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冷兵器時代,軍人拼的是士氣和實力。糧草是士兵補給的能源,是軍隊的命脈,對戰爭的勝負起著關鍵作用。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動力電池的地位相當于古代軍隊中的糧草,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之一。動力電池在電氣化革命中起著關鍵作用。近日,兩則關于大眾的新聞引發關注。首先,德國《經理人》雜志報道稱,大眾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ss)可能正在考慮直接收購特斯拉,或者至少購買股份,并表示特斯拉在電池和軟件領域的競爭力可以使大眾受益。隨后,大眾在路透社發表聲明稱:“經理人雜志關于大眾購買特斯拉股份的猜測毫無根據。”
另一則新聞,8月23日,彭博報道稱,大眾汽車有意在中國購買一家電池公司的股份或與其成立合資公司,該公司很可能是郭萱高科。目前,大眾汽車和郭萱高科均未就此事做出回復,后者股價當天上漲5.96%。這兩條新聞都與動力電池有關,暴露了大眾集團追求電氣化的迫切心情,準確的說是Diss的迫切心情。大眾迪斯時代目前的職位是全球汽車行業前所未有的職位:同時掌管著全球最大的汽車集團、全球銷量最多的品牌和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Diss追求快速純粹的電氣化。2019年3月10日,Diss對媒體表示,“技術開放和技術路線多樣化是一個錯誤的口號,會導致體制改革的延遲。”幾天后,他發表文章稱,大眾需要一個“電動汽車總體規劃”,而不是并行追求多條路徑。這樣才能快速造出價格合理的電動車。他甚至威脅要代表大眾集團退出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因為他覺得該協會并沒有真正代表自己。然而,幾天后的2019年3月20日,經過激烈的爭論和討論,大眾總裁迪斯、寶馬總裁克魯格、戴姆勒總裁蔡澈(dieter zetsche)和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馬特斯(Martes)就德國汽車工業的技術發展達成了統一意見。Diss做出讓步:純電和混動并行發展,大力發展充電網絡建設,讓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慢下來。Diss為什么這么激進的追求電氣化?在他看來,外部壓迫,內部改革,刻不容緩。尾門的惡劣影響還沒有完全消散。Diss必須提出一些新的企業戰略來激勵人們,提振股價,加速集團向“電動和數字”出行服務提供商的轉型,因為這是最好的方式。同時也面臨環保政策的要求,比如歐洲的碳排放標準,中國的雙積分政策。
從大眾自身發展來看,目前開發的MEB平臺是奧迪股份公司第一個為量產而開發的純電動汽車模塊化平臺,是大眾電動汽車的專屬品質標志。基于這一平臺,2020年將推出27款車型,橫跨大眾旗下四個品牌。在中國,汽車正朝著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大步前進。2019年7月2日,在中國海南博鰲舉辦的首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迪斯表示,到2035年,全球電動汽車年銷量將有望提升至汽車市場總量的50%,中國市場也將如此。根據計劃,2019年,奧迪股份公司計劃向中國消費者推出14款電動汽車。到2028年,該集團計劃生產2200萬輛電動汽車,其中一半以上將在中國生產。動力電池需求及對策大眾汽車曾表示,僅在歐洲和亞洲,奧迪ag對電池的需求就將增加到每年300億瓦時以上,即每年增加30GWh。這是什么概念?那個……ata顯示,2018年國內動力電池總裝機量居德時代首位,動力電池總裝機量為23.52GWh,2018年全球十大動力電池企業產量為86.11GWh,占全球總量的81.24%。可見大眾集團對動力電池的需求是巨大的。目前,全球電池企業的競爭格局主要集中在中日韓、日本松下、韓國SDI和LG、中國當代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比亞迪、郭萱高科和富能。大眾集團工會主席Bernd Osterloh表示,“我們不能將電池的生產完全交給韓國人和中國。”早在2017年falak福特車展前夕,奧迪股份公司(audi ag)公布集團下一階段電動汽車戰略“路線圖E”時就表示,到2030年,大眾所有車型都將有電動版本,將有500億歐元投入電動汽車電池,200億歐元投入電動汽車。但Diss時代的大眾對動力電池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分為四個階段加強電池強度。第一階段:作為電氣化攻勢的一部分,與有實力的電池供應商發展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是滿足電動汽車電池需求的基礎。這些長期合作伙伴為滿足電池需求提供長期保障,這是技術突破的前提。SKI、LG化學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一階段的主要合作供應商。
目前大眾旗下高爾夫純電動、寶來純電動、朗逸純電動車型均搭載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限量電池。上海車展期間,汽車頭條App發現,奧迪相關負責人一直在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溝通,e-tron的電池很可能會使用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電池。目前受補貼政策限制,國內電池廠商生產的電池可以獲得政府補貼,但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能否保證充足供應仍有待確定。所以大眾也有可能尋求其他國產品牌的合作。此外,2020年后補貼會退去,不排除大眾國產車型會搭載其他國家生產的電池。第二階段:建立強大的技術團隊,深入研究鋰電池的研發和生產。奧迪公司在薩爾茨吉特的卓越中心聚集了負責電池開發、采購和質量控制的專業人士。該集團將于2019年下半年開始試生產電池。據外媒今年3月報道,大眾正在距離沃爾夫斯堡總部30英里的薩爾茨吉特建設新工廠,主要用于電池回收項目。計劃從2020年起每年回收1200噸電動車鋰電池,可為目前的3000輛電動車供電。這是大眾汽車的前瞻性布局之一。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壽命有限。再過幾年,大量動力電池將被回收。在全球范圍內,類似的回收研究工作處于初級階段。2018年,特斯拉還表示將在其超級電池工廠Gigafactory建立封閉的電池循環流程。在大眾的新工廠,大眾將對回收的電池進行分析和分類。對于沒有達到使用壽命的電池,會在移動充電站等地方重復使用,類似于用電池組給手機充電。如果電池不能重復使用,就會被碾碎磨成粉末,這樣就可以提取出鋰、鈷、錳、鎳等有價值的稀有原料,進行分選,生產出新的電池。大眾汽車認為,電池組中百分之九十七的原材料可以回收,并用于生產新的電動汽車電池。預計試點項目將把目前的回收率從53%提高到72%。第三階段:與合作伙伴建立超大型工廠,分享電池生產的大量資金投入。今年6月,奧迪股份公司計劃投資9億歐元,與Northvolt共同開展電池研發。這筆資金的一部分將用來建立一個50:50的合資企業……quity比例,其余部分將直接用于投資Northvolt。合資企業新建的電池工廠將位于下薩克森州,初始產能為16吉瓦時(GWh)。根據計劃,該工廠最早將于2020年開始建設,并將于2023年底或2024年初開始為奧迪公司生產電池。奧迪股份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兼采購業務負責人Stefan Sommer博士表示,2025年奧迪股份公司在歐洲的年電池產能需求將超過150千兆瓦時(GWh)。第四階段:在歐洲建立鋰電池和固態電池生產工廠。作為該集團電池戰略的一部分,奧迪股份公司將與美國公司Quantum Scape合作,特別是在固態電池的生產方面。
Quantum Scape是一家風險投資公司,由斯坦福大學前研究人員于2010年創立。2018年初,包括正在申請的部分,全固態電池的專利約有200項,涵蓋了下一代電池的多個分支。目前還不確定會走哪條路線。值得注意的是,「全電子電池」( AEB)電池雖然叫全固態電池,但實際上并不是鋰離子二次電池,而是一種特殊的電容器。大眾從一開始就在關注Quantum Scape。2014年持有后者5%的股份,2018年投資1億美元。目標是到2025年大規模生產正在開發的全固態電池。據了解,2018年年中,Quantum Scape試制的全固態電池已安裝在車輛驅動系統上,并完成運行測試實驗。大眾認為,如果使用新開發的全固態電池,高爾夫純電的續航時間可以提高到750公里。整體來看,大眾動力電池部署戰略的四個階段并不是相互聯系的,而是相互交織、同時進行的。如果第一、第三階段是滿足產能,那么第二階段是盡快建立完善材料、R&D、制造、回收等動力電池所需的完整循環,第四階段是在變革過程中儲備技術,保證足夠的專利、技術等競爭力不會被淘汰。畢竟供應商也和其他品牌有戰略合作。在全球范圍內,各大車企在動力電池領域動作頻頻,成立電池合資公司已成趨勢。汽車頭條App獲悉,特斯拉與松下合資建立超級電池工廠;福特與德國電池制造商Varta合作生產電動汽車電池;豐田汽車公司旗下Primearth EV Energy將在中國建立全新的電池工廠;豐田和比亞迪共同開發轎車和低底盤SUV的純電動汽車,以及產品所需的動力電池;蔚來汽車、天脊汽車分別與匯能科技在固態電池行業合作;長安入股比亞迪電池業務板塊;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與許多汽車公司建立了合資企業...充電服務的數字化除了動力電池,大眾集團在充電領域也從未掉以輕心,在中國成立了一家新的合資公司,開發充電基礎設施,并為所有移動應用創建數字生態系統。2019年底將與星星充電、一汽集團、江淮汽車合資推出一款私人墻盒產品。與此同時,大眾也在建設大量充電站。
值得注意的是,大眾集團全資子公司一加智能將圍繞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充電相關服務,為新能源汽車車主提供互聯化、數字化的充電體驗,降低其充電焦慮和里程焦慮。未來10年是大眾集團電動化爆發的年份。其中,計劃在中國生產約1160萬輛純電動汽車,這也表明這將是大眾集團電動化在中國爆發的幾年。迪斯曾表示,奧迪股份公司努力引領中國汽車工業的電動化轉型,動力電池的整體布局將是支撐這一轉型的重要一環。古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冷兵器時代,軍人拼的是士氣和實力。糧草是士兵補給的能源,是軍隊的命脈,對戰爭的勝負起著關鍵作用。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動力電池的地位相當于古代軍隊中的糧草,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之一。動力電池在電氣化革命中起著關鍵作用。近日,兩則關于大眾的新聞引發關注。首先,德國《經理人》雜志報道稱,大眾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ss)可能正在考慮直接收購特斯拉,或者至少購買股份,并表示特斯拉在電池和軟件領域的競爭力可以使大眾受益。隨后,大眾在路透社發表聲明稱:“經理人雜志關于大眾購買特斯拉股份的猜測毫無根據。”
另一則新聞,8月23日,彭博報道稱,大眾汽車有意在中國購買一家電池公司的股份或與其成立合資公司,該公司很可能是郭萱高科。目前,大眾汽車和郭萱高科均未就此事做出回復,后者股價當天上漲5.96%。這兩條新聞都與動力電池有關,暴露了大眾集團追求電氣化的迫切心情,準確的說是Diss的迫切心情。大眾迪斯時代目前的職位是全球汽車行業前所未有的職位:同時掌管著全球最大的汽車集團、全球銷量最多的品牌和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Diss追求快速純粹的電氣化。2019年3月10日,Diss對媒體表示,“技術開放和技術路線多樣化是一個錯誤的口號,會導致體制改革的延遲。”幾天后,他發表文章稱,大眾需要一個“電動汽車總體規劃”,而不是并行追求多條路徑。這樣才能快速造出價格合理的電動車。他甚至威脅要代表大眾集團退出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因為他覺得該協會并沒有真正代表自己。然而,幾天后的2019年3月20日,經過激烈的爭論和討論,大眾總裁迪斯、寶馬總裁克魯格、戴姆勒總裁蔡澈(dieter zetsche)和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馬特斯(Martes)就德國汽車工業的技術發展達成了統一意見。Diss做出了讓步:純電和混動并行發展,大力發展充電網絡建設,可以讓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慢下來。Diss為什么這么激進的追求電氣化?在他看來,外部壓迫,內部改革,刻不容緩。尾門的惡劣影響還沒有完全消散。Diss必須提出一些新的公司戰略來激勵員工,提高股票價格,并加速集團向“電子……ic和數字”的旅行服務提供商,因為這是最好的方式。同時也面臨環保政策的要求,比如歐洲的碳排放標準,中國的雙積分政策。
從大眾自身發展來看,目前開發的MEB平臺是奧迪股份公司第一個為量產而開發的純電動汽車模塊化平臺,是大眾電動汽車的專屬品質標志。基于這一平臺,2020年將推出27款車型,橫跨大眾旗下四個品牌。在中國,汽車正朝著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大步前進。2019年7月2日,在中國海南博鰲舉辦的首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迪斯表示,到2035年,全球電動汽車年銷量將有望提升至汽車市場總量的50%,中國市場也將如此。根據計劃,2019年,奧迪股份公司計劃向中國消費者推出14款電動汽車。到2028年,該集團計劃生產2200萬輛電動汽車,其中一半以上將在中國生產。動力電池需求及對策大眾汽車曾表示,僅在歐洲和亞洲,奧迪ag對電池的需求就將增加到每年300億瓦時以上,即每年增加30GWh。這是什么概念?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動力電池總裝機量居德時代首位,動力電池總裝機量為23.52GWh,2018年全球十大動力電池企業產量為86.11GWh,占全球總量的81.24%。可見大眾集團對動力電池的需求是巨大的。目前,全球電池企業的競爭格局主要集中在中日韓、日本松下、韓國SDI和LG、中國當代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比亞迪、郭萱高科和富能。大眾集團工會主席Bernd Osterloh表示,“我們不能將電池的生產完全交給韓國人和中國。”早在2017年falak福特車展前夕,奧迪股份公司(audi ag)公布集團下一階段電動汽車戰略“路線圖E”時就表示,到2030年,大眾所有車型都將有電動版本,將有500億歐元投入電動汽車電池,200億歐元投入電動汽車。但Diss時代的大眾對動力電池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分為四個階段加強電池強度。第一階段:作為電氣化攻勢的一部分,與有實力的電池供應商發展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是滿足電動汽車電池需求的基礎。這些長期合作伙伴為滿足電池需求提供長期保障,這是技術突破的前提。SKI、LG化學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一階段的主要合作供應商。
目前大眾旗下高爾夫純電動、寶來純電動、朗逸純電動車型均搭載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限量電池。上海車展期間,汽車頭條App發現,奧迪相關負責人一直在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溝通,e-tron的電池很可能會使用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電池。目前受補貼政策限制,國內電池廠商生產的電池可以獲得政府補貼,但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能否保證充足供應仍有待確定。所以大眾也有可能尋求其他國產品牌的合作。此外,2020年后補貼會退去,不排除大眾國產車型會搭載其他國家生產的電池。第二階段:建立強大的技術團隊,深入研究鋰電池的研發和生產。奧迪公司在薩爾茨吉特的卓越中心聚集了負責電池開發、采購和質量控制的專業人士。該集團將于2019年下半年開始試生產電池。據外媒今年3月報道,大眾正在距離沃爾夫斯堡總部30英里的薩爾茨吉特建設新工廠,主要用于電池回收項目。計劃回收1200噸鋰電池用于……從2020年開始,電動汽車每年將為目前的3000輛電動汽車提供動力。這是大眾汽車的前瞻性布局之一。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壽命有限。再過幾年,大量動力電池將被回收。在全球范圍內,類似的回收研究工作處于初級階段。2018年,特斯拉還表示將在其超級電池工廠Gigafactory建立封閉的電池循環流程。在大眾的新工廠,大眾將對回收的電池進行分析和分類。對于沒有達到使用壽命的電池,會在移動充電站等地方重復使用,類似于用電池組給手機充電。如果電池不能重復使用,就會被碾碎磨成粉末,這樣就可以提取出鋰、鈷、錳、鎳等有價值的稀有原料,進行分選,生產出新的電池。大眾汽車認為,電池組中百分之九十七的原材料可以回收,并用于生產新的電動汽車電池。預計試點項目將把目前的回收率從53%提高到72%。第三階段:與合作伙伴建立超大型工廠,分享電池生產的大量資金投入。今年6月,奧迪股份公司計劃投資9億歐元,與Northvolt共同開展電池研發。這筆資金的一部分將用于成立一家50:50股權比例的合資公司,其余部分將直接用于投資Northvolt。合資企業新建的電池工廠將位于下薩克森州,初始產能為16吉瓦時(GWh)。根據計劃,該工廠最早將于2020年開始建設,并將于2023年底或2024年初開始為奧迪公司生產電池。奧迪股份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兼采購業務負責人Stefan Sommer博士表示,2025年奧迪股份公司在歐洲的年電池產能需求將超過150千兆瓦時(GWh)。第四階段:在歐洲建立鋰電池和固態電池生產工廠。作為該集團電池戰略的一部分,奧迪股份公司將與美國公司Quantum Scape合作,特別是在固態電池的生產方面。
Quantum Scape是一家風險投資公司,由斯坦福大學前研究人員于2010年創立。2018年初,包括正在申請的部分,全固態電池的專利約有200項,涵蓋了下一代電池的多個分支。目前還不確定會走哪條路線。值得注意的是,「全電子電池」( AEB)電池雖然叫全固態電池,但實際上并不是鋰離子二次電池,而是一種特殊的電容器。大眾從一開始就在關注Quantum Scape。2014年持有后者5%的股份,2018年投資1億美元。目標是到2025年大規模生產正在開發的全固態電池。據了解,2018年年中,Quantum Scape試制的全固態電池已安裝在車輛驅動系統上,并完成運行測試實驗。大眾認為,如果使用新開發的全固態電池,高爾夫純電的續航時間可以提高到750公里。整體來看,大眾動力電池部署戰略的四個階段并不是相互聯系的,而是相互交織、同時進行的。如果第一、第三階段是滿足產能,那么第二階段是盡快建立完善材料、R&D、制造、回收等動力電池所需的完整循環,第四階段是在變革過程中儲備技術,保證足夠的專利、技術等競爭力不會被淘汰。畢竟供應商也和其他品牌有戰略合作。在全球范圍內,各大車企在動力電池領域動作頻頻,成立電池合資公司已成趨勢。汽車頭條App獲悉,特斯拉與松下合資建立超級電池工廠;福特與德國電池制造商Varta合作生產電動汽車電池;豐田汽車公司旗下Primearth EV Energy將在中國建立全新的電池工廠;豐田和比亞迪共同開發轎車和低底盤SUV的純電動汽車,以及產品所需的動力電池;蔚來汽車、天脊汽車分別與匯能科技在固態電池行業合作;長安入股比亞迪電池業務板塊;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與許多汽車公司建立了合資企業...充電服務的數字化除了動力電池,大眾集團在充電領域也從未掉以輕心,在中國成立了一家新的合資公司,開發充電基礎設施,并為所有移動應用創建數字生態系統。2019年底將與星星充電、一汽集團、江淮汽車合資推出一款私人墻盒產品。與此同時,大眾也在建設大量充電站。
值得注意的是,大眾集團全資子公司一加智能將圍繞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充電相關服務,為新能源汽車車主提供互聯化、數字化的充電體驗,降低其充電焦慮和里程焦慮。未來10年是大眾集團電動化爆發的年份。其中,計劃在中國生產約1160萬輛純電動汽車,這也表明這將是大眾集團電動化在中國爆發的幾年。迪斯曾表示,奧迪股份公司努力引領中國汽車工業的電動化轉型,動力電池的整體布局將是支撐這一轉型的重要一環。
標簽:奔馳
世事無常,行流散徙,分合無定,分久必合。分分合合之中,大繁榮的統一是注定的結局。汽車發達國家都曾經歷過滄海桑田的“分與合”。歐洲大陸上,兩次世界大戰都曾變向助力汽車工業成長。
1900/1/1 0:00:00恒大造車再有新進展,在8月28日晚的一場亞冠聯賽上,恒大用一種低調但又出其不意的方式,在廣州恒大隊球衣上突襲發布了恒大汽車的品牌名稱恒馳。對于這個名稱,恒大給出的官方解釋為“恒久遠、馳天下”。
1900/1/1 0:00:00古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冷兵器時代,士兵拼的是士氣與力量,糧草是士兵補給的能量來源,是軍隊中的命脈,對于戰爭勝負起著關鍵作用。
1900/1/1 0:00:00魯迅《故鄉》里有一句名言: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正如在汽車行業飛速發展之后,汽車新零售的概念被車企廣泛提及,而今,新零售并沒有一個完整的統一的定義。
1900/1/1 0:00:00萬物智聯的5G時代,AI人工智能汽車不斷碰撞出新的可能。然而,盡管中國本土企業的自動駕駛技術在突飛猛進,但L3及以上自動駕駛芯片都被國外幾家芯片公司壟斷。
1900/1/1 0:00:00德國《汽車周刊》8月29日報道,保時捷首輛純電超跑Taycan明年上市,如今已有三萬訂單,其中三成來自中國客戶。保時捷確信Taycan將成為未來熱賣車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