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們從國家工信部獲悉,2021年汽車標準化工作,將深入貫徹落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等要求,進一步聚焦重點領域、注重協同創新、強化應用牽引,持續健全完善汽車標準體系,為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一、強化規劃引領,注重頂層設計
1.加快“十四五”標準體系建設。按照國家戰略規劃和汽車專項規劃要求,完成汽車行業“十四五”標準體系建設方案,建立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十四五”標準體系,并明確分階段具體建設目標。
2.完善汽車標準化工作路線圖。發布《中國電動汽車標準化工作路線圖》修訂工作。
3.研究建立汽車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貫徹落實國家智能制造總體建設規劃部署,構建涵蓋基礎共性、關鍵技術和細分應用等具體領域的汽車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
二、聚焦重點領域,優化標準供給
加快戰略性新興領域汽車標準研制
1.新能源汽車領域。強化電動汽車安全保障,開展電動汽車整車、動力電池及換電等安全標準實施效果評估,推動傳導充電安全要求、碰撞后安全要求等標準發布實施。注重電動汽車整車綜合性能提升,加快電動汽車動力性、遠程服務與管理、純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等標準制修訂。聚焦燃料電池電動汽車使用環節,推動燃料電池電動汽車能耗及續駛里程、低溫冷啟動、動力性能、車載氫系統、加氫等標準制修訂。加快關鍵部件創新突破,開展動力蓄電池、超級電容器、驅動電機系統、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模塊等標準制修訂。支撐換電模式創新發展,推動換電車輛車載換電系統互換性、換電通用平臺、換電電池包及其附件、電池包與車輛和換電站通信等標準預研。支撐電動汽車綠色發展,開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通用要求、可梯次利用設計指南等標準預研,完成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標準制定。
2.智能網聯汽車領域。適應新技術發展趨勢,加快推進整車信息安全、軟件升級、自動駕駛數據記錄系統等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立項和制定工作;強化基礎性標準支撐,完成智能網聯汽車術語定義推薦性國家標準征求意見,啟動并持續推進信息安全工程、操作系統等基礎類標準制定工作;緊跟行業技術應用情況,完成駕駛員注意力監測、車門開啟提醒等輔助駕駛系統的審查和報批工作,推動組合駕駛輔助、自動泊車等重點功能標準制定工作;圍繞智能網聯汽車多場景應用,加快自動駕駛應用功能要求和場地、道路試驗方法等標準的制定出臺,研究港口、配送等特定應用需求相關標準;針對自動駕駛功能使用差異性,開展自動駕駛功能產品說明書、自動駕駛使用者培訓等方面的標準化需求探索與研究。
3.汽車電子領域。重點推進車載事故緊急呼叫、車載衛星定位系統、免提通話及語音交互等標準的立項及研制工作,加快無線通信終端、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主/被動紅外探測系統等關鍵通信及感知部件標準的制修訂進程,深入開展車用芯片、車用存儲器、車用傳感器等核心半導體和元器件標準研究;統籌推進基礎通用類電磁兼容標準制修訂工作,啟動電磁兼容性要求和試驗方法、整車天線系統性能評價等標準的制修訂預研;有序推進功能安全、預期功能安全、功能安全審核評估方法、ASIL等級確定方法等基礎支撐類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加快車載以太網標準體系建設及標準項目研究工作;開展電驅動系統車規環境評價、48V供電系統電氣要求等國際標準轉化工作。
持續完善傳統汽車與基礎領域標準
4.汽車節能領域。啟動下一階段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標準、電動汽車能量消耗率限值標準的預研及立項;持續推進輕型、重型商用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的修訂,完成重型商用車輛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和續駛里程試驗方法標準的審查和報批;開展高效電機、停缸技術等乘用車循環外技術裝置評價方法標準的預研;完成輕型汽柴油車、可外接充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和純電動汽車能源消耗量標識標準的制定。
5.傳統整車領域。協調推進整車定義、分類相關標準研究,完成汽車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標準修訂。對標國際標準相關要求,組織開展整車性能測試、參數測量、駕乘操控舒適性等標準預研。立足汽車車外噪聲污染控制,積極推進整車異響、主動降噪、倒車提示音等標準研究。圍繞貨運設備和運輸模式轉型發展,修訂完善半掛車、主掛連接互換性等相關標準。加強高壓壓縮天然氣汽車標準研究,做好相關標準制修訂。
6.汽車安全領域。重點開展行人保護、汽車前后端保護、乘用車頂部抗壓強度、側面碰撞保護、后碰撞安全要求、安全帶和約束系統、兒童約束系統、外部凸出物、客/校車座椅強度等整車及零部件強制性國家標準的修訂完善,推進被動安全標準要求升級。開展駕駛員前方視野、防盜裝置、乘用車外部防護、車輛事故救援指南等標準預研及制修訂,提升一般安全標準要求。聚焦行業痛點和管理需要,推動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標準評估修訂,開展牽引車和汽車列車匹配性相關標準預研,穩步推進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安全標準修訂,加快乘用車制動系統標準修訂,開展懸架V形推力桿、高度控制閥、乘用車空氣懸架等關鍵部件標準研究。
開展綠色低碳及智能制造相關標準研究
7.綠色低碳領域。完善汽車生產過程清潔化、生命周期能源低碳化、產品設計綠色化標準子體系,汽車再制造及再利用標準子體系,車用動力電池綜合利用標準子體系,開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及核算辦法系列標準的研究,推動汽車清潔化生產和使用。
8.智能制造領域。以推進智能化技術在汽車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倉儲物流、經營管理、售后服務等關鍵環節深度應用為重點,研究制定汽車行業智能制造領域的術語和定義、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要求、汽車行業標識應用指南等基礎標準,以及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新能源汽車數字化車間、汽車行業工業控制系統安全管理要求等關鍵技術相關標準;考慮標準化工廠和數字化工廠建設需求,開展數據采集流轉和分析、生產工藝及工序、虛擬仿真、數字化系統、規模化定制等相關標準研究。
研究制定摩托車領域技術標準
9.摩托車領域。根據摩托車行業技術發展趨勢及產業發展需求,開展摩托車聯網及電子防盜相關標準研究;完善摩托車輪轂電機標準體系,開展高速電機系統標準研制;加快電動摩托車與外部電源傳導連接安全要求標準制定立項;組織電動摩托車充換電系統系列標準研究。
三、深化國際合作,加強標準法規協調
1.發揮多雙邊合作機制作用。充分利用已經建立的多雙邊合作機制平臺,聚焦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組織標準化路線圖合作研究,共同提出國際標準法規提案,聯合開展相關測試驗證活動。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通過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組建專家組、開展系列培訓等方式,促進國內外標準化機構間的對話合作,積極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
2.深度參與全球技術法規制定。切實履行聯合國世界車輛協調論壇修訂工作,積極貢獻“中國方案”。
3.加強國際國外標準協同。密切跟蹤國際標準化組織道路車輛委員會
標簽:遠程鋒銳F3E 2022款 F3E 欄板車 寧德55.7kWh 2022款 F3E 倉柵車 寧德55.7kWh 2022款 F3E 廂式車 寧德55.7kWh
如果從2009年“十城千輛”工程算起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已有10年時間這意味著早期投入市場的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已處于陸續淘汰階段。為了引導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動力電池實現安全有效地回收。1月2日工信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以下簡稱“《辦法》”
1900/1/1 0:00:0011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消息顯示為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引導和規范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建設運營工信部制定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建設和運營指南》并予以公告
1900/1/1 0:00:00近日工信部發布了2022年7月份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當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55萬輛和24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15和297。新能源汽車延續高速增長勢頭17月市場占有率達到221
1900/1/1 0:00:00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為規范汽車生產行為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根據《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對2021年度傳統汽車產品生產一致性監督檢查結果進行通報
1900/1/1 0:00:003月12日工信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了“2016年度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其中行業整體燃料消耗量有約1000萬正分新能源汽車方面由于2016年還未設置比例要求所以只要有生產均為正積分也有近100萬分
1900/1/1 0:00:00日前為規范燃料電池汽車檢測工作支撐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2021年6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布了《燃料電池汽車測試規范》的通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