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瞄準L4級技術 解析麥格納自動駕駛布局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全球排名第三(2018年按營收排名)的加拿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Magna),在車身、內飾/外飾、動力總成等多個領域擁有工程能力。整車制造是麥格納的專長,有“代工皇帝”之稱。奔馳G級、寶馬X3、吉普大切諾基等品牌車型都是麥格納生產的。然而,在自動駕駛領域,麥格納極其低調。雖然麥格納從2000年就開始為汽車廠商提供自動駕駛技術,但它一直隱藏著“功名”,在百家爭鳴的自動駕駛舞臺上很少聽到它的聲音。60秒快速閱讀:1。麥格納相機出貨量位居世界前列,也是全球視覺ADAS系統的主要制造商之一。同時也有雷達和激光雷達產品。2.MAX4自動駕駛平臺可支持L4自動駕駛,集成了麥格納全套自動駕駛技術,具有可定制、可擴展、可量產的特點。3.麥格納不僅加入了寶馬、英特爾、Mobileye的自動駕駛聯盟,還積極布局共享出行領域。懂得車輛制造之道,是麥格納自動駕駛最大的優勢。視覺系統ADAS技術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研發自動駕駛時,基本采用從ADAS開始的技術演進路線。在ADAS領域,一級供應商的地位幾乎不可能被撼動,因為他們牢牢抓住了“感知層”,即攝像頭、雷達等傳感器和控制軟件。如果說博世和大陸集團是全球毫米波雷達的先進供應商,那么麥格納在相機領域占據絕對領先地位,相機出貨量位居全球前列。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麥格納一直致力于相機技術的創新,擁有近30年的相機領域經驗和15年的視覺導向ADAS技術開發經驗。全球ADAS視覺系統制造商主要包括麥格納、歌爾電子(被佛吉亞收購)、ZF-天合光能和大陸。2015年,麥格納、日立、ZF-天合和Mainland China占據全球視覺系統ADAS市場份額的49%,其中麥格納占據15%,位居第一(數據引自:2015-2020年全球及中國ADAS相機產業鏈研究報告)。可見麥格納憑借相機技術在ADAS領域擁有相當的話語權。麥格納具有代表性的視覺ADAS產品,如單攝像頭視覺解決方案EYERIS system,通過將高分辨率攝像頭與前雷達相結合,可以實現車道保持(LKA)、自適應遠光燈(ADB)、自動緊急制動(AEB)和自適應巡航(ACC)等功能。包括吉普大切諾基和克萊斯勒Pacifica在內的許多車型都搭載了這一系統。除了EYERIS系統,麥格納還有一個性價比更高的3D環視系統,專門為入門級和中端機型設計。這項技術結合了麥格納的智能攝像頭和瑞薩的高性能低功耗片上系統(SOC),可以360度監控車輛周圍環境。在感知層,Magna不僅有獨特的攝像頭,雷達、激光雷達等傳感器也有相應的布局。這和Tier 1陣營的其他零部件供應商沒什么區別,都有相當完善的傳感器產品譜系。2018年,麥格納推出了全新的雷達產品ICON RADER,官方稱之為“4D高清雷達”。其特點是探測距離在300米以上,而雷達的探測距離通常在200米以上。這款雷達也可以滿足L4自動駕駛的需求,ICON雷達集成在Magna MAX4自動駕駛平臺中。激光雷達,甚至博世、中國、麥格納都沒有積累相關技術。這類廠商彌補這一短板的辦法就是收購優質的激光雷達技術公司。“Innoviz Lidar”Magna投資了兩家激光雷達公司,以色列的innov iz和加拿大的LeddarTech。比如Innoviz研發的固態激光雷達,成本更低,體積更小,視野更清晰。Innoviz還獲得了寶馬的訂單,這也體現了其技術實力。MAX4自動駕駛平臺支持L4。在自動駕駛中,麥格納噪音很小。然而,2017年,麥格納也展示了其自動駕駛技術。當年,麥格納與大陸集團合作,在加拿大和美國之間進行了500公里L3自動駕駛跨境測試。在92%的道路測試中,所有車輛都處于自動駕駛狀態。是什么讓麥格納的汽車……ot科技廣泛關注的是MAX4自動駕駛平臺的出現。2017年8月,麥格納推出了MAX4自動駕駛平臺,可以達到L4自動駕駛的水平,適用于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MAX4平臺集成了麥格納全套自動駕駛技術,包括攝像頭、雷達、激光雷達等傳感器,以及計算平臺(域控制器)。MAX4的特點是定制性和擴展性,可以靈活升級配置。搭載MAX4的演示車是一輛紅色吉普大切諾基。外觀上幾乎看不到改造的痕跡。所有傳感器都完美“隱藏”在車內,駕駛員按下啟動按鈕就可以進入自動駕駛狀態。其實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這就需要零部件廠商有很強的整合能力,從傳感器等關鍵部件的結構設計到整個車身外觀的設計,都要有很強的自主研發實力。綜合來看,除了定制化和可擴展性,MAX4平臺的另一個特點是“量產”。MAX4平臺的出現可以說是向市場展示了麥格納全面多樣的技術能力。博世、ZF等其他零部件供應商都推出了自動駕駛概念車或原型車,其意義就在于此。是一場技術能力的“肌肉秀”。加入自動駕駛聯盟,共享出行布局因為自動駕駛技術的產業鏈太廣,遠遠超出了任何一家企業的技術邊界,行業面臨的問題也不是一家公司能夠單獨解決的。跨界合作成為推動技術進步、實現落地應用的有效途徑。麥格納在2017年加入了寶馬、英特爾和Mobileye締結的自動駕駛聯盟。這個聯盟的主要目標是建立一個行業標準,并在2021年前推出自動駕駛開放平臺,覆蓋L3-L5自動駕駛。除了麥格納,大陸,德爾福和菲亞特克萊斯勒都加入了聯盟。Magna在其中的作用是為自動駕駛平臺提供所需的傳感器,如攝像頭、雷達和激光雷達。麥格納一方面加入聯盟參與自動駕駛平臺的建設,另一方面擁有MAX4自動駕駛平臺。未來,這兩個平臺之間可能會有微妙的競爭。目前,自動駕駛技術的演進不僅體現在乘用車領域,共享出行市場也是L4及以上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重要場景,甚至可能率先成為自動駕駛商業化的起點。在這一領域,麥格納還與在線汽車平臺Lyft和自動駕駛初創公司May Mobility進行了合作。Lyft可以說是優步在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兩家都在開發自動駕駛技術。麥格納在2016年與Lyft達成自動駕駛合作。Lyft主導了自動駕駛汽車系統的開發,而Magna則負責提供相關零部件。麥格納與May Mobility的合作始于2018年。雙方共同開發自動駕駛通勤車,麥格納提供零件,May Mobility負責自動駕駛軟件。據最新報道,2019年5月,雙方已開始自動駕駛汽車接駁服務的試點運營。可以看出,麥格納和Lyft的合作項目更像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而麥格納和May Mobility的項目則偏向于“無人駕駛小巴”。兩者都應用于城市低速場景。前者類似于ZF的robo-taxi和博世與戴姆勒聯合開發的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后者類似于ZF的e.GO Mover。全文總結:麥格納其實很低調。即使擁有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也很少發布相關消息。麥格納與其他零部件供應商最大的區別在于,麥格納具有OEM制造能力,這也意味著它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某個產品系統,能夠從車底到整體考慮系統間的最佳集成模式和最佳成本結構。這也是為什么Magna MAX4自動駕駛平臺可以“隱藏”所有組件而不露痕跡的原因。超強的集成能力是麥格納最大的優勢。全球排名第三(2018年按營收排名)的加拿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Magna),在車身、內飾/外飾、powertrai等多個領域擁有工程能力……整車制造是麥格納的專長,有“代工皇帝”之稱。奔馳G級、寶馬X3、吉普大切諾基等品牌車型都是麥格納生產的。然而,在自動駕駛領域,麥格納極其低調。雖然麥格納從2000年就開始為汽車廠商提供自動駕駛技術,但它一直隱藏著“功名”,在百家爭鳴的自動駕駛舞臺上很少聽到它的聲音。60秒快速閱讀:1。麥格納相機出貨量位居世界前列,也是全球視覺ADAS系統的主要制造商之一。同時也有雷達和激光雷達產品。2.MAX4自動駕駛平臺可支持L4自動駕駛,集成了麥格納全套自動駕駛技術,具有可定制、可擴展、可量產的特點。3.麥格納不僅加入了寶馬、英特爾、Mobileye的自動駕駛聯盟,還積極布局共享出行領域。懂得車輛制造之道,是麥格納自動駕駛最大的優勢。視覺系統ADAS技術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研發自動駕駛時,基本采用從ADAS開始的技術演進路線。在ADAS領域,一級供應商的地位幾乎不可能被撼動,因為他們牢牢抓住了“感知層”,即攝像頭、雷達等傳感器和控制軟件。如果說博世和大陸集團是全球毫米波雷達的先進供應商,那么麥格納在相機領域占據絕對領先地位,相機出貨量位居全球前列。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麥格納一直致力于相機技術的創新,擁有近30年的相機領域經驗和15年的視覺導向ADAS技術開發經驗。全球ADAS視覺系統制造商主要包括麥格納、歌爾電子(被佛吉亞收購)、ZF-天合光能和大陸。2015年,麥格納、日立、ZF-天合和Mainland China占據全球視覺系統ADAS市場份額的49%,其中麥格納占據15%,位居第一(數據引自:2015-2020年全球及中國ADAS相機產業鏈研究報告)。可見麥格納憑借相機技術在ADAS領域擁有相當的話語權。麥格納具有代表性的視覺ADAS產品,如單攝像頭視覺解決方案EYERIS system,通過將高分辨率攝像頭與前雷達相結合,可以實現車道保持(LKA)、自適應遠光燈(ADB)、自動緊急制動(AEB)和自適應巡航(ACC)等功能。包括吉普大切諾基和克萊斯勒Pacifica在內的許多車型都搭載了這一系統。除了EYERIS系統,麥格納還有一個性價比更高的3D環視系統,專門為入門級和中端機型設計。這項技術結合了麥格納的智能攝像頭和瑞薩的高性能低功耗片上系統(SOC),可以360度監控車輛周圍環境。在感知層,Magna不僅有獨特的攝像頭,雷達、激光雷達等傳感器也有相應的布局。這和Tier 1陣營的其他零部件供應商沒什么區別,都有相當完善的傳感器產品譜系。2018年,麥格納推出了全新的雷達產品ICON RADER,官方稱之為“4D高清雷達”。其特點是探測距離在300米以上,而雷達的探測距離通常在200米以上。這款雷達也可以滿足L4自動駕駛的需求,ICON雷達集成在Magna MAX4自動駕駛平臺中。激光雷達,甚至博世、中國、麥格納都沒有積累相關技術。這類廠商彌補這一短板的辦法就是收購優質的激光雷達技術公司。“Innoviz Lidar”Magna投資了兩家激光雷達公司,以色列的innov iz和加拿大的LeddarTech。比如Innoviz研發的固態激光雷達,成本更低,體積更小,視野更清晰。Innoviz還獲得了寶馬的訂單,這也體現了其技術實力。MAX4自動駕駛平臺支持L4。在自動駕駛中,麥格納噪音很小。然而,2017年,麥格納也展示了其自動駕駛技術。當年,麥格納與大陸集團合作,在加拿大和美國之間進行了500公里L3自動駕駛跨境測試。在92%的道路測試中,所有車輛都處于自動駕駛狀態。讓麥格納的自動駕駛技術廣受關注的是MAX4自動駕駛平臺的出現。2017年8月,麥格納推出MAX4自動駕駛平臺,可以達到L4自動駕駛的水平,是sui……適用于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MAX4平臺集成了麥格納全套自動駕駛技術,包括攝像頭、雷達、激光雷達等傳感器,以及計算平臺(域控制器)。MAX4的特點是定制性和擴展性,可以靈活升級配置。搭載MAX4的演示車是一輛紅色吉普大切諾基。外觀上幾乎看不到改造的痕跡。所有傳感器都完美“隱藏”在車內,駕駛員按下啟動按鈕就可以進入自動駕駛狀態。其實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這就需要零部件廠商有很強的整合能力,從傳感器等關鍵部件的結構設計到整個車身外觀的設計,都要有很強的自主研發實力。綜合來看,除了定制化和可擴展性,MAX4平臺的另一個特點是“量產”。MAX4平臺的出現可以說是向市場展示了麥格納全面多樣的技術能力。博世、ZF等其他零部件供應商都推出了自動駕駛概念車或原型車,其意義就在于此。是一場技術能力的“肌肉秀”。加入自動駕駛聯盟,共享出行布局因為自動駕駛技術的產業鏈太廣,遠遠超出了任何一家企業的技術邊界,行業面臨的問題也不是一家公司能夠單獨解決的。跨界合作成為推動技術進步、實現落地應用的有效途徑。麥格納在2017年加入了寶馬、英特爾和Mobileye締結的自動駕駛聯盟。這個聯盟的主要目標是建立一個行業標準,并在2021年前推出自動駕駛開放平臺,覆蓋L3-L5自動駕駛。除了麥格納,大陸,德爾福和菲亞特克萊斯勒都加入了聯盟。Magna在其中的作用是為自動駕駛平臺提供所需的傳感器,如攝像頭、雷達和激光雷達。麥格納一方面加入聯盟參與自動駕駛平臺的建設,另一方面擁有MAX4自動駕駛平臺。未來,這兩個平臺之間可能會有微妙的競爭。目前,自動駕駛技術的演進不僅體現在乘用車領域,共享出行市場也是L4及以上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重要場景,甚至可能率先成為自動駕駛商業化的起點。在這一領域,麥格納還與在線汽車平臺Lyft和自動駕駛初創公司May Mobility進行了合作。Lyft可以說是優步在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兩家都在開發自動駕駛技術。麥格納在2016年與Lyft達成自動駕駛合作。Lyft主導了自動駕駛汽車系統的開發,而Magna則負責提供相關零部件。麥格納與May Mobility的合作始于2018年。雙方共同開發自動駕駛通勤車,麥格納提供零件,May Mobility負責自動駕駛軟件。據最新報道,2019年5月,雙方已開始自動駕駛汽車接駁服務的試點運營。可以看出,麥格納和Lyft的合作項目更像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而麥格納和May Mobility的項目則偏向于“無人駕駛小巴”。兩者都應用于城市低速場景。前者類似于ZF的robo-taxi和博世與戴姆勒聯合開發的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后者類似于ZF的e.GO Mover。全文總結:麥格納其實很低調。即使擁有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也很少發布相關消息。麥格納與其他零部件供應商最大的區別在于,麥格納具有OEM制造能力,這也意味著它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某個產品系統,能夠從車底到整體考慮系統間的最佳集成模式和最佳成本結構。這也是為什么Magna MAX4自動駕駛平臺可以“隱藏”所有組件而不露痕跡的原因。超強的集成能力是麥格納最大的優勢。

標簽:寶馬Jeep奔馳世紀寶馬X3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自動駕駛業務成“包袱”,滴滴有意分拆為上市做籌劃?

圖片來自“東方IC”“分拆自動駕駛業務”似乎已成為一個不得已的潮流。繼百度被傳將要拆分自動駕駛業務后,今天,滴滴也被傳出要對該業務進行分拆。億歐汽車隨后進行求證,滴滴方面表示“不作回應”。

1900/1/1 0:00:00
鋰電池業務助攻 多氟多H1營收19.7億

日前,多氟多發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快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197億元,同比增長15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3315萬元,同比下降3632。

1900/1/1 0:00:00
現代摩比斯投22億元建氫燃料汽車配件廠

近日,據韓國媒體報道,現代汽車集團旗下零部件供應商現代摩比斯將會投資3800億韓元(約合22億元人民幣)在韓國蔚山市建立燃料電池電池汽車配件廠。

1900/1/1 0:00:00
初創公司籌集430萬美金 研發像指甲尖大小的激光雷達系統

(圖片來源:VoyantPhotonics)據外媒報道,激光雷達是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感知周圍世界的重要方式,但是激光儀和傳感器通常都占據很大的空間,

1900/1/1 0:00:00
技術新貴聯手產業大佬 氫燃料電池破局在即?

日前,百利坤艾氫能膜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利坤艾”)與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之一德國巴斯夫正式簽署《膜電極開發與全球授權合作協議》,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