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3 億美金入賬,滴滴自動駕駛的「短板」與「長板」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今日消息,滴滴自動駕駛近日完成3億美元融資。

本輪融資由IDG資本領投,CPE、Paulson、中俄投資基金、國泰君安國際、建銀國際等投資機構跟投。

公開資料顯示,IDG資本曾參與馬驍知行天使輪及后續幾輪融資。2016年,IDG資本投資了硅谷的明星創業公司Zoox。

2021年,CPE在科技領域頻頻發力。1月,CPE參與了地平線的C2輪融資,也參與了隨緣科技的C輪融資。

2020年,中俄投資基金領投了羅明科技的E+融資。

據悉,這是滴滴成立自動駕駛公司后獲得的第二筆融資。

2020年5月29日,滴滴自動駕駛公司完成首輪融資,由軟銀愿景基金二期領投,融資金額超過5億美元。

截至今天,滴滴自動駕駛公司一年的融資總額已經超過8億美元。

據知情人士透露,滴滴自動駕駛目前正在探索除出行以外的其他場景的自動駕駛。L4級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和量產已被列為內部重點項目。

滴滴的自動駕駛之路

滴滴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布局始于2016年。

2016年10月,滴滴首次確認正在進行自動駕駛業務。

2017年,滴滴在美國硅谷成立研究所,并于次年2月推出無人車。

2018年,滴滴先后獲得美國加州自動駕駛路測資質和北京頒發的自動駕駛技術路測牌照。

2019年3月,“上海滴滴沃亞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自此,滴滴的自動駕駛部門升級為自動駕駛公司,專注于自動駕駛研發、產品應用及相關業務拓展。

同年9月,滴滴相繼獲得上海頒發的首批載人示范應用牌照和蘇州頒發的路測牌照。

2020年6月19日,滴滴自動駕駛公司與北汽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通過在汽車、人工智能、共享出行等領域的深度合作,共同研發高水平的自動駕駛定制車輛,推動中國自動駕駛技術產業化。

6月27日,滴滴自動駕駛大規模載人應用落地上海,自動駕駛服務首次對外開放。用戶可在線注冊,審核后可在測試區域免費調用自動駕駛車輛進行試乘。據悉,本次開放測試的自動駕駛車輛為L4。

11月11日,在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由滴滴自動駕駛和北汽集團聯合研發的新一代L4級自動駕駛汽車首次亮相,并提供了試乘體驗。據悉,該車搭載了業界領先的自動駕駛軟硬件解決方案。

11月16日,由滴滴和比亞迪聯合研發生產的全球首款定制網約車D1正式發布。據介紹,該車基于滴滴平臺5.5億乘客、數千萬司機需求、數百億次出行,為線上專車出行場景定制。

據悉,到2025年,滴滴平臺將普及超過100萬輛共享汽車,新車型迭代版將搭載滴滴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模塊,預計2030年實現全面自動駕駛。

滴滴自動駕駛的短板和長板

在這個講究技術積累的行業,滴滴的根基其實并不穩固。自動駕駛的研發雖然早在2016年就開始了,但是技術儲備相對薄弱。

“幾年前滴滴在自動駕駛方面沒有太大動作。自動駕駛團隊其實剛剛成立。過去幾個月,它仍在招募大量人員,它仍需要繼續進行技術儲備。”證券投資顧去年在接受財經采訪時說。

當自身儲備不足時,滴滴需要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對手。

同時,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新智家,滴滴有一個na……ral在自動駕駛落地場景上的優勢是因為其出行平臺的地位。雖然其技術能力有待提高,但其技術和商業落地是閉環的,不像馬驍、文遠等創業公司需要自己尋找落地場景。

具體來說,滴滴自動駕駛有三大能力值得一提:

1.數據優勢:沒有數據,就沒有自動駕駛的未來。

面對復雜的路況和車輛行駛狀況,自動駕駛模擬訓練必然需要海量數據。

在實際的數據采集中,大部分是前90%的普通場景數據,更重要的是剩下的1%和0.5%的長尾場景。

比如三輪車倒著跑,摩托車闖紅燈,路上飄著氣球,路邊突然跳出一只小狗。交通參與者的這些復雜的隨機行為導致了交通的復雜性。這樣的場景如果不能解決,會嚴重影響實際駕駛體驗和技術落地進程。

相對于自動駕駛的大量長尾數據及其復雜性,有限的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和仿真流程還不足以支撐全自動駕駛技術的實現。

在這方面,滴滴平臺日均訂單數以千萬計。駕駛員的行駛軌跡和安裝在車輛上的橙色視覺設備,全年可以采集近千億公里的場景數據,可以覆蓋大部分想象中的長尾場景。這為滴滴自動駕駛提供了充足的數據養分。

此外,滴滴自動駕駛采用模擬系統,可將測試里程提高5-6個數量級。

正是基于這些海量的數據,滴滴自動駕駛系統才能在訓練中不斷實現迭代升級,而在這些真實數據的支撐下,滴滴自動駕駛系統才能生成業務地圖、安全地圖和技術地圖。

三張地圖不僅可以幫助滴滴提高區域洞察力,還可以加速自動駕駛應用的部署。比如在路測中,面積的選擇可以直接影響到測試的效率和效果。

滴滴獨有的三張地圖及其背后的數據系統可以在10秒內篩選出最有價值的地點,而不是像其他自動駕駛公司那樣從頭到尾收集數據,周期可能長達半年甚至更長。

2.運營優勢:自動駕駛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乘客。

除了路測,滴滴還可以整合業務地圖、安全地圖、技術地圖,在滴滴8年積累的業務數據基礎上,形成滴滴的自動駕駛戰術地圖,幫助其在有限的運力和時間范圍內,探索更好的業務閉環模式,比如自動駕駛和滴滴的車的混合調度模式。

現階段自動駕駛試運營的區域和車隊有限。滴滴可以向司機和自動駕駛汽車發送混合訂單,彌補自動駕駛汽車只能在特定區域使用的限制。

借助滴滴的大規模運營網絡,在技術和政策逐步發展的過程中,滴滴將實現基于網絡的汽車訂單混合配送,根據路況、天氣、路線決定配送方式。普通車輛和自動駕駛車輛可以同時為用戶提供服務,逐步讓自動駕駛服務更多的人。

自動駕駛規模化之后,平臺的綜合運營能力將更加重要。從汽車維修、保養、加油、充電、清洗這些最基礎的問題來看,滴滴持續培育的各種業務場景,比如滴滴的小橙專車服務、金融業務,也會互相幫助。

3.軟硬一體化:滴滴自動駕駛的長期價值

2020年11月,滴滴發布全球首款定制網約車D1。到2025年,預計將有超過100萬輛搭載自動駕駛的共享汽車在滴滴平臺上普及,并搭載滴滴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模塊。到2030年,有望擺脫駕駛艙,實現全自動駕駛。

與此同時,2030年,中國乃至全球的共享出行比例很可能從目前的3%提高到30%。

D1的誕生不僅是一款滿足消費者出行需求的車輛,更是以數據為導向,可以直接將每位乘客和司機的體驗反饋給滴滴的R&D部門,促進滴滴autonomou的快速迭代……驅動技術,實現硬件、軟件和服務的一體化發展。

隨著汽車革命向智能化、網聯化發展,汽車逐漸發展成為“數據決定體驗,軟件定義產品”的移動智能終端。共享出行和自動駕駛將深度融合,重塑未來的出行服務體驗。

未來十年自動駕駛技術最好的商業化場景不是在C端直接賣車給消費者,而是進入滴滴這樣的出行網絡,提供人類和自動駕駛的混合服務模式。

資本瘋狂涌入的自動駕駛儀

或許是去年,特斯拉等造車新勢力的銷量再創新高。今年開年不到一個月,自動駕駛領域的融資新聞已經很多了。

先是1月14日,文遠知行宣布完成B2和B3兩輪融資,B輪融資總額達到3.1億美元。

隨后在1月15日,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西遞智駕”)宣布完成4億元融資。西遞智家成立于2017年10月,專注于結合“自行車智能”和“車路協同”兩大方案,研發可落地的智能駕駛商用車及相關科技產品。

隨后,1月20日,通用汽車及其自動駕駛子公司Cruise宣布,微軟將與通用汽車、本田和其他機構投資者一起進行超過20億美元的新股權投資。Cruise和微軟將達成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加速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

1月25日,時宇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輪累計金額超10億元的融資,獲得CDB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戰略注資。此次融資將用于加強“全場景、真無人駕駛、全天候”自動駕駛平臺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業界共同推動無人駕駛的大規模商業化。

技術穩步推進,資本看好,自動駕駛似乎在等待市場爆發。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微信官方賬號:雷鋒網)

雷鋒的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見轉載說明。今日消息,滴滴自動駕駛近日完成3億美元融資。

本輪融資由IDG資本領投,CPE、Paulson、中俄投資基金、國泰君安國際、建銀國際等投資機構跟投。

公開資料顯示,IDG資本曾參與馬驍知行天使輪及后續幾輪融資。2016年,IDG資本投資了硅谷的明星創業公司Zoox。

2021年,CPE在科技領域頻頻發力。1月,CPE參與了地平線的C2輪融資,也參與了隨緣科技的C輪融資。

2020年,中俄投資基金領投了羅明科技的E+融資。

據悉,這是滴滴成立自動駕駛公司后獲得的第二筆融資。

2020年5月29日,滴滴自動駕駛公司完成首輪融資,由軟銀愿景基金二期領投,融資金額超過5億美元。

截至今天,滴滴自動駕駛公司一年的融資總額已經超過8億美元。

據知情人士透露,滴滴自動駕駛目前正在探索除出行以外的其他場景的自動駕駛。L4級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和量產已被列為內部重點項目。

滴滴的自動駕駛之路

滴滴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布局始于2016年。

2016年10月,滴滴首次確認正在進行自動駕駛業務。

2017年,滴滴在美國硅谷成立研究所,并于次年2月推出無人車。

2018年,滴滴先后獲得美國加州自動駕駛路測資質和北京頒發的自動駕駛技術路測牌照。

2019年3月,“上海滴滴沃亞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自此,滴滴的自動駕駛部門升級為自動駕駛公司,專注于自動駕駛研究和de……開發、產品應用及相關業務發展。

同年9月,滴滴相繼獲得上海頒發的首批載人示范應用牌照和蘇州頒發的路測牌照。

2020年6月19日,滴滴自動駕駛公司與北汽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通過在汽車、人工智能、共享出行等領域的深度合作,共同研發高水平的自動駕駛定制車輛,推動中國自動駕駛技術產業化。

6月27日,滴滴自動駕駛大規模載人應用落地上海,自動駕駛服務首次對外開放。用戶可在線注冊,審核后可在測試區域免費調用自動駕駛車輛進行試乘。據悉,本次開放測試的自動駕駛車輛為L4。

11月11日,在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由滴滴自動駕駛和北汽集團聯合研發的新一代L4級自動駕駛汽車首次亮相,并提供了試乘體驗。據悉,該車搭載了業界領先的自動駕駛軟硬件解決方案。

11月16日,由滴滴和比亞迪聯合研發生產的全球首款定制網約車D1正式發布。據介紹,該車基于滴滴平臺5.5億乘客、數千萬司機需求、數百億次出行,為線上專車出行場景定制。

據悉,到2025年,滴滴平臺將普及超過100萬輛共享汽車,新車型迭代版將搭載滴滴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模塊,預計2030年實現全面自動駕駛。

滴滴自動駕駛的短板和長板

在這個講究技術積累的行業,滴滴的根基其實并不穩固。自動駕駛的研發雖然早在2016年就開始了,但是技術儲備相對薄弱。

“幾年前滴滴在自動駕駛方面沒有太大動作。自動駕駛團隊其實剛剛成立。過去幾個月,它仍在招募大量人員,它仍需要繼續進行技術儲備。”證券投資顧去年在接受財經采訪時說。

當自身儲備不足時,滴滴需要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對手。

同時,一位業內人士對新智家表示,滴滴由于其出行平臺的身份,在自動駕駛的落地場景上有著天然的優勢。雖然其技術能力有待提高,但其技術和商業落地是閉環的,不像馬驍、文遠等創業公司需要自己尋找落地場景。

具體來說,滴滴自動駕駛有三大能力值得一提:

1.數據優勢:沒有數據,就沒有自動駕駛的未來。

面對復雜的路況和車輛行駛狀況,自動駕駛模擬訓練必然需要海量數據。

在實際的數據采集中,大部分是前90%的普通場景數據,更重要的是剩下的1%和0.5%的長尾場景。

比如三輪車倒著跑,摩托車闖紅燈,路上飄著氣球,路邊突然跳出一只小狗。交通參與者的這些復雜的隨機行為導致了交通的復雜性。這樣的場景如果不能解決,會嚴重影響實際駕駛體驗和技術落地進程。

相對于自動駕駛的大量長尾數據及其復雜性,有限的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和仿真流程還不足以支撐全自動駕駛技術的實現。

在這方面,滴滴平臺日均訂單數以千萬計。駕駛員的行駛軌跡和安裝在車輛上的橙色視覺設備,全年可以采集近千億公里的場景數據,可以覆蓋大部分想象中的長尾場景。這為滴滴自動駕駛提供了充足的數據養分。

此外,滴滴自動駕駛采用模擬系統,可將測試里程提高5-6個數量級。

正是基于這些海量的數據,滴滴自動駕駛系統才能在訓練中不斷實現迭代升級,而在這些真實數據的支撐下,滴滴自動駕駛系統才能生成業務地圖、安全地圖和技術地圖。

三張地圖不僅可以幫助滴滴提高區域洞察力,還可以加速自動駕駛應用的部署……。比如在路測中,面積的選擇可以直接影響到測試的效率和效果。

滴滴獨有的三張地圖及其背后的數據系統可以在10秒內篩選出最有價值的地點,而不是像其他自動駕駛公司那樣從頭到尾收集數據,周期可能長達半年甚至更長。

2.運營優勢:自動駕駛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乘客。

除了路測,滴滴還可以整合業務地圖、安全地圖、技術地圖,在滴滴8年積累的業務數據基礎上,形成滴滴的自動駕駛戰術地圖,幫助其在有限的運力和時間范圍內,探索更好的業務閉環模式,比如自動駕駛和滴滴的車的混合調度模式。

現階段自動駕駛試運營的區域和車隊有限。滴滴可以向司機和自動駕駛汽車發送混合訂單,彌補自動駕駛汽車只能在特定區域使用的限制。

借助滴滴的大規模運營網絡,在技術和政策逐步發展的過程中,滴滴將實現基于網絡的汽車訂單混合配送,根據路況、天氣、路線決定配送方式。普通車輛和自動駕駛車輛可以同時為用戶提供服務,逐步讓自動駕駛服務更多的人。

自動駕駛規模化之后,平臺的綜合運營能力將更加重要。從汽車維修、保養、加油、充電、清洗這些最基礎的問題來看,滴滴持續培育的各種業務場景,比如滴滴的小橙專車服務、金融業務,也會互相幫助。

3.軟硬一體化:滴滴自動駕駛的長期價值

2020年11月,滴滴發布全球首款定制網約車D1。到2025年,預計將有超過100萬輛搭載自動駕駛的共享汽車在滴滴平臺上普及,并搭載滴滴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模塊。到2030年,有望擺脫駕駛艙,實現全自動駕駛。

與此同時,2030年,中國乃至全球的共享出行比例很可能從目前的3%提高到30%。

D1的誕生不僅是滿足消費者出行需求的車輛,更是以數據為導向,可以直接將每位乘客和司機的體驗反饋給滴滴的R&D部門,促進滴滴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迭代,實現硬件、軟件和服務的一體化發展。

隨著汽車革命向智能化、網聯化發展,汽車逐漸發展成為“數據決定體驗,軟件定義產品”的移動智能終端。共享出行和自動駕駛將深度融合,重塑未來的出行服務體驗。

未來十年自動駕駛技術最好的商業化場景不是在C端直接賣車給消費者,而是進入滴滴這樣的出行網絡,提供人類和自動駕駛的混合服務模式。

資本瘋狂涌入的自動駕駛儀

或許是去年,特斯拉等造車新勢力的銷量再創新高。今年開年不到一個月,自動駕駛領域的融資新聞已經很多了。

先是1月14日,文遠知行宣布完成B2和B3兩輪融資,B輪融資總額達到3.1億美元。

隨后在1月15日,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西遞智駕”)宣布完成4億元融資。西遞智家成立于2017年10月,專注于結合“自行車智能”和“車路協同”兩大方案,研發可落地的智能駕駛商用車及相關科技產品。

隨后,1月20日,通用汽車及其自動駕駛子公司Cruise宣布,微軟將與通用汽車、本田和其他機構投資者一起進行超過20億美元的新股權投資。Cruise和微軟將達成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加速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

1月25日,時宇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輪累計金額超10億元的融資,獲得CDB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戰略注資。此次融資將用于加強“全場景、實景……的關鍵技術研發無人駕駛、全天候”的自動駕駛平臺,與業界共同推動無人駕駛的大規模商業化。

技術穩步推進,資本看好,自動駕駛似乎在等待市場爆發。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微信官方賬號:雷鋒網)

雷鋒的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見轉載說明。

標簽:本田比亞迪北京特斯拉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不搞噱頭!去掉安全員,AutoX旗下「真」RoboTaxi車隊正式上路

1月28日,深圳無人駕駛龍頭企業AutoX邁入無人駕駛新階段,正式在坪山區建設中國首個全無人駕駛運營中心,開展L5級別全無人駕駛RoboTaxi車隊示范應用,推廣無人駕駛科普和市場教育,

1900/1/1 0:00:00
福特官宣:Mustang Mach-E將會國產

2021年1月28日,福特中國正式公布MustangMachE國產計劃,這款基于福特全球首個高性能純電動平臺打造的先鋒純電SUV將在長安福特進行生產。

1900/1/1 0:00:00
重健康,高保值,這個品牌你不該錯過

近期,如果你出門途經汽車4S店你會發現,無論平時門可羅雀還是人聲鼎沸的品牌都會在這一時間段內變得熱鬧起來。

1900/1/1 0:00:00
為何國際車企看好華裔設計師?

國際著名汽車設計大師喬治羅亞曾說:“設計的內涵就是文化。”如今,隨著中國新一代設計師的不斷成長,一批融合著中西方背景、更具國際化視野的設計師正在成為國際舞臺上一股新鮮的力量。

1900/1/1 0:00:00
失控!6秒! 特斯拉消費者依舊在等答案

2018年10月,一架印尼獅航的波音737MAX8客機,起飛13分鐘后失聯,機上189人全部遇難。

1900/1/1 0:00:00
GNEV 11 | 許容禎:明年輝能固態電池單體將達330wh/kg水平

1月27日,以“重新定義汽車升維之戰”為主題的第十一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11)正式拉開帷幕。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