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所有高規格的會議一樣,中國百人會電動車論壇的主題總是恰如其分。比如因為汽車市場整體進入低迷期,新能源汽車市場遭遇斷崖式下滑,所以2020年百人會將主題定為“把握形勢,聚焦轉型,引領創新”。有點熟悉。時間回到兩年前,2018年1月20日-21日,同樣是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一場以“把握全球變革趨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會議如火如荼。同樣對形勢的把握,卻是完全不同的市場環境。我不知道那個時候,即將迎來這兩年中國電動車銷售高峰的客人們,能不能預測到兩年后,他們面對的市場會如此艱難。結果,“冬天”成了演講者最常提到的兩個詞。在本次大會的高層論壇中,包括工信部領導、企業高管、行業協會大佬等十余位嘉賓的分享中,“寒冬”至少出現了數十次。寒冬之下,企業似乎褪去了一些不必要的花哨。就像“生存”是唯一目的一樣,幾位大佬的發言都遵循了統一的“套路”——市場低迷,信心滿滿,應對方法,最后一個充滿美好希望的結論,幾乎一模一樣。簡單來說,我們就按照這個“套路”,看看大老板眼中的中國電動車市場是什么樣的。市場不完善,產品不成熟是最大的原因。在這個“套路”中,認清現實是第一步。既然是寒冬,怎么才能不“怨天尤人”呢?壓力的來源有很多,首先是市場的低迷。

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寶林“目前新能源汽車大規模進入私人消費市場的環境還不成熟,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有待培養。新能源汽車雖然使用成本低,但前期投入成本過高,二手車殘值低,讓大部分私人消費者望而卻步。"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寶林說,"充電基礎設施仍不完善,公共充電樁和快速充電系統的建設滯后于市場需求,這進一步打消了私人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特別是2019年補貼降幅超預期,過渡期后市場持續下行,嚴重沖擊市場信心。“消費環境不成熟,用戶缺乏信心,這就是長安眼中的電動車市場。

王曉秋SAIC總裁、黨委副書記王曉秋進一步分析說,這次寒冬有三個原因。"首先,汽車市場的整體低迷和燃油汽車消費替代的影響."也就是說,相比推廣力度較大的傳統燃油車,補貼后的新能源車性價比優勢明顯下降。“二是補貼退坡后,新能源汽車價格與用戶價值偏離較大。”也就是說,與傳統燃油汽車相比,新能源產品在全生命周期的經濟優勢明顯不足,其主要的智能化還沒有成為不可替代的性能。“第三,新能源產品本身在技術成熟度和用戶焦慮解決上還存在短板。”火災、里程焦慮、后期維護等諸多問題,讓消費者對電動車的擔憂逐漸增加。價格高,價值低,技術不成熟,在SAIC眼里就是電動車。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同樣,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也認為,“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嚴峻形勢。”他認為,由于中美貿易戰的摩擦,整個宏觀市場經濟在下行;政策退出;安全問題頻發;新能源汽車二手殘值低等因素造成了市場的下滑。在比亞迪眼里,各種困難都是“既有市場原因,也有政策因素,還有行業本身的問題。要客觀看待,認真分析,妥善解決。”最遲明年,汽車產銷量會觸底。還有前半句廣告語——仰望星空。大老板們講了各種現實之后,依然相信未來的電動車市場依然會高速發展,信心滿滿,堅定不移。這不是自欺欺人的高潮,自信的來源是有理有據的。

CPPCC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萬鋼首先發言,CPPCC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萬鋼帶來了一組真實的數據。去年1-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共銷售104.3萬輛,同比微增1.3%,估計今年基本持平;進出口總額呈上升趨勢,進口汽車5.93萬輛,增長182.3%,出口汽車23.2萬輛,同比增長76.9%。純電動汽車是進出口結構中的主流。同時,1-11月新能源汽車銷售以純電動汽車產銷為主,私家車和乘用車銷售占比上升,市場驅動力逐步凸顯。此外,歐洲、美國、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的主要跨國公司都宣布了電氣化發展的戰略目標,其中中國市場受到各國企業的青睞。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偉也表示,“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逐步觸底,未來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廣闊的發展”源于堅實的基礎。苗偉認為,“目前,我們擁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最完整的產業配套體系和最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長期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具備良好的規模效應優勢和發展環境。”這不僅僅是他的觀點。“最近我也和幾個大汽車公司的老總做了一個有意識的溝通,對今年整個車市做了一個預判。雖然大家的分析不盡相同,但最終的結論大體相似,即今年的產銷量可能是小幅負增長或零增長,就像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10%和8%左右的大幅下滑一樣。從這幾個月的走勢來看,確實像大家分析的那樣,呈現出一致的態勢。”與此同時,苗偉也做出了預判。“今年,或者最遲明年,將是汽車產銷觸底企穩的時期。預計我們的產銷量將維持在2500萬輛左右,觸底反彈。”不知道接下來的嘉賓是不是苗圩口中的“幾大汽車公司的老總”,但很巧的是,他們所領導的企業都很大,而作為老總的他們自己也信心滿滿。張寶林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將成為全球汽車工業改革的新高地。他認為這有三個原因。一個是市場因素。“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經過近20年的發展,培育了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11年至2018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05.20%。”第二是政策因素。“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財政補貼、雙積分以及2019年12月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草案等一系列產業政策的出臺,將繼續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第三是產業生態因素。張寶林認為,中國基礎設施完善,有完整的汽車生產產業鏈,重視人才培養。因此,“中國正在成為這一輪汽車產業新變革的引領者。”王傳福隨后按下“贊”,他也認為中國新能源蒸汽產業的內生動力還是可圈可點的。“去年下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行業在進入‘深水區’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激流險灘,遇到了一些驚濤駭浪,進行了一些深度調整,導致全年整體產銷量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但這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新能源汽車行業前進的方向。”他認為,“目前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具備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有利條件,市場空間充足,制度優勢突出,產業鏈完整,基礎良好,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管理經驗,未來政策和市場驅動明顯,技術創新帶來的成本持續下降。”所以,雖然目前有壓力和挑戰,但現在和未來更充滿機遇。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集團,德國大眾……通用汽車在中國市場也表現出不同尋常的堅定。

奧迪股份公司(中國)首席執行官馮和奧迪股份公司(中國)首席執行官馮表示,“客觀地說,目前,我們正處于一個烏云蒸騰、曙光微妙的階段。”盡管如此,它在中國扎根已經將近40年了。此時此刻,大眾對中國市場的承諾更加堅定。馮甚至說:“大眾的未來將在中國書寫,將在中國塑造。”不僅僅是汽車工廠,作為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領軍企業,ABB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張志強也表示,未來十年將是電動汽車快速發展的時期。“世界上最大的三個汽車產地,第一個是中國,第二個是歐盟,第三個是美國。這三個國家在未來五年和十年都將有一個高速爬坡期。”

騰訊副總裁鐘湘平也認為,中國正在成為智能出行領域最具潛力的市場。他認為,在AI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下,中國車企正在積極投資和布局智能網聯汽車。同時,中國市場也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車消費潛力。“中國市場的消費者與全球消費者略有不同。他們對智能產品的接受度更高,需求更強。”但在所有的發言中,有些人并沒有按照“套路”出牌。作為互聯網造就的企業中的一員,Xpeng汽車最愛的就是反傳統。

Xpeng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并沒有過多的冗余,Xpeng汽車董事長兼CEO何提出了“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汽車產業都會有很大的變化,最痛苦的時候還遠沒有到來”的觀點。但并沒有讓這種情緒過于發酵,然后他說:“新能源汽車很重要,我們可以從新的方式,新的賽道開始。但要真正成為強者,必須是智能電動車。我覺得智能代表軟件,智能代表數據。這就是未來。”“很多人跟我說他們在做智能化和網絡化,但我想說的是,國內很少有公司在做自己智能網絡化的全流程研發。”作為自有智能網的開發者,何肖鵬自然對未來充滿信心。補貼不再下降,電動產品需要更加智能和安全。一切不切實際的夢想都是耍流氓。知道這個道理的各位嘉賓,在展望未來之后,很快就獻計獻策。也是進入這個環節后,我們聽到了今年屬于新能源電動車的第一個好消息:“去年7月1日(新能源汽車補貼),今年7月1日會退嗎?大家放心,今年7月1日不會再退了。”苗偉此言一出,贏得了場上第一次自發的掌聲,隨后這一消息得到了工信部的進一步證實。的確,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真金白銀的幫助,而不是站在戰略高度的意見和建議。但是,上層建筑肯定是不可或缺的。除了國家層面的經濟支持,苗偉建議企業在提高創新能力、加強品牌培育、注重全球布局等方面繼續加強投入,提升競爭力。在政策方面,苗偉還表示將繼續完善相關內容。他首先要做好2035年的規劃,然后進一步完善雙積分政策,同時要推動汽車消費政策的實施。只有這樣,才能加速中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的轉變。萬鋼還表達了國家層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鼓勵和支持。除上述內容外,他還表示,應加強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以促進……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一體化發展。同時要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和信息通信的融合,以及智能駕駛和自動駕駛,也要有新的進展。而且近年來,工信部還牽頭建設了車用動力電池梯級利用回收體系。從電池生產體系到整車企業,都承擔了自己的責任。同時,能源企業也加入了退役電池的梯級利用,促進電池資源的循環利用。隨后,各企業紛紛效仿,紛紛表示自己認為可以渡過難關的方法。王曉秋首先提出“只有乘勢而上、融合創新、競相發展,才能有效應對形勢的新變化,盡快走出階段性調整,實現新的發展突破。”其中,“蓄勢”就是希望政府能夠從各方面積聚力量,保持來之不易的發展勢頭。和所有高規格的會議一樣,中國百人會電動車論壇的主題總是恰如其分。比如因為汽車市場整體進入低迷期,新能源汽車市場遭遇斷崖式下滑,所以2020年百人會將主題定為“把握形勢,聚焦轉型,引領創新”。有點熟悉。時間回到兩年前,2018年1月20日-21日,同樣是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一場以“把握全球變革趨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會議如火如荼。同樣對形勢的把握,卻是完全不同的市場環境。我不知道那個時候,即將迎來這兩年中國電動車銷售高峰的客人們,能不能預測到兩年后,他們面對的市場會如此艱難。結果,“冬天”成了演講者最常提到的兩個詞。在本次大會的高層論壇中,包括工信部領導、企業高管、行業協會大佬等十余位嘉賓的分享中,“寒冬”至少出現了數十次。寒冬之下,企業似乎褪去了一些不必要的花哨。就像“生存”是唯一目的一樣,幾位大佬的發言都遵循了統一的“套路”——市場低迷,信心滿滿,應對方法,最后一個充滿美好希望的結論,幾乎一模一樣。簡單來說,我們就按照這個“套路”,看看大老板眼中的中國電動車市場是什么樣的。市場不完善,產品不成熟是最大的原因。在這個“套路”中,認清現實是第一步。既然是寒冬,怎么才能不“怨天尤人”呢?壓力的來源有很多,首先是市場的低迷。

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寶林“目前新能源汽車大規模進入私人消費市場的環境還不成熟,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有待培養。新能源汽車雖然使用成本低,但前期投入成本過高,二手車殘值低,讓大部分私人消費者望而卻步。"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寶林說,"充電基礎設施仍不完善,公共充電樁和快速充電系統的建設滯后于市場需求,這進一步打消了私人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特別是2019年補貼降幅超預期,過渡期后市場持續下行,嚴重沖擊市場信心。“消費環境不成熟,用戶缺乏信心,這就是長安眼中的電動車市場。

王曉秋SAIC總裁、黨委副書記王曉秋進一步分析說,這次寒冬有三個原因。"首先,汽車市場的整體低迷和燃油汽車消費替代的影響."也就是說,相比傳統燃油車的大幅提升,補貼新能源的性價比優勢……車輛明顯減少。“二是補貼退坡后,新能源汽車價格與用戶價值偏離較大。”也就是說,與傳統燃油汽車相比,新能源產品在全生命周期的經濟優勢明顯不足,其主要的智能化還沒有成為不可替代的性能。“第三,新能源產品本身在技術成熟度和用戶焦慮解決上還存在短板。”火災、里程焦慮、后期維護等諸多問題,讓消費者對電動車的擔憂逐漸增加。價格高,價值低,技術不成熟,在SAIC眼里就是電動車。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同樣,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也認為,“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嚴峻形勢。”他認為,由于中美貿易戰的摩擦,整個宏觀市場經濟在下行;政策退出;安全問題頻發;新能源汽車二手殘值低等因素造成了市場的下滑。在比亞迪眼里,各種困難都是“既有市場原因,也有政策因素,還有行業本身的問題。要客觀看待,認真分析,妥善解決。”最遲明年,汽車產銷量會觸底。還有前半句廣告語——仰望星空。大老板們講了各種現實之后,依然相信未來的電動車市場依然會高速發展,信心滿滿,堅定不移。這不是自欺欺人的高潮,自信的來源是有理有據的。

CPPCC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萬鋼首先發言,CPPCC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萬鋼帶來了一組真實的數據。去年1-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共銷售104.3萬輛,同比微增1.3%,估計今年基本持平;進出口總額呈上升趨勢,進口汽車5.93萬輛,增長182.3%,出口汽車23.2萬輛,同比增長76.9%。純電動汽車是進出口結構中的主流。同時,1-11月新能源汽車銷售以純電動汽車產銷為主,私家車和乘用車銷售占比上升,市場驅動力逐步凸顯。此外,歐洲、美國、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的主要跨國公司都宣布了電氣化發展的戰略目標,其中中國市場受到各國企業的青睞。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偉也表示,“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逐步觸底,未來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廣闊的發展”源于堅實的基礎。苗偉認為,“目前,我們擁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最完整的產業配套體系和最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長期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具備良好的規模效應優勢和發展環境。”這不僅僅是他的觀點。“最近我也和幾個大汽車公司的老總做了一個有意識的溝通,對今年整個車市做了一個預判。雖然大家的分析不盡相同,但最終的結論大體相似,即今年的產銷量可能是小幅負增長或零增長,就像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10%和8%左右的大幅下滑一樣。從這幾個月的走勢來看,確實像大家分析的那樣,呈現出一致的態勢。”與此同時,苗偉也做出了預判。“今年,或者最遲明年,將是汽車產銷觸底企穩的時期。預計我們的產銷量將維持在2500萬輛左右,觸底反彈。”不知道接下來的嘉賓是不是苗圩口中的“幾大汽車公司的老總”,但很巧的是,他們所領導的企業都很大,而作為老總的他們自己也信心滿滿。張寶林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將成為全球汽車工業改革的新高地。他認為這有三個原因。一個是市場因素。“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經過近20年的發展,培育了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11年至2018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05.20%。”第二是政策因素。“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財政補貼、雙積分以及2019年12月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草案等一系列產業政策的出臺,將繼續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第三是產業生態因素。張寶林認為,中國基礎設施完善,有完整的汽車生產產業鏈,重視人才培養。因此,“中國正在成為這一輪汽車產業新變革的引領者。”王傳福隨后按下“贊”,他也認為中國新能源蒸汽產業的內生動力還是可圈可點的。“去年下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行業在進入‘深水區’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激流險灘,遇到了一些驚濤駭浪,進行了一些深度調整,導致全年整體產銷量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但這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新能源汽車行業前進的方向。”他認為,“目前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具備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有利條件,市場空間充足,制度優勢突出,產業鏈完整,基礎良好,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管理經驗,未來政策和市場驅動明顯,技術創新帶來的成本持續下降。”所以,雖然目前有壓力和挑戰,但現在和未來更充滿機遇。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集團,德國大眾……通用汽車在中國市場也表現出不同尋常的堅定。

奧迪股份公司(中國)首席執行官馮和奧迪股份公司(中國)首席執行官馮表示,“客觀地說,目前,我們正處于一個烏云蒸騰、曙光微妙的階段。”盡管如此,它在中國扎根已經將近40年了。此時此刻,大眾對中國市場的承諾更加堅定。馮甚至說:“大眾的未來將在中國書寫,將在中國塑造。”不僅僅是汽車工廠,作為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領軍企業,ABB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張志強也表示,未來十年將是電動汽車快速發展的時期。“世界上最大的三個汽車產地,第一個是中國,第二個是歐盟,第三個是美國。這三個國家在未來五年和十年都將有一個高速爬坡期。”

騰訊副總裁鐘湘平也認為,中國正在成為智能出行領域最具潛力的市場。他認為,在AI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下,中國車企正在積極投資和布局智能網聯汽車。同時,中國市場也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車消費潛力。“中國市場的消費者與全球消費者略有不同。他們對智能產品的接受度更高,需求更強。”但在所有的發言中,有些人并沒有按照“套路”出牌。作為互聯網造就的企業中的一員,Xpeng汽車最愛的就是反傳統。

Xpeng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并沒有過多的冗余,Xpeng汽車董事長兼CEO何提出了“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汽車產業都會有很大的變化,最痛苦的時候還遠沒有到來”的觀點。但并沒有讓這種情緒過于發酵,然后他說:“新能源汽車很重要,我們可以從新的方式,新的賽道開始。但要真正成為強者,必須是智能電動車。我覺得智能代表軟件,智能代表數據。這就是未來。”“很多人跟我說他們在做智能化和網絡化,但我想說的是,國內很少有公司在做自己智能網絡化的全流程研發。”作為自有智能網的開發者,何肖鵬自然對未來充滿信心。補貼不再下降,電動產品需要更加智能和安全。一切不切實際的夢想都是耍流氓。知道這個道理的各位嘉賓,在展望未來之后,很快就獻計獻策。也是進入這個環節后,我們聽到了今年屬于新能源電動車的第一個好消息:“去年7月1日(新能源汽車補貼),今年7月1日會退嗎?大家放心,今年7月1日不會再退了。”苗偉此言一出,贏得了場上第一次自發的掌聲,隨后這一消息得到了工信部的進一步證實。的確,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真金白銀的幫助,而不是站在戰略高度的意見和建議。但是,上層建筑肯定是不可或缺的。除了國家層面的經濟支持,苗偉建議企業在提高創新能力、加強品牌培育、注重全球布局等方面繼續加強投入,提升競爭力。在政策方面,苗偉還表示將繼續完善相關內容。他首先要做好2035年的規劃,然后進一步完善雙積分政策,同時要推動汽車消費政策的實施。只有這樣,才能加速中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的轉變。萬鋼還表達了國家層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鼓勵和支持。除上述內容外,他還表示,應加強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以促進……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一體化發展。同時要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和信息通信的融合,以及智能駕駛和自動駕駛,也要有新的進展。而且近年來,工信部還牽頭建設了車用動力電池梯級利用回收體系。從電池生產體系到整車企業,都承擔了自己的責任。同時,能源企業也加入了退役電池的梯級利用,促進電池資源的循環利用。隨后,各企業紛紛效仿,紛紛表示自己認為可以渡過難關的方法。王曉秋首先提出“只有乘勢而上、融合創新、競相發展,才能有效應對形勢的新變化,盡快走出階段性調整,實現新的發展突破。”其中,“蓄勢”就是希望政府能夠從各方面積聚力量,保持來之不易的發展勢頭。對此,他希望國家能繼續加大支持力度。“在繼續保持新能源牌照、路權和購置稅減免的同時,可以參考國外經驗,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用戶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在降低停車費和路橋通行費、開辟新能源汽車專用車道、加大充電樁和加氫站建設等方面給予進一步支持。”同時,也要加強引導,鼓勵更多資本進入電芯和“三電”領域,促進降成本;此外,“希望政府能盡快完善新能源產業政策體系、安全標準、充電和加氫站配套設施建設規劃、新能源二手車交易、電池梯度利用和回收、新能源產品出口鼓勵政策。”“融創”建議企業加快融合創新步伐,提升用戶價值體驗。對此,他提出,“第一,要聚焦用戶目前最關心的新能源里程焦慮、充電焦慮、安全焦慮,通過技術進步提升產品的質量、性能和安全水平。二是加大跨界技術融合,努力打造具有“顛覆性”出行的新物種。三是加強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的整合創新,充分利用金融工具鏈和數據業務鏈,打通新能源購車、保險、租賃、保養、維修、二手車、殘值回收等所有業務鏈,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服務方案,提升用戶的服務價值體驗。”最后,王曉秋表示,“競合”是指產業之間要加強競爭者之間的開放合作,通過合作競爭實現合作共贏。對于行業的發展,王傳福也有自己的建議。他認為,首先是加強行業安全標準體系建設,牢牢守住安全底線。在這方面,比亞迪已經做出了努力。“近年來,比亞迪研發了一款‘刀鋒電池’——鐵電池產品,將于今年3月在重慶工廠首次量產。重慶工廠是一家現代化的動力電池工廠。與傳統鐵電池相比,新推出的葉片電池‘體積比能量密度’提高了50%,具有安全性高、壽命長的特點,整車壽命可達百萬公里以上。”第二,公共領域堅持純電動,私家車領域需要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用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取代傳統汽車,比用純電動汽車取代傳統汽車的難度小得多,也容易得多。”三是要鞏固現有領先優勢,保持新能源汽車政策的連續性,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未來三到五年將至關重要。電動汽車能否擁有與燃油汽車的全面競爭優勢,國家穩定持續的優惠政策至關重要。”大眾認為,在后補貼時代,制造商必須用創新的方式重新激發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興趣和偏好。為了培育更健康、更獨立的市場,“我們需要向市場推出更具吸引力的電動汽車產品,讓消費者在傳統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之間做出選擇時,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除了產品本身,馮還認為,政府應該給新能源汽車一些非金融方面的幫助,比如“我們不用等照片,停車免費不限時,道路優先”等等。同時他也表示,消費者對充電的焦慮必須盡快解決。“要有充足的充電設施和統一的收費標準,同時要減少繁瑣的手續。我們知道很多潛在客戶因為家里不方便安裝充電設施,最終取消了購買新能源汽車。因此,我們希望相關部門能夠更好地相互協調,更方便地推進充電樁的建設。”傳統車企的建議和措施逐條羅列,造車新勢力則有點硬。“智能是我們未來的核心。”何肖鵬率先表示,“我們92%的用戶買了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的車,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的配置最低,車最便宜,但是用戶并不買賬。”隨即,他進一步解釋道,“數據顯示,在購買我們自動駕駛汽車的用戶中,百分之九十的用戶每月都在積極使用自動駕駛,百分之九十七的用戶每月都在積極使用我們的語音,包括我們的智能駕駛艙業務。”除了關注情報,小鵬將繼續……在服務中努力。“今年我們會有更多城市覆蓋的服務中心來做好整車的售后服務和保養。”同時,“在今年和明年,我相信更多社會化的濫收費會做得更好。在國家電網、南方網和其他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我相信隨著商業可行性的實現,充電將在今年和明年快速增長。”
6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相比肖鵬的聰明,蔚來更強調“服務”的重要性。“我們在特斯拉沒有任何降價空間。我們都是負毛利,只能做好自己的服務。”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認為,“服務做好了,產品做好了,消費者就會回饋。”“總的來說,一切都要從用戶體驗出發。”李斌還在現場宣布,今年蔚來將推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服務理念——電池即服務,即推電池即服務。“我們認為,一個基于電力交換的車電分離方案可以給用戶帶來很多好處,可以逐步充電、更換、升級和使用,電池資產可以作為資產供用戶租用。”作為一家純互聯網公司,鐘湘平表示,提升品牌力的關鍵因素是做好服務。提升服務能力水平,需要對用戶有更好的認識和理解,提高與用戶對話和連接的能力,在整個品牌生命周期內,幫助用戶連接廣泛的服務生態系統和云能力。文末,按照“套路”,剩下的只是美好的希望。既然如此,我就借用王傳福的一段話作為結束語,祝中國電動車市場有個忠實的妻子。“2020年,站在第二個十年的新起點,在市場、政策、企業的共同推動下,相信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重新進入高增長的快車道。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長河是無盡的。我們不懼風雨,不畏險阻,矢志前行!"在這方面,他希望國家能繼續加大支持力度. "在繼續保持新能源牌照、路權和購置稅減免的同時,可以參考國外經驗,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用戶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在降低停車費和路橋通行費、開辟新能源汽車專用車道、加大充電樁和加氫站建設等方面給予進一步支持。“同時,也要加強引導,鼓勵更多資本進入電池單體和‘三電’領域,促進成本降低;此外,“希望政府能盡快完善新能源產業政策體系、安全標準、充電和加氫站配套設施建設規劃、新能源二手車交易、電池梯度利用和回收、新能源產品出口鼓勵政策。”“融創”建議企業加快融合創新步伐,提升用戶價值體驗。對此,他提出,“第一,要聚焦用戶目前最關心的新能源里程焦慮、充電焦慮、安全焦慮,通過技術進步提升產品的質量、性能和安全水平。二是加大跨界技術融合,努力打造具有“顛覆性”出行的新物種。三是加強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的整合創新,充分利用金融工具鏈和數據業務鏈,打通新能源購車、保險、租賃、保養、維修、二手車、殘值回收等所有業務鏈,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服務方案,提升用戶的服務價值體驗。”最后,王曉秋表示,“競合”是指產業之間要加強競爭者之間的開放合作,通過合作競爭實現合作共贏。對于行業的發展,王傳福也有自己的建議。他認為,首先是加強行業安全標準體系建設,牢牢守住安全底線。在這方面,比亞迪已經做出了努力。“近年來,比亞迪研發了一款‘刀鋒電池’——鐵電池產品,將于今年3月在重慶工廠首次量產。重慶工廠是一家現代化的動力電池工廠。與傳統鐵電池相比,新推出的葉片電池‘體積比能量密度’提高了50%,具有安全性高、壽命長的特點,整車壽命可達百萬公里以上。”第二,公共領域堅持純電動,私家車領域需要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用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取代傳統汽車,比用純電動汽車取代傳統汽車的難度小得多,也容易得多。”三是要鞏固現有領先優勢,保持新能源汽車政策的連續性,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未來三到五年將至關重要。電動汽車能否擁有與燃油汽車的全面競爭優勢,國家穩定持續的優惠政策至關重要。”大眾認為,在后補貼時代,制造商必須用創新的方式重新激發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興趣和偏好。為了培育更健康、更獨立的市場,“我們需要向市場推出更具吸引力的電動汽車產品,讓消費者在傳統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之間做出選擇時,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除了產品本身,馮還認為,政府應該給新能源汽車一些非金融方面的幫助,比如“我們不用等照片,停車免費不限時,道路優先”等等。同時他也表示,消費者對充電的焦慮必須盡快解決。“要有充足的充電設施和統一的收費標準,同時要減少繁瑣的手續。我們知道很多潛在客戶因為家里不方便安裝充電設施,最終取消了購買新能源汽車。因此,我們希望相關部門能夠更好地相互協調,更方便地推進充電樁的建設。”傳統車企的建議和措施逐條羅列,造車新勢力則有點硬。“智能是我們未來的核心。”何肖鵬率先表示,“我們92%的用戶買了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的車,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的配置最低,車最便宜,但是用戶并不買賬。”隨即,他進一步解釋道,“數據顯示,在購買我們自動駕駛汽車的用戶中,百分之九十的用戶每月都在積極使用自動駕駛,百分之九十七的用戶每月都在積極使用我們的語音,包括我們的智能駕駛艙業務。”除了關注情報,小鵬將繼續……在服務中努力。“今年我們會有更多城市覆蓋的服務中心來做好整車的售后服務和保養。”同時,“在今年和明年,我相信更多社會化的濫收費會做得更好。在國家電網、南方網和其他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我相信隨著商業可行性的實現,充電將在今年和明年快速增長。”
6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相比肖鵬的聰明,蔚來更強調“服務”的重要性。“我們在特斯拉沒有任何降價空間。我們都是負毛利,只能做好自己的服務。”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認為,“服務做好了,產品做好了,消費者就會回饋。”“總的來說,一切都要從用戶體驗出發。”李斌還在現場宣布,今年蔚來將推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服務理念——電池即服務,即推電池即服務。“我們認為,一個基于電力交換的車電分離方案可以給用戶帶來很多好處,可以逐步充電、更換、升級和使用,電池資產可以作為資產供用戶租用。”作為一家純互聯網公司,鐘湘平表示,提升品牌力的關鍵因素是做好服務。提升服務能力水平,需要對用戶有更好的認識和理解,提高與用戶對話和連接的能力,在整個品牌生命周期內,幫助用戶連接廣泛的服務生態系統和云能力。文末,按照“套路”,剩下的只是美好的希望。既然如此,我就借用王傳福的一段話作為結束語,祝中國電動車市場有個忠實的妻子。“2020年,站在第二個十年的新起點,在市場、政策、企業的共同推動下,相信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重新進入高增長的快車道。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長河是無盡的。我們不怕風雨,不怕險阻,矢志前行!”
在1月11日晚上的兩會政務咨詢會上,很多代表、委員都關注到機動車搖號的問題。
1900/1/1 0:00:00據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報道,中國吉利汽車控股正與阿斯頓馬丁(AstonMartin)管理層和投資者就入股這家豪華汽車制造商進行談判。
1900/1/1 0:00:001、萬鋼:2020年底前不應對補貼產品及技術指標再做調整2020年1月10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第六屆年度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正式召開。
1900/1/1 0:00:00關上研究室的門,他看了看有些雜亂的辦公臺,顧不得整理,轉身拍下電梯按鈕。LeiLeiShinohara想趕緊跳進街中,呼吸一口新年的空氣。
1900/1/1 0:00:002020年1月10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第六屆年度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正式召開。
1900/1/1 0:00:002020年1月10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第六屆年度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正式召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