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信奉第一原理的特斯拉,緣何二進天貓?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Tesla, Model 3, Mercedes-Benz, BMW, Model S

圖片來自“Unsplash”特斯拉CEO馬斯克是商界的“神”。從PayPal、SpaceX到特斯拉,他憑借超越“凡人”的智慧,在很多看似“沒有邊界”的領域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就。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馬斯克不亞于喬布斯。作為全球科技圈的“話題”人物,馬斯克不止一次解釋說,這些成就來自于對“第一性原理”的思考。第一原理來自亞里士多德,意思是“在每一個系統的探索中,都有第一原理,這是最基本的命題或假設,不能省略或刪除,也不能違背。”在“二元”天貓的情況下,業界給予了“極高”的關注。除了特斯拉自己的話題“buff”,探討分析馬斯克此舉背后的商業策略也是原因之一。從2014年的短暫合作到再次入駐天貓,馬斯克有著怎樣的思考?最讓人擔心的是,二進制入駐天貓是否是一種“妥協”,是否違背了馬斯克的“第一原則”。回到天貓,特斯拉還是個體戶。2020年4月16日,特斯拉宣布入駐天貓,首次在中國第三方平臺開設官方旗艦店。不過,它去年在海外亞馬遜上開了一家店,但和這家有些不同(下文詳述)。在天貓旗艦店,消費者只需支付1元即可預約試駕Model S、Model X、Model 3,還可以購買Model 3實體鑰匙、家用充電安裝包、本地化精品等特斯拉原裝配件。而特斯拉也“入鄉隨俗”。在國內直播電商普及的背景下,它會連續做8天淘寶直播。據官方消息,4月21日,特斯拉將舉行首次直播,期間還將送出特斯拉兒童版電動車權益、Model 3 48小時試駕權、充電券等。這家科技感爆棚的純電動汽車制造公司,如今越來越“中國化”。從正式入駐天貓開始,特斯拉天貓旗艦店一天左右就吸引了35400名粉絲。截至18日上午8點,店內銷量最高的是特斯拉Model3的一元試駕,售出521單。配件方面,銷量最高的是1200元的Model 3實體鑰匙,售出271單。前者是新用戶,后者顯然是老用戶。雖然數據不是很“嚇人”,但考慮到特斯拉去年國內銷量在4萬輛左右,這些數字稱之為“開門紅”也不為過。效果不錯,但是特斯拉旗艦店不支持線上購車。一位特斯拉客服人員表示:“特斯拉天貓旗艦店現在只為客戶提供周邊產品選擇,新車還得通過官網下單。”要知道,特斯拉在美國上線的唯一銷售渠道就是官網。根據騰訊科技去年初的報道,特斯拉雖然在2019年2月推出了亞馬遜,但也只是將水瓶、帽子等一些非汽車品牌的產品銷售到夾克、充電器、前沖浪板等。能夠再次推出天貓,得益于壯士馬斯克逐漸“充分授權一線高管”。事實上,2014年,特斯拉在中國首次與天貓合作,之所以不歡而散,與總部的“意見”有關。隨著中國市場的日益重要和上海工廠的投產,馬斯克頻頻向中國示好,第二次進駐天貓,這也意味著特斯拉的國內“本土化”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Tesla, Model 3, Mercedes-Benz, BMW, Model S

特斯拉的娛樂功能上線了。近兩年,國內特斯拉開展了快樂房東、快樂麻將、快樂升級等桌游,如國產車標、在線麻將、通風等打造“中國風”車模。結合這次在天貓開設旗艦店,中國的本地化可謂“驚喜不斷”。雖然已經有了這么多的“讓步”,但是馬斯克在這方面并沒有“妥協”。堅持直銷的特斯拉,依然將整車線上銷售渠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用戶可以預約試駕……天貓旗艦店1元的ice,但如果他們想在線預訂,還是需要跳轉到特斯拉中國官網。經查詢,天貓官方旗艦店如Xpeng汽車、通用別克、上汽大眾等部分車型已接受網上預訂。在直銷方面,馬斯克還是很堅持的。2014年10月20日,雙11前夕,特斯拉首次與天貓合作。當時特斯拉中國官方宣布準備了18輛Model S入駐天貓試水車輛銷售。雙11之前已經賣出了7輛,成績并不理想。令人驚訝的是,圍繞雙11的合作在11日(11月9日)之前就結束了。背后的原因是受到了美國總部的質疑。特斯拉美國總部認為,這種合作違反了特斯拉一貫的直銷模式。為什么特斯拉如此“偏愛”直營模式?早在2016年,特斯拉總法律顧問托德·馬龍(Todd Malone)就向美國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解釋了堅持直銷的七大理由:1。更貼近消費者;2.實現零庫存;3.教育消費者;4.商業模式不同;5.特斯拉不會為廣告買單;6.經銷商賺不到錢;7.傳統車商有利益沖突。這種做法在美國的阻力遠大于中國,因為美國一些州政府禁止汽車制造商直接向消費者銷售汽車。在特斯拉的商業模式中,直銷可以給特斯拉帶來更直接的客戶數據,更低的獲客成本。相關數據顯示,由于直接接觸用戶,特斯拉的每客戶領先成本遠低于同級別傳統車型,大概不到后者的三分之一。有了特斯拉珠玉在前,小鵬、蔚來等國內“造車新勢力”也開始采用直營模式,都有自己的網購平臺和相應的積分體系。特斯拉在天貓開店但不賣車。乍一看,很難理解。旗艦店賣車和官網賣車有本質區別嗎?這是流量入口的爭奪,也是馬斯克堅持直銷的原因。但除了這些,不在網上賣車還有很多難以解決的實際問題。關于開店不賣車的延伸思考其實汽車廠商是不在網店賣車的。特斯拉不是個例,而是行業慣例。汽車廠商在天貓開了很多旗艦店,幾乎都只賣試駕服務和配件。因為汽車電商面臨諸多難以逾越的障礙,無法實現信息流、資金流、商品流的統一。不只是特斯拉一家不在電商平臺賣車,包括寶馬、奔馳等豪車的天貓旗艦店,也不接受預定服務。奔馳天貓旗艦店甚至不提供預約試駕服務。早在2013年,易車助理總裁慧遠就分析過這個問題。他總結了三個可能的主要原因:支付環節沒有打通,信用體系不健全(用戶對商家缺乏信任),廠家和經銷商的利益沖突難以協調。現在7年過去了,汽車電商的進展還是很有限,大部分交易還是線下。前兩個已經不成問題,第三個還頑強。是否阻礙了汽車電商的進步?不一定,至少不全面。以特斯拉為例。對于特斯拉來說,不存在廠商和經銷商利益難以協調的障礙。因為它采用自營模式,所有4S門店都是直營,典型的廠家和經銷商是一體的。事實上,特斯拉也曾試圖關閉線下門店,轉向線上銷售,以降低運營成本,但最終失敗。2019年2月,特斯拉發布了“只在網上銷售”的戰略,并于3月宣布將公司銷售逐步全部轉移到線上。但是僅僅過了半年多,這個政策就因為不符合市場需求而失敗了。特斯拉發現很難改變中國市場的兩個現實問題。首先,汽車用戶的消費行為很難改變。汽車作為客單價很高的商品,是標準化的工業品,但消費者的需求是完全個性化的。同樣的配置、功能、配色、內飾,在不同的消費者眼中是不一樣的,甚至可能是相反的。與美國消費者不同,中國消費者幾乎把買車當成一筆大投資,所以非常謹慎,很多家庭需要共同決策。他們必須實地試駕,詳細咨詢銷售人員,獲得第一手真實體驗,做出準確評價,才能最終決定是否購買。即使有VR、直播等新技術,也只能起到輔助作用,無法替代線下場景的真實體驗。其次,購車流程復雜,交易成本高。相比買手機和家電,買車的流程不僅非常復雜,而且專業化程度很高。對于買車來說,網上下單、支付只是解決了最簡單的環節,還有購車資質、貸款、保險、牌照等更復雜的環節,這些都是純線上購車模式無法避免的折磨。而且買車本身就是一個低頻業務,消費者很難掌握所有的流程和細節,需要依靠專業人士的現場幫助。在……ne交易目前解決不了這些問題,線下銷售人員的價值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果強行推廣網上銷售,單位銷售成本會降低。但是有相當一部分用戶會因為得不到應有的服務而輸給其他品牌。轉化率的大幅下降,意味著整體成本不降反升,效益大打折扣。這顯然不是特斯拉希望看到的,于是在去年10月中旬,特斯拉全面轉移線上銷售的戰略被迫取消,重新加大線下門店的建設。特斯拉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但也有人質疑特斯拉在2014年雙11前夕沒有在天貓賣車。這話沒錯,但不成功,還有其他隱藏的原因。2014年,特斯拉總部為中國市場制定了1萬輛的銷售目標,但當年僅獲得2499輛牌照。在KPI壓力很大的中國區管理層,冒險參與雙11的線上汽車銷售。最后大家都知道,不僅汽車銷售被總部緊急叫停,就連和天貓的合作也暫停了。

Tesla, Model 3, Mercedes-Benz, BMW, Model S

數據來源:特斯拉,現為中國騎行協會會員,在中國市場表現良好。中國乘客協會數據顯示,3月份特斯拉Model 3在中國市場銷售1.02萬輛,不僅位居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還力壓寶馬5系、奧迪A6、奔馳c級成為當月高端車銷量冠軍。除了上面提到的網上直接購買汽車的現實問題,還有一個原因是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緊迫感”也消失了。目前特斯拉的車在國內供不應求,做好交車,讓車主滿意是重點。沒有必要在網上拓展銷售渠道。另一方面,在天貓旗艦店賣車看起來“靠譜”,但和馬斯克去年初提出的“只在網上賣”的想法還是有很大差別,因為這違背了馬斯克對直銷的執念。無論如何,在入駐天貓之后,特斯拉在中國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即使不賣車,開天貓店的好處也很明顯。長期訴求:流量、破圈、商業閉環汽車電商其實并不是一個新概念。據不完全統計,在天貓或JD.COM開設官方旗艦店的汽車品牌有數十家,包括寶馬、奧迪、奔馳、捷豹等進口品牌,以及榮威、奇瑞、吉利、長安等國產和合資品牌。從最初對任何“第三方渠道”的排斥來看,第二次入駐天貓對特斯拉來說是有長期戰略價值的,只不過疫情影響了特斯拉的全球銷量,特斯拉不得不依靠中國市場來“救市”。第二次合作不會再“短命”了。作為戰略大師,馬斯克擁抱天貓的背后還有其他考慮。長期來看,特斯拉有三個“需求”。第一,流量;淘寶數據顯示,目前平均每周有近5萬人在淘寶上搜索“特斯拉”。另一方面,用ALEXA查詢特斯拉中國官網www.tesla.cn時,估計日均IP只有25800左右。面對這樣的流量誘惑,特斯拉依然會積極嘗試,即使可能違背馬斯克的“第一原則”。中國互聯網和海外互聯網有本質區別。相比海外用戶(尤其是英語地區)對企業官網的“忠誠度”,國內網民更喜歡在電商平臺搜索“品牌名”直達旗艦店。之所以有這個習慣,是因為官網大部分企業都是用英文單詞作為域名,這顯然不符合中國人的上網習慣。久而久之,天貓、JD.COM等B2C電商平臺成為中國人購買商品的重要渠道。以蘋果為例。2014年1月,蘋果Apple Store官方旗艦店為了“適應”中國人獨特的網購習慣,搬入了全球首家官網之外的官方商店——天貓商城。相反,2018年11月,蘋果正式在亞馬遜銷售商品。據CNET介紹,在此之前,亞馬遜只能銷售蘋果直接供應的舊款iPhone、MacBook和Beats耳機,以及第三方商家供應的蘋果產品,使得當時的用戶只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買到假貨和山寨產品。如果不是移動互聯網帶來了流量碎片化,手機直接輸入域名會更麻煩,蘋果和亞馬遜的“合作”可能會拖很久。雖然特斯拉一年前就在亞馬遜開設了自己的店鋪,但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亞馬遜上銷售的產品并不是汽車和轎車,而只是一些小配件,比如帽子、杯子、外套、iPhone手機殼以及帶有“TESLA”標志的特斯拉汽車模型。Tesla, Model 3, Mercedes-Benz, BMW, Model S

圖片來自“Unsplash”特斯拉CEO馬斯克是商界的“神”。從PayPal、SpaceX到特斯拉,他憑借超越“凡人”的智慧,在很多看似“沒有邊界”的領域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就。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馬斯克不亞于喬布斯。作為全球科技圈的“話題”人物,馬斯克不止一次解釋說,這些成就來自于對“第一性原理”的思考。第一原理來自亞里士多德,意思是“在每一個系統的探索中,都有第一原理,這是最基本的命題或假設,不能省略或刪除,也不能違背。”在“二元”天貓的情況下,業界給予了“極高”的關注。除了特斯拉自己的話題“buff”,探討分析馬斯克此舉背后的商業策略也是原因之一。從2014年的短暫合作到再次入駐天貓,馬斯克有著怎樣的思考?最讓人擔心的是,二進制入駐天貓是否是一種“妥協”,是否違背了馬斯克的“第一原則”。回到天貓,特斯拉還是個體戶。2020年4月16日,特斯拉宣布入駐天貓,首次在中國第三方平臺開設官方旗艦店。不過,它去年在海外亞馬遜上開了一家店,但和這家有些不同(下文詳述)。在天貓旗艦店,消費者只需支付1元即可預約試駕Model S、Model X、Model 3,還可以購買Model 3實體鑰匙、家用充電安裝包、本地化精品等特斯拉原裝配件。而特斯拉也“入鄉隨俗”。在國內直播電商普及的背景下,它會連續做8天淘寶直播。據官方消息,4月21日,特斯拉將舉行首次直播,期間還將送出特斯拉兒童版電動車權益、Model 3 48小時試駕權、充電券等。這家科技感爆棚的純電動汽車制造公司,如今越來越“中國化”。從正式入駐天貓開始,特斯拉天貓旗艦店一天左右就吸引了35400名粉絲。截至18日上午8點,店內銷量最高的是特斯拉Model3的一元試駕,售出521單。配件方面,銷量最高的是1200元的Model 3實體鑰匙,售出271單。前者是新用戶,后者顯然是……n老用戶。雖然數據不是很“嚇人”,但考慮到特斯拉去年國內銷量在4萬輛左右,這些數字稱之為“開門紅”也不為過。效果不錯,但是特斯拉旗艦店不支持線上購車。一位特斯拉客服人員表示:“特斯拉天貓旗艦店現在只為客戶提供周邊產品選擇,新車還得通過官網下單。”要知道,特斯拉在美國上線的唯一銷售渠道就是官網。根據騰訊科技去年初的報道,特斯拉雖然在2019年2月推出了亞馬遜,但也只是將水瓶、帽子等一些非汽車品牌的產品銷售到夾克、充電器、前沖浪板等。能夠再次推出天貓,得益于壯士馬斯克逐漸“充分授權一線高管”。事實上,2014年,特斯拉在中國首次與天貓合作,之所以不歡而散,與總部的“意見”有關。隨著中國市場的日益重要和上海工廠的投產,馬斯克頻頻向中國示好,第二次進駐天貓,這也意味著特斯拉的國內“本土化”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Tesla, Model 3, Mercedes-Benz, BMW, Model S

特斯拉的娛樂功能上線了。近兩年,國內特斯拉開展了快樂房東、快樂麻將、快樂升級等桌游,如國產車標、在線麻將、通風等打造“中國風”車模。結合這次在天貓開設旗艦店,中國的本地化可謂“驚喜不斷”。雖然已經有了這么多的“讓步”,但是馬斯克在這方面并沒有“妥協”。堅持直銷的特斯拉,依然將整車線上銷售渠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用戶可以在天貓旗艦店用1元錢進行試駕預約服務,但如果想在線預約,還是需要跳轉到特斯拉中國官網。經查詢,天貓官方旗艦店如Xpeng汽車、通用別克、上汽大眾等部分車型已接受網上預訂。在直銷方面,馬斯克還是很堅持的。2014年10月20日,雙11前夕,特斯拉首次與天貓合作。當時特斯拉中國官方宣布準備了18輛Model S入駐天貓試水車輛銷售。雙11之前已經賣出了7輛,成績并不理想。令人驚訝的是,圍繞雙11的合作在11日(11月9日)之前就結束了。背后的原因是受到了美國總部的質疑。特斯拉美國總部認為,這種合作違反了特斯拉一貫的直銷模式。為什么特斯拉如此“偏愛”直營模式?早在2016年,特斯拉總法律顧問托德·馬龍(Todd Malone)就向美國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解釋了堅持直銷的七大理由:1。更貼近消費者;2.實現零庫存;3.教育消費者;4.商業模式不同;5.特斯拉不會為廣告買單;6.經銷商賺不到錢;7.傳統車商有利益沖突。這種做法在美國的阻力遠大于中國,因為美國一些州政府禁止汽車制造商直接向消費者銷售汽車。在特斯拉的商業模式中,直銷可以給特斯拉帶來更直接的客戶數據,更低的獲客成本。相關數據顯示,由于直接接觸用戶,特斯拉的每客戶領先成本遠低于同級別傳統車型,大概不到后者的三分之一。有了特斯拉珠玉在前,小鵬、蔚來等國內“造車新勢力”也開始采用直營模式,都有自己的網購平臺和相應的積分體系。特斯拉在天貓開店但不賣車。乍一看,很難理解。旗艦店賣車和官網賣車有本質區別嗎?這是流量入口的爭奪,也是馬斯克堅持直銷的原因。但除了這些,不在網上賣車還有很多難以解決的實際問題。關于開店不賣車的延伸思考其實汽車廠商是不在網店賣車的。特斯拉不是個例,而是行業慣例。汽車廠商在天貓開了很多旗艦店,幾乎都只賣試駕服務和配件。因為汽車電商面臨諸多難以逾越的障礙,無法實現信息流、資金流、商品流的統一。不只是特斯拉一家不在電商平臺賣車,包括寶馬、奔馳等豪車的天貓旗艦店,也不接受預定服務。奔馳天貓旗艦店甚至不提供預約試駕服務。早在2013年,易車助理總裁慧遠就分析過這個問題。他總結了三個可能的主要原因:支付環節沒有打通,信用體系不健全(用戶對商家缺乏信任),廠家和經銷商的利益沖突難以協調。現在7年過去了,汽車電商的進展還是很有限,大部分交易還是線下。前兩個已經不成問題,第三個還頑強。是否阻礙了汽車電商的進步?不一定,至少不全面。以特斯拉為例。對于特斯拉來說,不存在廠商和經銷商利益難以協調的障礙。因為它采用自營模式,所有4S門店都是直營,典型的廠家和經銷商是一體的。事實上,特斯拉也曾試圖關閉線下門店,轉向線上銷售,以降低運營成本,但最終失敗。2019年2月,特斯拉發布了“只在網上銷售”的戰略,并于3月宣布將公司銷售逐步全部轉移到線上。但是僅僅過了半年多,這個政策就因為不符合市場需求而失敗了。特斯拉發現很難改變中國市場的兩個現實問題。首先,汽車用戶的消費行為很難改變。汽車作為客單價很高的商品,是標準化的工業品,但消費者的需求是完全個性化的。同樣的配置、功能、配色、內飾,在不同的消費者眼中是不一樣的,甚至可能是相反的。與美國消費者不同,中國消費者幾乎把買車當成一筆大投資,所以非常謹慎,很多家庭需要共同決策。他們必須實地試駕,詳細咨詢銷售人員,獲得第一手真實體驗,做出準確評價,才能最終決定是否購買。即使有VR、直播等新技術,也只能起到輔助作用,無法替代線下場景的真實體驗。其次,購車流程復雜,交易成本高。相比買手機和家電,買車的流程不僅非常復雜,而且專業化程度很高。對于買車來說,網上下單、支付只是解決了最簡單的環節,還有購車資質、貸款、保險、牌照等更復雜的環節,這些都是純線上購車模式無法避免的折磨。而且買車本身就是一個低頻業務,消費者很難掌握所有的流程和細節,需要依靠專業人士的現場幫助。在……ne交易目前解決不了這些問題,線下銷售人員的價值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果強行推廣網上銷售,單位銷售成本會降低。但是有相當一部分用戶會因為得不到應有的服務而輸給其他品牌。轉化率的大幅下降,意味著整體成本不降反升,效益大打折扣。這顯然不是特斯拉希望看到的,于是在去年10月中旬,特斯拉全面轉移線上銷售的戰略被迫取消,重新加大線下門店的建設。特斯拉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但也有人質疑特斯拉在2014年雙11前夕沒有在天貓賣車。這話沒錯,但不成功,還有其他隱藏的原因。2014年,特斯拉總部為中國市場制定了1萬輛的銷售目標,但當年僅獲得2499輛牌照。在KPI壓力很大的中國區管理層,冒險參與雙11的線上汽車銷售。最后大家都知道,不僅汽車銷售被總部緊急叫停,就連和天貓的合作也暫停了。

Tesla, Model 3, Mercedes-Benz, BMW, Model S

數據來源:特斯拉,現為中國騎行協會會員,在中國市場表現良好。中國乘客協會數據顯示,3月份特斯拉Model 3在中國市場銷售1.02萬輛,不僅位居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還力壓寶馬5系、奧迪A6、奔馳c級成為當月高端車銷量冠軍。除了上面提到的網上直接購買汽車的現實問題,還有一個原因是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緊迫感”也消失了。目前特斯拉的車在國內供不應求,做好交車,讓車主滿意是重點。沒有必要在網上拓展銷售渠道。另一方面,在天貓旗艦店賣車看起來“靠譜”,但和馬斯克去年初提出的“只在網上賣”的想法還是有很大差別,因為這違背了馬斯克對直銷的執念。無論如何,在入駐天貓之后,特斯拉在中國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即使不賣車,開天貓店的好處也很明顯。長期訴求:流量、破圈、商業閉環汽車電商其實并不是一個新概念。據不完全統計,在天貓或JD.COM開設官方旗艦店的汽車品牌有數十家,包括寶馬、奧迪、奔馳、捷豹等進口品牌,以及榮威、奇瑞、吉利、長安等國產和合資品牌。從最初對任何“第三方渠道”的排斥來看,第二次入駐天貓對特斯拉來說具有長遠的戰略價值,只不過疫情影響了特斯拉的全球銷量,特斯拉不得不依靠中國市場來“救市”。第二次合作不會再“短命”了。作為戰略大師,馬斯克擁抱天貓的背后還有其他考慮。長期來看,特斯拉有三個“需求”。第一,流量;淘寶數據顯示,目前平均每周有近5萬人在淘寶上搜索“特斯拉”。另一方面,用ALEXA查詢特斯拉中國官網www.tesla.cn時,估計日均IP只有25800左右。面對這樣的流量誘惑,特斯拉依然會積極嘗試,即使可能違背馬斯克的“第一原則”。中國互聯網和海外互聯網有本質區別。相比海外用戶(尤其是英語地區)對企業官網的“忠誠度”,國內網民更喜歡在電商平臺搜索“品牌名”直達旗艦店。之所以有這個習慣,是因為官網大部分企業都是用英文單詞作為域名,這顯然不符合中國人的上網習慣。久而久之,天貓、JD.COM等B2C電商平臺成為中國人購買商品的重要渠道。以蘋果為例。2014年1月,蘋果Apple Store官方旗艦店為了“適應”中國人獨特的網購習慣,搬入了全球首家官網之外的官方商店——天貓商城。相反,2018年11月,蘋果正式在亞馬遜銷售商品。據CNET介紹,在此之前,亞馬遜只能銷售蘋果直接供應的舊款iPhone、MacBook和Beats耳機,以及第三方商家供應的蘋果產品,使得當時的用戶只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買到假貨和山寨產品。如果不是移動互聯網帶來了流量碎片化,手機直接輸入域名會更麻煩,蘋果和亞馬遜的“合作”可能會拖很久。雖然特斯拉一年前就在亞馬遜開設了自己的店鋪,但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亞馬遜上銷售的產品并不是汽車和轎車,而只是一些小配件,比如帽子、杯子、外套、iPhone手機殼以及帶有“TESLA”標志的特斯拉汽車模型。可見,官網這種海外市場的大企業,依然是主要的銷售渠道。但在中國,特斯拉擁抱天貓等B2C網站,或者說是“被迫”的選擇,因為中國人在PC時代養成的上網習慣,以及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互聯網碎片化。在官網存流量更符合海外企業的利益,但在中國,這條路走不通,“強烈”拒絕B2C顯然是“愚蠢”的。第二,打破圈子;特斯拉進入中國,延續全球打法,從高端市場進攻。在Model 3系列出現之前,國產Model S和Model X的定價在70萬-147萬元的價格區間。這款豪車的定位決定了特斯拉在中國是以高端用戶為主。Model 3的出現大大降低了特斯拉的準入門檻。海外基本售價3.5萬美元,國內售價接近40萬人民幣,主打高端用戶。特斯拉在中國建廠后,國內起步價降到30萬以上,是因為上海的建設成本比美國Model 3生產線低65%左右,沒有關稅的影響。1月3日,特斯拉公布的國產Model 3售價299050元起(補貼價),已經進入20萬+檔,這標志著特斯拉已經從高端市場“下沉”到中高端市場。得益于價格的持續下降,特斯拉今年3月在華銷量為10,160輛。2014年,媒體估計特斯拉在華銷量為3500輛。當時在售的兩款特斯拉車型起價70萬+,幾千銷量尚可。近年來,特斯拉在邁向中高端后,需要覆蓋之前“不經營”的中產階級。在20-30萬車型的目標用戶中,過去的“控股”打法會抑制品牌的向外輻射。借力B2C平臺滲透到新的目標圈,是特斯拉擁抱天貓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作為國內B2C平臺,天貓也在不斷尋求“探索”商品的多樣化。近年來,天貓多次嘗試賣房賣車。今年,阿里也嘗試通過淘寶直播銷售火箭。至少目前來看,雙方的商業訴求可以互補,為雙方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第三,商業閉環;回到國內外網民網購習慣的差異,特斯拉只需要一個“官網”就可以在海外完成自己的閉環業務,所以賣一些“小商品”完全可以,不需要和亞馬遜有“更深”層次的合作。在中國,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像海外一樣堅持以官網為“主陣地”,那就意味著我們將與國內消費者脫節。其實從特斯拉官方的回應中也可以得到印證。據其工作人員介紹,通過入駐天貓,特斯拉將其線上模式拓展至第三方平臺,形成了售后服務、用車服務、專屬配件的線上服務閉環。汽車全生命周期幾乎完全在線,更好地滿足了中國新一代互聯網用戶的需求。這樣從B2C旗艦店(流量/周邊)-官網(交易)-線下體驗店(服務)就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閉環。如果堅持像美國市場一樣只對天貓開放一些非汽車相關的配件,會給中國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特斯拉會在天貓上推出車鑰匙、充電樁、腳墊、車載充電套件等汽車周邊產品。總而言之,一句話,中國不能完全照搬美國模式。這樣,中國的“妥協”與馬斯克的“第一原則”并不沖突。更何況,中國市場對特斯拉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受疫情影響,今年前兩個月,特斯拉在挪威和荷蘭的新車注冊量分別減少了77%和42%,其主力車型ModelS在歐洲市場甚至暴跌了49%,美國市場自去年以來也出現了營收下滑的跡象。這一刻,3月國內銷量突破萬輛,讓特斯拉松了一口氣。馬斯克的一些“冒險”做法給了特斯拉太多話題。再加上特斯拉充滿科技感的超級產品力,以及在行業領先的核心技術上的優勢,行業不斷放大了特斯拉的“能量場”。然而,盡管有這些光環,特斯拉仍然是一家“新”企業。不久前,特斯拉發生了“降門”事件,導致品牌危機。與天貓的第二次牽手,是它探索如何在全球化中與不同地域的消費者結合的重要事件。在邁向“百年豪車”品牌的路上,馬斯克的“第一原則”思維會遇到很多新問題。對于特斯拉來說,它在中國市場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就像當初堅持“不降價”的iPhone,現在在中國市場也學會了“打折”。堅持不在第三方平臺賣車的特斯拉,未來會在天貓旗艦店上預訂服務嗎?只能說一切皆有可能。可見,官網這種海外市場的大企業,依然是主要的銷售渠道。但在中國,特斯拉擁抱天貓等B2C網站,或者說是“被迫”的選擇,因為中國人在PC時代養成的上網習慣,以及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互聯網碎片化。在官網存流量更符合海外企業的利益,但在中國,這條路走不通,“強烈”拒絕B2C顯然是“愚蠢”的。第二,打破圈子;特斯拉進入中國,延續全球打法,從高端市場進攻。在Model 3系列出現之前,國產Model S和Model X的定價在70萬-147萬元的價格區間。這款豪車的定位決定了特斯拉在中國是以高端用戶為主。Model 3的出現大大降低了特斯拉的準入門檻。海外基本售價3.5萬美元,國內售價接近40萬人民幣,主打高端用戶。特斯拉在中國建廠后,國內起步價降到30萬以上,是因為上海的建設成本比美國Model 3生產線低65%左右,沒有關稅的影響。1月3日,特斯拉公布的國產Model 3售價299050元起(補貼價),已經進入20萬+檔,這標志著特斯拉已經從高端市場“下沉”到中高端市場。得益于價格的持續下降,特斯拉今年3月在華銷量為10,160輛。2014年,媒體估計特斯拉在華銷量為3500輛。當時在售的兩款特斯拉車型起價70萬+,幾千銷量尚可。近年來,特斯拉在邁向中高端后,需要覆蓋之前“不經營”的中產階級。在20-30萬車型的目標用戶中,過去的“控股”打法會抑制品牌的向外輻射。借力B2C平臺滲透到新的目標圈,是特斯拉擁抱天貓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作為國內B2C平臺,天貓也在不斷尋求“探索”商品的多樣化。近年來,天貓多次嘗試賣房賣車。今年,阿里也嘗試通過淘寶直播銷售火箭。至少目前來看,雙方的商業訴求可以互補,為雙方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第三,商業閉環;回到國內外網民網購習慣的差異,特斯拉只需要一個“官網”就可以在海外完成自己的閉環業務,所以賣一些“小商品”完全可以,不需要和亞馬遜有“更深”層次的合作。在中國,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像海外一樣堅持以官網為“主陣地”,那就意味著我們將與國內消費者脫節。其實從特斯拉官方的回應中也可以得到印證。據其工作人員介紹,通過入駐天貓,特斯拉將其線上模式拓展至第三方平臺,形成了售后服務、用車服務、專屬配件的線上服務閉環。汽車全生命周期幾乎完全在線,更好地滿足了中國新一代互聯網用戶的需求。這樣從B2C旗艦店(流量/周邊)-官網(交易)-線下體驗店(服務)就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閉環。如果堅持像美國市場一樣只對天貓開放一些非汽車相關的配件,會給中國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特斯拉會在天貓上推出車鑰匙、充電樁、腳墊、車載充電套件等汽車周邊產品。總而言之,一句話,中國不能完全照搬美國模式。這樣,中國的“妥協”與馬斯克的“第一原則”并不沖突。更何況,中國市場對特斯拉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受疫情影響,今年前兩個月,特斯拉在挪威和荷蘭的新車注冊量分別減少了77%和42%,其主力車型ModelS在歐洲市場甚至暴跌了49%,美國市場自去年以來也出現了營收下滑的跡象。這一刻,3月國內銷量突破萬輛,讓特斯拉松了一口氣。馬斯克的一些“冒險”做法給了特斯拉太多話題。再加上特斯拉充滿科技感的超級產品力,以及在行業領先的核心技術上的優勢,行業不斷放大了特斯拉的“能量場”。然而,盡管有這些光環,特斯拉仍然是一家“新”企業。不久前,特斯拉發生了“降門”事件,導致品牌危機。與天貓的第二次牽手,是它探索如何在全球化中與不同地域的消費者結合的重要事件。在邁向“百年豪車”品牌的路上,馬斯克的“第一原則”思維會遇到很多新問題。對于特斯拉來說,它在中國市場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就像當初堅持“不降價”的iPhone,現在在中國市場也學會了“打折”。堅持不在第三方平臺賣車的特斯拉,未來會在天貓旗艦店上預訂服務嗎?只能說一切皆有可能。

標簽:特斯拉Model 3奔馳寶馬Model S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華為/寧德/阿里等紛紛涌入充電樁

作為國家“新基建”項目之一,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行業正日益成為各路資本與巨頭爭相布局的新藍海。各路大佬紛紛搶入局日前,華為表示將于本周發布新品,即HUAWEIHiCharger直流快充模塊。

1900/1/1 0:00:00
3月乘用車銷量:比亞迪重奪銷量冠軍,特斯拉單車型破萬

2020年3月,全國新能源乘用車批發56萬臺,零售達55萬臺,與2018年同期水平相當,但相對于2019年3月同比下滑492。

1900/1/1 0:00:00
比亞迪發布2019年報:營收1277.39億 研發費用持續增長

4月21日,比亞迪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公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127739億元,同比下降1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14億元。

1900/1/1 0:00:00
比亞迪口罩獲得美國加州10億美元訂單

由于疫情在全球蔓延,不少汽車廠商都已經轉產口罩等醫療設備,近日記者獲悉,汽車制造商比亞迪最近獲得了美國加州價值10億美元約合70億元人民幣的巨額口罩訂單。

1900/1/1 0:00:00
夏利再陷退市邊緣:200余名員工向中紀委等舉報一汽集團

一汽夏利又一次走到了退市邊緣。

1900/1/1 0:00:00
大眾汽車即將入主國軒高科 收購股份從20%增至30%

大眾汽車集團收購中國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股份這一交易近日出現新進展:據接近該事件內幕的人士透露,大眾汽車集團就收購國軒高科股權一事日前已獲董事會批準,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