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Aion LX續航首破NEDC650公里,不靠堆砌電池靠什么?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Aion LX在上海車展首發時,宣稱續航將超過600公里。這個數據雖然搶眼,但基于上海車展,所有的“展示黨”都在吶喊,大家的興奮度多少打了些折扣。7月,新一期工信部目錄透露,Aion LX預售最終版將于8月底上市,NEDC續航里程確定為650公里。這是實實在在的干貨,不是一個顯示屏推廣那么簡單。

Model X, Tesla, Audi, Mercedes-benz

毫無疑問,Aion LX將成為續航時間最長的純電動量產車。這種情況下,圍繞它的話題自然少不了。車云感興趣的當然是它的工業價值和技術領域的突破。溫馨提示:nedc 650公里是什么概念?在此之前,高端純電動SUV經久不衰,特斯拉Model X依然是標桿。其長壽命NEDC續航里程可達575公里,大幅超過奧迪e-tron的400公里和奔馳EQC的415公里。Aion LX的NEDC為650公里,相當于比最長續航版本的Model X多了75公里,這本身就是一個突破。同時續航里程比主流高性能純電動SUV多100-150公里(包括Model X標準續航版的425公里),這也會給汽車壽命帶來一些質變。

Model X, Tesla, Audi, Mercedes-benz

提高續航,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不是靠“堆電池”就能達到的。車間里一直有個誤區,認為只要你愿意堆電池,續航就不是問題。然而,你所知道的是自然的——實際情況絕對沒有那么簡單。首先,電池堆疊的結果是成本增加,這些成本都是消費者買單。這不是重點。就算是“不差錢”,想增加續航也增加不了。原因是電池的自重和續航會有矛盾。他們之間會有一種平衡的關系。當電池重量達到一定程度,繼續增加電池,其自身重量反過來會降低電池壽命,最后汽車就成了“電池搬運工”,電池壽命得不到質的提升。

Model X, Tesla, Audi, Mercedes-benz

其實這個道理從“反證”的角度來看會很簡單。如果真像傳言說的那么簡單(堆電池可以提高續航),像特斯拉、奧迪、奔馳這些“不缺錢的車主”在成本控制上就不需要那么小心了,可以放開手腳“堆電池”了,那么各路純電動車的續航早就破600公里了。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可以通過犧牲性能來提高續航里程。一些純電車配備小功率電機,確實可以延長續航時間。但問題是Aion LX的百公里加速是3.9秒,比Model X長壽命版的4.6秒還快,是奔馳EQC的5.2秒,奧迪e-tron的5.7秒。毫無疑問,Aion LX的NEDC 650 km續航時間是一個質的突破。不過車云菌更關心Aion LX是怎么做到的,背后有什么樣的黑科技支持?三胞科技的突破在哪里?純電動汽車的三大部分與燃油汽車不同。除了平臺,主要是“三電系統”。一輛續航時間長的車,首先要在“三電”技術上有所突破。特斯拉為什么能鶴立雞群,在純電領域稱霸這么多年?“三電”技術的突破和領先是最關鍵的因素之一。“三電”大家最關心的就是電池。這確實是“三電”的亮點。直視它,Aion LX采用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最新一代高性能電池,使其電池能量密度可達180Wh/kg,遠超目前130Wh/kg左右的水平。能量……ensity高,可以用更小的重量和體積組裝更高容量的電池,讓汽車不用整天扮演“電池搬運工”的角色,提高續航里程才是根本。這個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熟悉電池能量密度的價值和趨勢,所以車云不認為這是核心。在車云看來,Aion LX真正的核心是通過嚴格的電池管理,讓這種高密度電池安全穩定的應用。Aion LX不是新勢力的產物,它來自廣汽新能源。這樣的背景可以給我們更多的自信。

Model X, Tesla, Audi, Mercedes-benz

具體到技術應用上,首先,Aion LX采用第四代智能溫控系統和BMS,并經過嚴格的安全實驗,保證電池始終能工作在最佳狀態。同時,Aion LX還配備了全壽命電池安全控制系統,擁有24小時全天候企業端監控平臺和智能預警系統。有了這樣一套從內到外,從本體到網絡的全天候監控,相當于為電池保駕護航——再也不用擔心電池安全了。在電驅動層面,Aion LX配備了深度集成的高性能“三合一”電驅動系統。通過高度集成,該系統在體積和重量上更有效,扭矩比傳統系統更強大,為高耐久性做出了重要貢獻。此外,控制系統的高精度也保證了低功耗。還有能量回收。Aion LX采用了博世最新的ebooster系統和I-pedal功能,能量回收率可達22%,綜合續航能力可提升30公里。還有冬季管理,搭載熱泵+雙流空調技術,在0-10℃的低溫環境下,最大續航可提升80公里。平臺的價值不可小覷。長續航的功勞主要歸功于三電,但絕不僅僅是三電。任何車都是一個系統工程。Aion LX的平臺價值在這里也有貢獻。Aion LX基于廣汽新能源第二代純電動平臺GEP 2.0打造。GEP平臺有很多優點,包括擴大客室空間、良好的配重、提高機動性等。值得注意的是,以“電池+電驅”為中心布局的第二代純電動專屬平臺,可以充分發揮電動汽車的動力布局和輕量化優勢,前后重量比達到50:50的最優黃金比例。而且與空間小、安全性低、行駛平穩的“油改電”平臺不同,純電動平臺帶來了更大的乘坐空間,不僅增加了乘客艙和行李艙的空間,還使地板布局更加流暢,給用戶帶來更舒適的出行體驗。此外,純電動平臺可以帶來更合理的電池布局,可以容納更多的電池,更加安全。

Model X, Tesla, Audi, Mercedes-benz

此外,純電動平臺給車身設計帶來的優勢也進一步促成了超長續航。這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首先是輕量化。Aion LX采用的輕質鋼鋁混動車身。為安全起見,車體上部選用高強度鋼。為了減輕車身下部的重量,使用了高強度的鋁。這種組合不僅充分保證了被動安全性和足夠的車身剛度,還大大減輕了車身重量(70 kg以上),提高了續航里程。第二是優秀的空氣動力學設計,這對于提高純電動汽車的高速續航里程非常關鍵。這一點從Aion LX的流線型外形就能看出來,但實際上技術和細節的優化遠比看起來復雜。比如后滑式尾部設計可以有效的降低車前后的阻力差,鏤空的尾部和上揚的尾燈都是為了降低風阻。還有后視鏡外殼和隱藏式門把手的優化。很多細節都是為了減少風阻。當然,最后的關鍵還是要看數據:風阻系數0.288Cd,對于一個……來說是相當難得的SUV。結論:續航是純電永恒的主題。提高續航也是所有純電動廠商努力的方向。對于Aion LX的這個突破,我們可以有點激動。它的意義應該不僅僅是Aion品牌或者廣汽新能源。從上面的解讀可以看出,Aion LX的長續航更多的是基于技術上的突破,而不是單純依靠堆疊電池或者犧牲性能。換句話說,推動行業的技術進步其實是有價值的。另外,從發布的樣機來看,Aion LX的整體設計定位也是豪華且高起點。說它挑戰特斯拉可能有點夸張,但如果只看技術、實力、指標,確實有那么點意思。最后,可能有人會問:廣汽新能源既然有這些技術,還能繼續提高續航嗎?比如700公里,800公里?這又回到了老問題——續航與電池成本和重量的平衡。以現有的技術,Aion LX的NEDC650 km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突破。關鍵是650KM的續航已經能夠滿足用車需求,繼續增加花費更多成本意義不大。當然還有最后一個關鍵點:價格。或許,8月底的預售價能讓你有個大概的概念,但最終還是要在9月份落地。Aion LX在上海車展首發時,宣稱續航將超過600公里。這個數據雖然搶眼,但基于上海車展,所有的“展示黨”都在吶喊,大家的興奮度多少打了些折扣。7月,新一期工信部目錄透露,Aion LX預售最終版將于8月底上市,NEDC續航里程確定為650公里。這是實實在在的干貨,不是一個顯示屏推廣那么簡單。

Model X, Tesla, Audi, Mercedes-benz

毫無疑問,Aion LX將成為續航時間最長的純電動量產車。這種情況下,圍繞它的話題自然少不了。車云感興趣的當然是它的工業價值和技術領域的突破。溫馨提示:nedc 650公里是什么概念?在此之前,高端純電動SUV經久不衰,特斯拉Model X依然是標桿。其長壽命NEDC續航里程可達575公里,大幅超過奧迪e-tron的400公里和奔馳EQC的415公里。Aion LX的NEDC為650公里,相當于比最長續航版本的Model X多了75公里,這本身就是一個突破。同時續航里程比主流高性能純電動SUV多100-150公里(包括Model X標準續航版的425公里),這也會給汽車壽命帶來一些質變。

Model X, Tesla, Audi, Mercedes-benz

提高續航,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不是靠“堆電池”就能達到的。車間里一直有個誤區,認為只要你愿意堆電池,續航就不是問題。然而,你所知道的是自然的——實際情況絕對沒有那么簡單。首先,電池堆疊的結果是成本增加,這些成本都是消費者買單。這不是重點。就算是“不差錢”,想增加續航也增加不了。原因是電池的自重和續航會有矛盾。他們之間會有一種平衡的關系。當電池重量達到一定程度,繼續增加電池,其自身重量反過來會降低電池壽命,最后汽車就成了“電池搬運工”,電池壽命得不到質的提升。

Model X, Tesla, Audi, Mercedes-benz

其實這個道理從“反證”的角度來看會很簡單。如果真像傳言說的那么簡單(堆電池可以提高續航),特斯拉、奧迪、奔馳這些“不缺錢的車主”在成本控制上就不需要那么小心了,可以放開手腳“堆電池”了,那么各路純電動車的續航早就破600了……測速儀。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可以通過犧牲性能來提高續航里程。一些純電車配備小功率電機,確實可以延長續航時間。但問題是Aion LX的百公里加速是3.9秒,比Model X長壽命版的4.6秒還快,是奔馳EQC的5.2秒,奧迪e-tron的5.7秒。毫無疑問,Aion LX的NEDC 650 km續航時間是一個質的突破。不過車云菌更關心Aion LX是怎么做到的,背后有什么樣的黑科技支持?三胞科技的突破在哪里?純電動汽車的三大部分與燃油汽車不同。除了平臺,主要是“三電系統”。一輛續航時間長的車,首先要在“三電”技術上有所突破。特斯拉為什么能鶴立雞群,在純電領域稱霸這么多年?“三電”技術的突破和領先是最關鍵的因素之一。“三電”大家最關心的就是電池。這確實是“三電”的亮點。直視它,Aion LX采用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最新一代高性能電池,使其電池能量密度可達180Wh/kg,遠超目前130Wh/kg左右的水平。能量密度高,可以用更小的重量和體積組裝更高容量的電池,讓汽車不用整天扮演“電池搬運工”的角色,提高續航里程才是根本。這個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熟悉電池能量密度的價值和趨勢,所以車云不認為這是核心。在車云看來,Aion LX真正的核心是通過嚴格的電池管理,讓這種高密度電池安全穩定的應用。Aion LX不是新勢力的產物,它來自廣汽新能源。這樣的背景可以給我們更多的自信。

Model X, Tesla, Audi, Mercedes-benz

具體到技術應用上,首先,Aion LX采用第四代智能溫控系統和BMS,并經過嚴格的安全實驗,保證電池始終能工作在最佳狀態。同時,Aion LX還配備了全壽命電池安全控制系統,擁有24小時全天候企業端監控平臺和智能預警系統。有了這樣一套從內到外,從本體到網絡的全天候監控,相當于為電池保駕護航——再也不用擔心電池安全了。在電驅動層面,Aion LX配備了深度集成的高性能“三合一”電驅動系統。通過高度集成,該系統在體積和重量上更有效,扭矩比傳統系統更強大,為高耐久性做出了重要貢獻。此外,控制系統的高精度也保證了低功耗。還有能量回收。Aion LX采用了博世最新的ebooster系統和I-pedal功能,能量回收率可達22%,綜合續航能力可提升30公里。還有冬季管理,搭載熱泵+雙流空調技術,在0-10℃的低溫環境下,最大續航可提升80公里。平臺的價值不可小覷。長續航的功勞主要歸功于三電,但絕不僅僅是三電。任何車都是一個系統工程。Aion LX的平臺價值在這里也有貢獻。Aion LX基于廣汽新能源第二代純電動平臺GEP 2.0打造。GEP平臺有很多優點,包括擴大客室空間、良好的配重、提高機動性等。值得注意的是,以“電池+電驅”為中心布局的第二代純電動專屬平臺,可以充分發揮電動汽車的動力布局和輕量化優勢,前后重量比達到50:50的最優黃金比例。而且與空間小、安全性低、行駛平穩的“油改電”平臺不同,純電動平臺帶來了更大的乘坐空間,不僅增加了乘客艙和行李艙的空間,還使地板布局更加流暢,給用戶帶來更舒適的出行體驗。此外,純電動平臺可以……ng更合理的電池布局,可以裝更多的電池,更安全。

Model X, Tesla, Audi, Mercedes-benz

此外,純電動平臺給車身設計帶來的優勢也進一步促成了超長續航。這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首先是輕量化。Aion LX采用的輕質鋼鋁混動車身。為安全起見,車體上部選用高強度鋼。為了減輕車身下部的重量,使用了高強度的鋁。這種組合不僅充分保證了被動安全性和足夠的車身剛度,還大大減輕了車身重量(70 kg以上),提高了續航里程。第二是優秀的空氣動力學設計,這對于提高純電動汽車的高速續航里程非常關鍵。這一點從Aion LX的流線型外形就能看出來,但實際上技術和細節的優化遠比看起來復雜。比如后滑式尾部設計可以有效的降低車前后的阻力差,鏤空的尾部和上揚的尾燈都是為了降低風阻。還有后視鏡外殼和隱藏式門把手的優化。很多細節都是為了減少風阻。當然,最后的關鍵還是要看數據:風阻系數0.288Cd,對于一款SUV來說是相當難得的。結論:續航是純電永恒的主題。提高續航也是所有純電動廠商努力的方向。對于Aion LX的這個突破,我們可以有點激動。它的意義應該不僅僅是Aion品牌或者廣汽新能源。從上面的解讀可以看出,Aion LX的長續航更多的是基于技術上的突破,而不是單純依靠堆疊電池或者犧牲性能。換句話說,推動行業的技術進步其實是有價值的。另外,從發布的樣機來看,Aion LX的整體設計定位也是豪華且高起點。說它挑戰特斯拉可能有點夸張,但如果只看技術、實力、指標,確實有那么點意思。最后,可能有人會問:廣汽新能源既然有這些技術,還能繼續提高續航嗎?比如700公里,800公里?這又回到了老問題——續航與電池成本和重量的平衡。以現有的技術,Aion LX的NEDC650 km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突破。關鍵是650KM的續航已經能夠滿足用車需求,繼續增加花費更多成本意義不大。當然還有最后一個關鍵點:價格。或許,8月底的預售價能讓你有個大概的概念,但最終還是要在9月份落地。

標簽:Model X特斯拉奧迪奔馳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鴻蒙上車,5G加持,華為如何蠶食萬億市場?

8月9日,在華為全球開發者大會(HDC2019)上,業內期待已久的華為備胎“大殺器”鴻蒙OS正式對外發布。很多人把鴻蒙OS看作是對抗安卓以及iOS系統的武器。

1900/1/1 0:00:00
通用大眾計劃放棄油電混合動力車型 押注純電動汽車

近20年來,汽車制造商一直依靠混合動力汽車來幫助它們遵守燃油消耗規定,并在車展上向消費者展示這一環保與實用兼備的中和選擇。然而,全球最大的兩家汽車制造商最近表示,他們在美國的產品線中看不到未來。

1900/1/1 0:00:00
上海南豐薈、杭州、鄭州、南京四家理想汽車零售中心將于8月24日開業

目前理想汽車已經先后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武漢、蘇州,成都開設理想汽車零售中心。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車再現負增長:市場情緒有望9月回升

8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汽車銷量同比降幅有所收窄,實現銷量1808萬輛,同比下降43。

1900/1/1 0:00:00
豐田、通用的自動駕駛戰略分析

2016年10月,豐田啟動了一項名為“MobilityTeammate”項目的新概念,推出了一款名為HighwayTeammate的新型自動駕駛測試車,目標是在2020年左右推出相關產品。

1900/1/1 0:00:00
FCA合并對象或生變 可能不是雷諾而是PSA

據福布斯網站報道,本月早些時候,雷諾和菲亞特克萊斯勒(FCA)最終將決定合并的猜測再度升溫,但最大的障礙依然是雷諾大股東法國政府,以及雷諾與聯盟伙伴日產的關系,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