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品牌誕生于深圳,成立于1995年。其業務橫跨四大行業: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和電子。2003年,它成長為世界第二大可充電電池制造商。同年,比亞迪汽車成立。比亞迪汽車走的是自主研發、自主生產、自主品牌的發展道路。其產品的設計不僅借鑒了國際潮流的先進理念,而且符合中國文化的審美理念。
2021 11月,武漢比亞迪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發生了工商變更。王傳福辭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職務,由賀龍接任。
比亞迪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成立于1995年2月,總部位于廣東省深圳市。該公司目前擁有超過22萬名員工,業務涵蓋四大行業: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和電子。該公司在香港和深圳上市,收入和市值超過1000億元。比亞迪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幫助實現“碳峰值、碳中和的”的目標。2015年,比亞迪獲得了聯合國成立70年來新能源行業的首個獎項——“聯合國特殊能源獎”。
2016年,比亞迪榮獲“扎耶德未來能源獎”大型企業獎。
2017年,比亞迪繼續成為2017年《財富》雜志“最受尊敬的中國公司”,在汽車行業排名第五和第一。
2020年,比亞迪躋身2020BrandZ汽車行業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連續六年獲得汽車行業最有價值中國品牌冠軍。
比亞迪的發展理念
比亞迪一直秉承“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理念。憑借研發實力和創新發展模式,比亞迪實現了全面發展,在電池、電子、乘用車、商用車、軌道交通等多個領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電池領域,比亞迪擁有100%的自主研發、設計和生產能力。經過20多年的不斷創新,其產品已覆蓋消費類3C電池、動力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太陽能電池和儲能電池,形成了完整的電池產業鏈。目前,比亞迪是全球最大的磷酸鐵鋰電池制造商,產能最大。除了新能源汽車和軌道交通,比亞迪的電池產品廣泛應用于太陽能發電站、儲能發電站等各種新能源解決方案。比亞迪是全球領先的太陽能和儲能解決方案供應商。其產品已出口到美國、德國、日本、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家和地區。其主要客戶包括中國國家電網、中國廣核集團、雪佛龍、Fenecon、A-style等。在電子領域,比亞迪已成為全球領先的電子產品設計和制造服務提供商,在材料和產品研發、自動化設備開發和應用方面具有強大的能力,以及大規模的加工和制造能力。比亞迪可以為客戶提供包括設計、研發、制造、物流和售后服務在內的“一站式”服務,以及移動終端結構部件、金屬和塑料結構部件。3D玻璃和陶瓷結構部件已獲得行業領先地位。主要客戶包括三星、華為、Vivo、OPPO、小米、LG、聯想、蘋果、谷歌、微軟等世界知名企業。未來,比亞迪將繼續拓展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領域的市場。憑借其技術研究和創新能力,比亞迪已經掌握了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目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已形成乘用車和商用車兩條產品線,涵蓋七個常規領域和四個特殊領域(即“7+4”戰略,其中“7”指私家車、出租車、城市公共交通、道路客運、城市商品物流、城建物流、環衛車;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4”是指倉儲、港口、機場和礦山的專用車輛),實現全覆蓋。在乘用車市場,比亞迪涉及兩大領域:燃油車和新能源車。自2008年推出全球首款量產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以來,比亞迪先后推出了e6、秦、唐、宋等多款新能源車型,并獲得了巨大的市場認可,幫助公司在2015年至2017年連續三年奪得全球新能源乘用車年度銷量冠軍。2014年4月,比亞迪在北京首次發布542高性能汽車系列(“5”代表0-100公里/小時5秒內的加速;“4”代表全時電動四輪驅動,響應迅速,動力分配精確,操控性好,能源效率高,操控安全性提高;“2”代表百公里油耗低于2升),從超強加速、全時電動四輪驅動和超低油耗三個方面重新定義高性能汽車標準,幫助中國汽車行業真正實現“彎道超車”。隨著奧迪前設計總監沃爾夫岡·艾格和梅賽德斯-奔馳前底盤調校專家海因茨·凱克等全球頂尖人才的加入,比亞迪已經進入了一個“造車新時代”。在商用車市場,比亞迪擁有豐富的純電動公交車、純電動卡車和純電動叉車產品線。2012年,比亞迪發布了“城市公共交通電氣化”解決方案,隨后升級為中國的國家戰略。比亞迪K9是全球首款集歐洲、美國和日本多項權威認證于一體的純電動公交車。自2011年以來,它已在深圳投入商業運營。2015年,在北京舉行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22輛比亞迪T8純電動洗掃車承擔了道路清潔工作,并順利完成任務。比亞迪的各種純電動商用車得到了國內外頂級客戶的高度認可,包括深圳巴士集團、倫敦交通管理局、洛杉磯巴士公司、悉尼機場、斯坦福大學、臉書等,足跡遍布中國、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法國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并多次創下行業紀錄。比亞迪已向全球合作伙伴交付超過3.5萬輛純電動公交車,2014年至2017年連續四年位居10米(含)以上純電動公交車細分市場的全球銷量冠軍,占據了美國80%以上的純電動公交車市場份額。隨著全球訂單的激增,比亞迪正在逐步完善研發和生產布局,并在中國、美國、巴西、匈牙利、法國等國建立了純電動商用車工廠。為了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比亞迪于2016年10月正式宣布進軍軌道交通領域,推出軌道交通行業子品牌“云軌道”。“云賽道”由比亞迪成功打造,擁有1000多人的研發團隊,五年總投資50億元。“云軌”屬于中小型運力的軌道交通,綜合優勢十分突出:成本僅為地鐵的1/5;工期僅為地鐵的三分之一;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地形適應性強;噪音低,可穿過城市建筑;該橋透明,獨立于路權,景觀良好,能夠很好地適應城市生態環境;編組靈活,單程運輸能力為3萬至3萬人/小時;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最高速度可達80公里/小時。“云軌”可廣泛用于一、二線城市的交通聯絡線和加密線路,三、四線城市的運輸干線,以及旅游景區的觀光線路。目前,比亞迪已與銀川、廣安、深圳、汕頭、蚌埠、菲律賓伊洛伊洛、埃及亞歷山大等多個城市達成“云鐵”戰略合作,發展勢頭十分迅猛。比亞迪秉承“用技術創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品牌使命,通過強大的市場布局和堅定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行動,獲得了《財富》雜志“改變世界的51家公司”、“扎耶德未來能源獎”、“聯合國特殊能源獎”等一系列獎項。
比亞迪的發展歷程
1995年的今天,比亞迪成立,開始生產可充電電池。
1997年,開始大規模生產鋰離子電池,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
1998年的今天,荷蘭在歐洲設立了第一家海外分公司:歐洲分公司。
1999年成立香港分行和美國分行。
2000年,第一個工業園區在深圳葵涌建成。成為摩托羅拉第一家中國鋰離子電池供應商。
2002年,進入半導體行業。在香港上市(股票代碼:1211。香港),創下當時54只H股的最高發行價紀錄。成為諾基亞第一家中國鋰離子電池供應商。
2003年,進入汽車行業,部署新能源汽車。
2005年的今天,首款自主品牌汽車F3上市。F3是中國品牌進入“萬車俱樂部”的首款單車車型。
2006年,純電動汽車F3e研發成功,搭載了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鐵電電池ET-POWER。
2007年,比亞迪電子(國際)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股票代碼:0285)。HK)。
2008年的今天,沃倫·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投資了比亞迪。全球首款不依賴專業充電站的雙模電動汽車(F3DM)問世,率先實現電動汽車商業化。
2009年,進入純電動乘用車和純電動叉車行業。
2010年的今天,世界上第一批純電動出租車(比亞迪e6)投入運營。首款純電動客車K9研制成功。發布“公交電氣化”戰略。有限公司與戴姆勒有限公司聯合成立,開發電動汽車。
2011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002594)。首批純電動公交車運抵深圳。國家風能儲能輸電示范項目比亞迪6兆瓦儲能電站項目首臺2兆瓦儲能機組成功并網,成為示范項目首個成功并網的制造商。
2014年,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在深圳坑子成立。發布“542”戰略。
2015年,新能源汽車“7+4”全市場戰略發布。在英國倫敦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輛全電動雙層巴士。
2016年,進入軌道交通領域,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元。
2017年,世界上第一條“云鐵”線路在銀川商業化運營。
2018年,開放汽車智能開發平臺,成為世界上第一家開放汽車硬件系統的汽車企業。釋放電子平臺。IGBT 4.0技術在車規層面的發布,將告別行業核心技術“卡脖子”的時代。
2019年,比亞迪全球設計中心落成,汽車進入“顏值革命”時代。發布e-SEEDGT概念車。與豐田合作的聯合聲明。弗雷迪模具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有限公司等五家弗雷迪公司獲得許可并成立。
2020年,協助生產口罩和消劑,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口罩制造商。與豐田成立合資企業(比亞迪-豐田電動車技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正式發布高安全“刀片電池”。比亞迪的“漢”車型上市。
2021,推出DM-i超級混合動力車,推出秦、宋、唐等DM-i超混合動力車。宣布為其純電動汽車全面切換刀片電池,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以及引入針頭測試作為企業標準。世界上第一條無人云霸示范線在重慶璧山開通。新一代電子平臺(電子平臺3.0)發布,兩款新設計概念車型EA1和XDREAM首次亮相。實現第一百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成為行業首個進入新能源汽車“百萬汽車俱樂部”的中國品牌。
2022年,由比亞迪和一汽集團合資成立的一汽費爾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FAW Ferd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成立,分別持有51%和49%的股份。注冊資本為10億元人民幣。
當地時間2022年1月26日,比亞迪宣布推出A型純電動校車。新校車最多可搭載30名學生,配備了一個可舉起800磅的輪椅升降機,一次充電可行駛225公里。同時,新型校車配備了VtoG技術,在不運行時也可以用作動力儲備裝置。
2022年2月,比亞迪在襄陽成立電池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
2022年2月,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申請注冊“比亞迪元宇宙”商標,該商標被歸類為國際運輸工具,商標狀態待定。
2022年2月14日,騰世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成立,由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BYD Automobile Industry Co.,Ltd.)100%控股。
2022年2月17日,比亞迪集團宣布將對品牌進行翻新升級,并發布新標識。此外,比亞迪汽車還升級了車標。
比亞迪汽車標志
2022年2月18日,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申請“指紋識別裝置、移動終端、指紋識別裝置喚醒方法”授權。
2022年2月,比亞迪選擇百度作為其智能駕駛供應商。百度為比亞迪提供了ANP智能駕駛產品和與出行、停車相結合的人機共駕地圖。據了解,百度智駕團隊已提前進入該領域,與比亞迪合作開發,并將很快實現合作車型的量產。
2022年3月15日晚,比亞迪在其官方微博上宣布,由于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公司將調整“王朝”和“海洋”兩大銷售網絡中相關新能源汽車的官方指導價,上調幅度在3000元至6000元之間。
2022年3月24日,全球汽車信息平臺MarkLines發布了2021全球純電動汽車銷售數據,其中:比亞迪(中國):320萬輛(占其總銷售額的43%)。
2022年3月23日,比亞迪與殼牌簽署全球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能源轉型,提升比亞迪純電動汽車(B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用戶的充電體驗,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8.02%。汽車業務收入1124.89億元,同比增長33.93%;實現歸母凈利潤30.45億元;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654.67億元,同比增長44.22%。
比亞迪福州工業園將于2022年4月15日正式投產,這是比亞迪在中國的第五個汽車基地。
2022年4月10日,比亞迪漢家族推出了四款新車型,包括漢EV千山翠限量版、漢EV創世紀版、漢DM-i和漢DM-p。綜合補貼后,售價區間為21.58萬元至32.98萬元。
5月20日,比亞迪正式預售首款搭載CTB技術的捷豹車型,共4款。
2022年5月21日,在比亞迪CTB技術與密封件預售大會上,比亞迪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連玉波介紹,比亞迪CTB電池系統已將其體積利用率提高到66%,并作為車身結構參與車輛安全,使車輛的扭轉剛度翻了一番。
2022年5月,一組疑似比亞迪海鷗的路試諜照在網上發布。新車的定位低于Dolphin,是一款微型電動汽車,預計將于2022年6月至7月發布。
2022年5月,澎湃新聞獨家從消息人士處獲悉,比亞迪已在非洲找到6座鋰礦,目前已達成收購意向。根據比亞迪內部計算,這六座鋰礦中氧化鋰品位為2.5%的礦石量已超過2500萬噸,可轉化為100萬噸碳酸鋰。
2022年6月,根據全球市值最多的新車公司排名,比亞迪排名第三,超過了大眾集團,總市值為1288億美元。
6月8日,比亞迪集團執行副總裁、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連玉波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比亞迪將為特斯拉提供電池產品。
6月10日,比亞迪股價飆升近7%,市值突破萬億元,股價創歷史新高。比亞迪成為第一個加入俱樂部的擁有萬億市值的獨立汽車品牌。
6月30日,比亞迪合肥基地整車下線。
2022年上半年,比亞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上超過特斯拉,領先8萬輛。
7月5日,比亞迪宣布與歐洲汽車經銷商集團Louwman合作,共同提供深受荷蘭市場消費者喜愛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云簽約儀式在比亞迪深圳全球總部和勞曼集團海牙總部舉行。
7月11日,由比亞迪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擁有的南寧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綜合試驗場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成立。
7月12日,路透社報道稱,巴西出租車軟件“99”表示已與比亞迪簽署合作協議,開始測試一款使用該軟件為司機開發的電動汽車。
2022年7月21日,比亞迪日本在東京宣布正式進入日本乘用車市場。
8月8日,比亞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與R&VERAutomotive在曼谷舉行品牌發布會,宣布正式進入泰國乘用車市場。
8月,該公司宣布進軍德國和瑞典市場,首批汽車預計將于第四季度交付。
據比亞迪汽車官博8月23日消息,騰勢D9正式上市,售價32.98萬元至45.98萬元。
2022年9月,比亞迪汽車發布了海豚8月的銷售數據:共售出23469輛。
2022年9月,長沙比亞迪半導體8英寸汽車芯片生產線預計10月投產。
9月14日,深汕比亞迪汽車產業園二期項目舉行開工儀式,項目年產值約1000億元。
9月21日,比亞迪宣布,由于業務發展需要,公司將于9月22日更改網站,增加“全球化”字樣,以代表比亞迪進軍全球市場的決心。
8月,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達到9.1萬輛,扭轉了8.2萬輛純電動汽車的銷量。
9月,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分析,2022年1-8月,汽車總銷量的增速與比亞迪相比最為顯著。
9月,比亞迪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有限公司宣布與Bustami&Saheb Trading Company達成合作伙伴關系,共同為約旦市場提供深受消費者喜愛的新能源汽車產品。
9月28日,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在歐洲舉行發布會,在歐洲推出了唐(唐EV)、漢(漢EV)和ATTO3(元Plus)三款車型。
2022年10月4日,比亞迪宣布與全球汽車租賃公司SIXT簽署合作協議,為歐洲市場提供新能源汽車租賃服務,共同推動汽車租賃市場電動化轉型
2022年10月,據上海企事業單位環境信息披露平臺網站消息,比亞迪計劃擴建其上海工廠,預計每年可處理7200萬個新鋰電池。
2022年10月10日,比亞迪在泰國曼谷舉行新車發布會,面向泰國市場推出ATTO3電動汽車。這款電動車是比亞迪乘用車首款出海車型,也是比亞迪在泰國市場推出的首款純電動乘用車。
2022年10月11日,比亞迪在印度新德里舉行品牌發布會,宣布正式進軍印度乘用車市場,并發布了首款高端純電動SUV yuan PLUS。
2022年10月17日,比亞迪漢在2022年巴黎車展上首次亮相,這也是該車型首次在海外生產,后續漢系車型將在歐洲上市銷售。
2022年10月17日,比亞迪攜唐、漢、元PLUS(當地車型名稱:BYDATTO3)三款電動車型亮相巴黎車展。
2022年10月,比亞迪宣布,比亞迪能源巴西公司的光伏組件累計產量最近已超過200萬塊。
10月24日,日經新聞報道稱,豐田汽車公司將很快在中國推出與比亞迪聯合開發的新電動汽車品牌,以擴大中國電動汽車產品的范圍
2022年10月27日,汽車行業標準“領軍人物”交流會第一站在深圳坪山比亞迪全球總部成功舉行。中汽研對比亞迪“漢”和“海豚”汽車技術標準的基礎指標、核心指標和創新指標數據進行了評估,綜合結果優秀,達到了“領軍者”標準的第一級。刀片電池和車輛安全性評估結果也得到了極好的評價。比亞迪的兩款產品和兩項技術均獲得了企業標準的“領跑者”評價,現場嘉賓為獲獎單位頒發了企業標準“領跑者“證書。
2022年11月8日,比亞迪在深圳正式宣布旗下高端汽車品牌,并將其命名為陽王。
2022年11月,比亞迪儲能宣布,由比亞迪儲能供應的全球最大單相儲能電站在美國西海岸投入商業運營。
比亞迪攜新加坡首款刀片式電池巴士參加第四屆LTA-UITP新加坡國際運輸大會和展覽會。
2022年11月15日,比亞迪宣布其控股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終止分拆上市,并表示當公司完成相關投資擴張且條件成熟時,將選擇一個機會重新開始分拆上市工作。
2022年11月16日,比亞迪舉行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上市活動。活動上,比亞迪正式宣布其第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
11月22日,比亞迪微信公號表示,該公司已在巴西圣保羅推出Song PLUSDM-i和Yuan PLUS兩款車型。
2022年11月17日,比亞迪儲能全球負責人尹曉強表示,2023年將是儲能大爆發的第一年,他已經看到了“曙光”。2022年,全球儲能容量將超過60 GWh,明年將達到100 GWh以上。
12月8日,比亞迪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品牌發布會暨首款車型發布會,宣布正式進軍馬來西亞乘用車市場,推出首款車型PLUS(ATTO3),并宣布標準續航版售價14.98萬令吉(約合23萬元人民幣),而長續航版本的售價為167800令吉(約合人民幣26萬元)。
當地時間2022年12月7日,比亞迪在智利推出了兩款新能源汽車,漢和唐,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并宣布與當地汽車經銷商集團ASTARA合作,共同為智利市場提供新能源乘用車產品。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將于2023年初開始本地化銷售。
12月22日,比亞迪發布了首款面向高端品牌的車型預告。
2023年1月,在全球最大的技術展覽會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比亞迪展示了其使用NVIDIA GeForceNOW云游戲服務的技術。
2023年2月,比亞迪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公開了“指紋剝落檢測方法和設備、指紋輸入方法、設備和芯片”的專利;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項目已在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新興產業園開工建設。
2023年,比亞迪全資子公司鄭州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網站發布了《關于驗收和擬審批有限公司新動力電池生產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通知》。
2023年3月9日,比亞迪及其經銷商MobilitySolutionsAutoTradeCompany在約旦安曼聯合舉行了比亞迪品牌和新車發布會。會議宣布了比亞迪與其約旦經銷商MobilitySolutionsAutoTradeCompany的戰略合作計劃。雙方將在銷售、售后、維護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
比亞迪品牌理念
品牌使命-用技術創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發展理念-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核心價值觀-競爭、務實、激情、創新“瘋狂面具”精神-敢打敢拼
比亞迪汽車標志的含義
比亞迪的新車標將不再使用原來的藍白相間的顏色,圖案將改為橢圓形,并添加了光影元素。字體的排列和圖形的顏色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凸顯了比亞迪創新、技術和企業文化的精髓,為比亞迪品牌注入了新的內涵和活力。比亞迪一位高級官員透露,比亞迪的新車標更加簡潔直觀,具有國際元素。通過此次易標,比亞迪汽車將圍繞打造國際品牌的目標,在生產、科研、營銷等各個層面全面推動國際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不斷提高公司的市場洞察力,最終實現比亞迪品牌的高質量、高含金量。
比亞迪的經營業績
2021 3月30日,比亞迪發布了其2020年度報告。2020年,比亞迪實現營收1565.98億元,同比增長22.5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34億元,同比增長162.27%。
2021 12月,比亞迪全系列共售出97990輛乘用車,同比增長77.9%。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同比增長236.4%,達到92823輛,連續兩個月突破90000輛大關。2021 12月,比亞迪售出93338輛新能源乘用車。
2022年,連續7個月蟬聯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冠軍的比亞迪再次奪冠,銷量增速明顯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022年1月,比亞迪總銷量95180輛,同比增長126.1%。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92926輛,同比上漲367.6%。
2022年4月11日,乘聯會發布數據稱,3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多元化,比亞迪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雙驅汽車鞏固了自主品牌下新能源的領先地位。批發銷量超過1萬輛的企業有13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家),其中比亞迪104338輛。
2022年6月,比亞迪宣布5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14943輛,而去年同期為3.28萬輛;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今年累計銷量為507314輛,同比增長348.11%。
2022年6月10日,比亞迪股價飆升近7%,市值突破萬億元,股價創歷史新高。比亞迪成為第一個加入俱樂部的擁有萬億市值的獨立汽車品牌。
2022年上半年,比亞迪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2022年7月,比亞迪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量達到6.4GWh,同比增長205%,超過韓國LG能源,成為全球第二大電池供應商。
2022年9月,比亞迪繼續高歌猛進,月銷量首次突破20萬輛,達到201259輛,同比增長151.2%,創單月銷量歷史新高。
2022年12月3日,官方數據顯示,比亞迪11月全系銷量230427輛,同比增長134.3%。其中,包括出口在內的乘用車銷量22942輛,同比增幅136.5%。截至目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已超過310萬輛,實現銷量跨越式增長,并繼續引領新能源汽車市場。
比亞迪的研發實力
比亞迪研發概述
比亞迪集團擁有超過3.5萬名技術人員和11個研究所,2020年研發總投資超過85億元,占營業收入的5.5%。
截至2021 4月,該集團已在全球申請了約32000項專利,其中包括約21000項授權專利。
比亞迪的專利創新指數、數量和強度仍然位居中國新能源汽車專利之首。
此外,比亞迪牽頭制定了前三個強有力的電動汽車標準,代表中國率先制定了國際標準EVS-GTR(全球電動汽車安全技術法規),該標準在聯合國世界汽車協調論壇會議上獲得一致通過,比亞迪被授予企業標準領導者稱號。
比亞迪研發費用
公司2020年研發投入總額為85.5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5.46%。
比亞迪研發機構
1.福迪電池研究院主要從事3C消費類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的研發與應用。掌握了電池原材料、電池芯、模塊、管理系統、智能制造、生產回收等全產業鏈核心技術,提供各領域的電池解決方案。
2.電力研究院主要負責電池儲能及其應用、電力信息通信技術的研究和產品設計開發,以及電力工程設計和運行監測技術研究,促進清潔能源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使用。
3.半導體研究院專門從事芯片設計和制造,提供高效、智能、集成的新型半導體產品和領先的汽車級半導體集成解決方案。其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汽車、能源、工業和消費電子領域。
4.汽車工程研究院主要從事汽車設計、工程開發和驗證,擁有成熟的技術創新體系和完整的性能開發能力。它已經推出了數十款車型,形成了多動力、全尺寸、多功能的汽車布局。
5.產品規劃與汽車新技術研究院主要從事乘用車領域前沿新技術的規劃與預研,以及DM雙模技術和DiLink智能網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持續助力電動汽車和智能汽車的發展。
6.福迪動力研究院主要從事新能源和燃油車動力總成的研發,掌握電機、電控、電源、發動機、變速器、車橋等動力產品的核心技術,提供純電動、混合動力、傳統動力等多種動力系統解決方案。
7.福迪技術研究院專注于汽車電子和底盤產品的研發和設計,致力于提供基于平臺化、系統化、智能化、電動化、集成化的整體駕駛解決方案,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以及一站式服務。
8.商用車研究院主要從事純電動乘用車、卡車整車、底盤的設計與開發,打造以“26111”為核心的純電動商用車技術平臺,開發更安全、更經濟、更智能的純電動乘客車和卡車。
9.輕軌交通研究院致力于城市三維智能軌道交通系統的研發、設計和驗證,掌握車輛、橋梁、道岔、全自動運營、智能運維等核心技術,引入具有100%自主知識產權的云軌道和云公交系統。
10.中央研究院主要負責新材料的研發和應用,實現聚合物材料、半導體材料、金屬材料、復合材料、NVH材料、特種化學品、先進表面處理等多個領域的科研成果產業化。
11.電子科技研究院致力于為全球頂級智能產品客戶提供一站式技術解決方案,包括新材料研發、創新工藝、產品設計、模具開發、智能制造、系統開發、設備開發、供應鏈開發。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
1.DM技術(DualMode技術)DM技術,或稱DualMode科技,是比亞迪雙模混合動力技術的縮寫,是插電式混合動力的先驅技術。經過10多年的經驗和不斷的技術升級,比亞迪已經打造出一個動力性能和經濟性能同樣出色的雙模混合動力技術平臺。比亞迪于2018年推出了新的DM3.0技術平臺,并推出了DM-p和DM-i雙平臺戰略,重點關注動力性能和經濟性。DM-i平臺配備了新的雙電機動力系統架構,既強調經濟性能,又強調動力性能。2020年11月中旬,比亞迪DM-i超級混合動力技術的核心部件之一——小云插電式專用1.5L高效發動機正式亮相。小云插電式專用1.5L高效發動機是專為DM-i超級混合動力技術打造的。其目標是實現超低油耗,熱效率高達43.04%,是全球熱效率最高的量產汽油發動機。到2020年,比亞迪DM技術已成為全球市場上安裝的最大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
2.在一個變革的時代,刀片電池需要創新技術,而創新技術正日益發揮決定性作用。基于環境治理和供應鏈安全考慮,比亞迪于2020年3月推出了一款基于新能源產業鏈技術的高安全刀片電池。
刀片電池采用磷酸鐵鋰技術,這是比亞迪開發的最新一代磷酸鐵鋰電池。它使用了比亞迪開發的長度超過0.6米的大型電池。電池單元也向大容量發展,但電池單元形狀更扁平、更窄(可以定制長邊,電池單元的最大穩定長度可以達到2100mm)。它們以陣列的方式排列在一起,就像插入電池組的“刀片”,因此被稱為“刀片電池”。
自2020年3月推出刀片電池以來,我國電池的發展方向已經完全改變,磷酸鐵鋰的裝載量迅速增加。
2021 5月,磷酸鐵鋰電池月產量首次超過三元鋰電池;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7月,月裝量也首次超過三元鋰電池。
12月,磷酸鐵鋰電池產量占行業總產量的63%以上。
3.2021 4月19日,比亞迪在上海國際車展上發布了新一代電子平臺(電子平臺3.0)。
基于電子平臺3.0打造的電動汽車加速速度可達2.9秒,最大續航里程超過1000公里。與同級別車輛相比,每100公里的功耗降低了10%,冬季續航里程至少增加了10%。
比亞迪推出的電子平臺結合了自主創新、高度集成和非凡性能的特點,可以減輕整車重量,優化整車布局,提高能源效率和可靠性,同時顯著降低車輛制造成本。它是全球領先、成熟、可靠、安全的純電動解決方案,被稱為33111。前3個是高度集成的驅動三元組;第二個3是高壓三合一;第一個1是高度集成的PCB板;第二種1是一種續航時間長、性能穩定的動力電池;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第三個1是一個高度集成和控制的智能自動旋轉大屏幕,配備DiLink系統,兼容數百萬手機應用程序,并支持開放。構建電子平臺,需要同時了解新能源汽車整個產業鏈的核心技術。難度和門檻超乎想象。作為汽車電動化革命的倡導者和推動者,比亞迪將與全球汽車同行共享電子平臺的所有技術,加快電動汽車的工業化,共同將電動化浪潮推向新的高度。
4.2018年,比亞迪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互聯網行業,秉承與互聯網高度融合的設計理念的開放式汽車智能網聯系統。它由Di平臺、DiUI、Di云、Di生態和Di Open五個平臺組成,包括智能開放的軟硬件平臺和生態服務系統。全球先鋒(問題6)的智能旋轉屏幕和100%兼容的手機生態系統為智能座艙提供了更豐富的內容。業界首創的NFC汽車鑰匙、藍牙鑰匙和云服務鑰匙(問題7)構成了整個場景的數字鑰匙。強大的云服務功能、千里眼、遠程高溫消等功能,讓更多功能在移動終端上得以實現。
比亞迪D++開放生態:2018年9月5日,以“開放創造未來”為主題的比亞迪全球開發者大會在深圳舉行,這是汽車行業132年歷史上的首次開發者大會。在本次開發者大會上,比亞迪正式發布了D++開放生態系統。將之前發布的DiLink智能網聯系統與眾多加入D++生態系統的開發者相結合,意味著比亞迪的超級智能出行生態系統已經完成。D++開放生態系統基于最新的全球汽車智能架構和安全策略,為開發者提供開放接口、車輛數據和控制權限。比亞迪D D++開放平臺吸引了大量廠商合作,圍繞汽車智能化、自動駕駛的生態已初具規模。在自動駕駛方面,比亞迪已經與百度、360等公司進行了合作。
Di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DiPilot是比亞迪基于對新能源用戶需求的深入洞察而打造的智能駕駛輔助體系。DiPilot由DiTrainer和DiDAS組成,其中DiDAS包括自動緊急制動輔助系統、前向碰撞預警系統、自適應巡航、單車道綜合巡航、交通擁堵輔助、車道偏離預警系統、車道保持系統、盲點檢測、自動泊車、全景成像、遠程駕駛等功能,相當于標準化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在這些功能中,APA自動泊車是其首次應用于比亞迪漢車型。比亞迪DiPilot的出現,不僅顯著提升了新能源汽車在安全、智能、個性化等方面的表現,也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2019年6月25日,比亞迪全球設計中心“黑水晶”落成。比亞迪以“新設計中心”、“新設計團隊”和“新設計工廠”開啟了設計的新起點,助力推動電動化、智能化設計的新潮流。
在就職典禮上,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技術是比亞迪的硬實力,設計將成為比亞迪的軟實力。技術和設計必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比亞迪的產品必須從‘技術’單輪驅動轉變為‘技術+設計’雙輪驅動。”這意味著設計在比亞迪集團中具有戰略地位,已經提升到與技術相當的水平。
比亞迪依托全球設計中心,精心建立了一套國際領先的新設計體系、流程和標準,從創意擴散、數字設計、粘土模型制作,到虛擬現實審查、人體工程學驗證、質量控制和驗證。
比亞迪擁有一支由伊戈爾、帕加內蒂等知名設計大師和來自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德國等10多個國家的200多名設計師組成的“新設計團隊”,他們在世界各地開展設計工作。
近年來,比亞迪在設計領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漢、唐、秦、,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Song,Yuan,E-EEDGT,并創造了獨特的中國文化設計語言“DragonFace”,被媒體評價為“利用中國文化詮釋電氣美學的典范”。2020年7月,Tang憑借“DragonFace”設計語言獲得了第21屆中國專利獎-中國外觀設計金獎。2021 4月,哈涅夫贏得了2021德國IF設計獎,成為中國品牌的首款獲獎車型。
2021 6月25日,比亞迪宋Max榮獲第22屆中國專利獎中國設計金獎。
6、比亞迪CTB技術與傳統CTP技術相比,比亞迪CTB從電池“三明治”結構轉變為車輛“三明治”式結構,將車輛地板和電池上蓋板合二為一,“刀片電池”采用蜂窩狀三明治結構。比亞迪的CTB電池系統將其體積利用率提高到66%,并作為車身結構參與車輛安全,使車輛的扭轉剛度翻了一番。
比亞迪的主要技術獎項
2015年,憑借“混合動力專利技術”獲得中國專利金獎,成為新能源領域第一家獲得這一榮譽的汽車制造商。
2017年,“城市電動客車平臺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獲得科學進步一等獎。
2019年,比亞迪高效大功率輪側驅動系統關鍵技術入選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全球新能源汽車創新技術”榜單。
2020年,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世界新能源車大會主席萬鋼,授予“高集成刀片式動力電池技術”“全球新能源汽車創新技術”獎。
2020年,比亞迪唐獲得中國專利獎金獎(外觀設計)。
2021 4月,比亞迪哈涅夫贏得了2021德國IF設計獎,成為中國品牌第一款獲獎車型。
比亞迪公司榮譽
2015年8月,被《財富》雜志評選為“改變世界的51家公司”。
2015年9月,潘基文為比亞迪頒發了聯合國成立70年來新能源行業的首個獎項:“聯合國特殊能源獎”。
2016年1月-榮獲“扎耶德未來能源獎”大型企業獎。
2017年3月,被中央電視臺二臺等評選為“人民心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制造消費品牌”。
2017年10月-被《財富》雜志評為2017年“最受尊敬的中國公司”,在汽車行業排名第五和第一。
2019年5月-品牌Z? “2019中國最具價值品牌100強”榜單在北京發布,排名第56位。比亞迪繼續位居汽車類第一,其品牌價值增長了20%,達到22.3億美元。
2019年8月,在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秀建設者評選表彰活動中,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被授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杰出建設者”稱號。《財富》雜志發布了一份“改變世界的公司名單”,比亞迪位列第三。
2020年10月-比亞迪成為2020 BrandZ汽車行業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之一,品牌價值比2019年增長18%,并連續六年蟬聯汽車行業最有價值中國品牌冠軍。
2021 1月,全國私營經濟抗擊新冠肺炎模范個人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王傳福被評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模范個人”,并作為杰出企業家代表登臺領獎。
2021 10月,比亞迪的“高端純電動乘用車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項目榮獲“2021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2021 11月,比亞迪高性能電動汽車動力總成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22年1月,比亞迪被列為2022年全球品牌價值500強中的第一個中國汽車品牌。該評估報告由全球品牌價值評估和咨詢機構Brandfinance發布。比亞迪2022年動力電池裝機容量為70.4 GWh,2022年排名全球第二,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同比增長167.1%。
比亞迪獲得榮譽
截至2017年
2017年11月,榮獲“2017創新型企業100強”榮譽。2017年11月8日,比亞迪入選時代影響力中國30大商業案例。
截至2018年
2018年5月9日,“2018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發布,比亞迪位列第88位。
截至2019年
2019年,在艾媒排行榜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概念股網絡口碑排行榜”中,被評為前45名。
2019年,在艾媒排行榜發布的《2019國產汽車品牌排行榜》中,被評為前十名。
2019年12月,比亞迪在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上入選Model 100品牌。
2019年12月12日,“惠聚網·2019胡潤品牌榜”發布,比亞迪以155億元的品牌價值排名第93位;“2019胡潤最有價值自有品牌”排名第49位。2019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發布中國品牌發展指數100強榜單,比亞迪位列第24位。
到2020年
2020年1月3日,躋身2019年上市公司市值500強,排名第98位。
2020年1月4日,榮獲2020“財經”常青獎“可持續發展內部控制獎”。
2020年1月9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胡潤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比亞迪以1090億元的市值排名第58位。
2020年5月10日,“2020中國品牌500強”排行榜發布,比亞迪位列第77位。2020年5月12日,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研究院發布《中國品牌發展指數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領先指數》,排名第56位。2020年5月13日,比亞迪在2020年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上排名第832位。
2020年6月,比亞迪入選“2020福布斯中國最具創新性企業榜”。
2020年7月,“2020中國最具價值品牌100強”榜單發布,比亞迪位列第73位。
2020年7月18日,比亞迪代表中國汽車品牌榮獲“最具創新性量產品牌——新能源動力總成”獎,成為首個也是唯一一個獲得該獎項的中國汽車品牌。
比亞迪2021
2021 4月8日,比亞迪榮獲歐洲PD“2021頂級儲能品牌”獎。自2018年首次獲獎以來,比亞迪電池盒產品已連續四年獲得EuPD“頂級儲能品牌”獎。此外,比亞迪還獲得了德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的EuPD“最佳儲能品牌”獎。
2021 5月,比亞迪在“2021福布斯2000全球企業”中排名458。
到2022年
2022年1月,胡潤研究院發布《胡潤中國可持續發展民營企業100強》,比亞迪上榜。
2022年5月,它入選《福布斯》2022年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排名第579位。
2022年8月,福布斯中國發布2022中國創新企業50強,比亞迪入選。
2022年8月,他入選“2022世界500強品牌”榜單,排名136位。
2022年12月9日,在“2022胡潤世界500強”中排名第127位。
到2023年
2023年1月,在“2022胡潤中國500強”中排名第9位。
2023年2月,入選“2022福布斯中國可持續發展50強工業企業”。
比亞迪業績
營業總收入(元)歸屬于凈利潤(元)同比增長營業總收入占比(%)20201566億,42.34億,22591262272720191277億,16.14億至17.8419320181301億,27.80億,22.79-316320171.059億,40.66億,23.6-195120161035億,50.52億,2933278942015800.01億,28.23億、3748551282014458.2億、4.335億、1009-21.61億、2013528.6億、5.531億、12835796.3億、2012468.5億、8138萬、4.15-94.12公司業績參考資料
比亞迪的經營狀況
比亞迪汽車業務
在汽車領域,比亞迪憑借技術研究和創新能力,掌握了電池、芯片、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核心技術。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已經形成了乘用車、商用車和叉車三條產品線,涵蓋七個常規領域和四個特殊領域(即“7+4”戰略,其中“7”是指私家車、出租車、城市公共交通、道路客運、城市商品物流、城建物流和環衛車;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4”是指用于倉儲、港口、機場和礦山的專用車輛)。截至2020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已連續八年蟬聯中國銷量冠軍,產品足跡遍布六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300多個城市。截至2021 4月,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包括乘用車和商用車)累計銷量超過100萬輛,減少了548多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種植了4.6億棵樹。
通過自主研發,比亞迪已成為業內少有的同時掌握電池、電機、電控、芯片等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企業。
比亞迪實施了“7+4”整體市場戰略布局,形成了乘用車、客車、卡車、專用車、工業車的產品矩陣,涵蓋七個常規領域和四個特殊領域。“7”代表私家車、出租車、城市公共交通、道路客運、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設物流、環衛車輛;“4”表示用于倉儲、港口、機場和礦山的專用車輛。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9年位居中國第一,經營足跡遍布6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400多個城市。
2022年5月27日,比亞迪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2022款唐EV車型已經開始預售,預售24小時內累計訂單超過8505輛。預計到2022年底,比亞迪巴西將與各經銷商合作,覆蓋巴西45個主要城市的純電動乘用車業務,并計劃到2023年底擁有100家指定經銷商。
比亞迪在汽車領域的發展歷程:2008年12月,比亞迪推出了全球首款量產插電式雙模電動汽車,標志著新能源汽車全球轉型的開始,走上了從“速度增長”到“質量增長”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2010年,比亞迪發布了“城市公共交通電氣化”解決方案。
2014年4月,比亞迪發布“542”技術(“5”代表0-100公里/小時5秒內加速;“4”代表全時電動四輪驅動,響應迅速,動力分配精確,操控性好,能源效率高,操控安全性提高;“2”代表百公里油耗低于2升);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從超強加速、全時電動四驅、超低油耗三個方面重新定義高性能汽車標準,幫助中國汽車行業真正實現“變道超車”。
2015年4月,比亞迪發布了“7+4”整體市場戰略。
在戰略方面,比亞迪率先在公共部門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并通過推動公交車、出租車和在線租車的全面電動化,幫助實現零碳排放目標。二是“7+4”整體市場戰略,全面推進乘用車、商用車、私家車、商用車和物流車等七個常規領域以及機場、倉儲、港口、礦山等四個特殊領域的電動化進程,最終進入汽車全面電動化時代。三是“治污+治堵”戰略,即“用電動汽車治理空氣污染,云巴治理交通擁堵”,發展零排放生態系統,利用二次能源帶動城市綠色交通體系發展。四是一攬子綠色解決方案,幫助實現碳峰值和碳中和,即實施“全產業鏈+全市場”戰略,為城市綠色發展提供一攬子整體解決方案。
2020年,比亞迪推出刀片電池,并堅持磷酸鐵鋰戰略。刀片電池解決了產品安全和社會資源可負擔性問題,并通過自己的努力使磷酸鐵鋰在行業中重回正軌。
2021 12月,磷酸鐵鋰電池產量同比增長207.7%。
2021,比亞迪推出了DM-i超級混合動力車,堅持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與純電動汽車并行發展。
1.在乘用車市場,比亞迪涉及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兩大領域。自2008年推出全球首款量產插電式雙模電動汽車以來,比亞迪先后推出了秦、唐、宋、元、漢、海豚、驅逐艦05等多款新能源車型,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2014年4月,比亞迪在北京首次發布542高性能車系列(“5”代表0-100公里/小時5秒內的加速;“4”代表全時電動四驅;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2”代表百公里油耗低于2升),從超強加速、全時電動四驅和超低油耗三個方面重新定義了高性能汽車標準,幫助中國汽車行業真正實現“變道超車”,比亞迪已經進入了“造車新時代”。
2020年3月,比亞迪推出刀片電池,將電動汽車的安全性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徹底解決了市場上的安全痛點。首款搭載刀片電池的車型“漢”自7月上市以來,銷量已連續五個月增長,12月銷量突破1.2萬輛,這是中國品牌首次在豪華車市場成功站穩腳跟。在成功推出“漢”之后,比亞迪于8月推出了2021唐款車型,9月推出了宋PLUS車型,12月推出了全球首款定制化在線汽車D1,實現了產品的持續熱銷,逐步向中高端品牌邁進。隨著一系列新車的推出,比亞迪先后推出了高性能碳化硅電子控制模塊、DM-p混合動力技術、高度智能的Dilink 3.0和Dipilot技術,以及熱效率高達43.04%的小云插電式專用1.5升高效發動機技術。
2021,加上“雙碳”目標和后疫情時代的影響,世界的世紀變化和汽車行業的世紀變化加速了它們的演變。
2021 1月,比亞迪推出了新的DM-i超級混合動力系統,創造了基于電力的混合動力技術,覆蓋了大多數城市的每日通勤里程。一輛搭載DM-i超級混合動力技術的緊湊型汽車,在動力損失狀態下每百公里油耗低至3.8升,油電綜合續航里程超過1200公里。駕駛體驗與純電動汽車的駕駛體驗極其相似。4月19日,比亞迪發布了新一代電子平臺(電子平臺3.0)。電子平臺3.0憑借其高效、安全、美觀的特點和自身的“智能”基因,將成為“下一代電動汽車的搖籃”。基于e平臺3.0打造的電動汽車,最大加速度僅為2.9秒,最大續航里程為1000公里,“閃充”5分鐘即可行駛150公里;新型一體式車身的扭轉剛度可以翻倍,全部按照“超級五星”碰撞安全標準開發;風阻系數可以降低到0.21;采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和車輛操作系統,可以為高水平的自動駕駛和各種交互場景創建高標準的智能協作系統。5月19日,比亞迪第1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成為業內首個進入新能源汽車“百萬汽車俱樂部”的中國品牌。
6月,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獲準在深圳創業板上市。它是一家估值超過100億元的IDM制造商,擁有近二十年的技術積累和沉淀;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7月,第10萬輛“漢”車下線,創造了中國品牌在中大型轎車領域最快的下線速度。“漢”也是自主品牌首次在25萬元的價格區間實現月銷過萬。
2021全年,比亞迪乘用車累計銷量超過73萬輛,同比增長75.4%,其中新能源乘用車593700輛,同比增加231.6%。
2021,比亞迪全年銷售汽車74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60萬輛,同比增長220%,連續九年位居中國第一。
2021 10月25日,比亞迪(BYD)推出了DM-i型號,并在“芯片短缺”的情況下生產了自己的芯片。與中國汽車市場相比,比亞迪的表現相當令人印象深刻。比亞迪表示,其第四季度的重型車車型2022款Song ProDM-i也在市場上。憑借4.4L超低百公里油耗、1090KM超長續航、7.9秒百公里加速的硬核實力,瞄準了15萬級別的主流SUV市場,成為“燃油SUV顛覆者”。2022 Song ProDM-i將“龍面”的經典之美和城市先鋒的進取精神與“龍魂”的美學理念相結合,將優雅的氣質和動感的邊緣融合在一起,創造新的中國時尚美學。
2021 12月,36氪獲悉,比亞迪在互動平臺上表示,該公司推出的DM-i車型在推出后受到了廣泛的市場關注和認可,訂單需求強勁。該公司正在積極加快生產步伐,以滿足用戶需求。
2.商用車比亞迪繼續為新能源商用車行業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純電動公交車累計銷量居世界第一。純電動重卡的推廣應用也取得了重大突破。2010年,比亞迪發布了“城市公共交通電氣化”的解決方案,該方案后來成為中國的國家戰略,并形成了全球共識。比亞迪持續深耕海外市場,電動客車已成為“中國制造”海外名片。它們是進入歐洲、美國、日本、韓國等汽車巨頭和地區的中國汽車品牌。2017年底,比亞迪幫助深圳實現了全市1.6萬輛公交車的全面電動化,創建了全球首個公交車全面電動化城市。如今,比亞迪客車電氣化已在中國主流城市廣泛應用,如北京、廣州、深圳、杭州、南京、長沙、武漢、西安、大連、天津、銀川、西寧、寧波、桂林、拉薩,以及京都、洛杉磯、倫敦、阿姆斯特丹、馬來西亞和吉隆坡等全球市場。獲得了深圳公交集團、倫敦交通管理局、洛杉磯公交公司、悉尼機場、斯坦福大學、臉書等國內外頂級客戶的高度認可。
在卡車領域,比亞迪車型涵蓋城市商品物流、建筑物流、環衛、機場、港口、礦山等領域。
全球首批純電動環衛車亮相2015年“九三大游行”(比亞迪T8SA純電動洗掃車承擔北京天安門廣場的道路清潔工作),在北京上市規模居世界第一。比亞迪的純電動重卡和儲能系統在洛杉磯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綠色港口,2017年全球首批純電動拖拉機率先在廣東各工業園區運營。2018年,全球首批純電渣土車率先在深圳實現大規模示范運營。比亞迪三年來一直領先國際主流汽車品牌,在全球率先實現純電動重卡的商業化和規模化運營,搶占了全球新能源重卡產業的制高點。隨著全球訂單的激增,比亞迪正在逐步完善研發和生產布局。
3.營銷在中國,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包括新能源乘用車和新能源商用車)銷量連續8年位居全國第一。在海外,比亞迪先后贏得了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汽車市場(在全球多個市場占據絕對領先地位:在美國純電動客車市場,比亞迪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在英國純電動公交車市場,比亞迪的市場份額超過60%,其中比亞迪占據了倫敦純電動公交車80%以上的市場份額),產品足跡覆蓋六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多個城市,實現7天全球覆蓋×24小時不間斷運營,已成為“永不停息的電動汽車”企業。比亞迪推動全球交通電動化進程,不僅是簡單地出口產品,還通過提供“產品電動化”解決方案,積極參與新能源汽車國家和地區標準的制定,不斷輸出比亞迪的綠色交通智慧。
比亞迪軌道交通業務
在軌道交通領域,為了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比亞迪利用集成創新優勢,將電動汽車產業鏈延伸至軌道交通領域。用了5年時間開發出中容量跨坐式單軌“云軌”,用了7年時間開發了新型小容量軌道交通“云公交”。“云鐵”和“云巴士”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掌握全產業鏈核心技術,為全球城市交通擁堵治理貢獻力量。“云鐵”和“云巴士”均配備了無人駕駛系統、多功能、深度集成的綜合調度系統、人臉識別等高科技配置。它們具有高安全性、高智能性、高適應性、高顏值、低建設成本、建設周期短等優勢,可以為乘客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出行體驗,有助于城市交通升級。2016年10月,比亞迪發布“云軌道”,正式宣布進軍軌道交通領域。2017年8月,全球首條跨座單軌“云軌”線路在銀川投入運營。比亞迪的“云軌道”和“云巴士”受邀亮相2019年春晚,向世界展示中國的技術成就和“未來城市”的發展趨勢。
2019年,比亞迪與巴西巴伊亞州在薩爾瓦多簽署了世界上第一個跨洋云軌項目。項目線路全長23.28公里,一期線路全長19.2公里,二期線路全長4.08公里。共設置26個站點,既服務于城市擁堵控制,又服務于旅游發展功能。跨越海洋建造的薩爾瓦多云軌將成為全球軌道交通領域的一項重大創新。
此外,比亞迪還與巴西圣保羅簽署了17號線云軌道項目,為軌道系統提供總體規劃。
比亞迪實現了中運量、低運量的軌道交通出海,云鐵、云巴士代表中國品牌走出國門。
2021 4月16日,中國軌道交通行業迎來了一個里程碑——世界上第一條無人云壩示范線在重慶璧山開通,比亞迪率先實現了其100億元科研成果的產業化,開啟了商業應用的新時代。重慶云巴示范線作為創新前沿黑科技和綠色出行的新物種,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和突破城市微循環的開創性嘗試,走上了前所未有的道路。云巴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產品或系統解決方案,而是對未來城市發展趨勢的理解和探索,承載著提高人們出行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承諾。
重慶示范線于2019年8月開始建設,2020年9月開始試運營。在項目審批、建設、驗收、運營等方面找到了獨特的創新發展路徑,為云霸的大規模推廣應用提供了示范,形成了可復制的“重慶方案”。線路全長15.4公里,起點為璧山高鐵站,終點為重慶地鐵1號線璧山站。它具有建設周期短、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安全性高、噪音低、騎行景觀好、空氣質量好等優點,實現了高質量發展與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求的緊密結合,開啟了世界軌道交通的新篇章。云巴擁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已申請專利3000多項,實現了產業鏈和創新鏈的深度融合和自主控制,幫助公共交通將科技之美與城市發展相融合,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以及為未來的城市創建一個“樣板間”。
比亞迪電池業務
在電池領域,比亞迪擁有100%的自主研發、設計和生產能力。經過20多年的不斷創新,其產品已覆蓋消費類3C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形成了完整的電池產業鏈(原材料、研發、設計、制造、應用、回收)。它已成為電池技術、質量、智能制造和生產效率的行業標桿。除了新能源汽車和軌道交通,比亞迪的電池產品廣泛應用于太陽能發電站、儲能發電站等各種新能源解決方案。2020年3月29日,比亞迪正式推出“刀片電池”,該電池以其與其他動力電池相比無與倫比的安全性,以及其長壽命和長續航的結合,重新定義了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標準,為全球動力電池安全邁上新臺階做出了貢獻。比亞迪的“刀片電池”采用了高安全性的磷酸鐵鋰技術,體積比能量密度提高了50%,并通過了行業最苛刻的針刺測試;這是一種高集成效率和安全保護的動力電池技術,配備刀片電池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可達1000公里以上。
2019年6月7日,豐田官方宣布將比亞迪納入動力電池供應體系。2019年7月19日,比亞迪與豐田同時宣布達成合作協議,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展開合作。雙方將共同開發純電動汽車,包括轎車和低底盤SUV,并計劃到2025年在中國市場推出。雙方將共同開發上述產品所需的動力電池。
2019年11月7日,豐田汽車公司與比亞迪簽署合資協議,成立純電動汽車研發公司。新公司將于2020年在中國正式成立,豐田和比亞迪各出資50%。
2020年10月30日,比亞迪豐田電動車技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正式開業。
2022年1月5日,一汽福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成立,主要從事新能源電池、模塊等核心部件及相關配套產業的生產制造,打造東北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戰略基地。
在海外客戶中,豐田是第一個支持刀片電池的國際品牌;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在國內客戶中,一汽集團是福迪第一個開放刀片電池供應的合作伙伴。
比亞迪光伏業務
憑借長達50年的使用壽命和低至0.3%的年衰減率等優勢,比亞迪光伏產品的累計出貨量超過10GW,并長期在巴西、南非、日本、英國等多個國家的各種應用環境中高效運行。
2022年10月22日,比亞迪微信公號發布消息稱,比亞迪能源巴西分公司光伏組件累計產量超過200萬塊。此外,比亞迪能源巴西公司還宣布,將于2023年12月開始生產新的光伏組件產品。本產品屬于N型TOPCON光伏組件產品,功率575W。
比亞迪儲能業務
比亞迪是全球領先的儲能解決方案提供商,已向全球合作伙伴提供了近100個電網級、工業和商業級以及住宅級儲能方案。除了中國市場,儲能產品還出口到20多個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瑞士、意大利、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波蘭、比利時、巴西、智利和南非,橫跨六大洲。主要客戶包括中國國家電網、中國南方電網、美國RES、美國雪佛龍、中廣核、日本中部電力、意大利電力等。截至2020年,比亞迪已在全球交付超過1GWh的儲能電池。
比亞迪電子業務
在電子領域,比亞迪電子(國際)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于2007年在中國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獨立上市,是全球領先的智能產品解決方案提供商。經過20多年的發展,比亞迪的電子業務包括四大領域: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新型智能產品、汽車智能系統和醫療健康。比亞迪電子是一家能夠為精密金屬、玻璃、陶瓷和塑料等全系列結構部件和整機提供大規模設計和制造解決方案的公司。憑借豐富的國際合作經驗、卓越的產品和服務質量、強大的材料研發能力以及行業領先的精密制造能力,比亞迪電子提供研發、設計、制造供應鏈管理等綜合服務和“一站式”解決方案。
比亞迪銷售網絡
2021 11月,比亞迪海洋網絡正式發布。據介紹,海洋網絡是比亞迪旗下的綜合銷售網絡,新能源屬性更清晰,產品定位更年輕。海洋網將升級為兩大產品線:搭載e平臺3.0技術的純電動海洋生物系列和搭載DM-i超級混合技術的軍艦系列。
比亞迪智能手表
2021 12月,比亞迪將推出自己的智能手表,它將取代傳統的原車鑰匙,具有智能點火、舒適進入、智能鎖閉、車窗升降和尾門打開等功能。從預熱海報來看,比亞迪的智能手表有金屬表圈、藍寶石玻璃和橡膠表帶,設計相對硬朗。除了是一把車鑰匙,它還是一個功能齊全的大手環,支持運動計、心率監測、睡眠監測和來電信息提醒等功能。
比亞迪國際合作
憑借戰略布局和技術實力,比亞迪在國際市場上不斷贏得認可與合作。比亞迪于2000年成為摩托羅拉的第一家中國鋰離子電池供應商,諾基亞于2002年成為第一家中國的鋰離子電池提供商。
2008年,沃倫·巴菲特以18億港元認購了比亞迪10%的股份,將比亞迪作為一家投資中國公司,
并將王傳福先生評為世界上最受贊賞的四位首席執行官之一。
2010年,戴姆勒集團與比亞迪合作成立了一家50%的合資公司,推出騰勢汽車品牌,并在2019年廣州車展上推出新款騰勢X車型。
2020年4月,比亞迪和豐田成立合資企業——比亞迪-豐田電動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各方持股50%,共同開發純電動汽車及相關業務,如汽車平臺和零部件的設計、研發;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比亞迪和日野簽署戰略協議,共同專注于純電動商用車的開發和制造。2022年8月8日,比亞迪與泰國新能源汽車經銷商RéVERAutomotive簽署合作協議,宣布正式進入泰國乘用車市場。
比亞迪最新消息
2021 11月,武漢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經歷了一系列工商變更。王傳福辭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職務,由賀龍接任;同時,公司的經營范圍擴大了電池的制造和銷售;特種電子材料的制造和銷售;用于新能源汽車的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和級聯利用。
2022年1月17日和18日,共有200多人通過電話會議對該公司進行了調查。2021 8月,比亞迪在挪威交付了Tang EV的第一輛汽車。2021 12月,第1000輛挪威Tang EV成功交付,標志著比亞迪在海外乘用車市場的重大發展之一。關于公司最近在汽車智能領域的布局,比亞迪表示,公司與智能激光雷達系統技術公司RoboSense于2021 12月23日下午在比亞迪深圳總部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比亞迪的相關報道
據媒體報道,2021 11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COP26氣候變化會議上,汽車制造商、國家甚至城市都被要求承諾到2040年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汽車。比亞迪作為唯一一家中國汽車公司,簽署了一項承諾。
2021 11月19日,比亞迪海洋網絡正式發布。海洋網絡是比亞迪旗下的綜合銷售網絡,新能源屬性更清晰,產品定位更年輕。
2021 11月24日,比亞迪與北歐最大的公共交通運營商諾比納簽署了70輛公交車的訂單。這是繼比亞迪今年夏天在芬蘭交付最大的純電動巴士車隊后,與Nobina的第二次合作。
2021 12月24日,比亞迪與Momenta在深圳舉行合資企業揭牌儀式,正式宣布成立“深圳市帝派智星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1月12日,比亞迪與美國技術創新公司Nuro(以下簡稱“Nuro”)聯合研發設計的第三代純電動無人駕駛送貨車正式發布。
2022年1月25日,浙江佑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原股東全部退出。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有限公司被增持為100%股權的股東。企查查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20年,注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銷售新能源汽車;銷售新能源汽車的電動配件;銷售新能源汽車換電設施等2022年2月14日,針對前一天發生在廣東中山的車輛起火事件,比亞迪回應稱,事故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過程中電池未燃燒。具體原因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2022年3月,比亞迪宣布與人工智能計算制造商英偉達就智能駕駛技術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從2023年上半年開始,比亞迪將為其部分新能源汽車配備NVIDIA DRIVEHyperrion平臺,以實現智能駕駛和停車。
2022年4月14日,天眼查顯示,比亞迪申請注冊的“比亞迪元宇宙”于3月31日將其商標流程狀態更改為“已發出駁回通知書”。
2022年5月8日,針對公眾對比亞迪雨花區工廠氣體排放的投訴,長沙市委、市政府已成立調查組,組織政府職能部門、第三方檢測機構、相關專家進入比亞迪雨花地區工廠進行調查。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截至2022年5月20日22時,比亞迪密封件的預售訂單為22637輛。5月20日下午15:00,比亞迪CTB技術與密封件預售大會召開。
2022年6月10日,比亞迪股價飆升,總市值突破萬億元。截至發票日,比亞迪上漲7.32%。香港股市也上漲了6%以上。
2022年7月3日,比亞迪宣布6月汽車銷量為134036輛,同比增長162.7%;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乘用車銷量為133762輛,同比增長168.8%。
2022年7月8日,比亞迪e平臺3.0上的首款A級潮流SUV ATTO3在新加坡上市,實現了在東盟國家的首秀。
2022年7月,比亞迪共銷售新車162530輛,同比增長183.1%。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售162214輛,同比增長184.7%。
2022年10月3日,比亞迪在香港證券交易所宣布,9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01259輛。
2022年10月,比亞迪和巴西最大的經銷商集團佐賀在首都巴西利亞開設了第一家門店。
2022年11月,比亞迪品牌與公關部總經理李云飛在社交媒體平臺上表示,有關一汽-大眾奧迪購買比亞迪超級混合動力系統的傳言不實。
2022年11月18日19時14分,位于大亞灣西區的比亞迪三期F6廠房發生火災。
11月20日,比亞迪對“惠州工廠火災”做出回應,并表示,就通知而言,比亞迪不予置評。
2023年3月13日,比亞迪近日在泰國舉行了其首個海外乘用車生產基地的奠基儀式,還舉行了第9999輛和10000輛BYDATTO3汽車的交付儀式。
比亞迪產品召回
2022年4月,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制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提交了召回計劃。決定從2022年4月29日起,召回2021 9月2日至2022年3月14日生產的9663輛唐DM車型的電動汽車。由于制造原因,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的托盤通風閥安裝面不平,存在進水風險。這可能會導致動力電池系統中的電路故障,在極端情況下,動力電池有熱失控的風險,構成安全隱患。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將委托授權經銷商對召回范圍內的車輛進行檢查。如果電池組有泄漏或托盤通風閥安裝表面不平整,將免費更換電池組,以消除安全隱患。
筆記
拼音 雙語對照
面對疫情東風日產宣布再次出臺新政策包含有增加捐贈、延長保修保養等政策。1、東風日產宣布追加捐贈現金300萬元用于醫護人員生活補貼及醫療用品以及對病逝醫護人員病逝患者家屬關懷慰問;2、為所有東風日產車主提供24小時救援服務以及8項免費安全檢測服務;3、為湖北省醫護
1900/1/1 0:00:00雖然自動駕駛乘用車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不過自動駕駛出租車卻已經在部分城市開展運營。比如百度就在湖南長沙、河北滄州部署了自動駕駛出租車滴滴也將在上海開展自動駕駛出租車試點服務。近日又有一家公司在上海建立了全國最大的自動駕駛出租車運營中心
1900/1/1 0:00:00愛看評測內容的伙計們車輛評測團隊的《一周精選》也有圖文版啦抽不出時間看文章沒關系記住了每周二更新的《一周精選》就夠啦一周看點都在這兒了本期我們為大家帶來了法拉利新一代混動超跑SF90參數詢價在國內的首次試駕
1900/1/1 0:00:00去年9月廣汽傳祺曾為慶祝GS8參數詢價銷量突破20萬推出了兩款紀念版車型。從2016年10月上市到總銷量突破20萬臺傳祺GS8用了近4年的時間平均每年5萬臺的銷量在中國品牌中型SUV里算是不錯的成績單。只是為這份成績單里的絕大多數貢獻是傳祺GS8在上市的前兩年里做出的
1900/1/1 0:00:00近日神龍汽車“元”計劃又有新的動作。據悉作為“元”計劃的一部分神龍汽車將對旗下東風標致與東風雪鐵龍的高管進行調整。此次調整將改變此前中法雙方各派一名高管的“雙總經理管理制度”改為單一總經理負責制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提升決策和執行效率
1900/1/1 0:00:00距離吉利重磅入股戴姆勒已經過去8個月雙方的第一次實質性合作終于落地。10月24日戴姆勒與吉利控股集團正式官宣:雙方各自的子公司戴姆勒出行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與吉利集團有限公司將在華組建合資公司提供高端專車出行服務正式印證了10月9號傳出的“雙方擬50:50成立出行合資公司”的消息
1900/1/1 0:00:00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英文簡稱:北京汽車/BAICMOTOR)是為實現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舉全市……
北汽制造創立于1958年,是中國汽車品牌,主要生產越野車及軍車。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英文簡稱:北京汽車/BAIC MOTOR)是為實現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舉全市之力發展汽車產業,打造國內一流的汽車研發制造城市的戰略目標。
保時捷(Porsche),德國大眾汽車旗下世界著名豪華汽車品牌,又譯波爾舍,總部位于德國斯圖加特,
寶馬(BMW),中文全稱為巴伐利亞發動機制造廠股份有限公司,德國汽車品牌,
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是世界聞名的豪華汽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