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年里,汽車制造商一直依靠混合動力汽車來幫助他們遵守油耗法規,并在車展上向消費者展示這種環保實用的中性選擇。然而,世界上最大的兩家汽車制造商最近表示,他們在美國的產品線中看不到未來。通用汽車和大眾汽車正在將未來的大部分投資轉向全電動汽車,認為混合動力汽車只是最終滿足尾氣排放要求的權宜之計,尤其是在中國和歐洲。通用汽車計劃未來四年在全球推出包括雪佛龍和凱迪拉克品牌在內的20款全電動汽車。大眾還承諾投資數十億美元生產更多電池驅動的汽車,包括明年在美國生產一款小型插電式SUV,2022年左右生產一款電動版迷你巴士。“如果我還有一美元可以投資,我會花在混合動力汽車上嗎?還是把錢花在我們都知道會發生的答案上,然后比別人更快更好的得到答案?”通用汽車總裁馬克·瑞斯(Mark Reuss)在接受采訪時說。通用汽車的觀點與包括豐田和福特在內的其他汽車制造巨頭形成鮮明對比。豐田和福特正在開發全電動汽車,但他們也在擴大混合動力汽車在美國的供應。這兩種不同的策略表明,隨著汽車制造商將重點從制造燃料動力汽車一百多年的舊模式轉向電動汽車,汽車行業內部在實現完全電動化的正確方式上存在分歧。上周,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商之一大陸汽車公司(Continental Motor Company)表示,由于需求下降速度快于預期,將削減對傳統發動機零部件的投資,這是汽車行業加速向電動汽車轉變的又一跡象。“我們不能對客戶說,‘你必須買一輛全電動汽車,’”福特動力系統工程主管大衛·菲利普(David Filipe)說。“我們將繼續在混合動力汽車領域努力。”現在車企賣的每一款電動車通常都是虧損的,主要是鋰電池成本太高。對電池壽命的擔憂和缺乏完整的充電網絡也抑制了買家對純電動汽車的興趣。分析師表示,這些因素使得直接轉型純電動汽車成為一種風險很大的策略。隨著時間的推移,混合動力和全電動汽車的銷量一直在增加,但這項技術并沒有在更廣泛的領域得到普及。根據研究公司LMC汽車公司的數據,混合動力汽車在美國的銷量約占去年總銷量的3%。插電式電動汽車的銷量約占總銷量的1%,但這主要得益于特斯拉車型的成功。然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亞當喬納斯(Adam Jonas)表示,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的雙重投資給汽車公司的財務狀況帶來了壓力。“是時候選擇一條路并堅持走下去了,”他說。大眾汽車(Volkswagen)和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專注于全電動汽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的新法規要求汽車公司銷售最低數量的零排放汽車,以避免經濟處罰。大眾汽車美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基奧表示,“大眾計劃利用電動汽車在中國的擴張來擴大規模,并加快在美國的降價步伐。”基奧說,“我們強烈傾向于把所有的錢都押在純電動汽車上,而不是用混合動力投資作為對沖注的方式。”在通用放棄混合動力汽車之前,該公司在這一領域經歷了多年失敗的嘗試。大約10年前,通用汽車推出了混合動力SUV,包括凱迪拉克凱雷德和雪佛蘭Tahoe,但銷量暴跌,生產立即停止。后來,該公司在Chevy Volt上取得了一些成功。這是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以電能為主,但也有備用的燃氣發動機。但由于這款車成本較高,通用今年也停產了。幾年前在美國推出的凱迪拉克CT6的插電式混動版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汽車行業咨詢公司AlixPartners估計,到2023年,汽車公司將花費2250億美元開發200多種純電動汽車,不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然而,對于電動汽車還要多久才能超越燃油汽車成為主流,人們有著不同的預測。目前,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高于燃油汽車。艾倫·鮑姆,底特律的獨立汽車分析師……混合動力汽車可能會使一輛汽車的成本增加約2000美元,而純電動系統的成本將增加6000美元至1萬美元。豐田也有開發電動汽車的長期計劃,但目前來看,它希望通過擴大混合動力車車型,在普銳斯成功的基礎上重現普銳斯。普銳斯是豐田最知名的品牌之一。這包括生產現有車型的混合動力汽車,如漢蘭達)SUV。該公司的目標是使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占其在美國總銷量的15%。豐田北美銷售總監鮑勃·卡特(Bob Carter)表示,鑒于美國電動汽車銷量預計將落后于歐洲和中國,該公司需要短期補救措施。“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對混合動力車如此有信心,”卡特說。在過去的20年里,汽車制造商一直依靠混合動力汽車來幫助他們遵守油耗法規,并在車展上向消費者展示這種環保實用的中性選擇。然而,世界上最大的兩家汽車制造商最近表示,他們在美國的產品線中看不到未來。通用汽車和大眾汽車正在將未來的大部分投資轉向全電動汽車,認為混合動力汽車只是最終滿足尾氣排放要求的權宜之計,尤其是在中國和歐洲。通用汽車計劃未來四年在全球推出包括雪佛龍和凱迪拉克品牌在內的20款全電動汽車。大眾還承諾投資數十億美元生產更多電池驅動的汽車,包括明年在美國生產一款小型插電式SUV,2022年左右生產一款電動版迷你巴士。“如果我還有一美元可以投資,我會花在混合動力汽車上嗎?還是把錢花在我們都知道會發生的答案上,然后比別人更快更好的得到答案?”通用汽車總裁馬克·瑞斯(Mark Reuss)在接受采訪時說。通用汽車的觀點與包括豐田和福特在內的其他汽車制造巨頭形成鮮明對比。豐田和福特正在開發全電動汽車,但他們也在擴大混合動力汽車在美國的供應。這兩種不同的策略表明,隨著汽車制造商將重點從制造燃料動力汽車一百多年的舊模式轉向電動汽車,汽車行業內部在實現完全電動化的正確方式上存在分歧。上周,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商之一大陸汽車公司(Continental Motor Company)表示,由于需求下降速度快于預期,將削減對傳統發動機零部件的投資,這是汽車行業加速向電動汽車轉變的又一跡象。“我們不能對客戶說,‘你必須買一輛全電動汽車,’”福特動力系統工程主管大衛·菲利普(David Filipe)說。“我們將繼續在混合動力汽車領域努力。”現在車企賣的每一款電動車通常都是虧損的,主要是鋰電池成本太高。對電池壽命的擔憂和缺乏完整的充電網絡也抑制了買家對純電動汽車的興趣。分析師表示,這些因素使得直接轉型純電動汽車成為一種風險很大的策略。隨著時間的推移,混合動力和全電動汽車的銷量一直在增加,但這項技術并沒有在更廣泛的領域得到普及。根據研究公司LMC汽車公司的數據,混合動力汽車在美國的銷量約占去年總銷量的3%。插電式電動汽車的銷量約占總銷量的1%,但這主要得益于特斯拉車型的成功。然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亞當喬納斯(Adam Jonas)表示,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的雙重投資給汽車公司的財務狀況帶來了壓力。“是時候選擇一條路并堅持走下去了,”他說。大眾汽車(Volkswagen)和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專注于全電動汽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的新法規要求汽車公司銷售最低數量的零排放汽車,以避免經濟處罰。大眾汽車美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基奧表示,“大眾計劃利用電動汽車在中國的擴張來擴大規模,并加快在美國的降價步伐。”基奧說,“我們強烈傾向于把所有的錢都押在純電動汽車上,而不是用混合動力投資作為對沖注的方式。”在通用放棄混合動力汽車之前,該公司在這一領域經歷了多年失敗的嘗試。大約10年前,通用汽車推出了混合動力SUV,包括凱迪拉克凱雷德和雪佛蘭Tahoe,但銷量暴跌,生產立即停止。后來,該公司在雪佛蘭上取得了一些成功……lt .這是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以電能為主,但也有備用的燃氣發動機。但由于這款車成本較高,通用今年也停產了。幾年前在美國推出的凱迪拉克CT6的插電式混動版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汽車行業咨詢公司AlixPartners估計,到2023年,汽車公司將花費2250億美元開發200多種純電動汽車,不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然而,對于電動汽車還要多久才能超越燃油汽車成為主流,人們有著不同的預測。目前,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高于燃油汽車。底特律獨立汽車分析師艾倫·鮑姆(Alan Baum)表示,混合動力汽車可能會使一輛汽車的成本增加約2000美元,而純電動系統的成本將增加6000美元至1萬美元。豐田也有開發電動汽車的長期計劃,但目前來看,它希望通過擴大混合動力車車型,在普銳斯成功的基礎上重現普銳斯。普銳斯是豐田最知名的品牌之一。這包括生產現有車型的混合動力汽車,如漢蘭達)SUV。該公司的目標是使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占其在美國總銷量的15%。豐田北美銷售總監鮑勃·卡特(Bob Carter)表示,鑒于美國電動汽車銷量預計將落后于歐洲和中國,該公司需要短期補救措施。“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對混合動力車如此有信心,”卡特說。
在2019年6月新能源補貼大幅退坡后,7月新能源狹義乘用車批發銷售688萬臺,同比下降29,這是自2012年以來新能源乘用車第三次出現同比下降。環比方面,相比6月大幅下降485。
1900/1/1 0:00:00針對云度3車型起火事件,8月12日,云度新能源發表聲明稱,本次事故中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也沒有發生對第三方損害的情況,公司正積極調查事故原因并開展后續工作。
1900/1/1 0:00:008月9日,在華為全球開發者大會(HDC2019)上,業內期待已久的華為備胎“大殺器”鴻蒙OS正式對外發布。很多人把鴻蒙OS看作是對抗安卓以及iOS系統的武器。
1900/1/1 0:00:00目前理想汽車已經先后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武漢、蘇州,成都開設理想汽車零售中心。
1900/1/1 0:00:00上海車展AionLX首發之時,曾宣稱續航將超過600公里。這個數據雖說刷新眼球,但基于上海車展各路“顯示屏黨”都在這么喊,大家的興奮感多少也打了些折扣。
1900/1/1 0:00:008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汽車銷量同比降幅有所收窄,實現銷量1808萬輛,同比下降43。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