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王秉剛:非常時刻,中國汽車工業經得起錘煉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本世紀第三個十年正式開啟。剛剛過去的2019年,動蕩的中國車市持續下滑,車企開始扎堆取暖,斷臂求生,在風雨中求生存。有人用“過去十年最差的一年,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來形容剛剛過去的2019年。但是車市的不確定因素太多,車市持續下滑的迷霧并沒有被吹散。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給中國汽車行業帶來了難以預料的影響。未來趨勢如何?在霧中,哪條路是正確的方向?面向未來十年,現在是一個不確定的未來。春節前,在《向2019致敬|中國汽車成人禮》一文中,智庫君回顧了中國汽車工業經歷的不平凡的2019,希望通過中國汽車工業一年來經歷的點滴事跡和深刻變化,幫助中國汽車人更好地看清腳下的路。從今天開始,中國汽車三十人智庫正式推出“智評2020|汽車產業下一個黃金十年”專題欄目,邀請中國汽車三十人智庫專家,解析中國汽車未來格局和趨勢變化。本次對話智庫的專家是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炳剛。智庫君:這次疫情會給中國的汽車市場帶來什么影響?王炳剛:2003年,“非典”也經歷了幾個月。參考“非典”的經驗,疫情基本結束的時候,大家都覺得疫情已經完全控制了,可能還要幾個月。所以疫情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會對汽車的生產產生影響,包括新能源汽車的生產。但下半年市場的實際需求依然存在。無論是傳統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下半年中國汽車市場都可能有不錯的增長。智庫君:面對疫情的影響,車企和經銷商應該如何應對?王炳剛:大部分地區10號可以上班,生產會恢復,不會太久。但對武漢的影響可能更大,畢竟武漢是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但對于其他地區的車企和經銷商來說,市場需求的車仍然可以繼續生產供應。智庫君: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整體是下滑還是回暖?王炳剛:上半年的情況肯定不會很好,下半年可能會有所增加。平均下來,我覺得應該和去年差不多。因為客觀的市場需求還在,我們還沒有看到整個經濟形勢受到致命或嚴重的打擊。所以我想說,不存在特別大的上漲機會的可能性,我也不認為繼續大幅下跌的可能性會太大。智庫君:補貼退出后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有什么影響?那么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會回暖嗎?市場空間有多大?王炳剛:苗偉部長在百人會上也透露了一些消息。按照法律規定,每年都要調整補貼額度,繼續修訂一些技術標準。但今年應該不會再調整了。這個信息我比較確定。一方面,繼續降低補貼肯定是沒有必要的,目前的補貼額度也不是很大;而且現在技術條件已經很高了,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和能量密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數值,已經沒有再提升的空間了。當然,無論如何,補貼的額度不是特別大,所以大家要盡快適應沒有補貼的情況,不要太擔心補貼會不會下降。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除去購車補貼后,還有很多優惠政策。比如購置稅免征政策,新能源汽車的購置稅相當于10%的補貼,我們會呼吁政府長期維持。此外,在公共領域,政府有責任在公共領域開發新能源汽車。公共部門的車輛都是國家補貼的,所以繼續推進公共部門的車輛,包括公交車、出租車、物流車的電動化,對改善大氣環境非常重要,必須堅持下去。在這些方面,政府會以各種方式對公共領域的車輛給予一定的支持。第三個方面是未來基礎設施要由政府和企業共同承擔。在這方面,政府應該繼續準備一些資金或者給予一定的政策,解決充電焦慮的問題。但實際上,可能有少數人真的找不到充電樁。我的觀點很明確。我們不想盲目建設公共充電站。目前很多充電站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我們要開動腦筋,讓事情變得更有效,更有針對性。比如如何把停車難和充電難結合起來。所以除去大量的購車補貼,政府還是有很多責任的,還是要拿出一部分資金來解決發展電動車的難題。智庫君:今年以后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方向會有什么變化嗎?王炳剛:我認為它基本上不會改變,仍然主要是純電動的。這是大勢所趨,已經不是國家政策問題,現在的趨勢是消費者的選擇。技術路線不應該由我們主觀決定,而應該是客觀的。最后誰會買,會不會有人買是關鍵。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雖然技術和性能都不錯,但是動力更好,沒有里程焦慮。但其實現在的插電式混動車普遍偏。要有長的純電里程,就要多裝電池,使用燃油的時候,希望使用動力性能好的混動系統。現在即使是純電動續駛里程也設計為100公里以上,必然導致車重、能耗、成本的增加。總的來說,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未來肯定會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我估計這個比例不會大幅度增加,相反會有所減少。智庫君:如何評價特斯拉在中國建廠將給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乃至中國汽車產業帶來的影響?王炳剛: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特斯拉在中國的獨立工廠也是如此。從好的方面來看,特斯拉的銷售也將提振中國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需求。現在消費者越來越接受電動汽車。雖然特斯拉未來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未知,但在北美的發展還是很成功的。另一方面,特斯拉將利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資源作為其產業鏈的重要一環,這將有助于中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發展。這和傳統燃油車有很大區別。相對來說,中國的新能源零部件產業已經初具規模,中國的零部件性價比相當高,對特斯拉的生產經營也有好處。但特斯拉入華將對中國造車新勢力產生巨大沖擊。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如蔚來、小鵬和魏瑪,才剛剛起步。在這個小市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會受到特斯拉的擠壓。我有點擔心我們的新車動力。但是我們國家制定了這樣的開放政策,競爭的客觀存在是無法改變的。當然,特斯拉的影響不僅僅是n……造車的力量,也擠壓了其他電動車廠商,但他們的壓力相對較小,因為他們也有燃油車市場的支持。智庫君: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車廠商“賣一車虧一車”的現狀?中國自主品牌依靠新能源汽車實現“變道超車”還有可能嗎?王炳剛:是的。我這里不用“另車道超車”這個詞,因為很多人有不同的解讀。這么說吧,中國有沒有可能發展電動汽車。剛開始,企業開發電動車肯定是虧本的。電動車這樣的新產品從誕生到成長,自然要經歷賠錢保本再盈利的過程,所以一開始是不可能賺錢的。電動車發展的頭幾年,電池貴到那個時候國家都要補貼。沒有國家補貼,大多數企業做不到。現在國家補貼取消后,部分車企或許能達成平衡。當然,最終還是要看企業做什么產品。現在電池的成本下降了很多,現在車企繼續給電池企業施壓降低成本,不然大家都沒前途。所以電動車的發展還是需要電池企業和整個供應鏈共同努力來降低成本。從燃油車的發展歷程來看,降低如此復雜的產品成本,是所有產業鏈共同努力的結果。豐田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降低成本,用最低的成本達到最好的質量,這也是汽車行業的一個理念。另外,補貼取消后,續航里程不再與補貼掛鉤。不是所有的電動汽車都需要這么長的續航里程,也不需要這么多電池,這也有助于降低成本。所以我堅信電動車會經歷從虧損到持平再到盈利的過程。我相信企業會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度過這個階段,我相信大部分車企都能度過。這也需要整個產業鏈的共同努力。智庫君:《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草案已經發布。如何看待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25%左右,新型智能網聯汽車銷量占比30%的階段性目標?王炳剛:我個人認為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25%的目標有點難實現,所以我上次征求意見的時候也說了,就算降到20%,也要努力實現。因為中國現在有很大的汽車銷售基數,25%不是個小數字。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的目標,我覺得沒問題,因為它的定義不是特別清晰。現在很多車已經有一些智能功能作為最標配了,所以我估計會超過這個數字,達到這個指標是沒問題的。智庫君:有人說智能網聯汽車是新生力量生存的機會,不是因為他們生產電動汽車。你怎么想呢?但有人說,智能網聯汽車是新生力量的生存機會,而不是因為它們生產電動汽車。你怎么看待這種觀點?王炳剛:這說不通。智能網聯不是造車新勢力的專屬。在國外,智能網聯的配置最早是在傳統汽車上實現的。當然,在智能化和網絡化方面,新勢力有自己的特長,但如果車造不出來,這些優勢就沒用了。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造車這件事不可小覷。我已經提醒過很多次了,車內的小事就是大事,比如與安全相關的事情。所以,新勢力與傳統汽車企業緊密合作,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才是正道。智庫君:請用一句話預測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王炳剛:雖然我們遇到了很多困難,從這次疫情到國際貿易摩擦,但我相信中國汽車工業經得起考驗!下半年,我們會看到一個好的局面。我們應該充滿信心,明年和后年會更好!本世紀第三個十年正式開啟。剛剛過去的2019年,動蕩的中國車市持續下滑,車企開始扎堆取暖,斷臂求生,在風雨中求生存。有人用“過去十年最差的一年,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來形容剛剛過去的2019年。但是車市的不確定因素太多,車市持續下滑的迷霧并沒有被吹散。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給中國汽車行業帶來了難以預料的影響。未來趨勢如何?在霧中,哪條路是正確的方向?面向未來十年,現在是一個不確定的未來。春節前,在《向2019致敬|中國汽車成人禮》一文中,智庫君回顧了中國汽車工業經歷的不平凡的2019,希望通過中國汽車工業一年來經歷的點滴事跡和深刻變化,幫助中國汽車人更好地看清腳下的路。從今天開始,中國汽車三十人智庫正式推出“智評2020|汽車產業下一個黃金十年”專題欄目,邀請中國汽車三十人智庫專家,解析中國汽車未來格局和趨勢變化。本次對話智庫的專家是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炳剛。智庫君:這次疫情會給中國的汽車市場帶來什么影響?王炳剛:2003年,“非典”也經歷了幾個月。參考“非典”的經驗,疫情基本結束的時候,大家都覺得疫情已經完全控制了,可能還要幾個月。所以疫情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會對汽車的生產產生影響,包括新能源汽車的生產。但下半年市場的實際需求依然存在。無論是傳統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下半年中國汽車市場都可能有不錯的增長。智庫君:面對疫情的影響,車企和經銷商應該如何應對?王炳剛:大部分地區10號可以上班,生產會恢復,不會太久。但對武漢的影響可能更大,畢竟武漢是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但對于其他地區的車企和經銷商來說,市場需求的車仍然可以繼續生產供應。智庫君: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整體是下滑還是回暖?王炳剛:上半年的情況肯定不會很好,下半年可能會有所增加。平均下來,我覺得應該和去年差不多。因為客觀的市場需求還在,我們還沒有看到整個經濟形勢受到致命或嚴重的打擊。所以我想說,不存在特別大的上漲機會的可能性,我也不認為繼續大幅下跌的可能性會太大。智庫君:補貼退出后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有什么影響?那么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會回暖嗎?市場空間有多大?王炳剛:苗偉部長在百人會上也透露了一些消息。按照法律規定,每年都要調整補貼額度,繼續修訂一些技術標準。但今年應該不會再調整了。這個信息我比較確定。一方面,繼續降低補貼肯定是沒有必要的,目前的補貼額度也不是很大;而且現在技術條件已經很高了,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和能量密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數值,已經沒有再提升的空間了。當然,無論如何,補貼的額度不是特別大,所以大家要盡快適應沒有補貼的情況,不要太擔心補貼會不會下降。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除去購車補貼后,還有很多優惠政策。比如購置稅免征政策,新能源汽車的購置稅相當于10%的補貼,我們會呼吁政府長期維持。此外,在公共領域,政府有責任在公共領域開發新能源汽車。公共部門的車輛都是國家補貼的,所以繼續推進公共部門的車輛,包括公交車、出租車、物流車的電動化,對改善大氣環境非常重要,必須堅持下去。在這些方面,政府會以各種方式對公共領域的車輛給予一定的支持。第三個方面是未來基礎設施要由政府和企業共同承擔。在這方面,政府應該繼續準備一些資金或者給予一定的政策,解決充電焦慮的問題。但實際上,可能有少數人真的找不到充電樁。我的觀點很明確。我們不想盲目建設公共充電站。目前很多充電站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我們要開動腦筋,讓事情變得更有效,更有針對性。比如如何把停車難和充電難結合起來。所以除去大量的購車補貼后,政府還是有很多責任的,還是要拿出一部分資金來解決發展電動車難的問題。智庫君:今年以后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方向會有什么變化嗎?王炳剛:我認為它基本上不會改變,仍然主要是純電動的。這是大勢所趨,已經不是國家政策問題,現在的趨勢是消費者的選擇。技術路線不應該由我們主觀決定,而應該是客觀的。最后誰會買,會不會有人買是關鍵。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雖然技術和性能都不錯,但是動力更好,沒有里程焦慮。但其實現在的插電式混動車普遍偏。要有長的純電里程,就要多裝電池,使用燃油的時候,希望使用動力性能好的混動系統。現在即使是純電動續駛里程也設計為100公里以上,必然導致車重、能耗、成本的增加。總的來說,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未來肯定會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我估計這個比例不會大幅度增加,相反會有所減少。智庫君:如何評價特斯拉在中國建廠將給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乃至中國汽車產業帶來的影響?王炳剛: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特斯拉在中國的獨立工廠也是如此。從好的方面來看,特斯拉的銷售也將提振中國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需求。現在消費者越來越接受電動汽車。雖然特斯拉未來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未知,但在北美的發展還是很成功的。另一方面,特斯拉將利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資源作為其產業鏈的重要一環,這將有助于中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發展。這和傳統燃油車有很大區別。相對來說,中國的新能源零部件產業已經初具規模,中國的零部件性價比相當高,對特斯拉的生產經營也有好處。但特斯拉入華將對中國造車新勢力產生巨大沖擊。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如蔚來、小鵬和魏瑪,才剛剛起步。在這個小市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會受到特斯拉的擠壓。我有點擔心我們的新車動力。但是我們國家制定了這樣的開放政策,競爭的客觀存在是無法改變的。當然,特斯拉的影響不僅僅是n……造車的力量,也擠壓了其他電動車廠商,但他們的壓力相對較小,因為他們也有燃油車市場的支持。智庫君: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車廠商“賣一車虧一車”的現狀?中國自主品牌依靠新能源汽車實現“變道超車”還有可能嗎?王炳剛:是的。我這里不用“另車道超車”這個詞,因為很多人有不同的解讀。這么說吧,中國有沒有可能發展電動汽車。剛開始,企業開發電動車肯定是虧本的。電動車這樣的新產品從誕生到成長,自然要經歷賠錢保本再盈利的過程,所以一開始是不可能賺錢的。電動車發展的頭幾年,電池貴到那個時候國家都要補貼。沒有國家補貼,大多數企業做不到。現在國家補貼取消后,部分車企或許能達成平衡。當然,最終還是要看企業做什么產品。現在電池的成本下降了很多,現在車企繼續給電池企業施壓降低成本,不然大家都沒前途。所以電動車的發展還是需要電池企業和整個供應鏈共同努力來降低成本。從燃油車的發展歷程來看,降低如此復雜的產品成本,是所有產業鏈共同努力的結果。豐田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降低成本,用最低的成本達到最好的質量,這也是汽車行業的一個理念。另外,補貼取消后,續航里程不再與補貼掛鉤。不是所有的電動車都需要這么長的續航里程,也不需要這么多電池,這也有助于降低成本。所以我堅信電動車會經歷從虧損到持平再到盈利的過程。我相信企業會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度過這個階段,我相信大部分車企都能度過。這也需要整個產業鏈的共同努力。智庫君:《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草案已經發布。如何看待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25%左右,新型智能網聯汽車銷量占比30%的階段性目標?王炳剛:我個人認為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25%的目標有點難實現,所以我上次征求意見的時候也說了,就算降到20%,也要努力實現。因為中國現在有很大的汽車銷售基數,25%不是個小數字。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的目標,我覺得沒問題,因為它的定義不是特別清晰。現在很多車已經有一些智能功能作為最標配了,所以我估計會超過這個數字,達到這個指標是沒問題的。智庫君:有人說智能網聯汽車是新生力量生存的機會,不是因為他們生產電動汽車。你怎么想呢?但有人說,智能網聯汽車是新生力量的生存機會,而不是因為它們生產電動汽車。你怎么看待這種觀點?王炳剛:這說不通。智能網聯不是造車新勢力的專屬。在國外,智能網聯的配置最早是在傳統汽車上實現的。當然,在智能化和網絡化方面,新勢力有自己的特長,但如果車造不出來,這些優勢就沒用了。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造車這件事不可小覷。我已經提醒過很多次了,車內的小事就是大事,比如與安全相關的事情。所以,新勢力與傳統汽車企業緊密合作,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才是正道。智庫君:請用一句話預測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王炳剛:雖然我們遇到了很多困難,從這次疫情到國際貿易摩擦,但我相信中國汽車工業經得起考驗!下半年,我們會看到一個好的局面。我們應該充滿信心,明年和后年會更好!

標簽:特斯拉理念世紀豐田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汽車公敵特斯拉

伊隆馬斯克常常憑直覺行事,但在過去近一個月內,特斯拉股價上漲兩倍之多,總市值逼近汽車行業老大豐田,成為美股最亮的星。

1900/1/1 0:00:00
突發疫情對汽車行業影響幾何?新一輪較量的開始

不可否認的是,2019新型冠狀病(簡稱“2019nCoV”)疫情的發生,將對各行各業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能夠大概率預見的是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游等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

1900/1/1 0:00:00
2019冬季夜話|李金勇: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達150萬-170萬輛

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遭遇拐點,迎來了至暗時刻。

1900/1/1 0:00:00
Aurora Labs研發自愈軟件 讓車輛自動修復故障

據外媒報道,在自動駕駛汽車普及之前,現代車輛已經配備了精密的計算機。而越來越多的網聯車輛都需要15億行代碼,遠遠超過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計劃的145萬行代碼。

1900/1/1 0:00:00
股權轉讓價款未還清,傳寶沃正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

圖片來自“特定授權”甩掉了寶沃這個“包袱”后,福田汽車似乎迎來了新曙光。

1900/1/1 0:00:00
理想汽車:原預計2月和3月交付的新車將延期交付

2月2日,理想汽車發布春節后交付安排通知。理想汽車方面表示,針對于原預計交付時間為2月份、3月份的用戶,會努力將延期交付時間控制在一個月以內。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