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電動車產業化前夜:多方等待高密度新政出臺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四部委重申支持電動汽車

在9月4日舉行的“2010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國際論壇”上,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透露,《電動汽車技術發展第十二個五年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草案已經擬定,將進一步加大對電動汽車技術研發的投入,繼續支持和引領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并在未來5至10年內抓住機遇,成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強國。

萬鋼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發展路線給出了明確的表述:“未來5至10年,混合動力汽車將成為傳統汽車節能技術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包括插電式電動汽車在內的純電動汽車將成為近期發展戰略的主流;

燃料電池汽車將成為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科技部制定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路線基本得到了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的認可,認為“應優先發展小型純電動汽車和小型節能汽車”。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吳海軍表示,“應通過示范和推廣,進一步明確以純電動驅動為主要方向的發展路線”。

國家發展改革委在2010年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鼓勵類產品》中增加了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零部件。其中包括電池管理系統、電機管理系統、電動汽車驅動電機、電氣集成與充電設備等。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司長陳斌透露。

四部委從各自職能出發,闡述了對純電動汽車的多方位支持,這進一步表明電動汽車將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首選。

純電動汽車的發展給了政府一個希望,這不僅限于它對中國汽車工業轉型的可能貢獻,更大的意義在于它有可能提高中國的綜合競爭力,增強中國在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話語權。后者可能是政府大力倡導電動汽車發展的動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向作者指出了政府將電動汽車作為主要攻擊方向背后的含義。

在就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徑達成一致后,四部委共同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打破電動汽車產業化的僵局?

電動汽車是理論路徑。

在9月3日舉行的貴賓圓桌會議上,第十屆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常務委員會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清泰全面闡述了國家大力發展電動汽車背后的戰略意圖。

目前,國家已將培育新興產業作為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重大戰略,希望以發展新興產業為契機,形成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相互促進的新局面,使中國工業化進入新階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代表,電動汽車作為新興產業的一部分被列入了大力培育的名單。

陳清泰認為,汽車動力系統轉型是中國以自主知識產業實現技術跨越的戰略機遇。電動汽車的全球發展已經開始,中國總體上跟上了世界的發展步伐。如果把握得當,可能會改變中國汽車產業大而不強的局面,逐步進入世界領先的汽車技術產業。更重要的是,電動汽車的零排放特性可能會增加中國在未來碳經濟競爭中的有利地位。

部委選擇電動汽車作為首選技術路徑的另一個原因是,它可以促進動力電池、新型電機、電控系統、電動功能部件、智能軟件、電網技術設施和汽車智能化的創新發展。陳清泰強調,這條路徑未來可以形成二三十年的增長期,是一個理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面對上個世紀汽車行業最重要的技術革命,中國企業必須以全球眼光和戰略思維看待今天。如果他們在起點上放棄,幾年后,電動汽車領域將重復技術模仿、低端制造和被人控制的歷史,這是絕對不愿意看到的。"

在國家戰略層面上,陳清泰態度堅定——電動汽車行業的希望是不要趕上……

p,但要超越它。

追趕世界只是一句口號。

盡管電動汽車已經被相關部委賦予了超越的希望,但行業和市場的評價,以及輿論的態度都不樂觀。

7月,深圳發布的《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規定,在國家政府補貼的基礎上,深圳將對雙模電動汽車增加3萬元,對純電動汽車增加6萬元。這意味著,深圳市民購買雙模電動車最高可享受8萬元補貼,購買純電動汽車最高可享受12萬元補貼。

即使在高補貼的刺激下,比亞迪的雙模電動車F3DM自7月以來僅完成了100多輛私人銷售,目前手頭有60多輛訂單。吳海軍表示,這個數字對于電動汽車產業化來說是一個艱難的突破。在此之前,比亞迪F3(有口碑論壇的4S店)DM的私人銷量不到30輛。

如果產業規模不能放開,就無法帶動企業投資電動汽車;沒有投資,關鍵零部件技術的突破是不可能的;

如果關鍵零部件技術無法突破,電動汽車只能是車企實驗室的組裝原型,因此不可能降低生產成本,穩定整車安全。但是,如果不能降低生產成本,不能保證整車的安全性,實現產業規模化只能是空談。

與近乎完美的燃油汽車產業鏈相比,技術成熟度與市場規模、用戶受歡迎程度與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規模與生產成本之間始終存在矛盾。在缺乏市場預期的情況下,沒有一家企業愿意貿然改變汽車路線。陳清泰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必須制定一系列政策來推動電動汽車的“超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認為,個別汽車公司將實驗室中的電動汽車產品與跨國公司大規模投放市場的產品進行比較,得出已經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的結論是不科學的。

“目前,中國生產的一些電動汽車只能用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來形容,但達不到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水平。我不同意彎道超車的說法。”董揚說。

四部委支持政策或密集出臺

“中國的電動汽車已經開始從研發階段進入工業化階段。據業內人士透露,萬鋼的這句話意味著四部委制定的促進電動汽車工業化的政策將密集出臺。

為推動電動汽車產業化進程,科技部起草的《規劃》提出,深化示范推廣,探索商業推廣模式,包括進一步深化現有的科技與金融聯合推廣機制,設立專項基金,加大對示范產品開發、優化和應用的財政補貼,擴大電動汽車在公共服務和私家車使用中的示范推廣試點模式,探索車電分離、電池租賃、車輛租賃等新興電動汽車示范推廣商業模式,以及強化技術。

國家發改委希望通過推動政府公務用車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車,為普通消費者樹立榜樣,間接推動電動汽車產業化。

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修訂2004年版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據了解,新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將明確指出,“以發展節能新能源汽車為突破口,積極營造促進汽車發展的政策環境、創新環境、市場環境和發展環境,全面提升我國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財政部近期推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措施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調動消費者的積極性,使新能源汽車在使用壽命內的購買和使用綜合成本低于同類傳統汽車,從根本上解決了消費者購買力不足的問題,進而迅速啟動市場。推動生產企業加快新能源汽車產品開發上市,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要求試點城市搭建開放市場平臺,制定統一的扶持措施,鼓勵當地汽車企業積極參與公平競爭,讓消費者買到質優價廉的產品。(編輯:李燕郊)四部委重申支持電動汽車

在9月4日舉行的“2010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國際論壇”上,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透露,《電動汽車技術發展第十二個五年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草案已經擬定,這將進一步增加投資……

專注于電動汽車技術研發,繼續支持和引領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并在未來5至10年內抓住機遇,成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強國。

萬鋼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發展路線給出了明確的表述:“未來5至10年,混合動力汽車將成為傳統汽車節能技術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包括插電式電動汽車在內的純電動汽車將成為近期發展戰略的主流;

燃料電池汽車將成為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科技部制定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路線基本得到了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的認可,認為“應優先發展小型純電動汽車和小型節能汽車”。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吳海軍表示,“應通過示范和推廣,進一步明確以純電動驅動為主要方向的發展路線”。

國家發展改革委在2010年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鼓勵類產品》中增加了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零部件。其中包括電池管理系統、電機管理系統、電動汽車驅動電機、電氣集成與充電設備等。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司長陳斌透露。

四部委從各自職能出發,闡述了對純電動汽車的多方位支持,這進一步表明電動汽車將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首選。

純電動汽車的發展給了政府一個希望,這不僅限于它對中國汽車工業轉型的可能貢獻,更大的意義在于它有可能提高中國的綜合競爭力,增強中國在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話語權。后者可能是政府大力倡導電動汽車發展的動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向作者指出了政府將電動汽車作為主要攻擊方向背后的含義。

在就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徑達成一致后,四部委共同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打破電動汽車產業化的僵局?

電動汽車是理論路徑。

在9月3日舉行的貴賓圓桌會議上,第十屆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常務委員會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清泰全面闡述了國家大力發展電動汽車背后的戰略意圖。

目前,國家已將培育新興產業作為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重大戰略,希望以發展新興產業為契機,形成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相互促進的新局面,使中國工業化進入新階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代表,電動汽車作為新興產業的一部分被列入了大力培育的名單。

陳清泰認為,汽車動力系統轉型是中國以自主知識產業實現技術跨越的戰略機遇。電動汽車的全球發展已經開始,中國總體上跟上了世界的發展步伐。如果把握得當,可能會改變中國汽車產業大而不強的局面,逐步進入世界領先的汽車技術產業。更重要的是,電動汽車的零排放特性可能會增加中國在未來碳經濟競爭中的有利地位。

部委選擇電動汽車作為首選技術路徑的另一個原因是,它可以促進動力電池、新型電機、電控系統、電動功能部件、智能軟件、電網技術設施和汽車智能化的創新發展。陳清泰強調,這條路徑未來可以形成二三十年的增長期,是一個理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面對上個世紀汽車行業最重要的技術革命,中國企業必須以全球眼光和戰略思維看待今天。如果他們在起點上放棄,幾年后,電動汽車領域將重復技術模仿、低端制造和被人控制的歷史,這是絕對不愿意看到的。"

在國家戰略層面上,陳清泰態度堅定——電動汽車行業的希望是不要趕上……

p,但要超越它。

追趕世界只是一句口號。

盡管電動汽車已經被相關部委賦予了超越的希望,但行業和市場的評價,以及輿論的態度都不樂觀。

7月,深圳發布的《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規定,在國家政府補貼的基礎上,深圳將對雙模電動汽車增加3萬元,對純電動汽車增加6萬元。這意味著,深圳市民購買雙模電動車最高可享受8萬元補貼,購買純電動汽車最高可享受12萬元補貼。

即使在高補貼的刺激下,比亞迪的雙模電動車F3DM自7月以來僅完成了100多輛私人銷售,目前手頭有60多輛訂單。吳海軍表示,這個數字對于電動汽車產業化來說是一個艱難的突破。在此之前,比亞迪F3(有口碑論壇的4S店)DM的私人銷量不到30輛。

如果產業規模不能放開,就無法帶動企業投資電動汽車;沒有投資,關鍵零部件技術的突破是不可能的;

如果關鍵零部件技術無法突破,電動汽車只能是車企實驗室的組裝原型,因此不可能降低生產成本,穩定整車安全。但是,如果不能降低生產成本,不能保證整車的安全性,實現產業規模化只能是空談。

與近乎完美的燃油汽車產業鏈相比,技術成熟度與市場規模、用戶受歡迎程度與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規模與生產成本之間始終存在矛盾。在缺乏市場預期的情況下,沒有一家企業愿意貿然改變汽車路線。陳清泰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必須制定一系列政策來推動電動汽車的“超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認為,個別汽車公司將實驗室中的電動汽車產品與跨國公司大規模投放市場的產品進行比較,得出已經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的結論是不科學的。

“目前,中國生產的一些電動汽車只能用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來形容,但達不到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水平。我不同意彎道超車的說法。”董揚說。

四部委支持政策或密集出臺

“中國的電動汽車已經開始從研發階段進入工業化階段。據業內人士透露,萬鋼的這句話意味著四部委制定的促進電動汽車工業化的政策將密集出臺。

為推動電動汽車產業化進程,科技部起草的《規劃》提出,深化示范推廣,探索商業推廣模式,包括進一步深化現有的科技與金融聯合推廣機制,設立專項基金,加大對示范產品開發、優化和應用的財政補貼,擴大電動汽車在公共服務和私家車使用中的示范推廣試點模式,探索車電分離、電池租賃、車輛租賃等新興電動汽車示范推廣商業模式,以及強化技術。

國家發改委希望通過推動政府公務用車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車,為普通消費者樹立榜樣,間接推動電動汽車產業化。

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修訂2004年版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據了解,新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將明確指出,“以發展節能新能源汽車為突破口,積極營造促進汽車發展的政策環境、創新環境、市場環境和發展環境,全面提升我國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財政部近期推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措施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調動消費者的積極性,使新能源汽車在使用壽命內的購買和使用綜合成本低于同類傳統汽車,從根本上解決了消費者購買力不足的問題,進而迅速啟動市場。推動生產企業加快新能源汽車產品開發上市,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要求試點城市搭建開放市場平臺,制定統一的扶持措施,鼓勵當地汽車企業積極參與公平競爭,讓消費者買到質優價廉的產品。(編輯:李燕郊)

標簽:比亞迪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福特加拿大CEO:未來十年油動力車仍為主流

騰訊汽車訊北京時間9月10日上午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福特汽車公司加拿大分公司首席執行官大衛蒙德拉貢(DavidMondragon)9月9日宣稱,在未來十年內,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落腳點在于電動車

9月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

1900/1/1 0:00:00
20多位車企掌門人杭州論新能源車未來

昨天,20多位車企掌門人齊聚杭州,論劍中國節能和新能源客車示范應用高峰論壇他們掌管的企業,造出了中國九成以上客車,與他們展開對話的,是國內頂尖汽車專家、國內主要城市公交集團老總。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車應多元化發展  避免造成新污染

現在,在發展電動汽車方面,能源、電力部門還沒有發言,這才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死穴。如果通過大量建設燃煤、燃油發電站來提供電力,造成新的污染,那么新能源汽車不搞也罷。

1900/1/1 0:00:00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電動汽車充電樁投入運行

黑龍江新聞網訊充電樁”一小步”,低碳經濟”一大步”日前,伴隨10臺電動汽車充電樁的竣工運行,有關低碳經濟與新能源汽車發展成了雙鴨山市民熱議的新話題。

1900/1/1 0:00:00
永源ZAP本月27日在浙江臺州正式簽約

本報訊作者關囡永源和ZAP合作進程正不斷加快。繼7月初美國電動車公司ZAP與永源汽車簽署并購協議后,作者本周一獲悉,雙方將于本月27日在浙江臺州正式簽約,并對外公布具體合作細節。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