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互聯網環境非常繁榮。微信、Tik Tok和支付寶各自擁有龐大的用戶群和業務發展空間,他們的體驗也是可圈可點的,完全以用戶為導向。另一方面,我們車上的屏幕太弱了,讓人覺得是上個時代的產物。一些造車新勢力抓住了這個痛點,開始推出智能車機。很快,一些國產自主品牌開始迎合用戶需求。如今,BBA等國際豪華品牌已經逐漸意識到汽車系統本地化的重要性。比如奧迪最新的MMI系統就接入了騰訊的小場景。近日,寶馬也正式宣布最新的iDrive 7.0將接入微信車載版、QQ音樂和西瓜視頻。今天我們就來談談BBA如何實現汽車系統的國產化,未來的想象空間在哪里。目前,市場上大多數智能汽車都是在開放的Android平臺上開發的,奧迪是BBA第一個擁抱Android的品牌。雖然節奏很快,但還是求穩。事實上,它在原有的MMI系統中增加了一個MIB3娛樂模塊,只不過是連接了一個Android沙盒。具體來說,新奧迪A4L接入了幾個騰訊小場景功能:口袋故事+墨跡天氣+騰訊新聞聽版+飛常準,還接入了酷我音樂、喜馬拉雅等音頻內容。據了解,奧迪未來還將接入微信汽車版。在今年7月的寶馬科技日,寶馬推出了幾項全新的車載系統功能,包括新一代數字鑰匙、停車場室內地圖,以及幾項車載互聯網功能,如車載西瓜視頻、車載喜馬拉雅、QQ音樂、騰訊迷你場景等。其中,小場景將于今年第四季度上線,首批功能將覆蓋美食、汽車、娛樂、主題音樂等領域;西瓜視頻將搭載在今年7月以后生產的全新寶馬4系和寶馬6系GT上。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一些需要硬件支持的功能外,這些軟件服務的更新都會通過OTA推送至所有搭載iDrive 7.0交互系統的車輛。據了解,這些功能并不是基于Android平臺的。目前奔馳的車系在中國本土化做的很少。現在MBUX雖然接入了大眾點評、美團等功能,但是車流量很貴(139人民幣3Gb,250人民幣6Gb,479人民幣12Gb,有效期180天),而且不支持手機熱點,車載導航需要付費,價格1298,2198,3098。奔馳可能仍然專注于全球內飾布局和硬件相關的技術功能。比如新一代奔馳S級取消了雙橫屏設計,配備了大豎屏;配備AR-HUD;;增加了指紋識別和手勢控制。按照奔馳的產品換代邏輯,這些設計和功能也為C級和E級車型指明了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事實上,奧迪率先擁抱安卓,寶馬隨即跟進。奔馳還處于停滯狀態是可以理解的。從以往的案例來看,奧迪一直在積極改善中國的特殊需求,比如國產車型和加長車型,轎車的國產化也是如此。而且還號稱要突破技術,啟迪未來。寶馬這幾年的轉型也很快。它一直在新四化方面下大力氣,不斷推出新模式。去年,它的銷售表現非常搶眼。所以奧迪和寶馬率先突破。至于奔馳為什么還在擱置,原因很復雜。好在至少現在它的銷量還是很不錯的。奧迪和寶馬為什么選擇騰訊?剛才我們提到奧迪已經接入騰訊小場景,即將接入微信車機版;寶馬即將接入騰訊迷你場景、微信車機版、QQ音樂。為什么兩個奢侈品牌都選擇了騰訊?可以試著從OEM和互聯網產品來分析。奧迪和寶馬這邊,這兩個品牌各有一套很有代表性的汽車產品。作為一個成熟的品牌,創新的可以創新,保留的要保留。另外,圍繞這個車機產品有很多利益和堅持,所以即使本地化了,也不可能完全推翻原來的產品,更不要說把整個車機系統外包給一個本地化的公司去運營了。所以生態準入的形式一定要很輕,不能打破原有的體系。另一方面,我們本地的供應商基本都是一些頭部互聯網公司:從生態來看,阿里的重點產品是高德地圖、支付寶小程序、天貓精靈;百度是百度地圖、小音箱、百度小程序;騰訊是QQ音樂,微信汽車版,騰訊小場景;然后就是其他互聯網公司的明星產品,比如抖音短視頻,喜馬拉雅,愛奇藝等等。在接入形式上,阿里斑馬提供的產品是最重的,是基于AliOS的系統級產品;百度比較輕,可以提供ROM基于安卓系統。騰訊最輕的是超級App的形式,需求基本在云端處理。車廠需要的是一個“輕量級的娛樂生態”,騰訊提供的產品形態和內容生態有優勢。這樣,奧迪和寶馬都選擇騰訊就不難理解了。如何看待BBA汽車未來的國產化方向?當然,這只是國產化的第一步。這并不意味著奧迪和寶馬將來會綁定騰訊。其他CP/SP還是有機會的,因為車企和用戶的需求是非常多樣的,這是騰訊所不滿足的。雖然車聯網行業有全家桶的說法,但基于品牌價值和車型數量,雙方可能還有協商的空間。畢竟在吉利GKUI系統上已經實現了BAT的共存。在用戶體驗方面,雖然奧迪和寶馬已經完成了生態登機的第一步,但是我對這些選擇很迷茫。QQ音樂和喜馬拉雅是開車剛需,但有多少用戶是微信車載版剛需?雖然西瓜視頻的DAU超過5000萬,試圖和b站競爭,但是和寶馬用戶有什么重合呢?鑒于BBA目前的地圖體驗,為什么不密切關注訪問一個高德/百度/騰訊地圖?所以,未來BBA在汽車體系上應該會有一批生態供應商,同時在功能的選擇上也會更加豐富,更加針對用戶需求。為什么BBA機車系統的國產化仍然任重道遠?說到底,互聯網公司都是車廠的供應商,它不應該也不可能代替車廠來定義產品。未來車廠必須定義自己的駕駛艙布局、交互邏輯、軟硬件功能和用戶操作。但問題是,尤其是經歷了太多輝煌和太重歷史包袱的國際品牌,沒有辦法也不知道該如何前行。這有很多原因。去年我們寫過一篇文章(參考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極客汽車”ID: geek car),“為什么BBA的車還這么老派?”》,總結了幾個因素,包括汽車產品不能帶動銷量,研發成本太高,復合型人才匱乏,落地周期長,用戶需求不夠清晰。以大眾為例。去年,奧迪公司(audi ag)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大眾汽車是一家“軟件驅動”的汽車公司,他們希望建立一個數字汽車& amp;Servic的軟件部門想開發一個統一的軟件操作系統vw。OS,并與微軟聯合開發大眾云。計劃投資70億歐元,在2025年前集結5000名車聯網專家。與BBA相比,大眾實際上邁出了最大的一步,可見其在軟件方面的決心。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推翻已經建成的羅馬更難。由于各種體制阻力,今年出現了很多軟件相關的負面,比如ID.3存在軟件問題;每天會發現300個軟件漏洞;系統組件彼此不兼容;太多的軟件開發工作外包給第三方;復合型人才難招,目前不到1200人等等。就像翻新老房子一樣。我們得把曾經花了很多錢買的舊家具請出來,全部砸爛,重新粉刷。在這個過程中,會損失多少錢,會重建多少錢,會打破多少利益集團,這比從零開始做一件事要難得多。回到話題本身。由于車廠本身并不準備從頭再來,本地化的生態合作和用戶體驗都是沒有基礎的空談,只能淺嘗輒止。所以,關鍵在于車廠本身。如果不能系統整改,供應商能力再強,終究脫離了系統,無法刺穿用戶痛點。結語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今年落地的智能汽車產品越來越多,已經落地的產品經過幾次迭代也變得更加完善。如今,智能車機系統已經不是造車新勢力的獨有優勢,財力物力更雄厚的自主品牌也在這方面快速發展。接下來,我們期待豪華品牌和合資品牌如何融入這一趨勢。BBA在機車和機車系統的國產化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事情還需要推進,我們必須抱有期望。最后,生態登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智能駕駛艙和車輛智能才是我們最終的目標。
中國的互聯網環境非常繁榮。微信、Tik Tok和支付寶各自擁有龐大的用戶群和業務發展空間,他們的體驗也是可圈可點的,完全以用戶為導向。另一方面,我們車上的屏幕太弱了,讓人覺得是上個時代的產物。一些造車新勢力抓住了這個痛點,開始推出智能車機。很快,一些國產自主品牌開始迎合用戶需求。如今,BBA等國際豪華品牌已經逐漸意識到汽車系統本地化的重要性。比如奧迪最新的MMI系統就接入了騰訊的小場景。近日,寶馬也正式宣布最新的iDrive 7.0將接入微信車載版、QQ音樂和西瓜視頻。今天我們就來談談BBA如何實現汽車系統的國產化,未來的想象空間在哪里。目前,市場上大多數智能汽車都是在開放的Android平臺上開發的,奧迪是BBA第一個擁抱Android的品牌。雖然節奏很快,但還是求穩。事實上,它在原有的MMI系統中增加了一個MIB3娛樂模塊,只不過是連接了一個Android沙盒。具體來說,新奧迪A4L接入了幾個騰訊小場景功能:口袋故事+墨跡天氣+騰訊新聞聽版+飛常準,還接入了酷我音樂、喜馬拉雅等音頻內容。據了解,奧迪未來還將接入微信汽車版。在今年7月的寶馬科技日,寶馬推出了幾項全新的車載系統功能,包括新一代數字鑰匙、停車場室內地圖,以及幾項車載互聯網功能,如車載西瓜視頻、車載喜馬拉雅、QQ音樂、騰訊迷你場景等。其中,小場景將于今年第四季度上線,首批功能將覆蓋美食、汽車、娛樂、主題音樂等領域;西瓜視頻將搭載在今年7月以后生產的全新寶馬4系和寶馬6系GT上。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一些需要硬件支持的功能外,這些軟件服務的更新都會通過OTA推送至所有搭載iDrive 7.0交互系統的車輛。據了解,這些功能并不是基于Android平臺的。目前奔馳的車系在中國本土化做的很少。現在MBUX雖然接入了大眾點評、美團等功能,但是車流量很貴(139人民幣3Gb,250人民幣6Gb,479人民幣12Gb,有效期180天),而且不支持手機熱點,車載導航需要付費,價格1298,2198,3098。奔馳可能仍然專注于全球內飾布局和硬件相關的技術功能。比如新一代奔馳S級取消了雙橫屏設計,配備了大豎屏;配備AR-HUD;;增加了指紋識別和手勢控制。按照奔馳的產品換代邏輯,這些設計和功能也為C級和E級車型指明了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事實上,奧迪率先擁抱安卓,寶馬隨即跟進。奔馳還處于停滯狀態是可以理解的。從以往的案例來看,奧迪一直在積極改善中國的特殊需求,比如國產車型和加長車型,轎車的國產化也是如此。而且還號稱要突破技術,啟迪未來。寶馬這幾年的轉型也很快。它一直在新四化方面下大力氣,不斷推出新模式。去年,它的銷售表現非常搶眼。所以奧迪和寶馬率先突破。至于奔馳為什么還在擱置,原因很復雜。好在至少現在它的銷量還是很不錯的。奧迪和寶馬為什么選擇騰訊?剛才我們提到奧迪已經接入騰訊小場景,即將接入微信車機版;寶馬即將接入騰訊迷你場景、微信車機版、QQ音樂。為什么兩個奢侈品牌都選擇了騰訊?可以試著從OEM和互聯網產品來分析。奧迪和寶馬這邊,這兩個品牌各有一套很有代表性的汽車產品。作為一個成熟的品牌,創新的可以創新,保留的要保留。另外,圍繞這個車機產品有很多利益和堅持,所以即使本地化了,也不可能完全推翻原來的產品,更不要說把整個車機系統外包給一個本地化的公司去運營了。所以生態準入的形式一定要很輕,不能打破原有的體系。另一方面,我們本地的供應商基本都是一些頭部互聯網公司:從生態來看,阿里的重點產品是高德地圖、支付寶小程序、天貓精靈;百度是百度地圖、小音箱、百度小程序;騰訊是QQ音樂,微信汽車版,騰訊小場景;然后就是其他互聯網公司的明星產品,比如抖音短視頻,喜馬拉雅,愛奇藝等等。在接入形式上,阿里斑馬提供的產品是最重的,是基于AliOS的系統級產品;百度比較輕,可以提供ROM基于安卓系統。騰訊最輕的是超級App的形式,需求基本在云端處理。車廠需要的是一個“輕量級的娛樂生態”,騰訊提供的產品形態和內容生態有優勢。這樣,奧迪和寶馬都選擇騰訊就不難理解了。如何看待BBA汽車未來的國產化方向?當然,這只是國產化的第一步。這并不意味著奧迪和寶馬將來會綁定騰訊。其他CP/SP還是有機會的,因為車企和用戶的需求是非常多樣的,這是騰訊所不滿足的。雖然車聯網行業有全家桶的說法,但基于品牌價值和車型數量,雙方可能還有協商的空間。畢竟在吉利GKUI系統上已經實現了BAT的共存。在用戶體驗方面,雖然奧迪和寶馬已經完成了生態登機的第一步,但是我對這些選擇很迷茫。QQ音樂和喜馬拉雅是開車剛需,但有多少用戶是微信車載版剛需?雖然西瓜視頻的DAU超過5000萬,試圖和b站競爭,但是和寶馬用戶有什么重合呢?鑒于BBA目前的地圖體驗,為什么不密切關注訪問一個高德/百度/騰訊地圖?所以,未來BBA在汽車體系上應該會有一批生態供應商,同時在功能的選擇上也會更加豐富,更加針對用戶需求。為什么BBA機車系統的國產化仍然任重道遠?說到底,互聯網公司都是車廠的供應商,它不應該也不可能代替車廠來定義產品。未來車廠必須定義自己的駕駛艙布局、交互邏輯、軟硬件功能和用戶操作。但問題是,尤其是經歷了太多輝煌和太重歷史包袱的國際品牌,沒有辦法也不知道該如何前行。這有很多原因。去年我們寫過一篇文章(參考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極客汽車”ID: geek car),“為什么BBA的車還這么老派?”》,總結了幾個因素,包括汽車產品不能帶動銷量,研發成本太高,復合型人才匱乏,落地周期長,用戶需求不夠清晰。以大眾為例。去年,奧迪公司(audi ag)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大眾汽車是一家“軟件驅動”的汽車公司,他們希望建立一個數字汽車& amp;Servic的軟件部門想開發一個統一的軟件操作系統vw。OS,并與微軟聯合開發大眾云。計劃投資70億歐元,在2025年前集結5000名車聯網專家。與BBA相比,大眾實際上邁出了最大的一步,可見其在軟件方面的決心。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推翻已經建成的羅馬更難。由于各種體制阻力,今年出現了很多軟件相關的負面,比如ID.3存在軟件問題;每天會發現300個軟件漏洞;系統組件彼此不兼容;太多的軟件開發工作外包給第三方;復合型人才難招,目前不到1200人等等。就像翻新老房子一樣。我們得把曾經花了很多錢買的舊家具請出來,全部砸爛,重新粉刷。在這個過程中,會損失多少錢,會重建多少錢,會打破多少利益集團,這比從零開始做一件事要難得多。回到話題本身。由于車廠本身并不準備從頭再來,本地化的生態合作和用戶體驗都是沒有基礎的空談,只能淺嘗輒止。所以,關鍵在于車廠本身。如果不能系統整改,供應商能力再強,終究脫離了系統,無法刺穿用戶痛點。結語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今年落地的智能汽車產品越來越多,已經落地的產品經過幾次迭代也變得更加完善。如今,智能車機系統已經不是造車新勢力的獨有優勢,財力物力更雄厚的自主品牌也在這方面快速發展。接下來,我們期待豪華品牌和合資品牌如何融入這一趨勢。BBA在機車和機車系統的國產化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事情還需要推進,我們必須抱有期望。最后,生態登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智能駕駛艙和車輛智能才是我們最終的目標。
“我來自湖北咸寧,中專畢業,之前一直是一名快遞員,在武漢已經打工10年了,也攢了一些錢,做快遞員還挺忙的,一個月要寄收近5000件快遞,一年也得超過60000單,打工十年了,一直很想買輛特斯拉。
1900/1/1 0:00:00日前,法國初創電池公司Verkor宣布計劃與將在歐洲建設一座電池工廠,加入全球電池供應商的角逐。
1900/1/1 0:00:00“紅旗銷量今年完成20萬輛已經沒有懸念,明年的目標是完成40萬輛,長期目標來看2025年希望達到80萬輛,解放的市占率達25以上。
1900/1/1 0:00:00本次特斯拉“失控加速”事故并非先例,此前國內外也發生了多起類似事故,但相關事故的責任到底在哪一方,至今并沒有定論。在特斯拉“拒絕交付”一事尚在發酵之際,這家車企又遇到了新的麻煩。
1900/1/1 0:00:00對于自動駕駛汽車來說,性能優異的芯片至關重要,因為自動駕駛需要AI技術支撐,對于即時算力能力要求極高。而當前走在自動駕駛技術前列的特斯拉,也選擇自己開發芯片。
1900/1/1 0:00:00據福布斯分析,不少全球汽車制造商在2020年上半年冠狀病疫情的沖擊下都蒙受損失。寶馬、大眾汽車和福特的表現說明,這三家公司都需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而通用汽車和特斯拉則實現了盈利。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