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2019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TEDA)正式開幕。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表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要因地制宜;要重點開展氫燃料電池技術的概念和技術研究,實施產學研一體化,盡快明確技術路線;要加快完善和實施動力電池回收體系;要充分考慮自動駕駛的發展趨勢,在生產、設計、技術路線的選擇上未雨綢繆;考慮安全問題。
以下為演講實錄(略有刪減)。交通行業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受益者,也是限制者,更是促進者和奉獻者。當今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裝備水平、技術水平、一致性、安全性、可靠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運行過程和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為交通行業的運營組織和服務保障提供了優良的裝備。當然,也受制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和產品,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安全問題,不同程度的存在。今年上半年共發生19起工業和新能源汽車安全生產事故,雖然沒有造成太多人員傷亡,但對財產損失和社會的影響仍然巨大。二是運營組織不便。現在三輛新能源車相當于原來兩輛運營的效率,鍛煉里程的焦慮依然存在。前幾天看了一個第三方市場做的報告。大概有五家廠商,其中只有一家廠商達到了里程,其他四家廠商基本都在70%-80%之間。當然作為公交車更好,因為公交車從點到點,到始發站都有相應的充電設施,但是對于出租車行業來說比較麻煩,所以里程焦慮非常大。此外,該行業現在正受到保守回收廢電池的困擾。當時第一批公交車上使用的大量電池密度也很低,所以電池體積大,體積大,很難保存,帶來很大的安全問題。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有限問題。當然,我們也是產業發展的推動者。新能源汽車能發展到今天,沒有交通行業的推廣應用,不可能強迫私人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購買不成熟的新能源汽車,尤其是前期。所以一開始完全靠行政命令,包括一些保衛藍天的措施,對新能源汽車的一些要求。包括我們財政補貼對地方考核指標的要求,都充滿了行政色彩。通過這種行政干預,為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發展創造空間,創造更多的機會。當然更重要的方式是走市場,所以我們也是推動者和奉獻者。通過我們的推廣應用,目前我國新能源公交車比例已經超過50%,部分城市的公交車和出租車已經實現全電氣化。這些發展成就得益于汽車行業、相關企業和科研專家的大力支持和對行業的理解。每次這些會議都會談到一些業界不愿意聽到的問題,我想談的問題也是客觀存在的,需要我們正確對待,全力推動。今天還是想說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一是因地制宜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純電動、混合動力、燃料電池汽車各有優勢。我們認為應該根據各自的發展環境和發展目標,堅持市場導向,減少行政干預,讓各方因地制宜選擇。并不是說現在氫能被重視了,以后純電動和混合動力就被擱置了。在中國工程院組織的會議上,我講了一個觀點,行業跟不上,一直在變。讓我今天推廣混合動力,明天推廣氫能。所以我覺得要有一個理性的市場選擇和結構化的配比。我們的一些專家也指出,許多國家已經提出了禁止銷售燃油汽車的時間表,包括一些加快淘汰燃油汽車的措施。我認為這些措施帶有濃厚的行政色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更重要的是各方在合理的經濟成本和滿足政府要求的前提下,有合理的政策導向和必要的選擇自由……政府的執政目標。我不主張大家都說過兩天就要淘汰所有燃油車,包括最近某部門討論燃油車什么時候必須更新,我堅決反對。加速淘汰燃油車,對企業和行業的短期銷量非常有利,但對行業資源是極大的浪費。有些車很好,過幾年一定會被淘汰,所以汽車行業也在站在行業的角度思考問題。我們不能強迫有限的資源被拆除和浪費。我們都在制造社會資源。應積極推動交通行業與整車制造企業對接,加強用戶需求對技術研發的有效引導,共同推動新能源技術路線的成熟和有效應用,實現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二是重點開展氫燃料電池技術的概念和技術研究,實行產學研結合,盡快明確技術路線,不要走當時發展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的老路。我們是行業的奉獻者和推動者。這兩年我發現交通行業還是一塊試驗田,普通人自己買氫燃料電池車是不可能的。最后還是要投稿,所以我覺得還是先研究一下吧。我覺得要先試點,集中力量攻關,明確技術路線,實行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作為交通行業,應進一步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應用,加強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趨勢和市場應用的跟蹤研究。目前,我們正在借助2022年冬奧會和北京、河北相關部門的力量,確定氫燃料的技術路線,加快相關關鍵技術的研發。同時,要結合公交大都市、綠城配送等這些示范項目,研究制定支持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使用引導政策,實現科學合理使用。第三,加快完善和實施動力電池回收體系。持續關注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引導建立透明暢通的廢舊電池回收網絡,明確車企和電池生產者各自的責任,建立可監控的回收體系,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確保動力電池回收各環節的有效監控和管理,這是對國家環境和行業的有效保障。我們將加強監管,提高多部門監管的合力,特別是加強信貸監管。如果沒有承擔回收責任的企業,我們會通過信用或其他相應制度限制準入。第四,新能源汽車產業要充分考慮自動駕駛的發展趨勢,在生產、設計、技術路線的選擇上未雨綢繆。未來自動駕駛需要的汽車其實是機器人。自動化技術在各個方面的應用,本身就不是簡單的機械產品。是集高級電子產品、自動傳感、自動計算、自動控制等技術于一體的高級機器人。所以我們想對當前傳統汽車行業的生產和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我們自身的技術能力和技術覆蓋面。因此,應充分考慮自動駕駛發展的技術局限性,跟蹤研究國內外技術發展趨勢,結合我國自動駕駛的整體發展路徑選擇,尋求自身的發展空間。交通行業也在進行一些自動駕駛相關的示范應用,最后自動駕駛技術的首次應用也是在交通行業。比如物流系統,我們要去……在上海等部分重點航線實施。深圳公交車已實行無人值守。當然,按照法律要求,駕駛室里有司機保證安全。沒有固定路線的公交車要謹慎,因為交通行業的生命線是安全。如果不能保證安全,它就不能運行。第五,是安全。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安全性、儲氣屏的安全性等。,都需要我們認真學習,共同推動。我們必須堅守安全底線。不安全的車輛不能用于工業。生產不安全的車輛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使用不安全的車輛也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是對生命的蔑視。所以一定要保證安全。同時,我們也期待制造商指導運輸用戶建立安全保障體系,包括維修服務體系和應急響應體系。比如電池有問題怎么處理?隨著氫燃料電池的發展,如何處理問題,例如火災?需要普及知識,讓行業乃至乘客都能理解。8月31日,2019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TEDA)正式開幕。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表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要因地制宜;要重點開展氫燃料電池技術的概念和技術研究,實施產學研一體化,盡快明確技術路線;要加快完善和實施動力電池回收體系;要充分考慮自動駕駛的發展趨勢,在生產、設計、技術路線的選擇上未雨綢繆;考慮安全問題。
以下為演講實錄(略有刪減)。交通行業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受益者,也是限制者,更是促進者和奉獻者。當今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裝備水平、技術水平、一致性、安全性、可靠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運行過程和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為交通行業的運營組織和服務保障提供了優良的裝備。當然,也受制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和產品,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安全問題,不同程度的存在。今年上半年共發生19起工業和新能源汽車安全生產事故,雖然沒有造成太多人員傷亡,但對財產損失和社會的影響仍然巨大。二是運營組織不便。現在三輛新能源車相當于原來兩輛運營的效率,鍛煉里程的焦慮依然存在。前幾天看了一個第三方市場做的報告。大概有五家廠商,其中只有一家廠商達到了里程,其他四家廠商基本都在70%-80%之間。當然作為公交車更好,因為公交車從點到點,到始發站都有相應的充電設施,但是對于出租車行業來說比較麻煩,所以里程焦慮非常大。此外,該行業現在正受到保守回收廢電池的困擾。當時第一批公交車上使用的大量電池密度也很低,所以電池體積大,體積大,很難保存,帶來很大的安全問題。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有限問題。當然,我們也是產業發展的推動者。新能源汽車能發展到今天,沒有交通行業的推廣應用,不可能強迫私人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購買不成熟的新能源汽車,尤其是前期。所以一開始完全靠行政命令,包括一些保衛藍天的措施,對新能源汽車的一些要求。包括我們財政補貼對地方考核指標的要求,都充滿了行政色彩。通過這種行政干預,為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發展創造空間,創造更多的機會。當然更重要的方式是走市場,所以我們也是推動者和奉獻者。通過我們的推廣應用,目前我國新能源公交車比例已經超過50%,部分城市的公交車和出租車已經實現全電氣化。這些發展成就得益于汽車行業、相關企業和科研專家的大力支持和對行業的理解。每次這些會議都會談到一些業界不愿意聽到的問題,我想談的問題也是客觀存在的,需要我們正確對待,全力推動。今天還是想說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一是因地制宜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純電動、混合動力、燃料電池汽車各有優勢。我們認為應該根據各自的發展環境和發展目標,堅持市場導向,減少行政干預,讓各方因地制宜選擇。并不是說現在氫能被重視了,以后純電動和混合動力就被擱置了。在中國工程院組織的會議上,我講了一個觀點,行業跟不上,一直在變。讓我今天推廣混合動力,明天推廣氫能。所以我覺得要有一個理性的市場選擇和結構化的配比。我們的一些專家也指出,許多國家已經提出了禁止銷售燃油汽車的時間表,包括一些加快淘汰燃油汽車的措施。我認為這些措施帶有濃厚的行政色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更重要的是各方在合理的經濟成本和滿足政府要求的前提下,有合理的政策導向和必要的選擇自由……政府的執政目標。我不主張大家都說過兩天就要淘汰所有燃油車,包括最近某部門討論燃油車什么時候必須更新,我堅決反對。加速淘汰燃油車,對企業和行業的短期銷量非常有利,但對行業資源是極大的浪費。有些車很好,過幾年一定會被淘汰,所以汽車行業也在站在行業的角度思考問題。我們不能強迫有限的資源被拆除和浪費。我們都在制造社會資源。應積極推動交通行業與整車制造企業對接,加強用戶需求對技術研發的有效引導,共同推動新能源技術路線的成熟和有效應用,實現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二是重點開展氫燃料電池技術的概念和技術研究,實行產學研結合,盡快明確技術路線,不要走當時發展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的老路。我們是行業的奉獻者和推動者。這兩年我發現交通行業還是一塊試驗田,普通人自己買氫燃料電池車是不可能的。最后還是要投稿,所以我覺得還是先研究一下吧。我覺得要先試點,集中力量攻關,明確技術路線,實行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作為交通行業,應進一步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應用,加強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趨勢和市場應用的跟蹤研究。目前,我們正在借助2022年冬奧會和北京、河北相關部門的力量,確定氫燃料的技術路線,加快相關關鍵技術的研發。同時,要結合公交大都市、綠城配送等這些示范項目,研究制定支持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使用引導政策,實現科學合理使用。第三,加快完善和實施動力電池回收體系。持續關注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引導建立透明暢通的廢舊電池回收網絡,明確車企和電池生產者各自的責任,建立可監控的回收體系,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確保動力電池回收各環節的有效監控和管理,這是對國家環境和行業的有效保障。我們將加強監管,提高多部門監管的合力,特別是加強信貸監管。如果沒有承擔回收責任的企業,我們會通過信用或其他相應制度限制準入。第四,新能源汽車產業要充分考慮自動駕駛的發展趨勢,在生產、設計、技術路線的選擇上未雨綢繆。未來自動駕駛需要的汽車其實是機器人。自動化技術在各個方面的應用,本身就不是簡單的機械產品。是集高級電子產品、自動傳感、自動計算、自動控制等技術于一體的高級機器人。所以我們想對當前傳統汽車行業的生產和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我們自身的技術能力和技術覆蓋面。因此,應充分考慮自動駕駛發展的技術局限性,跟蹤研究國內外技術發展趨勢,結合我國自動駕駛的整體發展路徑選擇,尋求自身的發展空間。交通行業也在進行一些自動駕駛相關的示范應用,最后自動駕駛技術的首次應用也是在交通行業。比如物流系統,我們要去……在上海等部分重點航線實施。深圳公交車已實行無人值守。當然,按照法律要求,駕駛室里有司機保證安全。沒有固定路線的公交車要謹慎,因為交通行業的生命線是安全。如果不能保證安全,它就不能運行。第五,是安全。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安全性、儲氣屏的安全性等。,都需要我們認真學習,共同推動。我們必須堅守安全底線。不安全的車輛不能用于工業。生產不安全的車輛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使用不安全的車輛也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是對生命的蔑視。所以一定要保證安全。同時,我們也期待制造商指導運輸用戶建立安全保障體系,包括維修服務體系和應急響應體系。比如電池有問題怎么處理?隨著氫燃料電池的發展,如何處理問題,例如火災?需要普及知識,讓行業乃至乘客都能理解。
8月31日,2019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正式開幕,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劉波在會上表示:TOP10集團集中度也是越來越高,集中度達到89
1900/1/1 0:00:008月31日,2019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正式開幕,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副司長、國家機電產品進出口辦公室副主任宋先茂在會上表示: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性產業,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
1900/1/1 0:00:008月31日,2019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正式開幕。
1900/1/1 0:00:002019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首創“G9論壇”,搭建汽車產業首個多國交流平臺。
1900/1/1 0:00:008月31日,2019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正式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杰在會上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需轉換發展動力,提升產品質量,優化配套環境,促進融合發展。
1900/1/1 0:00:008月31日,2019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正式開幕,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張玉卓在會上表示: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