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中國車聯網往事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有必要重新思考中國車聯網的發展痛點,搞清楚車聯網到底是怎么回事。2010年,上海和王大陸成為SAIC榮威350的首批車主。車上有了InkaNet車聯網系統,可以查詢附近的餐廳,基本的語音交互已經讓服務員可以把炸雞和啤酒送到車上。坐朋友的車感覺比安吉星聰明多了。當時,王大陸認為這就是車聯網。要知道,那時候蘋果SIRI還不支持中文,交互體驗非常糟糕。2014年,在北京,李果為了讓自己的愛車福特翼虎看起來更引人注目,花了3500元安裝了一套原廠車載導航設備。沒想到,車內使用頻率最高的智能手機依然是帶手機支架的智能手機,相當于用3000元打水漂。

Zebra, Ford, Roewe, Honda, Civic

2019年,在深圳,夏每天上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說“你好,xx!“喚醒你的車載系統,利用汽車自帶的導航搜索最順暢的行駛路線,而坐在副駕駛的女兒則可以在途中觀看大屏幕上的綜藝節目。從2010年10月,“車聯網將被寫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巨額資金支持”的消息傳出,車聯網正式踏上了起點。時至今日,10年來,當手機小小的移動屏幕變得越來越智能強大的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車聯網內涵的重新思考。正如阿里巴巴集團高級副總裁、斑馬網絡董事長胡小明所說:“未來的汽車將是一個比手機大一點的終端,將承載越來越多的服務。不能聯網的汽車將來會成為古董。“到底是什么車聯網引發了傳統車企和科技巨頭的爭相下水?十年追逐,車聯網的江湖發生了怎樣的蝶變?早在30年前,很多汽車廠商并沒有在汽車上大規模使用中控屏,而是用按鈕和旋鈕來對應各個功能。當初率先在中控臺位置使用彩屏的奔馳W220,是由多個媒體按鍵控制的。雖然人機交互系統的體驗非常糟糕,但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

Zebra, Ford, Roewe, Honda, Civic

2010年,蘋果正式發布了iPad,人們第一次發現了大屏設備的便利性和趣味性。這一趨勢也被一些車企敏銳地捕捉到,尤其是特斯拉,他們大膽地在首款汽車Model S上使用了17英寸的超大中控屏幕,相當于在車內搬進了一個Pad。中控屏幕是車聯網的表現載體,但車聯網絕不是屏幕那么簡單。其實說到最早的車聯網,就不能不提到安吉星。安吉星1995年誕生于北美,從2009年開始為上海通用的主力車型提供車聯網服務。不同的是,安吉星是以呼叫中心的人工應答作為入口,而不是語音應答。但在當時一些車主看來,需要呼叫中心的客服設置一個導航,相對于免費的手機導航來說“很OUT”。

Zebra, Ford, Roewe, Honda, Civic

在安吉星看來,呼叫中心應該是車聯網產品的“標配”,一鍵客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服務提供方式,是連接人、車、企業、車廠整個駕駛過程中各相關方的平臺。其實車聯網一般包括行車安全和車載娛樂兩部分,而安吉星更側重于行車安全的保障服務,比如記錄汽車的位置、歷史點火/熄火點等信息。根據這些信息,結合燃油剩余量和行駛里程,可以計算出車輛燃油是否被盜或非法使用。但在車載娛樂信息方面,相對“出位”,這也是安吉星遇冷的主要原因。如果說泰伯開發團隊為SAIC乘用車研發的inkaNet1.0車聯網系統只能算是車聯網概念的雛形,那么2014年7月,SAIC與阿里巴巴聯姻打造的斑馬和被貼上“全球首款互聯網汽車”標簽的榮威RX5,無論是技術功能還是商業化都實現了不小的突破。對于阿里和SAIC的合作,阿里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當時感慨道:“這是世界上兩個最遙遠的物種伸出手來握手。”阿里的入局也拉開了BAT布局車聯網的序幕。就在阿里進入的前幾個月,蘋果和谷歌發布了Carpaly和Android Auto。不過從后期表現來看,Carpaly和Android Auto都采用了基于手機投影的解決方案,相當于把各自手機上的交互系統轉移到了車上。使用體驗很雞肋,不能稱之為真正的互聯網汽車。華為在公交車上的存在,在……試圖給車聯網帶來一場顛覆性的地震。但華為對自己的業務邊界有著清晰的認識:一是不會做上層應用,二是不會做整車。但是,華為也非常清醒地認識到整個汽車行業將被軟件“吞噬”的大趨勢。過去很多年,汽車廠商競爭的核心是最好的發動機,但隨后,隨著電子、軟件、信息取代過去的機械動力為價值中心,未來汽車的核心競爭是最好的電池和最好的軟件。

Zebra, Ford, Roewe, Honda, Civic

華為要做的,就是這個新江湖的“捕食者”。8月9日,華為操作系統鴻蒙系統OS正式發布。它的英文名是鴻蒙系統,意思是“和諧”。此外,華為宣布將從2020年發布的鴻蒙系統OS2.0版本開始正式支持汽車引擎。這意味著一年后,鴻蒙系統OS將正式上市。根據華為內部人士的描述,華為對車載模塊的開發大概從2009年開始,2011年開始加大投入。這是華為努力打破營收增長“天花板”的革命性選擇。據說華為的車聯網板塊屬于華為最神秘的“2012實驗室”,它的名字來源于華為創始人任看完《告別亞特蘭蒂斯》電影后的想象。最初幾年,華為對這個項目“保密意識非常強”,所有項目都是保密的。今年5月27日,華為新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幾個月后,鴻蒙系統OS正式發布。華為對全車聯網的野心徹底浮出水面。而且華為通過幾年的低調,在芯片、模組、管道、云平臺等方面構建了一個全行業的閉環。所謂車聯網,不僅僅是解決車內娛樂體驗效果,成為車主“消磨時間”的殺手锏,更是全面解決車、車與路、車與人的關系,不僅帶來娛樂視頻、智能鑰匙、語音控制、自動泊車、智能自適應巡航等更先進的技術,還實現了降低事故率、改善交通、增強汽車安全保障的體驗。要實現如此強大的功能,需要一長串汽車制造商、車載終端企業、電信運營商、硬件供應商、軟件開發商、交通信息內容運營商、服務提供商共同承擔各自的角色,其中自然涉及巨大的利益爭奪。中國工業信息網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汽車電子零部件市場規模為2175億美元,該網預測2020年將達到2400億美元(CAGR=5%)。據測算,電子元器件占比已從2013年的18%上升至2018年的23%。其中,2018年中國市場占比僅為14%左右。特別是作為汽車電子產業鏈中的Tier1系統集成商,目前處于國際寡頭壟斷市場格局。全球前十大汽車電子供應商市場份額達70%,市場份額主要被博世、大陸、電裝等國際Tier1巨頭壟斷。在國內汽車電子領域,雖然出現了一些單項能力較強的汽車電子供應商,如科大訊飛、高德地圖等,但國內仍然缺乏一家世界級的Tier1供應商。華為的目標是成為對抗博世和中國等巨頭的一級供應商。當然,在車聯網已經擁擠不堪的賽道上,華為也不是沒有劣勢,尤其是入局較晚。相對于斑馬或BAT等與眾多車企深度捆綁的早期玩家,華為在客戶支持方面略顯欠缺,在前裝平臺方面經驗不足。另一方面,華為在5G、芯片、操作系統等軟硬件方面的核心技術優勢,為車聯網帶來了足夠的想象空間。可變集群車聯網是一項涵蓋多個學科的綜合性技術。每個球員都有無法接近的禁區和無法逾越的天花板。在這條賽道上,似乎注定了所有人都會被綁在一起,沒有一個選手可以包攬全世界。

<……g alt = "斑馬、福特、榮威、本田、思域" src = "/ee img/{ HostI }/img/20230304002946812986/5 . jpg "/>

有著不同抱負的遙遠“物種”擁抱牽手,將他們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但更多時候,這些伙伴,陌生的同床異夢,彼此相距甚遠。之前爆發的SAIC和阿里的內斗,讓斑馬陷入了最大的動蕩,這在一定程度上反制了斑馬積累的先發優勢,也暴露了車企和科技公司的矛盾和分歧。前者希望汽車產品實現自主品牌的個性化表達,而后者更傾向于“通用產品”的大規模普及。正是因為這種看似友好,內部矛盾重重的合作模式,車企和互聯網公司的合作都是謹小慎微的。雖然也有車企嘗試獨立成立軟件部門,比如吉利投資的易卡通,長城投資的竇憲智能,但是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下,車企還不能踢開技術公司合作伙伴去開發更好的車載系統。事實上,根據市場的反饋,目前為止車輛還沒有導航系統,超過了手機導航方面的體驗。這也是關于車聯網的另一個變量。借用一位業內從事自動駕駛研發的人士的話,“車機做不了手機,車網做不了華強北。”要知道,在多年前SAIC的InkanNet、沃爾沃SENSUS、福特的SYNC上市的時候,當地的“創客”們就已經在華強以北不到兩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通過后裝的方式,把導航、遠程語音服務、互聯網、影音娛樂等這些所謂的智能交互功能搬到了車上。一位本田思域車主告訴BC,通過網上下單,為愛車安裝10.2英寸全觸控中控屏,具備完整的智能交互功能,只需要不到2000元,一秒變高。為什么買車要額外支付高額費用才能獲得這些功能?而且很多以后裝車載多媒體設備起家的業務,這兩年也在“車聯網”的外衣下轉型。四維智聯CEO牧婧·韓曾這樣描述未來裝載機行業的狀況:“沒有人關心品牌和質量,只關心怎么賺快錢,怎么炒。”

Zebra, Ford, Roewe, Honda, Civic

雖然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2108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4億輛,中國的車聯網面臨著爆發式的發展機遇,但實際上到目前為止,車聯網玩家還在高投入的試錯路上。有些車聯網公司把行車安全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比如蘋果,通用安吉星。蘋果不想在汽車社交領域探索太多,甚至增加了駕駛不打擾的模式。但是隨便問一個車主,似乎對目前車聯網提供的在路上的故障診斷功能影響不大,而且一直用語音控制車上的設備功能也絕不是大多數人的習慣。導致很多廠商在宣傳自己的車聯網賣點時,只能把“吃雞”放在車內的營銷優先位置。2020年,隨著車聯網標準和5G+車聯網標準的實施,車聯網將真正站在發展的新風口上。有必要重新思考中國車聯網的發展痛點,搞清楚車聯網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必要重新思考中國車聯網的發展痛點,搞清楚車聯網到底是怎么回事。2010年,上海和王大陸成為SAIC榮威350的首批車主。車上有了InkaNet車聯網系統,可以查詢附近的餐廳,基本的語音交互已經讓服務員可以把炸雞和啤酒送到車上。坐朋友的車感覺比安吉星聰明多了。當時,王大陸認為這就是車聯網。要知道,那時候蘋果SIRI還不支持中文,交互體驗非常糟糕。2014年,在北京,李果為了讓自己的愛車福特Maver,花了3500元安裝了一套原廠車載導航設備……k看起來更引人注目。沒想到,車內使用頻率最高的智能手機依然是帶手機支架的智能手機,相當于用3000元打水漂。

Zebra, Ford, Roewe, Honda, Civic

2019年,在深圳,夏每天上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說“你好,xx!“喚醒你的車載系統,利用汽車自帶的導航搜索最順暢的行駛路線,而坐在副駕駛的女兒則可以在途中觀看大屏幕上的綜藝節目。從2010年10月,“車聯網將被寫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巨額資金支持”的消息傳出,車聯網正式踏上了起點。時至今日,10年來,當手機小小的移動屏幕變得越來越智能強大的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車聯網內涵的重新思考。正如阿里巴巴集團高級副總裁、斑馬網絡董事長胡小明所說:“未來的汽車將是一個比手機大一點的終端,將承載越來越多的服務。不能聯網的汽車將來會成為古董。“到底是什么車聯網引發了傳統車企和科技巨頭的爭相下水?十年追逐,車聯網的江湖發生了怎樣的蝶變?早在30年前,很多汽車廠商并沒有在汽車上大規模使用中控屏,而是用按鈕和旋鈕來對應各個功能。當初率先在中控臺位置使用彩屏的奔馳W220,是由多個媒體按鍵控制的。雖然人機交互系統的體驗非常糟糕,但這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

Zebra, Ford, Roewe, Honda, Civic

2010年,蘋果正式發布了iPad,人們第一次發現了大屏設備的便利性和趣味性。這一趨勢也被一些車企敏銳地捕捉到,尤其是特斯拉,他們大膽地在首款汽車Model S上使用了17英寸的超大中控屏幕,相當于在車內搬進了一個Pad。中控屏幕是車聯網的表現載體,但車聯網絕不是屏幕那么簡單。其實說到最早的車聯網,就不能不提到安吉星。安吉星1995年誕生于北美,從2009年開始為上海通用的主力車型提供車聯網服務。不同的是,安吉星是以呼叫中心的人工應答作為入口,而不是語音應答。但在當時一些車主看來,需要呼叫中心的客服設置一個導航,相對于免費的手機導航來說“很OUT”。

Zebra, Ford, Roewe, Honda, Civic

在安吉星看來,呼叫中心應該是車聯網產品的“標配”,一鍵客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服務提供方式,是連接人、車、企業、車廠整個駕駛過程中各相關方的平臺。其實車聯網一般包括行車安全和車載娛樂兩部分,而安吉星更側重于行車安全的保障服務,比如記錄汽車的位置、歷史點火/熄火點等信息。根據這些信息,結合燃油剩余量和行駛里程,可以計算出車輛燃油是否被盜或被非法使用。但在車載娛樂信息方面,相對“出位”,這也是安吉星遇冷的主要原因。如果說泰伯開發團隊為SAIC乘用車研發的inkaNet1.0車聯網系統只能算是車聯網概念的雛形,那么2014年7月,SAIC與阿里巴巴聯姻打造的斑馬和被貼上“全球首款互聯網汽車”標簽的榮威RX5,無論是技術功能還是商業化都實現了不小的突破。對于阿里和SAIC的合作,阿里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當時感慨道:“這是世界上兩個最遙遠的物種伸出手來握手。”阿里的入局也拉開了BAT布局車聯網的序幕。就在阿里進入的前幾個月,蘋果和谷歌發布了Carpaly和Android Auto。不過從后期表現來看,Carpaly和Android Auto都采用了基于手機投影的解決方案,相當于把各自手機上的交互系統轉移到了車上。使用體驗很雞肋,不能稱之為真正的互聯網汽車。華為在公交車上的存在,在……試圖給車聯網帶來一場顛覆性的地震。但華為對自己的業務邊界有著清晰的認識:一是不會做上層應用,二是不會做整車。但是,華為也非常清醒地認識到整個汽車行業將被軟件“吞噬”的大趨勢。過去很多年,汽車廠商競爭的核心是最好的發動機,但隨后,隨著電子、軟件、信息取代過去的機械動力為價值中心,未來汽車的核心競爭是最好的電池和最好的軟件。

Zebra, Ford, Roewe, Honda, Civic

華為要做的是這個新江湖的“捕食者”。8月9日,華為操作系統鴻蒙系統OS正式發布。它的英文名是鴻蒙系統,意思是“和諧”。此外,華為宣布將從2020年發布的鴻蒙系統OS2.0版本開始正式支持汽車引擎。這意味著一年后,鴻蒙系統OS將正式上市。根據華為內部人士的描述,華為對車載模塊的開發大概從2009年開始,2011年開始加大投入。這是華為努力打破營收增長“天花板”的革命性選擇。據說華為的車聯網板塊屬于華為最神秘的“2012實驗室”,它的名字來源于華為創始人任看完《告別亞特蘭蒂斯》電影后的想象。最初幾年,華為對這個項目“保密意識非常強”,所有項目都是保密的。今年5月27日,華為新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幾個月后,鴻蒙系統OS正式發布。華為對全車聯網的野心徹底浮出水面。而且華為通過幾年的低調,在芯片、模組、管道、云平臺等方面構建了一個全行業的閉環。所謂車聯網,不僅僅是解決車內娛樂體驗效果,成為車主“消磨時間”的殺手锏,更是全面解決車、車與路、車與人的關系,不僅帶來娛樂視頻、智能鑰匙、語音控制、自動泊車、智能自適應巡航等更先進的技術,還實現了降低事故率、改善交通、增強汽車安全保障的體驗。要實現如此強大的功能,需要一長串汽車制造商、車載終端企業、電信運營商、硬件供應商、軟件開發商、交通信息內容運營商、服務提供商共同承擔各自的角色,其中自然涉及巨大的利益爭奪。中國工業信息網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汽車電子零部件市場規模為2175億美元,該網預測2020年將達到2400億美元(CAGR=5%)。據測算,電子元器件占比已從2013年的18%上升至2018年的23%。其中,2018年中國市場占比僅為14%左右。特別是作為汽車電子產業鏈中的Tier1系統集成商,目前處于國際寡頭壟斷市場格局。全球前十大汽車電子供應商市場份額達70%,市場份額主要被博世、大陸、電裝等國際Tier1巨頭壟斷。在國內汽車電子領域,雖然出現了一些單項能力較強的汽車電子供應商,如科大訊飛、高德地圖等,但國內仍然缺乏一家世界級的Tier1供應商。華為的目標是成為對抗博世和中國等巨頭的一級供應商。當然,在車聯網已經擁擠不堪的賽道上,華為也不是沒有劣勢,尤其是入局較晚。相對于斑馬或BAT等與眾多車企深度捆綁的早期玩家,華為在客戶支持方面略顯欠缺,在前裝平臺方面經驗不足。另一方面,華為在5G、芯片、操作系統等軟硬件方面的核心技術優勢,為車聯網帶來了足夠的想象空間。可變集群車聯網是一項涵蓋多個學科的綜合性技術。每個球員都有無法接近的禁區和無法逾越的天花板。在這條賽道上,似乎注定了所有人都會被綁在一起,沒有一個選手可以包攬全世界。

<……g alt = "斑馬、福特、榮威、本田、思域" src = "/ee img/{ HostI }/img/20230304002946812986/5 . jpg "/>

有著不同抱負的遙遠“物種”擁抱牽手,將他們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但更多時候,這些伙伴,陌生的同床異夢,彼此相距甚遠。之前爆發的SAIC和阿里的內斗,讓斑馬陷入了最大的動蕩,這在一定程度上反制了斑馬積累的先發優勢,也暴露了車企和科技公司的矛盾和分歧。前者希望汽車產品實現自主品牌的個性化表達,而后者更傾向于“通用產品”的大規模普及。正是因為這種看似友好,內部矛盾重重的合作模式,車企和互聯網公司的合作都是謹小慎微的。雖然也有車企嘗試獨立成立軟件部門,比如吉利投資的易卡通,長城投資的竇憲智能,但是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下,車企還不能踢開技術公司合作伙伴去開發更好的車載系統。事實上,根據市場的反饋,目前為止車輛還沒有導航系統,超過了手機導航方面的體驗。這也是關于車聯網的另一個變量。借用一位業內從事自動駕駛研發的人士的話,“車機做不了手機,車網做不了華強北。”要知道,在多年前SAIC的InkanNet、沃爾沃SENSUS、福特的SYNC上市的時候,當地的“創客”們就已經在華強以北不到兩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通過后裝的方式,把導航、遠程語音服務、互聯網、影音娛樂等這些所謂的智能交互功能搬到了車上。一位本田思域車主告訴BC,通過網上下單,為愛車安裝10.2英寸全觸控中控屏,具備完整的智能交互功能,只需要不到2000元,一秒變高。為什么買車要額外支付高額費用才能獲得這些功能?而且很多以后裝車載多媒體設備起家的業務,這兩年也在“車聯網”的外衣下轉型。四維智聯CEO牧婧·韓曾這樣描述未來裝載機行業的狀況:“沒有人關心品牌和質量,只關心怎么賺快錢,怎么炒。”

Zebra, Ford, Roewe, Honda, Civic

雖然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2108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4億輛,中國的車聯網面臨著爆發式的發展機遇,但實際上到目前為止,車聯網玩家還在高投入的試錯路上。有些車聯網公司把行車安全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比如蘋果,通用安吉星。蘋果不想在汽車社交領域探索太多,甚至增加了駕駛不打擾的模式。但是隨便問一個車主,似乎對目前車聯網提供的在路上的故障診斷功能影響不大,而且一直用語音控制車上的設備功能也絕不是大多數人的習慣。導致很多廠商在宣傳自己的車聯網賣點時,只能把“吃雞”放在車內的營銷優先位置。2020年,隨著車聯網標準和5G+車聯網標準的實施,車聯網將真正站在發展的新風口上。有必要重新思考中國車聯網的發展痛點,搞清楚車聯網到底是怎么回事。

標簽:斑馬福特榮威本田思域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SKI切入材料回收 廢舊電池正極回收氫氧化鋰

SKI正在進一步加強其在動力電池領域的競爭優勢。外媒報道,SKI正在開發從電動汽車廢電池正極中回收氫氧化鋰的技術,計劃在年底前完成技術開發,并在明年實現商業化,進一步以加強其在該行業的競爭力。

1900/1/1 0:00:00
知豆汽車半年被列為失信執行人35次

因為銷量不斷下滑,曾風靡一時的知豆汽車情況還在惡化。8月15日,經濟觀察報記者獲悉,因公司合同糾紛等問題,知豆汽車總裁鮑文光被限制進行高消費。

1900/1/1 0:00:00
純電寶來和高爾夫來了,15萬起,你會為情懷買單嗎?

4月上海車展中亮相的高爾夫純電、寶來純電兩款新能源車型,8月20日通過一汽大眾官方平臺發布預售價格。寶來純電為1568萬元,高爾夫純電為1637萬元。

1900/1/1 0:00:00
望靠買買買促自動駕駛技術落地 DoorDash再收購自動駕駛初創公司

(圖片來源:techengagecom)據外媒報道,最近,舊金山按需食品配送服務公司DoorDash正在大舉收購,而自動駕駛初創公司ScottyLabs成為了其最新目標。

1900/1/1 0:00:00
1-7月新能源乘用車產量61萬臺 產生新能源積分24萬分

根據測算18年112月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產100萬臺,形成新能源積分361萬分,每臺乘用車平均36分,較17年的29分提升25。

1900/1/1 0:00:00
優化冗余設計 特斯拉發布自動駕駛專利

據外媒TESLARATI報道,特斯拉近期公布一份名為“高速布線系統架構”的專利申請信息,該專利涉及其全自動駕駛計算機(FSD)的一個重要方面:冗余。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