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車行業舉辦活動,慶祝中國汽車行業成立60周年。汽車強國的說法再次引發了業內的廣泛討論。記者調查佛山汽車市場發現,近年來,各大品牌的明星車型大量涌現,已經開始顛覆當地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認知。
業內人士指出,盡管國產品牌的聲譽和質量有了明顯提升,但面對合資車企的價格和品牌“強攻”,其市場份額卻在不斷縮小。
調查:
自主品牌失去價格優勢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國產品牌在佛山的口碑明顯提升。由于絕大多數國產品牌專注于打造高品質車型,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帝豪EC7、GA5、全球鷹GX7、哈弗SUV、風神A60、風行凌志、奇瑞跳虎等產品在佛山消費者群體中享有良好聲譽。
吉利佛山經銷商表示,他們的自主品牌在過去十年中經歷了許多曲折,但他們也積累了大量的汽車制造經驗。近年來,民營和國有企業都更加專注于自主品牌汽車的高質量制造。他們已經開始不再以擁有多個車型為榮,而是專注于制造一輛好車。在這種背景下,自主品牌汽車公司開發了無數高質量的車型。數據顯示,國產品牌的許多車型在安全碰撞性能和使用故障率方面都可以與合資品牌相媲美。
許多商家承認,近年來,優質國產品牌市場份額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合資品牌的價格擠壓。記者調查佛山汽車市場發現,以緊湊型轎車為例,目前最暢銷的EC7、風神S30等與同級別合資車相比,價格僅相差10-20%,自主品牌的價格優勢越來越不明確。
業內人士指出,盡管合資車需要額外的知識產權費,但由于一款車型的產能比國產品牌更大,甚至制造成本更低,目前合資車的銷量遠超國產品牌。
業內人士指出,合資品牌對國產品牌的價格擠壓導致國產品牌利潤極低,難以實現盈利,并導致技術研發投入不足的惡性循環。這也成為國產品牌形象提升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行業:
與獨立品牌的合資企業更新需要謹慎
業內人士指出,為了實現汽車行業強國戰略,合資更新的實踐值得探討。該人士指出,日本和韓國一開始也走引進技術的道路,日本在30年期限后不再續簽合同,堅定地走獨立的道路;韓國甚至中途撕毀了合同。中國汽車公司的合資企業一到期,一些公司就立即續約30年,還批準建設多家工廠,這顯然違背了市場轉換技術的初衷。
有識之士認為,如果真正引發第二波合資高潮,將給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產業帶來巨大危害。
記者從專注進口車的國機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的進口車市場表現出爐了。
1900/1/1 0:00:006月3日,豐田中國宣布今年5月份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為79萬輛,同比增長03,扭轉了連續幾個月同比下滑的局面,開始止跌回升。
1900/1/1 0:00:00經濟階段觸底預期以及行業7月銷售數據良好,令汽車股上周表現強勢。這其中,最為活躍的龍頭股長城汽車更是一舉創出股價歷史新高。
1900/1/1 0:00:00最近一段時間,日系車成了業界的主角。自從廣汽本田凌派吹響了日系車全面提振市場的口號之后。馬自達CX5、杰德、RAV4等近10款日系重磅車型將迎來集中換代。
1900/1/1 0:00:00今年7月,李克強總理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政府公務用車、公交車都要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車。
1900/1/1 0:00:00作為世界上最大型的業余高爾夫比賽,一年一度的BMW杯國際高爾夫球賽中國區區域賽隨著西區和北區的順利收桿,其總決賽也即將拉開序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