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下,往下,往下,再往下!下來下來下來下來下來。中國車市上半年的慘烈局面已經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就連一些之前比較樂觀的業內人士也開始皺眉頭,難以微笑。在當前的汽車市場,挑戰越來越多,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機會。汽車企業要做的是在逆境中磨練內功,在挑戰面前尋求新的機遇。那么,問題來了。機會在哪里,應該如何抓住?可能很多車企還不清楚,那就看看逆勢而上的公司都在做什么吧。以奇瑞為例,在前幾年汽車市場的高增長階段,奇瑞的市場表現并不理想。然而,從去年到今年,奇瑞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但事實上,這個成績并非偶然。多年來,奇瑞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享受了技術紅利,產品質量和競爭力迅速提升。不久前,奇瑞展示了其全新的1.6TGDI混動專用發動機和混動專用變速器。全新1.6TGDI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41%,這是一個突破。例如,比亞迪一直能夠引領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這得益于其多年來不斷完善的造車能力。在BNA造車架構下,比亞迪憑借全發動機智能制造平臺和全球領先的新能源平臺,包括DM3技術和e-platform技術,擁有卓越的新產品研發能力和產品迭代能力,以及國際化舉措帶來的全面提升的汽車設計能力。不難發現,掌握核心技術是逆勢突圍的底牌。試想一下,如果自主品牌不掌握核心技術會怎么樣?以國二五向國六過渡為例,雖然對自主品牌造成不利影響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提前實施,但從企業自身來看,相關技術的制約也是重要原因。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企業。企業應該準備什么?其實答案不言而喻。需要準備的是核心技術,無論是傳統燃油車技術的迭代升級,還是新能源、智能互聯等前瞻性技術的積極研發。把核心技術握在手里,才能保持內心的平靜,最終贏得市場洗牌戰。
隨著中企在美國公共交通設施領域的市場份額不斷增長,美國部分政客的“焦慮癥”也愈來愈嚴重。據《華爾街日報》7月24日報道,美國國會正醞釀一項法案,以禁止使用聯邦資金購買中國生產的客車和列車。
1900/1/1 0:00:007月26日,據美國科技媒體Venturebeat報道,谷歌的兩家兄弟公司Waymo與DeepMind正在合作。他們最近在一篇博客文章中透露,雙方共同開發受進化生物啟發的技術。
1900/1/1 0:00:002019年上半年,自主品牌為了生存而找尋新的市場空間;外資品牌的日子雖然沒有原來好過,但依托強大的產品力和成熟的制造體系,依然具有不容小覷的市場競爭力,并正在逐步向新能源汽車市場邁進。
1900/1/1 0:00:002018年,福特宣布計劃“到2022年將16款純電動汽車推向市場”,將從續航300英里(約483km)范圍內的純電動車型開始。
1900/1/1 0:00:00單車智能是未來自動駕駛的重要助推力量。但受傳感器限制,某些特殊場景中單車智能駕駛所獲信息有限,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效果也因此受到影響。
1900/1/1 0:00:00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十分迅速,已經連續四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大國,占據全球市場份額過半。
1900/1/1 0:00:00