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幾年的培育,電動車時代已經到來。
市場在不斷更新,需求也在不斷更新。造車的生力軍是市場需求下誕生的產物。
從2015年新生力量誕生的第一年開始,經過五年的發展,這個群體也迎來了不同的命運。一邊是蔚來、理想、小鵬、威馬四大頭部車企事業蒸蒸日上,一邊是拜騰、林賽、博駿、未來的雷電不斷,2020年成為造車新勢力的分水嶺。
新勢力從最初的時代寵兒,到中期的國殤,再到現在的毀譽參半,用了五年時間。在消耗了數千億資金后,新勢力的進入給新能源出行帶來了什么?車企自己做了什么?
這輛新車已經更換多年了。
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內燃機汽車的趨勢不可逆轉。包括傳統車企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成為主旋律。五年前,被譽為造車新勢力誕生的元年。據公開數據統計,新勢力造車時期,新注冊的車企超過100家。
今年車市低迷,融資不順,造車熱退潮后,新動力集團也完成了洗牌,拜騰、林賽、未來、博駿、游俠等新動力車企都被淘汰出局。
目前,新動力梯隊劃分已經完成,第一梯隊被蔚來、理想、小鵬、威馬四家車企牢牢占據。
IPO年,造車新勢力迎面而來
2019年是新車交付元年,2020年成為新的IPO年。
IPO是頭部車企中最直接的表現。除去蔚來和理想,四家頭部車企完成上市的時間更早。北京時間8月27日晚,小鵬正式在紐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第三家上市的新車公司。威馬的IPO計劃也于近日公布,預計最快今年登陸科技創新板。國內四家新晉頭部車企準備沖刺資本市場。
新勢力為什么要上市?
造車是一個需要巨大資金支持的行業,資本市場融資越來越難是不爭的事實。
2020年,新車公司的格局基本固化,融資基本集中在這四家頭部車企。但截至目前,2020年上半年,造車新勢力公開募資不超過5次,累計金額也只有130億。2017年這一數字約為960億,融資規模已下降近70%。通過上市融資獲得發展迫在眉睫。
當然,上市之后,并不意味著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據中汽協預測,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10萬輛,比2019年的120萬輛下降近10萬輛。今年1-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49.6萬輛,同比下降42%,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38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11.6萬輛。如果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規模不能大幅擴大,必然會對造車新勢力造成一定的沖擊。
市場規模在縮小,傳統車企也在轉型。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投放市場,特斯拉也對其虎視眈眈。上市后的新車企如何突圍,以保持汽車銷量的持續增長,成為眼下一個棘手的問題。股票市場和汽車銷售之間有很強的相關性。相對于融資方,股市幾乎零容忍。任何疏忽或失誤都必然導致股價下跌。大多數從業者都會在這一點上有所收斂。銷量是新上市勢力的唯一出路,也是維穩的重要關鍵點。
技術是企業的競爭力。
96.39億元和114.13億元,這是蔚來在2018年至2019年兩年間的凈虧損。
對于一個上市公司來說,這樣的虧損數字確實很大,但是有……特斯拉巨虧的先例,說明虧損是每一個新興車企成功之前必須經歷的過程。
從零開始,什么都需要錢,更何況是汽車行業,這是最貴的行業之一。虧損不是問題,為什么虧損更值得關注。
除去運營和宣傳費用,蔚來2018年在R&D的投入為39.979億元,2019年為44.286億元,基本占到了虧損的三分之一。
2019年,小鵬在R&D投資20.7億元,2019年和2018年分別在R&D投資11.7億元和7.9億元。資料顯示,頭部車企的虧損很大一部分來自R&D投資。
大型零部件采購和集成在新動力車企業中并不是主流形式,新動力車廠商的自研派和集成派之爭顯然占據主流地位。
Xpeng Motors聯合創始人何告訴新智家:Xpeng Motors做了除芯片以外的所有Tier 1的工作。作為新勢力的領軍車企之一,何的這番話也證明,Xpeng汽車將堅定地走上自研之路。
對于車企來說,最大的挑戰是錢。好在行業洗牌已經開始,一些棘手的車企已經掉隊。
在企業成立初期堅持供應鏈模式,不批評集成商,是一條成功的捷徑。實力不同,必然會有不同的想法和角度。
對于自研群體來說,自研是最好的打開缺口的方式,前期必然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技術專利也是抵御市場風險的最好武器。
未來,零部件的合作研發仍將是汽車行業的主流選擇,但汽車企業的最終競爭力在于對自身核心技術的掌握。
據統計,目前小鵬G3的虧損率為4.9%,相當于每賣出一臺G3就要虧損8000元。雖然新勢力普遍處于虧損階段,但由于R&D成本、制造成本、推廣成本對于初創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高的投資,作為旁觀者,我們也應該合理看待造車新勢力的虧損。
雖然巨額虧損很可怕,但好在新勢力認識到自研核心技術的重要性,愿意投入。從新勢力整體來看,自研也已經占據主流,自主自動起步階段的“拿來主義”我們還沒有看到。對于一切從零開始的新生力量來說,堅持走自研這條路是值得肯定的。
貼牌生產可行嗎?
互聯網思維是新勢力企業造車的基因。但是,汽車一定是離不開制造本身的硬件產品,需要工廠把所有的計劃變成現實。
在工廠化生產方面,蔚來、理想、小鵬和威馬給了我們三個答案。
蔚來的模式證明了汽車代工模式的可行性。理想和威馬一開始就選擇自建工廠,而小鵬則從代工走向自建工廠。
其實理想和威馬自建工廠的模式很好理解,因為蔚來代工生產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代工的弊端,把生產交給別人很難控制生產標準、質量控制、交貨速度等方面。“威馬CEO沈暉曾公開表示:如果我選擇找別人代工生產,我每天都不會睡覺。”小鵬代工和自建工廠,也是一種降低風險的行為。
完全采用OEM模式是否可行?這是可行的,而且已經成功了。
盡管貼牌模式存在爭議,但蔚來完成了5萬輛汽車的生產,證明了貼牌模式并非不可行。李斌說:蔚來和江淮的合作是中國汽車工業十年內最大的創新。
在大眾眼中,代工模式在手機、芯片等行業非常普遍。比如大家熟悉的蘋果手機,華為芯片,都是采用代工模式。蔚來在汽車領域并不是首創,代工模式早就有了。比如麥格納斯太爾工廠有代工奔馳G等車型,但是蔚來汽車離我們最近,所以代工我們比較熟悉。
與此同時,汽車OEM已經得到官方認可。2018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M……道路機動車輛制造商和產品準入管理辦法,其中明確鼓勵汽車OEM模式。
除去生產標準、交付速度等不可控因素,汽車代工模式沒用?其實并不是。
汽車OEM模式的優勢:
代工做的是減法,是輕資產模式。可以把資源集中在研發上,把生產留給代工企業,節省了資金,大大減輕了新電企的現金流壓力。
因為合作工廠都是現成的,新車型投產會比較快,沒有施工環節。
從國內汽車行業的生產環境來看,整體是產能過剩,選擇代工也有利于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屬于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
雖然現階段代工有很多弊端,但這種模式只是在初級階段,有解決的機會和空間。從長遠來看,利大于弊,可以合理控制企業的生產成本,也是一種風險轉移行為,讓車企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設計、R&D和運營上。
理想、威馬、雙模并行小鵬,堅持自建工廠的想法是沒錯,但蔚來5萬多輛量產車都是貼牌生產,證明貼牌模式也是可行的,有官方背書的貼牌模式有望在汽車領域繼續拓展。
用戶思維打造品牌
特斯拉是怎么贏的?一個17年的汽車品牌,悄然切下了新能源汽車市場最大的一塊蛋糕,留下了成立百年、年銷量千萬的車企。
特斯拉的成功來自于純電動、自動駕駛和有特色的產品,也正是特斯拉的成功讓新勢力堅信,從零開始到品牌成功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的。
在新勢力領域,縱觀四大新勢力,我們已經做到了產品特色鮮明,比如蔚來動力互換、理想增程、小鵬智能駕駛、威馬性價比。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亮點,而這些亮點也讓消費者在不經意間記住了這些品牌。
產品力當然重要。以蔚來為例,除了產品,優秀的用戶體驗從誕生之日起就被刻畫在企業文化中,通過送車上門換電、安裝充電樁、車輛故障隨叫隨到、移動充電車等方式解決用戶用車焦慮。這些服務短期資金投入大,長期建立品牌口碑利大于弊。
現階段可以質疑蔚來的續航,質疑蔚來的虧損。了解蔚來的人肯定不會質疑它的服務。不可否認,新勢力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毫無疑問,整體用戶體驗優于傳統汽車。
在銷售模式上,幾乎所有的造車新勢力都摒棄了傳統的4s店模式,更多的采用了特斯拉一樣的直銷模式(線上線下),大大提升了用戶的交車前體驗和售后體驗。
當然,直營模式意味著所有體驗中心都需要車企自己打造,這也加重了新勢力的資金成本。
五年或十年后哪個造車新勢力會勝出,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但注重品牌建設和用戶體驗及服務的,更有可能在競爭中勝出。
寫在最后
新能源改革不僅在中國正在實踐,特斯拉市值成功超越銷量約36萬輛的豐田,證明了全球市場對出行方式結構轉型的渴望,新勢力當然有其價值和意義。
從15年開始,新動力汽車公司數量爆炸式增長到100多家。這種現象是不正常的,但如果諾大的新能源市場上沒有一家國內新能源車企存活下來,那就更不正常了。
互聯網+的融資+造車+交付+上市,是過去五年每年造車新勢力的熱詞。新勢力的五年之路確實是喜憂參半,但是新勢力集團確實加速了能源結構的轉變,加速了pop……自動駕駛和車聯網的阿里化。
新生力量來的太快,發展的進程也同樣迅速。在此期間,有幾條鯰魚擾亂了市場。不可否認,造車新勢力僅用5年時間就形成了行業影響力,通過制定新興出行模式、新興服務模式、新興銷售模式,為汽車注入了新的發展思維。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經過十幾年的耕耘,電動車時代已經到來。
市場在不斷更新,需求也在不斷更新。造車的生力軍是市場需求下誕生的產物。
從2015年新生力量誕生的第一年開始,經過五年的發展,這個群體也迎來了不同的命運。一邊是蔚來、理想、小鵬、威馬四大頭部車企事業蒸蒸日上,一邊是拜騰、林賽、博駿、未來的雷電不斷,2020年成為造車新勢力的分水嶺。
新勢力從最初的時代寵兒,到中期的國殤,再到現在的毀譽參半,用了五年時間。在消耗了數千億資金后,新勢力的進入給新能源出行帶來了什么?車企自己做了什么?
這輛新車已經更換多年了。
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內燃機汽車的趨勢不可逆轉。包括傳統車企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成為主旋律。五年前,被譽為造車新勢力誕生的元年。據公開數據統計,新勢力造車時期,新注冊的車企超過100家。
今年車市低迷,融資不順,造車熱退潮后,新動力集團也完成了洗牌,拜騰、林賽、未來、博駿、游俠等新動力車企都被淘汰出局。
目前,新動力梯隊劃分已經完成,第一梯隊被蔚來、理想、小鵬、威馬四家車企牢牢占據。
IPO年,造車新勢力迎面而來
2019年是新車交付元年,2020年成為新的IPO年。
IPO是頭部車企中最直接的表現。除去蔚來和理想,四家頭部車企完成上市的時間更早。北京時間8月27日晚,小鵬正式在紐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第三家上市的新車公司。威馬的IPO計劃也于近日公布,預計最快今年登陸科技創新板。國內四家新晉頭部車企準備沖刺資本市場。
新勢力為什么要上市?
造車是一個需要巨大資金支持的行業,資本市場融資越來越難是不爭的事實。
2020年,新車公司的格局基本固化,融資基本集中在這四家頭部車企。但截至目前,2020年上半年,造車新勢力公開募資不超過5次,累計金額也只有130億。2017年這一數字約為960億,融資規模已下降近70%。通過上市融資獲得發展迫在眉睫。
當然,上市之后,并不意味著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據中汽協預測,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10萬輛,比2019年的120萬輛下降近10萬輛。今年1-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49.6萬輛,同比下降42%,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38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11.6萬輛。如果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規模不能大幅擴大,必然會對造車新勢力造成一定的沖擊。
市場規模在縮小,傳統車企也在轉型。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投放市場,特斯拉也對其虎視眈眈。上市后的新車企如何突圍,以保持汽車銷量的持續增長,成為眼下一個棘手的問題。股票市場和汽車銷售之間有很強的相關性。相對于融資方,股市幾乎零容忍。任何疏忽……ce或錯誤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股價下跌。大多數從業者都會在這一點上有所收斂。銷量是新上市勢力的唯一出路,也是維穩的重要關鍵點。
技術是企業的競爭力。
96.39億元和114.13億元,這是蔚來在2018年至2019年兩年間的凈虧損。
對于一家上市公司來說,這樣的虧損數字確實很大,但是有特斯拉巨虧的先例,說明虧損是每一個新興車企成功之前必須經歷的過程。
從零開始,什么都需要錢,更何況是汽車行業,這是最貴的行業之一。虧損不是問題,為什么虧損更值得關注。
除去運營和宣傳費用,蔚來2018年在R&D的投入為39.979億元,2019年為44.286億元,基本占到了虧損的三分之一。
2019年,小鵬在R&D投資20.7億元,2019年和2018年分別在R&D投資11.7億元和7.9億元。資料顯示,頭部車企的虧損很大一部分來自R&D投資。
大型零部件采購和集成在新動力車企業中并不是主流形式,新動力車廠商的自研派和集成派之爭顯然占據主流地位。
Xpeng Motors聯合創始人何告訴新智家:Xpeng Motors做了除芯片以外的所有Tier 1的工作。作為新勢力的領軍車企之一,何的這番話也證明,Xpeng汽車將堅定地走上自研之路。
對于車企來說,最大的挑戰是錢。好在行業洗牌已經開始,一些棘手的車企已經掉隊。
在企業成立初期堅持供應鏈模式,不批評集成商,是一條成功的捷徑。實力不同,必然會有不同的想法和角度。
對于自研群體來說,自研是最好的打開缺口的方式,前期必然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技術專利也是抵御市場風險的最好武器。
未來,零部件的合作研發仍將是汽車行業的主流選擇,但汽車企業的最終競爭力在于對自身核心技術的掌握。
據統計,目前小鵬G3的虧損率為4.9%,相當于每賣出一臺G3就要虧損8000元。雖然新勢力普遍處于虧損階段,但由于R&D成本、制造成本、推廣成本對于初創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高的投資,作為旁觀者,我們也應該合理看待造車新勢力的虧損。
雖然巨額虧損很可怕,但好在新勢力認識到自研核心技術的重要性,愿意投入。從新勢力整體來看,自研也已經占據主流,自主自動起步階段的“拿來主義”我們還沒有看到。對于一切從零開始的新生力量來說,堅持走自研這條路是值得肯定的。
貼牌生產可行嗎?
互聯網思維是新勢力企業造車的基因。但是,汽車一定是離不開制造本身的硬件產品,需要工廠把所有的計劃變成現實。
在工廠化生產方面,蔚來、理想、小鵬和威馬給了我們三個答案。
蔚來的模式證明了汽車代工模式的可行性。理想和威馬一開始就選擇自建工廠,而小鵬則從代工走向自建工廠。
其實理想和威馬自建工廠的模式很好理解,因為蔚來代工生產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代工的弊端,把生產交給別人很難控制生產標準、質量控制、交貨速度等方面。“威馬CEO沈暉曾公開表示:如果我選擇找別人代工生產,我每天都不會睡覺。”小鵬代工和自建工廠,也是一種降低風險的行為。
完全采用OEM模式是否可行?這是可行的,而且已經成功了。
盡管貼牌模式存在爭議,但蔚來完成了5萬輛汽車的生產,證明了貼牌模式并非不可行。李斌說:蔚來和江淮的合作是中國汽車工業十年內最大的創新。
在公眾眼中,OEM模式在一些行業非常普遍,如……像手機和芯片。比如大家熟悉的蘋果手機,華為芯片,都是采用代工模式。蔚來在汽車領域并不是首創,代工模式早就有了。比如麥格納斯太爾工廠有代工奔馳G等車型,但是蔚來汽車離我們最近,所以代工我們比較熟悉。
與此同時,汽車OEM已經得到官方認可。2018年,工信部發布《道路機動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辦法》,明確鼓勵汽車整車廠模式。
除去生產標準、交付速度等不可控因素,汽車代工模式沒用?其實并不是。
汽車OEM模式的優勢:
代工做的是減法,是輕資產模式。可以把資源集中在研發上,把生產留給代工企業,節省了資金,大大減輕了新電企的現金流壓力。
因為合作工廠都是現成的,新車型投產會比較快,沒有施工環節。
從國內汽車行業的生產環境來看,整體是產能過剩,選擇代工也有利于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屬于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
雖然現階段代工有很多弊端,但這種模式只是在初級階段,有解決的機會和空間。從長遠來看,利大于弊,可以合理控制企業的生產成本,也是一種風險轉移行為,讓車企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設計、R&D和運營上。
理想、威馬、雙模并行小鵬,堅持自建工廠的想法是沒錯,但蔚來5萬多輛量產車都是貼牌生產,證明貼牌模式也是可行的,有官方背書的貼牌模式有望在汽車領域繼續拓展。
用戶思維打造品牌
特斯拉是怎么贏的?一個17年的汽車品牌,悄然切下了新能源汽車市場最大的一塊蛋糕,留下了成立百年、年銷量千萬的車企。
特斯拉的成功來自于純電動、自動駕駛和有特色的產品,也正是特斯拉的成功讓新勢力堅信,從零開始到品牌成功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的。
在新勢力領域,縱觀四大新勢力,我們已經做到了產品特色鮮明,比如蔚來動力互換、理想增程、小鵬智能駕駛、威馬性價比。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亮點,而這些亮點也讓消費者在不經意間記住了這些品牌。
產品力當然重要。以蔚來為例,除了產品,優秀的用戶體驗從誕生之日起就被刻畫在企業文化中,通過送車上門換電、安裝充電樁、車輛故障隨叫隨到、移動充電車等方式解決用戶用車焦慮。這些服務短期資金投入大,長期建立品牌口碑利大于弊。
現階段可以質疑蔚來的續航,質疑蔚來的虧損。了解蔚來的人肯定不會質疑它的服務。不可否認,新勢力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毫無疑問,整體用戶體驗優于傳統汽車。
在銷售模式上,幾乎所有的造車新勢力都摒棄了傳統的4s店模式,更多的采用了特斯拉一樣的直銷模式(線上線下),大大提升了用戶的交車前體驗和售后體驗。
當然,直營模式意味著所有體驗中心都需要車企自己打造,這也加重了新勢力的資金成本。
五年或十年后哪個造車新勢力會勝出,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但注重品牌建設和用戶體驗及服務的,更有可能在競爭中勝出。
寫在最后
新能源改革不僅在中國正在實踐,特斯拉市值成功超越銷量約36萬輛的豐田,證明了全球市場對出行方式結構轉型的渴望,新勢力當然有其價值和意義。
從15年開始,num……新能源汽車公司激增至100多家。這種現象是不正常的,但如果諾大的新能源市場上沒有一家國內新能源車企存活下來,那就更不正常了。
互聯網+的融資+造車+交付+上市,是過去五年每年造車新勢力的熱詞。新勢力的五年之路確實喜憂參半,但是新勢力集團確實加速了能源結構的轉變,加速了自動駕駛和車聯網的普及。
新生力量來的太快,發展的進程也同樣迅速。在此期間,有幾條鯰魚擾亂了市場。不可否認,造車新勢力僅用5年時間就形成了行業影響力,通過制定新興出行模式、新興服務模式、新興銷售模式,為汽車注入了新的發展思維。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網易汽車8月31日報道近日,三菱汽車公司周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前董事長益子修(OsamuMasuko)因“心臟衰竭”于8月27日去世,享年71歲。
1900/1/1 0:00:00摘要汽車流通行業景氣狀況有所改善,但仍處在不景氣區間。
1900/1/1 0:00:008月28日,浙江證監局官網披露,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汽車”)上市輔導工作已完成,將申請科創板上市。該公司距離“AH”上市的目標越來越近。
1900/1/1 0:00:00。盡管汽車經銷商們今年夏季的銷售勢頭強勁,而二手車供應依然緊張,但他們擔心麻煩即將來臨。受到新型冠狀病封鎖帶來的影響,英國汽車經銷商們一度關閉展廳。
1900/1/1 0:00:00來源:現代汽車官網8月30日,據韓聯社報道稱,現代汽車表示2021年在中國市場投放純電汽車IONIQ5等9款新車,加速戰略布局。
1900/1/1 0:00:00日本汽車行業最近也上演了一幕“拉郎配”的好戲。日前有外媒報道稱,為了更好的適應未來殘酷的市場競爭,日本政府有意將本田汽車和日產汽車進行合并,從而在日本打造另一個具備豐田汽車實力和影響力的車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