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車主續航焦慮、購車預算受限等問題,“車電分離”似乎是很多車企想出的另一個解決方案。8月20日,蔚來公布了醞釀已久的“車電分離”方案;隨后,哪吒汽車也傳出消息,與包括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華鼎國聯在內的動力電池廠商合作,建立“電池銀行”,推出“車電分離”購車計劃;同時,榮威還宣布涉足“車電分離”動力交換模式。一般來說,所謂“車電分離”,就是車主在購買純電動汽車時,只花車上的錢(不包括電池),然后按月從廠家和電池公司共同組建的“動力銀行”租用動力電池。眾所周知,動力電池是純電動汽車成本中最重要的部分。通過租賃,車主可以用很低的價格購買一輛純電動汽車,減輕購車負擔。有業內人士指出,去掉動力電池后,大部分純電動汽車的終端價格甚至比同檔次燃油車還要便宜。此外,“車電分離”的方案有利于車主根據不同用車需求租賃不同容量的動力電池。如果經常在市內通勤,可以租小容量電池,長途出行可以選擇租長壽命動力電池。這樣一來,動力電池的產權就屬于車企了,用戶在換電的過程中不再有顧慮,擔心自己車上的“好電池”被別人車上的“舊電池”換掉。同時也解決了原車主無法升級更換能量密度更高的動力電池的問題。看似“利而無弊”的方案能否掀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浪潮?純電動汽車的“車電分離”方案,在實際落地和應用過程中,真的能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嗎?電池出租或難盈利“車電分離將成為趨勢,但要完美落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和大多數業內人士一樣,汽車媒體專家彭宇也相當看好“車電分離”方案。他認為,“車電分離”有利于降低消費者購買純電動汽車的門檻。與以往“雷聲大雨點小”的換電方案不同,“車電分離”的優勢在于車主長期租賃單個動力電池,避免頻繁換電時換電站管理水平不同帶來的隱患和用車風險。“即使有短期出行需求,租個長續航的電池也不會太高。”他告訴understand notes,該計劃的各個方面似乎都對消費者和新能源汽車終端有利,但仍有聲音質疑——誰應該首先支付租賃電池的制造、管理和維護成本?目前無論蔚來、哪吒還是榮威,公共動力電池租賃業務都是與電池廠商合作,建立類似“融資租賃”模式的資產機構,所以彭宇猜測,應該會有大量機構看好并投資相關租賃業務。“像一些租車平臺,車是投資人認購的,平臺只是運營。”不過,他也擔心動力電池租賃方案提供不同版本的電池。為了滿足車主按需租賃和短期租賃的需求,肯定會有電池的儲備,也就是要租賃的動力電池大于品牌下單一車型的銷量。尤其是長假期間,車主出行需求激增,租用長壽命電池和換電需求也會增加。“為了滿足大量車主換電的需求,需要儲備大量電池。”但在工作日,大部分車主在市內通勤,不需要高效的換電服務,導致部分備用電池閑置,也會導致維護管理成本的浪費。“沒有任何大數據或者智能調度能夠準確解決這個問題。”彭宇告訴懂行的做筆記,這和租車平臺是一樣的。平日里往往有大量車輛處于閑置待租狀態,只有在節假日出行急劇增加時,才有可能完全租到。運營商只能依靠高峰時段,將平日產生的費用分攤給節假日租車的用戶。“現在只知道租電池大概的租賃費用,不知道短租的價格。……以目前動力電池“月租1000元”計算,租用電池6年的成本相當于電池價格。如此低的租金似乎無法抹平電池物流、維護和閑置的成本,相關資產機構和投資者可能很難在電池租賃中盈利。一位經營出租車公司的人士向《筆記》透露,為滿足車輛換電需求,目前車輛電池與備用電池的比例約為1: 1,但仍難以滿足運營需求。如果要滿足私家車換電需求,車載電源與備用電源的比例至少要達到2: 1,并且要合理分配到全國所有換電站。此外,隨著推出“車電分離”業務的車企增多,車企之間動力電池的不兼容和通用問題,必然導致閑置動力電池的庫存增加。有分析指出,在更多落地細節出臺之前,這筆賬如何算并非不可理解。租電簡單,換電難。“只要你見過動力電池,就知道換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談及“車電分離”,在深圳某新能源汽車4S店從事維修工作的張師傅感嘆道:“車電分離”是建立在換電的基礎上的,而換電最難的就是備用動力電池的存放。他告訴我,很多車主開了上萬公里的純電動汽車,還是不知道動力電池是什么樣子的。除了微型車,續航里程超過40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重量高達幾百公斤。“把動力電池放在地上,占地近兩平方米。你覺得大嗎?”張師傅解釋,由于動力電池重量大,占地面積大,換電站一般只能存放少量備用動力電池。他的車間占地近200平方米。他平時均衡電池組,只敢同時拆卸三臺純電動車的動力電池。“我在高速上見過一個電站,估計最多能存五六個動力電池。”張師傅告訴我他知道怎么做筆記。如果這樣的動力電池儲備還能滿足車主在非節假日的換電需求,那么長假期間大量車主出行的話,那就是杯水車薪了。“更換發電站需要不斷的電池調度,還會產生高昂的物流成本。”“長假出行,有時候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都是等著加油的車,更別說只有一站換電站了。”他解釋說,雖然換電速度不慢,但基本上不可能達到加油站的效率。除非換電站有更多的存儲空間,能同時交換電力的站點超過三個,那樣的話,換電站就需要更大的面積,高速公路上很多服務區都不具備相應的條件。關鍵是車企也需要為此投入大量資金。從媒體報道的數據來看,曾經號稱要建1100座電站的蔚來,目前只建了143座電站,這對于4萬多蔚來車主來說是必然的。有車主調侃“換電三分鐘,排隊一小時”。其實這只是單個品牌換電站的情況。如果提供“車電分離”、換電服務的車企急劇增加,很難想象高速服務區會有幾個品牌換電站。“除非各品牌的動力電池可以互換,但可能性相當低,否則車企需要妥協,投入成本重新設計底盤。”張師傅還強調,動力電池組方案現在正在成為各個車企關注的焦點。正因為如此,短期內很難看到通用動力電池的出現,這也讓換電和“車電分離”的業務成為車企降低終端價格、提振銷量的噱頭……貂皮銷售,也可能對品牌的聲譽產生負面影響。方案不劃算,爭議滿滿。“(車企)不會推大車電分離,(銷售)終端會吃虧。”在惠州惠陽一家汽車4S店從事銷售工作的向穎,對于車企跟風“車電分離”非常猶豫。她告訴她的筆記,許多消費者更愿意購買汽油車,因為惠州不限品牌。原因是汽油車便宜,純電動車貴。起初,在她看來,如果車企推出“車電分離”的購車方案,消費者買車時只需支付“車殼錢”,那么價格會很有優勢。“降低購車門檻,促進純電動汽車在二三線城市的銷售。”但仔細算了一筆賬,她開始擔心除了一線城市的剛需車主會不會選擇“車電分離”的購車方案。雖然“車殼”價格比汽油車低,但每月租用電池的費用高達1000元。一般車主每個月正常用車,油費只少幾百元。而且租用動力電池的充電費用還要另外支付。更讓她擔心的是,如果車企跟風推出“車電分離”購車方案,還會在原有車主中造成一系列的級聯效應,導致早期車主的不滿。"動力電池更具選擇性,可以按需租賃."在汽車論壇上,看筆記看到剛剛提車的蔚來ES6車主,發帖“車電分離”,說新的購車方案對已經買車的車主不公平,因為租車方案對短期(五年內)用車的車主更劃算。“別提出臺新的購車計劃了。有的車主覺得劃算,有的覺得不劃算。即使增加了同型號的電池續航時間,也往往會引起車主的不滿。”向穎說,去年,Xpeng汽車因為續航問題被車主集體維權。而有些不滿在二三線城市更明顯。隨著新能源的快速發展,車型的更新換代,續航能力的提升,營銷方案的推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早期車主往往會因為置換升級、營銷、分期方案的細微調整,而去渠道終端討說法。“作為銷售,我只希望車企不要頻繁改變營銷策略。不管怎么解釋,都會有早期車主覺得買早了虧了,要投訴維權。”向穎透露,車企在5月份推出了購車三年免息貸款,兩年免息車主表示要還車。雖然車企推出新的營銷計劃來提振新車在終端的銷量無可厚非,但對于銷售終端來說,早期車主的不滿甚至過激行為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品牌的口碑,讓一線銷售人員感到尷尬。或許,“車電分離”的購車方案降低了純電動汽車的購車門檻,但距離車主“自由換電”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就長期用車而言,“車電分離”、只買“車殼”的方案似乎并不劃算。[結論]顯然,“車電分離”最終會成為一個空洞的營銷噱頭還是購車者的福音,還有待相關車企公布新一步的細節后才能確定。隨著提供“車電分離”換電服務的車企增多,換電硬件的投入成本也會大大增加。場館內的玩家能否盈利,效率如何,是否安全,對早期采用者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
面對車主續航能力等問題……謝提和購車預算約束,“車電分離”似乎是很多車企想出的另一個解決方案。8月20日,蔚來公布了醞釀已久的“車電分離”方案;隨后,哪吒汽車也傳出消息,與包括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華鼎國聯在內的動力電池廠商合作,建立“電池銀行”,推出“車電分離”購車計劃;同時,榮威還宣布涉足“車電分離”動力交換模式。一般來說,所謂“車電分離”,就是車主在購買純電動汽車時,只花車上的錢(不包括電池),然后按月從廠家和電池公司共同組建的“動力銀行”租用動力電池。眾所周知,動力電池是純電動汽車成本中最重要的部分。通過租賃,車主可以用很低的價格購買一輛純電動汽車,減輕購車負擔。有業內人士指出,去掉動力電池后,大部分純電動汽車的終端價格甚至比同檔次燃油車還要便宜。此外,“車電分離”的方案有利于車主根據不同用車需求租賃不同容量的動力電池。如果經常在市內通勤,可以租小容量電池,長途出行可以選擇租長壽命動力電池。這樣一來,動力電池的產權就屬于車企了,用戶在換電的過程中不再有顧慮,擔心自己車上的“好電池”被別人車上的“舊電池”換掉。同時也解決了原車主無法升級更換能量密度更高的動力電池的問題。看似“利而無弊”的方案能否掀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浪潮?純電動汽車的“車電分離”方案,在實際落地和應用過程中,真的能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嗎?電池出租或難盈利“車電分離將成為趨勢,但要完美落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和大多數業內人士一樣,汽車媒體專家彭宇也相當看好“車電分離”方案。他認為,“車電分離”有利于降低消費者購買純電動汽車的門檻。與以往“雷聲大雨點小”的換電方案不同,“車電分離”的優勢在于車主長期租賃單個動力電池,避免頻繁換電時換電站管理水平不同帶來的隱患和用車風險。“即使有短期出行需求,租個長續航的電池也不會太高。”他告訴understand notes,該計劃的各個方面似乎都對消費者和新能源汽車終端有利,但仍有聲音質疑——誰應該首先支付租賃電池的制造、管理和維護成本?目前無論蔚來、哪吒還是榮威,公共動力電池租賃業務都是與電池廠商合作,建立類似“融資租賃”模式的資產機構,所以彭宇猜測,應該會有大量機構看好并投資相關租賃業務。“像一些租車平臺,車是投資人認購的,平臺只是運營。”不過,他也擔心動力電池租賃方案提供不同版本的電池。為了滿足車主按需租賃和短期租賃的需求,肯定會有電池的儲備,也就是要租賃的動力電池大于品牌下單一車型的銷量。尤其是長假期間,車主出行需求激增,租用長壽命電池和換電需求也會增加。“為了滿足大量車主換電的需求,需要儲備大量電池。”但在工作日,大部分車主在市內通勤,不需要高效的換電服務,導致部分備用電池閑置,也會導致維護管理成本的浪費。“沒有任何大數據或者智能調度能夠準確解決這個問題。”彭宇告訴懂行的做筆記,這和租車平臺是一樣的。平日里往往有大量車輛處于閑置待租狀態,只有在節假日出行急劇增加時,才有可能完全租到。運營商只能依靠高峰時段,將平日產生的費用分攤給節假日租車的用戶。“現在只知道租電池大概的租賃費用,不知道短租的價格。……以目前動力電池“月租1000元”計算,租用電池6年的成本相當于電池價格。如此低的租金似乎無法抹平電池物流、維護和閑置的成本,相關資產機構和投資者可能很難在電池租賃中盈利。一位經營出租車公司的人士向《筆記》透露,為滿足車輛換電需求,目前車輛電池與備用電池的比例約為1: 1,但仍難以滿足運營需求。如果要滿足私家車換電需求,車載電源與備用電源的比例至少要達到2: 1,并且要合理分配到全國所有換電站。此外,隨著推出“車電分離”業務的車企增多,車企之間動力電池的不兼容和通用問題,必然導致閑置動力電池的庫存增加。有分析指出,在更多落地細節出臺之前,這筆賬如何算并非不可理解。租電簡單,換電難。“只要你見過動力電池,就知道換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談及“車電分離”,在深圳某新能源汽車4S店從事維修工作的張師傅感嘆道:“車電分離”是建立在換電的基礎上的,而換電最難的就是備用動力電池的存放。他告訴我,很多車主開了上萬公里的純電動汽車,還是不知道動力電池是什么樣子的。除了微型車,續航里程超過40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重量高達幾百公斤。“把動力電池放在地上,占地近兩平方米。你覺得大嗎?”張師傅解釋,由于動力電池重量大,占地面積大,換電站一般只能存放少量備用動力電池。他的車間占地近200平方米。他平時均衡電池組,只敢同時拆卸三臺純電動車的動力電池。“我在高速上見過一個電站,估計最多能存五六個動力電池。”張師傅告訴我他知道怎么做筆記。如果這樣的動力電池儲備還能滿足車主在非節假日的換電需求,那么長假期間大量車主出行的話,那就是杯水車薪了。“更換發電站需要不斷的電池調度,還會產生高昂的物流成本。”“長假出行,有時候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都是等著加油的車,更別說只有一站換電站了。”他解釋說,雖然換電速度不慢,但要達到加油站的效率基本不可能。除非換電站有更多的存儲空間,能同時交換電力的站點超過三個,那樣的話,換電站就需要更大的面積,高速公路上很多服務區都不具備相應的條件。關鍵是車企也需要為此投入大量資金。從媒體報道的數據來看,曾經號稱要建1100座電站的蔚來,目前只建了143座電站,這對于4萬多蔚來車主來說是必然的。有車主調侃“換電三分鐘,排隊一小時”。其實這只是單個品牌換電站的情況。如果提供“車電分離”、換電服務的車企急劇增加,很難想象高速服務區會有幾個品牌換電站。“除非各品牌的動力電池可以互換,但可能性相當低,否則車企需要妥協,投入成本重新設計底盤。”張師傅還強調,動力電池組方案現在正在成為各個車企關注的焦點。正因為如此,短期內很難看到通用動力電池的出現,這也讓換電和“車電分離”的業務成為車企降低終端價格、提振銷量的噱頭……貂皮銷售,也可能對品牌的聲譽產生負面影響。方案不劃算,爭議滿滿。“(車企)不會推大車電分離,(銷售)終端會吃虧。”在惠州惠陽一家汽車4S店從事銷售工作的向穎,對于車企跟風“車電分離”非常猶豫。她告訴她的筆記,許多消費者更愿意購買汽油車,因為惠州不限品牌。原因是汽油車便宜,純電動車貴。起初,在她看來,如果車企推出“車電分離”的購車方案,消費者買車時只需支付“車殼錢”,那么價格會很有優勢。“降低購車門檻,促進純電動汽車在二三線城市的銷售。”但仔細算了一筆賬,她開始擔心除了一線城市的剛需車主會不會選擇“車電分離”的購車方案。雖然“車殼”價格比汽油車低,但每月租用電池的費用高達1000元。一般車主每個月正常用車,油費只少幾百元。而且租用動力電池的充電費用還要另外支付。更讓她擔心的是,如果車企跟風推出“車電分離”購車方案,還會在原有車主中造成一系列的級聯效應,導致早期車主的不滿。"動力電池更具選擇性,可以按需租賃."在汽車論壇上,看筆記看到剛剛提車的蔚來ES6車主,發帖“車電分離”,說新的購車方案對已經買車的車主不公平,因為租車方案對短期(五年內)用車的車主更劃算。“別提出臺新的購車計劃了。有的車主覺得劃算,有的覺得不劃算。即使增加了同型號的電池續航時間,也往往會引起車主的不滿。”向穎說,去年,Xpeng汽車因為續航問題被車主集體維權。而有些不滿在二三線城市更明顯。隨著新能源的快速發展,車型的更新換代,續航能力的提升,營銷方案的推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早期車主往往會因為置換升級、營銷、分期方案的細微調整,而去渠道終端討說法。“作為銷售,我只希望車企不要頻繁改變營銷策略。不管怎么解釋,都會有早期車主覺得買早了虧了,要投訴維權。”向穎透露,車企在5月份推出了購車三年免息貸款,兩年免息車主表示要還車。雖然車企推出新的營銷計劃來提振新車在終端的銷量無可厚非,但對于銷售終端來說,早期車主的不滿甚至過激行為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品牌的口碑,讓一線銷售人員感到尷尬。或許,“車電分離”的購車方案降低了純電動汽車的購車門檻,但距離車主“自由換電”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就長期用車而言,“車電分離”、只買“車殼”的方案似乎并不劃算。[結論]顯然,“車電分離”最終會成為一個空洞的營銷噱頭還是購車者的福音,還有待相關車企公布新一步的細節后才能確定。隨著提供“車電分離”換電服務的車企增多,換電硬件的投入成本也會大大增加。場館內的玩家能否盈利,效率如何,是否安全,對早期采用者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
雖然上半年營收、凈利普跌,但中國上市車企的狀況比同期的跨國車企更顯健康。截至發稿,包括上汽集團、東風集團股份、長安汽車、吉利汽車、比亞迪、長城汽車等國內上市車企均已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
1900/1/1 0:00:00繼蔚來汽車、理想汽車之后,小鵬汽車成為第三家在美上市的中國造車新勢力。
1900/1/1 0:00:00財聯社北京,記者徐昊訊8月30日,長安汽車(000625SZ)披露2020年半年度業績報告。
1900/1/1 0:00:00近年來,隨著我國機動車數量持續遞增,機動車如何報廢、回收、循環再利用,已成為民生領域新的關注焦點。
1900/1/1 0:00:00汽車,是一個正在快速進化的產業,這不僅涉及生產體系,也覆蓋了經銷商體系。下一個五年的機會在哪?是所有人都在思考的問題。
1900/1/1 0:00:00作為大眾汽車旗下最賺錢的品牌,保時捷已經證明,它比集團內部的其它品牌更有盈利彈性和韌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