑”。
一汽豐田西部地區首席銷售官韓云飛,告訴作者:“在工信部制定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節能是指普通混合動力汽車和其他低油耗汽車,新能源汽車是指純電動、燃料電池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支持這“三縱”的是“三縱“,即動力系統、電機系統和電池,這些都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必須突破的關鍵點。僅僅購買一些核心零部件進行組裝,就等于回到了機械燃油汽車時代與歐美日汽車企業的差距。”
他還表示,對于中國汽車企業來說,新能源汽車技術問題并非不可逾越,歐美日的技術也并非不可逾越。但這些任務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自行完成,更不可能為了利益走“捷徑”。
■ 必須掌握純電動汽車的電池技術。
純電動汽車的普及、應用和產業化是“十二五”期間新能源汽車的重要任務之一。然而,就目前純電動汽車的發展現狀而言,前景似乎并不樂觀。
豐田第三代普銳斯的總工程師Akihiko Otsuka(引用圖片參數),告訴作者:“電池技術仍然是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基礎技術。目前,電池的功率和能量、安全性、壽命、價格、一致性、如何快速充電、電池冷卻和電池管理系統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克服。可以肯定的是,電池技術是電動汽車必須掌握和突破的瓶頸ic汽車希望在“十二五”期間實現普及和工業化。
對于電動汽車的普及,東風日產副總經理任勇分析稱,首先,大眾消費者面臨的最大障礙是價格問題。由于前期研發成本和生產成本的雙重影響,電動汽車的銷售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其次,電池壽命和電池續航里程在量產之前仍然是一座大山。目前,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純電動汽車一次的續航里程只有150公里,難以滿足長途駕駛的需求。再次,純電動汽車缺乏商業基礎設施,包括充電站網絡、車輛維修服務網絡等配套設施,也是短時間內難以普及的關鍵因素。
盡管面臨諸多束縛,但電動汽車普及的大趨勢依然勢不可擋。
對于電動汽車的推廣和引進,汽車老板們表示樂觀。
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橋本太昭表示,如果電動汽車投資一段時間,銷量達到一定數量以滿足市場需求,價格必然會下降,這將不可避免地吸引更多消費者愛上電動汽車。
任勇還表示:“電動汽車的初始成本仍然相對較高,但隨著中國消費者環保意識的進一步提高,在政策的支持下,對電動汽車的需求將會增加。如果電動汽車的應用規模逐漸增加,電動汽車的價格可以與汽油車持平,這只是一個問題在成本降低之前的時間。東風日產計劃在2011年推出純電動汽車,以實現更環保的零排放目標。”作者范鴛鴦劉鵬。
“十二五”期間,汽車產業的戰略地位更加突出,近期火熱的新能源汽車被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規劃》明確要求,新能源汽車產業要重點突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的普及應用和產業化。同時,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相關前沿技術研發,大力推動節能低排放節能汽車的發展。
分析
小型化電氣化
“十二五”規劃指出:小型化和汽車電動化是中國汽車未來發展的兩大方向。2015年,中國電動汽車計劃達到100萬輛,動力電池容量將達到約100億瓦時。
為此,中國計劃推動電動汽車產業鏈的發展,動力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將成為未來發展的核心。
問
新能源汽車,如何快速行駛?
除了傳統的自主品牌汽車,以純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也成為“十二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將大力支持以傳統燃料為主體的節能環保汽車、以純電動汽車為主體的新能源汽車,支持混合燃料和氫燃料汽車的研發。
如何開發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類似,從核心零部件開始。一是在2015年之前,大力支持節能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發展。在電機、電池等核心零部件領域,力爭形成動力電池、電機等三到五個關鍵零部件,產業集中度達到60%以上。二是實現普通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力爭中重型混合動力乘用車100萬輛以上。吳瓊
討論
用5年時間實現電動汽車產業化
萬鋼(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副主席、科技部部長)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范圍內形成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熱潮。在新能源汽車的各種技術路線中,以混合動力、純電動和燃料電池汽車為代表的電動汽車通常被視為未來汽車能源和動力系統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
未來五年將是電動汽車從科研向工業化轉型的關鍵時刻,也是中國抓住機遇打造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五年……
試著做大做強。未來五到十年,中國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將成為傳統汽車節能技術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
中央企業的聯盟不會對電動汽車市場形成新的壟斷。萬鋼強調,自去年中央財政對公共交通系統新能源汽車補貼10億元以來,已帶動民間資本投資85億元用于大規模生產電機和電池,預計明年將形成15萬輛電動汽車的配套能力。
(編輯:李燕郊)
搜狐汽車10月21日訊據國外媒體報道,福特公司昨天稱,該公司計劃逐步推出全電動汽車福特福克斯,在2012年完成大部分初期生產任務,而不是2011年。
1900/1/1 0:00:00根據來自奔馳內部的消息人士透露了奔馳同其中國合作伙伴比亞迪的一些產品計劃。據報道,梅塞德斯奔馳將會利用目前他們公司的B系前輪驅動車型平臺來為他們的中國市場電動汽車做基礎。
1900/1/1 0:00:0010月8日一上班,主抓工業的新鄉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王治通就來到高新技術開發區,查看兩周后舉行的新能公司奠基儀式的籌備情況。
1900/1/1 0:00:00本報訊國務院辦公廳18日發出”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5年后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將占到GDP比重的8。
1900/1/1 0:00:00InternationalBusinessTimes網訊:新能源、新材料、新發動機,為滿足歐洲碳排標準,保時捷計劃在2015年前將全車系升級為油電混合車。
1900/1/1 0:00:00福州充電樁面臨”有樁無車”的無奈按計劃,福州第一個電動汽車充電站本月內將建成投運,而福州目前建成的電動汽車充電樁也已達35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