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3日至15日,“中國汽車論壇2020”在上海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和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本次論壇以“新變化、新挑戰、新理念——引領中國汽車新征程”為主題,緊扣時代脈搏,尋求突圍之道,緊緊圍繞“十四五”規劃,掌控宏觀產業形勢,分析全球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其中,Xpeng汽車互聯網中心副總經理劉一麟在8月14日下午舉行的“全球汽車技術發展領袖峰會”分論壇上發表了題為“智能汽車最佳交互——全場景語音”的精彩演講。以下為現場演講:
劉一麟:領導和客人給了我很大壓力。剛才趙老師說了最后一個重點。從整個上午到現在,大家分享了很多戰略市場和商業技術。在這里,一個行業最重要的一個詞就是行業和產品都在發生變化,變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還有一個詞在這本書里提到越來越多,那就是產品和體驗。我在Xpeng Motors負責產品體驗,所以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我們在產品體驗方面的經驗。吳總裁提到廣汽是一個年輕的企業,更是一個年輕的企業。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希望大家幫忙指正。只是現在,改變是一個共識。事實上,當我們談論革命和交互時,我們會發現,往往革命性的產品并不是純粹的技術變革,我們會發現,在體驗上會發生一些變化。剛才其實其他嘉賓也提到了,從PC時代到智能手機時代,我們的操作方式發生了變化,從鍵盤鼠標到我們的觸摸屏。這是大家引用比較多的例子。其實其他方面也有類似的例子,比如MPS,顛覆了整個音樂行業。它的控制方式演變成了電視的操作方式,電視的遙控器在改革中會發現越來越接近筆記本電腦的操作方式。這里有個有趣的點。在一個產品變更中,它使用的技術是不一樣的,但是技術會用其他產品和其他技術來教導和延續。汽車也面臨著很多體驗上的改變。最有可能的是我們和數字化、互聯網的碰撞。我們會發現,人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只要手機沒電,就會焦慮。面對焦慮的時候,我們見過很多不同的處理方式。今天,我們沒有正確的答案來說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我們看到一些人使用越來越多的屏幕,或者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一個屏幕上,或者僅僅依靠一個移動設備。我們回頭看看,中間的碰撞是什么?它們互不融合的地方是什么?我覺得是技術本身。我們將期望自動駕駛速度更快,并將自動駕駛技術拉出水平軸。我們的手機已經是面向L5的技術了,希望能在車上玩。怎樣才能解決以上錯位?這里我們會認為語音可能是解決的一種方式。觸摸屏時代,汽車還沒準備好,也許語音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我們回頭看看,是直接用語音嗎?從剛才蘋果的一些例子可以看出,它其實在一個新的產品應用上發生了新的變化。它在筆記本電腦上的使用方式與我們在遙控器上使用的方式不同。如果回到聲音本身,可以看到有類似的產品叫做智能音箱。經過幾代的發展,我們發現智能音箱不僅僅是音箱,還有+這塊屏幕。我們發現人類和語音AI之間有幾個未解決的問題。第一個是和語音沒有共識。和智能音箱一樣,有上千種能力。我相信沒有人知道這些能力是什么。我們只能使用很少的能力。在這方面缺乏共識。今天作為汽車行業的論壇,我們最大的共識就是來談談汽車這個話題。這是一個共識,如何在人和汽車之間創造一個共識是最重要的。二是反饋。我們發現這種認識非常符合……點。它們都增加了一道光。這是什么光?我只是聽了或者沒看懂說明書,但是在用戶端還不夠,所以加了個屏幕。是對還是錯?最后一個是回到海量交互模式,你會發現這里面有很多技巧是我們學不到的。這實際上導致我們在裝備進化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就是為什么智能音箱把看和摸變成了除了聽和說之外最重要的交互方式之一。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做了一些嘗試,也就是說,我們對未來汽車的思考,以語音為核心交互方式。我們能做些什么來解決呢?請播放視頻。(視頻回放)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我們會發現,相比智能音箱等設備,我們在車載環境中既有屏幕又有麥克風,有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尤其是在智能電動車時代。其實在這里我們可以通過視覺和語音的融合來解決人機共識的問題。這里我們可以通過界面的反饋,盡可能的降低我們和設備的交互效率。我們可以看到,在剛才的對話中,其實用戶獲得的反饋是實時的,他不用語音就可以在界面中獲得這樣的內容。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看書的速度會遠遠超過我們聽書的速度。作為一種交互方式,效率是核心,我們希望達到的最后一個,就是如何讓用戶學習起來非常簡單。我們今天的發音剛剛提到了成千上萬的能力是如何學習的。這也是我們希望解決的點之一。如果只是說交互,是不是意味著這是我們整個智能汽車唯一的變化?我相信這肯定不是。另外,我們在業內經常談論的一個話題叫做智能駕駛艙。我經常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經常會把這兩個問題分開來看,就是駕駛艙存在。今天我們給它一個新的定義。它被稱為智能駕駛艙。智能在哪里?還有為什么叫智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行業內或者其他行業伙伴對智能的定義有很多,比如增加更多的屏幕,更多的內容,更多的科技感或者更多的物化虛擬形象。這些是我們試圖回答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可能有另一種理解方式。如果回到核心點,我們會發現汽車改革其實是內大于外,會發現汽車的形態還是很像原來的形態。外在的改變其實只是針對我們和環境的溝通,也就是V2X的部分。內部的變化不僅僅是剛才大家說的全身電氣化,整個空間變化非常大。如果我們再抽象一點,從輸入輸出的角度,畫十四個軸,你就會知道車輛的外部聲音,外部控制內容,車內乘員的狀態,車內空氣的狀態,要去的目的地以及各種設置。你可以把它看作一種輸入輸出模式。我們如何在這個空間,其實是在一個封閉的空間里,把內部和外部的全部內容整合起來,然后生成這些智能?這是讓我們思考智能駕駛艙。我們會做一些有趣的例子。這不是實際的功能。我會放一個視頻來解釋什么是輸入,什么是輸出。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功能。今天是一個特別嚴肅的論壇,但其實我們只是在用一個特別嚴肅的功能給大家講解。也就是說,我們這里實際上輸入的是一首音樂,而外部輸出的實際上是燈光。如果我們從更實際的角度來看待汽車和環保元寶,它將會改變。如果汽車通過燈光與汽車交流,那么這個設備可以產生更多新奇的變化。汽車之間的協調也可以變得更加實時。這只是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的輸入輸出可以有很多方面。輸入的可能是一個溫度或者一個人的表情或者一個人的眼神,輸出的可能是一個環境光或者一個溫度角度,會讓我們的設備徹底改變。在這里我們希望整個空間都能接收和傳遞信息。其實今天提到的很多概念都是指軟件定義汽車。我看到很多嘉賓講過,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講,其實就是把軟件能力和硬件能力充分融合,就像我們人類的肌肉和骨骼一樣。Th……通過場景的方式,軟件可以賦予硬件固定的事物新的能力,硬件可以通過軟件的控制傳遞信息產生新的變化。如果是軟硬兼施,可以產生更多有趣的場景和有意義的場景。這是智能駕駛艙的一部分。回到很多年前,我特別想把之前的話題扯出來,就是為什么汽車需要大屏?汽車為什么需要系統?為什么我不能安裝ipad?這是很多年前大家都會討論的話題,但今天人們越來越少用這種方式質疑。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車內不止一個操作系統。我們看到有前置控制器的操作系統,自動駕駛操作系統,人機交互駕駛系統。如果單看這些系統,是可以替代的,但作為一個整體裝置,很多車都在冰山之下,無法替代。比如自動駕駛和車身控制,這些設備其實都有自己的信息和互操作性。機器決策和機器控制,以及環境感知和智能指令,都是這些預制單元之間的通信。這是裝備變化之間不可替代的點。這里能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我們和支付寶的一些合作很有想象力。你可以看這個視頻。(視頻回放)在剛才的視頻中,我們其實是把自動駕駛路段的信息和自動駕駛的狀態,包括人是否疲勞的狀態和時間,與車輛控制和互聯網服務結合起來。我們希望說,這些互聯網服務不是說我們在屏幕里裝一個APP,而是真的可以和一個充滿傳感器和生活可能性的設備深度融合。讓我們回到最后,無論是從車載OS本身還是設備本身,網絡服務和車輛功能,駕駛員和乘員狀態,機器視覺等。可以更深度的融合。那么當整個城市變得更智能,車輛變得更智能,就可以用更自然的方式和設備交流,然后整個軟件和硬件就可以真正融合在一起了。不僅僅是軟件定義了汽車,硬件制造軟件,軟件制造硬件。其實回到iphone1一代發布的時候,有三點一直觸動著我。一個是花了很長時間來講這三個部分的內容。一款新設備肯定會有革命性的交互方式。它會有很強的鏈接能力,就像大家一直期待的5G一樣,有豐富的生態體驗。這種生態體驗會和我們上一代看到的生態體驗不一樣,這些肯定會發生在汽車產品和行業上。也將逐步讓我們今天的汽車從單一層面的智能走向全面領域的智能,最終成為剛才趙博士所說的我們生活中的伙伴。作為一家特別年輕的公司,小鵬特別關注我們的產品,并對它們做了很多思考。最后我們貼了個廣告P7,讓大家了解一下這款車,試試看。希望大家從產品和行業的角度對我的PPT和產品進行批評和指正。(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人審核。)2020年8月13日-15日,“中國汽車論壇2020”在上海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和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本次論壇以“新變化、新挑戰、新理念——引領中國汽車新征程”為主題,緊扣時代脈搏,尋求突圍之道,緊緊圍繞“十四五”規劃,掌控宏觀產業形勢,分析全球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其中,Xpeng汽車互聯網中心副總經理劉一麟在8月14日下午舉行的“全球汽車技術發展領袖峰會”分論壇上發表了題為“智能汽車最佳交互——全場景語音”的精彩演講。以下為現場演講:
劉一麟:領導和客人給了我很大壓力。剛才趙老師說了最后一個重點。從整個上午到現在,大家分享了很多戰略市場和商業技術。在這里,一個行業最重要的一個詞就是行業和產品都在發生變化,變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還有一個詞在這本書里提到越來越多,那就是產品和體驗。我在Xpeng Motors負責產品體驗,所以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我們在產品體驗方面的經驗。吳總裁提到廣汽是一個年輕的企業,更是一個年輕的企業。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希望大家幫忙指正。只是現在,改變是一個共識。事實上,當我們談論革命和交互時,我們會發現,往往革命性的產品并不是純粹的技術變革,我們會發現,在體驗上會發生一些變化。剛才其實其他嘉賓也提到了,從PC時代到智能手機時代,我們的操作方式發生了變化,從鍵盤鼠標到我們的觸摸屏。這是大家引用比較多的例子。其實其他方面也有類似的例子,比如MPS,顛覆了整個音樂行業。它的控制方式演變成了電視的操作方式,電視的遙控器在改革中會發現越來越接近筆記本電腦的操作方式。這里有個有趣的點。在一個產品變更中,它使用的技術是不一樣的,但是技術會用其他產品和其他技術來教導和延續。汽車也面臨著很多體驗上的改變。最有可能的是我們和數字化、互聯網的碰撞。我們會發現,人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只要手機沒電,就會焦慮。面對焦慮的時候,我們見過很多不同的處理方式。今天,我們沒有正確的答案來說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我們看到一些人使用越來越多的屏幕,或者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一個屏幕上,或者僅僅依靠一個移動設備。我們回頭看看,中間的碰撞是什么?它們互不融合的地方是什么?我覺得是技術本身。我們將期望自動駕駛速度更快,并將自動駕駛技術拉出水平軸。我們的手機已經是面向L5的技術了,希望能在車上玩。怎樣才能解決以上錯位?這里我們會認為語音可能是解決的一種方式。觸摸屏時代,汽車還沒準備好,也許語音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我們回頭看看,是直接用語音嗎?從剛才蘋果的一些例子可以看出,它其實在一個新的產品應用上發生了新的變化。它在筆記本電腦上的使用方式與我們在遙控器上使用的方式不同。如果回到聲音本身,可以看到有類似的產品叫做智能音箱。經過幾代的發展,我們發現智能音箱不僅僅是音箱,還有+這塊屏幕。我們發現人類和語音AI之間有幾個未解決的問題。第一個是和語音沒有共識。和智能音箱一樣,有上千種能力。我相信沒有人知道這些能力是什么。我們只能使用很少的能力。在這方面缺乏共識。今天作為汽車行業的論壇,我們最大的共識就是來談談汽車這個話題。這是一個共識,如何在人和汽車之間創造一個共識是最重要的。二是反饋。我們發現這種認識有一個非常核心的要點。它們都增加了一道光。這是什么光?我只是聽了或者沒看懂說明書,但是在用戶端還不夠,所以加了個屏幕。是對還是錯?最后一個是回到海量交互模式,你會發現這里面有很多技巧是我們學不到的。這實際上導致我們在裝備進化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就是為什么智能音箱把看和摸變成了除了聽和說之外最重要的交互方式之一。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做了一些嘗試,也就是說,我們對未來汽車的思考,以語音為核心交互方式。我們能做些什么來解決呢?請播放視頻。(視頻回放)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我們會發現,相比智能音箱等設備,我們在車載環境中既有屏幕又有麥克風,有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尤其是在智能電動車時代。其實在這里我們可以通過視覺和語音的融合來解決人機共識的問題。這里我們可以通過界面的反饋,盡可能的降低我們和設備的交互效率。我們可以看到,在剛才的對話中,其實用戶獲得的反饋是實時的,他可以……不用語音就能在界面中獲取這樣的內容。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看書的速度會遠遠超過我們聽書的速度。作為一種交互方式,效率是核心,我們希望達到的最后一個,就是如何讓用戶學習起來非常簡單。我們今天的發音剛剛提到了成千上萬的能力是如何學習的。這也是我們希望解決的點之一。如果只是說交互,是不是意味著這是我們整個智能汽車唯一的變化?我相信這肯定不是。另外,我們在業內經常談論的一個話題叫做智能駕駛艙。我經常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經常會把這兩個問題分開來看,就是駕駛艙存在。今天我們給它一個新的定義。它被稱為智能駕駛艙。智能在哪里?還有為什么叫智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行業內或者其他行業伙伴對智能的定義有很多,比如增加更多的屏幕,更多的內容,更多的科技感或者更多的物化虛擬形象。這些是我們試圖回答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可能有另一種理解方式。如果回到核心點,我們會發現汽車改革其實是內大于外,會發現汽車的形態還是很像原來的形態。外在的改變其實只是針對我們和環境的溝通,也就是V2X的部分。內部的變化不僅僅是剛才大家說的全身電氣化,整個空間變化非常大。如果我們再抽象一點,從輸入輸出的角度,畫十四個軸,你就會知道車輛的外部聲音,外部控制內容,車內乘員的狀態,車內空氣的狀態,要去的目的地以及各種設置。你可以把它看作一種輸入輸出模式。我們如何在這個空間,其實是在一個封閉的空間里,把內部和外部的全部內容整合起來,然后生成這些智能?這是讓我們思考智能駕駛艙。我們會做一些有趣的例子。這不是實際的功能。我會放一個視頻來解釋什么是輸入,什么是輸出。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功能。今天是一個特別嚴肅的論壇,但其實我們只是在用一個特別嚴肅的功能給大家講解。也就是說,我們這里實際上輸入的是一首音樂,而外部輸出的實際上是燈光。如果我們從更實際的角度來看待汽車和環保元寶,它將會改變。如果汽車通過燈光與汽車交流,那么這個設備可以產生更多新奇的變化。汽車之間的協調也可以變得更加實時。這只是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的輸入輸出可以有很多方面。輸入的可能是一個溫度或者一個人的表情或者一個人的眼神,輸出的可能是一個環境光或者一個溫度角度,會讓我們的設備徹底改變。在這里我們希望整個空間都能接收和傳遞信息。其實今天提到的很多概念都是指軟件定義汽車。我看到很多嘉賓講過,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講,其實就是把軟件能力和硬件能力充分融合,就像我們人類的肌肉和骨骼一樣。通過場景的方式,軟件可以賦予硬件固定的事物新的能力,硬件可以通過軟件的控制傳達信息產生新的變化。如果是軟硬兼施,可以產生更多有趣的場景和有意義的場景。這是智能駕駛艙的一部分。回到很多年前,我特別想把之前的話題扯出來,就是為什么汽車需要大屏?汽車為什么需要系統?為什么我不能安裝ipad?這是很多年前大家都會討論的話題,但今天人們越來越少用這種方式質疑。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車內不止一個操作系統。我們看到有前置控制器的操作系統,自動駕駛操作系統,人機交互駕駛系統。如果單看這些系統,是可以替代的,但作為一個整體裝置,很多車都在冰山之下,無法替代。比如自動駕駛和車身控制,這些設備其實都有自己的信息和互操作性。機器決策和機器控制,以及環境感知和智能指令,都是這些預制單元之間的交流。這是裝備變化之間不可替代的點。這里能發生什么樣的變化?一些o……和支付寶的合作很有想象力。你可以看這個視頻。(視頻回放)在剛才的視頻中,我們其實是把自動駕駛路段的信息和自動駕駛的狀態,包括人是否疲勞的狀態和時間,與車輛控制和互聯網服務結合起來。我們希望說,這些互聯網服務不是說我們在屏幕里裝一個APP,而是真的可以和一個充滿傳感器和生活可能性的設備深度融合。讓我們回到最后,無論是從車載OS本身還是設備本身,網絡服務和車輛功能,駕駛員和乘員狀態,機器視覺等。可以更深度的融合。那么當整個城市變得更智能,車輛變得更智能,就可以用更自然的方式和設備交流,然后整個軟件和硬件就可以真正融合在一起了。不僅僅是軟件定義了汽車,硬件制造軟件,軟件制造硬件。其實回到iphone1一代發布的時候,有三點一直觸動著我。一個是花了很長時間來講這三個部分的內容。一款新設備肯定會有革命性的交互方式。它會有很強的鏈接能力,就像大家一直期待的5G一樣,有豐富的生態體驗。這種生態體驗會和我們上一代看到的生態體驗不一樣,這些肯定會發生在汽車產品和行業上。也將逐步讓我們今天的汽車從單一層面的智能走向全面領域的智能,最終成為剛才趙博士所說的我們生活中的伙伴。作為一家特別年輕的公司,小鵬特別關注我們的產品,并對它們做了很多思考。最后我們貼了個廣告P7,讓大家了解一下這款車,試試看。希望大家從產品和行業的角度對我的PPT和產品進行批評和指正。(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人審核。)
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該論壇是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的行業頂級論壇。
1900/1/1 0:00:00摘要之前豐田制定的目標為2030年混動汽車銷量超450萬輛,電動汽車銷量實現100萬輛。目前公司決定將這一目標提前5年完成。
1900/1/1 0:00:00中汽協:8月上旬11家重點車企銷量下滑近兩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今年8月上旬,11家重點企業汽車產銷量分別為473萬輛和384萬輛,產量同比增長112,銷量同比下降17
1900/1/1 0:00:00摘要再好的技術也需要變得可觸、可感、有溫度,只有在體驗上打動消費者,才能讓用戶感受技術的美好。
1900/1/1 0:00:00摘要當前智能網聯汽車數據跨境領域的安全風險突出,在此背景下“智能網聯汽車跨境數據安全白皮書”發布。
1900/1/1 0:00:00僅過去了近三個月,隨著小鵬汽車在美提交IPO申請,曾坐在李斌兩側,與他一起“憶苦思變”的另外兩位新造車企業大佬,與他走上了同樣的征程赴美IPO。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